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讲记(十)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5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讲记(十)

 

  好!请大家打开讲议第11面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前面一章念等本空,说明大乘佛法的修学,身口意应安住在非空非有的中道实相。本章对中道实相的修学,再做明确的说明。修中道实相观要有空观与假观的观照,从空观中远离有相的执着,从假观中远离偏空的执取,所以称为「假真并观」,假观与空观(真观)要同时观照。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消文 佛陀对中道实相观,提出了两个观察的方法:

  (一)假观:假观是个体生命的观察,也就是观察由业力所变现的身心世界,善业强者,所变现的身心世界特别庄严美妙;罪业强者,所变现的个体身命则丑陋苦恼。无论安乐或苦恼的身心,在假观上应如何观察呢?「观天地,念非常」,天地是我们所依止的依报环境,天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有些人所依止的环境,气候温和,有些则气候强烈;总之天气有春夏秋冬的变化,所以它是无常。大地有丘陵山谷的变化,有高有低。天地的依报环境是由我们阿赖耶识的业力所释放出来,阿赖耶识的种子是剎那生、剎那灭,所以变现的果报也是剎那无常,不能久住。

  「观世界,念非常。」前面是观察依报,藕益大师说,这里「观世界」的世界是指正报的五蕴身心世界。「世」是指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时间有如流水般的变化;「界」是指空间,空间有东、西、南、北的不同变化,所以五蕴身心世界也是剎那的变化。假观是观察因缘所生的个体生命,它随顺业力而变化无常,无常即苦,所以身心世界是一种苦恼的果报,我们不应该依止这身心,因为身心会变化,而我们又无法预测身心的变化。所以我们对流转的个体生命,不要存有今生积极修习布施、持戒等善业,来生成就天人或大国王的果报,因为「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这果报是非常脆弱的,不能作为皈依处。若身心果报不能作为皈依处,「流转三界中,何处是依怙?」以下即说明在流转中可依靠的家。

  (二)真观:「观灵觉,即菩提。」灵觉即是天台宗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是远离遍计执所现出的清净光明本性。凡夫这念心有自我意识的执着,及对法的执着,透过我空观、法空观的修学,消灭这二种障碍后,所现出的明了心性即是菩提的本性。所谓菩提的功德是由灵觉的清净心所显现,这是我们的皈依处,也是我们的家。「如是知识,得道疾矣。」若能经常观察个体生命有无常之苦,不执取贪着,一方面又安住在自己的清净心,能如是观察,则很快能成就转凡成圣。

  释义 依大乘佛法「观灵觉,即菩提」,这是从假入空。天台的《教观纲宗》,说明大乘菩萨的修空观,与小乘菩萨修空观有所不同。小乘菩萨修空观是灰身泯智,他用空观消灭一切有为诸法,包括色法及心法,所以小乘的空观是一种理性或称为法性,本身不能有明了性的功能,他认为明了心会干扰空观的证入,所以小乘的空观,心不能有明了性。大乘的学者认为,空观所对治的是遍计执,并不需要消灭心的明了性功能,因为明了的心性在颠倒时,起惑造业,流转生死;但若要发菩提心,成就佛道,仍需要这念明了的心性,修六波罗蜜善业,成就万德庄严。所以若消灭这明了的心,只能成就偏空涅槃。大乘的空观是有明了性,所以大乘佛法讲空,它不太习惯说是空,而是讲清净心,或称为现前一念心性,这就是大乘的空观。

  「观灵觉,即菩提」,诸位若受菩萨戒,菩萨戒的戒体与「观灵觉,即菩提」有密切关系。菩萨戒的戒体有上品及下品的戒体,下品的戒体是观察诸佛菩萨的功德,及流转生死的过失,而生起菩提心,这心外求法的菩提心是下品菩提心。上品菩提心则是观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观照这念心识,起初所观察到的心,是无始劫以来,由善恶业力因缘所熏习的心,或称为个体生命的心,它有善的功能及恶的功能。当我们由空观照破这些善恶功能,发现心的最初本来面目,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它是如的境界;三世诸佛在观察他的心时,从个体生命来说,他是佛法界,十法界中他是功德最为庄严的心,摄持无量无边的三昧、陀罗尼及无量无边的善业,但这些也是因缘所生法,是佛不断的熏习波罗蜜所成就,当他修空观也照破这佛法界的个体生命,也就是说,当佛把心带回家,我们也把心带回家,发现我们的这念心与诸佛没有差别,一如无二如,众生的心是如,佛的心也是如,所以从本体的生命来说,众生心与佛心没有差别。这是我们发菩提心的最初原点,这时自己真正相信,自己无量的烦恼是可以消灭的,因为自己的本性是如;诸佛无量无边的善法也是可以成就的,因为自己的心也是如,一如无二如。所以要成就菩萨戒的戒体,必须观察自己这念心性,与十方诸佛没有差别,才能真实的发起四弘誓愿。所以凭什么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你怎么知道无始劫来,自己由业力所熏习的烦恼能消灭呢?你怎么知道诸佛已经成就的功德,自己也能成就呢?自己之所以能建立大乘的戒体,及成就大乘的信心,主要是来自于「观灵觉,即菩提」,这是大乘佛法很重要的概念,会影响自己的大乘种性,也会影响以后的果证。

