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十三卷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十三卷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四页:
二、正解经文三
蕅益大师解释本经,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五重玄义」,第二部分是「正解经文」。「五重玄义」当中讲到了「名、体、宗、用、教」,用五层玄妙的义理,来解释本经。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体、宗、用」。这个「体」,就是本经当中讲到差别现象的理体,这个「体」是指现前一念心性。具足来说,现前一念心性不但是本经的理体,它也是十法界染净差别的理体。古德有一句话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当我们摄用归体来观察的时候,是「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就是说从摄用归体的角度来说,这个十法界的染净因果,都是依止现前一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性,这个明了的心性。这种心性,从体性上来说是无差别的,它是一个明了而寂静的功能。但是当我们起作用的时候,「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它就随顺染净的因缘,就创造了十法界的差别果报。从这个体性当中,就会开展出所谓的「宗」跟「用」。就是说我们依止一念心性,去信、愿、持名,也就依止一念心性,念念之间创造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所谓的往生不退。这个就是在「五重玄义」当中所讲的这一些基本观念,讲到一心创造十法界的因果。不过从因果的角度来说,本经所强调的是一种清净的因果,是一个净土的因果,偏重在净土的因果。
这以下我们「正解经文」,正式的解释经文的内容。解释经文之前,蕅益大师有一段的开示,说明他作科判的一种理由,我们分三段,先看第一段:
┌初序分 ┐ ┌初善┐序如首──五官具存
入文│ │ │ │
┼二正宗分┼此三名┼中善├正宗如身─脏腑无阙
分三│ │ │ │
└三流通分┘ └后善┘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
古德解释经典,在解释正文分成三科:「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蕅益大师也是根据古德这样的一个办法。这三分,智者大师解释这三分叫:「初善、中善、后善」。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上说:佛陀的经典,「譬如蜂蜜,中边皆甜」。说佛陀这个经文跟祖师的论是不同的,佛陀的经典是自性清净心所流露,所以「中边皆甜」,就像蜂蜜一样,我们吃蜂蜜,这个蜂蜜外边的甜味跟蜂蜜中间的甜味是一致的。就是说,虽然分成「序、正、流通」,它是一种功能的不同而安立的。换句话说,这整个经文,它前后有互含互摄的情况。所以我们看祖师大德在受持经典,有的祖师在序分的时候开悟,有的祖师是在正宗分的时候开悟,有的祖师是在流通分的时候开悟,所以这表示「序、正、流通分」都是同等重要。这智者大师叫做「初善、中善、后善」。这以下用人来作一个譬喻。说这个「序如首,五官具存。」说这个「序」分,就像我们一个人的头部,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先看他头的「五官」──眼睛、耳朵、鼻子、眉毛、嘴巴。我们从五官当中,可以大致的知道这个人的善恶,他愚痴、或智慧的情形。换句话说,「序」,一般在经典上的序,它都是说明本经的缘起,乃至说明本经的大纲,这部经的大意是什么,这是序的一种功能。就像一个人的头部,我们从他的眼睛、耳朵、鼻子、眉毛、嘴巴,知道这个人善恶的情况、健康的情况的一个大纲。
「正宗如身,脏腑无阙。」「正宗」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五「脏」六「腑」都不「阙」少,这是一部经的主要内容,整部经的理论方法、修行次第,都在这个正宗分,这个是最重要的地方。
「流通如手足」,我们有这个「手足」,这个人的身体才能够从这个地方走到那个地方,「运行不滞」,没有阻碍。佛在世的时候,没有所谓的录音机。佛陀在讲经的时候,他希望他的法义不但能够加被当时的与会大众,佛陀更希望他的法义能够流通后世,乃至于通达十方。这个时候(在后面的时候),佛陀就会有所交待,这部经是由谁来负责流通,付嘱由哪一位菩萨来流通,使令这部经的文义,能够「运行不滞」,这是「流通」分的功能。这是以一个人的身、手、足,来譬喻这三分的情况。这一段是总标,说明这三分的差别功能。这以下蕅益大师引证,引用智者大师的科判,来证明这三分的重要性。
┌初一品皆为序
┌┤
故智者釋│└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
┤
《法華》│ ┌迹┐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等
