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达真堪布:《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十二)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3日
来源:   作者:达真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达真堪布:《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十二)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讲行菩提心学处之二——修学经中所说四法,此部分又分四:(一)、自观自之错误而断除;(二)、断除谈论菩萨之过;(三)、于施主断除贪恋;(四)、断除说粗语。

  自观自之错误而断除:

  若未观察自错误,以法形相行非法,

  是故恒时审自己,断除过患佛子行。

  意思是,我们作为修行人,若是不经常、不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的相续的话,也许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会与佛法背道而驰。所以我们一定要经常观察自己的相续,拿佛法来衡量自己、调整自己。如果自己的相续与言行与佛法不相应,没有将佛法纳入到自己的相续中,表面上再精进也不会有任何成就。

  现在很多学佛人的行为都非常不如法,社会上对佛教的评价也不是很好。作为一个修行人,作为一个佛门弟子,不能成为佛教的油子。无论在何处,在家里、在单位,还是在其它地方,一定要好好表法。

  现在社会上对佛教也有很多评价,有一些邪见,甚至有很多诽谤。这不是佛法的问题,是一些修行人自己的问题。应该是依法不依人,不能用个别人的行为来衡量佛法,也不能拿凡夫的思想和境界来评论佛法。但是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对佛法没有丝毫的了解与研究,只看一些学佛人的言行、思想和素质就错误地评价佛法,对佛法的影响也不是很好。

  说实话,在这个世界上,在所有的宗教当中,在所有的教育当中,佛法是最究竟、最了义、最圆满的。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有至高无上的智慧,对社会、对整个人类有非常大的帮助与贡献。

  但是就目前来看,佛教整体发展也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快。现在整个世界也有很多宗教,也有很多教派。但是佛教的教派之间,传承之间,师徒之间,小乘和大乘之间,显宗和密宗之间,东传和汉传之间,汉传和藏传之间,互不团结,互相排斥。导致佛教不仅没有发展起来,而且还越来越落后了,这都是我们这些学佛人造成的。

  为了整个佛教,也可以说为了整个社会,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佛法——尤其是正法,才可以继续保存下去;否则佛教很快就会消失、毁灭的。作为佛门弟子,每个人对此都有重大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一定要引起重视,都要从自身做起,团结起来,好好表法,这样我们就能把佛法,尤其是把正法弘扬起来。我们这样做了,尽管处在末法时期,也能利益很多很多众生。

  现在很多学佛人修行都不如法。信佛了,学佛了,家庭、身体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太大的转变,甚至身体越来越不健康,家庭越来越不和睦。有些人信佛、学佛以后,家也不要了,孩子也不管了,工作也不干了,整天把自己关在一个屋子里;或者到庙里、山上,什么也不顾,光念佛诵经。

  一说学佛不能贪执一些事物,就开始不讲卫生,不讲营养,也不活动了,整天在房间里马马虎虎地坐着。我以前也讲过,有静功也要有动功。自己既没有静功也没有动功,整天也不活动;吃的既不讲卫生,也没有营养;最后身体承受不了了,垮了,出现了各种疾病,然后灰心退步了。

  这些不如法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好。很多人都说:“你们学佛人怎么还有这么多病?你是个修行人怎么还有这么多灾?”这都是自己给自己造成的!学佛了以后不是不讲卫生,也不是不讲营养,也不是不能活动。我经常跟大家讲,为了健康,该休息还得休息,该吃饭还得吃饭,该活动还得活动。若是我们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怎么能学法修行呢?为了能更好的学佛修行,我们可以吃好、穿好、休息好。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保护好、保养好。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精进修行,才能解脱成佛。

  家庭方面也是,一说信佛、学佛,然后就什么也不顾了,孩子也不要了,家也不管了。今天跑这个寺院参加法会,明天又跑那个寺院参加法会。今天到这里接受灌顶,明天又到那里接受灌顶。连最基本的佛理都不懂,最基础的修法都没有,到处瞎跑,东撞西撞,东跑西颠,这叫修行吗?

  相续根本没有成熟,然后还到处去接受灌顶。接受一次灌顶,会受很多很多的戒律,但是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灌顶。上午接受灌顶,下午就犯戒;今天接受灌顶,明天就犯戒。不知道接受灌顶以后要受持何种戒律,也不知道接受灌顶以后要守护何种誓言。

  有的还说:“我到藏地,到那些寺院,接受了好多好多灌顶,接到了一百多种灌顶。”别人问他接受的都是什么灌顶,都不知道!哪有这样接受灌顶的?这样能得到灌顶吗?

  灌顶有好多的要求:对上师的要求,对坛城的要求,对弟子的要求。不是随随便便参加一个法会,做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就可以得到灌顶了。哪有那么容易啊?根本不知道这些,到处瞎跑,到这里、到那里,甚至到藏区。在这个上师面前接受口诀,在那个上师面前又接受口诀。什么叫口诀?什么叫窍诀?令你证悟、令你开悟的方法叫窍诀。你开悟了吗?证悟了吗?在你的耳边悄悄地说几句,在你的身边默默地念几句,这叫窍诀啊?哪有这样的窍诀啊!

