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寂尊者:巴利经论选译 (四)相应部 第十 呼吸相应
觅寂尊者:巴利经论选译 (四)相应部 第十 呼吸相应
第一 一法品 (S.54.1~20/v,pp.311~341.)
(S.54.1.)第一、 一法 (Ekadhammasuttam)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遮答林给孤独)园。
在那裡,(世尊称呼比库们:「诸比库。」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尊者。」
世尊)(如)此说:「诸比库,修习了一法,多作(修习一法)者,则有大果、大利益。什麽是一法呢?即是呼吸念。
然而,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而有大果、大利益呢?
诸比库,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一)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二)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三)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四)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312](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六)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七)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八)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九)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十)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十一)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十二)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十三)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十四)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十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十六)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者,则有大果、大利益。」
(S.54.2.)第二 觉支 (Bojjhavgasuttam)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遮答林给孤独)园。
在那裡,(世尊称呼比库们:「诸比库。」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说:
「诸比库,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者有大果、大利益。然而,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而有大果、大利益呢?
诸比库,在此有比库修习呼吸念俱行的念觉支,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修习〕呼吸念俱行的择法觉支,(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修习呼吸念俱行的)精进(觉支,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修习呼吸念俱行的)喜(觉支,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修习呼吸念俱行的)轻安(觉支,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修习呼吸念俱行的)定(觉支,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313]修习呼吸俱行的捨觉支,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者,则有大果、大利益。」
(S.54.3.)第三 清淨 (Suddhikasuttam)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遮答林给孤独)园。
在那裡,(世尊称呼比库们:「诸比库。」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尊者。」
世尊如)此说:「诸比库,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者有大果、大利益。
然而,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而有大果、大利益呢?
诸比库,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呼吸念,如此地多作(修习呼吸念)者,则有大果、大利益。」
(S.54.4.)第四 果 (Pathamaphalasuttam-第一果经)
「诸比库,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者,有大果、大利益。然而,诸比库,如何修习呼吸念呢?如何多作(修习呼吸念)而有大果、大利益呢?
诸比库,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呼吸念,如此地多作(修习呼吸念)者,则有大果、大利益。[314]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呼吸念,如此地多作(修习呼吸念)者,则可期望(获得)二果中的一果:在现法中(证得阿拉汉)智,或尚有馀(则证)不还位。」
(S.54.5.)第五 果 (Dutiyaphalasuttam-第二果经)
「诸比库,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者,有大果、大利益。然而,诸比库,如何修习呼吸念呢?如何多作(修习呼吸念)而有大果、大利益呢?
诸比库,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呼吸念,如此地多作(修习呼吸念)者,则有大果、大利益。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呼吸念,如此地多作(修习呼吸念)者,则可期望(获得)七(种)果、七(种)利益。是哪七(种)果、七(种)利益呢?
