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三)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3日
来源:   作者:玛欣德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三)

 

  第三部分:“他住于其处,得达诸漏尽。若尚未得达诸漏尽,也依其法贪、法喜,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第一部分教导如何证得禅那,属于修止的部分;第二部分属于修观,由止转修观的部分;第三部分属于解脱的部分。所以这段话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学习、探讨,而这三个部分恰好是阿难尊者对佛陀所教导的禅修次第进行的总结。因为八城的居士第十想了解的并不是佛陀所宣说的详尽教法,他只是想知道“佛陀是否曾经说过一法,如果一名比库依之精进修行,能获得解脱、断除烦恼、证悟涅槃?”阿难尊者也给他一个精要的回答,其中的第三部分就是八城居士所想要知道的“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的答案。如何才能“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呢?阿难尊者把佛陀所教导的禅修方法总结为止与观两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想要断尽烦恼,必须修习止观,只有通过修习止观,才能够断除一切烦恼。一个人修习止观,即使不能断烦恼,也可以证得第三不来果,也就是经文中讲到的“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

  我们来学习如何才能“得达诸漏尽”?换言之,如何才能使还没有解脱的心获得解脱,没有断尽的烦恼得以断尽,没有证悟的涅槃得以证悟?如果一个人想要断除烦恼、证悟涅槃,必须有系统地修行。

  在《长部·大般涅槃经》记载,当时有一位名叫苏跋达的游方沙门问佛陀:“现在有多位沙门、婆罗门为僧团之首、大众之首、大众之师,有名、有声望、创教祖师、受多人尊敬,他们所有人皆声称自己已经证知。到底他们所有人皆没证知,还是一部分人已经证知,一部分人还没证知?”

  佛陀回答说:“够了,苏跋达,且不管他们是否已经证知。苏跋达,凡是在法、律中没有八圣道者,那里就没有沙门,没有第二沙门,没有第三沙门,没有第四沙门。苏跋达,凡是在法、律之中有八圣道者,那里就有沙门,第二沙门、第三沙门、第四沙门。苏跋达,在此法、律中有八圣道。苏跋达,只有这里才有沙门,第二、第三、第四沙门;其它外道则无沙门。”(D.2.213-4)佛陀在这里肯定地说:如果修行者想要在一个教法、禅修体系里修有所成,不能偏离八支圣道。

  哪八支圣道呢?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在《中部·小智解经》中,把这八支圣道分为三类:其中,正见与正思维包含在增上慧学里,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包含在增上心学里,正语、正业与正命属于增上戒学。也就是说,八支圣道可分为戒、定、慧三学。增上戒学对比库来说是四种遍净戒,对在家人来说是五戒、八戒、九戒或十戒。总之,我们在持戒的时候,要做到遍净(完全的清净)。在戒清净的基础上再培育增上心学。什么是增上心学呢?经典将之解释为四种禅那。有时也称为“心清净”。对于心清净,《清净道论》定义说:“心清净名为包括近行的八种定。”

  什么是近行定呢?非常接近禅那的定力称为近行定。upa 是靠近、接近;càra是行走;upacàra 是走近禅那、接近安止的意思。samàpatti 由saü(正确地)+ àpatti(到达,进入)组成,意即正确地到达。古代音译为三摩钵底,意译为等至,也就是定。什么是八定呢?四种色界禅那和四种无色界定称为八定。四种色界禅那是: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和第四禅。四种无色界定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所有这些都称为心清净。什么是增上慧学呢?十六种观智中的世间观智。世间观智有十二种: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维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和随顺智。若再加上种姓智、道智、果智和省察智,则包括了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智慧。

  《清净道论》把这十六种观智归类为五种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属于增上慧学,若加上之前作为慧根(培育观智的基础)的戒清净和心清净,则成七清净。七清净中的第七智见清净是指四种圣道,即断除烦恼及证悟涅槃。想要达到智见清净,必须依次修习前面六种清净。也即是说,想要断除烦恼、证悟涅槃,达到智见清净,必须次第地培育作为增上慧学的五种清净;这五种清净的基础是心清净,心清净的基础是戒清净。于是,戒清净属于增上戒学,心清净属于增上心学,见清净等五种清净属于增上慧学,通过次第地修习三学,最终达到智见清净,从而圆满七清净的修习。要培育心清净、修习增上心学必须修止。什么是止呢?

