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讲记(八)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5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讲记(八)

 

  请大家打开讲议第九面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佛陀在这一章共举出二十种困难事情,以劝勉我们修学。一般人的生命没有目标,一天过一天,做事遇到困难就放弃了。这段经文的「难」是有主动的正面意义,所谓的「难能可贵」,也就是说,以下的二十种事情的确是困难,因为它违背凡夫的习气,而在困难中能成就,这种功德尤为殊胜,故以这「难能可贵」的因缘,劝勉我们努力行之,所以佛陀这里所说的「难」,有劝修的涵义。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消文 藕益大师说,这二十种困难因缘是后后超胜前前,后面功德超越前面的功德。这二十种难可分为三大科,第一科约修善,第二科约断恶,第三科约度众生。在菩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广大行中,有二十种难能可贵的功德应该要去成就:

  贫穷布施难:生长在生活资具贫困环境的人,他又能修学布施,这样的功德特别难能可贵,因为他的布施直接影响到他的生存。也就是说,有财富的人能布施很多钱财,功德不一定大,因为所布施的钱财不会影响到生活的相续。但贫穷人即使是少许的布施,这会直接影响到生命的生存,所以贫穷人少许的布施,所得到的福报特别广大,因为他的布施心力特别强,所以贫穷人能修学布施,功德尤为殊胜。

  豪贵学道难:这是生起出离心。富豪尊贵的人,若能生起修学圣道的道心,这也是特别尊贵。豪贵的因缘使人忙碌,在忙碌中很难修学佛法,所以在复杂的人事因缘中能放得下,生起出离心,这道心比一般人坚强,所以功德也特别殊胜。

  弃命必死难:这是讲到精进心。一个人所珍视的是自己的生命,在修学佛法过程中,譬如持戒过午不食,或持其它的戒法,因而威胁到自己的生命,仍能坚持所受持的法乃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样的功德也特别殊胜。藕益大师说,一个人会弃命必死,他内心应该有明确的皈依处,才能有这种力量,因为凡夫都是以生命为皈依处,现在他有另一个皈依处,所以才能够放弃生命。譬如中国的圣人孟子说:「生命是我所珍贵,仁义也是我所珍贵,假如这二者不能兼得,必定要选择一样,我宁可放弃生命而追求仁义。」这就是孟子的名言—舍生取义。为什么他愿意放弃生命而追求仁义呢?因为他认为仁义比生命更珍贵,所以一个人能弃命必死,他内心中应该有高超的见地,才能做到别人之所不能。

  得睹佛经难:这是说明智慧心。我们在十方世界的无量因缘中,「十方世界无量觉中,妙法明旨不可得而闻也。」在无量众生中,我们能得到人身,又能遇到佛法,这也是特别的尊贵,因为不能遇到佛法就不能开启智慧,若不能开启智慧,生命只能跟着感觉走,只能根据数十年的经验来判断生命的取舍,而不能吸取十方诸佛菩萨的高超智慧,这样的生命实在非常遗憾。所以能得睹佛经,直接吸收先圣先贤的智慧,这件事特别尊贵。

  生值佛世难:在个体生命的流转中,我们大部分都是生于佛前佛后,若能生长在佛世,得到佛陀的亲自教化,这更是特别的尊贵。有些人对净土法门有误解,他们误认为修净土是为追求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黄金铺地等美妙的庄严,虽然这是庄严的境界,但并不是重点,求往生净土主要是为了见佛闻法,因为留在娑婆世界,根本不可能见到佛陀,只能见到佛像,若要等到弥勒菩萨下生成佛,那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所以求生净土是为了亲近阿弥陀佛,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若生长在有佛住世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因缘。前面是约修善,以下约断恶来说。