即在现法证得(阿拉汉)智;假如不在现法证得(阿拉汉)智,则命终时证得(阿拉汉)智;假如在命终时并未证得(阿拉汉)智,则遍尽五下分结,而得中般涅槃;(假如未能遍尽五下分结,而得中般涅槃,)则得生般涅槃;(假如未得生般涅槃,)则得无行般涅槃;(假如未得无行般涅槃,)则得有行般涅槃;(假如未得有行般涅槃,)则为上流至色究竟天。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呼吸念,如此地多作(修习呼吸念)者,则可期望(获得)这七(种)果、七(种)利益。」
(S.54.6.)第六 阿利塔(Aritthasuttam)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遮答林给孤独园。)
在那裡,世尊(称呼比库们:「诸比库。」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说:「诸比库,你们应当修习呼吸念。」
在(世尊)如此说时,阿利塔(Arittha)尊者对世尊説:「尊者,我修习呼吸念。」[315]
(世尊对阿利塔説):「然而,阿利塔,你是依什麽而修习呼吸念呢?」
(阿利塔回答世尊説):「大德,我对于过去的诸欲,为了捨断贪欲;对于未来的诸欲,为了离去贪欲;以及对于内外诸法,为了善遣除有对想,而正念于我将吸气,正念于我将呼气。尊者,我如此地修习呼吸念。」
「阿利塔,我説这呼吸念是存在的,而非不存在的。然而,阿利塔,呼吸念依于详细而得圆满。你当谛听,完全地作意,我将说那(呼吸念)。」阿利塔尊者回答世尊説:「是的,尊者。」
世尊如此说:「然而,阿利塔,什麽是呼吸念依于详细而得圆满?阿利塔,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阿利塔,如此的呼吸念,依于详细而得圆满。」
(S.54.7.)第七 咖比那 (Mahakappinasuttam-马哈咖比那)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遮答林给孤独园)。
那时,咖比那尊者于不远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
当世尊见到咖比那尊者于不远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后,对诸比库説:「诸比库,你们看到这位比库的身体有动摇或颤动吗?」
「尊者,当我们见到该尊者坐在僧中,或独处而坐时,[316]我们不曾见到该尊者的身体是动摇或颤动的。」
「诸比库,凡是对定修习、多作〔修习〕者,(其)身体是不动摇或颤动的;(其)心也是不动摇或颤动的。诸比库,该比库所得的定是随心所欲〔随欲而得〕、没有困难、没有艰难的。
然而,诸比库,对什麽定修习、多作〔修习〕者,(其)身体是不动摇或颤动的,(其)心也是不动摇或颤动的呢?诸比库,修习呼吸念定、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其)身体是不动摇或颤动的;(其)心也是不动摇或颤动的。
然而,诸比库,如何修习呼吸念定呢?如何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其)身体是不动摇或颤动的,(其)心也是不动摇或颤动的呢?
诸比库,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呼吸念定,如此地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其)身体是不动摇或颤动的;(其)心也是不动摇或颤动的。」
(S.54.8.)第八 灯 (Padipopamasuttam-灯喻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遮答林给孤独园。
在那裡,世尊称呼比库们:「诸比库。」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尊者。」
世尊如此)说:「诸比库,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有大果、大利益。然而,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而有大果、大利益呢?[317]
诸比库,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有大果、大利益。
诸比库,当我在自觉悟之前,为未现自觉的菩萨之时,我也安住于此、多安住(于此呼吸念)。诸比库,当我安住于此、多安住(于此呼吸念)时,(我的)身体既不疲劳,眼睛也不(疲劳),我的心由无取而从诸漏解脱。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身体既不疲劳,眼睛也不(疲劳),心由无取而从诸漏解脱』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捨断对住着于家的思念』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在不厌恶住于厌恶想』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在厌恶住于不厌恶想』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在不厌恶和厌恶住于厌恶想』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318]『能在厌恶和不厌恶住于不厌恶想』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除去不厌恶和厌恶两者而住于捨,(且)正念、正知』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止息寻、伺,内淨心专一,无寻、无伺,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离喜且住于捨,正念、正知,以身受乐,该即诸圣者所説的:「捨、念乐住」-第三禅具足住』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断乐及断苦,而先前已灭(喜、)忧,不苦不乐,捨念清淨,第四禅具足住』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超越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思惟):「无边虚空」,空无边处具足而住。』