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导读(11-1)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导读(11-1)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页,「甲二、正文」。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简单的解释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现象,其实是我们内在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布施的思想,所以我们变现出富贵的果报;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悭贪的思想,所以我们生命当中创造出痛苦的果报;
因为我们内心当中经常保持忍辱,所以我们显现出庄严;我们遇境逢缘的时候经常产生瞋恚,所以我们创造了丑陋。
所以从这个观念当中来说,我们要改造我们的生命,最彻底的方式,就是改造我们内在的思想。
在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当中:要改造思想,就要修习止观。智者大师把止观分成三种方法[1]:
第一个是修出离道,这个出离道就是我们观察现前的五蕴身心,以五蕴身心为所观境,观察我们现在这个身心果报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它是杂染不清净的、它是无常变化的,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对现在这个果报产生厌离。
当这个厌离的思想产生以后,我们三界果报的力量,慢慢慢慢就消失掉了,我们就不再来三界投胎了,这个叫出离之道,以五蕴为所观境,就是以众生法为所观境。
第二个是以心法为所观境,这个心法所观境就是观照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透过我们对内心的了解,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了解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因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所有的恶法可以消灭、所有的善法可以成就,而发起了广大的菩提心,这修菩提道,观察心法而修菩提道。
第三个所观境是直接观佛的法界,观察佛的依正庄严,生起欣求好乐的心,这个时候修相应道,跟阿弥陀佛、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在密宗、净土宗这个大乘的不共法门,修本尊相应法门。
所以这个大乘的止观之道有三种:一个出离道,一个菩提道,一个相应道。净土法门当然主要是相应道,因为它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就是修忆佛、念佛,你直接观察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产生感应,而产生一种灭恶生善的效果,这个是整个净土宗止观的修法。
当然我们在观察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要观察,你一定是依教起观,你要先了解它有什么功德,你才能够观察。
甲二、正文二
乙一、总标核心五愿五
丙一、住定证灭愿(十一)
经文
这一科就正式说明阿弥陀佛构成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四十八个愿,这个愿总共分成二段:第一段是「总标核心五愿」,第二段是「别释其余诸愿」。
善导大师把四十八愿分成二类:第一个是根本的,第二个是枝末的。根本有五个愿,就像树的根本,你要了解这棵树,你一定是先掌握它的根本,然后再研究它的枝叶花果;
你了解四十八愿亦复如是,你要先把整个极乐世界根本的五个架构建立起来,你才能够了解其它的四十三个愿。
这根本「五愿」善导大师分三类:第一个说明净土的无上果,就是第十一愿跟第十二愿,赞叹净土法门的果地功德,有两个愿;
第二个说明净土的无上之因,往生的正因,有十八跟十九;兼具因果的有一个,第十七愿。
我们这个五愿等于是先赞叹果地功德,再说明他因地的修学。所以你这五个愿了解以后,你对净土法门这个本尊相应法的因果,就能够掌握得很清楚了。
好,我们看第一个「丙一、住定证灭愿」。极乐世界它往生的功德有两个:第一个「住定」、第二个「证灭」这二种功德,那这个是在极乐世界果地功德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我们把经文念一遍,我们再来消释,请合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