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讲记(九)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讲记(九)
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议第十面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本经正宗分共有四十二章,第一、第二章是正道法门,其余的四十章是助道法门。正道法门的修学重点有二:一是甚深见,一是广大行,这两个重点也是修学大乘佛法所必须成就的两种功德。在我们的成佛之道,所要成就的功德有二:
(一)云何应住:我们在生命的流转中,若要成就佛道,首先要找到安住处安住下来。我们在三界的流转果报,主要是受业力的影响,业力是一种生灭性,所以业力所变现的果报也是剎那生灭。无论是一期生命的变化,或剎那生命的变化,基本上我们的生命是不安稳性的,「流转三界中,何处是依怙?」我们应该在生灭变异的生命中,找一个安稳的住处安住下来,所以修行人应透过甚深见的智慧观照,观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经由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观察剎那变化的生命,如是我们就能从生灭变异的个体生命,转成不生不灭寂静的整体生命,这就是我们的安住处。所以甚深见在天台宗是「从假入空」,禅宗则称为「把心带回家」,我们在生灭变异的果报流转中,找到一个不生不灭安稳的家,这也是自己的歇脚处。以上是以甚深见的观照,成就「云何应住」的功德。
(二)云何降伏其心:这也就是广大行。我们从空性的寂静处出来,「从空出假」,从无相真如的家出来,再次面对自己的个体生命,见到自己的男人色身,或女人的色身,内心有众多的受、想、行、识,有种种的感受与思想。我们从个体生命的假名、假相、假用中,开始断恶修善,使自己能离苦得乐,这是持戒修定的广大行,如是调伏转变自己的身心,成就「云何降伏其心」的功德。所以从本经中,我们知道修行的重点,首先从生灭变化的生命中,找到自己的安稳处所;其次,依止这安稳的处所,开展出生命的规划,改造自己的生命,以上是本经的修行重点。在助道法门中共有四十章,前面的十五章,主要是透过布施、持戒、忍辱等三种善法,成就世间的功德。这第十六章及以后的几个篇章,是修习出离心及空正见,成就出世间的功德。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消文 本章舍爱得道,说明若想要成就出世圣道,必须弃舍世俗的爱欲。这共分为三小段,第一段佛陀是以譬喻作说明:一个修行人很努力修习戒定慧,但他内心有五欲的爱着,这爱欲是指对世俗「财色名」的贪着,因为没有善加调伏爱欲心,致使在他寂静的心中,一次又一次的起扰动,所以虽修戒定慧,只成就了人天的果报,不能成就出世的圣道,因为他内心的爱欲尚未调伏。为什么爱欲会障碍圣道呢?「譬如澄水,致手搅之。」这修行人因持戒修定,所以远离一些杂染的因缘,有如本来是有污垢的水,但水放久后,污垢就沉淀水底下,水因此变得清澈。但「致手搅之」,他有时候用手搅动水,于是底部的污泥又活动起来而染污了水。水被污染后,很多人来到水的前面,但再也见不到人的影像,水的观照显现影像能力已经丧失了,这是因为水受到手的搅动而产生污垢,污垢就蒙蔽了水的观照力,这手的搅动是指对「财色名」爱取烦恼的活动。
第二段是合法。「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一个修行人虽持戒修定,但因他对世俗爱欲的烦恼,未善加调伏,所以他寂静的心,随顺爱欲活动而起扰动,故难以成就出世的圣道。
最后总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佛陀劝修行人,修习戒定慧虽是积集善业,但重点在于调伏爱欲烦恼,若能除去爱欲烦恼的污垢,才能成就出世的圣道。
释义 佛法认为不论是世间果报或出世间果报,皆是假借因缘所生。这因缘所生法的因缘主要有二:
(一)业力:所造的是善业或恶业。
(二)爱取:业力要得果报必须有爱取的滋润。在十二因缘中,讲到杂染果报的生起—爱缘取、取缘有,「有」是善业种子或罪业种子,但这种子还没有得果报的力量,因为它还没有成熟,什么样的种子才能成熟呢?若心中对三界的可乐果报有爱取的烦恼,这爱取心就会使善业、恶业的种子,转成能召感果报的成熟种子。如土地上有很多的种子,但只有种子并不能开花结果,一定要有水的滋润,才能使种子发芽,生长枝叶花果。
所以我们在三界的果报,主要是因有生死的业力;其次,是因有爱欲烦恼的滋润。所以若未能调伏爱欲烦恼,则使我们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善法,变成了人天的安乐果报,无法成就出世圣道。所以在修习出世圣道的过程中,我们所要对治的是爱欲烦恼。
