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奥禅师:智慧之光 第十五章:道非道智见清净义释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 第十五章:道非道智见清净义释
此观智正确无误地依循无随烦恼(upakkilesa)的恒古观道,即恒古的正道,是在圣道前生起的前分道(pubba- bhàgamagga)。十随烦恼(如光明)并非恒古的正观道,并非在圣道之前生起的前分道。那如实明了与知见恒古的正观前分道,以及非道(非恒古正观前分道)之观智,被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即是不受随烦恼污染的清净观智,知见﹕「此是正道,此非正道。」(《清净道论》)
聚思惟或理法观
欲成就道非道智见清净的禅修者,应先修习称为聚思惟(kalàpa sammasana)的理法观(naya vipassanà)。
聚思惟:整体或一组组地,轮流观照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等名色三相的观法,是为聚思惟。这是古印度大长老所采用的名称。
理法观:佛陀于完整三轮转法教示(Teparivattadhamma desana)里,如在《无我相经》(Anattalakkhaõa Sutta)里教示﹕Ya§ ki¤ci råpa§ atãtànàgatapaccuppanna§....
五取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有十一个存在的形式,即过去(atãta)、未来(anàgata)、现在(paccuppanna)、内(ajjhatta)、外(bahiddha)、粗(oëàrika )、微细(sukhuma)、劣(hãna)、胜(paõita)、远(dåra)与近(santika)。用以下三个方式把五蕴分组后,再观它们的三相以修观,是为理法观﹕
一、把它们分为五组(即五蕴法)
二、把它们分为十二组(即十二处法)
三、把它们分为十八组(即十八界法)
理法观是斯里兰卡大长老所采用的名称。
观智的目标(所缘):
1. 在六处门与目标一起生起的六法,即眼门法、耳门法、鼻门法、舌门法、身门法与意门法。
2.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
3. 六门,即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与意门。
4. 六所缘(目标),即色所缘、声所缘、香所缘、味所缘、触所缘与法所缘。
5. 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与意识。
6. 六触,即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与意触。
7. 六受,即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与意触生受。
8. 六想,即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与法想。
9. 六思,即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与法思。
10. 六爱,即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与法爱。
11. 六寻,即色寻、声寻、香寻、味寻、触寻与法寻。
12. 六伺,即色伺、声伺、香伺、味伺、触伺与法伺。
13. 六界,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与识界。
14. 十遍处(10 kasiõa)。
15. 三十二身分(32 koññhàsa)。
16. 十二处(12 àyatana)。
17. 十八界(18 dhàtu )。
18. 二十二根(22 indriya)。
19. 三界(3 dhàtu),即欲界、色界与无色界。
20. 九有(9 bhava),即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一蕴有(= 无想有)、四蕴有(= 四无色界)、五蕴有(= 十一欲界与十五色界)。
21. 四色禅那。
22. 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
23. 四无色禅那。
24. 十二缘起支。
有三种当渡及具备得渡之人。佛陀以种种方法教观禅(如五蕴法等)的目的就是要拔渡这三种有情。
若人以五蕴法,或十二处法,或十八界法修观,他能够证悟阿罗汉果。若人能以任何一法修观而实现其愿(即阿罗汉果),为何佛陀还教这么多种方法,而不只教一种方法?其原因是,佛陀如此教的目的是为了渡三种有情。
三种当渡之有情的差别如下﹕
甲:
1. 色疑者(råpa sammåëhà),对色愚痴。
2. 无色疑者(aråpa sammåëhà),对名愚痴。
3. 二疑者(ubhaya sammåëhà),对名色两者皆愚痴。
乙:
1. 利根者(tikkhindriyà)。
2. 中根者(majjhimindriyà)。
3. 钝根者(mudindriyà)。
丙:
1. 喜简约者(sankhittaruci)
2. 喜中等者(majjhimaruci)
3. 喜详细者(喜广说者,vitthàraruci)
佛陀以种种方法教示,以便拔渡这三种有情。
1. 佛陀以五蕴法教观禅(如《无我相经》),以拔渡以下的有情﹕
一、对名法愚痴的无色疑者。
二、利根者。
三、喜简约者。
2. 佛陀以十二处法教观禅,以拔渡以下的有情:
一、对色法愚痴的色疑者。
二、中根者。
三、喜中等者。
3. 佛陀以十八界法教观禅,以拔渡以下的有情﹕
一、对名法两者皆愚痴的二疑者。
二、钝根者。
三、喜详细者。
亦有以根教观禅之法,以便禅修者易于观照无我相。只有以正见智彻知以下四项之后,上述种种修观之法才能带来道、果与涅盘的利益﹕
1. 转起(pavatti)﹕五蕴之生起,即苦谛。
2. 起因(pavatti hetu)﹕苦谛之因。
3. 灭(nivatti)﹕苦谛与集谛之灭。
4. 灭因(nivatti hetu)﹕趣向苦谛与集谛之灭的行道。
由于没有亲自以正见智彻知以上四项,就不可能获得道果与涅盘的利益,所以佛陀以谛法与缘起法教观禅,以便人们能够体证它们。
注意:
究竟法(paramattha)有四种,即心、心所、色与涅盘。在它们四者当中,心、心所与色法是无常究竟法、苦究竟法与无我究竟法;涅盘则是常究竟法、乐究竟法与无我究竟法。
想要证悟常、乐、无我究竟法之涅盘(第四种究竟法)的善者,必须重复地观照心、心所与色法(第一、第二与第三种究竟法)及它们之因的三相(即无常、苦与无我)。
如此修习时﹕
1. 把心与心所归纳为名组,及把色法归纳为另一组之后,若禅修者以名色法的方法修观,他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2. 把色法归纳为一组,及把名法归纳为四组,即受、想、行与识之后,如果以五蕴法修观,他也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3. 把名色法归纳为十二组之后,如果以十二处法修观,他也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4. 把名色法归纳为十八组之后,如果以十八界法修观,他也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5. 把名色法归纳为二十二组之后,如果以根教法修观,他也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6. 把名色法归纳为十二支之后,如果以缘起教法修观,他也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7. 把名色法归纳为苦谛与集谛两组之后,如果以谛教法修观,他也能够证得道果与涅盘。
这些作为观智目标(所缘)的名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十二缘起支、苦谛与集谛都只是心、心所与色法而已。虽然观法不同,但作为观智目标的根本究竟界都是一样的。
因此欲修观禅的禅修者必须先证得了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即﹕
1. 分别了色法与名法。
2. 辨别了诸因。
可能有人会问:「在已辨别了的名色与因果当中,应以何法为始修观?」其答案是﹕「从容易和清楚的开始。」
《清净道论》(第20章.节12)提到:Yepi ca sammasanupagà, tesu ye yassa pàkañàhonti sukhena pariggaha§ gacchanti, tesu tena sammasana§ àrabhitabba§.
《大疏钞》提到:Ye råpàråpadhammà. Yassà ti yogino. Tesu tena sammasana§ àrabhitabba§ yathàpàkaña§ vipassanàbhinivesoti katvà. Pacchà pana anupaññhahantepi upàyena upaññhahàpetvà anavasesatova sammasitabbà.
在适于修习观禅的世间名色法当中,禅修者应观照对自己容易又清楚的名色法之三相,以修习观禅思惟智。
(甲)对于「禅修者应观照对自己容易又清楚的名色法之三相,以修习观禅思惟智」这一句,论师认为禅修者有能力对清晰的名色法修观。
(乙)然而,过后他应运用技巧,再观照对其智不清晰的名色法,以便不会有任何遗漏(名色与因果)。(《大疏钞》)
禅修者应注意,上述注释的指示只是对已成功辨别了五摄受之人而言,五摄受是﹕
1. 色摄受(råpa pariggaha)
2. 非色摄受(aråpa pariggaha 即名摄受)
3. 色非色摄受(råpàrupa pariggaha 即名色摄受)
4. 缘摄受(paccaya pariggaha 辨别今生名色之因)
5. 世摄受(addhàna pariggaha 辨别过去与未来世名色之因)
亦应注意,这些指示并没说禅修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观照任何生起或容易之法,而不分别概念法与究竟法两者。它们也不是对刚来到禅林,而还没有以下任何知见的禅修者而言﹕
1. 没有知见色至究竟法,
2. 没有知见名至究竟法,
3. 没有知见名色至究竟法,
4. 没有知见今生名色至究竟法,
5. 没有知见过去与未来世名色之因。
有些人教导只观照正当生起及明显之法,如此他们只是依据(甲)项注释与疏钞的解释,而没有参考(乙)项疏钞的解释。根据对《相应部.六处品.不通解经》(Sa§yutta Nikàya, Saëàyatana-vagga, Aparijànana Sutta)的疏钞,禅修者应以三遍知透彻地辨别及观照一切色法与名法。
应遵照的规则
由于完整三轮转法教示(Teparivattadhamma desana,如《无我相经》)与上述注释及疏钞的指示,是观照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一切行法(名色与因果),有人可能会问,应该跟从哪一种方法与规则修习禅观。在《殊胜义注》(Aññhasàlinã)与《清净道论》(第21章.节83)有关「至出起观」的篇章里提及应遵守的规则。以下是《殊胜义注》的批注﹕
Idhekacco àditova ajjhatta§ pa¤casu khandhesu abhinivisati, abhinivisitvà te aniccàdito passati, yasmà pana na suddhaajjhattadassanamatteneva maggavuññhàna§ hoti, bahiddhàpi daññhabbameva, tasma parassa khandhepi anupàdinnasaïkhàrepi anicca§ dukkhamanattàti passati. So kàlena ajjhatta§ sammasati kàlena bahiddhàti. Tasseva§ sammasato ajjhatta§ sammasanakàle vipassanà maggena saddhi§ ghañiyati. Eva§ ajjhatta§ abhinivisitvà ajjhatta§ vuññhàti nàma. Sace panassa bahiddhà sammasanakàle vipassanà maggena saddhi§ ghañiyati, eva§ ajjhatta§ abhinivisitvà bahiddhà vuññhàti nàma. Eseva nayo bahiddhà abhinivisitvà bahiddhà ca ajjhatta¤ca vuññhànepi.
Aparo àditova råpe abhinivisati abhinivisitvà bhåta- råpa¤ca upàdàråpa¤ca paricchinditvà aniccàdito passati, yasmà pana na suddharåpadassanamatteneva vuññhàna§ hoti aråpampi daññhabbameva, tasmà ta§ råpa§ àrammaõa§ katvà uppanna§ vedana§ sa¤¤a§ saïkhàre vi¤¤àõa¤ca ida§ aråpanti paricchinditvà aniccàdito passati. So kàlena råpa§ sammasati kàlena aråpa§. Tasseva§ sammasato råpa- sammasanakàle vipassanà maggena saddhi§ ghañiyati. Eva§ råpe abhinivisitvà råpà vuññhàti nàma. Sace panassa aråpasammasanakàle vipassanà maggena saddhi§ ghañiyati, eva§ råpe abhinivisitvà aråpà vuññhàti nàma. Esa nayo aråpe abhinivisitvà aråpà ca råpà ca vuññhànepi.
`Ya§ ki¤ci samudayadhamma§ sabba§ ta§ nirodha- dhamma'nti(mahàva. 16; dã. ni. 1.298).
Eva§ abhinivisitvà evameva vuññhànakàle pana ekappahàrena pa¤cahi khandhehi vuññhàti nàmàti. Aya§ tikkhavipassakassa mahàpa¤¤assa bhikkhuno vipassanà. (《殊胜义注》节226‧罗马版)
Abhiniveso ti ca vipassanàya pubbabhàge kattabba- nàmaråpaparicchedo veditabbo. Tasmà pañhama§ råpa- pariggaõhana§ råpe abhiniveso. Esa nayo sesesupi.(《大疏钞》)
「辨别」(abhinivesa)是指在修观之前应以智辨别名色的名色分别智。举例来说,以先辨别色法,进而修习观禅即是色辨别(råpe abhinivesa),对于其它辨别亦可以此类推。辨别作为观智目标的行法(即苦谛与集谛)亦称为「辨别」。
出世间圣道能以下列的方式出起(出现)﹕
1. 始于观照内(内行法),它从内(内行法)出起;
2. 始于观照内,它从外(外行法)出起;
3. 始于观照外,它从外出起;
4. 始于观照外,它从内出起;
5. 始于观照色,它从色出起;
6. 始于观照色,它从名出起;
7. 始于观照名,它从名出起;
8. 始于观照名,它从色出起;
9. 从五蕴出起。
(一)在此教法里,有些禅修者始于辨别内五蕴,进而轮流观照内五蕴的三相。然而,只对内五蕴修观是不能令「至出起观」(vuññhànagàminã vipassanà,即从行法出起,而趣向涅盘)与道心路过程(magga vãthi)生起的,他必须也观照外五蕴。因此,在辨别他人的五蕴与非有情的无执取行法后,他应轮流观照外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禅修者应一时观照内行法的三相;一时观照外行法的三相。在如此观照内行法时,他的观智与圣道相接(意即圣道智在观智的末端生起),这被称为「始于观照内,它从内出起」。
至出起观是从行法出起(出来),而趣向无为涅盘的「观心路过程」,这即是称为达顶观(sikhàpattà vipassanà)的行舍智、随顺智与种姓智。
(二)另一个方式﹕禅修者始于观照内,进而交替地观内与观外,当他正在观外时,观智与圣道相接,这即是「始于观照内,它从外出起」。
(三、四)始于观照外,它从外与内出起。(与第一和第二项类似,差别只是始于观照外。)
(五)(内外皆有名色两者)另有一人先修色业处(即辨别色法),进而观照四大界与二十四所造色的三相。然而,只观照色法是不能使到「至出起观」生起的,他必须也观照名法的三相。因此,在辨别受、想、行与识为「这是名法」之后,他应观照名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当他正在观照色法时,其观智与圣道智相接,这是「始于观照色,它从色出起」。
(六)若正在观照名法时,其观智与圣道智相接,这即是「始于观照色,它从名出起」。
(七、八)与第五和第六项类似,差别只是「始于观照名」。
(九)在观照「一切集起法终必坏灭」(Ya§ ki¤ci samudaya dhamma§, sabba§ ta§ nirodha dhamma§)后,至出起观智生起,这即是从五蕴出起。这是大慧利观(tikkhe vipassaka mahàpa¤¤à)比丘之禅观。
注释说从容易辨别的名色法开始修习观禅,这是针对已成功修完五摄受,而正当转修思惟智者而言。如疏钞给予的澄清,在对于辨别的名色法修习思惟智之后,禅修者必须进而运用种种技巧,令不清晰的名色法变得清晰,然后再观照它们的三相,这是因为﹕
1. 只观照色法不可能证悟圣道;
2. 只观照名法(四名蕴)不可能证悟圣道;
3. 只观照内五蕴不可能证悟圣道;
4. 只观照外五蕴不可能证悟圣道。
应注意的要点
修观禅时应(轮流地观照)﹕
1. 一时观内(内五蕴);
2. 一时观外(外五蕴);
3. 一时观色(四大界与所造色);
4. 一时观名(四名蕴);
5. 一时观无常相;
6. 一时观苦相;
7. 一时观无我相。
应注意修习观禅之法,并不是毫不分别概念法与究竟法、随心所欲地观照任何正在生起之法。换言之,概念法并非观禅的目标,只有究竟法才是观禅的目标。
三相
Eko àditova aniccato saïkhàre sammasati. Yasmà pana na aniccato sammasanamatteneva vuññhàna§ hoti, dukkhatopi anattatopi sammasitabbameva, tasmà dukkhatopi anattatopi sammasati. Tasseva§ pañipannassa aniccato sammasanakàle vuññhàna§ hoti, aya§ aniccato abhinivisitvà aniccato vuññhàti nàma.
