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八卷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1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八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八页:

  丑二、喻

  第八卷

  我们前面讲到第七末那识的功能作用,这以下讲到它的体性,第七意识的体性是有覆无记性。也就是说,在内心的所有作用当中,第七意识它是不造业的,造善、造恶跟它完全没有关系的。身为一个第七末那,它在我们内心状态当中,主要有二大功能:就是覆盖真如、障碍圣道,所以叫做「有覆」,这个是讲到它的体性。这一科是一个法说。这以下看譬喻,就讲出一个譬喻。看论文:

  如色、无色二缠烦恼,是其有覆无记性摄, 色、无色界缠为奢摩他所摄藏故。

  比如说外道修习禅定,他没有修学大乘佛法,不知道我们内心当中,有这个染污末那的过失,他会跟着一般人的思考一样,就会认为:所有的痛苦,跟第六意识的思想有关系。所以怎么办呢?就以禅定来调伏第六意识的「想」。到了「色」界、「无色」界的这二种天人,「二缠烦恼」,这二种法界都还有些烦恼的系缚。这个色界、无色界,已经没有欲界的烦恼,所以他的烦恼「是有覆无记」所收「摄」,不像我们欲界的烦恼那么粗重。就是说,在他这个微细的明了寂静心当中,他对我空、法空的真理是覆盖的,可以说是一种愚痴的状态,套一句蕅益大师的话:这二种天人「为三昧酒所醉」,在这个三昧当中,如痴如醉,以为是涅槃,其实是跟颠倒愚痴相应的。「色、无色缠为奢摩他所摄藏故」,就是说,这个色界、无色界天人的烦恼,是被禅定所调伏,虽然他能够暂时到色界、无色界;但是当他禅定失掉的时候,他来到人间,他的烦恼是一点都没有消失,只是如石压草,以禅定把无量无边染污的烦恼压住。因为烦恼它有个根源,就是染污末那,你不对治我执,这个烦恼都跑到我执里面去了;等到你禅定失掉的以后,所有的烦恼又从我执里面跑出来。所以说,你这样的修行,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这个地方是讲出一个譬喻,这以下「合」法,把这个法跟喻作一个总结。

  丑三、合

  此意一切时微细随逐故。

  所以说第七「意」识,它的过失虽然微细,但是可怕的是:它是「一切时」,不管你到天上、人间,它「微细」的我痴、我见、我爱、我慢,那是恒常的「随逐」有情,它不会舍离的。这个地方讲「一切时随逐有情」,这一句话我们解释一下。在《唯识三十颂》,天亲菩萨解释第七意识跟我们的关系,他说得比较清楚,他说:「随所生所系」。第七意识它不向外攀缘,它对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完全没有任何的兴趣,它只向内攀缘。攀缘谁呢?攀缘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攀缘阿赖耶识的呢?「随所生所系」,就是随着第八阿赖耶识投生到哪一道去,它所生的果报,就以这个果报的内心世界当做自我,随着它所生的果报,以这个果报体为自我,「随所生所系」。就是说,这个我执到底怎么界定呢?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不是一样呢?今天的我跟明天的我有没有一样呢?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有没有一样呢?完全不一样。如果「我」完全一样,它就是一个涅槃的无为法;其实「我」是一个生灭法,你看到这个地方──「随所生所系」。你是一只蚂蚁的时候,你以蚂蚁的内心世界为自我;你是一个转轮圣王,你以转轮圣王的身心世界为自我:这个只是粗分的,约着一期生命。如果从细分的角度,「随所生所系」,是约着一剎那为自我。就是阿赖耶识「恒转如瀑流」,它每一个剎那,剎那剎那生灭的时候,它累积业力变现果报、累积业力变现果报,顿生顿灭的时候,阿赖耶识就以当下的心念为自我,以当下每一个明了心识的阿赖耶识为自我。这个时候,《成唯识论》提出一个质疑说:第七意识,不像前六识去攀缘广大的六尘境界,当然不容易得到禅定,因为禅定要「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第七意识那么专心的攀缘第八意识,它应该早就得到禅定了!(呵呵)而且它应该也知道,第八识是变化的!你一天到晚看着第八识,第八识它不断的流动,你拜了一部《八十八佛》,你第八识变化了,善的功能增加,它所释放的果报也不同。为什么第七意识从无量劫来,不断的攀缘第八识,它还不知道第八识有变化,还一直认为是自我呢?因为第七意识缺乏念心所,它没有明记不忘的念头,它不能把过去所攀缘的观、经验加以累积,它只知道现在,它不能攀缘过去,也不能够忆想未来。就是,阿赖耶识它不断的剎那剎那生灭,它就以当下生灭的心识为自我,这叫做「随所生所系」,也就是所谓的「一切时随逐有情」。就是说,阿赖耶识的执着自我,它不管过去、也不管未来,它只管当下,这就是它「执我」的相貌,「一切时微细随逐故」。这个地方是把第七意识──染污末那的一个相貌跟体性,作一个说明。

