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尊者:宁静的森林水池 第三章 生活就是我们的修行
阿姜查尊者:宁静的森林水池 第三章 生活就是我们的修行
前言
禅修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所有的情况都提供了修行、增长智慧和慈悲的机会。阿姜 查教导,对我们而言,正精进是:在任何状况下都保持正念,不去逃避世间,相反地,学习不去握持或执著地生活。
另外,他强调精神生活的基础是戒德。虽然戒德在现代杜会已为人所忽视,可是,还是必须去理解并将戒德奉为禅修的基础。所谓的戒德是:小心谨慎,才不会在念头、言语和行为上伤害到他人。这种的尊重与关怀使我们与周遭所有的生命置於一种和协的关系。唯有当我们的言行是发自慈悲时,我们方能平静心灵和开辟心胸。所谓不伤害的修行是:开始将一切生活的状况都放入修行的方法。
阿姜 查提示我们要以节制及自立,进一步将我们的生活建立在中道上。放纵的生活是很难使智慧成长的。小心照料你的基本原则──例如:饮食、睡眠、语言的节制──有助於精神生活的平衡,亦有助於增长自立的能力。不要模仿别人的修行方式或和他们比较。阿姜 查提示我们:就让他们去吧!看顾自己的心已经够困难的了,又为何要再加上评断别人的负担。学习以自己的呼吸和日常生活做为禅修的地方,那 ,你的智慧必然会成长。
动中禅
正确的精进不是去使某些事情特别发生,它是一种觉醒和警觉每一刹那的精进,一种克服懒惰和烦恼的精进,一种让我们一天中的每个活动都在禅坐中的精进。
捉住一条蛇
阿姜 查告诉一位新比丘:“我们这里的修行是不去执著任何事物。”比丘提出异议:“但是有时候不是必须要握东西吗?”老师回答说:“用手,可以,但不是用心。当心执著痛苦时,就好像被蛇咬到一样。而当欲望执著快乐时,也只是捉住蛇尾,只要一下子,蛇头便会回过来咬你。”
“让这不执著和正念作为你心的守护者,就如父母一样。你的好、恶会像小孩般地来叫你:‘妈妈,我不喜欢那个!爸爸!我要多一点那个!’只要笑著说:‘没问题,孩子。’‘但是,妈妈,我真的想要一只象。’‘没问题,孩子。’‘我想要糖果。’‘我们可以去坐飞机吗?’如果你能让它们来去而不执著就没问题了。”
某些事物接触到感官,喜欢或不喜欢於是生起;而这当下就是愚痴。然而有了正念,智慧就能够在同样的经验下生起。
如果你必须在那里,不要对会有很多事物和感官接触的地方感到恐惧。觉悟并不是指聋了或瞎了。每秒钟都持咒来防备事物的话,你可能会被车子撞倒的。只要保持正念不要被蒙骗。当别人说某物很漂亮时,告诉仍自己:“它不是。”当别人说某物很好吃时,告诉你自己:“不,它不是。”不要陷於世界的执著或相对的见解。就让它去吧!