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超越一切空无边处,(思惟)「识[319]无边」,识无边处具足而住。』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超越一切识无边处,(思惟)「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而住。』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超越一切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具足而住』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因此,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能超越一切非想非非想处,灭受想具足而住』者,应当完全地作意此呼吸念定。
诸比库,当如此修习呼吸念定,如此多作〔修习〕时,假如他感受乐受,他了知:『那是无常的』,他了知:『(那是)不执着的』,他了知:『(那是)不欢喜的』。假如他感受苦受时,他了知:『那是无常的』,他了知:『(那是)不执着的』,他了知:『(那是)不欢喜的』。假如他感受不苦不乐受时,他了知:『那是无常的』,他了知:『(那是)不执着的』,他了知:『(那是)不欢喜的』。
假如他感受乐受时,他感受那是离繫〔不相应〕的;假如他感受苦受时,他感受那是离繫〔不相应〕的;假如他感受不苦不乐受时,他感受那是离繫〔不相应〕的。
当他感受以身为边际的受时,他了知:『我感受以身为边际的受』;当他感受以命为边际的受时,他了知:『我感受以命为边际的受』。他了知:『在身坏命终之后,在此一切所感受的,所不欢喜的,将成为清凉。』
诸比库,譬如由于有油和灯心之缘,油灯才得以点燃。当油和灯心尽时,则因无食而(灯)灭。同样地,诸比库,当比库[320]感受以身为边际的受时,他了知:『我感受以身为边际的受』;当他感受以命为边际的受时,他了知:『我感受以命为边际的受』。他了知:『在身坏命终之后,在此一切所感受的,所不欢喜的,将成为清凉。』」
(S.54.9.)第九 韦沙离 (Vesalisuttam)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韦沙离,大林的重阁讲堂。
那时,世尊对诸比库以各种方式说示不淨论,讚歎不淨,讚歎修习不淨。
当时,世尊告诉诸比库:「诸比库,我想要独修半月,除了一位送食者外,任何人都不要到我(那裡)去。」
「是的,尊者。」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后,除了一位送食者外,并没有任何人去探访世尊。
当时,那些比库由于世尊以各种方式说示不淨论,讚歎不淨,讚歎修习不淨,所以致力于以各种行相差别来修习不淨而住。当他们由于这个身体而感到困扰、惭愧、厌恶时,就寻求持刀者,(有时,)一天以刀夺取十位比库(的生命);(有时,一天以刀夺取)二十(位比库的生命);(有时,)一天以刀夺取三十位比库(的生命)。
当时,在过了那半个月之后,世尊从独修(处)出来,(他)对阿难达尊者説:「阿难达,为什麽比库僧就如瘦弱者似的(稀少)呢?」
(阿难达尊者回答説:)「尊者,当世尊对诸比库以各种方式说示不淨论,讚歎不淨[321],讚歎修习不淨时,尊者,那些比库由于世尊以各种方式说示不淨论,讚歎不淨,讚歎修习不淨,所以致力于以各种行相差别来修习不淨而住。当他们由于这个身体而感到困扰、惭愧、厌恶时,就寻求持刀者,(有时,)一天以刀夺取十位比库(的生命);(有时,一天以刀夺取)二十(位比库的生命);(有时,)一天以刀夺取三十位比库(的生命)。善哉!尊者,请世尊开示其它的方法,使比库僧以其他的(法门)来建立(使证悟圣法)。」
(世尊对阿难达尊者説:)「阿难达,凡是住在广严城附近的比库们,请他们一切都会集在集会堂。」
(阿难达尊者回答説:)「是的,尊者。」
阿难达尊者回答世尊后,将住在广严城附近的比库们,请他们一切都会集在集会堂,然后前往世尊(处),在到达后,对世尊説:「尊者,现在比库僧已经聚集了,请世尊知道适时。」
当时,世尊前往集会堂,到达了之后,坐在所敷设的座位上。就座的世尊对诸比库説:「诸比库,修习与多作〔修习〕此呼吸念定时,是既寂静又殊胜的,纯粹与乐住,对每当生起的诸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
诸比库,譬如热季的最后(一个)月,由于大的非时云(之降临),使扬起的尘土即能消灭与寂止。同样地,诸比库,当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时,是既寂静又殊胜的,纯粹与乐住,对每当生起的诸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
然而,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是既寂静又殊胜的,[322]不杂与乐住及已生的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呢?