Sace panassa dukkhato anattato sammasanakàle vuññhàna§ hoti, aya§ aniccato abhinivisitvà dukkhato, anattato vuññhàti nàma. Esa nayo dukkhato anattato abhinivisitvà sesavuññhànesupi.
(一)在以智辨别行法的生灭本质之后,某禅修者开始观照它们为无常,以修习观禅。但只观无常是不能够令到至出起观生起的,他必须也辨别行法受到生灭压迫的本质,而观它们为苦;以及辨别它们没有不坏灭的实质,而观它们为无我。因此他必须也观照苦与无我。若当他正在观照行法为无常时,至出起观生起,那他即是「始于观照无常,从无常出起」。
(二)若当他正在观照苦时至出起观生起,那即是「始于观照无常,从苦出起」。
(三)若他正在观照无我时至出起观生起,那即是「始于观照无常,从无我出起」。
对始于观照苦与无我的出起亦可以此类推。
根据上述的注释,禅修者必须轮流地观照行法 ﹕
1. 一时为无常;
2. 一时为苦;
3. 一时为无我。
无我之光
无论是否有佛出世,无常相与苦相都会显现于世间;然而,如果没有佛出世,无我相是不会显现于世间的。即使是智者,如拥有大神通的色拉邦迦(Sarabhanga)菩萨,也只能教示法为无常与苦,而不能教示无我。若此智者能教示行法为无我,其弟子或听众就可能证悟圣道果智。诚然,除了「一切知正等正觉者」(Sabba¤¤utà Sammà- sambuddha)之外, 说示无我相并不在任何人或有情的能力之内[1],所以无我相并不是显著之相。佛陀把无我相连同(一)无常相,或(二)苦相,或(三)无常与苦相两者一起教。
Nànàdhàtuyo vinibbhujitvà ghanavinibbhoge kate anattalakkhaõa§ yathàvasarasato upaññhàti (Abhi-com. 2, p.47. Vism. 2, p.276)──若能够辨别每个色界(råpa dhàtu)与名界(nàma dhàtu),逐一地破除色密集与名密集,直到知见究竟法,无我相(无我之光)就会如实地呈现于禅修者之智。
只在有能力逐一地辨别色聚与名聚里的究竟界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时,色密集与名密集才能被破除。只有在破除密集之后,禅修者才能证得究竟智;也唯有如此无我之光才能明亮与相符地生起;而且只有在观照无常、苦、无我至非常清晰时,他才能证悟圣道。
因此,若人的教法含有以下的观念﹕
1. 不必要看到色聚与名聚;
2. 弟子(声闻)不能够看到色聚与名聚;
3. 弟子不能够分别色聚与名聚;
4. 弟子不能辨别佛陀所教的究竟色与究竟名;
5. 只有一切知正等正觉者才能知见佛陀所教的名色法,这只是属于佛陀的能力范围;
6. 只有阿罗汉才能知见这些名色法,
那么,他的教示已乖离了正道,也是不依据圣典的。只有在能够分别色聚与名聚时,禅修者才能证得究竟观智。应注意,只有通过究竟界才能证悟涅盘,通过概念是不可能证悟涅盘的。
聚思惟观法与各别法观法
Samåhagahaõavasena pavatta§ kalàpasammasanam. Phassàdi ekeka dhammagahaõavasena pavattà anupada- dhammavipassanà. (Målañãkà)
有两种观法,即名为理法观的聚思惟观法(kalàpa sammasana)和各别法观法(anupadadhamma-vipassanà)。依据名色法、五蕴法、十二处法、十八界法、缘起法等把名色或行法分为两组,或五组,或十二组,或十八组,或十二组等,进而依照这些组别修观,即是称为聚思惟的理法观。
(于此观法,取六处门与四十二身分里的色法整体为「色」,轮流观照它的三相。同样地,禅修者必须也轮流观照过去、现在、未来、内与外整体的色法的三相。
对于名法,他观照在一个心识剎那里的名法整体为「名」,或观它们为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对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的观法也是如此。)
逐一地对色聚里的每个色法(如地、水、火、风等)修观,以及逐一地对在一个心识剎那里的每个名法(如触 、受、想、思等)修观是为各别法观法。
在这两种观法当中,《清净道论》(第20章.节2)指示刚开始修观禅者应先修称为聚思惟的理法观。
缘起法
《清净道论》(第20章.节9)里提及十二缘起支也包括在观禅的目标之内。
Sappaccayanàmaråpavasena tilakkhaõa§ àropetvà vipassanà pañipañiya anicca§ dukkha§ anattà'ti sammasanto vicarati.(Målapaõõàsa Aññhakathà)
这对《中部.根本五十经篇》的注释也指示应根据观智的阶段观照名色与它们的因之三相。
根据这些指示,在以智辨别诸缘起支的因果关系之后,禅修者应时而观照因的三相;时而观照果的三相,即轮流观照它们的无常、苦与无我。
修习观禅的禅修者应﹕
1. 一时观内;
2. 一时观外;对于这两者,又﹕
3. 一时观色;
4. 一时观名;
5. 一时观因;
6. 一时观果;
7. 一时观无常;
8. 一时观苦;
9. 一时观无我;
10. 一时观不净。
`Asubhà bhavetabbà ràgassa pahànàya.'──「应修习不净以去除贪欲。」(《自说语.弥酰经》Meghiya Sutta, Udana Pàëi)在《弥酰经》里,佛陀指示修习不净观以去除贪欲(ràga);他也在《胜利经》(Vijaya Sutta)里指示修习不净观以去除贪欲。在三相当中,不净「围绕」着苦随观,此观法应运用于现在五蕴。
再者,在完整三轮转法教示(如《无我相经》)当中,佛陀也指示观照过去五蕴与未来五蕴。根据这些指示,禅修者应知道,他必须如观照现在五蕴般,观照过去蕴与未来蕴。因此,他应﹕
11. 一时观过去;
12. 一时观未来。(一共十二项)
这些是禅修者对于观禅应预先知道的要点。再者,他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观照名色,如五蕴法、十二处法、十八界法、十二缘起支法等等。这本手册主要说明的是以名色法修观之法。
观智与神通
关于辨别过去与未来,有些大德认为只有已证得神通(尤其是宿命通)的人才能辨别过去与未来。事实上是有两种辨别过去与未来的方法,即通过宿住随念智和观智。在《相应部.蕴品》及其注释教到﹕
"Ye hi keci, bhikkhave, samaõà và bràhmaõà và anekavihita§ pubbenivàsa§ anussaramànà anussaranti sabbete pa¤cupàdànakkhandhe anussaranti etesa§ và a¤¤atara§. Katame pa¤ca?
`Eva§ råpo ahosi§ añitamaddhàna'nti ... iti và hi, bhikkhave, anussaramàno råpa§ yeva anussarati. `Eva§ vedano ahosi§ añitamaddhàna'nti ... iti và hi, bhikkhave, anussaramàno vedana§ yeva anussarati. `Eva§ sa¤¤o ahosi§ añitamaddhàna'nti ... `Eva§ saïkhàro ahosi§ añita- maddhàna'nti ... `Eva§ vi¤¤àõo ahosi§ añitamaddhàna'nti ... iti và hi, bhikkhave, anussaramàno vi¤¤àõameva anussarati." (Sa§yutta-aññhakathà)
Pubbenivàsanti na ida§ abhi¤¤àvasena anussaraõa§ sandhàya vutta§, vipassanàvasena pana pubbenivàsa§ anussarante samaõabràhmaõe sandhàyeta§ vutta§. Tenevàha ... `sabbete pa¤cupàdànakkhandhe anussaranti, etesa§ và a¤¤atara'nti. Abhi¤¤àvasena hi samanussarantassa khandhàpi upàdànakkhandhàpi khandhapañibaddhàpi pa¤¤attipi àrammaõa§ hotiyeva. Råpa§ yeva anussaratãti eva¤hi anussaranto na a¤¤am ki¤ci satta§ và puggala§ và anussarati, añite pana niruddha§ råpakkhandhameva anussarati. Vedanàdãsupi eseva nayoti.(Sa§yutta- aññhakathà)
「诸比丘,在这世上,有些沙门与婆罗门能够以智忆起许多过去蕴;如此追忆时,如果想要的话,他们也能忆起五取蕴或五蕴之一。
若要的话,这些沙门与婆罗门也起够以智忆起:
1. 那色在过去曾生起;
2. 那受在过去曾生起;
3. 那想在过去曾生起;
4. 那行在过去曾生起;
5. 那识在过去曾生起。」
(《相应部.所食经》Khajjanãya Sutta, Sa§yutta Nikàya)
佛陀说示时用「宿住」(pubbenivàsa,即过去蕴)一词,并不是指以宿住随念智(pubbenivàsànussati abhi¤¤à)忆起过去蕴,而是那些沙门与婆罗能以观智忆起过去蕴。因此佛陀说示﹕「(他们)……能以智忆起五取蕴或五取蕴之一。」其差别是通过神通忆起过去蕴时,宿住随念智能知见﹕
1. 包括出世间法在内的五蕴。(意即它能知道在圣者,例如过去佛,心中生起的出世间法。
2. 五取蕴(意即不包括出世间法在内)。
3. 与五蕴有关的族系、美丽、食物营养、快乐、痛苦等等。
4. 各种概念,如名称概念。
然而,观智并不能知道以上第一、第三与第四项,而只能知道第二项,即属于观禅目标的五取蕴。
上述经文所提及的「以智忆起色而已」(råpa§ yeva anussarati),是指在以智忆起过去蕴时,并没有忆起任何人、有情或我,而只是忆起究竟法,它只以智忆起在过去已灭尽的色蕴。应注意对受等亦是如此。(《相应部注》)所以应注意:禅修者能以观智辨别且知见过去五取蕴。在此,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也包括在观智之内。
一个重要的条件
能忆起过去五蕴对辨别过去因来说非常重要。若人不能忆起过去五蕴,他就不可能辨别属于过去五蕴一部分的过去因。同样地,对于「过去果生起是因为更远的过去因」及「现在果生起是因为过去因」,他是无法辨别的。若人不能辨明未来五蕴,他就不可能辨别「未来果生起是因为现在因或过去因」及「更远的未来果生起是因为未来因」,这是因为未来果与未来因是属于未来五蕴的一部分。
追寻过去因果与未来因果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能够辨别临死速行的目标,即业或业相或趣相。由于那目标是因为即将引生果的业而出现,所以它是追寻将引生果,或已引生果,或正当引生果之业的主要条件。它是临死时在相符的六根门生起的目标,尤其是临死时在有分心(意门)出现的目标。必须先能够辨明六门(尤其是意门),禅修者才能进而辨别出现于相符根门的目标。只有在能够辨明那目标时,禅修者才能辨别引生果之业,以及围绕那业的无明、爱与取。
只有在能够辨明有分心(意门)时,禅修者才能辨别在有分心之间生起的心路过程。属于因的无明、爱、取、行与业即包括在这些心路过程里,它们是心路过程心的一部分。
追寻过去因时,能辨明过去临死速行的目标是很重要的。为了辨明那临死速行的目标,就必须能够辨明过去世临终时的有分心,唯有如此才能辨别﹕
1. 出现于意门(有分心)的临死速行的目标。
2. 出现于有分心之间的心路过程,包括临死速行心路过程。
3. 令那目标出现的业或因。
4. 围绕着那业的无明、爱与取。
同样地,若还会有未来世,就必须能够辨明今生临死速行的目标;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先能辨明今生临死时的有分心,唯有这样才能辨别:临死速行的目标、导致那目标出现且即将引生果报的业,以及作为该业助缘的无明、爱、与取。
同样地,若他还会有更远的未来轮回,在辨别诸未来世之间的因果关系(缘起)时,他必须能够辨明在未来世临死时,出现在意门的临死速行的目标。由于那目标是因为即将引生新的未来世之业而出现,所以那使到目标出现的业是未来蕴(如第二未来世等)之因缘。那目标可以因为过去世的业而生起(此业称为顺后业,aparàpariya kamma);或因为今生所造的业而生起,这包括将来在死之前造下的业。若人依循那目标追寻业,他就能很轻易地找到它,而且也能找到支助那业的无明、爱与取。为了能如此辨别,他必须能够辨明临死时的六门,尤其是意门(有分心)。
因此,能辨别过去与未来蕴不单只是修观禅时观照过去与未来蕴的重要条件而已,它也是辨别因果关系(缘起)与修观时观照缘起的重要条件。
始于易观者修习观禅
依照可始于易观与清晰的名色修观禅的原则,这本手册将会先说明始于今生名色修观。
首先次第地培育起定力,直到之前已证得的最高定力。若人能够证得第四禅,每次坐禅时他都应先入第四禅;对已成就四界分别观的纯观行者,他应修习四界分别观以培育定力,直到光极其明亮。
由于这里的教法是先教色业处,而且先观色法也会比较容易,所以应先观照色法。
首先,对六处门与四十二身分的真实色法﹕
一、视一个处门里的54或44种色法为整体;
二、视一个身体部分里的44种色法为整体;
三、视六处门与四十二身分里的所有色法为整体。
一、以智观这些色法的生灭本质后,取它们的「生灭」为目标,观它们为无常许多次。重复许多次交替地观内与观外。观外时先观近处,再渐次地愈观愈远,直到无边世界。如此重复地观照许多次。
二、以智观这些色法「不断受到生灭压迫」的本质后,观它们为苦许多次。重复许多次地观内与外,及从观近至远,直到无边世界。
三、以智观这些色法「没有不坏灭的实质或我」之后,重复地观它们为无我许多次。交替地观内与观外,及从观近至远,直到无边世界。
(注:由于非真实色法并不是观禅观照三相的目标,所以从这阶段开始不要再观非真实色法。)
在如此连续重复地内外观照三相时,应观至能清晰地看到极其迅速的生灭,但以中等的速度观它们为无常、苦与无我。
在见色聚生灭时,不要取它们作为目标以观照三相;应在辨别色聚之后,以智观照究竟色的生灭,只有在作到这点时才观照究竟色的三相。
