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宓禅师:澳洲弘法禅修开示 (4)
恰宓禅师:澳洲弘法禅修开示 (4)
在这里佛陀讲到,如果不修行七觉支,没有任何人能够得到永恒的安乐。然后佛陀说到,如果不关闭六根的门,没有任何人能够达到永恒的安乐。如果你想达到永恒的安乐,也就是涅槃,你必须关闭六种感官的门。当你看到外物的时候,你必须观察看到、看到、看到;当你听见声音的时候,你必须观察听见、听见、听见;当你闻到任何气味,你必须观察闻到、闻到、闻到;当你的舌头尝到任何的滋味,你必须观察尝到、尝到、尝到;当你的身体接触到任何物体的表面,你必须观察接触、接触、接触;当你的心起任何的念头、想任何的事情,你必须观察想到、想到、想到。如此藉著正念观察一切在六根接触六尘这时候所起的六识,你能够来关闭六根的门;如果你
104
不观察在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六识的作用,你能不能关闭六根的门呢?不能,烦恼很容易就能侵入你的心。佛陀开示说,当你看见外在物体时,你的心必须只知道什么被你看见了,到此为止–意思就是说你必须观察看的心,当你观察看的心,你的心就不会去判断所看的东西是好、是坏、是美、是丑,所以你的心只知道什么被你看到,如此而已,不会进一步去分别好坏、美丑,如此你就关闭了六根的门。然后佛陀接著说,如果不达到灭除一切烦恼的涅槃,没有任何人能够得到永恒的安乐。
这里,佛陀首先教导Subiyama 藉著正念修行法来修行七觉支,然后又教导Subiyama 藉著正念修行法来关闭六根的门,如果它能够完全关闭六根的门,这样他将不会有一切烦恼,因为他已经能够证到了四果、灭除一切烦恼,也就是证到了灭苦的涅槃,他能够享有永恒的安乐。佛陀开示完之后,Subiyama 思惟佛法、观察一切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尤其是内心的忧愁、难过,在很短时间之内,他就观察到身心的无常、苦、无我,他经历一层又一层的内观智慧。经过十三层的内观智慧,更进一步他证悟到初果须陀洹的圣道智慧,成就了初果须陀洹进入圣人之流。因为初果须陀洹灭除了萨迦耶见、我见,没有一切人、我、众生的执著,而且对佛、法、僧三宝具足不坏的信心。因为他没有人、我、众生这种错误执著,所以他没有我、也没有太太,因为一切都是身心自然现象不断生灭的过程,没有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众生,哪里有太太呢!这时候他还会不会为他的太太而忧愁、难过呢?不会,这时候忧愁、难过已经完全拔除。这是修行内观的第二项利益。
然后修行内观第三项利益,是能够超越悲痛。当你的亲戚、好友死亡,你为他们感觉悲痛,这种悲痛能藉著内观修行法而超越。在注解上讲到一则故事:有一个女人家中遭遇灾难,父母亲、兄长、丈夫、以及两个儿子在同一天都死亡了。这个女人受到如此惨重的打击,内心悲痛到了极点,造成她失去神智而发疯;她胡言乱语、整天到处闲逛,有一天她闲逛经过佛陀的精舍,看到很多人在听佛陀说法,她就走过来,不是为了要听法,而是因为看到很多人聚集在那里,佛陀看见她就对她说某某人你要小心谨慎,当这个女人听到佛陀柔和、悦耳的声音,她恢复了神智,于是她找到一个地方坐下来听佛说法,佛陀就针对这个备受忧愁悲伤打击的女人而说法。佛陀说法完毕之后,这个女人证到了初果须陀洹,因为她很快的经历了十三层的内观智慧,于是她不再有忧愁悲痛。然后她请求佛陀允许她出家作比丘尼。出家之后她继续精进修行,进一步断尽一切烦恼,证到了四果阿罗汉。如此,内观修行法能够超越悲痛。
105
第四项利益是能够超越身体的痛苦,第五项利益是能够超越心理的痛苦。当你感觉不愉快、消沉、失望、沮丧、灰心、等等心理压力之时,你能够观察它们,它们就渐渐消失,于是你超越了心理的痛苦。身体的痛苦也是一样,能够藉著正念修行法而超越,大家都有自己的经验,有时候一些疾病也能够藉著正念修行法而治愈,这也是超越身体的痛苦。
第六项利益是能够证到圣道智慧。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这四种圣道智慧,能够经由正念修行法而达到,正如前面所说的Subiyama天子以及发疯的女子那样子。现在大家都走在正道之上,而且走到了中途,如果大家继续向前走,必然能达到四种圣道智慧当中任何一种,大家是很有希望的,但是大家不要去期望它,只要正念观察它。如果你心中存著期待,期待会变成你的障碍。
第七项利益是证悟涅槃。
时间到了,最后愿大家能够正确了解修行内观的七项利益,尽自己最大努力来修行,都能达到灭苦的境界。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佛陀所开示的一部经,名字叫Dalokantodamasuda,这是讲关于一段大木头譬喻的经,这是出在Sammudanigaya《杂阿含经》当中。在西元一九八二年我曾经在英国伦敦讲过这一部经,之后他们整理印成了一本书。当时我讲了一个半小时,现在如果我不看书,我可能会讲到两个小时。不过因为我们时间有限,所以现在就照著书上念,以便能够在一小时之内,将这一部经讲完。
有一天佛陀坐在恒河边一颗大树下,有五百位比丘围绕著佛陀听佛陀说法。佛陀看见一段很大的木头,被恒河的水流带著向下流去,祂就指著大木头对比丘说:诸比丘,你们是否看见这一段大木头被恒河水带著向下流去?诸比丘回答说:是的佛陀,我们看见了。然后佛陀继续说:如果这段大木头不搁浅在此岸,它将流到大海;如果它不搁浅在对岸,它江流到大海;如果它不沉入水中,它将流入大海;如果这段大木头不搁浅在河中的沙洲,它将流入大海;如果这段大木头不被人所取,它将流入大海;如果这段大木头不被天人所取,它将流入大海;如果这段大木头不沉入漩涡之中,它将流入大海;如果这段大木头内部不腐烂,它将流入大海。这里佛陀指出,如果没有这八项错误发生,这段大木头一定会流入大海。接著佛陀说:为什么这段大木头会到达大海呢?因为河中的水流不断的流向大海,因此如果没有这八种错误情况发生,大
106
木头必然会顺著水流流向大海。同样道理,诸比丘,你们一定能到达涅槃,假如你们没有这八项的错误,为什么呢?因为正见不断的趋向涅槃,涅槃也就是离开一切痛苦的境界。然而诸比丘,这只是一个譬喻。接著就有一位比丘请问佛陀,希望佛陀解释这个譬喻。
佛陀就详细加以解释。这里面佛陀所说的此岸是指六根–六种感官的门,也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以及心意。这里讲的对岸是指外在的六尘、六尘境界,就是和六根相对的,也就是外在的色层,就是我们眼睛所看的对象:声音、气味、以及我们舌头所尝的滋味、然后我们所接触的任何表面、以及我们内心所想的念头/那些所想的对象–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这里沉入水中的意思是指执著任何有生命的众生、或者任何没有生命的事物;这里讲到搁浅在河中的沙洲是指傲慢、贡高我慢;这里讲到被人所取是指诸比丘他不如法、不正当的跟俗人混在一齐去忙著俗人的事情;这里讲被天人所取是指修行者他来积德修善、来做好事,他的目的是为了生到天堂、或者生到梵天;这边讲到说沉到漩涡之中是指沉溺在感官的娱乐、感官的享受;这边讲腐烂是指不是真实有道的但是假装出有道的样子。虽然佛陀讲这部经祂都称呼诸比丘,但是事实上是指一切修行佛法的人都包括在内、不管在家或者出家。任何修行人只要没有这八种错误都能达到大海,达到大海的意思就是他解脱了生死轮回、解脱了一切痛苦;在某些经中佛陀祂将大海比喻作生死轮回这个苦海,但是某些经中佛陀将大海比喻作涅槃也就是灭除一切痛苦的境界,在这一部经佛陀是将大海比喻作涅槃。
然后佛陀所说的近岸是比喻作六根、对岸比喻作六尘–这里面有什么意义呢?这里我首先必须先解释在佛学上心的意思,在佛法里面讲到心,它是非常快速在生灭,它停留非常短暂,甚至停留的时间比眨眼的时间还要短的很多。然后心它是有认知对象的作用,但是它这种作用不会停留到百万分之一秒、它是快速在生灭当中。我们的心能够认知对象,当我们看到外面的物体时是心在看而不是眼睛在看,眼睛只是来帮助心让它能够看,藉助眼睛的帮助心能够看外界的东西,举例而言:当你看到一部名牌的进口轿车,这个轿车它是外界我们所看的对象,然后经由眼睛、心能够看到外面这部轿车;当你看到这部名牌进口轿车,你会感觉说这部轿车太好、太高贵了,如果我能够拥有一部,那该是多美好的事情,我将会觉得非常的快乐,于是你就贪爱这一部轿车,因为你看见了它,而且把它当作一部非常好的轿车,于是你对对它开始贪爱,