  就这样到处瞎跑,结果搞得家不像家,人不像人。家里人都有意见,家庭越来越不和睦,很多人可以说是家破人亡了。现在为什么一些学佛人,处理不好家庭关系,甚至离婚的这么多呢?就是学佛修行不如法。

  作为修行人,应该利益众生,更应该利益身边最有缘分的众生。作为修行人,不应该伤害众生,更不应该伤害身边最有缘分的众生。你做到了吗?连自己身边最有缘分的众生都没有度化,哪有这样修行的?这都是不如法的行为造成的。

  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如果你真有智慧、真有修行的话,家庭不可能不和睦。你不是要利益众生吗?你不是要不顾一切地饶益众生吗?你不是要不求回报、没有要求地帮助众生吗?若是你对他们有真正的慈悲心,若是你对他们有真心的关怀,他们还能不满意,还会挑你理吗?

  我经常跟大家讲,我们要教化众生、要感动众生;但是要用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动,这就是修行!可我们现在却不是这样,越修身体越不健康,越修家庭越不和睦,越修工作越不顺利,根本不知道尽职尽责是一个修行人应该做的。

  修行就是了缘、了债、了生死。了缘,不管是什么样的缘都要了。还债,不管是什么样的债都得还。如果你把自己的生活、工作,自己应尽的责任、义务都当作修行,还能不顺利吗?缘没有了,债没有还,怎么能了脱生死?什么叫了缘?真正尽自己的责任、尽自己的义务照顾家人,这叫了缘,也叫了债。如果学佛修行了以后,却什么都不好了——身体不好了,家庭不和睦了,工作不顺利了,这是修行吗?哪有这样修行的啊?

  若是你真有修行,真学佛了,应该是身体越来越健康,家庭越来越和睦,工作越来越顺利。因为我们要解脱,就要从生活中、工作中解脱。一切顺利了,一切吉祥了,这叫解脱。生活圆满了,工作圆满了,一切圆满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

  真的要观察,若是不仔细观察,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就会与佛法背道而驰。虽然在表面上皈依了、修行了,今天念这个经,明天念那个经;今天参加这个法会、明天又参加那个法会。表面上看很精进、很虔诚,但都是在“行非法”。没有正确的发心,没有正确的取舍,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如法的;不但没有功德,反而会有很大很多的罪过。

  但是很多人真的不懂佛讲的这些最基本的道理。因果与轮回我们懂了吗?深信了吗?若是真的深信因果,你还会在遇到一些挫折、遇到一些坎坷的时候怨天尤人吗?若是你真的深信因果,你还会继续造业吗?连最基本的道理都没有弄明白,连最基础的修法都没有,然后还说:我是念佛的,我是修禅的,我是修密的。

  什么叫密宗?什么叫金刚乘?密宗、金刚乘分外密、内密。外密分事部、行部、瑜伽部;内密分玛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各自都有不同的见地与见解,都有不同的修行与行为,都有不同的结果。你懂吗?不懂,还说我是修密的。只会念一句咒语,就开始修密了?参加了一两次会供,一两次灌顶,就修密了?有那么容易、有那么简单吗?统统都是自欺欺人,哪有这样修密的?

  密宗里主要强调的是大光明的境界。要了达、要证悟大光明的境界,首先必须有出离心,然后是菩提心,最后是证悟空性智慧。有了显宗里讲的般若空性智慧的基础,才可以证悟大光明的境界,否则不可能!

  现在很多人只是看了几本书,听了几张光盘,懂得了一些皮毛上的东西,然后就开始不懂装懂,到处瞎说,忽悠众生。真的,很多人都特别爱耍聪明,特别爱装,特别喜欢到处乱说。这两年还稍微好一点。以前我刚到汉地的时候,很多人有好多邪见。对佛法尤其是对密宗、对藏传佛教有很多看法,这都是错误的。

  密宗也分好多乘。外密讲的和内密讲的,事部讲的和行部讲的都不同。你不能单独拿一个观点来涵盖所有的密乘,也不能单独拿一两句话来概括所有的密法。以前这样的现象非常多,这两年好多了。以后你们对藏传佛教,尤其对密法的了解会越来越多,还会明白很多,还会更好一些。

  刚才讲了这么多,就是要提醒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一定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相续,要把佛法纳入到自己的相续中,言行和佛法要相应,不能背道而驰;否则,不但没有功德,反而会有很多罪过;不但不能解脱,反而会堕落恶趣。这样我们就白白地浪费了暇满的人身,白白地浪费了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机会。所以大家一定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相续,拿佛法来衡量自己,拿佛法来纠正自己,拿佛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断除谈论菩萨之过:

  以惑谈他菩萨过,则将毁坏自功德。

  故于大乘诸士夫,不说过失佛子行。

  惑就是烦恼。以惑就是以贪心、嗔恨心、傲慢、嫉妒来诽谤他人,尤其是诽谤菩萨。诽谤一次菩萨的罪过,相当于杀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的罪过,非常可怕!所以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说别人的过失。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所化现的形象是各种各样的,我们不知道佛菩萨在何处。