(注:在观照色法时,也观非有情的色法,即无执取行。)
视为名色灭尽
色聚是最小的密集概念,其时组合概念(samåha pa¤¤atti)等概念还未被破除。由于概念并非真实存在,所以无法长时间看它。在禅修时,宿世波罗蜜好的禅修者可能会看到色聚,但如果没有辨别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等究竟法,也没有证得究竟智时,他观这些色聚的生灭无常,不久他就会看不到色聚,因为概念是不能长时间被观智观照的。当色聚如此消失时,由于定力还未退减,他可能会看到白色或透明的物体。他的心也就会平稳地专注那目标,有些禅修者会说这即是色灭尽。如果进而减低少许精进力,那平稳专注于目标的心就可能会堕入有分。由于不知当时的目标,他以为自己已知见空,而说那堕入有分为名灭尽。
应注意,巴利经典、注释与疏钞中提及,在以下的情形里是不可能证悟圣道的﹕
1. 只以观照内五蕴修习观禅;
2. 只以观照外五蕴修习观禅;
3. 只观照色法;
4. 只观照名法;
5. 没有以三遍知知见缘起;
6. 没有以三遍知知见所有五取蕴或名色法。
另一点应注意的是,如果再次辨明该透明体里的四界与虚空界,不久他就能再次看到色聚。
观照名法
若禅修者对观照色法已感到满意,他可以转修观照名法。在能熟练与透彻地观照色法后才转观名法比较好。
由于修习名业处时是依处门辨别名法,所以开始观照名法也应依照处门。取心路过程心和出现在心路过程心之间的有分心之生灭为目标,观它们为「无常、无常」。内外地观照一切善与不善速行心路过程,例如眼门心路过程。从近处开始,交替地观内观外许多次。当禅修强而有力时,再渐次地扩大范围,交替地观内与观外在的三十一界,直到能观照无边世界整体许多次。
若对观照无常相已感到满意,可观这些名法受到生灭压迫的本质为「苦、苦」,如此重复地观照许多次。若对观照苦相也感到满意,可观这些名法没有永恒不坏灭的实质或我为「无我、无我」。观照所有内外六所缘组的善与不善速行心路过程。如此观照名法时,应如下观照整个心路过程(如名业处表所示)﹕
1. 取色所缘为目标的眼门与意门心路过程。
2. 取声所缘为目标的耳门与意门心路过程。
3. 取香所缘为目标的鼻门与意门心路过程。
4. 取味所缘为目标的舌门与意门心路过程。
5. 取触所缘为目标的身门与意门心路过程。
重复地观照它们许多次。
若禅修者是止行者
若禅修者是止行者,从观照已证得的禅那心路过程名法开始修习观禅对他来说比较好。例如,先进入初禅,再从初禅出定之后,轮流观照初禅心路过程名法的三相。对第二禅等的心路过程名法的观法也是如此。观照所有自己已证得的禅那的名法,轮流及重复地观照它们的三相许多次。若对此已感到满意,就可以观照六所缘组名法的三相,如取色所缘为目标的眼门与意门心路过程。
以观照较喜欢的相为主
Eva§ saïkhàre anattato passantassa diññhisamugghàña- na§ nàma hoti. Aniccato passantassa mànasamugghàñana§ nàma hoti. Dukkhato passantassa nikantipariyàdàna§ nàma hoti. Iti aya§ vipassanà attano attano ñhàneyeva tiññhatãti.(Vism)
禅修者必须观照行法的三相,直到熟练与有力。如此修习时,若其中一个随观智(anupassanà ¤àõa)受到其余两个随观智以亲依止缘力支助,它即会变得锐利、强大与清净。只有在该随观智变得锐利、强大与清净时,它才能去除烦恼。
在无常随观智与苦随观智以亲依止力支助之下,无我随观智会变得锐利、强大与清净。已经重复与透彻地,以无常随观智与苦随观智观照行法的禅修者,应进而重复与透彻地以无我随观智观照行法。应以无我随观智修观为主。如此,无我随观智即会变得成熟、锐利、强大与清净,而能「拔除或断除」对行法的邪见。一切邪见都是以我见为根基,而无我随观智则直接与我见对立,因此无我随观能去除邪见。
再者,在苦随观智与无我随观智以亲依止力支助之下,无常随观智会变得锐利、强大与清净。已经重复与透彻地,以苦随观智及无我随观智观照行法的禅修者,应进而重复与透彻地以无常随观智观照行法。应以无常随观智修观为主。如此,无常随观智即会变得成熟、锐利、强大与清净,而能「拔除或断除」对行法的慢见。若人执取行法为常,如「这是常的,这是永恒的」(ida§ nicca§, ida§ dhuva§),他就会像婆迦梵天(Baka brahma)般自大。
再者,在无常随观智与无我随观智以亲依止力支助之下,苦随观智会变得锐利、强大与清净。已经重复与透彻地,以无常随观智及无我随观智观照行法的禅修者,应进而重复与透彻地以苦随观智观照行法。应以苦随观智修观为主。如此,苦随观智即会变得成熟、锐利、强大与清净,而能使到执着行法为「我的、我的」之爱欲(taõhànikanti)尽灭。只有对行法有乐想(sukha sa¤¤à,视行法为乐)时,执着行法为「我的、我的」之爱见(taõhà gàha)才能生起。由于苦随观智是与爱见直接对立的,因此苦随观智能令爱见止息。(《清净道论》;《大疏钞》)
所以在透彻地观照三相之后,应给予自己较喜欢的相优先,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只观照它。若所选用的随观智不够强大,就再观照其它二相。然而,此时烦恼只是暂时(tadaïga)被「拔除或断除」罢了,只有圣道智才能以正断(samuccheda)彻底无遗地断除烦恼。为了证悟圣道,禅修者必须致力于令观智成熟。
现在世(addhà paccuppanna)
对于这一生,从结生心至死亡心之间已经生起、正在生起及将会生起的名色法,应重复许多次地轮流观照﹕
1. 只是色法的三相;
2. 只是名法的三相。
必须以每一种随观观照它们许多次,重复许多次地一时观内、一时观外、一时观无常、一时观苦、一时观无我。
五蕴法
禅修者应再次按照处门观名法(如名业处表所示)。首先,再辨别喜俱智相应大善速行的眼门与意门心路过程,把每个心识剎那色法组成一组,以及把名法组成四组,如下﹕
1. 依处色(54)与色所缘是色蕴;
2. 每个剎那里的受是受蕴;
3. 每个剎那里的想是想蕴;
4. 每个剎那里的其余心所是行蕴;
5. 每个剎那里的识是识蕴。
然后轮流观照它们的三相。
以五蕴法同样地观照以下每个心路过程﹕
1. 取色所缘为目标的其余眼门与意门心路过程。
2. 取声所缘为目标的耳门与意门心路过程。
3. 取香所缘为目标的鼻门与意门心路过程。
4. 取味所缘为目标的舌门与意门心路过程。
5. 取触所缘为目标的身门与意门心路过程。
6. 取法所缘为目标的意门心路过程。
从五门转向至意门心路过程的彼所缘(如名业处表所示),用以下的方法轮流观照每一组的三相﹕
1. 只观整组里的色;
2. 只观整组里的受;
3. 只观整组里的想;
4. 只观整组里的行(心所);
5. 只观整组里的识。
如此观照时,也以五蕴法观照出现在心路过程之间的有分心;对于取法所缘为目标的意门心路过程的观法也是如此。
当满意于运用五蕴法观内时,再以相同的方法观外。从近至远,重复交替地观内与观外许多次。对于外观,把智观照的范围渐次地扩大,直到无边世界,取三十一界整体作为观照的目标。
如此以名法或五蕴法修习观禅时,禅修者应致力于达到「当下剎那」(khaõa paccuppanna,或现在剎那)。为了让智能观到当下剎那,他应观照出现于心路过程之间的有分名法,直到当下剎那之境。
对运用五蕴法观照现在满意之后,再以五蕴法观照现在世(addhà paccuppanna,即从结生至死亡)的三相,对心路过程心与离心路过程心两者,皆轮流地﹕
1. 只观色而已;
2. 只观受而已;
3. 只观想而已;
4. 只观行(心所)而已;
5. 只观识而已。
必须观无常许多回;观苦许多回;观无我许多回。观照从结生至死亡的每一蕴。例如在透彻地观照从结生至死亡的色蕴之后,才以同样的方法观照受蕴。交替地观照内外。
也同时观照色法
当满意于运用名色法与五蕴法修观后,如果要的话,禅修者也可以同时观照名色法。首先,再次内外地只观色与只观名,直到其智变利,当能熟巧与透彻地观照时,依照处门把每个心识剎那的名色组成双对(如名业处表所示),即﹕
1. 依处色与所缘色;
2. 名法(心与心所)。
然后取它们的坏灭或生灭为目标,轮流地观照它们的三相。
举眼门心路过程作为例子﹕在辨明每一个心识剎那的名色的生灭(如在五门转向里,54种依处色与所缘色的生灭和十一名法的生灭)之后,轮流地一时观无常;一时观苦;一时观无我。依照处门观照所有六门。观照一切内外的善与不善速行心路过程。
运用以下的方法轮流地观照内外(名色)﹕
1. 只观色;
2. 只观名;
3. 同时观名色。
然后再从结生至死亡﹕
1. 只观色;
2. 只观名;
3. 同时观名色。
如此整体地观照已生、正生及将生的名色。进而以五蕴法同样地从结生至死亡修观。
过去、现在、未来
Aniccàdivasena vividhehi àkàrehi dhamme passatãti vipassanà.(Aññhasàlinã)
运用名色法和五蕴法重复地观照称为现在世(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之后,如果禅修者已对它感到满意,他就可进而观照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名色。
Aniccàdivasena vividhehi àkàrehi dhamme passatãti vipassanà.──由于这是观照行法的种种状态,如无常、苦、无我,所以它称为异观(Vipassanà)(Abhi-com-I-175)。
如上述注释所说,只有观照究竟行法三相的阶段才称为异观(观禅)。
应注意:在还没有证得名色的究竟智,却不分概念与究竟法地观照任何生起之法的禅修并不是观禅。
对于自已所能辨明的最远过去世的名色(从结生至死亡),不断重复轮流地观照:
1. 只是色法的三相;
2. 只是名法的三相;
3. 名色法的三相。
然后,以同样的方法观照另一个(较近的)过去世的名色(从结生至死亡);直到第一前世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今生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第一未来世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若还有更远的未来)第二未来世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直至自已所能辨明的最远未来世。
为了方便还不能清楚明白的禅修者,在此对修观作出更进一步的说明:(例如)禅修者能辨明至第五前世的行法(名色与因果),他应从过去世至现在世再到未来世轮流重复观照它们(的名色)之三相﹕
1. 只观色,然后
2. 只观名,然后
3. 同时观照名色,即﹕
3.1: 第五前世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然后
3.2: 第四前世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然后
3.3: 第三前世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然后
3.4: 第二前世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然后
3.5: 第一前世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然后
3.6: 今生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然后(若有未 来世)
3.7: 第一未来世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然后(若有更远的未来世)
3.8: 第二未来世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等等
应交替地一时观内,一时观外。
同样地以五蕴法观﹕
1. 只观色,然后
2. 只观受,然后
3. 只观想,然后
4. 只观行(心所),然后
5. 只观识。
一时观无常;一时观苦;一时观无我。交替地观内外。重复如此观照许多次。如此观照时,无论五蕴是(皆应被观照)﹕
1. 粗的色、受、想、行、识;或
2. 细的色、受、想、行、识;或
3. 劣的色、受、想、行、识;或
4. 胜的色、受、想、行、识;或
5. 远的色、受、想、行、识;或
6. 近的色、受、想、行、识。
如果禅修者能如此观照,他即已能够观照以过去、珼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远与近十一个形式存在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如此,他即能以《无我相经》之法修观。
《无我相经》之观法:
`Tasmàtiha, bhikkhave, ya§ ki¤ci råpa§ atãtànàgata- paccuppanna§ ajjhatta§ và bahiddhà và oëàrika§ và sukhuma§ và hãna§ và paõãta§ và ya§ dåre santike và, sabba§ råpa§ ... "neta§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à"ti evameta§ yathàbhåta§ sammappa¤¤àya daññhabba§. Ya kàci vedanà atãtànàgatapaccuppannà ajjhattà và bahiddhà và ...pe... yà dåre santike và, sabbà vedanà ... "neta§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à"ti evameta§ yathàbhåta§ sammappa¤¤àya daññhabba§.
Yà kàci sa¤¤à ...pe... ye keci saïkhàrà atãtànàgata- paccuppannà ajjhatta§ và bahiddhà và ...pe... ye dåre santike và, sabbe saïkhàrà ... "neta§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à"ti evameta§ yathàbhåta§ sammappa¤¤àya daññhabba§.