  《无碍解道注》中说:“令诸敌对法止息名为止。”什么是敌对法呢?即修行的障碍、五盖或烦恼。令内心种种烦恼平静、止息下来,称为止。要培育增上慧学必须来修观。什么是观呢?《无碍解道注》中说:“通过无常等种种行相观照,称为观。”培育增上心学必须修止,培育增上慧学必须修观,止与观分别可以培育并成就定与慧。定与慧的成就必须建立在戒清净的基础上。唯有通过修习戒、定、慧,才能断除烦恼、证悟涅槃、出离生死、解脱轮回。对于止,古代音译为奢摩他。佛陀曾教导过很多修止的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有些义注也说为三十八种。四十种或三十八种只是开合的不同而已。这些培育定力的方法称为“止业处”。

  什么是业处呢?其字面意思是“工作的处所”。让心有个地方工作,从而令诸烦恼平息下来,称为止业处。在这里,我们依照《清净道论》来讨论四十种止业处。哪四十种呢?分别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一想、一差别。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和限定虚空遍。十不净——青瘀相、膨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和骸骨相。这是透过尸体腐烂的十个过程来思维厌恶不净。十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入出息念和寂止随念。四梵住——慈梵住、悲梵住、喜梵住和舍梵住。这四梵住又称为“四无量心”。四无色——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一想——食厌恶想。一差别——四界差别。有些义注也将它们分为三十八种,即把白遍与光明遍归为一类,把限定虚空遍与空无边处定归为一类,因为它们的所缘相似。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还是以四十种业处来教导禅修者。

  这四十种业处是培养定力时修行的目标。它们并不是依照所达到的定力程度来分,而是依照所缘——心专注的目标来分的。如果依定力达到的层次,可以分为两种或九种。两种是近行定与安止定。九种是欲界的近行定,以及称为安止定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是依定力所达到的层次来分的。在这四十种业处当中,有三十种可以证得禅那,其余十种只能证得近行定。哪些业处可以证得禅那呢?十遍、十不净、身至念、入出息念、四梵住和四无色。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寂止随念、食厌恶想和四界差别,这十种业处只能证得近行定,不能证得安止定(禅那)。如果想证得禅那,应该选三十种安止业处中的其中一种业处作为心专注的目标。

  心通过专注特定的目标,达到足够稳固、平静、有力、专一的时候,就可以达到禅那。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证得禅那,要选对所缘,如果选错了目标,修一辈子都不能证禅那。例如,你想通过修佛随念来证禅那,那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随念的所缘是佛陀的功德,它属于究竟法,专注究竟法是不可能证得禅那的。在专注呼吸的时候,如果找错对象,注意呼吸的冷、热,或是心跟着呼吸进去、出来,也不可能证得禅那。那要怎样才能证得禅那呢?在这三十种安止业处当中,除了两种无色业处(识无边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是取究竟法证得无色定之外,其他二十八种安止业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缘都是概念法。通过专注概念法才能证得色界禅那,专注究竟法不可能证色界禅那。

  例如,呼吸是概念法,但假如你去注意呼吸的轻柔、流动、冷暖等,这些都是呼吸中的四界,属于究竟法,专注究竟法不能证禅那;但如果只是注意呼吸本身,这是概念法,专注概念法可以证得禅那。又比如思维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这些都是概念法,专注概念法可以证得禅那。如果想要培育定力达到禅那的阶段,就必须选其中的一种业处,这种业处的所缘必须是概念法,通过专注概念法来证得禅那。在这些业处当中,有些业处对初学者来说会有点困难。例如修十不净,要先找尸体,尸体越丑陋、越难看、越难闻越好。但是有些人一看到尸体会恶心作呕、会害怕。他的心充满害怕、恐惧,怎么能安下心来禅修呢?况且现在要找尸体也不容易,很可能人刚死就送去殡仪馆了。如果要修遍禅也不容易,例如修地遍要先做地的遍相,修白遍要先做白色的遍相,然后再专注,不容易成就。

  在所有可以证得禅那的业处当中,最简单的要算是入出息念(安般念)。因为我们都有呼吸,懂得修行的人,只要把心放在呼吸上就可以修行了。呼吸是最简单的、不假外求的,只要正念一生起,把心专注在呼吸上,就是在修习入出息念了。为什么称为入出息念呢?入出息念是由巴利语ànàpànassat, i 意译过来的,音译为安那般那念。但许多人都错误地把它简略为安般念,甚至讹读为“安波念”。ànàpàna 是组合词,由assasati(入息)和passasati(出息)组成,即入出息、呼吸。sati 是念,把心沉入对象称为念。入出息念即把心沉入呼吸,或把心投入呼吸。只要我们把心念放在呼吸上,就是在修入出息念。修入出息念必须依照佛陀的教导。佛陀是如何教导入出息念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在这段经文中,佛陀教导了禅修者从寻找禅坐的地方一直到证得禅那的过程。如果我们再结合《清净道论》的解释,入出息念的修法将变得很清楚。

