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三十一卷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三十一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六页,「庚二、释密意」。
我们佛教在止观当中的修学,因为修行人因地发心的不同,大致上我们有二种的差别:一种是以出离心为根本的小乘止观,第二种是以菩提心为根本的大乘止观。小乘的止观,因为它的宗旨是要远离五蕴的果报,所以它的所观境,是针对五蕴来观修不净、苦、无常、无我,透过这样的观察,使令内心当中,对五蕴的爱着心慢慢的消灭,最后趋向到偏空涅槃。所以小乘的观法,它的所观境是我们五蕴的身心。大乘佛法的观修止观,它的宗旨是追求无上菩提,也就是说它所追求的是一个万德庄严的无上菩提,所以它的所观境,就不是一个表层上的五蕴,而是五蕴的根源──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透过对心性的观察,把杂染的五蕴消灭,而转成清净的五蕴,所谓的万德庄严。所以蕅益大师说:「能观心性,则具足一切佛法。」所以,大乘佛法,不管你今天遇到什么的人事因缘,它就是回光返照我们这个明了的心性。那应该怎么去观察呢?在本论当中是二个重点。我们在观心的时候:第一个,你要先偏重在断恶,我们无始劫来所有贪瞋痴的烦恼,它要活动,一定要根据心中的妄想,所谓心中的遍计所执性。所以我们刚开始空观,它所破的是心中的名言,「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刚开始我们是先对治心中的妄想,把这样的一个心,先回归到清净的本体上去,这个是修断恶的法门,就是我们讲「遍计本空」。第二个是修「依他如幻」,就是天台宗说的假观。前面的遍计本空,是把心中的妄想消灭掉;这个依他如幻是把清净的心,重新的塑造,使令它产生很多善良的功能。比如说,我们透过布施,来塑造我们内心当中欢喜施舍的功能;我们透过持戒,来塑造内心防非止恶的功能;我们透过忍辱,来塑造安忍不动的功能,等等。所以我们在观察「遍计本空」的时候,我们对妄想是一种消灭的方式;但是我们在修假观、修善的时候,我们仰仗种种波罗蜜的时候,我们是在培养一种善良的功能。就是说,大乘的止观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的:破坏的是心中的妄想,所谓的「遍计本空」;所建设的是内心当中,清净善良的功能。因为我们在破恶当下,有生起一种善法的修学,所以它的果报是大般涅槃的庄严果报。所以基本上来说,大乘止观它是用诸法的三观,来观察我们一念心性。这空、假、中三观的思想,主要的是依止三自性而开显出来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所以,我们在正式修大乘止观之前,的确有须要把整个三自性的道理,作一个完全的认识。
第三一卷 庚二、释密意(分三:辛一梵问经;辛二阿毗达磨经; 辛三余经) 辛一、梵问经(分四:壬一引经问;壬二标意答; 壬三重征; 壬四更释) 壬一、引经问
这一科是讲到「所知相」的第六科「释契经」。「释契经」当中,第一科是解释「三自性教」。「三自性教」前面是一个「显说」,这一科是讲「密意」。这个「密意」是什么意思呢?「密意」就是一个义理深妙而不易了知的道理,义理特别深妙而不易了知的。前面的显教,它的思想是比较表层上、字面上的了解;这个秘密就是在这个文字之后,在文字的内涵当中,特别深妙而不可了知的。也就是说,前面的显教,它对内心的描述是一个对立性的:哦,这个是善心、这个是恶心,善恶是不两立的,是对立性的。但这个地方,它把善心跟恶心,其实是不二的思想,比较深妙的思想,把它开显出来。这当中有三段:「一、梵问经;二、阿毗达磨经;三、余经。」先看「梵问经」:
世尊依何密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
佛陀是根据什么样的道理呢?他在「《梵问经》」,「《梵问经》」就是《思议梵天所问经》,这当中讲到一句话说:佛陀的内心,是「不得生死」,也「不得涅槃」的。这样的思想,跟我们过去在显教所说的,是有差异的。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佛陀说明我们的生命有二个选择:一个是杂染的生死,一个是清净的涅槃。佛陀以种种的方便,鼓励我们厌离生死,趋向涅槃。但是在「《梵问经》」当中却说:佛陀内心当中,是「不得生死,不得涅槃」。这样子,是用什么道理来宣说这句话的?提出这个问。看问答:
壬二、标意答
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
生死、涅槃无差别密意。
这个地方还是用三自性的道理。三自性,我们前面也一再强调:三自性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依他起」,就是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现前一念明了分别的心识。这一念心识当中,假设我们这一念心随顺于心中的妄想,产生一种相似影像,就落入「遍计执」;假设我们这一念心,能够生起我空、法空的智慧,观察「遍计本空」,这个时候,就落入「圆成实」。就是依止我们妄想跟观照的差别,说明「生死、涅槃」是「无差别」的。这句话怎么说呢?这以下解释:
壬三、重征
何以故?