Ya§ ki¤ci vi¤¤àõa§ atãtànàgatapaccuppanna§ ajjhatta§ và bahiddhà và oëàrika§ và sukhuma§ và hãna§ và paõãta§ và ya§ dåre santike và, sabba§vi¤¤àõa§ ... "neta§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à"ti evameta§ yathàbhåta§ sammappa¤¤àya daññhabba§.'(Samyutta)
Neta§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àti samanupassàmãti anicca§ dukkha§ anattàti samanupassàmi. (Majjhima-aññhakathà)
「诸比丘,由于五蕴是无常、苦、无我,在此教法里,观以十一种形式存在的色法,即﹕
1. 过去色(atãta);
2. 未来色(anàgata);
3. 现在色(paccuppanna);
4. 内色(ajjhatta);
5. 外色(bahiddha);
6. 粗色(oëàrika);
7. 细色(sukhuma);
8. 劣色(hãna);
9. 胜色(paõita);
10. 远色(dåra);
11. 近色(santika)为:
(A)「此色非我色」(neta§ mama),即苦;
(B)「此色非我」(nesohamasmi),即无常;
(C)「此色非我自己」(na meso atta),即无我。
以观智之光破除名色密集而如实地观照它们。」
以同样的方法观四名蕴,即受、想、行与识。
粗细;劣胜;远近
如此观照时,如果禅修者要的话,也可辨别名色为粗、细等而观之﹕
1. 由于五净色与七境色(一共十二色)易于被智辨明,所以称为粗色。
2. 其余十六色不易于被智辨明且微细,所以称为细色。
3. 在诸名法当中,不善受、想、行、识易于被智辨明,所以称为粗。
4. 由于无记(=果报+唯作)受想行识,以及善受想行识,例如五门转向、五识、领受、推度、确定、彼所缘、意门转向、彼所缘、结生、有分、死亡、唯作速行等,是不易于被辨明且微细的,所以称为细。
5. 属于不善果的色是劣。
6. 属于善果的色是胜。
7. 粗名是劣。
8. 细名是胜。
9. 由于细色不易被智辨别而离智甚远,所以它们是远。
10. 由于粗色易被智辨别而近于智,所以它们是近。
11. 由于不善受想行识离名为无记的果报与唯作受想行识很远,也离善受想行识很远,所以它们是远。
12. 由于不善受想行识离不善受想行识很近,所以它们是近。由于善与无记受想行识离善与无记受想行识很近,所以它们是近。
分别它们之法可在《清净道论》第14章.节197等见到。
如果禅修者能够以名色法与五蕴法,从过去至现在到未来,透彻地观照三时内外的﹕
1. 六处门与四十二身分里的色法,及
2. 善与不善速行心路过程的名法,以及离心路过程名法,即结生、有分与死亡,如此粗、细、劣、胜、远、近名色皆已包括在内而无遗漏。
所以禅修者可运用名色法如上地观照﹕
1. 只是色,然后
2. 只是名,然后
3. 名色两者。
在《法句经注》里记载,有一对施主把名色分为两组之后,以名色法观照行法,直至证悟阿那含道。
所以,如果禅修者能各别地观照内外三时的粗、细、劣、胜、远、近名色是会更好的。
不净观
佛陀在《增支部‧山悦经》(Aïguttara Nikàya Girimananda Sutta)里说示不净想业处(asubha sa¤¤à kammaññhàna)。这是对有情的有识不净(savi¤¤àõaka asubha ),即不净观。佛陀在《弥酰经》(Meghiya Sutta)里说到﹕Asubhà bhàvetabbà ràgassa pahànàya──应修习不净观以去除贪欲(ràga)。在《经集.胜利经》(Sutta Nipàta, Vijaya Sutta)里,也有教对有情的不净观,即有识不净;和对尸体的不净观,即无识不净(avi¤¤àõaka asubha)。不净观是属于苦随观的一部分。
有识不净
作意有情三十二身分厌恶相的不净观可分为两种,即以厌恶作意(pañikåla-manasikàra)证得禅那之法,以及知见身体不净过患的过患随观法(àdãnavànupassanà)。如果作意内在的所有三十二,或一些,或某一个身分的厌恶相,禅修者能够证得初禅;若以同样的方法作意外在的身分,他能够证得近行定,这些在之前已经解说过了。
在这阶段则会说明对三十二身分的过患随观法。
取三十二身分的厌恶相作为目标,观为「不净、不净」,观至能以智清晰地知见不净相。交替地观内与观外。渐次地扩大外在的范围。
此时,已善于知见究竟色法与究竟名法的观智,在内外交替地观照三十二身分之不净厌逆相时,很快就会看到三十二身分消失,而只看到色聚,这是因为观智已受到对究竟谛(paramattha sacca)良好培育之故。在观照内外三十二身分之不净时,如果禅修者不能容易地看到色聚,他可以各别地,或整体地辨明诸身分的四界,如此他将会很容易地看到色聚。看到色聚后,再分别它们直到证得究竟智,进而轮流观照它们的三相。交替地观内与观外。然而,禅修者应对观不净感到满意之后,才转观诸身分的四界,以及观照色聚里的究竟法。
充满虫的身体
《泡沫譬喻经》(Pheõapiõóåpama Sutta)及其注释提及另一种对有情的有识不净观:此身充满了虫,许多虫在此身里交配、繁殖、大便、小便、生病,此身也是它们的「坟场」。取此身充满不净与厌恶相作为目标,观它为「不净、不净」,交替地观内与观外。(《相应部注》)
如此观照许多次时,由于已对究竟谛受到良好培育的观智之力量,不久禅修者就会看到色聚。辨别色聚至究竟色之后,再观照这些究竟色的三相。如果禅修者不能容易地看到色聚,他可在对修习不净观感到满意之后,辨明诸虫或充满虫之身的四界,很快他就能看到色聚,这是因为其智已受到对究竟谛的良好培育。辨明色聚里的究竟色之后,再观照它们的三相。观照内外两者。
究竟色的不净相
究竟色也有不净相,即﹕
1. 臭气味(duggandha);
2. 不净(asuci)或可厌;
3. 疾病(byàdhi);
4. 老(jarà),
5. 死(maraõa),即坏灭时。(《相应部注》)
以观智辨明这些不净相之后,内外交替地观它们为「不净、不净」。
如此,对于有识不净观,把不净相分为三种后,观﹕
1. 三十二身分之不净;
2. 身体充满虫之不净;
3. 究竟色之不净。
无识不净观 = 观死尸之不净
Puna capara§, bhikkhave, bhikkhu seyyathàpi passeyya sarãra§ sivathikàya chaóóita§ ekàhamata§ và dvãhavata§ và tãhamata§ và uddhumàtaka§ vinãlaka§ vipubbakajàta§. So imameva kàya§ upasa§harati ... `ayampi kho kàyo eva§ dhammo eva§ bhàvã eva§ anatãto'ti.(Mahàsatipaññhàna Sutta)──再者,诸比丘,有比丘见到死了一天,或两天,或三天的死尸,其尸肿涨,变了色,满溢浓液,被丢弃在坟场。看到此尸,他如此观照自身﹕「我的身体也有此相,此相肯定会发生,它无法逃脱此相。」(《大念处经》)
Dãghabhàõakamahàsãvatthero pana `navasivathikà àdãnavànupassanàvasena vuttà'ti àha.──阿罗汉长部颂者大吉祥尊者(Mahàsãva)说佛陀教九坟场不净观 (navasãvathikà asubha)为过患随观智。
若想要根据上述巴利经典与注释来修习无识不净观,禅修者必须选用一具死尸来观照。在止禅阶段,修不净观是为了证得初禅,其时男禅修者必须观想男尸;女禅修者必须观想女尸。这是因为禅修者必须只专注于外在的死尸,而且在近行定时,贪欲(ràga)可能会生起而干扰到禅修(定力),所以必须只观想同性的尸体。在修习过患随观的观禅阶段(= 观照自己与他人身躯的过患),由于是内外交替地观照过患之法,禅修者可以不理会性别,而选用任何易于观照的死尸。举例而言,在《经集.胜利经》里提及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受指示取祥瑞(Sirimà)的死尸作为目标来修习属于观禅的不净观。
在止禅阶段,禅修者只专注于一具外在的死尸以证得禅那,但在观禅阶段,禅修者则内外交替地观照过患。
禅修之法
当禅修者能够透彻地轮流观照内、外、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名色(五蕴)之三相时,由于其观智,极其明亮的光生起;或可再进入之前已修过的第四禅,由于与禅那相应的智,极其明亮的光将会生起。在次第地培育起定力,或次第地修习观禅之后,他已适于取死尸作为目标来修习无识不净观。但若那光还是暗淡无力,就应再渐次地培育起定力。当光由于与定相应的智而变得极其明亮时,即可修习无识不净观。
当光由于止智或观智而变得极其明亮时,禅修者可以用光照见自已所见过又记得的死尸,取它作为禅修目标。用智之光照见,就像用手电筒照明一样。该死尸的不净必须清晰地呈现于观智,如果该死尸已腐烂、流着恶臭的浓则更好。专注于它的不净,观:「不净、不净」。当修习心平稳地观那不净时,禅修者可以试试以智观照自身之不净,就有如那外在腐烂的死尸一样。在见到自己腐烂的躯体之不净时,观它为:「不净、不净」。
如果禅修者不能以智照见自身之不净,他可再次外观不净,然后又再内观。若他如此修习许多次,他就能看到内不净。若还是不行,则应以智从现在辨明至未来的自己,如此即能轻易地看到自己变成死尸之不净。对已能辨别现在因与未来果的因果关系的禅修者,这观法是很容易的。
若能以智观照自身之不净,他即可内外交替地观照它们为:「不净、不净」。如此修习时,也观照自己对他有贪染之人。渐次地扩大范围,交替地观内与观外。
若他如此内外地观照不净许多次,由于之前修观的力量,且已修习究竟谛许久,他能够看到内外死尸的色聚,或死尸会慢慢地变成一堆白骨,然后变成骨灰。或以智渐次地观死尸的未来,如此也能够看到该死尸慢慢地变成一堆白骨,然后变成骨灰。观死尸每个腐坏的阶段为「不净、不净」。若能轻易地看到色聚,就在辨明究竟色(尤其是时节生色)之后,观照它们的三相。
如果不能轻易地看到色聚,则可辨明内外死尸的四界,如此就会看到这些死尸里的色聚。若辨别这些色聚,他会看到由色聚里的火界持续不断制造出来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辨别这些色聚之后,再观照它们的三相。只有在对所修的不净观感到满意之后,才可从不净观转修观禅。
特别的情形
如果被观的死尸里有蛆虫,禅修者在观那死尸时,就可能不只看到时节生食素八法聚,而也会看到其它色聚,例如明净色聚与其它非明净色聚。其原因是他看到依靠那死尸过活的活蛆(与死尸的色聚掺杂在一起)的色聚,并不是死尸有净色与四等起色。
看到及辨别了内外死尸的色聚之后,再观照其究竟色的三相。
缘起支
在《清净道论》第20章.节9,缘起支被列入观智的目标之内,此说法是根据《无碍解道》。因此禅修者也必须观照缘起支。
再以随顺缘起法辨别因果,即「由于无明生起,行生起」等。在此阶段应对诸缘起支修观。
对于诸过去世与未来世,应明白﹕
如果把今生放在缘起轮转的中间﹕
1. 无明与行是属于前世;
2. 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是属于今世;
3. 生与老死是属于未来世。
如果把第一前世放在缘起轮转的中间﹕
1. 无明与行是属于第二前世;
2. 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是属于第一前世;
3. 生与老死是属于今世。
如果把第一未来世放在缘起轮转的中间﹕
1. 无明与行是属于今世;
2. 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是属于第一未来世;
3. 生与老死是属于第二未来世,等等。
这是不断连贯三世因果的观法。
一些观法的例子
一、由于无明生起,行生起;
无明(生灭)无常 ;行(生灭)无常 。
观照在自己的名色相续流里已经生起、正在生起与将会生起的无明与行之无常。一般上无明是属于贪见组的意门心路过程,行则根据情况可以是善或不善速行意门心路过程。例如引生禅修者这一生的行,肯定是在过去世所造下的善行。观照诸世已生、正生、将生的无明与行的无常。以同样的方法观苦相与无我相。
二、 由于行生起,结生识生起;
行(生灭)无常;结生识(生灭)无常。
也观照一切其它果报识为无常,即所有六门心路过程、有分识与死亡识。
根据在缘起第一法里已辨别的因果,观照其余缘起支,直到生与老死。交替地观照因果之三相。根据经教法,在辨别因果关系时,的确只须要辨别属于果报轮转之法的识、名色、六处、触与受(《大疏钞》)。然而在修习观禅时,由于它们是不可别离(avinàbhàva,不别离性)的,所以把它们连同五门转向、确定、速行、意门转向和速行一起观照(以便没有遗漏任何究竟界)也是没有错的。根据自己的能力,从最远的过去世观照至最后一个未来世。交替地观内与观外。对外应整体地观,不要分别人或有情。
四十种思惟法
对于《无碍解道》、《清净道论》(第20章.节18)在思惟相(lakkhaõa sammasana)阶段时提及的四十种思惟法,为了便于背诵,大清净寺(Mahàvisuddhàràma)住持在其书《究竟有色分别》(Paramatthasarupabhedani)中写了几首偈,把思惟无常相之法列为十个;苦相的二十五个;无我相的十个。
以下会说明根据这些偈而分为三组的三相思惟法﹕
无常相有十
Råpa§ anicca§ paloka§, cala§ pabhaïgu addhuva§
Viparinàmàsàraka§ vibhava§ maccu saïkhata§.
一、无常(aniccato)
Aniccantikatàya, àdiantavantatàya ca aniccato(Vism, XX,19)
Aniccantikatàyàti accantikatàbhàvato, asassatatàyàti attho. Sassata¤hi accantika§ paràya koñiyà abhàvato.
【名色有两端,始端是「生起」;末端是「坏灭」。它们被称为生起端与坏灭端。名色并不是常(sassata)的,它们不能超越坏灭的末端。由于不能跨越坏灭的末端,也因为它们有一个生起的始端,以及一个坏灭的末端,所以它们是无常法。
以五蕴法观照色、受、想、行与识。在思惟上述的定义之后,观色(受、想、行、识)为无常。
在此「不能超越生起的始端」是指名色在生起之前并不存在,而且等待或准备生起之相也不存在。再者,坏灭之后,它们也没有堆集于一处。它们只发生于两个不存在(即生起之前与坏灭之后的不存在)之间的生、住、灭剎那。由于有生起端与坏灭端,且不能超越这两端而存在,因此名色被称为无常;所以】观为无常,即没有常或永恒。
二、毁(palokato)
Byàdhi jaràmaraõehi palujjanatàya palokato.(Vism)
因为被病老死所毁坏之故而观为毁。
三、动(calato)
Byàdhi jaràmaraõehi ceva labhàlabhàdãhi ca loka- dhammehi pacalitatàya calato.(Vism)
Lokadhammà làbhàdihetukà anunayapañigha; tehi, byadhiàdihã ca anavaññhitatà pacalitatà.(Mahàñãka)
【爱与恨的基因是世间法,如得与失。这些世间法令心受到动摇,如有爱与恨。由于名色会因为病老死与得失等世间法,而动摇与不稳定,所以】观为动摇或不稳定。
四、坏(pabhaïguto)
Upakkamena ceva sarasena ca pabhaïgu pagamana- sãlatàya pabhaïguto.(Vism)
【它们拥有因为自力,或他力,或自性,而坏灭于混乱之中的相。】坏 = 拥有坏灭于混乱之中的相。
五、不恒(addhuvato)
Sabbàvatthanipàtitàya, thirabhàvassa ca abhàvatàya addhuvato.(Vism)
【由于有落性,即可以在生命里的任何时期死去,即使是年青或快乐的幼小时,这就有如果实从小小粒时开始,即于任何时期都有可能掉落下来一样;即使没有掉落(即死亡),它也没有实质,没有坚固性,】观为不恒 = 没有稳固性。
六、变易法(vipariõàmadhammato)
Jaràya ceva maraõena càti dvedhà pariõàmapakatitàya vipariõàmadhammato.(Vism)
【由于有老(或住)与死(或坏灭)两种变易性之故】它们是变易法。(意即它们从生时变去住时或老,以及变去坏灭时或死。)
七、不实(asàrakato)
Dubbalatàya, pheggu viya sukhabha¤janãyatàya ca asàrakato.(Vism)
【由于力弱,如白木质般易于受到破坏之故,】它们不实,没有坚固的实质。
八、无有(vibhavato)
Vigatabhavatàya, vibhavasambhåtatàya ca vibhavato.
【由于生起后即坏灭而无增长、扩大或增益,及拥有基于无有爱(vibhava taõhà)和无有见(vibhava diññhi)的彻底毁灭性之故,】它们是无有 = 它们有彻底的毁灭性。
九、死法(maraõadhammato = maccu)
Maraõapakatitàya jàti-jarà-byàdhi-maraõadhammato.
【由于有死(= 坏灭)性之故,】它们是死法,即具有死性(=具有坏灭性)。
十、有为(saïkhatato)
Hetupaccayehi abhisaïkhatatàya saïkhatato.(Vism)
【由因(hetu, janaka)和助缘和合而造成,】所以它们是有为 = 不断地由因缘所造。
能直接引生色法的因是业,这是因(hetu, janaka)。烦恼轮转(无明、爱、取)是支助过去业的助缘。烦恼轮转以缘力(如亲依止)支助善业,但以缘力(如亲依止)和因(如俱生)支助不善业。
再者,心、时节与食也是支助色法的助缘。虽然心、时节与食也会引生一些心生、时节生、食生色法,以及支助一些色法,但这跟业力引生业生色的方法不一样。心以俱生等缘力支助心生色;时节以亲依止缘力等支助时节生色;食则以食缘力等支助食生色。由于它们并不是业力,所以不是因(janaka),而只是助缘。
果报名法的因(hetu, janaka)是业。至于烦恼轮转,即无明、爱与取则跟上述色法的一样(是助缘)。应注意作为一切善、不善与无记的现在因的依处、所缘、触等是属于助缘。
依照上述的说明,观色(受、想、行、识)为「无常」或「毁」等等。
这是对无常相的十种思惟法。
苦相有廿五
Dukkha¤ca rogàgha§ gaõóa§, sallà bàdham upaddava§
Bhayãtyåpasaggà tàna§, aleõà saraõa§ vadha§
Aghamåla§ àdãnava§ sàsava§ màràmãsa§.
Jàtijjara§ byadhisoka§, paridevamupàyàsa§
Sa§kilesasabhàvaka§.