  其中,“诸比库”、“比库”特指当时说法的对象;当知在此也包括一切禅修者。“于此”:在佛陀的教法中。“林野”:古代翻译为阿兰若,包括远离村庄的山林、郊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无论是林野、树下或空闲处,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安静、幽静、少噪音、少吵杂。为什么佛陀要求禅修者去这些地方呢?因为这些远离声音的地方容易培育定力。为什么培育定力必须远离声音呢?佛陀说过:“声音是禅那之刺。”所以修行的时候必须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然而,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想要找个安静的地方是很不容易的,大家对此应该深有体会。初学者在培育定力时很容易受到声音的干扰。如果声音无法避免,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们是通过根门(感官)来了知外在世界的,眼看到外面的颜色,耳听到外面的声音,鼻嗅气味,舌头尝味道,身触到各种的感觉,心想各种的对象,这些称为六门——眼、耳、鼻、舌、身、意。

  六门有个特点,如果你认真地看,其他诸门的力量会减弱;如果你的意门很强,其他五门则会变弱。当声音撞击耳门的时候,如果我们作意它,耳门心路过程会变得强,心(意门)会变弱。当我们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如果外面传来声音,若心力偏弱的话,耳门心路过程会变强,声音会把我们的心拉走。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通过减弱耳门心路过程,不去注意声音,并通过加强意门心路过程的作用、加强心的力量来减低外在声音的干扰。为什么需要这样呢?如果一个人想要追求完美的话,在此世界上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地方是安静的。如果你到过缅甸帕奥禅林,你会发现即使坐在禅堂里,也可能会听到建筑的声音,一会儿开电锯,一会儿钉东西,很吵杂。就算你躲到森林里,还是会有鸟叫、风声等等,要找一个完全安静的地方是很难的。这时候我们应该把心更强有力地投入禅修的所缘,从而减低外在的干扰。同时我们也应如此思维:毕竟这个社会、这个世间是不圆满的,如果一定要追求完美,只会增加自己的痛苦。通过这样如理作意来减低外在的干扰。

  接着佛陀又说:“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这里讲禅坐的姿势。“结跏趺而坐”是指在行、立、坐、卧四种身体姿势中,坐姿是最好的。行走容易疲劳,站着也是,而且不利于长时间入定,躺卧虽然舒服,但是躺着不久就昏昏欲睡,不容易提升精进力。在行、立、坐、卧四种姿势中,坐姿是最恰当的,因为不容易疲劳,又可以保持精进力,有利于长时间入定,所以佛陀鼓励采用坐姿。坐姿可以选择结跏趺坐。怎样的坐姿最舒服呢?能双盘的建议双盘,不能双盘的用单盘,如果连单盘都觉得有困难的话就散盘,或者是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也可以,但不要把两脚伸直对着佛像。建议大家把坐垫垫高一点,若是地板太凉,可以拿毯子或毛巾铺在地上,坐垫置于臀部下面,这样坐容易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如果直接坐在地上,由于身体的重心偏后,为了保持平衡,上身会越坐越往前倾。如果把后面的坐垫垫高一点,容易使上身保持长时间正直。

  至于双手,叠掌也可以,放下来也可以,放在膝盖上也可以。总之,坐姿要坐得舒服。“保持其身正直”:正直是腰不弯下来,也不歪向一边。“置念于面前”:把心念建立在面前。什么是面前?业处就是面前,把心念安置在业处这个地方。“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佛陀在这句话点出了修入出息念的要点:除了入息、出息之外,不要注意其他行相——不要注意呼吸的冷暖等,或呼吸与皮肤接触的触觉——只是对呼吸本身保持正念、正知,了了分明。禅修者做好种种准备工作之后,开始正式修习入出息念。接下来的经文讲解修习入出息念的次第。

  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入出息阶段:“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第二阶段——长短息的阶段:“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第三阶段——全息阶段:“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第四阶段——微息阶段:“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根据这段经文,禅修者修习入出息念的次第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入出息、长短息、全息和微息。入出息是最明显的,它比较粗,这时心就注意入和出的呼吸。等呼吸稍微平静、缓慢之后,我们知道这是“长息”;有时候呼吸稍微急促一点,知道这是“短息”。等呼吸更加缓慢,但仍然知道它的入和出时,可注意全息——呼吸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如果呼吸变得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绵绵密密时,我们不用去管它的入和出,只知道有“息”就可以了,这时叫“微息”。虽然修入出息念基本上可以分为这四个阶段,但也并非千篇一律。

