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杂阿含经白话译解 杂阿含经卷第十
白话文:杂阿含经白话译解 杂阿含经卷第十
二五八、本经叙说诸比丘向佛陀请问有关于波罗延之低舍弥德勒所问经中之二边、中道等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有很多的比丘集聚在讲堂里,他们这样地谈论着:「各位尊者啊!就如世尊说给波罗延的低舍弥德勒所问的诗偈:
『假如知道二边的话,就能在其中间永远不执着,
这就可称说为大丈夫了。他将不再顾念五欲,
也没有烦恼的枷锁,已超出了缝紩的忧苦。』
各位尊者啊!这诗偈到底有什么含义呢?什么是边?什么是二边?什么是其中间?什么是缝紩?要怎样思惟用智慧去察知,察知所要察知的现象;用意识去辨别,辨别所要辨别的现象,才能尽苦际,脱离苦恼呢?」
有一位比丘回答说:「六内入处(六根)就是一边,六外入处(六境)就是二边,而感受就是它的中间,爱染就是缝紩。如果习近于爱染的话,那么每一种爱染因缘所招感的根身,便会逐渐地转变增长而出生,就是要对这种现象,用智慧去察知,用意识去辨别;察知所要察知的现象,辨别所要辨别的现象,才能尽苦际,脱离苦恼。」
又有人说:「过去世就是一边,未来世就是二边,现在世就叫中间,而爱染就是缝紩。如果习近于爱染的话,那么每一种爱染因缘所招感的根身,就会逐渐地转变增长而出生,……乃至脱离苦恼。」
又有人说:「快乐的感受就是一边,痛苦的感受就是二边,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就是它们的中间,而爱染就是缝紩。如果习近于爱染的话,那么每一种爱染因缘所招感的根身,就会逐渐地转变增长而出生,……乃至脱离苦恼。」
又有人说:「有就是一边,集起的因素就是二边,感受就是它的中间,而爱染就是缝紩。……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脱离苦恼。」
又有人说:「身就是一边,身集起的因素是二边,爱就是缝紩。……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脱离苦恼。」
又有人说:「我们所说的一切法都不相同,自刚才以来所说的种种异说,不要希望它们都是真知灼见。什么是世尊其它的说法||波罗延的低舍弥德勒所问的经文内容呢?我们应该前往详细请问,依照世尊的说法,我们好遵奉修持。」
这时,众多的比丘就去到世尊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再禀告佛陀说:「世尊啊!刚才众比丘们集聚在讲堂里,说这样的话:『在世尊所说波罗延的低舍弥德勒所问经中,所谓二边,……乃至脱离苦恼。』有人说:『内六入处就是所说的一边,外六入处就是所说的二边,感受就是它们的中间,而爱染就是缝紩。』……像前面一样地广为解说,但都不能决定对错,所以今天来请教世尊,详问这个法义,我们的说法,谁才是正确的呢?」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你们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说法,我现在将为你们讲说其它经文。我为波罗延的低舍弥德勒说过其它经文,我说触是一边,触生起的因素是二边,感受就是它们的中间,而爱染就是缝紩。习近于爱染后,那么每一种爱染因缘所得的根身,就会转变增长而出生。对这种现象,要用智慧去察知,察知所要察知的现象;用意识去辨别,辨别所要辨别现象,才能尽苦际,脱离苦恼。」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五八经注释:
1、波罗延低舍弥德勒所问:此经见南传小部经集彼岸道品第三章提舍弥勒问。
2、缝紩:紩,ㄓ,也是缝的意思。缝紩,即接缝。
2 3、「云何思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第二「智」字根据宋、元二本,宜作「知」,义较顺。这四句是错综笔法,其原型应是「云何思以智知,知所知;以了了,了所了」。第一个「了」字作名词用,指了别识,即意识;第二、三个「了」字作动词用,辨别的意思;第四个「了」字作名词用,「所了」,即所辨别的现象。
4、习于受者:根据杂阿含经论会编,印顺导师将本句「受」字改作「爱」,白话译文依此译解。
5、渐触增长出生:根据杂阿含经论会编,印顺导师认为本句「触」字应改为「转」字,其义较长,以下诸类句同。白话译文依此译解。
二五九、本经叙说宾头卢尊者告诉优陀延那王,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之所以能清净安乐,乃在于防护诸根门,不着于色等六境之故。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宾头卢尊者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有位婆蹉国王,名叫优陀延那,他来到宾头卢尊者的住处拜访,彼此见面互相问讯;问讯后,就退坐一边。婆蹉国王优陀延那告诉宾头卢尊者说:「想要向您请教问题,不知您可有空闲为我解答么?」
宾头卢尊者答说:「大王!大王您且问,我知道的话当会回答。」
婆蹉国王优陀延那就问宾头卢尊者说:「到底是有什么方法,而使新学的年少比丘在这佛法与戒律中,虽出家不久,但内心却能保持很安稳快乐,一切根身都很欣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乐于寂静,心少浮动。任他青春奔放的活力,有如野兽般旺盛的欲望,然而他们却能尽其形寿(终其一生),去修持梵行,是那么的纯一清净呢?」
宾头卢尊者答说:「就如佛陀所说的,如来、应供、等正觉(皆佛号)他所知见的道理,为比丘说:『你们众比丘啊!如果看见老妇人的话,应当作是母亲想;看见中年妇女的话,要作是自己姊妹想;看见幼稚弱小的女孩,应当作是自己女儿想。』就是这样的方法,所以那些年少比丘们在这佛法与戒律中,虽出家不久,但内心却能保持很安稳快乐,一切根身都很舒畅欣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乐于寂静,心少浮动。任他青春奔放的活力,有如野兽般旺盛的欲望,然而他们却能尽其形寿,去修持梵行,纯一清净。」
婆蹉国王优陀延那告诉宾头卢尊者说:「现今一切世间的人都有贪求的心理,虽说如果看见了老妇人,要作是母亲想;看见中年妇女的话,要作是自己姊妹想;看见幼稚弱小的女孩,要作是自己女儿想。可是当在这个时候,心里却也会随着生起贪欲的烧燃、瞋恚的烧燃、愚痴的烧燃,这时应当会有更殊胜的方法来对治其患吧?」
宾头卢尊者告诉婆蹉国王优陀延那说:「是更有一种对治的方法,就如世尊所说的,如来、应供、等正觉他所知见的道理,为比丘们说:『我们这个身体从脚下到头顶,就是骨干挂着肉团,再覆上一层薄皮罢了,这当中充满着种种不净的东西;详细地去观察,有发、毛、爪、齿、尘垢、流涎、皮、肉、白骨、筋、脉、心、肝、肺、脾、肾、肠、肚、生脏、熟脏、胞、泪、汗、涕、沫、肪、脂、髓、痰、荫、脓、血、脑、汁、屎、尿等。』大王啊!就是用这方法观察,所以这些年少比丘们在佛法与戒律之中,虽出家不久,却能保持内心的安稳快乐,……乃至于纯一圆满清净。」