壬四、更释
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
这个地方就开权显实:其实生死、涅槃,是就着我们一念心安立的,不是离开我们明了的心性之外,有一个生死、有一个涅槃。而是说,当我们这一念心随顺于妄想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就出现了「生死」的果报,我们就会感到自己一次一次的在三界招感生死,受着生死的痛苦;当我们这一念心,能够生起我空、法空的观照,我们这一念心,就停止创造生死,取而代之,出现寂静安乐的「涅
盘」。也就是说其实所谓的「生死、涅槃」,都是依止一念心识而安立的。虽然依止一念心识安立,为什么佛陀「不得生死,不得涅槃」呢?这句话怎么说呢?我们作一个解释。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内心还是要依止心中的名言,名言当然是大乘的教法,依教起观。也就是说当我们内心生起妄想的时候,我们还是要透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必须透过这样一个名言的引导,才能够生起清净的观照。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是需要名言的指导,做为调伏妄想的力量。但是当我们内心真实的跟圆成实性相应的时候,那是不需要名言的,没有名言,「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就是那一念清净明了的心,直接跟真理接触的时候,那是能所双亡,没有能所可得。我们刚开始是以智慧来观照真理,智慧要观照真理的时候,中间要有一个桥梁,就是教法的名言。但是正式趋向真理的时候,那个时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这个名言可得。
坏劫: 坏劫是水、火、风三灾毁坏世界的时期。首先是众生世间破坏,称为趣坏;其后,器世间也随之破坏,称为界坏。火灾劫、水灾劫、风灾劫合称大三灾,所谓「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坏劫之期,欲界悉皆坏尽,色界中,唯第四禅不为大三灾所坏。──佛教城市
比如说,有一个禅师,他去参访一个祖师。他读《楞严经》的时候,说:诶,佛陀说我们内心这个打妄想的心,有常住真心,这是不生不灭的。他问祖师说:诶,常住真心是不生不灭,当坏劫到来的时候,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这个时候大三灾把整个世界破坏了,我们内心的常住真心还坏吗?这个祖师说:你的常住真心会破坏!这个时候禅师说:诶,佛陀说常住真心是不生不灭,你怎么说破坏了?祖师说:我说的常住真心会破坏,是指你心中的常住真心会破坏,不是佛陀说的常住真心会破坏。因为我们的常住真心,还是依止名言安立的。也就是说,你今天观修「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它出现一种清净的力量,跟昨天是不一样,还是不断的进步。但是你真实跟清净心接触的时候,佛陀「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一切法不可得。
所以修行当中,过程跟结果是不同的。你过程当中要对治,要念念观照,那一定要依止名言。就是你内心当中要趋向真理,要名言的引导;离开了名言,你没办法引导。但是圣人内心当中,他很自然的安住真理,是没有所谓的名言可得。所以这个地方的依止秘密意说,这个意思就是说佛陀的内心的确是安住涅槃,这个是不可否定的。从因缘所生法来说,佛陀的内心当中是常乐我净的;但是他内心当中,没有这样的想法,没有这个名言可得:这个是讲圆成实性是离名言相的。当然我们在趋向圆成实的过程,我们必须安立很多的教法,当作一个方便,「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但是真实相显现的时候,这个方便门是不可得的。这是讲到三自性,圆成实性的真实相,其实是没有这样的名言可得的,没有说是我空、法空的真如,这样的名言是不可得的。这一段是讲到佛陀内心的一个真实相。
辛二、阿毗达摩经(分四:壬一引经问; 壬二标意答; 壬三征喻显义;壬四喻金土藏) 壬一、引经问
这当中也是「问」跟「答」,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阿毗达摩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
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彼二分。 依何密意作如是说?