诸比库,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诸比库,如此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时,实为寂静,殊胜,纯粹与乐住,对已生的诸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
(S.54.10.)第十 金比喇 (Kimbilasuttam)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金比喇的竹林。
在那裡,世尊对金比喇尊者説:「金比喇,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而有大果、大利益呢?」
在如此说了之后,金比喇尊者保持沉默。
第二次,世尊(对金比喇尊者説:「金比喇,如何修习呼吸念定呢?如何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而有大果、大利益呢?」在如此说了之后,金比喇尊者保持沉默。)
第三次,世尊对金比喇尊者説:「金比喇,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而有大果、大利益呢?」
第三次金比喇尊者也保持沉默。[323]
在如此说了之后,阿难达尊者对世尊(如)此说:「世尊,此是适时。善逝,此是适时。请世尊开示呼吸念定,诸比库在听了之后,将会受持世尊(所开示的)。」
(世尊説:)「阿难达,当谛听,完全地作意,我将解说。」
阿难达尊者回答世尊説:「是的,尊者。」
世尊(如)此说:「阿难达,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而有大果、大利益呢?
阿难达,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阿难达,如此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则有大果、大利益。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在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在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当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当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阿难达,这是我所説(在诸身)中的一种身,这即是呼吸。因此,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324]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阿难达,这是我所説(在诸受)中的一种受,这即是对诸呼吸善地作意。因此,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阿难达,我不説忘念(和)不正知,是呼吸念的修习者。因此,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当他以慧观见所断的贪、忧后,(他的心倾向于)完全地(中)捨。因此,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325]
阿难达,譬如在大的十字路口有大土堆,假如有货车或马车从东方来,则会辗坏该土堆;(假如有货车或马车)从西方来,(则会辗坏该土堆;假如有货车或马车)从北方来,(则会辗坏该土堆;)假如有货车或马车从南方来,则会辗坏该土堆。同样地,阿难达,比库在安住于身随观身时,则辗坏诸恶、不善法;(比库在安住)于诸受(随观受时,则辗坏诸恶、不善法;比库在安住)于心(随观心时,则辗坏诸恶、不善法;比库)在安住于诸法随观法时,则辗坏诸恶、不善法。」
第一 呼吸相应 一法品
该摄颂为:
一法与觉支,
清淨并二果,
阿利塔、咖比那、灯,
韦沙离与金比喇。
第二品
(S.54.11.)第十一 一恰难嘎拉 (Icchanavgalasuttam)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一恰难嘎拉的一恰难嘎拉林丛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库:「诸比库,我想要独修三个月,除了一位送食者外,任何人都不要到我(那裡)去。」
「是的,尊者。」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后,除了一位送食者外,没有任何人去探访世尊。[326]
那时,在过了那三个月后,世尊从独修(处)出来,(他)对诸比库説:「诸比库,假如有诸外道遍行者问你们如此説:『诸贤友,沙门乔答达在度雨安居时,多依什麽而住呢?』诸比库,在他们如此问你们时,你们应当如此回答诸外道遍行者:『诸贤友,世尊在度雨安居时,多依呼吸念定而住。』
诸比库,我正念而吸气,我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我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我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我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我知道:『我呼气短』。我知道:『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我知道:『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我知道:『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喜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喜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体验乐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体验乐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我知道:『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我知道:『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心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心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我知道:『我将观无常而吸气』;我知道:『我将观无常而呼气』。