  癸二、正释心名(分二:子一出体;子二释名) 子一、出体

  这个地方的心、意、识,无著菩萨是先解释意跟识。从论文来看,无著菩萨是把这个意、这个染污末那,作了比较详细的发挥。第三个我们解「释心」,「心」当中有二科:第一个「出体」,第二个「释名」。先指出它的「体」性:

  心体第三,若离阿赖耶识无别可得。是故成就阿赖耶识,以为心体。由此为种子,意及识转。

  这个「心体」是「第三」,换句话说:识是第一、意是第二、心是第三。什么是心的自体呢?「离」开了「阿赖耶识」,就没有心的自体,换句话说,「是故成就阿赖耶识」,就是「心」的「自体」。也就是说,身为一个有情众生的根源,虽然佛陀在经典当中,讲出阿赖耶识、阿陀那识跟心,其实它的体性是一个,约着不同的功能,安立了不同的名称,其实体性是一个的。依这个阿赖耶识「为种子」,里面的种子不断的受熏持种,它也就变现「意」跟「识转」生。这个地方,是说明心、意、识的相互关系,就是说为什么会有意跟识呢?其实是由种子所变现的。比如说,你前生要是到过畜生道,你今生就会有愚痴的状态,就是有这个功能的相续;你要是前生是天人,做过天人、欲界天,你今生就会有贪欲的等流;你前生要是待过阿修罗法界,你今生的瞋心、对立心也特别强。换句话说,你这个第六意识,它跟你前生的造作有关系,所以叫做「恒常相续」,它能够把你前生生命的经验功能,累积到来生去,它有相续性。所以说,我们意跟识的了别性,其实是由第八识所转生出来的。

  子二、释名(分二:丑一问;丑二答) 丑一、问

  何因缘故,亦说名心?

  丑二、答

  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

  这当中有一个「问、答」。说是什么样的「因缘」,佛陀在经典当中,把第八识安立做「心」呢?因为有「种种」染净现行「法」的「熏习」,而成就了「种子」,这个种子就是一种善恶的功能。这个心,它能够把善恶功能加以「积集」,收集起来,就是第八识它不能造业,但是它有一种功能,把前六识所造的业全部累积起来,它能够积集所有的种子,所以叫做「心」。

  到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根据大乘的经典,把这个「所知依相」,包括阿赖耶识、阿陀那识跟心,都讲完了。这三种功能,阿赖耶识是一个总相的说明,它讲到因相的功能,也包括果相;阿陀那比较偏重果相──执取、执受,包括我们如何去结生、投胎,投胎以后,果报怎么样的生长,都跟阿陀那有关系;这个心它的功能是偏重在因相,所以「心」偏说是「有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偏重在一种潜伏的功能,它能够累积很多的功能,安立做心。它能够执受果报,叫做阿陀那;因果的和合就是阿赖耶,阿赖耶是比较广泛的总相。这个地方,是讲到依止大乘的经典,安立阿赖耶。