107
你没有将它认定是一个物质现象、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这时候你就是耽搁在对岸、也就是这一部进口轿车,以及耽搁在此岸、就是你的眼睛。因为你这种执著、这种贪爱之所以生起,是因为外界的这一部轿车以及你的眼睛这两个因缘–眼睛是六根之一、六种感官之一:当眼睛接触外界的物质、见到外界的事物像轿车,它就会有一个看的心产生出来;但是这个心它不会只停留在看的阶段,它会继续分解、它会继续想--是的,这一部是我的车子,是一部非常名贵、非常好的车、是一部新的轿车,我昨天买了它、花了很多的钱买了这部轿车。如此你开始执著在这一部名贵的轿车上,这表示你开始执著、贪爱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因为它的颜色很好、形体很豪华/高贵、值很多钱–这时候你生起了贪爱。假设你将这部车子停在路边,有另外一个人他开车的时候不小心擦过你的车门、将你的车子划出一道痕迹,你会觉得非常生气。你生气是因为你的车子被划伤了,这代表你有贪爱、执著、以及有嗔愤心–贪和嗔会带来你快乐吗?不会的,它们只会带给你不快乐、痛苦;你之所以受苦,因为你耽搁在此岸以及对岸,也就是你执著外界所看见的物体—这一部轿车、以及你的眼睛–藉助你的眼睛的帮助,你才能看见外面的轿车。如此,你因为贪著所以你到达不了大海、也就是没办法进入涅槃。
这个大木头祂是比喻作我们的五蕴、就是我们的身心。五蕴其实就是心理现象和身体现象的五种组合、五种集团。但是当你不这样子认定,不知道它只是单纯的身体现象、心理现象的集合,你不将它看作五蕴,你就会误认为它是一个人、我、众生,于是你执著这五蕴,你就到达不了涅槃大海;如果你照真实的状况,将五蕴认知是五蕴,如此你不会误认为它是人、我、众生,你就能到达涅槃大海。你这部名贵的进口轿车,你如果能够了悟它只是一种物质现象、一种自然过程、是一种色蕴、物质的组成,你就不会执著它;因此即使它被刮伤,你不会很难过、愤怒,因为你不将它认定是那么样有价值的东西,这时候你就没有耽搁在此岸和对岸。
然后接著讲到说沉入水中,也就是执著贪爱一切有生命的众生也好、或者没有生命的事物,如果有这种贪爱就到达不了大海。接著耽搁在河中的沙洲,是指傲慢、骄傲,如果你因为自己有钱而骄傲,或者因为自己的地位高而骄傲,这个骄傲会阻碍你修行进入涅槃的路。当你骄傲的时候,你就没办法了悟身心的真实本质,因此你把你的身心现象认为是一个人、我、众生、是一个你,于是你生起很多、很多的烦恼像贪嗔痴慢疑,于是你耽搁在河中的沙洲没办法进入涅槃大海。
108
然后说到大木头被人所取,意思就是说比丘他不做他本分内的工作。比丘本分的工作就是要研究经典、要实地修行佛法、然后要说法来度众生、然后要如法的来教导他的徒弟让他走在正路上鼓励他们修行,以便达到解脱。比丘不做这些本分的工作,他反而跟俗人混在一齐、常常交往俗人,这时候比丘就是被人所取,他没办法到达涅槃大海,因为他执著在这些俗人里面,他不如法的跟他们交往,然后他就会执著在这些世间事物里面,于是他没办法了悟身心的真相、没办法开悟到无常/苦/无我,于是他就没办法证入灭苦的涅槃。
然后说到大木头被天人所取,意思就是修行者来修善事、来修行,他的目的是为了要生天、生到天堂或者梵天,所谓天人他是一种很庄严、身上能放光的众生。所以当修行者他这样子发愿之后,因为他的善行还有他种种修为,他死后就会生到天上去,他就是被天人所取,因为他生到天界去了。生到天界之后他会很爱著自己的身体,因为他身体长得非常美好、庄严、而且能放光,所以他就没办法到达涅槃大海,因为他还有执著。
接著说大木头沉入漩涡当中,这是指沉溺在感官的娱乐上,这种爱著也使你没办法到达大海,比如说当你贪著你所看见的东西、执著在你所听见的声音、或者你闻到的气味、或者你尝到的美味/滋味、或者你接触到细软的物体、或者你所想的念头,这样子修行者就没有办法进入大海涅槃。
最后一个讲到大木头腐烂,意思就是指修行者本身并没有真实的道德但是他假装有道德,这样子内部的腐烂使得他没有办法证入到涅槃。
佛陀说假如没有这八项错误,你必然能够达到大海,因为你被河中的水流、这个中流而携带。河里这个中流也就是指八圣道分,藉著修行八圣道分,你能够不耽搁在此岸和对岸、不沉入水中、不耽搁在河中的沙洲、不被天人所取、不被人类所取、不会沉入漩涡中、也不会腐烂,因此你必然能够达到涅槃大海。这八圣道分可以归纳成戒、定、慧这三种–持戒,就是修行的基础;然后在戒的稳固基础上来修禅定,定力深了,就能引伸出智慧。所以这是一层、一层上去的结构。当我们来观察一切身心现象照著它发生时的样子观察它,这时候我们不应该去分析它,没有任何的思惟、判断、或者任何的成见,我们是很单纯的正念在观察什么事情发生了,照著它的样子去观察它。这样子定力才能加深,才能透视到身心的真相。当你保持非常清醒的正念在观察
109
一切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你的正念持续不间断,于是你定力越来越深,你的心就从五盖当中清净出来–这五盖就是五种障碍,就是贪欲盖、嗔恚盖、掉悔盖、昏沉盖、和愚盖,如果你有这五盖当中任何一项,你的心就是被染污的,于是你的心不能够锐利、不能透视一切身心的真实本质,唯有你从五盖当中清净出来,你的心内观觉悟力才能变得强而锐利,能够透视到一切身心现象它们的两项特质:就是它们的个别特殊性质、以及一般共同性质。当你了悟到一切身心现象这两项性质,你就是具足了正见,于是你就能够渐渐达到涅槃:一切灭苦的境界,经由证悟初果须陀洹,你就是实行了八圣道分到达了涅槃大海。
这里讲的正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正见就是了知一切身心现象的特殊性质或者个别性质,第二个层次是了知身心的共同性质或者一般性质,第三个层次是了悟了四谛也就是苦、集、灭、道。要清净我们的心必须修行八圣道分,如此才能了悟身心的特殊性质、共同性质、以及了悟四圣谛。
这里八圣道分就是佛陀用来譬喻河中的中流、这个水流。在佛陀及将要入涅槃那天晚上,有一个外道叫须拔陀罗来求见佛陀,他问佛陀说,大德,我有很多老师,这些老师都说他们具有一切的智慧,他们是阿罗汉,这些老师所说的是真的吗?佛陀告诉须拔陀罗说,你的这些老师是不是无所不知、是不是阿罗汉这与你没有关连,我并不回答你这个问题,我现在要讲的是与你解脱有关系的,因为我的时间很有限,我现在要教导你正法,你应该专心来听。佛陀说,须拔陀罗,在任何教法当中,如果没有教导修行八圣道分,那么在这个教法当中就没有沙门(所谓沙门就是灭除一切烦恼的人),不修行八圣道分,就不能灭除一切烦恼,于是也就不能解脱一切痛苦,在我的教法当中有八圣道分,因此在我的教法当中有沙门解脱一切烦恼的人。佛陀对须拔陀罗所开示的这部经正好符合我们现在讲这部大木头譬喻的经。
佛陀讲到以八圣道分来作为判别正法与非正法的准则,这部经所讲到的则是任何人修行八圣道分就能达到涅槃大海,如果不修行八圣道分,是无法达到涅槃大海、无法解脱一切痛苦的。佛陀在《念住经》上讲到要修行四念处,也就是正念观察身体、正念观察感受、正念观察心意、以及正念观察我们心所攀缘的对象/我们的念头;特别讲到的是观察我们的感受,我们不管愉快、不愉快的感受,我们都必须正念注意观察:当你修行的时候感觉身体任何地方痛,这时候你要观察它,照著它的样子去认识它,而不是想要让它消失,因为疼痛是开启涅槃大门的钥匙。所以当你感觉疼痛的时候,
110
你是非常幸运的,疼痛能引导你解脱一切痛苦,因为它是五蕴当中的一种受蕴–当你有疼痛的时候,你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目标可以观察,能够让你的正念非常的清醒;你继续观察疼痛,你就有机会能够了悟疼痛的真实本质、能够悟到它的特殊性质以及共同性质,然后你能够到达离苦的境界涅槃。