有些人害怕布施,因为他们觉得他们会被利用或压抑。在长养布施之际,我们是在压抑我们的贪婪和执著,但这样能使我们真实的本然得到显现,并且变得愈来愈轻。
戒、定、慧的旋转
佛陀教导离苦之道──苦的起因和实际的方法。我们的修行中,我只晓得这条单纯的道路──庄严的开始是戒,在庄严的中间是定,庄严的结尾是慧。如果你仔细地思考这三者:戒、定、慧三学,你将会了解它们实际上是一体的。
让我们想想这三种相关的要素吧!我们是如何修习戒的呢?事实上,在增长戒德当中,必须先由智慧开始。通常,我们说:守持戒律、建立戒德:然而,要使戒德达到圆满,就必须要有智慧去了解戒德的完整含义。开始时,你必须观察你的身和口,并去审视因果的过程。如果你去思惟(观)身和口,以了解它们在什 方式不会造成伤害,你就会开始了解、控制和净化因果。
如果你知道身体和言语的善与不善性质,你就已经了解该从何著手,方能舍弃不善的,而去做善的。如果你舍弃错误的而自己做得正,心就会变得坚定、不动摇、专一。这种“定”限制了身、口的动摇和怀疑。心专注时,碰到形色和声音时,你就可以去思惟(观)并看清它们。由於不让心动摇,你将可以如实地看清所有经验的本然。当这种觉知相续不断时,智慧就生起了。
因此,戒、定、慧可以视为一体。当它们成熟时,便是同义了──也就是“圣道”。当贪、嗔、痴生起时,只有此圣道才能摧毁它们。
戒、定和慧可以在彼此相辅之下增长,就如同螺旋状地依著色、声、香、味、触和法一直向上回旋。如此一来,无论什 生起,“道”永远在控制中。“道”如果强,就能够摧毁烦恼(杂染)──贪、嗔、痴。“道”如果微弱,心的烦恼(杂染)就会夺得控制权,然後杀死我们的心。如果色、声等等生起,我们却不知其真相,我们就是在让它们摧毁我们。
“道”与烦恼(杂染)是如此的并肩而行。学法的人必须永远在这两者间搏斗──就好像两个人在打斗一般。当“道”得势时,觉醒及思惟(观)就会增强。如果你能够保持觉醒,当烦恼(杂染)再次进入战场时,它就会认输。如果你的力量放在“道”上,它就会继续不断地摧毁烦恼(杂染)。但如果你很薄弱,“道”也微弱时,烦恼(杂染)就会取而代之,继而引来执著、愚痴、悲哀。当戒、定、慧微弱无力时,苦就会生起。
一旦苦生起,那些本来可以灭苦的东西(戒、定、慧)就消失了。唯有戒、定、慧才能使“道”再次生起。当戒、定、慧增长时,“道”又会继续不断地进行摧毁每一刻、每一个情况下造成苦生起的原因的工作。这种挣扎会持续到一方被征服为止,事情就解决了。因此,我建议你们要不停地修行。
修行是从此时此地开始,若和解脱及整个“道”都在此时此地。像戒、定、慧等教义,只指著心;但这两个互相竞争的元素──“道”及“烦恼”,会在心理不断搏斗,直到“道”的尽头。因此,运用修行法门是很累人、很困难的──你必须依靠毅力、耐力,以及正精进。那么,真正的领悟自然会生起。
戒、定、慧一起构成了“道”,但这个“道”还不是真正的教导,不是老师所期望的,它只是会导引人至目的地的道路。例如说:你走在从曼谷到巴蓬寺的路上,路对你的旅程而言定必须的,但你是在寻找寺院,而不是道路。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说戒、定、慧是佛陀真理的外壳,但却只是引导我们到真理的道路。当你已增长这三个因素时,其结果便是最美妙的平静。在这平静中,声音、形色已没有干扰这颗心的能力了;也没有残留任何事物要完成。因此,佛陀说:毫无牵挂地放下你所执著的一切,那 ,你就可以亲自体会这平静,而不再须要去相信其他人。最後,你将体会到圣者的“法”。
然而,不要太快去衡量你的进展。只管修行,不然,每当心静下来时,你就会问:“是这个吗?”只要你一这样想,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在修行道上并没有一个说明“这是往巴蓬寺的路”的指标,来为你的过程证明,只管丢掉所有欲望和期待,直接地去看著心。
何谓自然?
有些人抱怨这里的生活方式与他们的根性并不相符,所以,他们呼吁修行要合乎“自然”。
自然,就是森林里的树,可是,一旦你拿它来盖房子,就不再是自然了,不是吗?然而如果你学会利用树木、刨制木材来建造房屋,它对你而言就更有价值了。或许狗的本性是随著嗅觉到处跑,如果丢些食物给他们,它们就会互相争夺。这是你所要的自然吗?