  这以下「释妨难」。我们看科判,把它疏通一下,看第十三页。十三页当中,「阿赖耶识」,当然是它的自体;第二科「阿赖耶识的异门」,「异门」当中有二科:「训释安立、叙破异执」,先解释它不同的名称,再破除异执。在解释它的二种名称当中,有三段:「一、依大乘教;二、依声闻乘教;三、总成」。依止大乘教当中,又分二科:第一个解「释异名」,就是阿赖耶识的其他名称,有「阿陀那」跟「心」;第二个「释妨难」,先把大乘教所知依的名称解释出来,这以下再解释它的妨难。

  庚二、释妨难(分二:辛一难;辛二释) 辛一、难

  「妨难」当中有二科:第一个「难」,第二解「释」。先看问难的相貌:

  复次,何故声闻乘中,不说此心名阿赖耶识、名阿陀那识?

  从大乘的角度,建立第八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地方,小乘的学者就说:这个第八识在大乘佛法,可以说直接影响到你的大乘种姓,你了解不了解第八识,可以说从根本上界定你是什么种姓。从修学佛法的角度来说,这就非常的重要。既然这么重要,佛陀在小乘的《阿含经》当中,为什么没有提到我们现前明了分别的「心」识,有「阿赖耶识」摄藏的功能、有「阿陀那」的功能呢?为什么没有提到这一点?请解释一下。

  这个阿赖耶识,它是我们生命的根源。从大乘角度,在探讨心的根源,我们习惯性的解释,都是从它的生灭变化,也讲到它的恒常相续,譬如水流。但是如果你看小乘的经论,对心本质的描述,它只偏说无常:我们的心是生灭变化的,是苦恼的根源,「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故空」。也就是说,在小乘的经论,它对心性「空」、「无常」的这一部分,有详细而广泛的发挥;但是对于内心当中,这种相续的功能、它能够累积很多功能这一部分,这个相续性,佛陀讲得非常的少。为什么佛陀在小乘经典当中,对内心的世界,只偏重无常、无我,而不讲到内心的相续性呢?这个小乘学者就提出了质疑。这以下,看无著菩萨怎么解「释」:

  辛二、释(分二:壬一略;壬二广) 壬一、略

  这当中有二科:第一个「略说」,第二个「广说」。先看「略」:

  由此深细境所摄故。

  先作一个简单的回答。就是说,这个内心的相续,为什么佛陀在《阿含经》当中不说呢?因为这种相续的活动,太「深」沉微「细」了,不是小乘人所能够明白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承认,修学佛法,每一个人有他不同的根性;虽然说佛性平等,但是无量劫的熏习,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确有他坚固而不容易动摇的看法。一般来说,小乘的根性,他比较能够接受思议境,就是能够心思口议的。你说生命是无常的,你在日常生活当中,简单的观察一下,就可以感觉到你昨天跟今天有变化:这是无常,所以是不安稳,所以是苦,苦,所以你不能作主,就是没有自我。所以小乘的学者,他只能够接受思议境的佛法。至于大乘甚深的不思议境,天台宗智者大师经常说:修圆顿止观,第一个观不思议境,入不思议的不二法门。这种非空、非有的不二法门,这即空、即假、即中的不二法门,非小乘人所能够理解。他不能够理解,你为他讲,他反而产生障碍。所以说,佛陀不说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根性没办法理解这种──说它是恒常相续又前后变化,前后变化又恒常相续,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中道,这样的思考,小乘的学者没办法接受。没办法接受,只好讲「无常」的这一部分;「相续」的这一部分,佛陀就隐而不说,因为这是「深」沉微「细」的不思议境,不是小乘的根性所能够接受的。这个地方是一个略答;这以下,把这个思想「广」泛的加以回答,这当中有「征」跟「答」。

  壬二、广(分二:癸一征;癸二答)

  癸一、征

  所以者何?