这里必须简单来解释身心现象的特殊性质和共同性质–每一个身心现象有它独特的性质,是别的身心现象所没有的,比如说贪爱:贪爱它的特殊性质就是一种执著性;然后说到嗔恨、嗔恚,它的特殊性质是一种粗鲁。所以贪爱是一种执取外物的性质,嗔恚则是一种排斥外物的性质。然后讲到我们物质的组成:地、水、火、风–地大特殊性质是坚硬或者柔软,水大特殊性质是流动性或者黏稠性,火大的特殊性质是冷或者热,风大的特殊性质则是移动、振动、动作、以及支持。当修行者定力越来越深,他就能够体验到、观察到这些特殊性质,比如说他观察腹部起伏上下,他定力够深的时候,他真正了解移动这个风大的作用乃至有时候他不感觉到腹部的形状以及他身体的形状,他完全没有自我的感觉,在当时他只是很清楚的观察到移动的现象、就是风大的作用。当内观修行者经过第一、第二这两个观智也就是分别身心状况与了悟因果法则这两个内观智慧之后,进一步他观察到身心的生灭,于是他了悟到一切身心的共同性质就是无常、苦、无我。当他的内观智慧一层比一层上升,他将能够体验到一切身心现象集灭的情况、也就是他开始体会到涅槃,他了悟了苦谛–身心是苦,熄灭了集谛–贪爱、执著,修行道谛–八圣道分,所以他能够证到灭谛涅槃。经由修行八圣道分,修行者达到正见的这三个层次,于是证悟了涅槃。
佛陀讲完这部经,有一位牧童叫作南陀,请求佛陀让他出家,他也要顺著八圣道分而达到涅槃。佛陀就叫他将牛群赶回去交代给族人、然后来出家。他出家之后精进修行八圣道分,正念观察每一瞬间、每一当下身心发生的现象,因为他愿意顺著水流流入大海,所以很快的时间内他就证悟到四果阿罗汉、到达了涅槃大海。
时间到了,最后祝福大家能够精进修行八圣道分,都能达到涅槃大海,解脱一切的痛苦。
111
今天是西元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在澳洲坎培拉。今天要讲到奢摩他修行法以及毗婆舍那修行法的差别。因为有一些修行者不能够分辨奢摩他与毗婆舍那这两种修行法的差别,不了解在修行奢摩他时应该怎么做、在修行毗婆舍那时应该怎么做,所以必须在这边解释。
在佛法中修行的巴利语叫作Pavana,意思就是培养、发展,佛法中所讲的修行是一种心的培养和发展,要令修行者的心平静、安宁,能够了悟真理、证到涅槃。根据佛陀的教导有两种修行方法,就是奢摩他或者修行禅定、以及毗婆舍纳或者修行内观。奢摩他的意思就是平静、安宁、镇定,毗婆舍那的意思就是了悟、洞澈、透视身心的真相的这种智慧。在缅甸绝大多数修行者是修行毗婆舍那,只有很少数的人修行奢摩他。毗婆舍那和奢摩他有什么差别呢?首先讲到目的,奢摩他的目的是要达到深度的禅定,然后修行者就能够达到平静、安宁、镇定的境界,因此奢摩他修行者必须专注观察在单一项目标–将他的心深深专注在这个目标上,因为他的目的是要达到深度的禅定。修行者的宝典–《清净道论》上讲到修行奢摩他有四十种所观察的目标,修行者可以选择这四十种当中任何一种来作为他修行所观察的目标,譬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等等,如果你选择地作为你观察的目标–地大,你就用干净的泥土做成像盘子那么大的一个圆盘,然后将这一块泥土做成的圆盘贴在墙上,距离地面大概两三尺高,你本人坐在离这个墙壁两三尺的地方,眼睛专心注视这块土做的泥盘,然后内心意念著地、地、地。当你的心胡思乱想、跑掉,你必须将心拉回来继续专心观察这一块圆盘;如此你的心会越来越专注在这一块圆盘之上。为什么你必须把心拉回来观察单一向目标呢?因为你的目的是要达到深度的禅定,当你的心跑掉、胡思乱想,你不应该观察胡思乱想的心、不应该观察妄想的心,你必须将心拉回来专注观察单一项目标。当修行者的心深深专注在目标上,他可以达到一种定力叫Ubajalasammadhi–就是接近不动禅定的一种定力,翻译作“近边定”或者叫作“近行定”。你越来越专注,定力就越来越深,然后你的心能够完全专注、完全吸收在这个土制的圆盘之上,这时候你的心相当清净,没有烦恼也没有五盖,所以你感觉平静、安宁、祥和、快乐,因此你享受在这种平静快乐的境界当中。你这样子享受在禅悦的境界中是对还是错的呢?大家必须知道这里讲到的是奢摩他修行法而不是毗婆舍那修行法,奢摩他修行法的目的是要得到深度的禅定、要享受禅定当中的平静/快乐,所以当他入定的时候享受禅定当中的平静、喜悦、快乐,他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是毗婆舍
112
那修行者,就不应该去享受、执著这种禅悦。在喜马拉雅山上有很多修行者,他们修到很深的禅定,于是他们整天入在禅定当中享受禅悦,因为他的目的就是在此。此外修行奢摩他禅定还能够得到超自然的能力,就是所谓的神通,譬如他能够在空中飞行、能够在水面上行走、能够穿入山壁、能够一个人变成许多人,这种种都是由禅定而进一步修练出来的神通。
禅定可以分成两种,第一个就是近边定,第二是完全不动的禅定或者翻译作“安止定”。安止定有四个层次,一层比一层深,就是所谓的四禅。当修行者的心越来越专注、他的禅定越来越深,可以一层一层的深入四禅。当然在这里还有许多的名词,但是大家不必知道这么多,因为大家是毗婆舍那修行者,而我本身也不是专门教奢摩他修行法的。我所教到的奢摩他修行法只有慈心观、念佛观、和数息观,这三种也都包括在四十种禅定法当中。我们只是在偶尔的情况下才修这慈心观、念佛观、数息观来帮助毗婆舍那的修行。
奢摩他修行者必须非常熟练入禅定的种种情况,如果他想要入四禅,在一秒钟内他就能够入到四禅;想入三禅,也是一秒钟内能够入三禅;入二禅、入初禅都一样。如此他的禅定很纯熟,所以他能够以这些禅定作基础来修到神通。但是要达到这种境界并不容易,有的人必须花几个月的时间修行,有的人甚至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乃至终生的时间。
在这边要讲到的是禅定对于修行毗婆舍那是很有帮助的,另外也是一些阿罗汉他们要进入灭尽定所必须的。灭尽定也就是停止一切心理作用,以及心理作用所生起的身体作用。当你入到灭尽定之后,你停止了这些身心作用,你还知道任何事情吗?不知道,你对一切都一无所知。阿罗汉要入灭尽定,必须以四禅八定作基础,然后才能入灭尽定。除此之外,从道智要入到果智的时候,必须要有禅定的基础,所以修行者必须要先修到奢摩他得到禅定之后来修毗婆舍那,经过一层又一层的内观智慧,达到道智,然后下一瞬间就到达了果智。
在这里必须简单介绍毗婆舍纳,相信大家都了解了什么是毗婆舍纳--毗婆舍纳是由两个字合成的:毗是一个字,婆舍那是另一个字。毗的意思就是无常、苦、无我,婆舍那的意思就是正念以及内观或直观的智慧、或者了悟/透视的智慧。只有藉著正念观察身心现象,你才能够透视、直观到身心的真实本质,因此毗婆舍那合起来的意思就
113
是“透视、了悟到身心现象都是无常、苦、无我的这种本质”。那么毗婆舍那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要解脱一切痛苦,是的,藉著完全了悟身心的真实本质而解脱一切的痛苦。因为如果你不能完全了悟身心的真实本质,你是无法解脱一切痛苦的。在你修行毗婆舍那的过程当中,当你达到相当深度的定力,这时候是不是就足够了呢?不是,修行毗婆舍那不只是要达到相当深的定力,而且要透视、了悟身心的真相,觉悟身心是无常、苦、无我的这种本质,进一步才能灭除一切烦恼、解脱一切痛苦。因此我们能不能因为得到深的定力就满足呢?不能,这就是毗婆舍那的目的以及奢摩他的目的,它们有相当大差别的地方–奢摩他的目的是得到深度的禅定,毗婆舍那的目的是要藉著了悟身心真相而解脱一切痛苦。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修行毗婆舍那并不需要很深的定力,所以不应该只专注在单一项目标。如果我们能够达到某种深度的定力,能令我们的心稳定、平和、能够持续专注观察目标到相当的程度,这就足够让我们透视、了悟身心的真相,所以我们不应该专注观察单一项目标,一切身心现象发生的当下都是我们应该观察的目标。因此毗婆舍那修行者有许许多多的目标必须要观察,一切在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他都必须正念观察;如果你只执著在观察腹部的起伏上下、不愿意观察其他目标,这是对的还是错的呢?这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你只愿意观察腹部起伏上下,你只能了悟腹部的移动,你不能了悟其他许许多多的身心现象;而且即使你执著在观察腹部起伏上下、不愿意观察其他目标,但是当你的背部或者脚部有很厉害的疼痛,你还能深深观察腹部起伏吗?不能,因为你的心会被强烈的疼痛吸引住。