婆蹉国王优陀延那告诉宾头卢尊者说:「可是人心转变疾速,如果观察人身的不净,完成不净观时,却随即又有清净的想法出现。这时是否更有其它的方法,使这些年少比丘们在这佛法与戒律中,虽出家不久,可是内心却能保持很安稳快乐,……乃至纯一圆满清净呢?」
宾头卢尊者答说:「大王啊!是更有方法的,就如世尊所说的,如来、应供、等正觉他所知见的道理,告诉众比丘说:『你们应当守护住六根的门户,好好地收摄内心。像这眼睛看见色境时,千万不可以执取色相,也不可以执取随形的好相,以增长执持的心念。如果不能摄敛住眼根,那么世间的贪欲、爱乐、邪恶不善之法就会泄漏烦扰他的心,所以你们应当要受持眼的律仪。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意识法时,也要像这样子,乃至要受持意的律仪。』」
这时,婆蹉国王优陀延那告诉宾头卢尊者说:「真好啊!真是完善的说法!这样的广说乃至要受持六根的律仪。宾头卢尊者啊!我也就像这样子,有时我不能守护自身,不能受持六根的律仪,不能专一心念,一进入宫中,内心就严重地生起了炽燃的贪欲,和烧燃的愚痴;即使在空房里独处,在心中也一样有贪、瞋、痴三毒的烧燃,更何况是处于宫中!可是我有时候善于守护自身,善于摄敛六根,专一心念,走进宫中,贪欲、瞋恚、愚痴也不会在心中烧燃起来;居处于内宫中,尚能摄护不烧燃自身,也不烧燃自心,更何况是闲静独处的时候!因此之故,有这样的方法,能使那些年少的比丘们在这佛法与戒律中,虽出家不久,却能保持内心的安稳与快乐,乃至于纯一圆满清净。」
当时,这婆蹉国王优陀延那听闻了宾头卢尊者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即从座起,告辞离去。
第二五九经注释:
1、宾头卢:为佛弟子中,降伏外道,履行正法第一比丘。
2、拘睒弥国瞿师罗园:位于中印度,为瞿师罗长者所奉献之园林。睒,音ㄕㄢ。
3、婆蹉: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盐牟那河西岸。相当于现在的贝拉特,靠近拉其斯坦的查普尔。
4、任他而活,野兽其心:形容青年时期,充满了青春活力,诸欲有如野兽般的旺盛。
5、尽寿:即尽形寿,终其身命之谓。
6、宿人:即老年人,此指老妇人。下「中年者」、「幼稚者」,也都是指妇女而言。
7、三毒:指贪欲、瞋恚、愚痴三者。
二六○、本经叙说佛陀告诉诸比丘,由于有六根的缘故,所以才有六触的因缘而产生感受。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因为有手,所以才知道有取有舍;因为有脚,所以才知道有往有来;因为有关节,所以才知道有屈有伸;因为有肚子,所以才知道有饥有渴。同样地,比丘啊!就是因为有眼根的缘故,所以才有眼触的因缘而生起的感受||内心觉得或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像这样子。
众比丘啊!如果没有手的话,就不知有取舍了;如果没有脚的话,就不知有来往了;如果没有关节的话,就不知有屈伸了;如果没有肚子的话,就不知有饥渴了。同样地,众比丘啊!如果没有眼根的话,也就不会有由眼触因缘而生起的感受||内心觉得或痛苦、或快乐、或不苦也不乐的感受;耳、鼻、舌、身、意诸根,也是像这样子。」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二六一、本经叙说佛陀以乌龟和野干作譬喻,告诉众比丘应当执持六根的律仪,才能使恶魔不得其便。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在过去世的时候,有一条河中长着水草,一只乌龟就在水草上休息着。这时,有一只饥饿的野干到处行走觅食,它于远处望见这只乌龟,就快速地跑来捉取。乌龟看见野干跑过来了,便立刻缩藏它的头尾及四肢,那只野干只好守在那儿伺看着,希望乌龟会把头脚伸出来,想要取来吃食。守候了好久,乌龟就是永不把头伸出来,也不伸出足来;那只野干守得饥饿疲乏,终于愤恨地离去了。
众比丘啊!你们今天修行也是像这样子,知道魔王波旬经常会趁机窥伺你,希望你的眼根会执着色境,还有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识法时,都会使你们对六境产生贪着。所以,比丘啊!你们今天应当要执持着眼根的律仪,由于能执持着眼根的律仪,那么恶魔波旬就无法趁机得逞,也就会嫌厌你们而远去了;耳、鼻、舌、身、意诸根,也要像这样地去执持律仪。对于六根的缘六境而生起六识,都要使魔王波旬无法趁机得逞;就如那只乌龟善于缩藏,野干无法乘虚而入一样。」
这时,世尊就唱诵诗偈说:
「乌龟怕野干,把头、尾和脚缩藏于壳内;
比丘善于摄护内心,会紧密蔽藏一切觉想,
不依它也不怖畏它,要善覆内心,不要言说。」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六一经注释:
1、野干:似狐而小,色青黄,如狗群行,夜鸣如狼。
2、藏六:六,指乌龟的四肢及头、尾。藏六,即藏起头、尾及四肢。
3、「恶魔波旬不得其便,随出随缘」:此二句文意不明,﹁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作「魔王波旬亦厌汝等而远去」,白话经文依此翻译。
二六二、本经叙说佛陀用杖打 为喻,劝诸比丘应住于不动心。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 麦放置在四条交通要道的路头,有六位壮夫拿着木杖一齐打麦,不一会儿,那麦就被杖打得如尘一样的粉粹了,又有第七个人拿着木杖再来重打。众比丘啊!你们的意见怎样呢?像这堆积聚的 麦,经六人一齐捶打后,又有第七个人来重打,会被打得极细碎么?」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是这样,世尊!」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同样地,这愚痴之人也被六触入处所捶打。是那六种呢?就是眼触入处,经常被它所捶打,还有耳、鼻、舌、身、意触入处,经常被它所捶打。那愚痴人已被六触入处所捶打了,却还想要求得未来世的存在,就像还要受第七个人来重打一次使细碎一样。
比丘啊!如果说这就是我的话,就是心动摇了;说这是我所有,也是心动摇了。说未来当有的话,就是心动摇;说未来当无,也是心动摇。说当又有物质现象的话,就是心动摇;说当再无物质现象,也是心动摇。说当又有想的话,就是心动摇,说当再没有想,也是心动摇;说又是非有想也非无想,这也是心动摇。由于心动摇的缘故,所以才会生毛病;心动摇的缘故,所以才会患痈肿;心动摇的缘故,所以才会遭毒刺;心动摇缘故,所以才会生贪着。如果能正确观察由于心动摇的缘故,所以才会有苦恼生起的话,就能得到不动摇的心,要经常多修习,专心系念,而有正知。
就如「动摇」的经文一样,像这「思量」、「虚诳」、「有行」、「因爱」等经文,说是我,这就是爱染;说是我所有,这也是爱染;说未来还有,这就是爱染;说未来是无,这也是爱染。说当有物质的存在,这就是爱染;说当无物质的存在,这也是爱染。说应当有想,这就是爱染;说应当是无想,这就是爱染;说应当既是无想也不是无想,这也是爱染。由于有爱染的缘故,所以才会生毛病;有爱染的缘故,所以才会患痈肿;有爱染的缘故,所以才会遭毒刺。如果善于思惟观察因爱染而生起苦恼的话,当能常保持离爱染之心,而有正念正智。