前面的一段,是讲到佛陀那一念清净心的真实相,这一段以下是讲到凡夫的心。凡夫的心是什么相貌呢?在「《阿毗达摩大乘经》」当「中」,佛陀讲我们凡夫的心有「三种」相貌:第一个是「杂染分」,就是我们一般的凡夫,内心跟环境接触的时候,都是跟着感觉走,就是把过去一些妄想的习惯,带动很多的烦恼。你过去遇到这个环境,会打什么妄想、会生起什么烦恼,就照这个方式去流动,就是杂染分。第二个是「清净分」,我们内心当中,完全根据我空、法空的智慧来消灭妄想,根据理智来判断,这是第二个「清净分」。第三个是「彼二分」,就是有时候生起妄想、有时候生起观照,这是通于杂染、通于清净,这就是凡夫的心。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看回「答」:
壬二、标意答
于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 圆成实自性是清净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 依此密意,作如是说。
在我们这一念心当中,我们根据「遍计执」相应的是「杂染分」;根据我空、法空的观照是「清净分」;就着「依他起」的本身,它是通于「二分」的,通于杂染、通于清净的:这一段是讲到凡夫内心的相貌。不过这个地方,有一个重点值得我们注意:凡夫的内心,前面在开显三自性的时候,无著菩萨讲到阿赖耶识,他是讲到「杂染分」,就是我们凡夫的心,都是一种有所得相应的杂染心识。这个地方以后,它就开权显实:其实我们的心,也可以出现「清净分」,所谓的通「彼二分」,这个思想就很接近我们之前研究的《大乘起信论》。就是凡夫的生灭心当中,有不生不灭的真如功德。我们前面在描述阿赖耶识的时候,说明阿赖耶识是生灭门;但这个地方就更正,其实阿赖耶识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谓之阿赖耶」,就是它在生灭的作用当中,隐藏一种不生灭的本性在里面。这一段就有点开权显实,这是一个总标。以下,把一个染净和合的心识,以譬喻来作一个说明。
壬三、征喻显义
于此义中,以何喻显?
应该用什么譬「喻」来说明呢?好,我们看第四段:
壬四、喻金土藏(分三:癸一总标;癸二别显;癸三以法合) 癸一、总标
以金土藏,为喻显示。
癸二、别显(分三:子一举三法;子二释非有及有; 子三释彼二分) 子一、举三法
譬如世间金土藏中,三法可得。 一、地界,二、土,三、金。
我们凡夫的内心就像是「金土藏」,这个「金」就是黄金,「土」就是沙石,以黄金跟沙石的和合体叫做「藏」,这个「藏」就是金矿的意思。我们可以以这个金矿,来譬喻我们凡夫内心的相貌。怎么说呢?这「世间」的「金土藏」,事实上是有「三」个「法可得」:第一个是「地界」,这个「地界」就是金矿,就是染净的和合体──金矿;第二个是「土」,就是有很多的沙石,就是我们心中的妄想──遍计执;第三个是黄「金」,我们虽然打妄想,但是我们也可以生起种种止观的正念,这个黄金就是圆成实性。这金矿当中有三个法可得,先举出这三个法的相貌。这以下,说明这二个法有跟无的情况:
子二、释非有及有
于地界中,土非实有,而现可得。金是实有,而不可得。火烧炼时,土相不现,金相显现。
在这个金矿当中,虽然我们刚开始看到金矿,都是看到沙石,我们很少看到黄金,因为黄金是隐藏里面的;但是事实上沙石是不存在的,虽然它不存在,但是「现可得」,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去感觉到、去看到它的存在;但是这个存在是一个虚妄性的,它不是真实存在。而黄「金」虽然表面上是「不可得」,但事实上是一个真实性的存在。这个不真实的存在,跟真实的存在是怎么安立的呢?这以下说明:「火烧炼时,土相不现,金相显现。」就是从「火烧」这样的过程,来判定什么是真?什么是妄?比如说我们把金矿在高温的火当中,一次又一次的「烧炼」,这个时候,它的沙「土」就会慢慢的脱落,黄「金」的本质一点也不会减少,这沙石慢慢蒸发掉了,但是黄金的数量,一点也不少的就全部「显现」出来。所以说黄金它是经得起锻炼,而沙石是经不起高温锻炼的。从这样的角度,我们说黄金是真实有,而这个沙土只是一个暂时存在的虚妄相。
子三、释彼二分
又此地界,土显现时,虚妄显现; 金显现时,真实显现。是故地界,是彼二分。