接著讲到结果的差别。修行奢摩他的结果是能够享受到禅悦当中的平静、安宁、快乐、乃至得到神通,而修行毗婆舍那的结果是能够解脱一切痛苦、达到安乐的涅槃–这种解脱必须藉著正确了悟身心的真实本质--了悟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而达到;如果没有正确了悟身心都是无常、苦、无我,你能不能灭除一切烦恼呢?不能!所以毗婆舍那的结果,第一是了悟,第二是灭除烦恼,第三是解脱痛苦。但是我们遗漏了一个步骤,是哪个步骤呢?定力!除非我们的定力够深,能够持续专注观察修行目标到相当程度,否则我们的心无法了悟身心的真相–这就是大家在面谈小参的时候,会报告到今天我的定力很好、或者今天我的定力不好、我的定力不稳定这些情况,但是我还没有听说过今天我的定力太深,我很想听到。可是事实上如果你的定力太深,你是无法观察任何身心现象的,因为你的心完全入在定中、没办法了知其他的事情。所以
114
即使我想听这种报告,我还是不听比较好。如此,大家了解了奢摩他与毗婆舍那它们结果的差别。
然后讲到方法上的差别。修行奢摩他的时候你必须专注在单一目标,当你的心跑掉胡思乱想,必须把心拉回来继续专注观察在目标上;而在修行毗婆舍那的时候,当你的心跑掉,你应该怎么办呢?你不能把心拉回来,你必须观察妄想的心,观到什么时候呢?你必须一直观到妄想消失为止,才能够回来观察腹部的上下。如果你观察妄想观察了五六次,妄想还再继续,你就回来观察腹部上下,这是正却或者是错误的呢?这是错误的,当妄想还继续,你就将心拉回来观察腹部,你必须强迫你的心专注观察腹部;当你勉强你的心观察腹部,你可以做得到,但是那个还在继续的妄想一直存在那里,你的定力能不能加深呢?不能!而且当你观察腹部的时候,你同时感觉到有一个轻微的、不重要的妄想存在那里–这时候你的心不只是在观察腹部、而且也在妄想,这个妄想你虽然认为它不重要,但是如果你不正念来观察它,这个妄想会越来越酝酿、越来越强大,最后它能够杀掉你的正念,所以你能忽视它、不管它吗?不能,你必须处理它、观察它,一直到妄想完全消失为止,然后才能回来观察腹部的起伏上下。这就是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在方法上的差别–奢摩他修行者心妄想的时候,必须把心拉回来观察他的单一目标;毗婆舍那的修行者不能将心拉回来,必须观察这个妄想的心,直到妄想停止,才能够回来观察修行目标。
当然还有其他的差别。当你修行奢摩他,你的心能够达到相当深的定力,于是你从烦恼、五盖当中清净出来,也许你的定力能持续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心非常平静、安宁、祥和、快乐,然后这项定力会渐渐消退,心就开始散乱,这时候你不再感觉平静、安宁、快乐,当你的定力退去,一切贪、嗔、痴、慢、疑烦恼就能够侵入你的心中,这表示只在你的心专注观察目标达到相当深的禅定这个时间里面,你才能享受到平静快乐;而毗婆舍那的结果则不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了解到这一点:当你在禅修当中清楚的观察到一切身心现象都不断在生灭的这种情况,你忘不了这种悟境,你了悟到身心现象的无常性,在这一刻你不认定这些无常的身心现象是人、我、众生,因为人、我、众生的这种概念是一种恒常不变的性质,这些身心现象并不能持续不变,这些身心现象能够持续多久呢?心理现象只能持续百万分之一秒,而身体现象能持续的时间是心理现象的七十倍那么久,意思就是说在你禅修之后,回到家里,在平常生活中,你一回忆到禅修当中很清楚的悟境,这一刻你也不会认定身心现象是
115
人、我、众生,你也能够享受到你的悟境。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回家之后应该试著回想你的悟境。有一些修行者已经有很好的经验,如果他们能够继续精进修行两个月,他们一定能够达到第一阶段的证悟,也就是须陀洹道。因此这也是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差别--奢摩他它的成果,只有在心入到禅定的时候才能够享受到;而毗婆舍那的成果,是当你回想起悟境的时候,你就能够享受到你的成果。
因此在这边我们已经讲了好几项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差别:它们的目的、它们的结果、它们的方法、以及享受成果的情况。了解了这些差别,大家就知道自己应该选择哪一种修行方法。在缅甸我们认定奢摩他是修行禅定的方法,毗婆舍那是修行智慧的方法,你要选择哪一种呢?毗婆舍那,为什么呢?因为禅定的结果只限于入定的时间内你能够享受到,这是暂时性的;而智慧的结果,是只要你回想到你的悟境,你就能一直享受到。
时间到了,我们只剩下明天、后天两天的讲座,而我还有许多要点想跟大家讲,讲不完的部分,我只好带回缅甸、跟我们缅甸的修行者继续说了。最后愿大家能够分辨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差别,精进修行毗婆舍那,达到解脱一切痛苦的目的。
116今天是西元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三日。昨天跟大家解释了奢摩他跟毗婆舍那这两种修行法的差别,但是还没有解释到如何以奢摩他修行法来帮助毗婆舍那修行法。《清净道论》当中很详细的解说奢摩他,而且讲到奢摩他修行法有很多的利益。当修行者达到禅定或者说安止定,他如果想要享受平静、安宁、快乐的心境,他就可以来观察自己所修行的目标,渐渐的他的心完全专注、完全吸收在修行目标,于是他的心变得很清净,他感到平静、安宁、祥和、自在、喜悦、快乐,这种情况叫“禅悦”—禅定当中的喜悦。这时候他没有一切贪嗔痴慢疑烦恼、没有忧愁/悲伤/失意/懊恼/压力等等,这是他处在一种平静、快乐的状态。这是禅定的一种利益。当他的定力能够持续一两个小时,他就能够享受这种禅定的喜悦一两个小时;有时候当他的禅定能够持续一两天,他就能够享受在这种禅定喜悦当中一两天之久。然而一旦他出定、离开禅定的境界,这时候一切贪嗔痴、一切忧愁/悲恼/失意/压力等等,这些烦恼仍然会侵入他的心中。这表示说一切烦恼都被暂时清除,修行者暂时得到清净。
然后我们说到四禅八定,也就是禅定的八个(境界),这是修行神通的基础—修行者以这八种定为基础,进一步能够修行而引生超自然的能力就是所谓的神通。所以能够达到神通这也是禅定的另一种利益。此外四禅八定也是从道智要进入果智的基础—当一个修行者他修行达到了道智,紧接著下一念生起的就是果智—因为果智是道智的果,所以叫果智。修行者在生死轮回当中,只能够达到一次道智—道智只生起一次、不会有第二次、同样的一种道智不会重复出现第二次,意思就是说初果须陀洹的道智只出现一次;接著下来是二果斯陀含的道智,也只出现一次;接著三果阿那含的道智也只出现一次,然后四果阿罗汉的道智也只出现一次。达到了道智之后,紧接著与觉悟的心一齐生起来的下一念就是果智。
如果修行者想要享受果智当中的平静、安乐,他必须先具有够深的禅定作为基础,然后来修行内观,经过一层又一层十三层的内观智慧,进一步达到道智之后,他就能够进入果智,而享受果智当中的平静安乐。如果你没有足够深度的禅定作基础,你是无法从道智进入果智的。所以能够让修行者从道智证道的智慧进入果智证果的智慧,这也是禅定的一种利益。然后一个修行者想进入灭尽定,他必须先修行四禅八定,成就了四禅八定之后,才有可能入灭尽定—四禅八定是灭静定的基础,这也是禅定的另一种利益。
然后说到得到四禅八定的修行者,死了之后能够生到梵天、能够生到色界天乃至117
无色界天这也是禅定的利益之一。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有两种毗婆舍那的修行法,第一种就是先修行奢摩他,然后才修行毗婆舍纳这样子的修行法。第二种就是单纯、纯粹修毗婆舍那,并没有先修行奢摩他作基础,修行者他一下手就直接修行毗婆舍那。如果一个修行者他有足够的时间能够来修行,比如说有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那么他最好先修行奢摩他修行两三个月,然后剩下来的时间转过来修行毗婆舍那。