└又「一时」┤ ├
└本┘五品,皆為「跡門」流通。
蕅益大师就取智者大师解释《妙法莲华经》。智者大师解释《法华经》,他有二个科判。第一个科判就是「初一品皆为序。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就是第一〈序品〉(就是「序」分),佛陀从白毫当中放光,从这个光明当中,现出十法界这些差别的因果;乃至于从第二的〈方便品〉,到第十七品半的〈分别功德品〉,这是正宗分;从十七品半乃至最后的二十八品,总共有「十一品半」,后面都是「流通」分。这是一种科判。其次,智者大师又作了第二种科判,他是根据「一时迹本二门」。就是说,智者大师在讲《法华经》的时候,他先把《法华经》分成二部分:就是前面的十四品叫迹门,后面的十四品叫本门。这个时候,「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这「一时佛」,这个时候有二种的佛。就「迹门」来说,是约着释迦牟尼佛这一期的应化,就是从二千五百多年前,在迦毗罗卫国的出生,乃至于出家、成道、转*轮,在娑罗双树下入涅槃。约着迹门就是约着一期的应化身,「约迹门开权显实,开三乘的方便,显一佛乘的真实」。这个时候,前面的十四品是约迹门来开权显实。其次,「一时佛」这时候的佛,我们也可以说是「本门」的佛,从第十五品〈从地涌出品〉,这时候,佛陀讲完《法华经》以后,就问与会大众:哪一个人能够付嘱流通《法华经》呢?这个时候,「从地涌出」,从大地涌出这些法身菩萨。这些法身菩萨,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种种的三昧、陀罗尼。这个时候,与会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说:这些菩萨是怎么来的呢?「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佛陀说:这些都是我过去教化的弟子。这些菩萨就说:佛陀,你成佛以来,才四十年到五十年左右,时间很短,你怎么能够教化这些大菩萨?这些大菩萨都是「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植众德本,久修大事」。佛陀这时候就开迹显本,就约着本门开近显远(远近的近),开显久远劫来已经成佛的法身、报身。所以智者大师他解释「一时佛在王舍城」的时候,就是弘扬《法华经》的这个「佛」有二个,一个是迹门的佛,就是这一期的佛,前面的十四品就是约迹门开权显实;第二个佛是约本门,约本门开近显远。智者大师先分成迹本二门以后,又把「迹本二门各分三段」,序、正、流通。「〈法师〉等五品」都是「迹门流通」分。看第二段,第二段把第一段作个总结:
│
│ ┌序必提一经之纲┐
├盖┤ ├关系非小。
│ └流通则法施不壅┘
│
│ ┌见经文稍涉义理┐ ┌序及┐
└后人不达┤ ├致┤ ├
└便判入正宗──┘ └流通┘
┌初语亦善┐
──仅存故套,安所称┤ ├也哉!
└后语亦善┘
「盖」就是因为「序」分是「提」示「一经」的大「纲」,我们从大纲当中,能够知道本经的大概内涵。「流通则法施不壅」,流通分使令这样的法义,能够流通而没有障碍,所以这二分都是「关系非小」,这三分都有它的功能。但是「后人不」明白三分同等重要的观念,看到这个「经文稍涉义理」,便就把它「判入正宗」,使令「序」分、「流通」分只是一种形式,「故套」形式。怎么能够说是「初语亦善」、中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呢?那就只有「中语善」而已、中善而已,初跟后就不善了。
我当初在读蕅益大师《弥陀要解》,我看到这段文,我不知道蕅益大师的意思是指什么?但是我去比较古德的科判,我发觉:哦,原来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比如说:我们看第二十二页。这段经文说:「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一段过去的大德是把它判作正宗分,就是从前面的六种成就以后,这一段开始是正宗分。但是蕅益大师觉得这不对。因为这一段文是一个很重要的无问自说,「净土妙门不可思议,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所以是佛陀无问自说。而且这段经文它是表示整部经的大纲,因为后面的经文都是在解释「有世界名曰极乐」,这种依报的庄严;「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正报庄严:讲净土依正二报的功德。所以蕅益大师认为这一段是一个序分,是一个别序,或者叫做发起序,发起一部经的缘起,而且先大概的解释这部经的要义,所以他认为这个是属于序分,因为它的功能是属于序分的功能,这是一点。其次,我们看第六十二页,佛陀讲完这部经的因果以后,「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有各式各样的佛,乃至南、北、西方、下、上。古德是把这个六方佛的赞叹,把它判做正宗分;但是蕅益大师认为这时候是劝信流通,它这是一种流通分,是普劝大家对这部经的相信,由六方佛的证明,来加强我们的信心。约这个功能来说,是有流通的功能,不应该判作正宗分,这六方佛以后是属于流通分,这叫劝信流通。