在修习圣道中,我们有时看声闻法,有时看大乘法,在大乘法中,有些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维摩诘经》中曾讲到不二法门,所谓的染净不二。有一天魔王带着宫女,想要干扰一位住茅篷比丘的修行。维摩诘居士知道后,他以神通力阻止这件事,又以大威德力把这些宫女带回家中教育她们。居士问宫女,平时在天宫做什么事?宫女答说:「我们整天唱歌跳舞,生活过得很快乐。」居士教化她们说,妳们这些爱取烦恼的所缘境,是世俗的五欲境界,这种境界的乐受有很多的过失,「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时安乐住。」若以爱着心贪求世俗的五欲,这种五欲虽有乐受,但这乐受夹杂了烦恼,而贪、瞋烦恼的活动会破坏安乐。其次,烦恼的相续增长,会使你付诸行动,造杀盗淫妄的罪业,这罪业会召感当来的苦果,所以对三界的爱着所产生的乐受,基本上在快乐的过程中,也带动未来痛苦的因缘,「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天上的宫女说,我们习惯追求快乐的感受,若要放弃快乐的感受,我们该怎么修呢?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居士答说,一个人追求快乐是可以理解的,但不一定要追求五欲的快乐,妳们有另一个选择,可以修学大乘法乐。什么是大乘法乐呢?若发菩提心,思惟诸佛菩萨甚深功德,生起好乐追求的爱欲,这也是一种快乐。发菩提心后,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波罗蜜,修习这些善法,内心也会出现乐受。譬如你到大殿拜佛,拜佛后静坐,此时身心在寂静中也会出现乐受,这乐受与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相应,这种乐受没有过失。所以一个人对生命有所爱着,有所希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你的所缘境要正确,不能有所颠倒。小乘教法对心的爱欲功能是完全加以消灭,是灭色取空,对一切法不受,他们的心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对生死的杂染果报不生好乐,对诸佛菩萨的清净功德也不生好乐。所以《维摩诘经》说,小乘学者发菩提心比生死凡夫还困难,因为他们把发无上菩提心的爱欲也消灭了。身为生死凡夫,对爱着世俗的五欲,应该加以呵责,但自己也要知道,所对治的是与五欲相应的爱欲,这要以「转识成智」的方式,把爱欲转成对大乘佛法功德的希求,而不是把它消灭掉。所以调伏爱欲时,要用转智而不是断智,否则错损菩提后,在成佛之道上,以后还是要启动对无上菩提的希求,你得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努力。
若修净土者,净土法门的重点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如果只是厌离娑婆,不欣求极乐,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创造的依正庄严,不生好乐,你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因为缺乏感应道交的因缘。所以藕益大师的开示中,他呵责明朝修禅宗者是偏空闇证,内心就只安住在空性,对极乐世界所成就依正庄严的假名、假相、假用,不生好乐。藕益大师说,身为生死凡夫,起初修学偏重修空观以调伏见思烦恼,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从空观出来时,要观察假观,自己要面对个体生命的现实,对十法界的因果要做抉择,抉择出娑婆世界是杂染的因缘,极乐世界是清净的因缘,所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这一章要我们能调伏爱欲,所谓的调伏是我们应该追求大乘的法乐,因大乘的法乐没有过失,而世俗的爱欲有过失,故应放弃,这是本章的大意。
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
前一章讲到爱欲的转换,因为我们习惯在世俗财色名食睡的境界产生爱欲,如何把世俗的爱欲转成对大乘佛法的爱欲,这要靠智慧的抉择。在修智慧中,我们由杂染的因缘转成清净因缘,这先要建立大乘的信心—光明能破除黑暗。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消文 大智慧的佛陀说,见道者,这念心能契证圣道。但凡夫的修学圣道,心中夹带了烦恼障、业障、报障,在起初修学时,心中有一些邪恶的功能,也栽培一些戒定慧的正念功能,内心是染净相依。杂染法与清净法之间的关系,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凡夫在未修成戒定慧之前,内心是一片黑暗,贪瞋痴的无明有如暗室;在开始熏修戒定慧后,黑暗的四周出现了光明,于是光明就除去了黑暗,也就是说,黑暗不能破坏光明,光明能破除黑暗。学道见真谛理亦复如是,若能成就圣道,无明就灭除,戒定慧五分法身的功德就常存于心中,放大光明。