  癸二、答(分二:子一释不为声闻说;子二释为菩萨说) 子一、释不为声闻说

  由诸声闻,不于一切境智处转。是故于彼,虽离此说,然智得成,解脱成就,故不为说。

  先回答,佛陀为什么「不为声闻」人「说」这种不思议境呢?这个阿赖耶识的观念,因为「声闻」人的根机,「不于一切境智处转」,声闻人他的基本思考是出离心,「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在这种强烈出离心的驱动下,他的心情一心一意的想要趋向涅槃;所以对于成就无上菩提、成就万德庄严,他是不生好乐的。所以他只偏重在断恶的自利行,他不必在一切人事的境界,乃至一切的智慧(法门的修学)当中去修学。所以佛陀对于小乘人,不讲这种不思议的所知依,他也可以依止无常、无我的智慧,来「成就」三界的「解脱」,满足他出离心的一个需求。就是你有这种需要,佛陀为实施权,先满足你这个短程的目标。再看第二个:

  子二、释为菩萨说

  佛陀为什么「为菩萨」宣「说」呢?

  若诸菩萨,定于一切境智处转,是故为说。

  若离此智,不易证得一切智智。

  身为一个「菩萨」,你刚开始就发无上菩提心,你不是以了生死为目标而已,你是以无上菩提,广度众生,上求下化为目标,所以你必须在「一切」的「境」──「众生无边誓愿度」,一切的人事因缘,乃至于「法门无量誓愿学」,一切善法的波罗蜜当中去修学。你要在「一切境智」而「转」,你对于这个生命的根源,所谓的「所知依」假设不了解,你就「不」能「证得一切智智」了。这「一切智智」就一切种智,简单讲就是空、假、中的智慧,这中道智慧。天台宗说:佛法的生命观,简单的说就是因缘观。佛教习惯性的观察因缘,都是分成杂染的缘起跟清净的缘起、杂染的还灭跟清净的还灭,所以开展出四圣谛的法门。智者大师认为:佛法的总纲,其实不离开苦集灭道。不过这个地方,在修习四圣谛,或者说佛陀在开显四圣谛,的确有所不同。智者大师说:佛陀对小乘人开显四圣谛,偏重苦谛,偏重无常;佛陀为大乘的学者开显四谛,偏重道谛。就是说,如果你四圣谛偏重在苦谛,当然生命的本质是苦,就是以消灭苦为你的生命的重点,那么消灭苦,趋向涅槃,这样子的四谛叫生灭四谛,是对立的。也就是说你的生命只有二个选择:第一个在三界的苦果,第二个在涅槃的寂静,它是空有、苦乐、生死、涅槃的一个对立思考,叫做生灭四谛。大乘的思考,偏重在道谛,他认为生命不决定是苦,也不决定是乐,关键点在你是不是有「道」?是不是有波罗蜜?只要你有六波罗蜜的善法,生命就能够改造。这就是为什么大乘的学者,有所谓往生净土的思想。当然净土不是涅槃,它有依正庄严,那当然就是有生命现象。就是说,大乘佛法的思考,偏重在道谛;小乘的思考,偏重在苦谛:这当然是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思考,在生命的修学当中,也就有不同的结果。就是说,你对你成佛之道的规划,你应该怎么规划,你就会有不同的思考。身为一个声闻人,他不是志求无上菩提,他就不须要了解这个不思议境的法门,他也就能够了脱生死、消灭苦果。但是你身为「菩萨」,你想要成就无上菩提,那么了解这个阿赖耶识、这个非空非有相续变化的心识,这就非常的重要;离开这样的一个了解,你就没办法「证得一切智智」了。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在大乘经典当中广泛的宣说,而在小乘的经典当中没有详细说明的理由。好,我们看下一科:

  己二、依声闻乘教(分二:庚一标密意;庚二释异名) 庚一、标密意

  前面讲到阿赖耶识的异门,是依止大乘教;这个地方,是依止小乘教。这当中有二科:第一个「标密意」,第二个「显异名」。这个「密意」就是密藏其意,佛陀没有完全说出来,但是说出了一部分,这个叫做密意。

  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

  无著菩萨说:其实平心而论,佛陀不只是在大乘的经典当中讲到阿赖耶识;其实在小乘的经典当中,佛陀也用「异门」,「异门」就是其他的方式、其他的名称,或者是「密意」,佛陀也少分的宣「说阿赖耶识」。这个地方总标。这以下「释异名」,详细的加以解释。