  经常跟大家讲,没有登地之前,我们没有资格评价别人。因为我们没有分辨真假、分辨好坏、分辨善恶的能力。我们从表面上看,或者通过言谈举止来衡量他人是完全错误的。大德高僧、佛菩萨们的行为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

  以前印度很多大德会以各种形象示现。有的形象为渔夫,有的形象为妓女,有的形象为猎人。比如:萨热哈是个猎人,帝洛巴是个渔夫。还有很多大德高僧都是这样,真的无法衡量。当时寂天菩萨在印度的那烂陀寺学习的时候,在表面上看学佛也不精进,每天就是吃、拉、睡。那烂陀寺的僧人给他起个外号叫“三想者”,因为他只有这三种想法。那些僧人学历都非常高,都有讲经说法的能力,他们每天轮流讲经。他们认为寂天菩萨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因为他也不闻思,学佛也不精进,整天除了吃就是拉,除了拉就是睡,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人们都特别看不起他。

  寺院轮流讲法,僧人们故意把他也排上了,实际上就是想羞辱他。轮到他讲的时候,他坐到法座上跟大家说:“我今天讲以前讲过的法,还是讲以前没有讲过的法?”僧众们都在心里笑话他,然后就说:“你呀,今天一定要讲以前没有讲过的法。”然后他就开始讲《入行论》。大家一听,特别了不起嘛!后来他就直接飞走了。就是这样的一个大成就者,在行为上、表面上看,是一个非常懒惰、懈怠的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德高僧、大成就者。其实不管是在印度,还是在藏区好多大德高僧都是这样,行为上看比较不如法,但是他们的内心非常清净。

  佛在经中也讲过四种成就者,其中一种是外表没有成熟,但是内心已经成熟了。这种人内心非常清净,非常成熟,但行为不一定很如法。所以我们通过他的言行、做法,或者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是无法能够衡量他的内在的,除非有他心神通。但是有他心神通也不一定能衡量那些无漏的功德。

  佛经中讲过:一地菩萨无法能够衡量八地菩萨的境界。所以我经常跟大家讲:我们不能说别人的长短,不能评价别人,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现在不管是在哪个场所,都有些修行人爱谈论他人的过失、长短。说这个人修得好,那个人修得差;说这个人做得如法,那个人做得不如法。你怎么知道如法不如法啊?你凭什么衡量、判断啊?光靠一些直觉,你作为一个凡夫,有那么大的能力吗?光靠这双肉眼,能看到什么?连墙外面的东西都看不到,能看到别人的内心吗?能看到别人这些有漏、无漏的功德吗?凭凡夫的直觉,能衡量什么,能知道什么呀?

  在一个真有修行的人面前,我们都是一群聋子,一群瞎子,一群疯子!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不知道!连我们自己的思想、精神都不正常,还说别人呢!说别人的过失、长短,本身就是一种过错,而且还容易诽谤到佛菩萨。有一种说法:“佛和贼不知道在何处。”我们看不出来贼在哪里,同样,也看不出来佛在哪里。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也有化现成狗、猪、苍蝇、蚊子的时候,所以我们不能轻易伤害众生,也不能轻易评说众生的过患。若真的我们有幸遇到了一位菩萨或是一位成就者,却诽谤了他们,那怎么办啊?所以,大家都要注意。

  作为一个修行人,最好做到“不谤不赞陌生人,不赞不谤陌生师。”在不了解、不知道的时候,可以不去赞叹他,也不能诽谤他。这都非常重要!现在有些人的言行有点太过分了!不仅说道友之间的长短,甚至还说一些大德、法师的长短。这个法师讲得好,那个法师讲得不好;这个法师做得如法,那个法师做得不如法;然后还说这个活佛、那个活佛的。

  现在社会上对活佛的评价也不是很好,都认为这些活佛一代不如一代,我不是这样认为的。众生的福报越来越浅薄了,所以示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我们认识不到,感觉不到。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我们自己的心。我认为不是这些活佛、法师一代不如一代,而是我们自己的福报和善根一代不如一代。应该恭敬他们,应该将一切观为清净,不应该说这些过患,说这些长短,没有必要。你说他的长短,对你有什么好处啊?说他的过患,你就有功德了?刚才在这里讲,“则将毁坏自功德”。这样做很容易毁坏自己的功德,很容易消尽自己的善根,很容易丧失自己的慧命啊!你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险呢?对你没有一点一滴的好处,你为什么非要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呢?

  我希望大家在没有登地之前,不要轻易去说别人。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什么叫好,什么叫坏;什么是正的,什么是邪的,你有这个分辨能力吗?若是分辨不出来,最好别说。管好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行了。能够摄受自己的三门,能够保持清净就可以了,所有外境就都包括在自己的清净心里了!真的,没有必要说他人的长短、过失。你能得到什么利益啊?就是造恶业、无意义的,就是愚痴。所以,若是大家真心想学佛,真心想修行,真心想解脱,真心想成佛的话,一定要依教奉行,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去做!尽量不要去造这些业。这都非常重要!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返回目录

----------------------------------------------------------------------------------------------------------------

更多达真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