我知道:『我将观离欲而吸气』;我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我知道:『我将观灭而吸气』;我知道:『我将观灭而呼气』。)我知道:『我将观捨遣而吸气』;我知道:『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诸比库,当正説那(呼吸念定)时,即可説为圣住、梵住、如来住。当正説呼吸念定时,即可説为圣住、梵住、如来住。
诸比库,凡诸有学比库若未得而希求住于无上瑜珈安稳者,当他们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得导致诸漏灭尽。诸比库,凡诸阿拉汉比库,诸漏已尽、已住(梵行)、应做已办、捨弃重担、已得己利、尽诸有结,以正智而解脱者,当他们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得导致现法乐住及正念、正知。
诸比库,当正説那(呼吸念定)时,即可説为圣住、梵住、如来住。当正説呼吸念定时,即可説为圣住、梵住、如来住。」[327]
(S.54.12.)第二 当疑 (Kavkheyyasuttam -当疑经)
(如是我闻:)一时,楼麻萨晚耆沙(Lomasavavgisa)尊者住在释迦国,迦毘罗卫城,榕〔尼拘律〕树园。
当时,释氏大名前往楼麻萨晚耆沙尊者处。到了之后,敬礼楼麻萨晚耆沙尊者,然后,坐在一边。坐在一边的释氏大名对楼麻萨晚耆沙尊者(如)此説:「尊者,有学之住即是如来之住吗?还是有学之住与如来之住为不同呢?」
(楼麻萨晚耆沙尊者回答释氏大名説:)「大名贤友,有学之住并非如来之住;有学之住与如来之住是不同的。
大名贤友,凡诸有学比库若未得而希求住于无上瑜珈安稳者,他们捨断五盖而住。是哪五(盖)呢?捨断欲贪盖而住,捨断瞋恚盖而住,捨断昏沉睡眠盖而住,捨断掉举追悔盖而住,捨断疑盖而住。大名贤友,凡诸有学比库若未得而希求住于无上瑜珈安稳者,他们捨断这五盖而住。
大名贤友,凡诸阿拉汉比库,诸漏已尽、已住(梵行)、应做已办、捨弃重担、已得己利、尽诸有结,以正智而解脱者,他们已经断除了五盖,如已经截断的棕榈树头,已作无有,未来不(再有)生法。是哪五(盖)呢?已断欲贪盖,(如)已经截断的棕榈树头,已作无有,未来不(再有)生法;已断瞋恚盖,(如﹚已经截断的棕榈树头,已作无有,未来不﹙再有﹚生法;)已断昏沉睡眠盖,(如﹚已经截断的棕榈树头,已作无有,未来不﹙再有﹚生法;)已断掉举追悔盖,(如﹚已经截断的棕榈树头,已作无有,未来不﹙再有﹚生法;)已断疑盖,(如)已经截断的棕榈树头,已作无有,[328]未来不(再有)生法。大名贤友,凡诸阿拉汉比库,诸漏已尽、已住(梵行)、应做已办、捨弃重担、已得己利、尽诸有结,以正智而解脱者,他们已经断除了这五盖,(如)已经截断的棕榈树头,已作无有,未来不(再有)生法。
大名贤友,以此方式可以了知,有学之住与如来之住是不同的。
大名贤友,一时,世尊住在一恰难嘎拉的一恰难嘎拉林丛中。
大名贤友,当时,世尊告诉诸比库:(「诸比库,我想要独修三个月,除了一位持食者外,任何人都不要到我﹙那裡﹚去。」
「是的,尊者。」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后,除了一位持食者外,没有任何人去探访世尊。)
当时,(在过了那三个月后,)世尊(从独修﹙处﹚出来,﹙他﹚对诸比库説:「诸比库,假如有诸外道遍行者问你们如此説:『诸贤友,沙门乔答达在度雨安居时,多依什麽而住呢?』诸比库,在他们如此问你们时,你们应当如此回答诸外道遍行者:『诸贤友,世尊在度雨安居时,多依呼吸念定而住。』)
诸比库,我(正念而吸气,我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我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我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我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我知道:『我呼气短』。我知道:『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我知道:『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我知道:『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喜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喜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体验乐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体验乐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我知道:『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我知道:『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心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体验心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我知道:『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我知道:『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我知道:『我将观无常而吸气』;我知道:『我将观无常而呼气』。我知道:『我将观离欲而吸气』;我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我知道:『我将观灭而吸气』;我知道:『我将观灭而呼气』。我知道:『我将观捨遣而吸气』;我知道:『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诸比库,当(正説那﹙呼吸念定﹚时,即可説为圣住、梵住、如来住。当正説呼吸念定时,即可説为圣住、梵住、如来住。)