奢摩他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专注型,第二种是深思型,我们说数息观这是一种专注型的奢摩他修行法—你必须专注观察呼吸的出入,而不应该去思惟它、深思它;至于念佛观,这是一种深思型的奢摩他修行法—你必须深深的思惟佛陀的功德,将你的心专注在佛陀的功德上,如此你的定力会越来越深,这是深思型。慈心观也是一种深思型的奢摩他修行法—你深深的思惟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内心充满慈悲,专注在这种慈悲心的感觉里面—因为心受到慈悲这种感觉的滋润,所以变得很柔软,你就会感觉非常的平静、安宁—这也是深思型的奢摩他修行法。
修行数息观你必须专注在呼吸的出入,当空气出来的时候,你内心作一个意念说“出”;空气吸进去的时候,你内心作一个意念说“入”,这样子出入、出入。内心作的这个出入的意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必须专注在观察呼吸的出入的这种情况。马哈希禅师分辨作为奢摩他修行法的数息观、以及作为毗婆舍那修行法的数息观这两种数息观的差别:在《清净道论》讲到的数息观,这是包含在四十种禅定法当中,所以根据《清净道论》,数息观是一种奢摩他修行法;而在佛陀所开示的《念住经》当中,数息观是一种毗婆舍那的修行法。所以这也就是马哈希禅师之所以必须分辨在什么情况下数息观属于奢摩他修行法、在什么情况下数息观属于毗婆舍那修行法。当修行者修数息观的时候,他注意呼吸的出入,他内心作意念说出入、出入,这时候这个数息观是奢摩他修行法,因为他所观的出入只是普通的名称,并不是身体现象、也不是心理现象;但是如果修行者观察呼吸时,他是注意在观察空气进出的时候接触鼻孔的感觉,这样的数息观是属于毗婆舍那的修行法。当修行者观察空气进出接触鼻孔的感觉,这样的触觉就等于在修行内观静坐的时候观察身体的触觉,是同样的作用。触是八种身体元素当中的一种,地水火风这四大也包括在这四种身体元素之中,所以当修行者用触来作为目标修行的时候,就是在观察身体现象,所以他是在修行毗婆舍那。马哈希禅师就是如此来分辨数息观到底属于奢摩他或者属于毗婆舍那修行法。
118
现在要解释先修奢摩他再修毗婆舍那的这种修行法:当修行者修行奢摩他,用数息观观察呼吸出入,渐渐的心越来越专注,达到相当深的定力。要修多久才能达到相当深的禅定呢?这是不一定的,必须由你过去生当中所积累这种修法的经验而决定;这种过去生当中所积累的修行经验叫作波罗蜜,每个人所积累的波罗蜜深浅不同,如果你过去生修行的经验很好,也许你七天或者十天就能达到深的禅定;但是如果你过去生累积的经验不多,你就必须付出勇猛精进日夜修行禅定,这样也许经过一个月的精进修行,你能够达到初禅。当你达到初禅,心能够持续专注在观察呼吸的出入乃至完全的专注,在这个之后就要由你的目的而决定,如果你是为了修行毗婆舍那才来修行奢摩他,这时候你不必更深一步的修行禅定,因为初禅的定力已经足够来修行毗婆舍那。其实不一定要达到初禅,在初禅安止定之前的进行定,它的定力已经足够让修行者来修行毗婆舍那。这时候你的心非常稳定,能够持续专注观察一切修行目标,你转回来修行毗婆舍那的时候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就能专注观察一切身心现象,因为你已经具备相当深的定力,你的心已经从烦恼和五盖当中清净出来达到了心清净。定力深,内观觉悟力就变得锐利,你在观腹部起伏上下的时候,你很快就能够观到一系列很小的上升或者下降的动作,一个接一个的生灭;你能够分辨腹部的上升下降这种移动是物质现象或者说身体现象,观察的心是心理现象,你不会认定物质现象或心理现象是人、我、众生,如此你能够去除人、我、众生这种错误见解、能够去除这种萨迦耶见/我见,你由奢摩他转来修行毗婆舍那不久,你就能够透视了悟到这些现象,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定力已经相当深,你从哪理得来的定力呢?从奢摩他修行法。
如果你过去生中所积累的修禅定经验很少,你也许必须修得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也许一年、两年、乃至更长,在缅甸有一位长老他非常热衷于得到神通,所以他很精进的修行禅定,他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在森林里面修行禅定,然而大约过了十五年,他死了,还没有得到禅定,为什么呢?也许他过去生中所积累的修行经验少,或者说他是一种习惯于思惟、批判的类型的人,他如果用思惟的心批判自己的修行经验,这就会对他造成障碍。修行毗婆舍那的人必须用单纯的正念观察身心现象,没有让他思惟、推理、分析、批判的余地,如果毗婆舍那的修行者他用思惟的心推理、分析、批判,也许让他修到死他也不能够透视到身心的真相。所以说修行的成就决定在过去生所累积的经验、以及今生的努力精进,这就是我之所以告诉大家有足够时间的人,最好花两三个月修行奢摩他,然后修行毗婆舍那,然后你就能在两三个月当中了悟到身心的
119
真相;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你至少能够达到第十一观智,因为这是不困难的,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付出持续稳定的精进—稳定的精进、持续的正念、坚持的毅力、和坚强的忍耐,这是内观修行当中最重要要素,你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都必须忍耐。如果修行者有很多时间可以修行,比如说半年、一年、两年,他就能够用两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先修行奢摩他、然后修行毗婆舍那,但是不管他能不能达到进行定、安止定,我认为修行奢摩他两个月就已经足够了,他就应该转来修行毗婆舍那,但是在缅甸或者是在澳洲也一样,有一些修行者修行奢摩他三天、然后修行毗婆舍那七天,这样就叫先修奢摩他再修毗婆舍那,三天时间的修行你能不能达到禅定呢?不能!接著说到修行奢摩他的时候,如果你感觉腿部有强烈的疼痛,你该怎么办呢?你必须将心拉回来继续专注观察呼吸的出入,但是腿痛太厉害,你不可能让心专注观察呼吸,心一直都注意在痛、没办法观察呼吸,该怎么办呢?如果是毗婆舍那修行者,他还可以来观察腿的疼痛,但是奢摩他修行者不应该观察腿的疼痛,因为他只有单一项目标,也就是呼吸,所以他不应该将心专注在其他地方、观察腿或者膝盖等等地方的疼痛,所以当疼痛很厉害的时候,他只好换腿、换姿势,如果换姿势之后仍然不能够专心观察呼吸,他只好站起来到户外去走一走,再回来静坐继续观察呼吸。
我们在修毗婆舍那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用到慈心观或者念佛观来帮助修行毗婆舍那,因为慈心观不是干燥的,慈悲心的感觉能够滋润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变得柔和、平静、安宁,于是你超越你干燥的妄念,这时候再转回来修行毗婆舍那,对你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在你修行毗婆舍那感觉到心中妄想非常多、心情非常躁动不安,这时候你可以暂时停止修行毗婆舍那、而转来修行慈心观或者念佛观这两种奢摩他修行法,也许转过来修行一座或者两座,等你的心柔和、平静了再回过头来修行毗婆舍那。同理,修行念佛观的人,必须对佛陀祂一生的传记以及佛陀所开示的教导先要有相当的了解,如此当你来思惟佛陀的功德、把心专注在佛陀功德的时候,你才能够达到相当深度的专注;如果是容易胡思乱想或者是容易分析、推理的人,必须用念佛观来对治,因为思惟佛陀功德的心会取代他的胡思乱想、他的妄想、以及他的分析推理的心,于是他平静下来、能够回来修毗婆舍那;如果有某些因素造成你失望、沮丧,你可以先修慈心观,修两座或者三座,然后回来修毗婆舍那。如此就是运用奢摩他修行法来帮助毗婆舍那的修行—在于得到深的定力方面以及得到清晰的内观方面有很大帮助,就好比一个人在烈日下旅行走了很长的路、不能再走,这时候他必须在树荫下
120
休息,等到恢复体力再继续旅途,如此你在修行内观觉得很疲累的时候,你可以先转来修行奢摩他,等你达到相当平静之后,你再回果过头来修行毗婆舍那,这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如果修行者没有足够的时间能来修行,他就只好直接修行毗婆舍那(纯粹毗婆舍那的修行者),他就是藉著正念的力量,观察一切身心现象;持续的正念能够让他的定力渐渐加深、心能够持续专到相当深的程度,他也能够达到心清净,这是利用瞬间的定力或者翻译作“刹那定”,因为他的心能够保持正念持续观察一切身心现象、刹那定相续,于是定力越来越深,他的心从烦恼和五盖当中清净出来,于是内观觉悟力变得锐利,能够透视到身心的真相,他也能达到内观的智慧。