  庚二、释异名(分三:辛一阿赖耶;辛二根本识; 辛三穷生死蕴) 辛一、阿赖耶(分二:壬一引教;壬二结显) 壬一、引教

  佛陀到底是用什么名称来解释阿赖耶识呢?在小乘的经典当中讲到三个名称:第一个「阿赖耶」,第二个「根本识」,第三个「穷生死蕴」。先看第一个「阿赖耶」,阿赖耶当中分二科:「一、引教;二、结显」。先看「一、引教」:

  如彼《增壹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 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如来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现世间。

  譬「如」在小乘的《增一阿含经》当中,佛陀说:「世间」的「众生」是「爱」着「阿赖耶」的。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第七的末那,这个恒审思量的染污末那,它是「随所生所系」。这阿赖耶识,它不管到天上、或者人间、地狱,对于那个储存无量无边的功能、释放果报的明了微细的心识,我们是爱着的。那爱着阿赖耶识是怎么爱着法呢?这以下讲出三种差别:「乐阿赖耶」,「乐」是指现在,我们爱着现在的阿赖耶;「欣阿赖耶」,这个「欣」指的是过去,我们不是现在爱阿赖耶,我们过去也曾经爱过阿赖耶,过去的阿赖耶;「喜」,假设我们没有解脱生死,我们对于未来的阿赖耶,也是非常的好乐:现在、过去、未来都是爱着的。

  大悲的佛陀,为了「断」除生死「阿赖耶」的根源,才宣「说正法」的。身为一个弟子,内心「恭敬」、「摄耳」专注的听法,安住在「求解」脱之「心」,依止这样的一个正见「法随法行」,「法」是我们的目标──大般涅槃;「随法行」是趋向目标的方法,就是戒定慧的法门。因此,只有「如来」的「出世」,才能够宣说这种「甚」深「希有」的大乘不共法门,才能够使令这样一个中道实相的所知依「出现世间」,这是一般世间法所没有的。这个地方是引《增一阿含经》。其实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也讲到阿赖耶,只是我们没有注意而已。看「壬二」的「结显」。

  壬二、结显

  于声闻乘《如来出现四德经》中,由此异门密意,已显阿赖耶识。

  这个地方,是总结前面。佛陀在「《如来出现四德经》」,其实就是《增壹阿含经》,佛陀是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阿赖耶识」的存在。这个是在小乘的经典当中,出现所知依的第一个名词──阿赖耶。

  辛二、根本识

  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

  ,如树依根。

  在「大众部」的《阿含经》当中(佛陀灭度以后,所谓的部派佛教,有上座部、大众部。每一个部派《阿含经》的内容,有一些不同。),佛陀也是用「异门密意,说此」阿赖耶识「名根本识」。什么叫「根本识」呢?「如树依根」,说我们整个生命的现象,就像树的枝叶花果,不管你造了多少的业力、变现什么果报,这样的因相、果相,都依止一个根源,这个根源就是「根本识」。这个地方,也就说出了「所知依」的意思了。

  辛三、穷生死蕴(分二:壬一标名;壬二释伏难) 壬一、标名

  这个是佛陀在小乘的经典当中,讲到「所知依」的第三个名词「穷生死蕴」,这当中有二科:第一个「标名」,第二个「释伏难」。先「标名」:

  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

  这个「化地部」,是佛陀灭度以后的上座部开展出来的。化地部的《阿含经》当中,它也讲到所知依的内涵,说是「穷生死蕴」。化地部讲到这个蕴,这个色心二法的积聚,有三种蕴。第一个「一念顷蕴」:就是我们这个五蕴的身心世界,它是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灭剎那生的,每一个剎那都是一个蕴。这是从一个比较微细的方式来观察五蕴,就是五蕴是剎那剎那现行变化的,叫「一念顷蕴」。第二个「一期生蕴」:在一期生命当中的五蕴,这个是比较粗分的。就是说,虽然它剎那剎那生灭,但是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有它大方向的相同点。你今生的五蕴,虽然小时候的五蕴跟你现在不同,但是大致相同,所以以一期生命的相续,从生到死而安立的五蕴,叫做「一期生蕴」,这个是比较粗分的。第三个五蕴叫「穷生死蕴」:就是说从久远劫以来,乃至到金刚喻定,我们一直相续存在的蕴。就是不管你一念倾蕴、一期生蕴,这个所有的生灭变化蕴当中,它有一个依止处,它永远永远存在的,不断的累积业力、释放果报的,而从凡夫到金刚喻定,从来不休息的,这个就是「穷生死蕴」。而这个「穷生死蕴」是谁呢?就是「所知依」。这个地方,佛陀的慈悲,在化地部秘密的开显这个生命根源的存在。就是说,生命不是无常而已,在无常当中,你不要忽略它有相续性,这才是中道。你不能只看到无常,你看到无常,你还要看到相续。