一、苦(dukkhato)
Uppàdavayapañipilanatàya, dukkhavatthutàya ca dukkhato.(Vism)
Uppàdavayapañipilanatàyàti uppadena, vayena ca pati pati khaõe khaõe ta§samaïgino vibàdhanasabhàvattà, tehi và sayameva vibadhetabbattà. Udayabbayavanto hi dhammà abhiõha§ tehi pañipãlità eva honti, ya pãlanà `saïkhàra dukkhatà'ti vuccati. Dukkhavatthutàyàti tividhassàpi dukkhassa, sa§sàradukkhassa ca adhiññhànabhàvato. (Mahàñãkà)
【由于名色以在每个剎那生灭的逼迫性「折磨」拥有名色者,或名色本身受到不断生灭的逼迫;是苦苦(即苦受)、变易苦(即乐受,意即在住时是乐,坏灭时是苦)与行苦(即舍受 + 除去受的名色)的依处,或是生死轮转苦的依处】苦 = 卑劣与苦。
行苦﹕在三界的一切行法皆可称为行苦。然而,由于苦受与乐受已各别称为苦苦与变易苦,所以在此把行苦定义为:舍受加一切三地行法减受(即一切三界行法,除去苦受与乐受)。一切三地名色行法都被称为行苦,是因为有造成它们生起的有为苦(saïkhata dukkha),以及不断受到生灭的压迫。
二、病(rogato)
Paccayayàpanãyatàya, rogamålatàya ca rogato.(Vism)
【由于缘而得维持,是病的根本。】它们是病 = 痛苦的病。
【意即由于名色是一切身心疾病发生的基地,所以它们就像是慢性病。】
三、恶(aghato)
Vigarahaõãyatàya, avaddhiàvahanatàya, aghavatthutàya ca aghato.(Vism)
【因为是佛陀与其它圣者呵责之不善法,会导致损失,是恶发生的基地,】所以它们是恶 = 损失或无益。
四、疮(gaõóato)
Dukkhatàsålayogitaya, kilesàsucipaggharanatàya, uppàdajaràbhaïgehi uddhumàtaparipakkapabhinnatàya ca gaõóato.(Vism)
【因为与苦(即苦苦、变易苦与行苦)相应,能缘于目标或相应法,而导致常流烦恼(如贪欲)之不净,由于之前不存在而突然生起的膨胀;由于住时(老)成熟及坏灭时破坏,】所以它们是疮(痈)。
「缘于目标或相应法,而导致常流烦恼(如贪欲)之不净」是指后生贪欲取前生贪欲为目标而生起;烦恼(如贪欲)与心和心所缘取能带来烦恼的目标而生起。它们是从名色流出来的「脓」,就像是从疮流出来的脓。
五、箭(sallato)
Pãlàjanakatàya, antotudanatàya, dunnãharanãyatàya ca sallato.(Vism)
【由于它们带来生灭之压迫;如在身内刺戮的苦受等,行法生起时以生灭刺戮于内;除了以圣道拔除,名色行法有如「钩刺」般甚难取出,】所以它们是箭 = 刺戮之箭。
六、疾(àbàdhato)
Aseribhàvajanakatàya, àbàdhapadaññhanatàya ca àbàdhato.(Vism)
【(一)有如患上重病的病人不能自己走动,而需要依靠他人的帮助,同样地,诸蕴都不能独自生起,而须依靠其它(缘);(二)由于它们是一切疾病之因,】所以它们是疾 = 顽疾。
七、祸(upaddavato)
Aviditàna§ yeva vipulàna§ anatthàna§ àvahanato, sabbupaddavavatthutàya ca upaddavato.(Vism)
【由于它们能带来许多不可预见的祸患,如惩罚、老、病、死、堕入恶道等;由于它们是一切祸患的基地,】所以它们是祸。
八、怖畏(bhayato)
Sabbabhayàna§ àkaratàya, dukkhavåpasamasaïkhàtassa
Paramassàsassa pañipakkhabhåtatàya ca bhayato. (Vism)
【(一)由于诸蕴是危险的「陷阱」,如今生与来世的危险;(二)由于它们与称为苦之寂灭的至上解脱涅盘对抗,】所以它们是怖畏,是无乐的大怖畏。
九、难(ãtito)
Anekabyasanàvahanatàya ãtito.(Vism)
【由于诸蕴招来种种不幸,】所以是危难。
十、灾患(upasaggato)
Anekehi anatthehi anubaddhatàya, dosåpasaññhatàya, upasaggo viya anadhivàsanàrahatàya ca upasaggato.(Vism)
【(一)因为给种种不利所追随,如在外痛失亲人及在内的疾病;(二)为过恶所牵制,如缘于目标和相应法而生起的贪欲;(三)有如疾病和夜叉鬼神所带来的痛苦般难以忍受,】所以它们是灾患。
十一、非保护所(atàõato)
Atàyanatàya ceva, alabbhaneyyakhematàya ca atàõato.(Vism)
【(一)没有保护它们生起之后不会坏灭,因为诸蕴生起后必然坏灭;(二)虽然没有给予保护之欲,却也不能给予安全,】所以它们非保护所。
十二、非避难所(aleõato)
Allãyitu§ anarahatàya, allãnànampi ca leõakiccàkàritàya aleõato.(Vism)
【(一)因为对于害怕苦难而欲寻求避难者,诸蕴不值得作为他们的避难所;(二)因为它们不能对依靠此身(蕴)者,在面对苦难时尽除苦的工作故,】所以它们是非避难所。
十三、非归依处(asaraõato)
Nissitàna§ bhayasàrakattàbhavena asaraõato.(Vism)
【对于害怕苦难而欲寻求依止者,它们不能除去他们的怖畏,如生老病死等等,】所以它们并非归依处。
十四、杀戮者(vadhakato)
Mittamukhasapatto viya vissàsaghàtitàya vadhakato.(Vism)
【因为它们是敌人,却伪装成是位面带笑容的朋友,能杀死与他亲近的人,】所以它们是杀戮者(vadham),时时刻刻都在杀害(俗谛的)人、天神、梵天神、有情,以使他们不会超越生、住、坏灭三剎那而存在。
由于杀害与它们亲近,及认为「色受想行识是乐非苦」的人,所以诸蕴是杀害亲者的凶手。有情对诸蕴持有「它是我的」(eta§ mama)之邪见的确是不幸。这是指称为苦谛之蕴,是因为称为集谛的爱贪(taõhà lobha)而生起。或者,有如杀害亲者般,诸蕴杀害与它们亲近之人,因此被称为「杀害亲近者」(vissàsaghàti)。
十五、恶之根(aghamålato)
Aghahetutàya aghamålato.(Vism)
Aghassapàpassahetuta aghahetutà.(Mahàñãkà)
【由于它们是恶的基因,】所以它们是恶之根。
十六、患(àdãnavato)
Pavattidukkhatàya, dukkhassa ca àdãnavatàya àdãnavato, atha và àdãna§ vàti gacchati pavattatãti àdãnavo, kapaõamanussasseta§ adhivacana§, khandhàpi ca kapaõàyevàti àdãnavasadisatàya àdãnavato.
Pavattidukkhatàyàti bhavapavattidukkhabhàvato. Bhava- pavatti ca pa¤canna§ khandhàna§ aniccàdiàkàrena pavattanameva, so ca àdãnavo. Yathàha `ya§ bhikkhave pa¤cupàdànakkhandhà aniccà dukkhà vipariõàmadhammà. Aya§ bhikkhave pa¤casu upàdànakkhandhesu àdãnavo'ti. Tenàha `dukkhassa ca àdãnavatàyà'ti. âdãnanti bhàvana- pu§sakaniddeso yathà `ekamanta'nti (dã. ni. 1.165), ativiya kapaõanti attho. Bhusattho hi aya§ àkàro.
【(一)五蕴之无常等诸法被称为「有转起」(bhava pavatti),这些法的存在也被称为诸蕴之过患。佛陀曾说示:「诸比丘,此无常苦变易法(anicca dukkha vipariõàma dhamma)是五取蕴之过患。」因为有「有转起轮转苦」,所以有五蕴之无常等诸法;
(二)由于有五蕴(苦谛)之过患,即无常苦变易法,】所以它们是恶染之过患。(这是指具有无常苦变易法之诸法。)
【或者,穷困者是过患,由于五蕴就有如那无依归的穷困者,】所以它们是无依归的穷困者。(这是指生起后到达坏灭时,它们没有任何依止以避免坏灭。)
十七、有漏(sasavato)
âsavapadaññhànatàya sàsavato.(Vism)
âsavàna§ àrammaõàdinà paccayabhavo àsava- padaññhànatà.(Mahàñãkà)
【作为名色的基因之烦恼轮转(无明、爱、取)是有漏法(àsava dhamma)。这些有漏法生起是因为五蕴(名色)以所缘缘力(àrammaõa paccaya satti)等缘力支助之故。由于五蕴(名色)是有漏法的近因,】所以它们是有漏,即四有漏法之增长。
十八、魔食(màràmisato)
Maccumàrakilesamàrana§ àmisabhåtatàya màràmisato.(Vism)
Maccumàrassa adhiññhànabhàvena, kilesamàrassa paccayabhàvena sa§vaóóhanato àmisabhåtatà, khandhàpi khandhàna§ àmisabhåtà paccayabhàvena sa§vaóóhanato, tadantogadhà abhisaïkhàrà. Devputtamàrassa pana `mameta'nti adimànavasena àmisabhàvoti khandhàdi- màrànampi imesa§ yathàraha§ àmisabhåtatà vattabbà.
【魔有五种,即天子魔、烦恼魔、蕴魔、死魔与行作魔(devaputta màra, kilesamàra, khandha màra, maccumàra, abhisaïkhàramàra)。
在它们当中,《清净道论》提到烦恼魔与死魔。疏钞则解释所有五魔皆可包括在内。
诸蕴是死魔(死亡)发生之地(意即没有蕴就不会有死亡)。诸蕴是烦恼轮转(无明、爱、取)依止之缘,也是它增长之缘。由于蕴是蕴之因,也是令蕴增长之因,所以蕴是蕴所吃的食物。因此蕴是蕴依止而生起之因,也是令蕴增长之因。能引生新生命的善与不善行是行作魔,这也包括在五蕴之内。蕴是因为行作而生起;行作又依蕴而生起。行作也即是属于善行与不善行的名蕴。对于天子魔则应理解它为「增上慢食」(adhimàna àmisa),即认为「这一切法都是我的」(eta§ mama = mameta§)。由于五蕴是天子、烦恼、蕴、死、行作五魔所「吃、嚼与用」之物,】所以它们是五魔之食。
十九-二十一、生法、老法、病法
(jàtidhammato, jaràdhammato, byàdhidhmmato)
Jàtijaràbyàdhimaraõapakatitàya jàtijaràbyàdhimaraõa dhammato.(Vism)
【由于诸蕴有生(生时)、老(住时)、病(与死 = 坏灭时),】所以它们是生老病法。(死法已被列于无常相之中。)
二十二-二十四、愁法、悲法、恼法
(sokadhammato, paridevadhammato, upàyàsadhammato)
Sokaparidevaupàyàsahetutàya sokaparidevaupàyàsa dhammato.
【由于诸蕴是愁悲恼生起之因,】所以它们是愁、悲、恼法。
二十五、杂染法(sa§kilesikadhammato)
Taõhà-diññhi-duccarita-sa§kilesàna§ visayadhammatàya sa§kilesikadhammato.(Vism)
Sa§kilesattayaggahaõena tadekaññhàna§ dasanna§ kilesavatthånampi saïgaho daññhabbo. Tadàrammaõàpi hi dhammà tadanativattanato sa§kilesikà eva. Tathà khuddà, taõhà, jañàdãsu sarãrassa, sa§kilesassa ca saïgaho daññhabbo.
【由于作为烦恼的所缘之诸蕴,令心路过程或有情受到三杂染法(即爱杂染、见杂染与恶行杂染)所污染,】所以它们是杂染法 = 增长爱、见、恶行三杂染或十烦恼。
详读上述的说明,然后把名色分为五蕴,用每一种思惟法观照每一蕴,如「苦、苦」;「病、病」等等。
无我相有五
Anattà ca para§ ritta§, tuccha§ su¤¤anti tàlãsa§
Vedanàdayo khandhàpi, tatheva pa¤cakàpivà.
一、无我(anattato)
Sàmi-nivàsi-kàraka-vedakàdhiññhàyakavirahitatàya su¤¤ato. Saya¤ca assàmikabhàvàditàya anattato.
【由于五蕴没有主、住、造作、受与决意诸性(sàmi, nivàsi, kàraka, vedaka, adhiññhàyaka),即没有﹕
1. 主我(sàmi atta)﹕拥有诸蕴之我;
2. 住我(nivàsi atta)﹕不要更易诸蕴,即想要每一世都住在同一具身体之我;
3. 造作我(kàraka atta)﹕实行一切工作与作用之我;
4. 受我(vedaka atta)﹕感受目标之我;
5. 决意我(adhiññhàyaka atta)﹕对一切工作与作用下判断之我,】所以无我是非主、非住、非造作、非受与非决意。
二、空(su¤¤ato)
【由于诸蕴都没有主我、住我、造作我、受我与决意我,】所以是空。
三、敌(parato)
Avasatàya avidheyyatàya ca parato.(Vism)
Avasatàyàti avasavattanato. Yathà parosatanto puriso parassa vasa§ na gacchati, eva§ subhasukhàdibhàvena vase vattetu§ asakkuõeyyato. Avidheyyatàyàti `mà jãratha, mà mãyathà'tiàdinà vidhàtu§ asakkuõeyyato.
【诸蕴根据缘起阶段里所提及的诸因而生起。正如有自主权的人,不须跟从他人的意愿,诸蕴也不跟从人的意愿,例如希望苦乐不会生起、希望只有乐受生起、希望美丽等等。由于它们不跟从人的意愿,也不接受「不要变老;不要生病;不要死」的命令,】所以它们是敌 = 外来的非亲者。
四、无(rittato)
Yathà parikappitehi dhuvasubhasukhàttabhàvehi rittatàya rittato.(Vism)
【在此教法之外,有执取邪见者认为五蕴(名色)是常、净、乐、我(dhuva, subha, sukha, atta)。然而,事实上它们是无常、无净、无乐、无我的,】所以它们是无,即没有常、净,乐、我。
五、虚(tucchato)
Rittatàyeva tucchato appakattà va, appakampi hi loke tucchanti vuccati.(Vism)
【由于五蕴(名色)里并没有常、净、乐、我,所以它们是虚。或者,虽然五蕴(名色)里没有常、净、乐、我,但并不是说它们不存在于究竟界里,事实上在究竟里它们是存在的,它们存在于生起、住、坏灭三时里。由于究竟法的寿命非常短暂,只是生、住、坏灭三时而已,所以究竟名色法只能存在于非常短暂的时间里,也因此它们是「虚」(tuccha)。「虚」的另一个意思是少。】所以五蕴(名色)是虚。
无常、苦、无我的基因
Rupa§ bhikkhave anicca§, yopi hetu yopi paccayo råpassa uppàdàya, sopi anicco, aniccasambhåta§ bhikkhave råpa§, kuto nicca§ bhavissati.(Sa§yutta Nikàya, Sahetu Anicca Sutta.《相应部.有因无常经》)──「诸比丘,色是无常。有直接引生之因(hetu, janaka),也有支助它的缘(助缘,paccaya, upatthambhaka),这些因与缘都是无常的。诸比丘,由无常之因引生的色,又怎么能够是常的呢?」
根据佛陀在此经的教示,由于引生五蕴的无明、爱、取、行、业诸因本身是无常、苦、无我的,所以名色或五蕴诸果也是无常、苦、无我的。禅修者必须进而以智观照,直至知见「由于诸因本身是无常、苦、无我的,所以诸果也是无常、苦、无我的」。
理法观的二百种思惟
在色蕴或每一蕴里都有十无常随观、廿五苦随观与五无我随观,一共四十种思惟法。由于对每一蕴都有四十种思惟法,所以对五蕴的理法观一共有二百种思惟法。
首先,依照名业处表,观照每一种心路过程整个系列的五蕴之无常而已。内外交替地观照所有六所缘组,直到修完所有四十种思惟法,意即禅修者必须修习四十回。
同样地,采用五蕴法从(可见到的)最远过去世至最后一个未来世,修习所有四十种随观,如此又须另修习四十回。然而,如果能修更多回则更好。在此也应观内与观外。
如果要的话,禅修者可以采用名色法,内外交替地对所有六种心路过程,修习四十种随观。然后再采用名色法,从最远过去世至最后一个未来世,修习四十种随观,如此内外地重复观照许多次。
慧可成就
Eva§ kàlena råpa§ kàlena aråpa§ sammasitvàpi tilakkhaõa§ aropetvà anukkamena pañipajjamàno eko pa¤¤àbhàvana§ sampàdeti.(Vism.XX,45)
Anukkamenàti udayabbaya¤àõadhigamànukkamena pa¤¤àbhàvana§ sampàdeti arahatta§ adhigacchati. (Mahàñãka)
如果禅修者能以名色法和五蕴法,及可以的话也采用十二处法与十八界法修习观禅,他
1. 一时观色而已;
2. 一时观名而已;
3. 一时同时观名色两者;
或
1. 一时观色而已;
2. 一时观受而已;
3. 一时观想而已;
4. 一时观行而已;
5. 一时观识而已;
6. 一时观内;
7. 一时观外;
8. 一时观内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9. 一时观无常相;
10. 一时观苦相;
11. 一时观无我相;
而又能依照观智的次第修观,他就能够成就「慧修」(pa¤¤à bhàvanà),即能证悟阿罗汉果。如果还不能成就,他就必须重复修观许多次。如果还是不成功,他可转修七色观法与七非色观法。
七色观法(Råpa Sattaka Vipassanà)
`âdànanikkhepanato, vayovuóóhatthagàmito;
àhàrato ca ututo, kammato càpi cittato;
dhammatàråpato satta, vitthàrena vipassatã'ti.