时间到了,最后祝大家以奢摩他帮助毗婆舍那精进修行,都能达到灭苦的目标。
121
今天是西元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四日,是这一期禅修当中最后一次佛法讲座。今天要简单跟各位介绍在修行内观的过程当中一层接著一层的境界,今天我所根据的是佛陀在经上的开示以及《清净道论》、以及马哈希禅师他的开示。今天要解释如何修行而达到第一观智、就是“色心分别智”,以及第二观智“分别因果法则”的智慧,以及第三观智“了悟身心无常、苦、无我”的智慧。
在修行者达到第一观智—色心分别智之前,必须先藉著相当深度的定力,才能够使心清净。在心清净之前,修行者必须先遵守戒律,达到戒清净。因此最初你必须先持戒,达到戒清净,然后进一步才达到心清净。要达到心清净,可以藉著修行奢摩他而达到进行定或者安止定,这样子就达到了心清净。如果是纯粹毗婆舍那修行者,他可以藉著刹那定相续增强而达到心清净。定力够深的时候,心能够持续专注在目标上,心从烦恼和五盖当中清净出来,这时候与定力一齐生起来的内观觉悟力变得锐利,能够分辨身体现象与心理现象的差别,这种智慧是色心辨别智,是第一观智。这种智慧能够令修行者从有人、我、众生这种错误见解当中清净出来,所以这个时候也就是达到“见清净”。在这个时候他没有人、我、众生这种错误之见,但是他只是暂时去除我见、还不是完全拔除我见,唯有当他证到初果需陀洹,他才完全拔除我见。
他继续精进修行、定力更深、内观力更锐利,他就了悟因果法则,这种了悟使修行者去除疑惑—去除对于过去、现在、未来有没有我存在的这种疑惑。当他观察腹部上下的时候,他了悟到因为有腹部的上升、下降,才有观察腹部的心;腹部上升、下降的移动是因,观察的心是果;在行禅当中,他也能够了悟到因为有脚的移动,所以才有观察脚移动的心生起—脚的移动是因,观察的心是果;然后他还能够观察到一切动作之前先有动机—他了悟到一切的动作都不是我在做,都是由动机而引起:先有举起脚的动机,然后脚才举起来;先有跨脚的动机,然后脚才跨出;先有令脚落下的动机,然后脚才落下;先有让脚往下压的动机,然后脚才向下压--所以脚的一切动作都是动机在推动、动机在做,而不是被一个人、一个我所做。他了悟到因果法则,就能够去除对于现在、过去、未来,有没有真实的人、我、众生存在这种疑惑,他非常清楚的看见到世界上没有所谓的人、我、众生,真正存在的只有因和果。这种了悟因果缘起法则的智慧就是第二观智,同时也是达到了“杜移清净”。
然后他继续精进修行,就能够了悟到身心现象的三项共同性质,也就是无常、苦、无我。这时候他会感受到很多疼痛的感觉,但是他能够忍耐—疼痛一来他就立刻观照,
122
然后疼痛消失掉;接著下一个疼痛又来,他又观照,又消失;下一个疼痛又来,又观照,又消失。所以他必须观察很多疼痛的感觉,渐渐的他的定力越来越深,他的心能够深深的专注在、穿透在疼痛当中,他感到一波接著一波的疼痛生起、消失;有时候疼痛像脉动一样,一个脉动接著一个脉动,生灭、生灭,有时候像泡泡一样,一个泡泡接著一个泡泡。如此他观察到生灭无常,于是他也能够观察到其他身心现象的生灭,于是他判断一切身心现象是无常。因为是无常,所以就是苦,是受到刹那、刹那生灭压迫的这种行苦;既然是无常、是苦,所以就是无我,这时候他是达到了第三观智。接著在他观察疼痛的时候,疼痛渐渐消失掉、疼痛的感觉变得不强烈;在行禅当中他能够观察到脚的每一个移动都分成一系列的小动作,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一系列的小动作连续的在生灭、生灭。当他经过这段过程,他感到非常平静、快乐在他的坐禅或者行禅当中,他不再有任何疼痛的感觉,即使稍微有一点疼痛生起来,他一观察痛、痛马上就消失掉,因为他的心中没有一切干扰,所以他的心越来越专注、定力越来越深,然后他感到非常的平静、安宁、喜悦、快乐;因为定力够深,内观力就锐利具有穿透性,他丝毫不必费力就能够观察到一切身心现象—一切身心现象生起的时候,心自然就能够观察到,然后身心一齐消失,接著下一个现象生起来,观察的心也随著生起来观察,然后又成对的消失。他不必费力,他的精进与定力达到了平衡,因此他感觉平静、快乐、喜悦。因为他的定力深、内观觉悟力锐利,有时候他看见自己的心中有很亮的光明、有时候好像太阳的光芒、有时候好像月亮的光、有时候他看见浮动的光,当他的定力还不够深、内观力不够锐利,这时候他所见到的光是淡淡的、朦胧的、不很明亮的,有些人所经历到这种光明的现象时间很短暂、有些人经历的时间大约是一分钟、也有些人持续更久—在静坐当中他看见光明他就观察光明,观察说看、看、看,但是光明仍然不消失、在每次静坐当中都出现,有些人也许持续一天、两天、三天,他必须继续观察看、看、看,有时他会感觉失望,因为除了光明之外他观察不到其他的目标,大多数修行者所经历的这种光明现象持续不久—正念观察它不久就消失掉,于是他对修行及对佛法僧三宝生起很坚定的信心,因为他经历到不平凡的经验、经历到他这一生当中前所未有的平静/安宁/快乐,即使他是一个亿万富翁、或者是一个成功的企业经营家,他也不曾经历过这样子平静、安宁、快乐的境界,所以他对佛法僧三宝以及对于这种修行方法生起非常坚定的信心,他很热心鼓励其他人来修行内观,有时候他感觉到全世界的人都应该来修行内观,因为他本身亲自经历到这
123
么好的敌人。为什么说这是好的敌人呢?因为它们很好、很可爱,但是它们不是你的朋友、它们是你的敌人,因为它们太好、太可爱,所以你喜爱它们、执著它们即使你的老师曾经教导你不要去喜爱它们/执著它们、必须观察它们,可是你仍然会喜爱、执著它们,你就不能继续精进修行达到更深的内观智慧,因为你好的敌人障碍了你、你执著它们。
总共有十种境界会令修行者执著,这叫作十种使得内观堕落的境界。有些修行者经历这全部十种的境界,有些修行者只经历两三种,但是光明这一项境界则是出现在几乎每一位修行者、每一位修行者几乎都会经历到光明这样的境界,只是有些修行者所见到的光明比较黯淡、有些修行者见到的光明是相当的明亮,这是达到了第四观智。如果修行者不贪爱、执著在第四观智里面美好的境界,他能够正念观察,看见光明的时候他就观察看、看、看,内心感到快乐的时候他就观察快乐、快乐、快乐,充满喜悦的时候就观察喜悦、喜悦、喜悦,任何好的敌人一出现他立刻观察,一直观到这些境界消失为止,如此他就能够通过这些境界,心达到更高的内观智慧,他的心变得非常稳定,很轻而易举就能观察一切身心的现象—身心现象一生起他就观,一观就迅速灭掉,这是观察身心现象迅速生灭的智慧。进一步当他的内观智慧更锐利,他观察一切现象,一观察,没有见到现象的生起,只见到现象的消灭,比如观察腹部起伏上下、或者观察疼痛、或者观察痒,这时候他一观察目标,目标就消失,没有见到目标生起的象、只有消灭的象,他所观察到的一切身心现象都是在消失、消失、消失/都在解体,乃至有时候他的心观察不到任何目标,这时候他必须观察能够知道的这个心,观察说知道、知道、知道,因为他已经完全没有身体形状的感觉,他感到空无所有,所剩下的只有只有在知道这种空无所有这种情况的心,他就必须观察这个知道空无所有的心,观察说知道、知道、知道,有时候也许有一秒钟这样短暂时间他不但感觉不到身体形状、而且连知道的心也消失掉,这是达到第五观智,叫作“悟坏智”--了悟到一切身心现象坏灭的象,因为它们不断的消失、消失,没有任何现象能够持续、都在消失当中,所以他感觉到恐怖、一切现象是可畏惧的,这是第六观智,叫作“觉怖智”--感觉恐怖。有些修行者他的感觉恐怖而且好像在害怕某一件事情一样,但是问他害怕什么,他也找不到他之所以害怕的原因,他没有任何理由害怕,事实上他所害怕的就是一切身心现象不断的消灭、消灭,于是他感觉到悲哀,因为没有什么可以贪爱执著的;有时候他感觉想家,事实上他并不是真的在想家,但是他感觉到想家;他对一切
124
身心现象都感到悲哀,这是第七观智叫“苦幻智”。