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以后看经典,会发觉古大德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它把这部经分科判教。这分科判教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要是不看祖师大德的分科,就是这样读下去,也多少能读到这部经的意思,也能够依文解义,懂得这部经的一些大纲。但是我们很难理解这部经深妙的意趣、很难理解它的意趣。但是我们看蕅益大师的科判,他作出来以后,哦!你知道这部经的这个意趣是什么。祖师大德的智慧,他的智慧就在这个地方,他能够引导我们去明白这部经的意趣所在。所以说我们到了正宗分你就知道,哦!原来这一段判作序分跟判作正宗分,完全不一样,那个意趣完全不一样。这一段蕅益大师等于是解释:他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分判,就是他完全根据这一部经的功能,它是属于序分的功能,就判断序分;它是属于流通分的功能,就判作流通分:把这部经真实的意趣表达出来。不能够说看到「经文稍涉义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仅存故套,安所称初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这样子初的序分、后的流通分就没有什么价值了,这是不对的。
好,这是蕅益大师的一个说明,他作科判的一种精神,是把这三分放在同等重要,各有各的功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好,我们正式看经文:
┌丙初标法会时处 今初。
┌乙初通序┤
│ └丙二引大众同闻
○甲初序分二┤
└乙二别序
「甲初」的「序分」又分成二科:「初」是「通序」,「二」是「别序」。「通序」就是它通于一般的经典,又叫做证信序(证明的证,信心的信)。这当中主要是讲到六种成就,讲到与会的时间、处所跟大众,有六种成就。第「二」是「别序」,别于一般经典,是这部经特有的,又叫做发起序,它是发起这部经的因缘。这部经是谁来发问的?是在什么的因缘情况下,佛陀才讲这部经的?叫做别序,又叫做发起序。我们先看「通序」,通序当中分二科:「初、标法会时处;二、引大众同闻」。「标法会时处」,先讲前面的五种成就;「引大众同闻」,再讲第六个众成就。「丙初」,先看第一个「标法会时处」:
甲一序分二
乙一通序二
丙一标法会时处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这一段是「标法会时处」,这个弥陀法会的时处。这个标法会时处,事实上是解释在本经当中的五种成就。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他的注解有二段:第一段是「总标」,第二段是「别释」。看「总标」:
总标
┌如是──标信顺。
│
├我闻──标师承。
│
┼一时──标机感。
│
├佛───标教主。
│
└舍卫等─标说经处也。
这个「如是」是「标信顺」,由「如是」这二个字,使令我们能够对本经相「信」随「顺」,是属于信成就,这是属于信。「我闻」是「标师承」,是一个闻成就,表示这以下如是的经文,不是我阿难尊者自己能够觉悟的、也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是亲从佛陀听闻而来的,这是有「师承」的,这表示闻成就。「一时」是「标机感」。这个「机」是讲众生的根机成熟了,这个「感」是感应佛陀的说法,这个叫「一时」,就表示时成就(时间的时)。「佛」,这个法是谁说的呢?「教主」,就是我们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这是主成就(主人的主)。「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舍卫等标说经」的「处」所,这是一个处成就,是在什么地方说的呢?处成就。就是信、闻、时、主、处,就是五种的成就,这是一个总标。看「别释」:
如是
别释
┌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
┌┤
│└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
这个「如」就是「古今不变」,叫做「如」。就是说这以下的经文,是不能随时空而有所改变的,经过百千万劫,这个经文的内涵是不能改变的,义理是不能变的,「古今不变」。这个「是」就是说:我们「依」止「实相」的道「理,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是「决定」没有错「非」的,叫做「是」。这叫「如是」,一方面它是「古今不变」,一方面它是「决定无非」。这二句话是来解释以下的全部经文,都是「如」,都是「是」。这世间的学问跟佛法有不同的地方。世间的学问是有变化的,你提出这样的一种学说,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被推翻了。或者你这个学说拿到外太空、拿到天界去,这个学说就不能成立了,它有时空的限制。但是佛陀所说的法,这个本经的内涵,是「古今不变」的,是「决定无非」的,所以有资格称为「如」、也有资格称为「是」。这个「如是」是总持下面的经文。这个「如是」的经文是谁说的呢?