诸比库,凡诸有学比库(若未得而希求住于无上瑜珈安稳者,当他们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得导致诸漏灭尽。诸比库,凡诸阿拉汉比库,断尽有结诸漏已尽、已住﹙梵行﹚、应做已办、捨弃重担、已得己利、尽诸有结,以正智而解脱者,当他们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得导致现法乐住及正念、正知。)
诸比库,当(正説那﹙呼吸念定﹚时,即可説为圣住、梵住、如来住。当正説呼吸念定时,即可説为圣住、梵住)、如来住。
大名贤友,以此方式可以了知,有学之住与如来之住是不同的。」
(S.54.13.)第三 阿难达 (一) (Pathama-anandasuttam -第一阿难达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遮答林给孤独园)。
当时,阿难达尊者前往世尊处。(到了之后,敬礼了世尊后,坐在一边。)坐在一边的阿难达尊者对世尊(如)此説:[329]「尊者,有修习、多作〔修习〕一法者,能圆满四法;修习、多作〔修习〕四法者,能圆满七法;修习、多作〔修习〕七法者,能圆满二法吗?」
(世尊对阿难达尊者説:)「阿难达,有修习、多作〔修习〕一法者,则能圆满四法;修习、多作)修习)四法者,则能圆满七法;修习、多作〔修习〕七法者,则能圆满二法。」
(阿难达尊者对世尊説:)「尊者,修习、多作〔修习〕哪一法者,能圆满四法;修习、多作〔修习〕哪四法者,能圆满七法;修习、多作〔修习〕哪七法者,能圆满二法呢?」
(世尊对阿难达尊者説:)「阿难达,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的一法者,则能圆满四念处;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者,则能圆满七觉支;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者,则能圆满明(与)解脱。
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而能圆满四念处呢?
阿难达,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在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在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当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当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阿难达,这是我所説(在诸身)中的一种身,这即是[330]呼吸。因此,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阿难达,这是我所説(在诸受)中的一种受,这即是对诸呼吸完全地作意。因此,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阿难达,我不説忘念(和)不正知,是呼吸念的修习者。因此,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当他以慧观见所断的贪、忧后,(他的心倾向于)完全地[331](中)捨。因此,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阿难达,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能圆满四念处。
然而,阿难达,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而能圆满七觉支呢?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阿难达,在那时,(该)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是不退缩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332]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阿难达,(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阿难达,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阿难达,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阿难达,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333]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阿难达,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者,则能圆满七觉支。
然而,阿难达,如何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而能圆满明(与)解脱呢?
阿难达,在此,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
阿难达,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则能圆满明(与)解脱。
(S.54.14.)第四 阿难 (二) (Dutiya-Anandasuttam -第二阿难达经)
当时,阿难达尊者前往世尊处。(到了之后,敬礼世尊,然后,坐在一边。)世尊对坐在一边的阿难达尊者(如)此説:「阿难达,有修习、多作〔修习〕一法者,能圆满四法;修习、多作〔修习〕四法者,能圆满七法;修习、多作〔修习〕七法者,能圆满二法吗?」
(阿难达尊者回答世尊説:)「尊者,我们的法都以世尊为根本……乃至……。」
(世尊对阿难达尊者説:)「阿难达,有修习、多作〔修习〕一法者,则能圆满四[334]法;修习、多作〔修习〕四法者,则能圆满七法;修习、多作〔修习〕七法者,则能圆满二法。
然而,阿难达,修习、多作〔修习〕哪一法者能圆满四法;修习、多作〔修习〕哪四法者能圆满七法;修习、多作〔修习〕哪七法者能圆满二法呢?