  壬二、释伏难

  有处有时见色心断,非阿赖耶识中彼种有断。

  这个地方,解释为什么叫做「穷生死蕴」,就是说什么因缘而安立穷生死蕴?这个五蕴,不管是色法、心法,都有断绝的时候。比如说「有处」,这个「处」就是无色界,有的处所是「断」除了「色」蕴,这无色界它没有业果色,所以粗的色蕴是消灭了,或者讲「断」。「有时」,这个「有时」指的是无想定,或者讲无想天,无想天人、无想定的人,他的受想行识,第六意识的这个「想」是「断」的。就是说一念顷蕴跟一期生蕴,有时候会无常断绝;但是在「阿赖耶识」当中,「种」子的功能是没有断除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无色界的天人,到了无色界以后,他天的果报消失的时候,他的色蕴会再出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无想天的天人,他到了无想以后,他这个「想」还能够再出现:因为他有一个穷生死蕴,有一个从来不断绝的明了心识,剎那剎那的生灭,在资持我们生命相续变化、变化相续的水流,作这些五蕴的依止处。看「总」结:

  己三、总成

  这个地方的文有点错,我们要更正一下。「阿赖耶如是,所知依」,这个「阿赖耶」三个字要去掉,「如是」下面的逗号也去掉,就是「如是所知依」下面加一个逗号:「如是所知依」加一个逗号。好,我们看论文:

  如是所知依,说阿赖耶识为性,阿陀那识为性,心为性,阿赖耶为性,根本识为性,穷生死蕴为性等。由此异门,阿赖耶识成大王路。

  这个地方是总结「阿赖耶识」不同的名称。无著菩萨是说:在大乘的教法当中,佛陀安立了「阿赖耶、阿陀那」跟「心」;在小乘的教法当中,佛陀也讲到阿赖耶、「根本识」跟「穷生死蕴」。所以从这些不同的名称当中,身为一个有情众生的根源,这「阿赖耶识成大王路」,这是一条通往大般涅槃广大开阔的路,这个是唯一的道路。

  就是说你不明白这个道路,你根本不可能通往大般涅槃。

  戊二、叙破异执(分二:己一心;己二阿赖耶) 己一、心(分二:庚一叙计;庚二破成) 庚一、叙计

  这个「叙破异执」,我们看看科判,科判是在十三页。十三页的「丁二、阿赖耶识异门」当中有二科:第一个「训释安立」,先解释大小乘有关所知依的名称;这以下,再破除不同的错误的执着,这个执着,主要都是小乘学者所产生的执着。有执着就应该破除,「分二:」第一个是「心」,第二个是「阿赖耶」,对心的错误执着。我们先解释这个执着的相貌,再加以破除。

  复有一类,谓心、意、识义一文异。

  有一类的小乘学者认为:这「心、意、识」三,其实意思是没有差别的,只是名词上有差别;佛陀讲「心、意、识」,其实都是第六意识,没有其他的意识。这种观念应该怎么破呢?