我们作一个总结。这个金矿,当沙石「显现」的「时」候,它只是一个暂时的「虚妄」相;当黄「金」出「现」的「时」候,那是「真实」永久的「显现」,当这个黄金出现以后,它永久也不会回到沙石的情况。所以说,这个金矿是通于真实、也通于虚妄,真妄的和合体。
这一段的文,我们作一个总结。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所接触的教法,比如说是《八大人觉经》、或者《遗教经》、或者是声闻乘的教法,我们看到佛陀对内心的描述,都是抱着一种否定的态度,「心为罪源,形为恶薮」,佛陀明确的告诉我们:「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所以刚开始我们对我们的内心,是一种比较排斥否定的态度,因为它是干不出什么好事情,它不是起贪烦恼,就起瞋烦恼。但是慢慢的,当我们把这个粗重的烦恼调伏以后,佛陀讲话的口气就有所改变,佛陀说:其实我们内心当中,也可以生起善良的功能,而生起善良的功能,就是你以
前打妄想的那个心。就是你以前用这个心打妄想,你也可以用这个心,来修习菩提心、修习六波罗蜜,而成就万德庄严。这样子,就是引导我们进入大乘的不二法门,所谓的染净不二。所以在《维摩诘经》上说:诸佛的解脱,当于众生的心行中求。我们好乐诸佛的功德庄严,但是你不要忘了:诸佛的心能够出现功德庄严,他的那个心,跟他当初在做凡夫的时候打妄想的心,是没有差别的,还是那个心。就是说我们只要扭转它的功能就好,不必要去放弃它、消灭它。这以下,佛陀开始开显,从前面的全盘的否定,这个时候,我们对内心的世界,开始抱持着有所否定、有所肯定的中道思想,所以这个叫秘「密意」。这个地方,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
《维摩诘所说经》: 「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大正》14,页544c
癸三、以法合(分三:子一释虚妄显现;子二释真实显现 ;子三结合彼二分) 子一、释虚妄显现
「合法」当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释虚妄显现」:
识亦如是。无分别智火未烧时,于此识中, 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显现; 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不显现。
我们凡夫的虚妄分别心,也是这个道理。当我们没有遇到佛法的时候,我们内心是搞不清楚东西南北,内心当中跟着感觉走。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生起我空、法空的智慧,我们内心当中都是虚妄相,不管你造善也好、造恶也好,都是根据你的妄想执着,造作种种的业力,所以这个生命都是虚妄的、颠倒的。以我执、法执来造的业,都是颠倒的。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也有善良的功能,但是这个时候没有办法显现。虽然没有显现出来,但是并不表示没有,是没有显现,暂时不显现。这是第一段,就是我们凡夫的一个相貌。
子二、释真实显现
此识若为无分别智火所烧时,于此识中, 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显现; 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不显现。
当我们在生死流转当中,吃到苦了以后,开始刺激我们立志要消灭生死的痛苦,开始修学佛法。依止佛法的教授,内心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妄想是虚妄的。这个时候,我空、法空的「智」慧,不断的去「烧」炼你心中的妄想,你内心与「真实」心相应的正念,就慢慢慢慢的「现」前。对于佛法僧的归依,你的内心当中,念佛、念法、念僧的那个真实心,慢慢慢慢的生起,取而代之,发觉你心中的妄想,也慢慢慢慢的消失掉了。所以,我们出家以后,有时候会想一想:出家以前那个打妄想的你,跟现在的你有什么差别?这个就值得我们去参究!