释义 藕益大师说,在修学佛法转染成净的过程中,若要建立初步信心,心中要知道「妄想无性」,我们所对治的妄想是虚妄的,它没有真实体性,它是可对治的。藕益大师在《教观纲宗》讲五时八教,他很强调「妄想无性」的观念。他说佛陀讲了五时又讲了八教这么多的经典,这是什么道理呢?「良由众生根基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众生的根基不一,所以对治法门也有所不同。众生根基不一主要是指妄想不同,如一百个众生中,每一个人心中的妄想都不相同,因为妄想是由境界的熏习所产生,而在个体生命的流转中,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不同,有些人过去生命大部分在天上待过,他在欲界天所熏习的妄想就与他人不同;有些人大部分的生命是在三恶道,他在三恶道环境所熏习的妄想也会不同;有些人过去生命大部分处在色界、无色界的禅定三昧乐中,所以他在那种环境所熏习的妄想也不同。既然所对治的妄想不同,能对治的法门也就有所差异,所以佛陀说法时,以一佛乘分别说出种种的差别法门。
《阿含经》曾说有一大富长者,他的儿子因感情受挫折而出家修行。他出家后与比丘们修四念处、修苦行,修行很长一段时间,却都不能成就圣道。大智慧的佛陀对阿难尊者说,你带这个比丘去向国王借皇宫住,比丘住皇宫七天后,他就从初果、二果、三果而证四果阿罗汉。佛陀说:「悟道在心,不拘形骸。」有些人在苦行环境中能刺激他的道心,有些人在安乐环境中能帮助他修戒定慧,所以妄想没有自性,妄想若有自性,则消灭妄想的方法只有一个,也就是说,妄想若有真实性,则成佛只有一个方法,其它方法都是错误的。因为内心的妄想是不真实,是自己所捏造出来的,每一个人捏造妄想的过程千变万化,所以没有两个人所需要对治的方法是完全相同,原则虽然一样,但枝末的方法则有所不同。
这一章要我们建立信心,光明必定能破除黑暗。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我们会起一些烦恼,在烦恼生起一段时间后,我们开始提起正念,或念佛、持咒,一方面也配合我们的观照。当正念一提起,无论烦恼已活动多久,烦恼马上被调伏,由此可知,烦恼是虚妄的,而戒定慧是随顺佛性,是一种真实的功德,真实能破除虚妄。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也提到这个观念,他说一个人在无量劫的流转中,累积众多杀盗淫妄的业力,为什么在临命终时,念阿弥陀佛十声就能带业往生呢?十声的佛号是如此的短暂,造杀盗淫妄的罪业是无始劫来的长久,短暂的十念佛号怎能灭除这么众多的罪业呢?昙鸾大师说,因为过去造罪业时所依止的是虚妄心,而念佛时所依止的是真实心,真实能破除虚妄。犹如房子已经黑暗了三千年,但要使它恢复光明不用花三千年,「千年暗室,一灯即明。」只要一瞬间打开光明,即能破除黑暗。我们承认自己心中有众多的烦恼,但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要成就心中的正念,我们不怕有烦恼,有如不怕黑暗,怕的是没有光明。所以本章说「明来暗谢」,光明能破除黑暗,邪不胜正。若邪不胜正,为什么会有烦恼呢?因为自己不愿意提起正念,所以有烦恼;若愿意修学正念,就不会有烦恼。有如房子为什么会黑暗呢?因为你不肯打开光明的灯。光明确实能破除黑暗,但关键点在于你要启动光明。这一章先建立修学佛法的信心—光明能破除黑暗,以下一章说明智慧的内涵。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消文 佛陀对所修学的法门做一个总结,什么是佛法修学的内涵呢?简单的说,「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佛法的修学是靠身口意而成就,身口意中先讲意业—念,心中的明了心识应该如何修呢?「念无念念」,这念心的观照修学有两个重点:
(一)无念:这念心有时对有相的生灭法,产生疲厌的感觉,也就是对业力所变现的色受想行识,感到其变化无常而产生厌倦,这时就观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以我空、法空的智慧来观照我们的身心世界,这念心就会有所转变,就能把这些生灭变异的个体生命,带到不生不灭的平等法界中,这平等法界超越时空界限,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也没有东西南北的差别,是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也是大安乐处。在这整体生命的真如法界中,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是离诸对待的境界。
(二)念:前面离诸对待的无念境界虽然很好,但我们也要面对现实,在空观中不能待太久,偶尔「从空出假」,启动假观,这时我们的心又会有变化,当从空性的平等法界中出来,面对有善、恶、好、坏的对待境界,也就是回到个体生命,如我们是个人,有人的外表形状,有人的感受、思想,这时又回到「念」的境界,这是「从空出假」,在假观中,我们要善知取舍,有些是功德相,有些是过失相,对过失相要放弃,对功德相要追求,所以在假观的修学中,我们是有所取舍的。
我们这念心有时入空观,离诸对待;有时入假观,善知取舍,断恶修善,如是就能趋吉避凶。所以佛法的修学中,这念心有这两种修学的方法。以上是心念止观的修学。
「行无行行」,行是身体的造作,身体的造作也要遵守两个原则:
(一)无行:无行偏重断恶。
(二)行:行是偏重修善。身体的造作也要合乎中道,有所为、有所不为。譬如杀、盗、淫、妄的恶行,应该以无行法对治,不要造作。对布施、持戒、忍辱等善行,应该鼓励多行。以上是身业的修行原则。
「言无言言」,口业的讲话原则也有二:
(一)无言:对想要造作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的口业,要以无言来对治,默然不语。