  以上这段经文说明在修行的过程中,「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这是有所放弃;但「观灵觉,即菩提」,我们是有所追求,有所依止。如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这才合乎中庸之道。这章是把中道实相观,落实到身心世界的观察;以下的几章是对治法门,中道实相虽是目标,但我们在三界的流转中,有一些见思烦恼必须先对治。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这一章是对治我见烦恼。若只是「观灵觉,即菩提」,不修我空观,则可能产生自性执,也就是大我的思想,所以要「推我本空」,修我空观以对治自性执。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消文 我们观察自己的身心世界,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合和,所以由四大所合和的身心,基本上只有假名,当然这假名也包括假相、假用。也就是说,十法界的身心世界,是由业力所变现,善业强者,变现诸天殊胜的四大与心识;罪业强者,变现蚂蚁卑劣的四大与心识。这都是由业力所变现,身心世界的本质都是四大,只是排列组合有所不同,所以四大本身没有真实的自我。但凡夫的心执着在自我意识上,所以凡夫从哪里来?是从自我意识来,我们不是安住在我空、法空,而是安住在自我意识中。什么叫做自我意识呢?我们认为自己的身心世界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这个「我」是恒常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认为幼小时的我与长大后的我一样,前生的我与今生的我也一样,今生的我与来生的我也相同,这样的看法是错误颠倒的。如果你前生是一只蚂蚁,你是蚂蚁的色身及思想,认为自己是一只卑贱的蚂蚁,自己的心情就是不断的工作、认命的工作。现在你是一个人,你的思想又不同了。你来生若是转轮圣王,你就有转轮圣王的色身及思想,自己特别的高慢骄傲。你在做蚂蚁时的心,与做转轮圣王时的心情,完全不同,怎能说在个体生命转换时,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呢?所以这个「我」是完全不存在的,因为你的色身、感受、想法、造作、了别的心,这色受想行识已和前生完全不同。所以当业力变现一个个体生命时,我们看不出前一个个体生命,与后一个个体生命,有什么共同点,实际上这个「我」是自己所捏造出来的。所以我们观察自己的身心世界,并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身心世界的个体生命是如梦如幻,只是由业力所变现。如是对治三界的见惑,也就是我见的颠倒。

  释义 天台的智者大师,他讲忏悔业障,虽然忏悔包含事忏与理忏,事忏有仪规,需要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诵经、念佛,及意业的起忏愧心,但最重要的是理观理忏。智者大师说,修忏的人若再造罪业,有些人能把罪业消灭,有些人却很难消灭罪业,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找到消灭罪业的方法,也就是没修理观。他一直认为生命有一个我,这罪业是谁造的呢?是我造的。所以内心若依止自我意识来修忏,不是依止清净心修忏,则这罪业是由我造的,所以也由我来忏悔,如是的忏悔方法是不能清净的。那要如何忏悔呢?应该观想「我」不可得,若我不可得,则是谁造业呢?是心造业,是一念的颠倒心造业。「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我」不可得,而是一念明了的心在造业,过去因一念的胡涂,所以全真成妄,现在觉悟后,全妄即真,还是由这念觉悟的心来忏悔。因为我现在的心是觉悟真实的心,能破除过去的颠倒心,所谓真实能破除虚妄。所以修我空观,能把你原先安住在自我意识的心,回归安住在一念心性上,这时的忏悔业障会忏除的比较彻底,而且速度比较快。有些人同样起烦恼造罪业,但他的心迟钝,当他烦恼活动时,无法从烦恼罪业中跳脱出来;有些人根利,虽有罪业,但他能从烦恼罪业中解脱出来,因为他愿意去思惟佛法的真理。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若经常观察身中四大,只是由业力所变现的假名、假相、假用,剎那剎那生灭,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这念心「恒转如瀑流」,心如流水般不断的流动,有时颠倒,有时觉悟,而觉悟能破除颠倒。以上是修我空观对治见惑,以下共有六章对治思惑,也就是对治贪爱的烦恼。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消文 生命就是一种抉择,若不随顺佛法的真理,而随顺情欲,以种种方法追求美好的名声,如修行人想要做一个大法师、大禅师,博取世间的美名。有些人善业强,经过一段时间的造作,有一天他声名显著;但不幸的,他无常的色身已经败坏了,只为了博取虚妄的名声,却耗损了一生的精神体力。所以若追求世俗的美好名声,而不真实修学内在的戒定慧功德,只是枉功劳形,白费功夫,徒劳辛苦,最后临命终时,所有的名声对来生的安乐果报,一点帮助也没有。譬如烧香,这香是指一期生命的身心世界,当香散发出去时,大家都闻得到香味,犹如大众知道你的美好名声,但这时的香也烧成灰烬了。但在追求美好名声时,所带动的烦恼罪业之火,会使自己来生到三恶道,遭受痛苦的果报。