子三、结合彼二分
是故,此虚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 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
我们作一个总结。我们凡夫的「虚妄分别」心,这个「依他起自性」,事实上是有杂染的功能、也有清净的功能,这「二」种功能在内心当中都具足,正如「金」矿一样,它有沙石,也有黄金的本质在里面,这个道理是一样。
《法华经》: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复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财宝无量……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父母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快乐,无复忧虑。』《大正》9,16b
这个染净不二、真妄和合的思想,在大乘经典讲得也不多。不过我们读《法华经》,这个思想就很清楚。《法华经》被智者大师列为整个佛陀说法的一个总结,就是佛陀到晚年的时候,把一生的教法作一个总结,所谓「开权显实,会三归一」。这当中有一段经文,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长者付财」。这个「长者付财」,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大富长者,他有很多的珍宝,他只生一个独生子。不幸的是这个独生子,后来因为一时的颠倒就离家出走,再也找不到这个小孩子了。这个独生子离开了父亲以后,他的生活非常的贫困,做了乞丐,有时候有饭吃、有时候没有饭吃,他能不能吃饭,他自己作不了主。这个生死凡夫,有时候到人天、有时候到三恶道,他自己作不了主,业力作主。这个小孩子他从乞丐当中,慢慢慢慢的也适应了乞丐的生活,他觉得说:诶,我本来就是一个乞丐,我在生死中流转是很正常的。他已经习惯于卑劣的种姓。这个乞丐有一天托钵的时候,刚好来到他以前父亲的家,这个大富长者的家里面。他一看:唉呀!这个家宅这么的豪贵。他起好奇心,就从窗户的外面,偷看里面是什么相貌,看到大富长者坐在中间,旁边有很多的眷属,里面有很多的珍宝,他非常的羡慕。他正在看的时候,突然间被大富长者看到:诶,这个人是我几年前流失的独生子。他赶快叫旁边的仆人把他追回来,要把珍宝交给他。但是这个小孩子,他因为长时间做乞丐,他对自己的心已经没有信心了,他赶快的跑啊!他说:我不是来偷东西的,我只是路过而已啊,我没有偷东西的意思。这个仆人说:我们不是说你是小偷。就一直追,追到最后,这个小孩子因为太紧张,就昏倒过去。昏倒过去,这个大富长者就想:这个孩子小时候起颠倒,离开我这么久,我现在要跟他说他是我的儿子、要继承我的财产,他恐怕没办法接受,心性卑劣。这怎么办呢?诶,要施设方便,慢慢来,这件事情急不得!这个时候,他说:好,让他自己离开吧。离开以后佛陀(大富长者)就在他的眷属当中,派一个长得最卑贱、丑陋的眷属,化装成乞丐,去跟这个小儿子做朋友:诶!咱们都是乞丐,同行。就跟这个乞丐生活在一起,彼此间就有感情。这个人就说:我们不要老是做乞丐,这样不是个办法。不做乞丐,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他说:某一家的家里要招聘员工,我们可以去那个地方应征,好歹让生活过得安定一点。后来就到大富长者的地方应征,就被录取了。刚开始就是除粪,扫厕所。这个除粪就是修四念处,对治心中粗重的烦恼。因为他很认真打扫,大富长者觉得不错,就给他升官到库头。这个时候,他看到很多的珍宝生起欢喜,但是他想想说:这个珍宝我是不可能得到的,我一生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欣赏欣赏,我不可能拥有。后来,大富长者把他升起来做当家师傅,家里面所有的事情,完全由他一手操办。但是他还是认为:这个钱他只是经营而已,跟他没有关系。最后,大富长者觉得因缘成熟了,就在所有的亲戚面前宣布:这个年轻人就是我的独生子。