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庄春江:阿含经故事选第二篇 法 33.大师就说调伏欲贪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8日
来源:   作者:庄春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庄春江:阿含经故事选第二篇 法 33.大师就说调伏欲贪

  有一次,佛陀来到外祖父善觉王统治的天臂城游化,住在附近的一个释迦族村落中。

  那时,同在天臂城附近,有一群来自西方的比丘,正打算返回他们的家乡安居,临行前,特别前来拜别佛陀。

  佛陀问他们说:

  「比丘们!你们向舍利弗辞别了吗?」

  「还没,世尊!」

  「那你们应当去向舍利弗辞别!比丘们,舍利弗是位修行淳熟,又能提携道友,对道友的修行有助益的人,去向他辞别,一定能令你们有所获益。」

  「好的,世尊!」

  这时,尊者舍利弗正坐在离佛陀不远处的一棵树下。

  这一群西方比丘拜别了佛陀,就来尊者舍利弗处,他们向尊者舍利弗问讯顶礼后,说:

  「舍利弗学友!我们打算回西方去安居,特地来向您辞别。」

  「你们向世尊辞别了吗?」

  「辞别了。」

  「你们回到西方,会经过许多不同的国家,遇上许多不同族类的人,他们之中或许一些有智慧、有见识的人,会对你们的所修所学感兴趣,而问:

  『你们的老师都教你们些什么呢?』

  这时,你们要怎么回答,才能完整地将世尊的善于说法,你们所善于受持、观察、悟入的内容展现出来,而不致于让人误解了佛陀,或者让人问倒了呢?」

  「舍利弗学友!我们老远来,就是特别要向您请益的啊!但愿您慈悲,为我们讲解吧!」

  于是,尊者舍利弗说:

  「学友们!如果有聪明的王族、婆罗门、地方仕绅、出家沙门来问你们:

  『你们老师怎么说法?怎么教您们的呢?』

  那么,应当这样回答:

  『大师就教我们调伏欲贪!』

  如果他们再进一步问:

  『从哪里去调伏欲贪呢?』

  你们应当回答:

  『大师说,从色、受、想、行、识五蕴处调伏欲贪。』

  如果他们问:

  『欲贪会有什么问题吗?以致于要从五蕴处调伏它呢?』

  你们应当回答:

  『如果于五蕴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念,一旦五蕴起了变异,那么人们就会因此而生起忧、悲、恼、苦、愁了。因为看见欲贪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要从五蕴处调伏欲贪。』

  如果他们问:

  『离欲贪有什么好处呢?值得从五蕴处调伏它?』

  你们应当回答:

  『如果于五蕴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念,一旦五蕴起了变异,也不会引生忧、悲、恼、苦、愁,离欲贪就有这样的好处。』

  学友们!如果与不善法为伍的人,也能够当生得安乐而没有苦迫、障碍、热恼,死后还能生在人天善处之中,那么,世尊也不会赞叹断除不善法了。

  学友们!如果具足诸善法的人,当生仍受苦迫、障碍、热恼,死后还会堕入恶道中,那么,世尊也不会赞叹具足诸善法了。

  学友们!具足诸善法的人,不但能够当生得安乐;没有苦迫、障碍、热恼,死后还能生在人天善处中,所以,世尊会赞叹具足诸善法。」

  听了尊者舍利弗的这番教说,比丘们都非常欢喜地受持了。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一○八经》、《相应部第二二相应第二经》。

  二、尊者舍利弗以「调伏欲贪」来总摄佛陀的教说,与《阿含经》中常见的修行次第:「厌、离欲、灭尽」相合,可以视为是当时修行的主流思想。此部分《杂阿含第一○八经》的原文为:「大师唯说调伏欲贪」,《相应部第二二相应第二经》的原译文为:「我等之师以教调伏欲贪」,显然《杂阿含第一○八经》的语气较为强烈。

  三、「调伏欲贪」可以总摄一切佛法的修学吗?生死与解脱的关键,不是在「我执、我见、我慢」吗?(参考故事第九八〈阐陀的证入〉按语(三))其实,「欲贪」(或广说为「贪爱」)与「我执」是紧紧相连难以分离的:贪爱的主角是我执,而我执的展现,是「顺我则贪,逆我则瞋」,贪固然是贪爱,即使是瞋恚,也还是在贪爱不得之下的产物,所以,瞋恚实际上是贪爱的一种形式。因此,「调伏欲贪」与我执我慢的断除,是一致的,亦即:没有不断我执而得以彻底离贪爱的,也没有彻底离了贪爱而我执未断的。至于四圣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也都可以视为是为了成就这个关键而开展的方法。所以,尊者舍利弗以「调伏欲贪」来总摄佛陀一切教说,是十分贴切而又具体的。

返回目录

---------------------------------------------------------------------------------------------------------

更多庄春江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