众比丘啊!在过去世的时候,阿修罗兴兵和帝释天战斗。那时,天帝释告诉三十三天众说:「今天我们诸天神将和阿修罗作战,如果诸天战胜,阿修罗战败的话,就应活捉阿修罗,将两手两脚和头首用绳子系缚,送回天宫来。」阿修罗也告诉群众们说:「今天阿修罗军将与诸天神作战,如果阿修罗获胜,诸天神失败的话,就应活捉帝释,将他的两手两脚和头首用绳子系缚,送回阿修罗宫来。」当战争开始时,诸天神获得胜利,阿修罗失败了。这时,三十三天神活捉了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把他的两手两脚和头首用绳子系缚,就抓回到天宫来。
那时,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的手脚和头首被绳子系缚着,置于正法殿上,用天上种种的五欲之乐来娱乐他。这时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这样的想着:只有我们阿修罗才是最贤善聪慧的,诸天虽好,但我现在且当回归阿修罗宫为是。作此念头的时候,就立刻见到自已的手脚和头首被绳子系缚住了,而诸天的五欲之乐也自然的化隐不见了。
这时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又作这样的想法:诸天神都很贤善,智慧明达,诸阿修罗虽好,可是我现在且当住在此天宫中为是。当他起这样念头时,就立刻看见系缚自己手脚和头首的绳子松解了,诸天的五欲之乐又自然地出现了。
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乃至有这样微细的系缚,而魔王波旬的系缚,转而更细。这颗心如果动摇时,魔王就会随即系缚你;这颗心如果不动摇的话,魔缚也就随即松解了。所以,众比丘啊!心要经常保持不动摇,有正念正智,这是所应当去学习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六二经注释:
1、阿修罗:六道之一,华译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译作无端,因其容貌很丑陋。又译作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大海之下。
2、帝释:忉利天的天主,俗称玉皇大帝。
3、三十三天:梵语,忉利天译作三十三天,为欲界之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三十三天。
4、缚以五系:指系缚两手两脚及头首。
二六三、本经叙说佛陀告诸比丘,于六入处应善自防护;并以琴为喻,言诸行无常,应作如是平等正智,如实而观察。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有比丘或比丘尼,由于眼根识取色境的种种因缘,所以产生了或者欲望、或者贪求、或者亲昵、或者爱念、或者固定、执着之处,那么他们的心灵便应好好地加以防护。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都是会令人恐怖畏惧的险道,有障碍、有艰难险阻。这些都是恶人所依靠的,而不是善人所依靠的,所以自己应该加以防护。当耳、鼻、舌、身、意诸根识取外境时,也应该这样做。就好比农夫田里有好的禾苗,可是守田的人却懒惰懈怠,让关在栏中的牛跑出来吃食禾苗;愚痴的凡夫也像这样,六触入处……乃至于放任懈怠也是这样。
如果田里有好的禾苗,那守田的人内心又能不懈怠,关在栏里的牛只也不出来偷食,即使走进田里,也会将它驱逐出来;所谓我们的心、我们的意、我们的识,多闻的圣弟子对于色、声、香、味、触等感官对象应当好好地加以守护,尽心使其息灭。如果田里有好禾苗,那守护田地的人又能不懈怠,看见栏中的牛跑进田里去了,他就立即左手牵着牛鼻,右手拿着木杖,遍身捶打,把牛驱赶出田。众比丘啊!你们的意见怎样呢?那只牛遭捶打的苦痛后,从村庄至住宅,再从住宅到村庄,还会像以前那么地偷食田里的禾苗吗?」
比丘们回答说:「不会的,世尊!」
世尊说:「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它回想起以前进入田里遭受捶杖痛苦的缘故。比丘啊!对我们的心、我们的意、我们的识也应像这样,多闻的圣弟子对于六触入处要极生厌离、恐怖,保持内心的安定,制伏此心,使它系念于一处。众比丘啊!过去世时,有一位国王听见了从未听过的优美的琴声,便生起了极为爱乐的心理,于是就沉迷贪着其中。他问众大臣说:『这是什么声音啊?令人听了非常喜爱!』大臣们回答说:『这是琴声。』国王告诉那位大臣说:『你去把那个声音取来。』那位大臣接受命令,就立即前往取琴过来,禀告国王说:『大王啊!这就是那把发出好听声音的琴了。』国王告诉大臣说:『我不用这把琴,去把先前听见的那可爱的琴声取来。』大臣回答说:『像这样的琴,是由众多的部份组合而成的,有把柄、有琴身、有琴柱、有琴弦、有琴皮等,而有善巧方法的人来弹它,由于各部份组合完备的因素,所以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并不是各部份组合不齐而会有音声来的。刚才所听到的琴声,久已过去,也转而灭尽了,无法再把它取来了。』
那时,大王这样的说:『咄!何必用这种虚伪不实的东西呢?世间的琴就是虚伪不实的东西了,它使得世人沉迷贪着;你现在就把这琴拿出去,一片片的加以拆破,把碎片丢弃于四面八方。』大臣受命,就将琴拆为百份,到处丢弃。同样地,比丘啊!像这物质现象、感受、想象、作意、欲念等,也要知道这一切现象都是生灭无常、因缘和合所造作,是缘于心而产生的,对此我们原先或许便说『那就是我,是我所有。』可是现在就会认为一切皆无了。众比丘啊!应该生起像这样平等正确的智慧,如实地去观察一切现象。」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六三经注释:
1、五欲功德:五种感官对象,色、声、香、味、触。
2、「而便说言:『是我、我所』,彼于异时,一切悉无。」:佛光大藏经此处引巴利本经句作「凡是原来他以为是我、或我所、或我有者,现在他以为此是无。」白话译文依此。
二六四、本经叙说佛陀以癞疮做譬喻,为诸比丘说律仪及不律仪。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就如罹患癞疮的人,全身都是坏烂的癞疮,他走进茅草芦荻丛中,就会被各种刺叶的针刺所伤害,倍增苦痛;同样地,一个愚痴的凡夫于六触入处受到各种的苦痛,情形也是如此。就如那位罹患癞疮的人,被草叶的针刺所伤,流出脓血一样;像这愚痴的凡夫,他的个性凶暴,六触入处有所感触,就会生起瞋恚,说出恶声来,就如那位患癞疮的病人一样。为什么呢?因为愚痴无闻的凡夫,他的心有如癞疮一样。
我现在将说律仪(防护)与不律仪(不防护)。怎样叫律仪?怎样叫不律仪呢?就如愚痴无闻的凡夫眼睛看见色境后,对可爱念的色境就会生起贪着之心,对不喜爱的色境就会生起瞋恚之心。对那些色境依次随着连续生起众多的觉想,而看不见它的过患;假如看得见它的过患,也不能把它除灭。耳、鼻、舌、身、意诸根触境时,也是像这样子。比丘啊!这样就叫做不律仪。怎样叫律仪呢?就是多闻的圣弟子如果眼睛看见了色境,对于可爱念的色境不会生起贪欲的觉想,对不喜爱的色境也不会生起瞋恚的觉想,对那些色境都不会依次连续生起众多的觉想,他能看见色境的过患;能看见色境的过患后,就能舍离它。耳、鼻、舌、身、意诸根触境时,也是像这样子。这就叫律仪。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六四经注释:
1、癞病:恶性传染病,即痲疯。
2、律仪、不律仪:巴利本作「防护及不防护」。
二六五、本经叙说佛陀以六种众生做譬喻,劝诸比丘要勤修习,多住于身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一个人游于空宅中时,捉到了六种众生。第一种是捉到狗,就把捉到的狗系着在一处。其次是捉到了鸟,其次捉到毒蛇,又其次是捉到野干,又其次捉到失收摩罗(鳄鱼),又其次捉到了猕猴。这些捉到的众生,都把它们系缚在同一处。那只狗,喜欢进入村庄。那只鸟,常想飞向天空。那条蛇,常想爬进洞穴。那只野干,喜向坟冢去。那只失收摩罗,常想游入大海。那只猕猴,想要走进山林。这六种众生全都系缚在同一个地方,可是它们所喜欢的都不相同,各个都想要到自已认为安乐的地方去,各个彼此都不喜欢其它的地方;然而因为被系缚的缘故,虽然各自用力,向着所喜乐的方向去,可是却无法脱离。
同样地,我们六根的每一种境界,也是各个自己去逐求所喜乐的境界,而不喜乐其它的境界。眼根常去逐求可爱的色境,对不适合的色境就会生起厌恶。耳根常去逐求适意的声音,对不适意的声音就会生起厌恶。鼻根常去逐求适意的香气,对不适意的香气就会生起厌恶。舌根常去逐求适意的滋味,对不适意的滋味就会生起厌恶。身根常去逐求适意的触境,对不适意的触境就会生起厌恶。意根常去逐求适意的法境,对不适意的法境就会生起厌恶。这六种根身每一种所逐求的,各有每一种所爱的境界,各个不去逐求它根的境界。这六种根身之中,凡是有能力的,都能自在地选择自已所喜爱的境界。就像那一个人将六种众生绑在一根坚固的柱子上,即使用力想随意而去,可是往反奔跑,徒增劳累,因为被绳子系缚的缘故,最后还是绕着柱子转来转去罢了。
众比丘啊!我说这个譬喻的目的,就是想为你们显示它的意义。六种众生,就好比我们六根;那坚固的柱子,就好比是身念处。如果善于修习身念处,那么不论是有可爱念之色或不可爱念之色,当看见可爱念的色境时就不会生起贪着,看见不可爱念的色境时也不会生起厌恶;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意识法时也是这样,那么对合意的事物就不会去贪求,对不合意的事物也不会生起厌恶。所以,比丘啊!你们应当精勤修习,使自已经常依住于身念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二六六、本经叙说佛陀以毒蛇等为喻,劝诸比丘当精勤禅思,慎勿放逸。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四条毒蛇,凶恶毒虐,放在一个箱子里。当时,有一位聪明有智慧的男子,他贪求欢乐,厌恶痛苦;贪求生存,厌恶死亡。这时,另有一位男子告诉刚才那位男子说:『你现在就拿这个箱子去装毒蛇,给它们洗澡时要仔细地抚摸擦拭,就像奉养自已父母亲一样的喂养它们,并使它们按时出入。如果这四条毒蛇或有什么不开心之处,它们即或不杀死你,也会把你折磨个半死,你要小心防护!』那时,这位贪生的男子吓得赶紧逃跑。那人又说:『忽然又有五位仇人,拔刀随后追逐,想要追杀你,你要小心防护!』当时,这位贪生怕死的男子既害怕四条毒蛇,又害怕五个拔刀追赶的仇人,于是跑得更快了。
傍人又说:『那位汉子!内有六个盗贼在跟随你,他们伺机要杀害你,你要小心防护!』那时,这位男子由于害怕四条毒蛇、五个拔刀追赶的仇人及六个盗贼,非常害怕地奔逃着,他逃进了一个无人居住的村子里,只见空屋腐朽破败,摇摇欲坠,有些腐坏的东西一拿就碎,找不到一件坚固的东西。
又有人对他说:『那位汉子!这无人居住的村落有一群强盗,这些强盗过来的话一定会杀害你。』这时,这位贪生怕死的男子害怕四条毒蛇、五个拔刀追赶的仇人、六个凶恶的贼人、无人村里的一群强盗,只得再次的奔逃。忽然一条大河挡住了道路,河水深又湍急,只见这岸边有众多可怕恐怖的事物,可是却没有桥或船只可渡到另一岸去。他心中想到:我去拿取各种杂草树木,将它捆缚成木筏,用手脚方便做摇橹,横渡到对岸。他打定主意后,就去捡拾草木,放置于岸边,然后捆绑成筏,就用手脚方便做摇橹,横渡到对岸。
这位男子就这样地免遭四条毒蛇、五个拔刀追赶的仇人、六个凶恶的盗贼,最后又从无人村的一群强盗中脱身,渡过深又湍急的河流,脱离了此岸种种恐怖可怕的事物,终于到达了安稳快乐的彼岸。我说这个譬喻,现在应该解释它的意义。比丘啊!箱子就是譬喻我们的身体,这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构成,也是由这四大所造父精母血组合之体,这污秽不净的身体要靠食物来长养,还要不时沐浴、穿上衣服保护,是无常容易变坏极脆弱之物。四条毒蛇就是譬喻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地界如果争扰,就能使身体死亡,或被折磨个半死;水界、火界、风界如果争扰,也是像这样子。五位拔刀追赶的仇人就是譬喻色、受、想、行、识五受阴。六个盗贼就是譬喻对六根的爱喜。无人村就是譬喻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善男子!观察眼根,是无常容易变坏之物;执持眼根,也是无常虚伪之法;耳、鼻、舌、身、意等五根,也是像这样子。无人村的一群强盗就是譬喻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我们的眼根经常会被觉得适意或不适意的色境所妨害;同样地,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乃至意识法时,也经常会被觉得适意或不适意的法境所妨害。深又湍急的河流就是譬喻四流||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大河就是譬喻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此岸有很多恐怖的事物,就是譬喻我们的身见。清凉安乐的彼岸,就是譬喻无余涅槃。船筏就是譬喻八正道。用手脚方便做橹横渡急流,就是譬喻勇猛精进到彼岸。婆罗门住处,就是譬喻如来、应供、等正觉。
就像这样,比丘啊!大师慈悲地安慰弟子,为他们所应做的事情,我现在已这样的做过,你们现在也应当做所应当做的事,在空闲的大树下,或清净的房舍中,铺草为座;或者在露地、坟墓间,远离杂闹,坐于僻静之处,精勤禅思,千万不要懈怠,造成后来的悔恨!这就是我教授之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六六经注释:
1、蚖蛇:泛指毒蛇。
2、脱:倘或。
3、四大:指地、水、火、风四大要素。
4、四流:一、欲流,欲界一切诸惑。二、有流,色界、无色界之一切诸
惑。三、见流,三界之见惑。四、无明流,三界之无明。有情为此四
法漂流而不息,故名为流。
5、三爱:一、欲爱,指欲界之烦恼,对五欲之妄执。二、色爱,对色界
的渴爱,对物质现象的贪欲。三、无色爱,无色界中的渴爱。无色界
指由受、想、行、识构成的精神世界。
6、无余涅槃:与有余涅槃相对。用以指生死之因果都尽,不再受生于世
间三界者。