在持戒和修行中能发现自然的真义,这个自然是超越我们的习气、我们的习惯和恐惧的;假使心任由自然的冲动发展,而不加训练,就会充满贪、嗔、痴而受苦。然而,透过修行,我们便能够让我们的智慧与慈悲自然地增长,直到遍地开满了花。
节 制
修行的三个必须实践的要点是:感官的收摄,也就是说,小心不要耽溺、执著於感觉,再者是饮食及觉醒的节制。
感官的收摄:我们可以轻易的认识生理上的缺陷,如盲、聋、肢体残障,但心理上的残障可是另一档事。当你开始禅坐时,对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你会在以前看似正常的心中,看到心理的失常;你也会看见以前所未见的危险,如此一来,会带来感官的收摄。你会变得很敏锐,就如同走入森林或莽丛里的人,会对毒兽、荆棘等等的危险特别警觉一样;一个伤口还末痊愈的人同样会对苍蝇与蚊蚋的危险更警觉,对禅修者而言,危险是来自於外尘的,也就因此,感官收摄是必要的;事实上,它是最高的戒德。
饮食的节制:断食很容易,但要以少吃或节制饮食做为禅修则更难。经常的断食倒不如去学习正念和敏锐地食你所需的量,学习去辨认“欲望”和“需要”的不同。
强迫身体并不是自我折磨,不吃不睡有时看起来似乎很极端,但它却有其价值。我们必须愿意去对抗懈怠与烦恼,愿意去激起它们再观察它们。一旦明白之後,这些修行就不需要了。这就是为何我们应该少吃、少睡、少说话──目的就在於对治我们的欲望,使它们自己现形。
觉醒:要建立觉醒,是必须不断地精进,而不是只在你觉得快乐时才修行。即使有时彻夜打坐,而其他时间却在放纵自己的情性,也不是对的。恒常地观照自己的心,正如父母看护自己的孩子一般。好好看管心的愚痴,然後教它什么才是正确的。
认为某些时候并没有机会修行,是不正确的想法。你必须不断的精进努力,来了解自己,正如在任何场合都必须继续进行的呼吸一样。如果你不喜欢如:诵念、工作等活动,因而放弃这段时间的禅坐,你便永远也学不到觉醒。
不要模仿
我们必须了解人们有模仿他们老师的倾向。他们变成了复制品、印刷品、模型。这就像国王的驯马师的故事一样。旧的驯马师死了,国王於是雇用了一位新的驯马师,不幸地,这个人走路时会跛脚。他们把新的骏马带去给他,让他精巧地训练它们──奔跑、慢跑、拉马车。但是每一匹新种马都养成了跛脚的习惯。最後,国王召驯马师进宫,富他进宫时,国王看到他跛脚,才明白一切,於是马上雇了另一位驯马师。
身为一位老师,必须知道以身作则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做学生的,不可盲从老师的外表、形态。老师是指导你回到自己内心完美的人。以内心的智慧做为你的模范,不要模仿他的跛脚。
知己知彼
认识你自己的身和心,也就会了解他人。一个人的脸部表情──言语、手势、行为都源於他的心理状态。佛陀,一位觉者,因为他经历过,且以智慧看透心理状态和它们的基本因素,所以能了解它们。就如年长的智者,已经历过童年,所以能了解孩子们的种种。
这种自我的智慧不同於记忆。一位老人对外在事物可能很迷糊,但内心可能很清楚。书本上的学习对他可能很困难,会忘记不同的名字和面貌……等等。也许他很清楚他要一个盆子,但是因为他衰弱的记忆力,他可能会要一个玻璃杯。
如果你看到境界在内心中起伏,而不去执著其过程,放下苦与乐,那 精神上的再生将会渐渐缩短。放下吧!就算你陷入地狱的状态也不会不安,因为你了解它们的理常。透过正确的修行,让你的旧业自然地殆尽。了解事物是如何生起与逝去的,你就可以只保持觉醒:而让它们随其自然。犹如两棵树,如果你只施肥、灌溉其中一棵,而不照顾另一棵,哪一棵会长大,而哪一棵会枯死,是不用置疑的。
随他去
不要挑剔别人的过失,如果他们做错了,也没有必要自寻苦恼。如果你给他们指出什 是对的,而他们并没有依你说的去做,那就随他去。
当佛陀跟各个老师学习时,他觉察到他们的方法都不圆满,但是,他并没有轻视他们。即使他觉察到他们的方法并不圆满,他还是谦逊的、恭敬的学习,这使他在和他们之间的良好关系中获益。他虽然还没有觉悟,可是他还是没有去批评或企图教导他们。当他觉悟之後,他恭敬地忆起那些他曾向之学习过的老师,而且希望与他们分享他新发现的学问。
真 爱
真爱就是智慧,大部份的人都认为“爱”只是一种短暂的感觉。如果你每天都有美味的食物,你很快地就会对它感到厌烦。同样的道理,像这样的爱,最後终将演变成憎恨与悲伤。这种世俗的快乐蕴藏了执著,而且永远与苦相缠,就好像警察紧随著小偷一样。
虽说如此,我们不能去压抑和禁止这种感觉,我们只须不去执著和陷入它们之中,而去了解它们的本然。如此一来,“法”就现前了。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然而,最终挚爱的人仍会离开、死去啊!悲悼、期望或执著那过眼的云烟,是苦,而不是爱。当我们明了这个真理,而不再需求或欲求时,超越欲望的智慧和真爱就会充满我们的人间!