我闻
│ 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
│┌
││ 「我」。
├┤
│└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名「闻」。
「实相」,这我们前面说过了,就是现前一念心性。每一个众生都有一念的心性,「阿难」尊者也不例外。这个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明了性当中,是剎那剎那生灭的,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所以「我」不可得。但是它有各式各样的染净作用,所以它也是「非无我」。既然是「无我」,「阿难」尊者怎么说是「我闻」呢?这个「我」是怎么安立的呢?因为「不坏假名」。就是这是一个名称,不要去破坏这样的一个名称,依止这样的「假名」,这个「我」只是一个假名,所以「仍称」为「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能听得一念心性是毕竟空,所听的法义它的本性也是空,「如空印空」,所以称为「闻」。这个「我闻」表示师承,是阿难尊者亲从佛那个地方听闻而来的,叫做「我闻」。
「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在一般的经典,都是有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的安立,从古德注解当中的说明,主要有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尊佛教敕,尊重佛陀的教敕。这怎么说呢?佛陀临灭度的时候,佛陀的侍者阿难尊者哭得很伤心,因为他只是证得初果,还没有断除爱的烦恼。阿那律尊者就跟阿难尊者说:现在不是哭的时候,现在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办。什么事情呢?你要问佛陀四件事情:第一件,佛陀灭度后,我们弟子以何为师呢?佛在世的时候以佛为师,佛陀教我们这件事情该做、那件事情不该做,我们就依教奉行。佛灭度以后,我们佛弟子以何为师呢?佛陀说:以戒为师。佛陀所制定的这些戒法,就是我们的导师。第二个,我们这一念心依何而住呢?前面的戒法是身口的轨范,现在讲我们内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佛陀就指示说:以四念处为住,内心当中安住在四念处。第三个,对这些恶性比丘应该怎么办呢?这不听招呼的比丘怎么, 办呢?佛陀说:默摈。你也不要打他、骂他,但是也不要跟他来往,大家都不跟他讲话,保持默然,他没有趣味他就离开了。佛陀指示默摈这个办法,来对治这些恶性比丘。第四个,一切经首当安何字?佛陀灭度以后,我们想把佛陀的这些文字结集、流通后世,在这个经首当中,要安排何字才能够启信于后人?这一切经首当安何字?佛陀就指示说:安立这个「如是我闻」。所以这个「如是我闻」的安立,是尊佛教敕,是佛陀的遗命,尊从佛陀的遗命,这是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断众疑惑。这个断众疑惑就是说:佛陀灭度以后,佛弟子在结集的时候,阿难尊者(阿难尊者他一个特色,他多闻第一,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把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完全摄持在一念心中。所以他在背诵佛陀经典的时候,一个字都没有错,非常的流畅。而且阿难尊者具足三十二相。这个时候有些阿罗汉就起了三个疑惑:第一个疑佛重起,怀疑释迦牟尼佛又重新生起,佛陀是不是灭度以后又重新生起?因为阿难尊者的三十二相跟佛很相似,他讲的文字又跟佛陀完全一模一样,这个时候阿罗汉就疑佛重起,是不是佛陀又重新再活过来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疑阿难成佛,怀疑阿难尊者是不是成佛了?他也有这么高的智慧,能够觉悟这么多的真理,怀疑阿难成佛。第三个疑他方佛来,哦,阿难尊者不是成佛,是他方的佛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为我们说法?这个时候三重疑惑生起的时候,阿难尊者一升座就宣说:「如是我闻」,这以下的经文是我听闻佛陀演说而来的。这个时候三种疑惑就完全消灭了,它能够断众疑惑,有这样的功能。所以,我们一般的经典,都安立了这四个字,一方面是遵佛教敕,一方面是断众疑惑,这个是「如是我闻」安立的理由。
