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门龙象>> 当代法师>>正文内容

释清严法师(台湾)专页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6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清严法师

  清严法师肉身成道(1924-1970)

清严法师简介

  清严法师(一九二四~一九七0) 是台湾第二尊以全身舍利保存下来的人,是继汐止弥勒内院慈航法师后, 肉身成道者。在开缸当时几乎造成了全台的大轰动。

  清严和慈航法师虽都以全身舍利而闻名教界,但清严法师生前却是默默无闻,和慈航法师知名于中国大江南北,并在南洋造成高度影响,无论如何是不能相比的。因此之故,清严死后所留存下的资料极为稀少,加上其生前的行止相当隐没,教界法师知其事迹者甚少,如今较肯定生前和清严法师较有接触的是,白圣法师和净心法师两位,但所提供的资料亦属有限,这是较令人遗憾的事。

  清严法师生前最后住锡地~新店海藏寺,在清严往生二十年后出版的《清严法师成道二十周年纪念》专集 中,除海藏寺所撰的《清严和尚成道事迹》,以及净心法师的《追思清严肉身菩萨》二文较具可信度及参考价值外,其他部分的文章可用价值不高,加以几乎有一半是当年的新闻剪辑所成,其中又以灵异事迹占了相当的比率。如此在有限的资料中,要呈现清严法师生前的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仅有的 信史上,作一点整理或甚至推测的工作。也许将来能有更多的资料出土,能补不足、缺漏、错误的部分,结清严法师较完整的呈现。

清严法师生平

    清严法师肉身成道后供人膜拜之法相

  (图片:阚正宗提供)

  清严法师是湖北随邑南乡杨家村人,亦有说湖北黄阪县人氏,俗姓黄(民国八十年再版之“乘愿再来”改 为叶姓),名兴华,民国十三年农历十二月十八日生。十二岁那一年投礼黄陂古潭寺圣祥老和尚出家,法 名果华,宇清严。清严法师之所以会出家,传说是家中十一位兄长皆在二十岁前夭折,江湖郎中告之其母 ,最好是让孩子出家,否则亦活不过二十岁。九岁那一年清严法师被送到黄陂古潭寺,交由圣祥老尚教养,每天学习经诵梵呗,三年后,十二岁方才正式剃度出家。 民国三十年二十岁于湖北汉阳归元寺受具足戒。我们从清严法师正式出家(十二岁)推测起,那时候是民 国二十五、六年左右,也是日本谋我日亟之期,清严以三年的时间学习梵呗,应该是到达相当的水准。当年整个中国大陆寺院的情势,十分萧条,不仅香火每况愈下,大和尚带小和尚(沙弥)四处赶经忏,以维 持基本的生活所需,更是平常之至。 清严法师剃度六年后方才受戒,一来十八岁是成年的象徴,二来这些年也正可以以梵呗经忏回馈祖庭,我 们有理由相信,清严法师当年童贞出家以至受戒期间,若未入佛学院就学,多半是在赶赴经忏中度过的。

  民国三十年受戒圆满至三十四年到汉口古德寺任知客之前,据说清严法师曾朝礼四大名山,以广见闻,但确实如何不得而知。出家受戒的戒牒,是出家人的“身份证”,有了这种证明,才使得清严法师至古德寺 任知客,并协办汉口市佛教会务,那一年也就抗战胜利的同年。抗战期间人民生活清苦不在话下,寺院方复如此,一度清严法师曾为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长时间潜隐于防空壕中,并藉摘取附近野叶树叶维生, 但因误食有毒树叶,使得身上长满了黑斑,而被人笑称“麻子法师”。 三十七、八年由于国共内战,华北落入共军之手,清严法师于是逃离归元寺,赴杭州灵隐寺挂单。不久徐蚌会战(中共称准海战役)国军失利,大陆山河易帜乃转眼之事,于是清严法师便随军队转进广州,并因此而暂住六榕寺。后虽拟转赴重庆、宣化,但因战乱使交通受阻,清严法师因知局势已不可为,便在三十八、九年间避祸入香港东普陀寺,这一住便是五年的时间。