这个时候,所有的阿罗汉听了非常感动,开始说:从今以后,知道「是真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因为我们这个明了的心识,长时间在烦恼跟罪业的因缘当中活动,养成了一个等流习惯;当我们开始修学戒定慧的时候,我们感到不习惯,总是觉得:诶,我这个心好象不适合戒定慧,因为我修戒定慧的时候,烦恼就排斥我,就会打妄想,就会感到有压力。就是说,我们对大乘的信心就会动摇:我们生死凡夫,是不是不适合修戒定慧?不适合成就这么多的波罗蜜?好象这件事情跟我没有关系。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这段的经文的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这一念心修习戒定慧、修波罗蜜是正常,我们这一念心打妄想是不正常。就是说,你本来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你做乞丐是不正常的。按照道理,我们这个心当初的设计,是要你来修戒定慧的(呵──),可以这样讲。就是说,这个冷气机,本来设计是可以吹凉风的;但是我们因为操作不当,结果吹出热风来。然后我们以为本来的设计是吹热风,其实不对。因为我们没有遵守它的操作手续,它正常的设计是要吹凉风。我们的心,亦复如是。其实我们明了的心性,修习戒定慧是正常的,打妄想是不正常的。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成就圣道,因为「真」是能够破除「妄」,而不是「妄」能够破除「真」。就像金矿,你用火去烧的时候,沙石会脱落、蒸发掉,而黄金则保留下来。所以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我们刚开始只要让那个错误的习惯,慢慢的「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刚开始带点勉强;但是你习惯以后,你那个正念的操作,妄想就能够脱离,因为妄想是不正常的。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内心有真心跟妄心这二个念头,有正念跟妄念,而正念是真实的、妄念是虚妄的,真能破妄。这一段是把我们凡夫的内心,作一个比较中道的描述。
辛三、余经(分二:壬一长行;壬二颂) 壬一、长行(分四:癸一引经问; 癸二标意答; 癸三例余一切;癸四指应随释) 癸一、引经问
「余经」就是其他的经典,有「长行」跟偈「颂」。「长行」当中有四段:「一、引经问;二、标意答;三、例余一切;四、指应随释」。「引经问」中先提出一个「问」:
世尊有处说一切法常,有处说一切法无常,有处说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说?
佛陀有时候「说」我们这一念心是「常」,是不生不灭的,是常住真心的;但有时候对内心的世界,「说」我们这一念心是生灭变化的,你不要当真,你昨天这样子想,今天的想法又改变了,是生灭心的;但有时候又「说」这一念心,它同时也是「常」、同时也是「无常」,既是「常」又是「无常」。这当中有什么深妙的道理,而「作」这样的演「说」呢?我们看回「答」:
癸二、标意答
谓依他起自性,由圆成实性分是常,由遍计所执性分是无常,由彼二分是非常非无常。 依此密意,作如是说。
我们这一念心识,当我们修我空观、法空观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是趋向于真常不二的道理,这个「常」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平等心。我们凡夫有所得的心、向外攀缘的心,它是变化的;但是这个我空、法空相应的心,它是没有变化性的。因为它是平等,所以「圆成实性」相应的心「是常」;由妄想所相应的心「是无常」的。就是这个内心是晴时多云偶阵雨,你今天打这个妄想,明天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也打其他的妄想。「由彼二分非常非无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说。」但是从依他起的一念心识来说,它是具足有「常」的功能,也有「无常」的功能,就是一念心它是通「常」、通「无常」的,就是「依此」这个道理,而「作如是说」。前面的这个心,是从染净、从空间上来说;这个地方是从时间上,说明我们这一念心是通常、通无常。