然后当他继续观察身心现象,他感觉到厌倦、一点快乐也没有,因为他观察到一切现象迅速在消灭、消灭,他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安住、没有地方可以生活、没有地方可以去,假如他在修行内观之前非常喜欢看电影,然后当他修行到这一个阶段的时候,即使别人强迫他去看电影他也不去,这种智慧叫作“厌离智”,这是第八观智。他对一切不断消失的身心现象感觉到厌倦,这时候即使他觉得懒惰、不想修行,于是我们允许他不必修行,让他躺下来睡觉,他也不愿意这么做,他继续修行就达到了第九“求解脱智”和第十“复起观智”,因为他感受到一切身心现象的可怖以及令人厌倦,于是他急切的想要追求解脱所以他再一次提起勇猛精进来修行,这时候修行者必须面对修行的种种苦境,包括痛、痒、麻、僵硬、等等,即使有很强烈难忍的疼痛,但是修行者仍然能够面对、仍然能够很有精神的来观察疼痛,于是疼痛就解体、消失,但是仍然有疼痛继续会来,他再观,疼痛又消失,疼痛又来,又观,又消失,如此他必须观察相当厉害的疼痛,他了悟到苦,他感受到被不停生灭、变化、压迫的这种苦;他观察苦越来越清楚,观察无常也越来越清楚,因为它们都不断在生灭,这
叫作“复起观智”,这是第十观智。
如此精进的观察痛之后,他超越了这一个观智,他观察到一切身心现象生灭极端的分明、心极端的专注在观察目标,所以他也非常的平静安祥,他这时候的心既不痛苦也不快乐,心境非常平静稳定,观察一切身心现象的生灭极为迅速,此时你无法叫你的心去观察你喜爱的目标、你的心不会去观,即使你勉强将心送出去观察你所喜爱的目标,但是心不会观,它又回来,好像你把球丢向墙壁,球又反弹回来一样,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内观境界,这时候叫作“行舍智”,这是第十一观智--修行者对一切身心现象都感觉到中和平等,这是全部十三观智当中最好的一个观智。你既不懒散也不太急躁,心完全平静稳定在观察一切在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你一坐下来可以坐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四个小时、乃至更久,定力很深、心不往外跑,在行禅的时候能够很清楚的观察到一切动作的生灭,有时候你感觉不到身体的形状或者脚的形状,你所观察到的只有移动本身;你的精进既不太强也不太弱,于是你的定力持续加深,你的进步非常神速,有时候身心现象很迅速的生起、消失,使得你所观察到的境界好像它们在闪烁一般--这种快速生灭的身心现象像在闪烁一般的呈现出来。
接著他进一步达到了迈向“圣道智”以及“顺就圣道智”,这是第十二观智。然后
125
很迅速的进一步他就达到了“种性智”,所以种性智是第十三观智,这是凡夫和圣人的界线—进一步就从凡夫进入到圣人的境界。当他越过这一个界线的时候,他感觉到好像一下子落入某一种身心状况,这时候就是“道智”,这是第十四层智慧,经上说道智是以涅槃作为观察的目标;紧接著下一念生起来,停留在涅槃上这叫作“果智”,这是第十五层的智慧。达到果智之后,修行者开始回顾自己修行的过程,而且回顾自己是否已经灭除了烦恼、是否已经达到苦的止息,于是他能够了知这些情况--如果他是已经达到初果须陀洹,他一回顾就了知自己已经完全拔除了我见这种错误见解、以及完全拔除对三宝的怀疑,所以他没有会令他堕入四种恶道的粗重烦恼,他的烦恼变得很轻—须陀洹他不会再投生到四种恶道,这四种恶道就是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因为他已经拔除基本的、根本的烦恼,也就是我见和怀疑,因此在缅甸的佛教徒都相信修行者必须至少修行达到初果须陀洹才能够免除堕入四种恶道这种可怕的境界、才算是真正的安全。
时间到了,最后愿大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精进修行,至少都能够证到初果须陀还、离开可怕的四恶道境界,进一步能够灭除一切苦达到安乐的涅槃。
126
今天总共有十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道:请简单叙述这一个修行方法的历史,是谁最初用这一个方法修行?为什么对于这样的修行法有一些争论呢?马哈希禅师在他二十八岁的时候,跟随一位非常有名大家都公认他已经成就阿罗汉这样的一位禅师来修行毗婆舍那。这位禅师叫作揭达汪大师。一齐跟随揭达汪大师修行的很多学生当中,其中有一位学生他尝试过很多修行法,想要找出一种最好的方法,结果他发现观察腹部起伏上下这种方法最好。观察腹部起伏上下这是风大的作用。如此的观察修行具有多方面的利益,他自己尝试成功之后,也教其他修行人尝试著来修行,结果大家修行之后,在定力以及内观的进展方面得到很大的利益,然后他们的老师揭达汪大师也印可了这个方法,这是与《念住经》当中佛陀开示的方法是一致的,因为《念住经》当中有一章佛陀开示到要观察四大的特殊性质,观察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的性质,当你观察腹部起伏上下,定力够深的时候,你就观察到移动的本身,这时候你只纯粹见到移动本身,你没有见到腹部的形状或身体的形状;进一步腹部的上升下降移动,你能够观察到这个移动的生灭,观察腹部的移动就是观察风大的作用,马哈希禅师他也尝试用这种方法来修行,结果他修行得非常成功,所以他弘扬这样子的修行方法。
接著你问到为什么对于这样的修行方法有争论,这样子的修行法在缅甸本身是没有什么争论的,因为有很多禅师、很多修行者都是修行这样的方法,因为他们了解这个方法符合佛陀在《念住经》上的开示,所以没有争论。但是缅甸以外、外国的修行者对于这个方法就有意见,因为他们没有实地来修行这种方法、他们没有正确了解到经上佛陀开示的要点—要观察四大的现象,他们只著眼在名字上:这个名称—腹部,他们认为佛陀在《念住经》当中并没有教导人家观察腹部,这是他们之所以会有争论,因为他们没有正确了解到所观察的是腹部移动的现象这正是风大的作用—这是符合佛陀的教导的。
第二个问题:请解释在佛学当中,为什么生气不是一种情绪作用;然后请问害怕和悲伤这些情绪作用与生气之间有什么差别?
佛法终将身心归纳成五种集合,就是所谓五蕴:第一个色蕴,是物质现象的集合;第二受蕴,是包括一切感受的心里作用;第三想蕴,就是指记忆、回想的心里作用;第四行蕴,是指心理作用组成,就是包括除了感受和回想和心意这三种之外,其他所
127有心理作用都包括在行蕴里面;第五识蕴,就是心意认知的作用。这里面受蕴,包括一切的感受,包括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以及不苦不乐的感受,你这边所讲的悲伤是属于感受,是第二受蕴所收摄。除了受蕴、想蕴、识蕴这三种之外,其他心理现象都是属于行蕴所包含,因此害怕和生气等等作用是属于行蕴,根据佛法,生气并不属于行蕴、并不属于感受,因为佛法中讲缘起的法则,说到“十二因缘法”--有十二环互相关连:因为“无明”,这种对身心的无知才产生“行”--做种种的行为;因为有这个种种的行为业力,才投生下一世最初的“识”--最初一念;有识才产生“名色”--就是身体、心理的现象;有名色才产生“六入”--六种感官;有六入才产生接触、“触”的作用;因为接触之后,才产生“受”、感受;感受之后才生起“爱”、贪爱或者厌恶;因为有爱才生起“取”--去追求、执取;有起就生起“有”--就是造作、行为、造业;有了这一个业,又感召下一生的“生”--生出来最初一念开始一个新生命;有生,就有老、死、忧悲苦恼。因此这里面的受、感受是由接触而生起来,然后由这个感受再生起爱—贪爱或者厌恶,生气是包括在爱这一项:它是属于厌恶这一方面。如果你把生气归属于在受这一方面,那么你就少掉了一环,因为你的生气不会生起贪爱,因此生气不属于受蕴、而属于行蕴。
第三个问题:在毗婆舍那修行当中,有没有可能会坐禅坐得太久呢?这是可能的,在缅甸,有些毗婆舍那修行者,他一坐就可以坐十个小时、十三小时、十五小时、乃至二十多小时,身体都不动,因此这是有可能的,但是不需要。如果你一坐能够坐两小时,这就足够令你达到相当深的定力、以及相当锐利的内观觉悟力,能够让你透视、了悟到身心的真相。
第四个问题:当我们感觉观照非常的轻易,然后心没有一切目标可以观察的时候,该怎么办?昨天你告诉我说要观察知道、知道、知道。
当观察的过程变得很轻松、容易,然后心没有一切目标可以观察,你说心没有一切目标可以观察这句话是错误的。心生起的时候,必然有目标与心同时生起,如果没有目标心不会生起。当你认为心没有一切目标可以观察,这时候你的心是观察空无所有这种情况,所以你必须要观察这个知道空无所有的心,然后你做记号说知道、知道、知道。
128第五个问题:妄想从哪里来呢?