  庚二、破成(分二:辛一破;辛二成) 辛一、破

  「破」当中,先看「破」,再看「成」。

  是义不成。

  辛二、成

  意、识二义,差别可得。当知心义,亦应有异。

  这个道理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意」跟「识」是「二」种:前六识是负责造业;第七意识是不造业,它是染污的。我们前面也用六种的角度,来证明第六跟第七是同时运转的,这二个同时存在的;虽然同时存在,但是这二个是不同的相貌、不同的功能。既然心意识的「意」跟「识」不同,那「心」当然也是不同。就是第六识负责造业,第七意识负责执我,第八识负责累积,这样子才构成所谓的「心、意、识三」,这个「三」就是三种差别的功能。这个地方是先破除对「心」的执取。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这个所知依,我们当然是没有办法想象,阿赖耶识不是我们第六意识能够心思口议的,完全是要依止圣教量来了解的。身为一个生命的根源,蕅益大师对第八识有一个非常扼要的描述,他说:「祇是现前一剎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我们的生命是错综复杂的,但是这个错综复杂的生命当中,有一个根源,简单的说,我们的心就是一剎那,「祇是现前一剎那法」。这「一剎那法」,它对望过去来说,它是一个果相,就是说它有累积你前生的功能、或者说有累积你前生经验的一个能力,所以它相对过去,它是一个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今生,有些人很容易持戒、有些人喜欢修禅定、有些人喜欢修智慧、有些人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等流习气,就是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今生的生命,是继承过去无量生命的经验。

  就是说这个水流,你前面的水流倒了白色的墨汁,到了下面就是白色的;你以前曾经不断的做过某一件事情,今生很习惯的就会去做这件事情,「望前名果」。这就是解释为什么我们只有短短几十年的经验,而我们的内心为什么会这么错综复杂,其实我们已经累积过无量生命的经验,而这些经验都在内心的深处保存着,就是「望前名果」。但是「望后名因」,我们不断的在累积过去的经验,但是你今生也可以加以修正,你今生的戒定慧,对你内心的功能,也能够作一个调整。你今生的修正,我们对于过去的功能,你有二个选择:第一个随顺,第二个对治。你今天一个念头起来,你随顺它,不管是善、是恶,你就加强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在你内心当中,它的势力加强;第二个你采取对治,这个功能在你的心中就会减少,就是这样子。就是所谓的「祇是现前一剎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

  所以严格的来说,我们的生命,如果是详细的深观,生命没有所谓的过去跟未来,这些都是戏论。什么叫生命啊?就是顿生顿灭、顿生顿灭,就是当下、当下、当下、当下。每一个当下,你都继承前面的功能;每一个当下,你在功能现前的时候,你采取随顺、或对治,你的心识的根源就不断的变化: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根源。当然你掌握了这个根源,你就知道怎么修行。所以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再三的强调:「研真穷妄,名之为学。」你要学习佛法的重点,在于了解生命的真妄,什么是真实的功德?什么是虚妄的根源?而不是一股脑的断除、或者一股脑的随顺,这都不对。你要知道你内心的状态,有些功能要保存的,它跟你未来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有密切关系的;有些功能是应该破坏的:你才能够善知取舍。这就是我们愿意花很多时间来学习经论、来研真穷妄,了解生命的内心世界当中,哪些是要消灭、哪些是要保留的,你才能够作出这样的判断。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我简单的回答一个问题:

  问:授法阿阇黎慈悲!在大乘佛法当中,是从内心的理体修习禅观,在不动的心中,观察内心的生灭变化,知道内心所现的影像,跟外在的境界,同样是因缘所生法,本体是空的,没有所谓的你、我的对立。正如印光大师所言:「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妄想决定存在,但是保持觉照,烦恼不攻自破。弟子在此有个疑问:不动是消极,应主动用无分别智来攻击烦恼。据说在不动中,不随妄转,烦恼不攻自破,为何还要取用修无分别智,来加以攻击呢?这个地方,是不是空中取妄、除妄?弟子不解,恳请阿阇黎慈悲指导。