  忍色忍欲难:这是断除贪欲。若遇到男女的美色,或各种美好财富资具境界现前,自心能安忍不动,这件事也是特别尊贵。

  见好不求难:这也是断除贪欲。若见到种种的利养好处,本来是可以非理的得到,但内心能守住本分,不起非分之想,这件事也是特别尊贵。这里对贪欲的对治,能「忍色忍欲,见好不求」,是因为内心有观照力,能了知五欲的过患,「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世间的五欲与佛法的功德庄严是不同的,有福报力的人追求五欲,他虽然能得到这五欲,但一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虽有福报享受五欲,但也会在享受五欲的快乐中,造作烦恼,造作罪业,有如美食夹杂毒药,吃下美食时,也同样吃下毒药,来生就会因为享受这五欲的快乐,而付出刀山油锅的代价。若能如此观照,就能把贪求五欲的心,转成希求佛法的功德,在佛法中修学持戒、布施、拜佛,心中也能产生快乐,而这种快乐没有过失。所以同样是乐受,当然要选择没有过失的乐受。所以这里的安忍是透过智慧的观照,而善知取舍,这忍不是勉强的忍,强忍是不能持久的。

  被辱不瞋难:这是瞋心的调伏。若被他人非理的羞辱,内心不起瞋心,这也特别的尊贵。藕益大师以观察「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秧」,来对治瞋心,观察自己之所以会被羞辱,是因为内心中累积了某种罪业,当这罪业遇到因缘成熟时,就会被释放出来,因此在被羞辱的过程中,这是在折损罪业,如是作「随缘消旧业想」,就能调伏心中的瞋心。总之,我们在断恶时,无论是在调伏贪心或瞋心,都要有理性的观照现前,以理性来疏导自己的情绪,所以观照力是很重要的。

  有势不临难:这也是瞋心的调伏。如自己是道场的大执事,虽有势力来压迫别人,但待人处事是依止谦卑而不是依止势力,这件事也是特别尊贵。因为有力量能仗势欺人,但自己并不这样做,这是内心有慈悲心。

  触事无心难:这是无痴,这无痴是根本无分别智,这种智慧在复杂的人事因缘中,能消除自己的得失心。若在佛堂打坐,没有人事因缘的干扰而安住在无心,这并不尊贵。在历缘对境时,能观察一切的人事因缘是无常、无我,而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中,这件事就特别的尊贵。

  广学博究难:这也是无痴,这无痴是后得有分别智。若能广泛学习,又能会归一念心性,做深入的思惟观察,这样的修学佛法是特别尊贵。

  除灭我慢难:这是调伏慢心。慢心是「恃己所长,高举为性。」一般初学者没有什么资粮,不容易起憍慢心。若是精进用功者,如有布施、持戒、禅定等资粮,他有了这些资粮后,又没有修我空观,他就仗恃这资粮而高举自我,这就是我慢,认为自己在世间上是特别的尊贵。当我慢心生起时,「谦受益,满招损」,他的福报就会开始受折损。所以一个人要保持福德智慧资粮,随着生命的增长而不断的进步,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谦卑,把自己的姿势站低一点,这对自己永远有好处,自己的福德智慧资粮才会在各种因缘中,不断的增长进步,所以说「谦受益」。

  不轻未学难:这也是调伏慢心。对于未学的初学者,不要轻视他。

  藕益大师说,有四种因缘不可轻视:

  (一)火虽小不可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火虽小不可轻视。

  (二)龙虽小不可轻:龙长大后,可造成广大水灾。

  (三)王子虽小不可轻:因为他是王子,有一天会继承王位,做大国王,他有大自在威势力。

  (四)沙弥虽小不可轻:僧团里的沙弥、沙弥尼,现在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资粮,但他(她)只要不放弃努力,不退失道心,总有一天会成为大和尚、大和尚尼,住持一方,广度众生,所以沙弥虽小也是不可轻视。以上四种的眼前因缘并不殊胜,但皆有潜力,故不可轻视。