二六七、本经叙说佛陀劝诸比丘应如实知见一切苦法的集、灭、味、 患、离,并应见五欲如火坑,宜速断除。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多闻圣弟子应如实地知见一切苦恼现象的集起、息灭、爱乐、祸患、出离等情况,要观察五欲就像火坑一样。像这样地去观察五欲后,那么对五欲的贪求、五欲的爱乐、五欲的想念、五欲的执着等现象,就不会永远的覆盖我们的心灵了。知道自己欲念所行及所止处,自己就能加以防护;对自己欲念的行处及止处能预先防护后,那么随顺其心所行及所止,世间的贪欲、忧恼、邪恶不善之法就不能泄漏烦扰他的心了。
怎样叫做多闻的圣弟子能如实地知见一切苦恼现象的集起、息灭、爱乐、祸患、出离等情况呢?就是说多闻圣弟子对这人世是苦的道理,能够如实地知道,还有这痛苦产生的根源、这痛苦的寂灭、这痛苦寂灭的途径,也都能如实地知道,这就叫多闻的圣弟子能够如实地知见一切苦恼现象的集起、息灭、爱乐、祸患、出离等情况了。
怎样叫做多闻的圣弟子观察五欲像火坑一样,……乃至世间的贪欲、忧恼、邪恶不善之法永远都不会覆盖他的心呢?譬如靠近一村落边缘,有一充满烈火的深坑,没有烟焰。当时,有一男子不愚也不痴,是一个聪明黠慧的人,他喜欢快乐而厌憎痛苦,喜爱生命而厌恶死亡。他这样地想着:这里有一个火坑,坑中充满了烈火,我如果堕入其中,必死无疑。于是就会对那火坑生远离、思远离、欲远离了。同样地,多闻的圣弟子要观察五欲像火坑一样,……乃至世间的贪欲、忧恼、邪恶不善之法永远都不会覆盖他的心;如果对于他的心所行处及止处能够预先防护、预先察知的话,……乃至世间的贪欲、忧恼、邪恶不善之法就都不能泄漏烦扰他的心了。
譬如村落的旁边有 木林,里头有很多的荆棘针刺。当时,有位男子进入林中工作。他走进林里后,前后左右上下围绕着他的全是荆棘针刺。这时,那位男子就要专心注意地行动、专心注意地来去、专心注意地擦亮眼睛、专心注意地仔细注视、专心注意地屈曲着身体。为什么呢?就是为了不使利刺刺伤身体的缘故。多闻的圣弟子也是像这样子,如果依于村落城邑而住着,早晨的时候,穿著法衣拿着钵盂走进村落中乞食,也要善于摄护其身,善于执持其心,安稳地固持正念、依正念而行、依正念明目、依正念观察。为什么呢?就是为了不使利刺伤害神圣的正法和律仪的缘故。
什么利刺会伤害神圣的正法和律仪呢?就是指令人适意爱念的色境,这就叫做利刺会伤害神圣的正法和律仪。怎样叫做令人适意爱念的色境会伤害神圣的正法和律议呢?就是指五根所欲求的五境了。像我们的眼根识取色境而生起了爱念,便会不断地长养着欲乐;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等,也都会生起爱念,不断地长养欲乐,这就叫做令人适意爱念的色境会伤害神圣的正法和律仪了。这些就叫做多闻圣弟子在他所行处及所住处要能预先防护、预先察知,……乃至不使世间的贪欲、忧恼、邪恶不善之法来泄漏烦扰他的心。
有时多闻的圣弟子失去了正念,生起邪恶不善的想法,长养贪欲、长养瞋恚、长养愚痴,这些钝根的多闻圣弟子虽因心灵被贪欲覆盖而生起了集、灭的现象,但是就譬如烧令极热的铁丸一样,用很少的水喷洒它,水很快就会干枯消失了。同样地,钝根的多闻圣弟子虽生起了爱念,但随即息灭的情形也像这样子。
多闻圣弟子如是而行,如是而住。不管是国王、大臣或亲人,去到他的修行处,要以俸禄招请,告诉他说:『这位男子!你何须剃发,手拿钵盂,身穿袈裟,一家家地去乞食呢?不如还俗逐求五欲的快乐让人安心快慰,还可以做些布施作福的事。』比丘啊!怎样呢?多闻的圣弟子如遇有国王、大臣、诸亲人、施主等以俸禄招请时,他应当还戒而退减道心吗?﹂
众比丘答说:「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多闻的圣弟子对于一切苦恼现象的集起、息灭、爱乐、祸患、出离等情况,都能如实知见的缘故,观见火坑就譬如五欲,……乃至世间的贪爱、忧恼、邪恶不善之法永远都不会覆盖他的心。他在所行处及所住处,都能预先防护,预先察知,……乃至世间的贪爱、忧恼、邪恶不善之法都不会泄漏烦扰他的心。像这样的弟子,如果还会被国王、大臣、亲族之人等以俸禄招请,还戒而退减道心,那是不可能的。」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答得好啊!答得真好!那些多闻的圣弟子们,他们的心灵已长夜地趋赴、流注、输往而向于远离,向于离欲,向于涅槃,寂静而舍离一切,只喜乐于涅槃;对于有漏(烦恼)之处,能寂灭而得清凉。像这样的圣弟子,如果被国王、长者、亲族之人所招请时,会还戒而退减道心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已知道除涅槃寂静之外,其余都是会招致大苦的。譬如恒河之水,长夜以来不断地趋赴、流注、输往东方。现在如果有众人想要把它阻截,使它改变流向,趋赴、流注、输往西方,能够办得到吗?」
众比丘答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那恒河之水长夜以来不断地流注于东方,现在想要使它往西方流去,那是不能办到的,那些大众们只是空辛苦一场罢了!同样地,那些多闻的圣弟子们长夜以来不断地趋赴、流注、输往,向于远离,……乃至想使他退减道心,那是不可能的事,只是空辛苦一场罢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六七经注释:
1、向于涅槃:「向」字原作「而」,现根据「杂阿含经论会编」改正。
二六八、本经叙说佛陀以恒河流树作譬喻,为诸比丘说不着于内、外六入处,并能精进持戒修行,才能到达涅槃之境。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阿毗阇的恒水边。
那时,有位比丘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立一边,禀告佛陀说:﹁慈悲的世尊啊!请您为我说法,我听闻正法后,将独自找一僻静之处,专心思惟,不放逸懈怠。这样地思考着:一个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须发,正信佛法,以俗家为非究竟归处,而出家学道,是为了向上增修清净的梵行,于现世中自己知道作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那时,世尊观察恒河的流水,看见恒河水中有一棵漂流的大树,随着水流而下,于是就告诉那位比丘说:「你看见恒河中漂流着一棵大树了吗?」
比丘答说:「已看见了,世尊!」
佛陀告诉比丘说:「这棵大树如果不依着此岸,也不附着彼岸,不沈于水底,不止于洲渚,也不停于洄漩的深渊中。人也不去拿取,非人也不去拿取,而树木又能不腐败的话,那么它应当会随着水流,顺趋、流注、输向到大海去么?」
比丘回答佛陀说:「是这样子,世尊!」
佛陀又说:「比丘也是像这样,也不着于此岸,不着于彼岸,不沈于水底,不止于洲渚,不入于洄漩深渊中。人也不去拿取,非人也不去拿取,又能不腐败的话,应当就会随着水流,趋赴、流注、输向涅槃的境界。」
比丘禀告佛陀说:「什么是此岸?什么是彼岸?什么是沉没?什么是洲渚?什么是洄漩的深渊?什么是被人拿取?什么是被非人拿取?什么是腐败?慈悲的世尊啊!请您为我广为解说,我听闻正法后,当会独自找一僻静之处,专心思惟,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佛陀告诉比丘说:「此岸,就是指内六入处(六根)。彼岸,就是指六外入处(六境)。被人拿取,就好象有一人,他习近于俗人及出家人,他们之间,无论是忧、喜、苦、乐,各个所做的,都彼此始终共同相随(彼此共享忧、喜、苦、乐),这就叫被人拿取。被非人拿取,就好象有一个人,他发愿修习清净的梵行||我现在持戒、苦行,修习各种清净的梵行,将来当会受生在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天上,这就是被非人拿取。洄漩的深渊,就好比有一个人,他还戒退转道心了。腐败,就是指犯戒,行邪恶不善之法,行为腐败,寡闻正法,就像似稻非稻的莠稗杂草,又像海浪而非海浪之音的吹贝声音一样;同样地,他不是学道沙门而装扮为学道沙门之相,不是修持梵行者而假装是修持梵行者之相。就像这样,比丘啊!这就叫做不着于此岸、彼岸,……乃至输向涅槃境地。」
