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导读(6-1)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导读(6-1)
(四)请佛证明
身为一个菩萨,他发了愿以后,这个时候法藏比丘在经文上说:这个发愿不是我能力所能做的,所以他就把这个愿望白告佛陀,请佛陀指正、请佛陀指正,那么佛陀就为他作开示。好,我们看经文的地方: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麤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
好。前面法藏比丘所发的愿只是一个大纲,我们从后面来看,其实他这个时候还不是很成熟的愿,所以他这个时候很谦卑的请佛陀跟他作指正。
这个「时」候「世自在王佛」听到法藏比丘的请求以后,「知其高明,志愿深广」,知道这个菩萨不得了,智慧特别「高」超、「志」向特别的「深广」,这个时候「为」他作了二个非常重要的开示:第一个开示是说明他的整个修学的心要,第二个就开示他修学的法门。
我们先看心要的地方,先讲一个譬喻说「譬如大海」,它虽然有广大的海水,但是人只有一个,「一」个「人」,他用他微薄的力量,拿着一个微小量米的「斗」,他干什么呢?他想要把这个水舀干。
那么他一天舀一点、一天舀一点,「经」过了很多很多「劫」的时间。但是,诸位要知道一个问题,这个水不管怎么多,它毕竟是有限量的,所以「尚可穷底」,而「得」到这海底中的珍「宝」。
这个地方就讲出一个譬喻。这个譬喻什么呢?这下面就很重要了,「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他说你今天发了这么广大的愿,到底你这个愿,是到最后放弃了、消失了,还是你这个愿会成功,它的关键点就是:你在实践这个愿的时候,你背后那个心灵的力量,是不是能够做到「至心精进,求道不止」。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你心灵的素质很重要,真的,有些人他有成功的倾向、有人是有失败的倾向,这是一个事实。你看有些人碰到一个逆境就放弃了,他不做了,就做其它的,其它的做没多久又放弃了,这种人是很容易跟失败结在一起的。
就是说今天这么大的愿望,你那个背后的力量,用什么样的心的法门来推动这些愿望会成功呢?只有四个字──「至心精进」。
我们解释一下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分二段来说明:第一个是「至心」,这个「至心」善导大师解释说「是一种真实的心」。你列出很多愿望,你以后要干什么干什么,要做一个讲经的法师、要成就种种的波罗蜜、要盖一个道场摄受很多人来住、最后往生净土。
那你这个愿望是不是能够成功呢?就是你的心是不是真实。什么叫真实心呢?善导大师说:不求名闻利养之心。一个菩萨要完成他的使命、他的愿望,就是这个人的欲望要淡薄,你才能够发挥你强大的力量。
一个人妄想太多、欲望太重啊,你很难产生强大的力量,很难。所以你要让你的心力强,只有一种情况,让你的内心妄想减少、欲望淡薄,这个叫「至心」。
在这样一种没有妄想干扰的情况之下「精进」,「精」者专一,「进」者相续,你很专一的、相续的去完成你的使命,而且「求道不止」。
简单的讲就是你不能放弃。那你只要保持一个「精进」不放弃的心情,你一定可以成就你无上菩提的佛果,你也可以完成你在因地所发的三种愿──法身愿、净土愿、众生愿。这个地方,佛陀就跟他开示要完成这一个使命最重要的心法。
第二个、开示他的修学法门。这个时候佛陀开示心法以后,就「广」泛的宣「说」在过去的诸佛当中,已经成就的「二百一十亿」的「诸佛剎土」。
这当中包括它的眷属,这些众生有什么「善恶」正报的身心;包括它依报的「国土」,有「麤妙」的差别。就相「应其心」中的「愿」望,显「现」给法藏菩萨来作参考。
这里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古德说:佛陀要显现给法藏比丘看他的国土,就把好的地方显现出来就好,为什么要把天人的善恶、国土的麤妙,把好的显出来、坏的也显出来呢?
古德解释说:因为把好坏都显出来,是要使令法藏比丘善知取舍、善知取舍。比如说「国土」,你只显现好的,他就不能够避免坏的。
我举一个例子,法藏菩萨的第一个愿就是「国中没有三恶道」。他为什么知道要发这个愿呢?他就是看到世自在王佛显现的国土当中,有的佛土是有三恶道的,很多的苦恼,所以说「诶,这个不行哦,我的国土要避免这件事情,诶,不能有三恶道。」
他看到有些国土的众生当中有很多的女众,引起很多的是非,他就「我的国土不能有女众」。当然你今天要能够远离过失,你一定要先看到过失相,所以世自在王佛必须把诸佛的剎土当中,优点的地方、缺点的地方通通显现给他,使令他善取优点、善舍缺点。
所以你看在弥陀的本愿当中,有些是建立的、有些是远离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因为当初佛陀所现的国土就是有好坏的差别。那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至心精进」。
印光大师说:我们菩萨六波罗蜜,其实只有四个法门,就是布施、持戒、禅定、智慧,这个忍辱跟精进不是法门,它是一种心理素质。他说:你这个六波罗蜜是成功失败,这个行力跟忍力是关键,所以印光大师说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你心理的素质,你就是善用你的忍力跟行力,一般来说是这样的。
以前我们的教务主任上慧下天法师说:我告诉你一个秘诀(众笑),传授修行的心要。他说「你顺境的时候要行力」,身心健康非常好,因为有时候我们善业起现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这个时候你要赶快用功,因为你这个是大好时光,太阳出来的时候,因为你一生当中这种好时光不多,你要赶快的精进用功、积集资粮。
遇到逆境的时候,你刚好是阿赖耶识罪业起现前的时候,处逆境要守,安忍不动,这个时候你一动就完了,更糟糕了。所以顺境要用行力,逆境要用忍力,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今天菩萨发了很多愿,那这个愿是不是可以实践,就看这个菩萨的心理素质,他的行力跟忍力是不是够好。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