一时
┼─时无实法,以师资道合,说听周足─名「一时」。
这「一时」是怎么安立呢?为什么不明确说出说法的时间呢?因为「时」间没有真「实」的「法」。这意思就是说:这个与会的大众有不同法界的众生,有人道、有阿修罗、有天人、有阿罗汉、有菩萨。每一个法界的业感时间不一样。蕅益大师说:「四天王一昼夜,人间五十年,有何实法可念?」这个四天王一天过去,我们人间已经运转五十年;四天王过二天,我们一个人就死掉了。所以蕅益大师说:有何实法可念?这个人生那么的短暂,有什么东西好贪着的呢?既然每一个法界的时间不同,所以这个时间的相貌就不能讲出一个标准,所以只好以这个「师资道合,说听周足」的那个时候,就是老师跟徒弟这二个因缘具足了,说者、听者的因缘具足了,在那个时候就安立为「一时」,就是大家在那个地方集会的那个时候,就叫做「一时」。因为这个与会的大众有很多法界的众生来参加,所以这个时间就不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这叫做「一时」。
佛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人天大师─名「佛」。
这个大家能够明白,前面也说过了。佛陀就是「自觉」,就是从自利的角度,他觉悟了真理;从利他的角度,他有方便来「觉」悟一切有情;「觉行圆满」:这叫「佛」。这个是主成就,看处成就:
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舍卫」此云闻物。中印度大国之名,波斯匿王
││
││ 所都也。
││
└┤┌匿王太子─名祇陀,此云战胜──┐
└┤ ├─
└匿王大臣─名须达多,此云给孤独┘
┌给孤长者布金买太子园,供佛及僧┐
─┤ ├
└祇陀感叹,施余未布少地────┘
──故并名「祇树给孤独园」也。
「祇树给孤独园」这个花园,是「舍卫国」的一个花园。这个「舍卫」国,翻成中文叫「闻物」。这个「物」就是国有的财物之丰,叫做「物」。这个国家有很多很多的财物,非常的丰盛,国有财物之丰叫做「物」。这个「闻」呢,人有多闻之德。这些人不但是有钱财,他们欢喜多闻、喜欢追求智慧,人有多闻之德谓之「闻」。可见舍卫国的这些人,富而好理,所以叫做「舍卫」,翻成「闻物」。是「中印度」的一个「大国」的「名」称,它的国王叫「波斯匿王」,波斯匿王的首「都」,叫舍卫国。这个「祇树给孤独园」是怎么安立的呢?波斯「匿王」的「太子」叫做「祇陀」太子,「祇陀」翻成中文叫「战胜」。「须达多」长者是波斯「匿王」的「大臣」,叫「给孤独」。「给孤长者」用黄「金」铺地,「买」下「太子」的花「园」,「供佛及僧」。这个时候「感」动了「祇陀」太子,把树的部分也「布」施出来,所以合起来叫「祇树给孤独园」。
这个公案我们也简单的解释一下。这个给孤独长者,又叫做须达多长者。当时他是到隔壁的国家叫王舍城,是为他的小儿子去提亲,向一个长者来提亲。当时这个长者很忙录,跑过来跑过去。他说:你是什么事情呢?你一个堂堂大富长者,什么事情让你那么紧张,亲自要去办理呢?他说:我要去供养佛陀,要办很多的饮食,要请佛陀来我们这个地方应供。这个时候须达多长者听到「佛陀」这二个字以后,「身毛皆竖、欢喜无量。」这个身毛都竖起来,心中生大欢喜。这个密宗就说:听到佛陀、听到三宝的声音,能够身毛皆竖、欢喜无量,这个是归依的一个究竟的量,就是这个人三归依的量具足了。他听到佛陀以后呢,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赶快见到佛陀,这明天早上都觉得太晚了,睡觉的时候就翻过来覆过去。到了晚上的时候,他在这个长者家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个天人就来引导他,放大光明。他以为是天亮了,就随着这个天人到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去见佛陀。他拜下去,佛陀为他说四谛法,当下就证得初果。证得初果以后,内心当中有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有四不坏信,对三宝有坚固不可破坏的信心,就祈求佛陀能够到舍卫国的地方来弘法。佛陀就答应了。答应了以后,他就回去找一个处所。佛陀是一个很庞大的僧团,千二百五十人俱,不是一个小僧团。这时候就在舍卫国当中,找到了祇陀太子的花园,就希望把这个花园买下来,盖一个道场送给佛陀来这个地方说法。