  心行平等难:这是调伏我见。在差别的人我因缘中,心能保持平等,不认为自己特别高贵。

  不说是非难:这是调伏法见。对唯识、天台、中观等各种法义的差别相,能融通会归一念心性,这也是特别的尊贵。到这一段为止是灭恶,以下说明度众生。

  会善知识难:会是如法的亲近,能亲近善知识也是特别尊贵。藕益大师说,一个人的是非情见不忘,决不能如法亲近善知识,智者大师在小止观中也提到这个观念。我们在修学佛法中,一定要吸取别人的经验,因为有些人在某方面的确有殊胜的功德。如果是生长在正法时代,善知识都是圣人,他们的身口意皆清净庄严;但在末法时代,善知识虽有戒波罗蜜功德、禅定功德、智慧功德,他的身口意也有一些过失。譬如我们是贫穷众生,我们想要追求珍宝,若生于正法时代,这珍宝都放在干净的处所;但在末法时代,珍宝却都放于垃圾堆中,若要取珍宝,就必须忍受垃圾的臭味;若放弃寻求珍宝,自己依旧贫穷。所以「会善知识难」,亲近善知识要「见德不见失」,重点是学他的功德,不必计较他身口意的微小过失,如此保持厚道感恩的心,自己才能受益。

  见性学道难:若依止我空、法空的无所得心为根本,了达烦恼可以断除,善法可以成就,依止这甚深见,修学广大行,这也是特别尊贵。

  随化度人难:这是修大悲心。能随顺众生,观察其根基,知道他心中的好乐,以善巧方便度化他,这件事也是特别尊贵。

  睹境不动难:这是修忍力。度化众生除了要有大悲心,忍力也是很重要,《法华经》说:「坐法空座,入慈悲室,着忍辱衣。」这是成就法师的三种功德。

  善解方便难:前面「随化度人难」是约着观察众生的根机,这「善解方便」是约着法来说,如能善解唯识、天台、中观的善巧方便来度众生,这也是特别的尊贵。

  释义 以上二十个殊胜困难之事,藕益大师总结说:「难易之别在于一心」。前面的难是约着外在的环境,如在贫穷环境中,生布施心很困难;生长在富贵境界,学道困难。环境的确会影响我们的内心,但真正关键在于这念心的智慧。我们想到达彼岸一定会遭遇障碍,假如在修习种种的断恶修善度众生中,没有般若的方便,则很难到达彼岸。我们修学佛法不是从零开始累积,而是夹带烦恼障、业障、报障的因缘而开始起修;这念心性在无量劫的流转中,每一个个体生命受种种颠倒的熏习,累积了众多的烦恼障、业障、报障,所以我们是从这负面的力量中起修的,这三种负面力量会有反弹作用力,过去所造的杀盗淫妄的罪业,现在虽已不做,但已经做过的罪业累积在心中,它会不断的障碍你;此外,色身果报体的老病死,它也会不断的障碍你,这就是所谓的难,若要突破这些困难,须仰仗我空观法空观的智慧观照。修难行道如是,修净土亦复如是,所谓的临终正念难。藕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临终时是一个人障碍最严重的时候,平常的烦恼或病痛都比不上临终时的严重,因为临命终时,一生的善恶业力都表现出来,所以临终时是乱心位,心非常扰动,今生的因缘要消灭,来生的因缘还没出现,这时的心是内忧外患。这时「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我们可依止佛号,佛号是自己的皈依处,但依止佛号也不是很顺利,念佛时会有很多的障碍现前,所以这时以我空观、法空观的般若智慧来破除障碍,是非常重要的。我读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的注解,他说有些人临命终时,十念可往生,有些人十念不足以往生,而需要很多念。黄念祖老居士说,若能依止般若波罗蜜,临命终时障碍虽现前,这时若能观察「因缘所说法,我说即是空」,内心安住在清净本性,对如梦如幻的障碍,不随妄转,如是十念即可往生,因为这障碍不能障碍你。若没有般若的方便,把这些因缘所生法当做真实看待,则十念还不足以往生,须先花时间破障,然后再念佛感应道交。所以「难与易」中,外在的环境是一个因缘,但藕益大师说:「难易之别,在于一心。」内心是否有般若波罗蜜的甚深见,这才是关键点。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