  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根据呼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我发现有好一部分的禅修者在专注呼吸的时候,可以很快地进入微息阶段,对他们来说不一定需要经过长短息和全息。如果发现呼吸很明显,应注意入息与出息;等呼吸变得微细时,若继续注意入出息反而会感觉很勉强,心也无法变得更平静,此时可以直接进入微息的阶段。在《清净道论》中提到:“如其他的业处越往上[所缘]越明显,但此入出息念业处则不然。此业处越往上修习,其所缘越微细,甚至变成不现起。”(Vm.1.229)以地遍为例子:在开始修习地遍时,注视地的遍相;但一闭上眼睛,地的遍相转瞬即逝或漆黑一片。你必须经常睁眼注视,使地的遍相在心中逐渐形成,但刚开始时是不清晰的。通过数数修习、不断专注,地的遍相会越来越清楚。

  经过遍作相与取相,到了似相的阶段,地的遍相就很清楚了。假如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越专注呼吸越清楚,最后变成在喘粗气,这岂不是有问题?修习

  入出息念时,呼吸应该越来越微细,微细到连自己都感觉不到,这是好事情。然而,如果禅修者在微息阶段把握不好的话,心很容易跑开。无论是入出息、长短息、全息或者微息,我们都应根据呼吸的具体相状来调整心。在禅修的整个过程,我们用不着调整呼吸或改变呼吸。呼吸处于怎样的状态,我们就怎样看待它,不要去干涉。干涉它往往会令心躁动,我们只须平静地对待它就可以,需要调的是我们的心。例如在入出息的阶段,由于呼吸明显,我们的心可以清楚地觉知呼吸。到了长短息阶段,由于呼吸稍微缓慢一点,我们的心也跟着微细一点。

  到了全息阶段,由于呼吸更加微细,我们可以把心再调得更微细一点。到了微息阶段,很多禅修者会发现呼吸不见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的心还处于之前比较粗的阶段。也就是说,能知道呼吸的进出属于比较粗的阶段;当呼吸变得微细时,他感觉没有对象了,会以为“我没有呼吸了”。由于心失去对象,他可能变得昏昏欲睡,或者心跑去寻找其他明显的所缘,于是变成妄想。本来微息的阶段是好事,反而会有妄想插进来。那应该怎么办呢?调心不调息,把心再调细一点。在入出息、长短息和全息的阶段,就好像一个人坐在门窗全部打开的房间里,东边的窗吹来的风他可以体验到,西边吹来的风他也可以体验到。到了微息阶段,就好像把所有的门窗都关了,只开着空调在里面享受。同样的,在微息阶段,由于入与出的呼吸已经不明显了,他就把心安住在鼻前,并且把心调细,不能再像之前觉知入出息时的心来对待微息。就好像我们很容易看到掉在地上的一枝笔,但是要看清地上的一根头发,就需要更细心才行。

  同样的,当呼吸变得微细的时候,我们要用更细、更平静、更专注的心觉知它。只要你知道鼻前还有息,把心安住在这里就行,不要动它,更不要改变它。你就在这里静静地等待,或者静静地安享微息。当你可以将心持续地安住在微息上,你的定力就可以提升。在禅修的任何一个阶段,禅修者都有可能体验到光。然而,光不等于禅相。禅相被禅修者体验为光,但是光却并不一定是禅相。光与禅相有什么区别呢?光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但是禅相则必须出现在业处这一带,如果是修习入出息念,则必须出现在鼻头这一带。出现在鼻头这一带的光才能称为禅相。刚开始的时候,禅修者所体验的光可能不是出现在鼻头这一带,而有可能出现在眼前、头上或者笼罩在脸部。我们只能把这些现象叫做光,还不是禅相。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应该去注意它;如果注意这些光,心容易被这些光引走、拉走。特别是在微息的阶段,由于业处一带的所缘不清晰,光相对就变得明显,心很容易被明显的光吸引过去。一旦去注意光,心就被光拉走了。