这时,那位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便向佛陀行礼,告辞而去。
当时,那位比丘便独自找一僻静之处,思考着佛陀所说水流大树的经教,……乃至自己能够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证得了阿罗汉果。
那时,有一个牧牛人,名叫难屠,在离佛不远之处,手拿着木杖在牧牛。就在那位比丘离去后,他来拜访世尊,向佛陀顶礼后,立于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现在已经能够不着于此岸,也不着于彼岸;不沉没,也不止于洲渚;不被人所拿取,也不被非人所拿取;不入于洄漩的深渊中,也不会腐败了。那么我是否可以在世尊您的正法与戒律中出家修习清净梵行了呢?」
佛陀告诉牧牛人说:「你把牛只送还主人了吗?」
牧牛人答说:「牛群当中包括所有小牛,它们自能回到主人家去,不须要我送回,但愿佛陀您听许我出家学道。」
佛陀告诉牧牛人说:「牛只虽能自行回家,但是你现在已受人雇用,拿人衣食(薪水),还是应当回去向雇主报告才对。」
这时,牧牛人听闻佛陀的教示后,内心欢喜不已,就向佛陀行礼,告辞而去。
当时,舍利弗尊者就在这法会中,牧牛人离开不久,他禀告佛陀说:「世尊啊!牧牛人难屠要求要出家,世尊您为什么遣还他回家呢?」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牧牛人难屠如果回到住家还会享受五欲之乐,那是不可能的事!他把牛只交付给主人后,自已就会回来,在这正法与戒律中出家学道,清净地修习梵行,……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证成阿罗汉果。」
当时,牧牛人难屠把牛群交付主人后,回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立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已把牛只交付给主人了,请您就听许我在这正法与戒律中出家学道吧!」
佛陀告诉牧牛人难屠说:「你现在可以在这正法与戒律中出家,受具足戒,成为一位比丘了。」
难屠出家后,就思惟着:一个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须发,正信佛法,以俗家为非究竟归处,而出家学道,增修清净的梵行,……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证成阿罗汉果。
第二六八经注释:
1、阿毗阇:或作阿逾陀,中印度古国名。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A.Cunningham)推定其都城在今孔坡西北三十余公里之喀古旁。但英国印度学学者史密斯(V.A.Smith)则认为是在今法提浦东南约五十公里之阿伏伊。
二六九、本经叙说佛陀以紧兽花作譬,言心得解脱诸比丘,各随彼所见,而为记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一位比丘独自静坐修禅,他这样地思考着:比丘要怎样认知、怎样观察,才能够见到清净呢?这样地想了之后,他就去拜访众比丘,告诉众比丘说:「各位尊敬的比丘啊!要怎样认知、怎样观察,才能见到清净呢?」
比丘答说:「尊者啊!应如实地知道六触入处的集起、息灭、爱乐、祸患、出离等情况。比丘啊!能这样认知、这样观察的人,就可见到清净。」
这位比丘听闻那位比丘的说法后,心中不欢喜,又去拜访其他的比丘,问那些比丘说:「各位尊敬的比丘啊!要怎样认知、怎样观察,才能见到清净呢?」
那些比丘答说:「应如实正确地知道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的集起、息灭、爱乐、祸患、出离等情况。比丘啊!能像这样地去认知、像这样地去观察的话,就能见到清净。」
当时,这位比丘听闻了这样的说法,心中也是感到不欢喜,于是又去拜访其他的比丘,向人请问说:「比丘啊!要怎样认知、怎样观察,才能见到清净呢?」
那些比丘答说:「要观察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就像疾病、像痈肿、像毒刺、像凶杀一样,是无常、痛苦、不真实、无我;能这样地认知、这样地观察,就可以见到清净。」
这位比丘听了这些比丘的说法,心中也是感到不欢喜,他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我独自静坐修禅,思考着:比丘要怎样认知、怎样观察,才能够见到清净呢?这样地想了之后,就去拜访众比丘们,三处比丘所回答的内容,我就详细地向世尊您禀报吧!我听了他们的说法,心里并不感到欢喜,所以才来探望世尊您,要拿这个问题来向您请教,比丘要怎样认知、怎样观察,才能见到清净呢?」
佛陀告诉比丘说:「在过去世的时候,有一位汉子,他从未曾见过紧兽花,于是就去拜访曾见紧兽花的人,向他请问所见紧兽花的形状。这汉子问说:『您知道紧兽花吗?』那人答说:『知道。』又问:『它的形状怎样呢?』答说:『颜色黑得像火烧过的柱子一样。』因为那人当初看见的时候,紧兽花是黑色,就像火烧过的柱子一样。
当时,那位汉子听说紧兽花是黑色,就如火烧过的柱子一样,心中不太欢喜,于是又去拜访一位曾经见过紧兽花的人,又问他说:『您知道紧兽花吗?』那人答说:『知道。』又问:『它的形状怎样呢?』那位曾经见过紧兽花的人答说:『花开红色,形状像肉段。』因为那人看见时,紧兽花开,结的果实就像肉段一样。
这汉子听完那人所说,还是不喜欢,于是又再去拜访其他曾经见过紧兽花的人,问说:『您知道紧兽花吗?』答说:『知道。』又问:『它的形状怎样呢?』答说:『毛茸茸地往下垂,像合欢树的果实一样。」
这人听了,心中仍是不欢喜,又跑去问其他知道紧兽花的人,问说:『您知道紧兽花吗?』那人答说:『知道。』又问:『它的形状怎样呢?』那人又答说:『花叶是青色、叶面光滑、叶形长广,就像尼拘娄陀树一样。』就像那位汉子想问知紧兽花形状,对所听闻花的形状,都不喜欢,到处再去找答案;而那些见过紧兽花的人,是随顺各人当时所见到的形状,而分别为这汉子记说,所以说法也就不同。
同样地,众比丘啊!如果独自一人专心致志地思考,勤奋修行而不懈怠,依其所思惟之法而不会生起各种烦恼,心灵就可得到解脱,于是就会随他所见之法,而为别人解说。你现在再听我说个譬喻,聪明的人听了譬喻就可了解。
譬如边远地方有位国王,善于修治城墙,城门很坚固,道路平正,在四座城门设置四位守门的人,他们都很聪明,对来往的行人也都很清楚。就在城市中的十字路口,安置床榻,城主坐在上面。如果东方的使者来,问守门人说:『城主在何处?』守门人就答说:『城主就坐在城中十字路口的床榻上。』那使者闻后,前往拜见城主,接受城主的指示,然后再照原路而回。南方、西方、北方远来的使者,如果问守门人:『城主在何处?』守门人一样答说:『城主就坐在城中十字路口处。』那些使者听闻后,都会去拜见城主,接受他的指示,然后各自归还本国。」