  答:天台宗的止观分成二类,智者大师把所有的止观分成二类:第一个叫圆顿止观,第二个叫次第止观。圆顿止观就是正念真如。就是说从智者大师的思考当中,你修止观之前,一定是先把心带回家,把你有所得的狭隘心识,调整到一个跟诸佛平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现前的一念心性。这是你要作的第一个工作,所谓依止不生灭心,来当作你的本修因,或者说当作一个修行的架构、或者说是你修止观的一个平台。就是你要工作,先把这个平台先展现出来。当你内心当中,把这样一个狭隘个体对立的心识,调整成一个清净本然、平等不二的心性的时候,这个叫做圆顿止观,叫做真实法门,叫实法。在这样一个清净本然的心中,有很多如梦如幻的善恶功能,我们开始对恶的功能加以对治,这个时候叫做次第止观,那次第止观,主要是四念处,当然有时候也可以修止、念佛、持咒,或者是修无常、无我等等的观行,来调伏三界的爱见烦恼。 这个地方他的意思就是说,既然我们能够正念真如,为什么还要修对治止观呢?这不是空中取妄?是的!当我们的心调到不生灭心的时候,我们还是要用虚妄的法门,来对治虚妄的烦恼?是的!这对治止观就是这样子的。智者大师也说:有些人根利遮轻,他三界的烦恼轻薄,他也不一定要对治止观,他只要正念真如,直接对治第七意识的染污末那就可以了,他所有的烦恼都淡薄了,因为所有的烦恼都被自我意识所加持了,你直接进攻它的根源,这些枝末的烦恼便都得到收敛。但是,有些人无量劫来,这个第六意识熏习的爱见烦恼特别粗重,这样子对治止观就有需要了。 总之,修行就是有圆顿止观跟次第止观,一个真实法,一个对治法。比如说诸位研究菩萨戒,也是这样子,是不是!特别是《梵网经》。《梵网经》的戒体是什么?「本源自性清净」。这《梵网经》是称性起修,它的戒体就是:你身为一个菩萨,你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是的;但是你内心当中,你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得到菩萨戒的戒体;在这样一个清净的戒体当中,开始起动你的对治法门,断恶、修善、度众生,在这样一个清净的架构、或者在这样一个清净本性的平台当中,去完成你菩萨的三大事业。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你这个正念真如,把心带回家,这个是理观;但是理观不能够妨碍事修,因为事实上你有很多的烦恼要断除、很多的善法要修学,如果你只有事修,那你的事修没有一个会归处,到最后可能就趋向偏空涅槃,没有真正回到根源去。 所以《菩萨戒》上说:「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这句话讲得很好,这句话把整个菩萨戒的修行,作一个总持。「如是一心中」,就是你身为一个菩萨,你的修行平台不能依止生灭心,这样子是很危险的,要先把你的修行架构,回归到清净本性;然后呢,「方便勤庄严」,在一心的架构当下,断恶、修习福德智慧二种庄严,这样子的修行叫做大白牛车,所有的法门当中,这是最快成佛的法门。先建立一个不生灭的结构,然后从这个地方,用如梦如幻的法门,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这个地方,大家要去体会了。 所以圆顿止观,也不能够忽略次第止观;次第止观,也要以圆顿止观来作引导。所以的思考是认为:权实不二,实法妙,权法也是妙。但是有一点是要认知的──这个圆顿止观是每一个人所必修的。一个菩萨不修圆顿止观,这个人是没办法成佛的,顶多成为菩萨,智者大师智者大师是这个意思。因为你的因种、你的因地是生灭心,你怎么能够成就不生灭的果呢?就是说,你根本没有跟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你的种姓跟他不同,你的因种是不同嘛!所以,圆顿止观,十方诸佛、每一个菩萨,都是同一个气氛的,这个是谁也不能少的;但是对治止观,每一个人不同,因为它是对治,你有这个病你才吃这个药。有些人偏重对治贪,有些人偏重对治瞋,每一个人选择他适合的法门去修,所以对治止观,不是每一个人都必要的,你有这个病,你就吃这个药;但是圆顿止观一定要的。这个一心的架构,如果你没有建立起来,不了解所知依,那你顶多就是阿罗汉跟辟支佛。所以说,佛陀没有出世,你顶多证得辟支佛,「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知道无常,消灭生命暂时的五蕴;但是你生命的根源、那个穷生死蕴,你没有办法消除,你还得从那个地方出来,完成你没有完成的工作。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在因地的时候,就会确定他正确的目标,走好你每一步正确的道路,所谓的直趋宝所。所以我们应该在因地的时候,就作好正确的生命规划。好,回答问题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