癸三、例于一切
这一科把凡夫的心,从时空上作一个总结。
如常、无常、无二,如是苦、乐、无二, 净、不净、无二,空、不空、无二, 我、无我、无二,寂静、不寂静、无二, 有自性、无自性、无二,生、不生、无二, 灭、不灭、无二,本来寂静、非本来寂静、无二,自性涅槃、非自性涅槃、无二,生死、涅槃、无二,亦尔。
一般在权教的教法,这个方便的法门当中,我们得到的教义是说:生命有杂染分,产生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流转;也有常、乐、我、净的一个涅槃。但是这个地方就作一个会归,其实所谓的不净、苦、无常、无我,跟常、乐、我、净,都不离开现前一念心识。所以这个心,看你怎么操作,它有可能显现常、乐、我、净,它也可能显现不净、苦、无常、无我,这叫「无二」。我们看这一段的经文,就是这个意思。「如常、无常、无二」:这个「常」就是圆成实,当我们随顺圆成实的时候,他心的相貌是「常」的,不生灭的;当我们心是打妄想的,他的心就变成生灭了;不管生灭、不生灭,都不离开现前一念心识、不离开依他起,就是「无二」,这个「无二」是约着依他起。「如是苦、乐、无二」:这个「苦」就是遍计执,遍计执产生生死流转,带给我们很多的痛苦;这个圆成实带给我们很多的涅槃安「乐」;不管是苦、是乐,都是由一念心显现,所以它是「无二」。「净、不净、无二」:这个「净」是圆成实性,它显现出清净的相貌;「不净」是心中遍计执的妄想;但是不管清净──你在佛堂修习戒定慧,跟你在五欲境界的时候起贪瞋痴,其实都是这一念心,所以它「无二」。「空、不空、无二」:「空」的意思是讲遍计执,遍计执是没有真实的体性叫「空」,它是一个虚妄相;圆成实性是有真实体性的叫「不空」;不管真实、不管虚妄,都不离开现前一念心识,都是一念心所显现,所以说「无二」。「我、无我、无二」,这个「我」,古德解释为自在义:圆成实性这个心是自在的,它没有烦恼跟罪业的系缚;遍计执的心,它有烦恼跟业力的系缚,所以它是不自在;但是不管自在、不自在,都是一念心所显现,所以叫「无二」。「寂静、不寂静、无二」:这个「寂静」是圆成实性,是安乐寂静的;我们心中打妄想是「不寂静」;寂静、不寂静这二个,都不离开一念心识。「有自性、无自性、无二」:圆成实性观照的心,它是有真实体性的;这个妄想是虚妄的,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不管真实、虚妄,都不离开一念心识。「生、不生、无二」:这个「生」就是流动变化,我们的心不断的变化,叫做「生」,这个「生」就是约着妄想;「不生」是约着观照,智慧的观照;智慧观照跟妄想是「无二」。「灭、不灭、无二」:我们心中的妄想,可以透过修行而消灭的;但圆成实性是不可以消灭的。就是不管你无始劫来打了多少的妄想、造了多大的罪业,只要你肯忏悔,都可以消灭。为什么?因为它是虚妄相,所以说它是可以灭。但是圆成实性不能灭,就是不管你过去造了多大的罪业,你佛法的善根是永远不会失掉,因为它是不可以破坏,善根是黄金,你用火烧炼是不可能破坏的,但是烦恼跟罪业是可以破坏的。这一点你要注意!你在修行的时候,「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不管我们过去打了多少的妄想、造了多大的罪业,这都是可以破坏。但是这个可以破坏、不可以破坏,也是不离开一念心识。「本来寂静、非本来寂静、无二」:这圆成实性是寂静的,遍计所执是躁动不安的,这都不离开一念心识。「自性涅槃、非自性涅槃、无二」:圆成实是涅槃的;遍计执是躁动,非涅槃的。最后作一个总结,「生死、涅槃、无二」:当我们这一念心迷惑的时候,出现生死;当这一念心是觉悟的时候,出现涅槃;这二个是不二,同居一念心识。
我们作一个总结:
癸四、指应随释
如是等差别,一切诸佛密意语言,由三自性,应随决了。如前说常、无常等门。
从前面所谓的不二,有十二个不二法门这样的「差别」,我们可以了知,「一切诸佛」深妙的义理,我们都可以透过「三自性」的道理,加以「决」择明「了」,正「如前」面所说的「常、无常等」等的差别。这一段是把凡夫的心,他善念跟恶念不二的思想开显出来。我们先休息一下,待会我们再把这一段作个总结。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