阿难达,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的一法者,则能圆满四念处;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者,则能圆满七觉支;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者,则能圆满明(与)解脱。
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而能圆满四念处呢?
阿难达,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在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在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当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当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阿难达,这是我所説﹙在诸身﹚中的一种身,这即是呼吸。因此,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阿难达,这是我所説﹙在诸受﹚中的一种受,这即是对诸呼吸完全地作意。因此,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阿难达,我不説忘念﹙和﹚不正知,是呼吸念的修习者。因此,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当他以慧观见所断的贪、忧后,他的心倾向于完全地﹙中﹚捨。因此,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阿难达,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能圆满四念处。
然而,阿难达,如何修习四念处呢?如何多作〔修习〕而能圆满七觉支呢?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阿难达,在那时,﹙该﹚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是不退缩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阿难达,﹙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阿难达,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阿难达,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阿难达,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阿难达,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阿难达,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则能圆满七觉支。
然而,阿难达,如何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而能圆满明﹙与﹚解脱呢?
阿难达,在此,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
阿难达,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则能圆满明(与)解脱。
(S.54.15.)第五 比库 (一)(Pathamabhikkhusuttam -第一比库经)
当时,众多比库前往世尊处。到了之后,(敬礼世尊,然后,坐在一边。)坐在一边的比库们对世尊(如)此説:「尊者,有修习、多作〔修习〕一法者能圆满四法;修习、多作〔修习〕四法者能圆满七法;修习、多作〔修习〕七法者能圆满二法吗?」
(世尊回答诸比库説:)「诸比库,有修习、多作〔修习〕一法者,则能圆满四法;修习、多作〔修习〕四法者,则能圆满七[335]法;修习、多作〔修习〕七法者,则能圆满二法。」
(诸比库对世尊説:)「尊者,修习、多作〔修习〕哪一法者能圆满四法;修习、多作〔修习〕哪四法者能圆满七法;修习、多作〔修习〕哪七法者能圆满二法呢?」
(世尊对诸比库説:)「诸比库,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的一法者,则能圆满四念处;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者,则能圆满七觉支;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者,则能圆满明(与)解脱。
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而能圆满四念处呢?
诸比库,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在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在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当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当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阿难达,那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诸比库,这是我所説﹙在诸身﹚中的一种身,这即是呼吸。因此,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诸比库,这是我所説﹙在诸受﹚中的一种受,这即是对诸呼吸完全地作意。因此,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阿难达,我不説忘念﹙和﹚不正知,是呼吸念的修习者。因此,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当他以慧观见所断的贪、忧后,他的心倾向于完全地﹙中﹚捨。因此,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能圆满四念处。
然而,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而能圆满七觉支呢?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诸比库,在那时,﹙该﹚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是不退缩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诸比库,﹙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诸比库,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诸比库,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诸比库,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则能圆满七觉支。
然而,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而能圆满明﹙与﹚解脱呢?
诸比库,在此,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则能圆满明(与)解脱。
(S.54.16.)第六 比库 (二)(Dutiyabhikkhusuttam -第二比库经)
当时,众多比库(前往世尊处。到了之后,敬礼世尊,然后,坐在一边。世尊对坐在一边的)比库们(如)此説:「诸比库,有修习、多作〔修习〕一法者(能圆满四法;修习、多作﹙修习﹚四法者能圆满七法;修习、多作﹙修习﹚七法者能圆满二法)吗?」
(诸比库回答世尊説:)「尊者,我们的法都以世尊为根本……乃至……。」
(世尊对诸比库説:)「诸比库,有修习、多作〔修习〕一法者,(则能圆满四法;修习、多作﹙修习﹚四法者,则能圆满七法;修习、多作﹙修习﹚七法者,则能圆满二法。)
然而,诸比库,修习、多作〔修习〕哪一法(者能圆满四法;修习、多作﹙修习﹚哪四法者能圆满七法;修习、多作﹙修习﹚哪七法者能圆满二法呢?