  此时,他的心已经偏离了业处,这是错误的。只要不是出现在鼻头一带的光,就不应该去注意它。也就是说,不是禅相就不应理会它。由于我们过去的巴拉密,或者定力培育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体验到光。然而,当定力培育到某种程度时,心变得更有力,假如此时你的动机、念头不正确,心很容易变现出很多东西来。有些禅修者描述道:我看到大片的森林、白云、很多人,甚至看见天人、佛菩萨等等,这些都是很危险的!在禅修过程中,出现各种景象和体验是正常的。譬如说当我们的心达到某种平静时,会感觉身心轻安,会体验到各种景象,会体验到光,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体验这些现象本身并非坏事,但是如果我们去注意它,问题就来了。

  例如,当你感觉身心轻安愉悦的时候,你可能认为这是很高的境界,于是你的心不知不觉去注意身心的轻安感受。此时,你的心已经偏离了呼吸。当你看到某些景象、看到光,你的心去追求光的话,又偏离了你的业处。由于这些景象或光都是由心想变现出来的,它们将随着心的变化而变幻不定。一旦你的心偏离了固定的业处,而去追求变幻的光影,就好像一个迷失的小孩,这是很危险的。许多盲修瞎练的人会发疯、走火入魔,多数就发生在这个阶段。当他们的定力培育到某个阶段,但是心却去追求境界、追求声色光影,就好像一个刚开始学会走路的小孩,一走出家门就回不了家了,很危险!心也是这样,应该时时警惕自己,不要追求觉受,不要追求声色,不要追求光影,更不要追求什么境界,只管坚守住自己的业处就可以。这就好像烧一锅水一样,烧到一定的温度会听到水的响声,这是正常现象,只是水还没沸腾就不应过急地打开锅盖。

  禅修者体验到光也类似于听到烧水的响声,此时他只应持续地专注自己的呼吸,不要管那些光。不久之后,他将会发现光越来越贴近呼吸,最后只出现在鼻头一带,这时才称为禅相。在禅相刚开始出现时,有些禅修者可能会遇到转换所缘的问题。禅相在刚开始出现时通常是灰蒙蒙的,有时出现,有时暗淡,有时消失,这是由于禅相还不稳定的缘故。禅相不稳定,我们的心不能急,不要去管它,还是继续专注呼吸。因为此时呼吸是稳定的,禅相是不稳定的。如果太着急去注意不稳定的禅相,由于心放在不稳定的所缘上,心也变得不稳定,定力就会倒退。等到感觉光就是呼吸、呼吸就是光,光和呼吸合二为一,这时就应该把心投入到禅相当中。一旦把心投入到禅相中,就应该把呼吸忘掉。就好像落难者坐着救生船漂荡在汪洋大海中,遇到大船时就应放弃救生船,登上那艘大船。同样的,当禅相出现而且很稳固的时候,就应放弃呼吸,把心专注在禅相上。在刚转换所缘的时候,由于心面对比较陌生的所缘,有时心会晃动,导致禅相会变暗。这时不要去管它,心还是专注禅相。如果禅相不见了,我们才专注回鼻端一带的呼吸。等禅相又出现而且稳固了,才把心再投入到禅相中。

  第一次专注禅相时可能有点晃动,经过第二次、第三次,我们的心越来越善巧、越来越熟练了,就可以把心持续地专注在禅相上。此时他应练习专注禅相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乃至更久。禅相刚开始出现时,可能像烟、像雾、像云、像烟圈、像棉花,我们称为“取相”。随着定力的提升,禅相将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晃耀、越来越剔透,甚至像太阳光、像水晶、像宝石一样,这时称为“似相”。禅修者持续地专注似相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他将有可能证得初禅。禅那,巴利语jhàna 的音译。

  禅那是什么意思呢?在《清净道论》中解释说:“专注所缘为禅那”或“烧毁敌对法为禅那”心紧密地专注对象,所以称为禅那。又在禅那中已烧毁了被称为敌对法的诸盖,所以称为禅那。当禅修者可以稳固地专注人中一带的似相达到一定的量(例如三小时)之后,业处导师会教他查“有分”。

  当然,这里的“有分”只是个借用名词,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有分,其真正意思是“心所依处”。但心所依处只是色法,他应该去查在心所依处映现的影子。他应在心脏里去查有分。当他查到有分之后,应继续查初禅的五禅支。

  什么是禅支呢?禅支,巴利语jhàna?ga,即禅那的成分。由于初禅是由五个成分组成的,所以称为禅支。这五个成分其实是五种心所,也就是五种心的作用。哪五种呢?1.寻——把心投入似相;2.伺——心继续思维似相;3.喜——喜欢似相;4.乐——体验似相的快乐;5.一境性——心只专注于似相。当他可以在心所依处查到五禅支,我们就知道他很可能已经证得初禅了。

返回目录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