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春江:阿含经故事选第二篇 法 76.念佛等六念法门的开示
庄春江:阿含经故事选第二篇 法 76.念佛等六念法门的开示
有一年夏天雨季,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安居。
三个月的雨季过去了,比丘们都集中在饭厅里缝补衣服,同时也为佛陀缝衣。
那时,梨师达多与富兰那兄弟两人,正好到舍卫城办事,一听说佛陀就要离开王舍城到其它地方去游化了,就央人到佛陀的住处去打听实况。结果,那人正好看到佛陀与比丘众们,从祇树给孤独园出发离开,就赶快早一步回来告诉他们兄弟说:
「佛陀一行人,已经离开住所,正朝这边过来了。」
于是,兄弟俩就在路旁恭候佛陀。
佛陀来了,兄弟俩赶紧顶礼,然后对佛陀说:
「世尊!您要离开王舍城,前往憍萨罗、迦尸、摩罗、摩揭陀、央迦、修摩、分陀罗、迦陵伽等离我们那么远的地方去,让我难过得犹如身体就要被支解了,头昏眼花,心乱如麻,所学的法都忘了。您这一离开,我们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世尊,以及善知识比丘们呢?」
佛陀告诉他们兄弟说:
「不管你见得到、见不到世尊,见得到、见不到善知识比丘们,你们都应当要随时修学着六念。哪六念呢?
应当忆念着如来的功德:如来确实是应受供养者、圆满的觉悟者、真理与正行的实践者、完善幸福的终结生死者、彻底了知世间者、受调教人的无上领导者、天界人间的老师、觉他的自觉者、世间最尊贵者。应当忆念着法:正法是世尊所清晰教导的,是当生可见证,是可以直接领受,是水到渠成,不待资历、节气就能成就的,是劝引大家来修证的,是学了以后就用得上的,是智者内心所体验的。
应当忆念着圣僧:世尊的四双八辈圣弟子,修学善好的、直捷的、正理的、中规中矩的正法,是值得我们赠礼的,值得我们殷勤服务的,值得我们供养的,值得我们诚敬问候的,为世间无与伦比的福田。
应当忆念着自己持戒的清净德行:持戒的德行是无裂痕的、无间断的、无玷污的、无瑕疵的、自在而不勉强的、智者所赞光泽纯净无损的、导向禅定的。
应当忆念着自己的布施:布施带给我利益,让我脱离普遍存在于众生习性中的悭吝惯性,以远离悭吝垢秽的非家之心而居家,常常布施,亲手布施,乐于舍心布施,欢喜平等布施。
应当忆念着天界之事:有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等等天界,从此处往生诸天界所需具足的信、戒、施、闻、慧我也有。
当这样忆念着如来;忆念着法、圣僧、布施、守戒、天界之事时,依着所念,心得正直,远离贪、瞋、痴,清楚修学的目标,清楚修学的法而得法喜,因得法喜而欢悦,因欢悦而得身轻安,因身轻安而生起踊动之喜,因踊动之喜而得安止,因安止而得定。能够这样修学,就可以这样说:圣弟子在众人皆乱中独醒,在众人皆邪中独正,入于法界之流而修学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居士们!在家生活多所干扰与染着,是尘垢之处,我们居无定所,四处游化的出家之路,则像海阔晴空,但如果你们居家也能用心修学,那也就足够了。」
「世尊!在家生活多所干扰与染着,真的是这样啊!我是波斯匿王的内宫侍从,当波斯匿王出游时,我们就得骑大象载着妃子随从。两位妃子一前一后地紧挨着我坐在大象背上,我就夹在她们中间。当遇到下坡路段时,前面的那位妃子紧抱着我的脖子,后面那位攀着我的肩膀;当遇到上坡路段时,换成后面那位紧抱着我的脖子,前面那位紧抓着我的衣襟,这些妃子为了讨好波斯匿王,伴游时都打扮得很漂亮,而且体香四溢,我虽然与他们肌肤多所接触,但,那时我们只能专心注意三件事:一、好好控制着大象,才不会走错路。二、守护着自己的心念,以免对妃子生起欲念,惹来杀身之祸。三、要注意自己坐好,才不会摔下去。世尊!那时,我对妃子无一刻有不正思惟的心念生起。」
「善哉!善哉!你们能这样地善于守护自己的心念。」佛陀赞美道。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八六○经》、《相应部第五五相应第六经》。
二、结夏安居,为佛陀沿用婆罗门教传统,所制订的一项僧团制度,即在印度夏季三个月的雨季中,选择一固定处安居,以避免雨季期间四处游化的不便。(参考《佛光大辞典》第二三九八页)
三、念佛法门,在公元初的初期大乘时期,有显著的发展,也是近代中国佛教的一大流,而其根源,还可追溯到《阿含经》,一如本则故事所述,但原始圣典的念佛,以念佛陀的功德(即佛陀「十号」之意涵),让自己远离贪、瞋、痴,而导入戒、定、慧的修学次第。后来的念佛法门,有多方的开展,发展出多种方便念法,如称念佛名号的「持名念佛」,观佛像细微的「观相念佛」,观佛出现于心中的「唯心念佛」,观得一切法实相的「实相念佛」等四类。其中,第四类之念佛,与《阿含经》六念中的由念佛而导入贪、瞋、痴之远离,是较为相近的。
四、向须陀洹,是接近证入须陀洹果位的贤者,而证得须陀洹果位以上者,就称为圣者了。
五、四大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即是「欲界」六天,其寿命福报与环境之庄严,次第殊胜。再往上,即是更殊胜的「色界」天与「无色界」天,那要有初禅以上禅定能力的众生,才可能往生了。
六、印顺法师在其《佛法概论》中,对《阿含经》中的「六念」法,有以下的整理与定位:「在家的信众,于五法而外,对心情怯弱的,每修三念:念佛、念法、念僧。或修四念,即念三宝与戒。或再加念施;或更加念天,共为六念,这都见于《杂阿含经》。这主要是为在家信众说的,如摩诃男长者听说佛与僧众要到别处去,心中非常难过(杂含卷三三‧九三二、九三三经);还有难提长者(杂含卷三○‧八五七、八五八经),梨师达多弟兄(杂含卷三○‧八五九、八六○经)也如此。诃梨聚落主身遭重病(杂含卷二○‧五五四经);须达多长者(杂含卷三七‧一○三○经等),八城长者(杂含卷二○‧五五五经),达摩提离长者(杂含卷三七.一○三三经)也身患病苦。贾客们有旅行旷野的恐怖(杂含卷三五‧九八○经);比丘们有空闲独宿的恐怖(杂含卷三五.九八一经)。这因为信众的理智薄弱,不能以智制情,为生死别离,荒凉凄寂的阴影所恼乱,所以教他们念──观想三宝的功德,念自己持戒与布施的功德,念必会生天而得到安慰。这在佛法的流行中,特别是「念佛」,有着非常的发展。」(第二○八页)
七、在杂染的环境中,乃至于在恐怖的环境中,以念佛、法、僧、施、戒、天等六念来正思惟,守护心念,收摄心念,就像梨师达多与富兰那兄弟载着妃子一样,应当是很好的选择。
八、比对《相应部第五五相应第六经》,对「佛、法、僧、戒」有坚固净信的「四不坏净」修学内涵,也与「六念」中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相同。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