诸比库,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的一法者,则能圆满四念处;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者,则能圆满七觉支;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者,)则能圆满明(与)解脱。[336]
然而,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而能圆满四念处呢?
诸比库,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在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在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当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当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诸比库,这是我所説(在诸身)中的一种身,这即是呼吸。因此,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诸比库,这是我所説(在诸受)中的一种受,这即是对诸呼吸完全地作意。因此[337],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那是什麽原因呢?诸比库,我不説忘念(和)不正知,是呼吸念的修习者。因此,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当他以慧观见所断的贪、忧后,(他的心倾向于)完全地(中)捨。因此,诸比库,那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能圆满四念处。
然而,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而能圆满七觉支呢?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338]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339]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诸受(随观受,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心(随观心,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比库)安住于诸法随观法,(热忱、正知、具念,除去世间的贪、忧。)在那时他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已现起了念,而不忘念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念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该)比库的念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住于如此的念时,他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住于如此的念,而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择法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该﹚比库的择法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时,﹙其﹚精进不退缩。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开始以慧审察、思择该法,而遍观察,﹙其﹚精进不退缩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精进觉支;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该﹚比库的精进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发勤精进者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发勤精进所生起的喜是无染着的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喜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该﹚比库的喜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心喜者的身是轻安的,﹙其﹚心也是轻安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心喜的身是轻安,﹙其﹚心也是轻安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轻安觉支;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该﹚比库的轻安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身轻安者的心是快乐而等持的。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身是轻安而﹙其﹚心是快乐而等持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定觉支;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该﹚比库的定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当他的心如此等持时,则成为完全地捨。诸比库,凡在任何之时,当比库的心如此等持而完全地捨时,(该)比库已开始有了捨觉支;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该)比库的捨觉支由修习而至圆满。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四念处则能圆满七觉支。[340]
然而,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而能圆满明(与)解脱呢?
诸比库,在此,当比库在修习念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择法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精进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喜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轻安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定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当比库)在修习捨觉支时,依于远离、依于离贪、依于灭,而导至捨遣。
诸比库,如此地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则能圆满明(与)解脱。」
(S.54.17.)第十七 结
诸比库,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能导致断结。
(S.54.18.)第十八 随眠
(诸比库,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能导致断绝随眠。
(S.54.19.)第十九 世(生命的时限)
(诸比库,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能导致遍知世(一生的时程)。
(S.54.20.)第二十 漏尽
(诸比库,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能导致灭尽诸漏。
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而能导致断结呢?(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而能导致断绝随眠呢?(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而能导致遍知世(一生的时程)呢?(诸比库,如何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而能导致灭尽诸漏呢?
诸比库,在此有比库前往阿兰若、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閒处,盘(腿而坐,身体保持正直,现起正念在面前,他只是正念而吸气,只是正念而呼气。吸气长时,他知道:「我吸气长」;或者呼气长时,他知道:「我呼气长」。吸气短时,他知道:「我吸气短」;或者呼气短时,他知道:「我呼气短」。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全身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喜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乐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吸气」;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呼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吸气」;他学:「我将体验心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喜悦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等持而呼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吸气」;他学:「我将令心解脱而呼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无常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离欲而呼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吸气」;他学:「我将观灭而呼气」。)[341]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吸气」;他学:「我将观捨遣而呼气」。
诸比库,如此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能导致断结。(诸比库,如此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能导致断绝随眠。(诸比库,如此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能导致遍知世(一生的时程)。(诸比库,如此修习、多作〔修习〕呼吸念定者,)则能导致灭尽诸漏。
这四经。
呼吸相应 第十(经)
第二品
该摄颂为:
一恰难嘎拉、当疑,
其次二阿难达,
诸比库所説二比库,
结以及随眠,
世与灭尽诸漏。
Bhikkhu Santagavesaka 觅寂比库 2007.7.8 .译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