(一)取舍色观法(àdànanikkhepa råpa)
(在此「取」是结生;「舍」是死亡。)轮流观照内外从结生至死亡的色法之三相。
(二)依年龄增长而消灭之色观法
(vayo vuóóhatthaïgama råpa)
观照逐个年龄阶段的色法之坏灭。假设禅修者的寿命是一百年(可能会更长或较短)﹕
1. 把一百年分为三龄,即初龄三十三年、中龄三十四年与后龄三十三年,所以在每一龄里大约有三十三年。
2. 把一百年分为十个阶段,每阶段都有十年。
3. 把一百年分为二十个阶段,每阶段都有五年。
4. 把一百年分为二十五个阶段,每阶段都有四年。
5. 把一百年分为三十三个阶段,每阶段都有三年。
6. 把一百年分为五十个阶段,每阶段都有两年。
7. 把一百年分为一百个阶段,每阶段都有一年。
8. 把一百年分为三百个阶段,每阶段都有一季(在缅甸每年有三季)。
9. 把一百年分为六百个阶段,每阶段都有两个月。
10. 把一百年分为二千四百个阶段,每阶段都有半个月(十五天)。
渐次地逐一观照每一个年龄阶段的色法之三相,观照至能够知见,在每个年龄阶段里生起的色法并没有去到下个阶段,而是在当下即坏灭。
进而再把每一天的色法﹕
1. 分为昼夜两个阶段。
2. 把白天分为早晨、日中、下午三个阶段;把夜晚分为初夜、中夜、后夜三个阶段。
轮流观照在每一个阶段转起的色法之三相。(假设寿命是一百年,则应观它每一天的六个阶段,而不是只观一天罢了。)
过后再观照每天六时里,威仪路与行动的色法之三相﹕
1. 向前进时转起的色。
2. 往后退时转起的色。
3. 前视时转起的色。
4. 侧视时转起的色。
5. 屈伸手足等的色。
此后,再观每一步六部分中转起的色法的三相﹕
1. 举足离地时转起的色法;
2. 向前至另一只不动足之处时转起的色法;
3. 越过不动足之后再推前时转起的色法;
4. 下足时转起的色法;
5. 触地时转起的色法;
6. 踏地时转起的色法。
应以近察(upalakkhaõa)与示显(nidassana)的方式(如「仅示影而知其为何物」)理解对观照姿势与行动里的色法的三相之指示。观照在一百年里每天发生的一切身体动作。
(三)食所成色观法(àhàra maya råpa)
把每天分为两部分,观照于此二时转起的四相续色(catusantati råpa,即由业、心、时节、食四种因引生的色法)的三相,即﹕
1. 饥饿时转起的四相续色;
2. 吃饱后转起的四相续色。
(四)时节所成色观法(utu maya råpa)
观照以下每天生起的色法之三相﹕
1. 热时转起的四相续色;
2. 冷时转起的四相续色。
(五)业生色观法
辨别每一处门的色法的生灭之后,观照它们的三相(观完一处门之后,才转观另一处门的色法)﹕
1. 眼门﹕在眼睛里生起的五十四种色法;
2. 耳门﹕在耳朵里生起的五十四种色法;
3. 鼻门﹕在鼻子里生起的五十四种色法;
4. 舌门﹕在舌头里生起的五十四种色法;
5. 身门﹕在身体里生起的四十四种色法;
6. 意门﹕在心脏里生起的五十四种色法;
应观照每天在每个处门里生起的色法。
(六)心等起色观法
轮流观照每天以下时刻生起的四相续色﹕
1. 快乐时生起的色法(somanassita喜时);
2. 不开心时生起的色法(domanassita忧时)。
(七)法性色观法(dhammata råpa)
禅修者应观照非有情界,与根无关(anindriya baddha)的东西,如铁、铜、铅、金、银、珍珠、宝石、猫眼石、螺贝、水晶、珊瑚、树、水、地、森林、山岳等等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与声九法聚。先以智之光辨明它们的四界直到见到色聚,再辨别这些色聚里的八或九种究竟色,进而轮流观照这些色法的三相。
注﹕第一至第六项的色法是属于有情界的色法,对此应观内与外;第七项的法性色则是非有情无执取行法,对此应只观在外的非有情界而已。
七非色观法(Aråpa Sattaka Vipassanà)
有七种非色观法,即以聚、以双、以剎那、以次第、以除见、以去慢、以破欲(kalàpa, yamaka, khaõika, pañipañi, diññhi ugghàñana, màna samugghàñana, nikanti pariyàdàna)。
(一)聚观法
对于观照七色观法里的色法为无常(或苦,或无我)的「修观之心」,再以「后生修观之心」观之为无常(或苦,或无我),此修习观之法即是聚观法。
把七色观法里的色法,组成一体而不分别它们为「取舍色」等,观它们整体为无常。对于观上述色法为无常的修观之心,以后生修观之心观照它为无常;再以后生修观之心观照它为苦;及以后生修观之心观照它为无我。
再者,观七色观法的色法整体为苦,对此观色为苦的修观之心,以后生修观之心观照它为无常;再观它为苦;及观它为无我。
再者,观七色观法里的色法整体为无我,对此观色为无我的修观之心,以后生修观之观照它为无常;再观它为苦;及观它为无我。这即是聚观法,即把七色观法里的色法,组成一体以观之的观法。
前生修观之心与后生修观之心
在《阿毗达摩论注》对智分别(¥àõa Vibhaïga)的注释里,提及凡夫与学者的修观之心是大善速行意门心路过程。
`Sekhà và puthujjanà và kusala§ aniccato dukkhato anattato vipassanti, kusale niruddhe vipàko tadàrammaõatà uppajjati.'
「有学圣者与凡夫观照善法为无常、苦、无我,当观善速行(vipassanà kusala javana)灭尽之后,欲界果报彼所缘会随后生起。」
`Ta§ kusalassa javanassa àrammaõabhåta§ vipassita- kusala§ àrammaõa§ katvà uppajjatãti attho.'
作为彼所缘的欲界果报心生起,取作为观善速行的目标的善法为目标。(Abhi-com-II-436)
根据上述的经典,应注意彼所缘能在初观速行(taruõa vipassanà javana,即未成熟的观速行)之后生起。
Tilakkhaõàrammaõikavipassanàya tadàrammaõa§ na labbhati. Vuññhànagàminiyà balavavipassanàya tadàramma- õa§ na labbhati.
根据上述的经典,应注意彼所缘不能在强力观速行(balava vipassanà javana)之后生起。因此在观速行之后,彼所缘可以有或没有生起。
观速行意门心路过程
意门转向
速行
(7×)
有因彼所缘(2×)/
无因彼所缘(2×)
1
喜俱智相应
12
34
34 / 12-11
2
舍俱智相应
12
33
33 / 11-11
3
喜俱智不相应
12
33
33 / 12-11
4
舍俱智不相应
12
32
33 / 11-11
根据一性理(ekatta),整个观速行意门心路过程被称为﹕
1. 观无常之心;观苦之心;观无我之心。
2. 第一心、第二心等等。
3. 前生心与后生心。
原因是在第一个观速行意门心路过程里,其目标是七种色观法里的色法;在第二个观速行意门心路过程里,其目标是第一个观速行意门心路过程,即是名法。在同一个心路过程里,是不可能会有一心取色为目标,而另一心却取名为目标的。因此取色为目标的是一个心路过程,而取名为目标的则是另一个心路过程。根据一性理,应明白所谓的前生心或后生心,是整个心路过程。彼所缘可能有或没有生起。若彼所缘生起,依据情况,它可以是无因或有因彼所缘。
(二)双观法
在观照取舍色为无常之后,再以后生心观照修观之心为无常,再观为苦,及观为无我。(对观取舍色为苦与无我的修观之心,其观法也是如此。)
应注意对年龄增长而消灭之色、食所成色、时节所成色、业生色、心等起色与法性色的观法也是一样的。于聚观法,所有七色观法里的色法作为一体,而没有分别地被观照;于双观法,则把它们分为各别观法里的色。应透彻地观照每个观法,尤其是对年龄增长而消灭之色﹕依据生命的各各阶段,观照它们的色法,进而观照修观之心,例如观照初龄的色法,然后观照那修观之心;进而观照中龄的色法,然后观照那修观之心等等。应明白对其他色法的观法也是如此。
(三)剎那观法
观取舍色为无常,然后﹕
3.1 以第二心(第二观速行心路过程)观照第一个修观之心为无常;
3.2 然后以第三心观第二心为无常;
3.3 然后以第四心观第三心为无常;
3.4 然后以第五心观第四心为无常。
(也轮流观它们为苦与无我。)
应明白观取舍色为苦与无我的观法也是如此。对其他色(如年龄增长而消灭之色)的观法也是一样。依照七色观法,观照每一种观法里的色法,对于每种观法的观速行心路过程,都连续四次以后生心(后生心路过程)观前生心(前生心路过程)。
(四)次第观法
在观照取舍色为无常之后,再连续如下以后生心观前生心为无常﹕
1. 以第二心观第一心;
2. 以第三心观第二心;
3. 以第四心观第三心;
4. 以第五心观第四心;
5. 以第六心观第五心;
6. 以第七心观第六心;
7. 以第八心观第七心;
8. 以第九心观第八心;
9. 以第十心观第九心;
10. 以第十一心观第十心。
也观它们为苦与无我。(应明白对观取舍色为苦为无我的观法也是如此;而且对观其它色为无常,或苦,或无我的观法也是相同。)
(五)除见观法
透彻地观照行法为无我即是除见。在无常随观智和苦随观智以亲依止缘力支助之下,无我随观智能够去除见(我见)。
(六)去慢观法
透彻地观照行法为无常即是去慢。在苦随观智和无我随观智以亲依止缘力支助之下,无常随观智能够去除我慢。
(七)破欲观法
透彻地观照行法为苦即是断除属于微细爱(taõhà)的欲(nikanti)。在无常随观智与无我随观智以亲依止缘力支助之下,苦随观智能够断除爱,因此爱无法生起。
小心
如果只观行法为无我,无我随观智就无法除见;如果只观行法为苦,苦随观智就无法断爱;如果只观行法为无常,无常随观智就无法去慢。任何随观智都必须受到其余两个随观智的支助之下,才能够去除相对的烦恼。(《清净道论》)
依照上述的指示,在以名色法、五蕴法与缘起法,透彻地观照三时内外行法的三相之后,再至少以一次坐禅的时间,观这些行法为﹕
1. 无常而已。
2. 苦而已。
3. 无我而已。
对于拥有观照三时内外行法已达到成熟的无我随观智的禅修者,对行法又怎么会有我想?同样地,对于拥有观照行法已达到成熟的无常随观智的禅修者,对行法又怎么会有常想?执着「我、我」的慢见又怎么会产生?慢见只会生起于拥有常想者。同样地,对于拥有观照行法已达到成熟的苦随观智的禅修者,对行法又怎么有乐想?爱欲(taõhà nikanti)只会生起于对行法有乐想者的心流里。因此,对于苦随观智已达到成熟的禅修者,爱欲是不能生起的。
达到熟练
Ettàvatà panassa råpakammaññhànampi aråpakammaññhà- nampi paguõa§ hoti.──如果能够熟练地以七色观法和七非色观法观内与观外,禅修者即已熟练于色业处和名业处。
如果能够也内外地观照过去、未来与现在就会更好。
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àõa)
名色法与五蕴法两者
生灭随观智的目标是蕴、处、界、谛、缘起支。于缘起支,只有从无明至有(bhava)被列入生灭随观智的目标里。(《无碍解道》页52)
想要证得生灭随观智的人,首先应(如下)透彻地观照现在(名色)的三相,一时观无常相;一时观苦相;一时观无我相﹕
1. 内外交替地只观色;
2. 内外交替地只观名;
3. 内外交替地同时观照名色两者。
在只观色法,或只观每一个所缘组(应修完所有六组)的名法时,应观至当下剎那(khaõa paccuppanna)。同样的以五蕴法透彻地修观,一时观无常相;一时观苦相;一时观无我相,直至能观照到(以下的)当下剎那﹕
1. 色而已。
2. 受而已。
3. 想而已。
4. 行而已。
5. 识而已。
应一时观内,一时观外。
同样地,取诸缘起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业有与生有)的生灭为目标,轮流观照它们的三相。在此只取它们的生灭为目标,而没有连贯它们的因果关系。
过去、未来、现在、内、外
若禅修者能够透彻地观照现在行法达到当下剎那,而且其智又很清晰,他就可采用名色法与五蕴法,从(自己所能看到的)最远过去世至今生,再到最后一个未来世,内外交替地观照以下的三相(一时观无常相;一时观苦相;一时观无我相)﹕
1. 色而已。
2. 名而已。
3. 名色两者。
然后﹕
1. 色而已。
2. 受而已。
3. 想而已。
4. 行而已。
5. 识而已。
必须观照无常许多次,观苦许多次,以及观无我许多次。如此观照许多次之后,禅修者可用一段相当久的时间,只观最适合自己的相。若禅修者已感到满意,生灭也极其迅速地呈现于其智,而他又已达到当下剎那,他就可转而以详尽法修习生灭随观智。
生灭随观智的详尽修法
(一)随观集法(samudayadhammànupassã)=见生起(udayadassana)= 只观生起
《大念处经》教示,对每个念处都应运用以下三法修习﹕
1. 随观集法(samudayadhammànupassã)
2. 随观灭法(vayadhammànupassã)
3. 随观集灭法(samudayavayadhammànupassã)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在《无碍解道》里解释它为「无明集,色集……」。禅修者必须依照这些指示,修习生灭随观智的详尽法。在此说明结生时的色蕴与四名蕴作为例子。已修完缘起第五法的禅修者,能观照每一个心识剎那的五蕴(如名业处表所示)。有如缘起第五法,在此亦应以智知见因果关系。
色蕴﹕
1. 由于无明(20)生起,(业生)色生起。
2. 由于爱(20)生起,(业生)色生起。
3. 由于取(20)生起,(业生)色生起。
4. 由于行(34)生起,(业生)色生起。
5. 由于业(34)生起,(业生)色生起。
(业生色之生起)
6. 由于心生起,心生色生起。(心生色之生起)
7. 由于时节生起,时节生色生起。(时节生色之生起)
8. 由于食生起,食生色生起。(食生色之生起)
注:在结生时只有业生色,尤其是结生的生起剎那,其时还没有心生色、时节生色与食生色。在此是为了较后的心识剎那的色蕴,而把它们列出。
结生受蕴﹕
1. 由于无明(20)生起,结生受蕴生起。
2. 由于爱(20)生起,结生受蕴生起。
3. 由于取(20)生起,结生受蕴生起。
4. 由于行(34)生起,结生受蕴生起。
5. 由于业(业力,34)生起,结生受蕴生起。
6. 由于依处(心所依处)生起,结生受蕴生起。
7. 由于目标(结生心的目标)生起,结生受蕴生起。
8. 由于触(= 34-受 = 33)生起,结生受蕴生起。
(结生受之生起)
结生想蕴﹕
1. 由于无明(20)生起,结生想生起。
2. 由于爱(20)生起,结生想生起。
3. 由于取(20)生起,结生想生起。
4. 由于行(34)生起,结生想生起。
5. 由于业(业力,34)生起,结生想生起。
6. 由于依处(心所依处)生起,结生想生起。
7. 由于目标(结生心的目标)生起,结生想生起。
8. 由于触(= 34–想= 33)生起,结生想生起。
(结生想之生起)
结生行蕴(=思,第一种解说法)﹕
1. 由于无明(20)生起,结生行生起。
2. 由于爱(20)生起,结生行生起。
3. 由于取(20)生起,结生行生起。
4. 由于行(34)生起,结生行生起。
5. 由于业(业力,34)生起,结生行生起。
6. 由于依处(心所依处)生起,结生行生起。
7. 由于目标(结生心的目标)生起,结生行生起。
8. 由于触(= 34–思= 33)生起,结生行生起。
(行之生起)
结生行蕴(= 34 -受-想-识 = 31,第二种解说法)﹕
1. 由于无明(20)生起,结生行生起。
2. 由于爱(20)生起,结生行生起。
3. 由于取(20)生起,结生行生起。
4. 由于行(34)生起,结生行生起。
5. 由于业(业力,34)生起,结生行生起。
6. 由于依处(心所依处)生起,结生行生起。
7. 由于目标(结生心的目标)生起,结生行生起。
8. 由于其它三名蕴生起,结生行生起。
(行之生起)
其余三名蕴即是受蕴、想蕴与识蕴。在三十四名法当中,除去这三蕴,剩下的三十一心所是果,因此其余三名蕴是因。
结生识蕴﹕
1. 由于无明(20)生起,结生识生起。
2. 由于爱(20)生起,结生识生起。
3. 由于取(20)生起,结生识生起。
4. 由于行(34)生起,结生识生起。
5. 由于业(34)生起,结生识生起。
6. 由于名色生起,结生识生起。
(结生识之生起)
名 = 相应心所 = 33
色 = 心所依处(30色)+ 所缘色(如果所缘是色法)。
依照此法观照每个心识剎那的五蕴,如有分五蕴、死亡五蕴、五门转向五蕴、眼识五蕴等等。对已熟练于以缘起第五法辨别因果关系的禅修者,此观法一般上是不难的。
注:在此列无明、爱、取为(20)及行为(34)只是作为例子而已。应根据在自己名色流里已生、正生与将生的去观。心与心所的数量可能会有变,它也可能是善行或不善行。尽能力从最远的过去世,至最后一个未来世多作观照。
(二)随观灭法(vayadhammànupassã)=
见坏灭(只观坏灭)
`Avijjànirodhà vedanànirodhoti ... paccayanirodhaññhena vedanàkkhandhassa vaya§ passati.'