透过生活来学习
厌倦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如果你看清楚的话,你会看见心一直在活动。因此,我们总是有事情做。
靠你们自己去做细微的事,例如:餐後小心仔细地打扫,得体地、正念地做事,不要碰撞水壶,如此能够协助我们增长定力,也能使修行更得心应手。这样能看出你是否确实有在长养正念或仍然迷失於烦恼(杂染)之中。
你们西方人大部份都很性急,因此,你们将会拥有极大的苦、乐和烦恼。如果你正确地修行的话,你必须去克服许多问题的事实,不过,这将是未来甚深智慧的根源。
对治你的心
想想佛陀的慈悲和善巧吧!他在结束自己的本份之後,参与了我们,且教我们所有这些微妙的法门。关於修行,我追随了佛陀,我全力以赴地寻求,并舍身於修行中,因为我相信佛陀所教导的──道、果、涅槃的存在,但是这些都绝非偶然。它们(道、果、涅槃)是由正确的修行、正确的精进、勇猛、大胆的训练、思考、修正、实践而得的。这种精进意指要对治你的心。
佛陀说,不要相信心,因为它被染污、不清净,还不能代表戒德或法;在我们种种不同的修行中,我们必须对治心。当心受到对治时,它会变得热恼,以致使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走在正道上。因为修行被杂染、欲望所阻扰,所以我们痛苦,甚至想停止修行。然而,佛陀教导说,这是正确的修行,受煽动的是烦恼,而不是你。很自然地,这种修行会很困难。
有些禅僧只依据文字、经文来寻求法。当然,是读书的时候,就应当照著经文来读。但当你和烦恼“作战”时,将经文丢到一旁去吧!如果你依照一种模式来和烦恼作战,你将抵挡不住敌人。经文只是提供你一个实例,但也可以使你迷失自己,因为它根据的只是记忆和概念。概念或思考会造假相和美化,也会带你上天堂、下地狱,达到想像之极,而使你跟你眼前平易的真理脱离。
如果你从事修行,你将发现,起初,身体的独处很重要。当你隐居时,可以思惟舍利弗对出家众就生理、心理、烦恼(杂染)、诱惑的独处的建议。他教导说,生理(身体)的独处是导致心理独处的起因,而心理的独处则是远离烦恼的起因。当然,如果你的心平静,你便可安住在任何地方,但在刚开始,了解佛法之初,生理(身体)的独处是非常珍贵的。今天,或任何一天,远离城市去打坐吧!试试看一个人独处,或一个人到恐怖的山顶,那么你便能开始认识,“注视自己”的那种感觉是如何的。
不要在意心是否平静,只要你在修行,你都是在造正确的因,而且也能去利用任何生起的事物。不要怕不会成功,或不能平静。如果你诚心地修行,就必定会在法上有所成长:那些寻求者都将看见,正如吃的人都会饱一样。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