  在港期间,清严法师是参与政治活动的,他曾在调景岭参加了“大陆留港僧伽联谊会”,积极宣导反共事宜,但似乎成就并不明显。调景岭众所周知是类似一个“贫民窟”,岭上所居住的几乎是因国共内战而避祸之大陆人士,他们一贯的反共立场,最是受国府欢迎。每年一到双十庆典,调景岭上一片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海飘扬,这对向来于政治冷漠的香港人而言,无疑是个异数。清严法师选择位于此地的僧伽联谊会,倡导反共事宜,基本上是有其地缘关系的。不过清严法师一介僧人能由湖北一路随军南下至广州,这一点倒蛮值得探讨。因为当年清严法师是一个二十四、五岁青年僧,几乎与其同龄大陆来台的煮云法师、圣严法师,或在半强迫,或是“自动”卸下袈裟改易军服的同时,为何清严法师却没有从军?是不是可能有其他原因?除了反共的思想外,从以下资料或可提供些线索。民国六十五年三月九日清严法师开缸后起引起打动,一篇原载于于中央日报,记者黄敬质所撰的“不愁无庙但愁无道~从清严法师肉身不坏说起”的报导中曾揭露,清严法师是具有中国国民党党员身份,是党籍身使他免去兵役之苦,看来是极有可能。不少和党国高层关系良好的僧人,如白圣法师(一九0四~一九八九),他们的行动自由,甚至可以事先被告知时局状况,而比一般人早一步脱离战争的威胁,在死后亦以党员最高荣誉,受覆盖党旗的礼遇。清严法师未随军入伍,与此当有关系。

  清严法师民国四十三年由港来台,住锡于台北市南昌街十普寺。十普寺乃日据时代所建,为日僧修行道场,原名了觉寺,白圣法师来台经人介绍而取得该寺,这是白圣来台后的第一个道场。清严法师于十普寺中任职知客、维那之职,当时监院是续祥法师(一九0九~一九七三)。

  也许是巧合,或也许是刻意安排,白圣、续群、清严三人皆为湖北藉,其中白圣是湖北应城人,绩祥则为湖北汉川人氏。不过在当时环境中,大陆来台僧侣处境十分艰苦,大都集中在台北善导寺、汐止静修禅院、弥勒内院以及十普寺几个道场。大约在中国佛教会迁台第五年,即狮头山元光寺,传授第二次三坛大戒后,大陆籍的法师才逐渐地离开“寄篱人下”的尴尬,在各地建立自身的道场。

  清严法师来台不久后即在同年秋,也就是民国四十三年十月,应白圣法师的邀请,担任三坛戒会的戒师~第四位引礼师,这是清严法师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担任中国佛教会传戒戒师的职位。清严法师于戒会后,又在十普寺住锡了三年之久。当年清严法师因唱念梵呗有独到之处,而受到赞叹,这是童贞出家的清严法师严格教养下的结果吧! 四十六年间,清严法师不知何故离开十普寺,前往狮头山作短暂的停留,后便到嘉义市创建小灵山永明寺,当地地址是中山路二十二巷二号。当时永明寺情况是“竹屋两椽,梵呗不绝,讲诵修持,放生利众,瑞应数见”。如果我们以清严法师最后住锡地~新店海藏寺的情况来推测,永明寺的情况应该就是如此。是一般低矮的平房所利用成的佛寺,符合“竹屋两椽”的描述。至于“放生利众,瑞应数见”,这要从清严法师创立的“台湾长寿放生会”说起。 民国四十九年(?)之腊月初八,一群佛教信徒和慈善团体的会员,获悉清严法师在佛前发愿“善护生物,长期放生”后,诊治年余未愈的疾病,竟在半个月内不药而愈,乃纷请参加放生,因而组织“长寿放生会”,清严法师被推为会长,按月领导定期放生。