`Avijjànirodhà råpanirodhoti aggamagga¤àõena avijjàya anuppàdanirodhato anàgatassa råpassa anuppàdanirodho hoti paccayàbhàve abhàvato.'
已清楚地以智知见「诸果(如色)的生起是因为诸因(如无明)之故」的禅修者,进而以智辨明未来证悟阿罗汉道时,以及般涅盘死亡过后,就能轻易地观「由于诸因灭尽(如因为阿罗汉道之故,无明不再生起,即无生之灭(anuppàda nirodha),诸果灭尽(如色灭后不再生起,即也是无生之灭))。
在此禅修者应明白,什么是有生之灭(uppàda nirodha)与无生之灭(anuppàda nirodha)。
有生之灭(uppàda nirodha):因行法与果行法是在生起之后即坏灭的行法。属于无常的持续生灭是有生之灭。只要诸因持续支助,果即会以不断生灭的方式存在,这里的灭是有生之灭。(应注意因也是果行法,它也有引生它的因。)坏灭之后,由于因还未断除,它就再生起与坏灭,这即是有生之灭,是还有生起之灭,也称为剎那灭(khaõika nirodha)。
无生之灭(anuppàda nirodha)﹕须陀洹道、斯陀含道与阿那含道都各自断除(或减轻)相关的烦恼。称为最上道(agga magga)的阿罗汉道则彻底断除其余烦恼。当(直至阿罗汉道的)诸圣道彻底断除相关的烦恼之后,这些烦恼就完全不再生起于名色流之中。它们已完全灭尽及不再生起,这种灭称为无生之灭。
当诸因(如无明)彻底灭尽及不再生起时(即无生之灭),诸果(如色)在未来般涅盘死亡之后,由于不再有生起之缘而灭尽,这也是无生之灭。它们会灭尽是因为:无因便无果生起。
禅修者必须把观智导向未来证悟阿罗汉道与般涅盘死亡时,以便能观照无生之灭。只有在以观智明确地知见「由于诸因(无生)灭尽,诸果(无生)灭尽」之后,才如下文般修习。
观照色蕴
1. 由于无明灭尽,(业生)色灭尽。
2. 由于爱灭尽,(业生)色灭尽。
3. 由于取灭尽,(业生)色灭尽。
4. 由于行灭尽,(业生)色灭尽。
5. 由于业灭尽,(业生)色灭尽。
(这是无生之灭,是未来色灭尽后不再生起。)
(也观业生色的有生之灭。)
6. 由于心灭尽,心生色灭尽。
(观心生色的有生与无生之灭两者。)
7. 由于时节灭尽,时节生色灭尽。
(观时节生色的有生与无生之灭两者。)
8. 由于食灭尽,食生色灭尽。
(观食生色的有生与无生之灭两者。)
在此观法里,禅修者必须清楚知见两种灭尽,即无生之灭与有生之灭。在《无碍解道》里,有生之灭称为变易相(vipariõàma lakkhaõa§),这是行法的剎那灭。把每个剎那组成五蕴之后(如在缘起第五法里的说明),禅修者必须观照,所有六所缘组的善与不善速行心路过程。交替地观内与观外。在此举出对眼识受蕴的观法作为例子。
观照眼识受蕴识﹕
1. 由于无明灭尽,眼识受蕴灭尽。
2. 由于爱灭尽,眼识受蕴灭尽。
3. 由于取灭尽,眼识受蕴灭尽。
4. 由于行灭尽,眼识受蕴灭尽。
5. 由于业灭尽,眼识受蕴灭尽。
6. 由于眼依处色灭尽,眼识受蕴灭尽。
7. 由于色所缘灭尽,眼识受蕴灭尽。
8. 由于眼触(= 7)灭尽,眼识受蕴灭尽。
9. 由于光(àloka)灭尽,眼识受蕴灭尽。
10. 由于作意(= 五门转向 = 11)灭尽,眼识受蕴灭尽。
(三)随观集灭法(samudayavayadhammànupassã)= 见集灭(udaya vayadassana)
Samudayadhammànupassã và kàyasmi§ viharati, vayadhammànupassã và kàyasmi§ viharati, samudayavaya- dhammànupassã và kàyasmi§ viharati.
Avijjàsamudayà råpasamudayo ...pe... avijjànirodhà råpanirodho ...pe...
Tesa§ vasena evampi råpassa udayo evampi råpassa vayo, evampi råpa§ udeti, evampi råpa§ vetãti paccayato ceva khaõato ca vitthàrena manasikàra§ karoti.
根据上述巴利经典与注释的指示,对于修习生灭随观智详尽法的禅修者,在以观智辨明「由于因生起,果生起;由于因灭尽,果灭尽」之后,他必须不断连贯因果地观照。
对于这观法,《根本五十经篇注》中提及﹕Sappaccaya- nàmaråpavasena tilakkhaõa§ àropetvà vipassanà pañipañiyà `anicca§-dukkha§-anattà'ti sammasanto vicarati.根据这注释的指示,禅修者必须轮流观照因果两者的三相。所以在此列出观照因果的无常相作为例子,应明白观照它们的苦相与无我相之观法也是一样的。
见生灭:色蕴
一、由于无明生起,业生色生起;
由于无明灭尽,业生色灭尽;
无明(生灭)无常,业生色(生灭)无常。
二、由于爱生起,业生色生起;
由于爱灭尽,业生色灭尽;
爱(生灭)无常,业生色(生灭)无常。
三、由于取生起,业生色生起;
由于取灭尽,业生色灭尽;
取(生灭)无常,业生色(生灭)无常。
四、由于行生起,业生色生起;
由于行灭尽,业生色灭尽;
行(生灭)无常,业生色(生灭)无常。
五、由于业生起,业生色生起;
由于业灭尽,业生色灭尽;
业(=思,生灭)无常,业生色(生灭)无常。
六、由于心生起,心生色生起;
由于心灭尽,心生色灭尽;
心(生灭)无常,心生色(生灭)无常。
七、由于时节生起,时节生色生起;
由于时节灭尽,时节生色灭尽;
时节(生灭)无常,时节生色(生灭)无常。
八、由于食生起,食生色生起;
由于食灭尽,食生色灭尽;
食(生灭)无常,食生色(生灭)无常。
观眼识受蕴
一、由于无明生起,(眼识)受生起;
由于无明灭尽,(眼识)受灭尽;
无明(生灭)无常,(眼识)受(生灭)无常。
二、由于爱生起,(眼识)受生起;
由于爱灭尽,(眼识)受灭尽;
爱(生灭)无常,(眼识)受(生灭)无常。
三、由于取生起,(眼识)受生起;
由于取灭尽,(眼识)受灭尽;
取(生灭)无常,(眼识)受(生灭)无常。
四、由于行生起,(眼识)受生起;
由于行灭尽,(眼识)受灭尽;
行(生灭)无常,(眼识)受(生灭)无常。
五、由于业生起,(眼识)受生起;
由于业灭尽,(眼识)受灭尽;
业(生灭)无常,(眼识)受(生灭)无常。
六、由于眼所依处生起,(眼识)受生起;
由于眼所依处灭尽,(眼识)受灭尽;
眼所依处(生灭)无常,(眼识)受(生灭)无常。
七、由于色所缘生起,(眼识)受生起;
由于色所缘灭尽,(眼识)受灭尽;
色所缘(生灭)无常,(眼识)受(生灭)无常。
八、由于眼触生起,(眼识)受生起;
由于眼触灭尽,(眼识)受灭尽;
眼触(生灭)无常,(眼识)受(生灭)无常。
九、由于光生起,(眼识)受生起;
由于光灭尽,(眼识)受灭尽;
光(生灭)无常,(眼识)受(生灭)无常。
十、由于作意(=五门转向 = 11)生起,(眼识)受 生起;
由于作意灭尽,(眼识)受灭尽;
作意(生灭)无常,(眼识)受(生灭)无常。
解释
对缘起第五法已熟练的禅修者,能依照上述的说明修习至这阶段。对于生灭随观智的详尽法,应观照每个心识剎那的五蕴(如名业处图所示)。
在此,禅修者可以辨明第一前世因与今生果的因果关系之后修习此法;他也可以辨明第二前世因与第一前世果的因果关系后修习此法;也可以辨明今生因与来世果的因果关系后再修习此法。总而言之,禅修者可以辨明更远的过去诸世,以及未来诸世的因果关系,进而修习此法。
如果要的话,禅修者可把无明等分为两组修观,即无明、爱与取为烦恼轮转,而行与业则是业轮转。
譬如说诸因生于第一前世,如此禅修者应先辨明第一前世的有分心(=意门),进而观照生起于有分心之间的诸因,以知见它们的生灭(=无常)。应明白对于更远的过去,以及未来世的观法也是一样的。如在缘起阶段所说明的,无明、爱与取多数是出现为以下的意门心路过程﹕
意门转向(1)
速行(7)
有因彼所缘(2)/无因彼所缘(2)
12
20
34 / 12
喜可能相应或不相应,彼所缘也可能有或没有生起。如果彼所缘生起,根据情况,生起的会是无因或有因彼所缘。凡夫的无明、爱与取多数是贪见组速行。以观智观照这些心路过程名法的生灭无常性,直至当下剎那之后,再轮流观照它们的三相。
行与业则多数出现为以下的心路过程﹕
意门转向(1)
速行(7)
有因彼所缘(2)/无因彼所缘(2)
12
34
34 / 12
若此意门心路过程的速行是喜俱智相应大善,则喜与智两者皆相应,一共有三十四名法。如果是舍俱智相应,就只有智相应而无喜,一共有三十三名法。彼所缘可能有或没有生起。如果彼所缘生起,根据情况,生起的会是有因或无因彼所缘。
观每个心识剎那的行业名法的生灭,直至当下剎那之后,再轮流观它们的三相。
行与业有
业力并不是观禅的目标,修观时应以观照善行组的三相为主。因此禅修者应懂得属于禅观目标的行与业有。在此举出对布施的说明作为例子﹕
1. 在造善业(布施)之前生起的前思(pubbe cetanà)是行;在造善业时(布施时)生起的立思(mu¤ca cetanà)是业有。
2. 在造业时生起的七个速行当中,与第一至第六速行相应的思是行,与第七速行相应的思是业有。
3. 在造业时生起的速行心识剎那里,思是业有,其余相应法是行。
根据上述的定义,若人能够观照,上述已生或将生的意门善速行心路过程里,每个心识剎那的所有名法,直至当下剎那,即可说是行与业有两者皆已受到观照了。
观照一切
把每个心识剎那组成五蕴,如结生五蕴、有分五蕴、死亡五蕴、意门转向五蕴、眼识五蕴等,然后再以上述之法观内与观外。禅修者可以﹕
1. 连贯前世与今世的因果关系后,再对它们修观。
2. 连贯诸过去世之间的因果关系后,再对它们修观。
3. 连贯今世与来世的因果关系后,再对它们修观。
4. 连贯诸未来世之间的因果关系后,再对它们修观。
缘起第一法
`Nàya§, bhikkhave, kàyo tumhàka§ napi a¤¤esa§. Puràõamida§, bhikkhave, kamma§ abhisaïkhata§ abhisa¤cetayita§ vedaniya§ daññhabba§.'