  释义 若追求名声,心是向外追求;修习戒定慧,心是向内安住,心有这样的不同。出家修行人有二种选择:

  (一)名师:名师能哗众取宠于一时,他为了博取名声,谄媚世俗,专讲些世俗人所喜欢听的,而不论是否合乎真理。但当死亡时,他只带走虚妄的心及烦恼罪业。

  (二)明师:明师是坚持做所该做的事,行利益众生的光明事,这功德影响后代子孙,成为后世学习的好榜样。

  这一章告诉我们,不要追求外在的名声,应该追求内心的「道」— 戒定慧的功德。

  第二十二章 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消文 一般人的贪财或贪色,贪求得到后就恋恋不舍,不想放弃。这犹如刀锋上的蜂蜜,数量虽少,但愚痴的小儿用舌头舔蜂蜜,虽尝到美味,但也付出舌头被刀锋割伤的惨痛代价。也就是说,凡夫贪求财色时,并未见到财色后面有一把刀会伤害他,这是众生的颠倒愚痴。

  释义 众生都想追求安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追求安乐时应该思考,我们所追求的不应只是今生的安乐,也要追求来生的安乐,这两者皆要同时考虑。我们生命的造作有四种因缘:

  (一)今生、来生皆成就安乐:譬如修习善法,持戒修定修慧,在造作这些善法时,今生就会有寂静的法喜乐受,这乐受虽是剎那剎那无常消逝,但消失后,它留在心中的功能是一种戒定慧的功德,这功德会召感来生安乐的果报。所以我们应该鼓励自己多积集这种善行,而且是多多益善,因为这种行为的造作,使自己今生安乐,来生也安乐。

  (二)今生痛苦、来生安乐:这是偏重在断恶的修学。我们要断除内心的烦恼并不容易,因为它是熟境界,所以在勉强自己断烦恼时,会有痛苦的感受出现,但来生会有大安乐境界,所以断恶法门是今生痛苦,来生安乐,这样的行为也要勉励自己修学。

  (三)今生安乐、来生痛苦:若依止贪烦恼而贪财、贪色、贪名,今生虽会产生暂时的安乐,但这贪烦恼会带动罪业,来生付出三恶道的痛苦,有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我们要勉励自己断这种贪欲烦恼。

  (四)今生痛苦、来生痛苦:这是依止瞋心的造作,当发动瞋心时,自己扰动不安,当这苦受消失时,心中又留下瞋心所带动的罪业,来生也是痛苦,所以瞋心所带动的罪业是今生痛苦,来生也痛苦,因此我们更应该避免瞋心的发动。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狱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消文 一个人若爱着妻、子、房地产,爱着即是一种系缚,若心有所著,所著之物对自己就会有很大的影响力。这样的系缚甚于牢狱,因为被关于牢狱,身心虽也痛苦不自在,但总有被释放的一天,然而对妻子、舍宅的系缚,却没有解脱之日,必须修对治法门才有希望得到解脱,若不修无常观对治,到临命终时仍会被系缚。由于对妻子、舍宅的爱着,故辛劳奔波追求,乃至于追求之中,虽有杀身之祸,内心也是心甘情愿,因为自己屈服于爱着心,故冒造罪的危险来追求。这是谁叫我们做的呢?是自己愿意投入污泥,而使自己沉没不能出离。一位有智慧者,观察到眷属与房舍的过患,因此能成为出离三界的罗汉圣者。