祇陀太子当时的心情是不想卖,他非常喜欢这个花园。但是须达多长者在当时是名称普闻,很有道德、德高望重的一个大臣,又不好拒绝他。就出了一个难题说:你要买我的花园可以,除非你用黄金把我的花园铺满,我才卖给你,黄金铺地就卖给你。须达多长者是证得初果,有四不坏信的人,对三宝的信心特别坚固,就答应了。回去就把他的仓库打开,用黄金铺地。这个时候,祇陀太子就被他感动了。他说:唉呀!这个佛陀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你这么恭敬呢?这个时候,须达多长者就如是如是的报告佛陀的功德,祇陀太子也生起了归依的心。就说:这样子,我这个花园有很多很多的树木,这个树木有树干,你也不能够黄金铺地。你把这个树干砍掉,这印度那么热,你把这个树都砍掉,这花园也没有什么作用,那么炎热。那这样子好了,这些树的部分都是我供养(呵),这大地的地方你供养。所以这个花园就二个人供养,就是祇陀太子他供养树,「祇树」;这个大地是给孤独长者供养的,「给孤独园」,二个人合起来就构成了这个道场的名称。这个地方就讲了很多的经典,像《阿弥陀经》《金刚经》《楞严经》都是在这个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宣说的。
这个地方是说明:弥陀法会前面的五种成就,就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信、闻、时、主、处五种成就。好,我们看第十六页:
┌初声闻众
│
○丙二引大众同闻┼二菩萨众
│
└三天人众
这个「丙二」是说明六种成就的第六个成就,叫「众成就」,就是与会大众,「引」出「同闻」的「大众」,叫「引大众同闻」。「同闻」的「大众」有三科:「初、声闻众;二、菩萨众;三、天人众」。一般我们讲大乘的功德,是超过小乘的功德。但是在经典结集的时候,都是把「声闻」比丘,这个与会大众比丘放在前面。这是什么道理呢?蕅益大师作了解释,我们看蕅益大师的解释:
┌出世相故
│
┌声闻居首者┼常随从故
│ │
│ └佛法赖僧传故
经典的结集,把这个比丘放在第一个,有三层的道理:第一个「出世相故」。就是说虽然他是一个小乘的学者,但是他外表所现的,是三世诸佛清净的幢相。三世诸佛在人间成佛的时候,都是现出剃发染衣的,没有一个佛是现在家相的。所以从外表的相貌来说,他是相似于佛陀的清净幢相,所以这一点值得尊重,「出世相故」。剃发染衣,受持净戒,现出三世诸佛清净幢相,从这一层理由,就值得我们的尊重。第二个「常随从故」。这些比丘经常随从在佛陀的旁边,佛陀到舍卫国就跟到舍卫国,佛陀到王舍城就跟到王舍城,到摩竭陀国就跟到摩竭陀国,这个「常随从」的缘「故」,也值得我们尊重。第三个理由是最重要,「佛法赖僧传故」。站在住持正法的角度,这个出家众是内护(内外的内);这个居士虽然也能够护持佛法,是属于外护,这个居士主要就是安排一个道场,就是属于这种设备、资源的提供。真正的弘扬佛法、住持正法、续佛慧命,是以比丘出家众为主。所以站在一个佛法弘传的角度,也值得尊重,「佛法」是依「赖僧」宝,才能够流「传」下去。有这三层的理由,所以把声闻众放在前面。「菩萨」放在「中」间的理由也有三个:
│
│ ┌相不定故
│ │
├菩萨居中者┼不常随故
│ │
│ └表中道义故
菩虽然也有出家,但是可也有在家,这个相貌有世俗的「相」貌、也有出家的相貌,这个染净「不」决「定」。第二个「不常随故」,菩萨有他的家庭事业,不能经常跟随佛陀,这是一个理由。第三个「表中道义故」,这个人天贪恋生死,声闻众趋向于偏空,一个贪着有相、一个偏在空性,所以都不是中道,只有菩萨是中道。所以安排在中间,也有表示中道的这一层意思。天人排在最后,也有三个理由:
│
│ ┌世间相故
│ │
└天人列后者┼凡圣品杂故
│
└外护职故
天人在后面,因为不管是人、天、阿修罗,这些所现的都是「世」俗「相」貌,这种杂染的相貌。「凡圣品杂故」,有凡夫、有圣人,这个品类是参杂的原故。「外护职故」,这个天人是外护,所以就排在外面,表示有保护的这一层意思。我们看经典上说:文殊菩萨有一次遇到迦叶尊者,但是文殊菩萨让迦叶尊者先走,也有这个意思。照理讲,从内心的功德来说,文殊菩萨的功德是超过迦叶尊者。但是因为迦叶尊者他是「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他有这三种功德,所以文殊菩萨就让迦叶尊者先走,尊重你这个出家的身分,有这一层意思。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