  “长寿放生会”是清严法师生前既有组织的团体、它的出发点是祈求长寿,可是清严法师却在四十七岁的壮年入寂,多少是有些令人遗憾。

  民国五十年清严法师以“缘在碧潭,摒挡北上”。清严法师到底为什么要放弃在嘉义一手创建的永明寺而北上,这些恐非我们所能解答,但可肯定的是,清严法师北上之举受到嘉义信徒慰阻,故而有“摒挡北上”之说。若以清严法师从嘉义来台北后,接任中国佛教会理监事、重建大陆佛教组织计划委员会委员,以及台北县佛教支会顾问等职看来,清严北上的原因当和所任的职务有关是极有可能的。

  更令人感到兴趣的是,清严法师生前还曾筹组“支援大陆抗暴佛教青年会”,虽然据说后来事情并未完成,但在往生之后因而得到各方的赞赏。例如民国六十五年清严法师肉身不坏轰动全台之后,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副主委,也是“清严和尚肉身成道纪念法会”副主委的孙亚夫,就曾发表一篇政治意味浓厚的感言,他说:

  “……现在人心险恶,世局动乱,国难家仇,责任重大,我们要救世护国,在人欲横流中,完成故总统 蒋公的遗志,最切要的工作,莫如接受宗教的启示,来谋求人性的发扬,而清严法师的成就,正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从以上清严法师任职的职务看来,其与国府的关系甚为不错,加上孙亚夫的一席话,我们更加可以肯定以上的一些事实。

  清严法师北上后,在台北县新店碧潭的芊蓁路(即今之碧潭路),另创海藏寺。海藏寺的前身是栋民宅,清严法师只是略加整修而已,加上寺与一般民宅夹杂,若不留心,根本看不出来是间佛寺。清严法师选上这里,乃是因为这里前有新店溪,后有万圣山,环境清幽,是适合修行的好地方之故。

  从民国五十年到五十九年三月间,是清严法师住锡海藏寺的时期,除了以梵呗念佛接众之外,清严法师主要是修苦行自励~“苦行一辈子,芒鞋百衲破笠,若贫儿、若丐人”。在饮食方面,据说清严法师生前吃过最好的食物是豆腐,其他的食物乃是捡拾市场的弃叶或野生植物。在修行方面,清严法师以念佛为主,每天清晨二时即起,中午休息一小时,晚间十一时才就寝,平均每天仅休息四、五小时。如此清苦的生活长期以往,极可造成身体的伤害,清严法师在四十七岁的壮年早逝,或许和苦行有关。

  清严法师

清严法师生前最后一张照片,摄于圆寂前数日

  (图片:阚正宗提供)

  清严法师早年住锡十普寺的时候,身体较肥胖,动作显得不很敏捷。台湾有些出家众因为饮食的关系,使得身体过度肥胖,而常常有罹患糖尿病或高血压的症状。清严法师因肥胖而引起高血压的疾病,是极有可 能的。民国五十九年三月二十五日,清严法师依旧如往常一样早起供佛早课,清晨四点多的时候,忽倒不起,弟子急忙上前扶持,才发现清严已圆寂了。从这突然的情况推测,清严极可能是因高血压而引起脑溢 血(俗称中风)而过世。加以当年三月时节春寒料峭,早起因温差的关系,身体血压常会因一时无法适应而发生危险,许多中、老年人常在冬季因脑溢血而死亡,在医学上的统计是相当高比率。

  据说清严法师往生前的一个月左右(二月中旬),有一天法会方歇,听见外面出殡行列喧哗而过,就告诉弟子说:“我死后让我坐缸在寺里,不要火化,六年后再开缸来看。”(我寂后于寺内院地合龛六载,然后开视)。佛弟子一般遗体的处理方式是用火葬(佛教称荼毗),然后再捡拾舍利子藏于塔中,以肉身而保持不坏,在中国较有名的如唐六祖惠能、石头希迁等人。我们以为清严生前会选择坐缸的方式,应该是受慈航法师的影响。慈航圆寂于民国四十三年五月六日,原本根据慈航的遗嘱是“三年后开缸”,但因负责“慈航法师永久纪念会”的道安法师以纪念堂及塔院未完成,力排众议,到了民国四十八年五月十一日才开缸。慈航坐缸五年,清严坐缸六年,两者相差不多。