  以下有三章,佛弟子对断恶修善提出问题,请佛开示。这一章共有二个问题,一是问圣道,一是问宿命通。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消文 沙门问佛陀说:「什么因缘成就宿命通,什么因缘成就圣道?」宿命通是了知过去生命的种种差别因缘,知道自己过去生是在三恶道,或在人天,哪些人是自己的父母,哪些人是恩人或冤家,了知这些过去的因缘。宿命通是观察有为法,圣道是观察无为法,能契入我空、法空的真理。

  佛陀回答说,成就圣道有两个因缘:

  (一)净心:净心简单的说是调伏现行烦恼。虽然我们内心累积很多烦恼的功能,我们先不处理这些已经累积的烦恼功能,而先处理心与境接触时,所表现出贪瞋痴的现行烦恼,故先断现行再断种子。若要断现行烦恼,心中必须要有戒定慧的法宝,在烦恼现前时,以持戒断除身口的现行,再以持咒或念佛的力量,断除意业的现行烦恼。当然在断烦恼时,若有观照力会更有力量,观照「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如是来净化心念。

  (二)守志:坚守自己的志向。修行是错综复杂的过程,有时顺利,有时遇到障碍,在出现障碍时要保持最初的发心,坚定的走下去。

  如是一方面努力调伏烦恼,一方面绝不放弃自己的志向,如此就能契会圣道,为什么呢?「譬如磨镜,垢去明存。」镜子本身是有光明,但被灰尘所遮蔽,若能除去灰尘,光明自然显现,修心修圣道的道理亦复如是。

  「断欲无求,当得宿命。」若要成就宿命通,就要断欲无求修禅定,这是依止持戒断除身口欲望的造作,其次依止禅定断除意业对欲望的追求,成就禅定就有宿命通。

  释义 藕益大师说,提问题沙门的重点是在神通,但佛陀先回答圣道,再回答神通,所以佛陀是提醒他先要成就圣道,重点是在圣道,再成就神通。刚开始修行时先不要急着成就神通,因为有为诸法若没有空观的基础,知道的事情愈多,障碍也愈多。若知道过去百千万劫以来,哪些人是自己的冤家,哪些人是自己的亲属,内心更难平静下来。所以智者大师一再强调,空、假、中三观中,先修空观,再修假观,最后修中观。所以问的人是先问宿命通,再问圣道,但佛陀却先回答圣道,要他先调伏有所得心,再修假观,成就神通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情,这是修学的次第。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

  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消文 沙门问佛陀,哪些是清净的善法,哪些是圆满的法?一个是问本质的清净善良,一个是问量的圆满。佛陀答说,若能行道,内心生起戒定慧的广大行以断恶修善,这「行道」是在佛堂的静中修学;「守真」是历缘对境时,能把所修的道,在心中生起观照力与调伏力而守住「道」,这就是善。这善法在什么因缘能圆满呢?「志与道合者大」,若戒定慧能与我空、法空真理相应,这戒定慧就广大圆满,能从有为功德转成无为的功德,这称为大。

  释义 对善的定义,一般讲善是指善业,如布施、持戒的善业;但这里所讲的善—「行道守真」是指善念,佛法认为善念比造善业更重要。如一个人在佛堂打坐修止观,好像什么事也没做,但他正在生命中栽培非常珍贵的善根。若你今天能修行善业,是外在因缘力量所促成,但你心中没有善根,当因缘改变时,就不能修善了,因为你这善法是假借外在的因缘而成就,你只能在平顺环境里,在种种因缘具足时才能修善。这个人整天在佛堂打坐,修止修观,好像什么善法也没做,但其实他是在「行道守真」,以后他之所以能生起广大善法,是因这时所栽培的善根,而且以后修善时,无论是在顺境或逆境,他都能行善,因为善法是从内心所发动出来的。因此这里佛陀所解释的善法是比较深入,这是指善念。所以佛陀的涵义,培养善念比积集善业更重要,因为有善念一定可以修善,能修善不一定有善念。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