  释义 佛法说一切唯心造,持咒、拜佛都是这念心,但这念心每个人不同,譬如两个同样有善根的人,一位选择出家,一位选择在家,他们两人过去的善根虽相同,但最后在佛法的修学上,无论是戒定慧的自利或利他的功德,这两人会有很大的差别,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的心会有所系缚,如妻、儿、房地产等,这系缚耗损了他很多的精神体力,故在家人持大悲咒一百遍,可能比不上出家人持七遍,因为出家众的心系缚少,所以他的心堪能性强,造业力也强。当然也不是说在家人一定要出家,而是内心要生出离想,使爱着淡薄,如是才能保有充沛的精神体力修学戒定慧,因为修学戒定慧是靠那念心,不是身体能拜佛,口中能念佛,而是靠明了的心性来修善业,若明了的心性被系缚太深,耗损太多的精神体力在爱着上,则难以修行成就功德。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消文 前面讲过种种的爱欲,如财、色、名、眷属、房地产,或有些人喜欢写毛笔字,或有种种的爱好,这都是爱欲。爱欲烦恼的所缘境虽众多,但最严重的是对男女美色的爱欲;在所有的贪爱之中,色欲的力量最为强大。还好我们对美色的贪爱只有一个,假设有第二个如同对色欲的贪爱,则普天下之人,没有一人能成就圣道。

  释义 前面的思惑虽众多,但在对治过程中,重者先治,譬如治病,重病先治。我们对调伏烦恼亦复如是,对粗重烦恼要先对治。

  第二十五章 欲火烧身

  佛言:「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消文 若经常放纵对男女欲望的爱欲,这有如拿着火把在逆风中而行,结果火就会烧到自己的手。

  释义 蕅益大师对这段经文批注深妙,他说风是真如本性,手是自利利他的方便之手。爱欲烦恼本身是违背真如佛性,所以它对我们的功德会有所损害。天台智者大师对修止观很强调一个观念:虽然我们本性是清净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的本性中,善不可得,恶也不可得,但智者大师说,修假观时要注意观察,善法与本性相随顺,恶法与本性却互相违背,互相排斥,也就是说,以这念心来造善,这才正常;若以这念心造恶,这是不正常。譬如洗衣机的功能是设计用来洗衣服,但因操作错误,未能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就无法洗衣服。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若造善法,心对善法是欢喜接受的;若造恶业,心不能安定,所谓「弟子心不安」,因为真如本性不同意如此的造作。若造恶法,则与本性互相排斥,所以说「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

  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消文 前一章说明在欲望之中,最重的是男女的淫欲,而且强调欲望是违背佛性,应该加以对治,这一段是说明如何对治。天神是欲界天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王波旬,天神在佛即将成道时,把他的女儿献给佛陀,他的动机是不怀好意,想要破坏佛陀那念戒定慧的清净心。释迦太子身为一个修行人,在遇到染污境界时,他内心会启动观照力,佛陀对天女如何观照呢?「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一般人观察美色,皆是被外面一层皮所迷惑颠倒,但佛陀会以理性来观察。若把漂亮的皮与肉都剥开来,见到「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里面含藏众多污秽之物,没有一样是干净的,「尔来何为?」这臭秽之物对我有何作用?「去,吾不用。」我根本不需要这臭秽之物,我要受用的是内心所散发出来的戒定慧法乐。这时天神对佛陀更加恭敬,请问圣道的旨意,佛陀为他解说四圣谛法门,天神就证得初果须陀洹。

  释义 这段经文说明以不净观对治美色的颠倒。面对染污境界时,我们不是要关闭六根,眼睛不见,耳朵不闻,这样并不能对治烦恼,烦恼仍然存在。烦恼的消灭是来自于内心的观照力,由观照力启动戒定的调伏力,如是才能消灭烦恼。

  到目前这一章为止,讲了几个中道观的重点。当我们从假入空时,「观灵觉,即菩提」,我们要相信,经由「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的观照,把我们的生灭变异心,回归到生命的原点;佛陀万德庄严的心,也回归到原点,这时两者的心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从假入空观,增长我们大乘的信心,「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是我们的安住处。但当我们从空出假,见到个体的生命,这时有两个重点须注意:

  (一)苦乐的差别:若随顺烦恼所带动的罪业,会带给我们痛苦;若随顺戒定慧所成就的功德,则带给我们个体生命的安乐。

  (二)真妄的差别:烦恼与罪业是违背佛性,它是虚妄的,我们的本性,本来是没有烦恼罪业的,它是虚妄的熏习而有的;戒定慧的功德是随顺本性,是真实的功德,真实能破除虚妄。

  从假观中,我们应该得到以上两种的认知,这在对治烦恼上是很重要的观念。今天我们若能遵循祖师的一些重要概念,汲取先圣先贤的经验,接受并建立这些概念,这对自己的成佛之道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佛陀宣说佛法的原因。所以若能记住先圣先贤的重要经验,自己虽与别人同样修学戒定慧,但你的修学会比别人更加殊胜,因为你能吸收前人的经验。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