  慈航法师当年开缸,往汐止静修禅院的道上车水马龙,如此空前的盛况,在台湾的佛教界并不多见。这种死后因肉身完整而名闻遐迩,清严当年必了然于心。

  清严法师圆寂后坐缸三天时摄

  (图片:阚正宗提供)

  清严法师往生前一个月,据说已事先预定好了坐缸两口,如果我们比较具和慈航的坐缸,其形式可说是没 什么差别。慈航是台湾第一尊以坐缸方式保存肉身不坏之人,他当年坐缸用的方式,清严加以模仿参考, 可说是一件极为自然的事。清严选择坐缸是生前决定,方式是依慈航的模式,坐缸后所藉以干燥防腐的措 施,毫无疑问的亦是仿照慈 航者。慈航当年是结伽趺坐,坐在缸内,坐下及身周围,垫以适当的炭屑及石灰,用以吸取水份及防细菌 的滋长,以另一缸倒置,用漆布将两缸口缠紧,以防红外虫蚁侵入。清严坐缸的方式又如何?据常明法师 (清严之弟子)表示:

  “坐缸就是坐在大水缸,然后上面覆盖另一大水缸,缸内则于置木炭、石灰、香包。……放置木炭,石灰、香包的目的是吸收水份。”

  清严生前瞩死后以坐缸的方式为之,和慈航十分相似,学习与模仿是可以断定的。

  清严的弟子先是将其遗骸盘坐于平日禅用的藤椅上,及至备妥坐缸后,才为清严穿上黑色海青、黄色袈裟 、头戴凤帽,两缸覆合完成坐缸仪式。原本弟子的意思是将坐缸供奉于海藏寺中,但这和传统习俗的殓葬方式不合,警方强制寺方需将坐缸移走。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在台北市吴兴街的拇指山暂厝,百日之后 又移厝于三张犁,并达一小木屋供奉。

  三、传承

  据说清严脉出临济宗派,这样的传承有分析的必要。

  清严的皈依师是圣祥法师,若依临济宗百隆堂的法派宗系:

  心源广续,本觉昌隆,

  能仁望果,常演宽宏,

  惟传法印,正悟会融,

  坚持戒定,永祀祖宗;

  灯辉宇宙,妙用权衡,

  无为合体,禅教同峰,

  蓦然今古,机应含容,

  拈花微笑,拨草瞻风,

  神珠密显,石磬清音,

  铁仙忽白,顿发新丰,

  菩提功克,利益平均,

  庄严杲日,英俊超群,

  千秋金索,万世长存。

  从“心”字开始是临济宗(百隆堂)第四十一代,圣祥法师是第五十一代,清严字果华,“果”字辈是第五十二代,清严之弟子当明“常”字辈,则是第五十三代。从初步的推断,清严是临济宗派下似无疑问。但若以“名号字系”相互比对,则无法判断“清严”的辈份字系是如何根据?

  万能觉圣,心智道通,

  寿妙佛法,绍继续宗,

  真机全露,澈底证空,

  周旋普化,寂照慧明,

  西来本旨,代有师承,

  性天廓朗,湛若灵冰,

  毗卢印佩,律净密行,

  喜犹揭示,如意珠轮,

  使昙瑞现,偏界光腾,

  契经达理,函盖乾坤,

  森罗敷衍,临突恩深,

  洞悉尊范,云岸自登,

  浩月当照,具足圆成。

  若接照“百隆堂”的排法,第四十一代法派字系“心”应同第四十一代名号字系之“万”字辈,依此推下,则清严法师本身应是“法”字,而非“清”字,但因资料有限,加上自古出家僧侣的名号各有传承,有时又自行选用,我们实在无法多作揣测。