  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消文 沙门问佛,什么因缘能产生广大力量呢?这力量是指福报,福报大者,他的生命就有堪能性有力量。又问什么因缘能产生光明?有了光明智慧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所以这光明是指智慧。

  佛陀答说,一个人能依止智慧产生忍辱波罗蜜,对他人的羞辱能安忍不动,这个人能产生广大力量,为什么呢?这有二个理由:

  (一)不怀恶故,兼加安健:一个人能忍辱,内心不起瞋心,心情经常心平气和,所以他内心是安稳强健的。我们虽修布施、持戒,造作种种的善业,假设没有忍辱,善的功德很容易遭受破坏。譬如你本来念佛或静坐都修的很好,但若发一次脾气,念佛念不下去,静坐也坐不住,内心躁动不安。所以内心能不起瞋心,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内心能安稳快乐,又强健有力。以上是约内心的功德,以下约外在的功德。

  (二)忍者无恶,必为人尊:若能修忍辱,对众生不怀恶念,广结善缘,未来成就尊贵的果报。

  「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智慧的获得,佛陀分为二个次第,首先成就根本无分别智。成就智慧,起初是以空观智慧消除心中的烦恼,当然这空观要有持戒、修定的广大行为基础,以空观消灭烦恼污垢,内心清净而没有瑕秽烦恼,这是最为光明的清净心。以上是修空观而获得根本智,有了根本智就很容易修假观产生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相貌呢?「未有天地,逮于今日。」这是从无始以来至今日的百千万劫时间。在空间上,十方世界一切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眼睛都能见,内心都能了知它的前因后果,耳朵也能听闻种种的差别音声。「得一切智,可谓明矣。」一切智包括根本智与后得智,得一切智是世间上最有光明智慧的人。

  释义 佛陀讲六度,在讲完布施、持戒后,他一定要讲忍辱。为什么要修忍辱呢?《大智度论》说,布施、持戒有如珍宝,在得到珍宝后,须有一间库房来珍藏这珍宝,才不会被盗贼所偷窃。所以虽努力积集功德,假如不修忍辱,容易起瞋心发脾气,「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修功德时很辛苦,但因没修忍辱,而破坏了功德,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说忍者多力。

  前面佛陀讲福德偏重在布施,这里讲的福德偏重在忍辱,这应该如何分别呢?如果是初学者,布施、持戒就很重要,因为自己没有什么资粮,也不太可能发脾气,起初自己会很认命的布施,为大众师服务,广泛奉持佛陀戒法以积功累德,所以初学者偏重布施、持戒等积集福德。这里的忍辱,佛陀是针对老参来说,把以前所修的福德保存下来。所以一个人积功累德不难,但要把所积集的福德保存不失,却是比较难。譬如说你现在有福报力了,你对现在的道场感到不如意,于是自己去盖个道场,但盖道场就折损了你的福报,因为你要耗损精神体力,而且自己做方丈,也要修忍辱包容眷属。所以一个人做错事,会愈走愈错,是因他起初的一念瞋心没转过来,如果一念瞋心能转过来,安忍不动,他以后那些没必要的耗损将不会发生,所以人生是不是都在一念之间呢?因此一个人积功累德不难,但有功德时,遇到非理的境界,心能安忍不动,这个人能成就大功德。所以佛陀这段经文是对所有老参修行者开示,若内心已经有殊胜的布施、持戒功德,接下来要修忍辱,「忍辱多力」,为什么呢?「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内心安稳快乐,强健有力,又能成就尊贵的果报。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