`Tatra kho, bhikkhave, sutavà ariyasàvako pañicca- samuppàda¤¤eva sàdhuka§ yoniso manasikaroti ... "iti imasmi§ sati ida§ hoti, imassuppàdà ida§ uppajjati; imasmi§ asati ida§ na hoti, imassa nirodhà ida§ nirujjhati, yadida§ ... avijjàpaccayà saïkhàrà; saïkhàrapaccayà vi¤¤àõa§ ...pe...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 hoti. Avujjàya tveva asesaviràganirodhà saïkhàranirodho; saïkhàranirodhà vi¤¤àõanirodho ...pe...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nirodho hotã"ti. '
「诸比丘,这些色身与名身(一切色法与名法)并非你的(意即它不是你的「我」,因为它是「无我」的),也不是属于他人的(不是他人的「我」)。这些色身与名身是由过去旧业产生之法,由善业与恶业所组成,善思与不善思是它们的基因。它们是受的依处 。
诸比丘,具备圣教闻(àgama suta,理论上的智慧)与证得闻(adhigama suta,实修上的智慧)的圣声闻弟子善于观缘起﹕
若有此因,此果即会生起。由于此因生起,此果生起。若无此因,此果即不会生起。由于此因灭尽,此果灭尽。缘起是如此﹕
『由于无明生起,行生起;由于行生起,(果报)识生起……如此,这是有苦无乐之集。』
『由于无明灭尽(被阿罗汉道断除),行灭尽;由于行灭尽,(果报)识灭尽………如此,这是有苦无乐之集的灭尽。』」
根据上述的教法,禅修者可以且应该也以缘起第一法修习观禅,即只观集而已,然后只观灭而已,而后再观集与灭两者。
随观集法(samudayadhammànupassã)
以缘起第一法辨别因果关系之后,再只观照生起,如﹕
一、由于无明生起,行生起;
二、由于行生起,结生识生起;
由于行生起,有分识生起;
由于行生起,死亡识生起;
由于行生起,眼识生起;等等。
观内与观外。以连贯三世之间的因果关系之法,从最远的过去世至最后一个未来世修观。对已熟练于修习缘起第一法的禅修者,这已不再有任何困难。
随观灭法(vayadhammànupassã)
其智对直至最后一个未来世的缘起(如「由于无明生起,行生起……」)清晰的禅修者,再观照于未来证得阿罗汉道时的无生之灭,如阿罗汉道所引致的「由于一切烦恼(如无明)灭尽而不再生起,一切果(如行)灭尽及不再生起」,进而他必须如下观照﹕
一、由于无明灭尽,行灭尽;
二、由于行灭尽,结生识灭尽;
由于行灭尽,有分识灭尽;
由于行灭尽,死亡识灭尽;
由于行灭尽,眼识灭尽;等等。
只观三时内外的灭尽而已。
随观集灭法(samudayavayadhammànupassã)
以观智观照生灭两者之后,如「由于无明生起,行生起;由于无明灭尽,行灭尽……」,再如下观照﹕
一、由于无明生起,行生起;由于无明灭尽,行灭尽;
无明(生灭)无常,行(生灭)无常。
二、由于行生起,结生识生起;由于行灭尽,结生识 灭尽;
行(生灭)无常,结生识(生灭)无常。
三、由于行生起,有分识生起;由于行灭尽,有分识 灭尽;
行(生灭)无常,有分识(生灭)无常。
四、由于行生起,眼识生起;由于行灭尽,眼识灭尽;
行(生灭)无常,眼识(生灭)无常。
已熟练于以缘起第一法辨别因果关系的禅修者,能依上述的例子修习至这程度,他应继续如此观照直至「有」,即业有与生有。如在缘起第一法里所示,对任何涉及所有六所缘组的缘起支,皆应观照所有六组。观照过去、未来、现在三时之内外。以连贯三世的方式,观照从最远的过去世,直至最后一个未来世的三相,至少如此透彻地观照一回。
生灭观的进展
Santativasena hi råpàråpadhamme udayato, vayato ca manasi karontassa anukkamena bhàvanàya balappattakàle ¤àõassa tikkhavisadabhàvappattiyà khaõato udayabbayà upaññhahantãti. Aya¤hi pañhama§ paccayato udayabbaya§ manasi karonto avijjàdike paccayadhamme vissajjetvà udayabbayavante khandhe gahetvà tesa§ paccayato udayabbayadassanamukhena khaõatopi udayabbaya§ manasi karoti.
Tassa yadà ¤àõa§ tikkha§ visada§ hutvà pavattati, tadà råpàråpadhammà khaõe khaõe uppajjantà, bhijjantà ca hutvà upaññhahanti.
在一世里,从结生至死亡的名色法是现在世法(addhàna paccuppanna dhamma)。在一个心路过程里的名法称为现在相续法(santati paccuppanna dhamma)。由一粒色聚里的火界(时节)制造四或五或六代的色法过程,称为「一时节所造色法过程」。当色聚里的食素获得食生食素的支助时,它能制造一个四或五或六代的色法过程,此过程称为「一食所造色法过程」。由四等起色里的一个时节,或一个食素所造的色法过程是现在相续法。在分为生、住、灭三小剎那的一个心识剎那里发生的名法,以及在生、住、灭三小剎那里发生的色法,是称为现在剎那(khaõa paccuppanna)的名色法。首先,禅修者必须观照现在相续名色的生灭。渐渐地修观之智变得坚强、锐利与清晰时,连续而不间断的行法生灭便会清晰地呈现于其智,直至现在剎那。
开始时,禅修者是修见缘生灭法(paccayato udayabbaya dassana),如「由于无明生起,色生起;由于无明灭尽,色灭尽 」。过后他置诸因于一旁(即不观「由于无明生起,色生起;由于无明灭尽,色灭尽」),再以观智观照具有生灭本质的因蕴与果蕴。也即是说,禅修者先以见缘生灭法观照「由于因生起,果生起;由于因灭尽,果灭尽」,进而观照这些蕴的剎那生灭。例如﹕
见缘生灭
见剎那生灭
见缘生灭
由于无明生起,色生起;
由于无明灭尽,色灭尽;
无明(生灭)无常,
色(生灭)无常。 见剎那生灭
若如此观照许多次,禅修者之智就会变得锐利与清晰,而在每个剎那里生灭的名色法,也就会清晰地呈现于其智。当如此清晰时,即已证得了称为生灭随观智的「初观智」(taruõa vipassanà ¤àõa),所以称此禅修者为「初观者」(àraddha vipassaka)。(《大疏钞》)
十种观的随烦恼(upakilesa,亦作染)
(一)观之光明(vipassanobhàso):Vipassanobhàsoti vipassanàcitta samuññhita§, sasantatipatita§ utusamuññhà- na¤ca bhàsuram råpa§.(《大疏钞》)这光明是来自「修观之心」所引生的心生色。此心生色具有能够制造新时节生色的火界。这些心生色与时节生色在内生起,在外的只有时节生色聚。如果辨别这些自内生起的心生色聚,就会看到八种色法,内在的时节生色聚也有这八种色法,这八种色法当中的色所缘(颜色)是很明亮的。光能在外生起是因为时节制造的色聚向外扩散,这些色聚也有八个色法。禅修者必须观照这八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所以想要对光明修观的禅修者应该怎么做?他应辨明光的四界至看到色聚,进而辨别这些色聚。内光明是具有八个色法的心生色聚与时节生色聚,外光明是具有八个色法的时节生色聚。以智观这八个色法的生灭为「无常」;观它们不断受到生灭压迫为「苦」;观它们没有不坏的实质或我为「无我」。
根据《阿毗达摩论》,一切光都只是一团色聚而已,是这些色聚里的色所缘之明亮。当诸色聚集在一处生起时,它们的色所缘就会连合起来,所以起初禅修者可能会看到它们好像是连接不断般,但在辨明它们的四界之下,它们就变成色聚,再辨别就会看到它们是具有八种色法的色聚。在这阶段,应观照这八种色法之生灭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这是克服光明之法。
(二)智(¤àõa):¥ananti vipassanà¤àõam, tassa kira råpàråpa dhamme tulayantassa tãrentassa vissattha inda vajiramiva avihatavegam tikhinam suram ativisadam ¤àõam uppajjati.此时观智变得非常锐利。到底有多锐利?在观照名色的无常、苦、无我三相时,观智有如行电般毫无阻碍地迅速进行。观无常、苦、无我三相之智变得非常锐利、有力与清净。
(三)喜(pãti):Tassa kira tasmi§ samaye khuddakà pãti, khaõika pãtim okkantikà pãti, ubbegà pãti, pharanà pãtiti. Aya§ pa¤ca vidhà pãti sakàla sarãram pårayamànà uppajjati.此时五种喜能在禅修者之智里生起。小喜(khuddaka pãti)是使到体毛竖直之喜;剎那喜(khaõika pãti)是在不同时候如闪电般出现之喜;继起喜(okkantikà pãti)是有如一阵阵海浪般不断生起之喜;踊跃喜(ubbegà pãti)是能够令到身体浮起之喜;遍满喜(pharanà pãti)是因为胜心生色遍满全身而生起之喜。禅修者感到有如浸入油中的棉花一样,全身都充满了胜心生色。因为与修观之心相应的喜遍满全身,禅修者以为那喜正向全身扩散。
(四)轻安(passaddhi):与观智相应的轻安心所。Tassa kira tasmi§ samaye rattitthàne và divàtthàne và nisinnassa kàyacittàna§ neva daratho, na gàrava§, na kakkhalatà, na akamma¤¤atà na gela¤¤a§, na vankatà hoti, atha kho panassa kayàcittàni passaddhàni lahåni mudåni kamma¤¤àni suvisadàni ujukàniyeva honti.
有六对「双对心所」(yugala cetasika):身轻安与心轻安、身轻快性与心轻快性、身柔软性与心柔软性、身适业性与心适业性、身练达性与心练达性、身正直性与心正直性。此时这六对心所是很有力的。经典中也提及在它们当中,轻安是最为显著的。
(五)观之乐(sukha):Tassa kira tasmi§ samaye sakàla sarãra§ abhisandayamànam ati paõãta§ sukha§ uppajjati.其时殊胜的乐受遍满全身。由修观之心引生的心生色称为胜心生色(paõãta cittaja råpa)。当这些胜心生色遍满全身,及它们的地、火、风界撞击存在于全身的身净色时,就会产生乐受,这是与观智相应之乐。
(六)胜解(adhimokkho)是坚信:Adhimokkhoti saddhà. Vipassanà sampayuttoyeva hissa citta cetasikàna§ atisaya pasàda bhåtà balavatã saddhà uppajjati.这是与观智相应之信。他已肯定有名色因果的存在,已肯定因与果两者都有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也肯定有过去、现在、未来、内、外诸行法的存在。由于智最为显著,其信变得非常坚固,因此与观智相应之信是可以非常坚固的。
(七)策励(paggaha):这是修禅的精进力,是正精进道支。Vipassanà sampayuttameva hissa asithila§ anaccà- raddha§ supaggahita§ vãriya§ uppajjati.其时有极强的精进与观智相应。此精进支助其它相应名法以令不倒,是不太松也不太紧的身精进(kàyika vãriya)与心所精进(cetasika vãriya),能支助修观之心以令其不会自目标倒退出来。在禅修其间不是有时也会懒惰的吗?禅修者会停止禅修而说:「禅修是没有益处的。」不想禅修之念是否会生起?其时为了不使这种念头生起,精进变成对其它相应名法的极强支助,以令它们不会自禅修目标退失。
(八)现起(upaññhàna)是念:Vipassanà sampayuttàyeva hissa supatthità supatthità nikhàtà acalà pabbataràjasadisà sati uppajjati.这是与观智相应之念。此念就有如城门的柱子,一枝十码高及深入地底十码的柱子,它不会被自四方吹来的风动摇;同样地,念保持修观之心平稳地观照目标,即名色因果(这是观照名色因果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的阶段)。它也像一座高山,即使是暴风雨也动摇不了它;同样地,念也保持修观之心平稳地观照目标。So ya§ ya§ thànam àvajjati samannàharati manasikàroti paccavekkhati, ta§ ta§ thànamassa okkanditvà pakkanditvà dibbacakkhuno paraloko viya satiyà upatthàti.有证得天眼通的善者,如果他观看其它世界,他能够看到其它世界的一切众生。同样地,在这阶段,不论禅修者观照任何目标,或名,或色,或因果,或过去法,或未来法,或内,或外,那些目标都会很迅速地呈现于其观智。其时念是极其强大的。
(九)舍(upekkhà):Upekkhàti vipassanupekkhà ceva avajjanupekkhà ca.诸舍当中有两个是观舍(vipassanà upekkhà)与转向舍(avajjana upekkhà)。Tasmi§ hissa samaye sabbasankhàresu majjhatta bhåtà vipassanupekkhàpi balavatã uppajjati. Manodvàre avajjanuppekkhàpi sà hissa ta§ ta§ thànam avajjantassa vissattha indavajiramiva pattapute pakkhitta tattanàràco viya ca sårà tikhinà hutvà vahati.转向舍是观智速行之前生起的意门转向,会被称为转向舍是因为它是与舍相应的名法。观舍是与观智相应的中舍性心所(tatramajjhatatà)。如果其时观智是喜俱智相应,即有三十四名法,中舍性心所是其中之一,它能保持心平舍地观照目标。此时它是极其强大的。到底有多强大?它就像是帝释天所打的雷。它有能力中舍地观照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而无任何欲求或忧虑。由于行法的无常、苦、无我相非常清晰地呈现于观智,所以不会对行法有任何欲求或执着。譬如有人看到自己所爱之人的过患时,不是能对他保持平舍吗?同样地,当禅修者看到行法的无常过患、苦过患与无我过患时,就会有对行法保持中舍与无忧无着的能力。
(十)欲(nikanti)是执着观智。Eva§ obhàsàdipati- manditàya hissa vipassanàya àlayam kurumànà sukhumà santàkàrà nikanti uppajati. Yà nikanti kilesoti pariggahetumpi na sakkà hoti.有时会对具有上述九法(即从观之光明至观之舍)的观智生起喜爱,这即是欲。它是非常微细的,所以一般上禅修者不会察觉它。当观智变得强大时,禅修者不是会喜欢它吗?是会喜欢的。修观之智生起为意门转向与七个智相应速行的心路过程,它可能会与所有上述九法相应,禅修者必须观照它们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如此观照,就会去除对喜与轻安最为显著的名法之执取。但如果欲还是生起,则应观照欲最为显著的「贪速行意门心路过程」之无常、苦、无我三相。这是克服它的方法。如此修习至观智变得非常锐利。
这十种观的随烦恼不会发生在以下四种人里:
1. 已证得圣道圣果的圣声闻第子,以及已证得强力观智(如厌离随观智)的禅修者。(《大疏钞》)
2. 修错法的人,例如戒律腐败、没有定力与修习邪慧之人。
3. 对于某些人,虽然他们正在修习观禅,但却对它感到失望,因而退缩与放弃修习观禅。
4. 虽具足戒行,但却懒惰而不修习观禅的人。
反之,它们肯定会发生在正确修习戒定慧的正行者(sammapatipannaka),即持续勇猛精进修慧的初观者(àraddha vipassaka)。
在十种观的随烦恼当中,从第二项的智至第九项的舍并非杂染法,而只是杂染法的依处。智、喜、轻安、乐、胜解、策励、现起、舍八法是与修观之智相应的心所行法,是观智相应的心识剎那里的三十四名法(心与心所)的一部份。对于凡夫与学者,这八法只是「观善速行」,而不是杂染。然而,在取这些法为目标之后,如果禅修者认为「这些法是我的;这些法就是我;这些法是我的『我』或『灵魂』」(eta§ mama, esohamasmi, esà me attà),如「我的智、我的喜……」,爱、慢与邪见(taõhà, màna, diññhi)就会生起,这些爱、慢、邪见即是杂染法。
若人认为智、喜等任何一个为道果智,他即已乖离了观禅之道,因为他乐于此非真实道果之法,却认为它们是真的道果,因此他放弃了根本业处,即观禅。
--------------------------------------------------------------------------------
[1] 中译按:诸弟子只是转教佛陀所教的无我相。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