  清严法师虽说是系出禅门临济,但乃以净土法门为修持依据,接众的方式是以念佛为主。禅宗在清末民初曾出现来果、虚云等禅门宗匠后,中国禅宗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师级的人物,后来的禅师思想似乎皆未超出来果、虚云的范围,因此不要说禅门弟子改宗净土,就是天台,律宗亦多有改隶。主要原因是净土法门以一句弥陀圣号涵摄一切,这封喜欢简单、迅速、方便的中下层信徒,有著相当的吸引力,而像禅宗、天台、律宗这样富思想、辩证的宗派,自然发展有其不利之处。因此清严改行净土,并一度有意仿建苏州灵岩山净土道场,追随一代净宗大师印光(一八五九~一九四0)行谊。虽然大丛林道场并没有建成,但以念佛接众自持以终却是有的。

  民国六十五年元月二十一日,坐缸六年于吴兴街600巷(原为四三二巷)附近山中的清严法师,当众起缸, 肉身完好,体呈琥珀色,须发指甲均有增长。消息甫一传出,在短短两个月间,即有十万人以上前去瞻礼, 台湾各新闻媒体无不以显著的篇幅加以报导,佛教界有关肉身不坏的评论,并在各媒体上刊载介绍。

  清严法师肉身证道后,其供奉何处的问题却发生了争议。信徒中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清严法师生前主持海 藏寺,他的舍利自然也应该坐镇其中;另一派则主张,清严法师既成道于吴兴街的小山上,就应该在此建寺,以供信徒瞻仰。最后中国佛教会居中协调,清严法师肉身仍似迎回最初坐缸之处而平息这场争议。

  清严法师甫开缸时,肉身搬动,腹部由于仍有水份而会晃动,出缸后的几年间时有脱水现象,每年的六、七 月为甚。因决定仿慈航法师装金供奉,故要等完全脱干才能装入玻璃框罩里。今之清严法师肉身已装金完成,坐镇海藏寺中矣!

  四、结语

  六十五年三月二十日,中国佛教会将清严法师的肉身由吴兴街的姆指山移至善导寺的中心佛坛,并由白圣、乐观、南亭、道安等五十余位佛教长老,共同举行一场七天的“清严和尚肉身成道纪念法会”,之后清严法师的肉身就长久安奉于新店海藏寺中了。

  清严法师一生默默无闻,虽然童贞出家,却是在江湖术士占卦下,被送进寺院。早年更以学习经忏梵呗为出家重心,及至十八岁受戒圆满方才有机会访游四大名山,并在汉口古德寺任知客独当一面。八年抗战,生活物质极度匮乏与紧张中,后国共内战又起,随军逃难,先至广州后入香港,并以组织反共团体,表达对共党的不满。四十三年来台,被聘任中国佛教会迁台后第二次三坛戒会的戒师之一,后复又流浪狮头山、嘉义两地,最后几年方住锡于新店海藏寺。

  来台前后凡十五年余,由于清严法师并未受过严格而完整的佛学教育,故未曾留下一部讲经记录或著作,其 思想行谊仅能从其苦行念佛中略见。清严法师最脍炙人口的一偈是“不愁无庙,只愁无道”,清严的家风当 以此为代表。

  海藏寺在清严往生二十余年的岁月中,依然一如其生前模样--竹屋两椽,但因年久失修,近年在其大弟子常明尼师的促成下,遂有重建之议。除了大雄宝殿之外,还计划起建“清严肉身菩萨纪念堂”,清严法师的道或许将更深远地流传下去。

  参考资料:

  乘愿再来--清严法师成道二十周年纪念集》新店海藏寺出版,1989。

  吕不闻《肉身菩萨传奇》开今出版社,1993。

  释圣严《归程》东初出版社,1983。

  《台湾佛教寺院庵堂总录》佛光出版社,1977。

  〈狮子吼〉月刊,第15卷,第4,5期合刊,1976。

  〈慈航大师纪念专辑〉慈航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行,1984。

  惠光法师《禅学指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7。

  (本文引自阚正宗《台湾高僧》菩提长青出版社,1996,p.123-248)

标签:清严法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