(二)言:我们应该讲真实语、柔软语,鼓励自己多讲这些清净的言辞。
以上「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说明修学大乘佛法的身口意,须合乎「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中道。最后总结:「修无修修。」什么叫做修?对所观察的境界能数数熏习。前面心念、身业、口业的修学,我们要不断的熏习,使它由生转熟。佛法的修学,若想在身、口、意产生强大的力量,必须要能熟练,若能熟练,身、口、意的操作才能顺畅;若不熟练,身、口、意在操作时,烦恼就会障碍你。实际上烦恼并不能障碍正法,但因正法力量薄弱,所以就受障碍。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念、行、言」的修学,使光明力量渐增长广大。
「会者近尔,迷者远乎。」对于这「非空非有」,远离二边的中道思想,若能觉悟,则「全妄即真」,整个人事的因缘都是修行的处所,无论见到冤家或亲属,只要合乎「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的中道原则,这都是积功累德的处所,使自己不断的接近「道」;若不能遵守中道原则,只一味的随顺情绪,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则所有境界「全真即妄」,无论遇到任何境界,皆是障道的因缘。
「言语道断,非物所拘。」中道的真理不是言辞所能譬喻,言辞虽然是概念的道路,心的分别活动要假借名言的道路,但中道实相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难以言语表达,也不会被因缘所生法所局限。
「差之毫厘,失之须臾。」若对中道「不偏空、不着有」的道理,认知上有丝毫差池,果证上的修持就会有不同的差异;起初对道理的认知有点偏差,到最后就愈差愈多。所以修学大乘佛法,须注意自己的宗见,所依止的道理是否正确圆满,这是很重要的。
释义 古代的修禅者为了成就圆满的宗见,他们出家后到处参访,遍寻善知识。唐朝的怀让禅师亲近六祖大师,他虽是禅师,但也曾修习唯识及天台,具有教理的基础。他见六祖大师,六祖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他答不出来。六祖是问他的根源,如问凡夫是从什么地方来?简单的说,凡夫是从无明妄想中来。凡夫为什么有现在的身心世界呢?会有这种感受思想呢?这是自己前生打妄想而来,自己起妄想而去造作,造作后有了业力,业力就召感身心世界的果报。来生又会有什么果报呢?今生打的妄想就影响来生的果报。十二因缘中,「无明缘行」,无明妄想即是心动,心动即会造作业力,「行缘识」,业力就熏习阿赖耶识,「识缘名色」,阿赖耶识就创造名色,如此就有了身心世界,所以凡夫是从妄想中来。但修行人则不同,修行人的功德是从真理中来。所以十二因缘是流转门,但还灭门的最初是真理,由真如理而发动行,由行而带动五分法身的功德。所以六祖大师是问怀让禅师:你平常的持戒修定修慧,是依止何种真理修行?广大行是依止何种宗见而发动?他答不出来。但古人有谦卑心,于是他依止六祖大师,修学六年,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后来他就知道这道理。六祖大师再问他从什么地方来?他答说:「说似一物即不中。」自己心中所依止的中道实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不能解释的。若不能解释,怎知这是否正确呢?六祖大师再问:「还可修证否?」他答说:「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六祖说:「只此染污不得,即是三世诸佛之所护念。」这是说修行时所依止的宗见有二:
(一)体性上:染污即不得,当「从假入空」,回到自己本来的家,你那清净本然的心性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不能染污的,无论起烦恼造罪业,它的本质是不能改变的,所以说「染污不得」。
(二)作用上:修证即不无,十法界的因缘果报是丝毫不爽。以上「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即合乎中道,这也就是本章所说:「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的中道思想。中道实相是一种理想,但在修行过程中,需有一些方便。譬如你在这段期间,心比较躁动,则可加强空观,因为心已经太攀缘了,若再修假观,则心更加躁动。若心太沉闷时,这时要读诵《华严经》、《法华经》,观察诸佛菩萨的功德庄严,生起好乐心。所以中道是我们的目标,但在调和其心时,自己要善知方便,心若太高亢,多修空观,特别是初学者,需要多修空观以调伏烦恼;老参有时在空观修久后,对一切法没有感受,对杂染法没有感觉,对清净法也没有感觉,这是一个危机,这时要读诵有相的经典,如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从有相观中再带动菩提心,这是修习中道时的善调其心。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