佛陀又告诉比丘说:「我所说的这个譬喻,现在我将解说它的意义。所说的城堡,就是用来譬喻我人粗大的色身,就如『箧毒蛇譬经』所说。善于修治城墙,就是指正见。道路平正,就是指六根。四座城门,譬喻四识住。四个守门人,是指四念处。城主,用来譬喻能辨别的意识。使者,譬喻正确的观察。使者的如实传命,譬喻四圣谛。顺原路回去,是用来譬喻八正道。」
佛陀告诉比丘:「就如一位大师应为弟子所做的事(指应为弟子说法),我现在都已经为大家做了,这是因为哀悯你们不知如何修行的缘故,就像『箧毒蛇譬经』说的一样。」
那时,比丘听闻了佛陀的说法后,专心致志地思考,不敢放逸懈怠,增益修持清净梵行,……乃至能不受后世身心的果报,证成阿罗汉。
第二六九经注释:
1、紧兽:植物名,肉色花。
2、肉段:汉译南传大藏经作「肉片」。
3、毶毶:音ㄙㄢ,长毛貌。
4、尸利沙果:植物名,译作合欢树,为乔木,荚白褐色,花绿色,其树胶可制香料。
5、尼拘娄陀树:榕树类,中高乔木,枝叶横张,气根下垂、花美,果实可食,是印度教圣木之一,分布于锡兰及印度各地。
6、箧毒蛇譬经:见第二六六经。
7、内六入处: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8、四识住:即色识住、受识住、想识住、行识住。因上述四蕴为识所依所住,故名为识住。
9、四念处:身念处|即观身不净、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法念处|观法无我。
二七○、本经叙说世尊受释迦族之招请,到新作的讲堂说法;然后令大目揵连说法。于是大目揵连便为众比丘讲说有漏与无漏法的经文,而受到世尊的赞许印可。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世尊在释氏人间游行教化,到了迦毗罗卫国,住在尼拘娄陀园里。
那时,迦毗罗卫国的释氏,建造了一座新的讲堂,还没有被那些沙门、婆罗门、释迦族的少年,以及民众们在其中住过,这次听闻世尊来到释氏迦毗罗卫国的人间游行教化,住在尼拘娄陀园里,正在论说苦乐的道理。就彼此讨论着说:「这座讲堂新落成,还没有人住过,可以请世尊及他的众弟子们来住这里,接受大家的供养,可得功德福报,长夜得到安稳,然后我们再随而受用这座讲堂。」经过这样的讨论后,都一同出城,去到世尊住处,向世尊顶礼后,退坐一边。
那时,世尊为众释氏演说要法,示教照喜之后,静默地坐着。
这时,众释氏从座席起来,整饬衣服,向佛行礼,右膝脆地,合掌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们释氏新建了一处讲堂,还没有人居住在这里,现在就请世尊及诸弟子们到这里,接受我们的供养,使我们能得到功德福利,长夜安稳,然后我们再随而受用这座讲堂。」当时,世尊静默地接受邀请。
这时,众释氏知到世尊已接受邀请后,便向世尊顶礼,各自回到自己的家。就在那一天,用车子来载运各种器具,庄严这座新讲堂,安置好床座,并用软草铺在地上,也备好了香油灯。等一切事物都已准备好了,就派人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禀告说:「一切事情都已办好了,希望世尊您知到接受供养的时间已到了。」
那时,世尊被大众前后围绕着,来到了新讲堂外,洗净了脚,然后登上讲堂,就在堂中柱下,面向东方而坐。这时,众比丘也洗完了脚,随后进入讲堂,就在世尊后面西边面向东方,依次坐下。而众释氏就在东边面向西方而坐。
当时,世尊为众释氏广说法要,一番示教照喜后,告诉众释氏说:「各位释氏啊!已过了初夜,现在你们可回迦毗罗越城了。」这时,众释氏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行礼后,告辞而去。
世尊知道众释氏已离去后,告诉弟子大目揵连说:「你应当为众比丘们说法,我现在背有病痛,自己要休息一下。」当时,大目揵连静默地接受指示。
于是,世尊把郁多罗僧衣褶为四层,安置在胁下;把僧伽梨衣卷褶后,安置于头下,右胁而卧,屈膝叠脚,系念于光明之相,胸怀起床之想。(言世尊不贪嗜睡眠)
那时,大目揵连告诉众比丘说:「佛陀所说的妙法,从开始、中段到后部,都很殊胜,有完善的义理、美好的法味,纯一圆满清净,有清白的梵行。我现在将讲说漏法(烦恼之法)与不漏法(无烦恼之法),你们要仔细听!怎样叫有漏之法呢?就是愚痴无闻凡夫眼睛看见色境后,对合意想念的色境,就生起了爱乐贪着;对不合意不想念的色境,就生起憎恶的心理。不能做身念处的观照,对于清净的心灵解脱与智慧解脱没有少分的智慧(即不能如实知道);反而生起种种邪恶不善之法,不能将它灭除无余,不能将它断尽无余。耳、鼻、舌、身、意诸根与境接触时,也是像这样子。比丘啊!像这样的人,天魔波旬就会到他那儿,窥伺他的缺失,就在眼睛见色境时,即得其缺失;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意识法时,也是这样,天魔即在这时得其缺失。
譬如枯干的草堆,四方起火时,瞬间就会烧光一样。同样地,比丘啊!就在眼睛看见色境时,天魔波旬就得其缺失。像这样的比丘,就不能制伏色境,在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意识法时,会受制于所触对之法,不能制伏诸法境||不能制伏色境,不能制伏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境等,也就不能制伏邪恶不善之法、各种烦恼炽燃的苦报,以及未来世的生、老、病、死了。各位尊者啊!我从世尊那儿亲自听受这一切有漏之法,就叫做有漏法经。
怎样叫无漏法经呢?就是多闻的圣弟子在眼睛看见色境时,对合意想念的色境,不会生起爱乐贪着;对不合意不想念的色境,也不会生起憎恶的心理。经常系念正法,能够如实地知道无量的心灵解脱、智慧解脱,在他所已经生起的邪恶不善之法,都能灭尽无余;耳、鼻、舌、身、意诸根与境接触时,也是这样。
像这一类的比丘,恶魔波旬去到他那儿,要在他眼睛看见色境时窥伺他的缺失,却找不到他的缺失;在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意识法时,窥伺他的缺失,却找不到他的缺失。就像楼阁,墙壁筑得很牢固,窗户紧闭,泥土涂得很厚密紧实,即使四方火起,也不能燃烧掉它。这类比丘也是如此,恶魔波旬去到他那儿,想要窥伺他的缺失,却找不到他的缺失。像这样的比丘能够制伏色境,而不被那些色境所制伏。也能制伏声、香、味、触、法等境,而不会被它们所制伏。如能制伏色境,制伏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境后,也就能制伏邪恶不善之法、烦恼炽燃的苦报,以及未来世的生、老、病、死了。我亲自从世尊那儿面授这样的教法,这就叫无漏法经。」
当时,世尊知道大目揵连已经说法完毕,就起身正坐,系念在前,告诉大目揵连说:「妙极了!妙极了!目揵连啊!你为人讲说这样的经文,饶益极多,可渡化众多的人,使诸天及世人得到长夜的安乐。」
世尊于是告诉众比丘说:「你们应当要受持有漏与无漏之法的经文,并且广为他人解说。为什么呢?因为这经文具足了真实义理的缘故,具足正法的缘故,具足梵行的缘故,可开发一个人的智慧神通,正向于涅槃境地;乃至于信心的善男子们,无论在家或出家,都应当受持读诵此经,并且广为他人解说。」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七○经注释:
1、迦毗罗卫:国名,在北印度,后归入憍萨罗国。此国皆释迦族,世尊即生于此国。
2、尼拘娄陀园:位于迦毗罗卫城南。佛成道后归乡,即在此园中为父王等说法。
3、瞿昙:释种之姓。此处系称呼诸释氏。
4、大目揵连:即摩诃目揵连,佛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初与舍利弗同为六师外道,精通教学,后二人同皈依佛,为佛左右弟子。
5、四 : , ,重衣。四 ,指褶衣成四层。
6、郁多罗僧:袈裟名,译作上衣。僧人三衣之一,覆左肩,为常服中穿在最外者,因有横割截之条数七,故又名七条衣。
7、卷襞:襞,ㄅ一。叠衣,即褶叠衣服。
8、僧伽梨:为僧人三衣之中最大者,故又称大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着之。
9、右胁而卧,屈膝累足:向右胁侧卧,屈曲膝部,左脚置于右脚之上,此谓之狮子卧。
10、系念明相,作起想思惟:汉译南传大藏经此处作「正念正智,胸怀起床之想。」明相,即光明之相。系念明相,则内心常保清明,不会昏睡。
11、住身念处,于心解脱、慧解脱无少分智:汉译南传大藏经此处作「不使正念现前,缺乏思虑而住,又不如实知彼心解脱、慧解脱。」。
12、不胜恶不善法:句中「恶」字,原作「意」字,参考本经后文,将其改正。
二七一、本经叙说佛以灰河作譬,为诸比丘说种种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一条灰河,南岸非常热,又有好多的荆棘利刺,在昏暗之处,有很多罪人在此河中随流漂浮。其中有一人,不愚不痴,聪明有智慧,他喜欢快乐,厌恶痛苦,贪爱生存,厌恶死亡。他这样想:到底是什么因缘,使我在这灰河之中,南岸非常热,又有很多的荆棘利刺,在这昏暗的地方随流漂浮呢?我应当运用手脚采取各种方法,逆流而上。渐渐地,他见到有些光亮了。他暗自默想:现在很快就可看见这光亮了。于是又运用手脚,更加努力采取各种方法,终于看见了平地,他登陆站在那儿向四方观察,看见一座大石山,不断不坏,也没有洞穴,就攀登而上。又看见八种特色的清凉水,所谓:冷、美、轻、软、香、净、饮时不噎、咽中不碍。他喝了水之后,觉得身体安乐,就进入水中,或沐浴,或喝饮,一切苦恼一扫而空。
然后他又继续向山上攀登,看见了七种花,所谓:优钵罗花(青莲花)、钵昙摩花(赤莲花)、拘牟头花(黄莲花)、分陀利花(白莲花)、修揵提花(香味美好莲花)、弥离头揵提花(香味如蜜之莲花)、阿提目多花(花赤而香,又称增上信花)。他闻了花香后,又向石山上爬,在山顶上看见一座四层的殿堂,就坐在其上;又发现有五根柱子,帐幕垂覆,就进入其中,端身正坐,里头有种种的枕头被褥,鲜花遍布,显得非常庄严妙好。他就在这里恣意的坐卧着,凉风从四面吹来,使身体觉得很安适,他居高临下,高声喊道:『在灰河里的众生诸贤明的正士们!那条灰河,南岸非常地热,有很多的荆棘利刺,那儿很昏暗,赶快从那河里逃出来吧!』
有一个听到喊声的人,循着发声的方向问说:『从哪个方向才能逃出?从哪里出去呢?』灰河中有人这样说:『你何必问说从何处可以逃出去呢?那个发声呼唤的人自己恐怕也不知道、看不见从何处出去,他也跟我们一样在这灰河里漂浮,南岸非常地热,有很多的荆棘利刺,在昏暗中随流而下就行了,问他做什么?』
像这样,比丘啊!我说了这譬喻,现在应当解说它的意义。灰暗,就是譬喻三种邪恶不善的心理。是哪三种呢?就是贪欲的心理、瞋恚的心理、害人的心理。河流,就是譬喻三种喜爱||欲界的爱、色界的爱、无色界的爱。南岸非常地炎热,就是譬喻内六入处(六根)与外六入处(六境)。有很多的荆棘利刺,就是譬喻对色、声、香、味、触五妙欲逐求。昏暗处,就是譬喻无明遮闭了智慧的双眼。很多的人,就是譬喻愚痴凡夫。流水,就是譬喻生死之河。其中有一人不愚不痴,就是譬喻菩萨摩诃萨。运用手脚,采取各种方法,逆流而上,就是譬喻精勤地修学。微见明亮,就是譬喻对佛所说的法信受不疑。扺达平地,就是譬喻持守戒律。观察四方,就是譬喻见识到苦、集、灭、道四项真理。大石山,就是譬喻正确的见解。八种具有特色的水,就是譬喻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等八圣道。七种花,就是譬喻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舍等七项觉分。四层的殿堂,就是譬喻欲、念、进、慧等四如意足。五根柱子的帐幕,就是譬喻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正身端坐,就是譬喻进入无余涅槃境地。鲜花遍布,就是譬喻诸禅、解脱、三昧、正受。自己恣意坐卧,就是譬喻如来、应供、等正觉。四方凉风吹来,就是譬喻通过四禅定而认识佛法,从而生活在安乐之中。高声叫喊呼唤,就是譬喻转动*轮,讲说教法。河中有人问『诸贤明正士应朝何处去?从何处出?』就是譬喻舍利弗、目揵连等诸贤圣比丘。在河中有人说『你何必问呢?那人也不知道、看不见有什么出处,他也同我们一样在这条灰河里,南岸非常地热,有很多的荆棘利刺,还是从这昏暗处顺流而下』的人,就是譬喻外道六师等邪见之辈,所谓:富兰那迦叶、末伽梨瞿舍利子、散阇耶毗罗胝子、阿耆多枳舍钦婆罗、伽拘罗迦毡延、尼揵连陀阇提弗多罗等人,以及其余邪见之辈。像这样,比丘啊!一位大师为众声闻弟子所应做的事(指说法),我现在都已经做了,你们现在也应当做自己所当做的事,就如前面『箧毒蛇经』说的那样。﹂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七一经注释:
1、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俱舍论」卷九:「从此三受引生三爱。
谓由苦逼,有于乐受发生欲爱;或有于乐、非苦乐受发生色爱;或有
唯于非苦乐受生无色爱。」另依「集异门足论」卷四所载,诸欲中诸
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为欲爱;诸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
耽着爱染,是为色爱;无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是谓无
色爱。
2、法忍:对佛所说法信受不疑;或言对甚深佛法毫无罣碍。
3、四增心:即四禅定。
4、六师:与世尊同时代的反婆罗门教正统思想的六派代表人物。因与佛
教主张不同,被称为「外道六师」,其学说被称为「六师外道」,本经
所提六师之名,前已有注释,此略。
杂阿含经卷第十终
-----------------------------------------------------------------------------------------------------
-----------------------------------------------------------------------------------------------------
- 相关文章
- 白话文:杂阿含经白话译解 杂阿含经卷第七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