心是不是像蓄水池一样储存我们所做的一切行为作用?妄想是没有来处,因为它不是物质的东西、也不是实质的东西。妄想的生起是由它的目标而决定—有目标才生起妄想来了知这个目标。然后你问到心是不是像蓄水池一样储存我们所做的一切行为?不是的,心并不是像蓄水池一样,心是你必须要正念观察,如此它就不会令你受苦,心不像蓄水池。
第六个问题:请解释五蕴与六根的关系。
五蕴这个蕴的意思是集合、聚集的意思,一切的身心现象都包含在这五蕴,第一是色蕴,就是物质现象的集合;第二受蕴,是一切感受的集合;第三想蕴,是一切记忆、回想的作用的集合;第四行蕴,是包括一切心理组成、一切互属的心里作用的集合;第五识蕴,这是一切心意认知作用的集合。而六根第一个是眼根,这是第一项感官;眼睛它是属于身体现象还是心理现象呢?是身体现象,这是属于第一色蕴,这是物质的组合。耳根,耳朵它是属于身体现象还是心理现象呢?是身体现象,也是属于色蕴;鼻根、舌根、身根都是属于身体现象或者说物质现象,是包含在色蕴里面;第六个意根,这是属于哪一种现象呢?是物质还是心理现象呢?是心理现象,那么是属于哪一蕴呢?这是包含了行蕴和识蕴,因为这里讲到意根的时候并不是指单纯的识蕴、不是指单纯的心意认知作用,而是包括和心意同时生起来的互属生理作用,也就是心所,所以说这里的意它是包括心意和心所,也就是包含行蕴和识蕴。
第七个问题:昨晚的佛法讲座你好像没有讲到求解脱的欲望,请简单的解释一下,而且你说到初果须陀洹所灭除的烦恼当中,你并没有说到灭除对宗教仪式、戒律的执著,请简单说明。
昨天晚上的讲座,我是不是讲到求解脱的欲望呢?我讲到了,当时你好像有一点困。接著你问到说:你讲到初果所灭除的烦恼时,并没有讲到灭除对于宗教仪式、戒律的执著。是的,在经上说到初果须陀洹他所灭除的烦恼是我见和怀疑这两种,经上只提到这两种,但是在经的注解上还提到了初果须陀洹他也灭除戒境取境,所谓戒境取境意思就是执著错误的宗教仪式或者错误的戒律,认为奉行这些仪式、这些戒律就能够解脱生死轮回/能够解脱一切痛苦,这叫作戒境取境。如果一个人他单纯只执著宗129
教上的仪式、戒律,并不能算是戒境取境,譬如说当一个人执著对佛法僧三宝礼拜的仪式,他能够因此而得到福德—他的目的是要修善、积德,所以他来奉行这些仪式,这种情形不算是戒境取境,只有当一个人他执著奉行这些仪式、戒律,就能够使他解脱生死、解脱轮回,这种情况才算是戒境取境的这种错误见解。佛经的注解上讲到戒境取境在初果须陀洹的时候能够灭除,但是佛经本身并没有讲到,我们应该依据佛经所说的来作标准。
第八个问题:你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开悟证果的人他永远是平静快乐,不爱任何人,他完全漠然无视于一切外境,但是我认为一个开悟的人他必然是有怜悯心的,我感觉迷惑的是如何一个有怜悯心的人,他同时能够对外境莫不关心呢?
你说我讲到一个开悟证果的人他是永远平静快乐、不爱任何人,这句话我并没有这么说,因为开悟证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须陀洹,第二斯陀含,第三阿那含,第四阿罗汉,只有完全达到灭除烦恼的阿罗汉境界,他才没有一切所爱。在英语中所讲到的爱--love 是很难定义的,在西元一九七九年我跟随马哈希禅师在IMS 主持一次禅七当中,有一位修行者--大概是年纪三十岁左右的小姐问我说什么是爱,我不知道她所指的是哪一种爱,因为如果在基督教当中所讲到的爱,可以分作两种:一种是爱你的同胞,一种是爱你的配偶,所以我回答她说我不了解爱,我所了解的是慈心观,如果你想知道慈心观,我可以为你解释。这里所说到当一个人完全灭除了烦恼成就阿罗汉的时候,他不爱一切人,这是就贪爱的意思层面而说的,但是如果从慈悲心的角度来说,阿罗汉他爱一切人,因此我们必须分辨无私的慈悲与贪著的爱这两者之间的差别。然后你问到我认为一切开悟的人必然是具有怜悯心的,是的,慈和悲的作用不同,慈是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悲是怜悯众生、愿一切众生解脱痛苦,然而如果你有慈你就有悲、如果你有悲你就有慈,而不是贪著的那种爱。在这一期禅修当中最初开始一星期的时候,有一位修行者问我、请我解释关系的爱,我反问他说你所指的是哪一种关系,他说是男女之间的关系,我回答他说我不知道那种关系,我所知道的关系是动机和身体动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非常有趣。然后你问到为什么一个有怜悯心的人同时能对外境莫不关心,你了解了吗?还需要再解释吗?怜悯心并不是莫不关心,怜悯心是同情其他人的痛苦、希望其他人离开痛苦,这和莫不关心之间有很大的差别。第九个问题:我想到你所说的一个故事—一个人离开他的妻儿出家修行,他开悟
130
证果之后遗弃他的妻儿而且毫不关心他们的痛苦,他这种态度令我不解,为什么他一点也不怜悯他的妻儿?为什么他不履行他对她们的义务?为什么他要出家作比丘、不作一家之主?我想阿罗汉应该是超越喜爱与厌恶的。
这里你问到他为什么不怜悯她们?当这位比丘不睁开眼睛、不被他妻儿的痛苦所打动,这表示这位比丘非常怜悯她们,为什么呢?如果那时他睁开眼睛抱起婴儿来,如此婴儿的母亲必然会想说这位比丘仍然爱我的婴儿、仍然爱我,然后她可能过来拥抱这位比丘,而这位比丘是一位证到阿罗汉果的圣人,如果这个女人这么做,这是一种恶业,会使她将来受到很大的痛苦,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这位比丘必须保持漠然、不应该被母亲和婴儿所打动。当这位女人看到比丘对他们漠然无动于衷,于是基于自我的骄傲与高慢,她就抱著婴儿掉头而去,如此这个女人就不至于受苦。为什么他不履行他对她们的义务?因为现在这个发问的人还没有证到阿罗汉果,他以为阿罗汉仍然必须履行对俗人的义务,但事实上阿罗汉或比丘没有对任何人的义务;丈夫必须履行对家庭、对妻儿的义务,而比丘并不是丈夫、也不是在家人,他不必履行丈夫或在家人的义务,因为他已经与他以前的妻子、儿女没有关系。为什么他喜欢出家作比丘不作一家之主、阿罗汉应该超越喜爱与厌恶的,是的他也是超越喜爱与厌恶的,他出家作比丘不是因为他喜欢作比丘,而是比丘的这种身份适合他清净的心境、没有烦恼的心境,所以他必须过著比丘的这种生活,而不是他喜爱作比丘;而且不是因为他有喜爱与厌恶,因此你也应该学习这位比丘超越喜爱与厌恶。
第十个问题:一个人临死,最后一念消失的时候,是不是会想到下一生要生到哪里去、或者生作什么人呢?
当一个人死的时候最后一念消失紧接著下一念在下一生的身体生起,这一念是最初的心念,这一念也会立即消失、然后下一念继续生起,心念是迅速在生灭当中,它没有任何控制要生到哪里去、生作什么人的这种意图。这样解释之后你可能会怀疑那么什么原因造成一个人生作富翁、生作畜生、生到地狱去,这个问题你应该是知道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的,因为过去生所造的善恶业引导他的心生到天堂或者地狱或者人间或者畜生,临终最后一念它是不需要作这些决定的。
第十一个问题:我所关心的是如何将内观修行法实际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想成131
功地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内观,最重要的必须观察什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修行内观修行得很好、或者不很好?如果没有经常跟老师面谈、小参,我们能不能自己判断自己的修行是好或者是不好呢?我们能不能自己衡量自己的进步情况呢?
这是一个很实在的问题,是的,在你日常生活当中,你应该尽可能继续修行内观,但是不必做得很特定、不必很仔细,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必须保持平常的正念、一般的正念,而不是特别专注的正念,譬如说当你要伸手去拿东西的时候,你不必将动作放慢,你应该用正常的速度来进行,但是你要保持正念,注意到伸出的动作:伸出;曲手的时候也是一样,不必将动作放慢,要用正常的速度,但是要保持一般的正念(录音带中断)。然后你问到想成功地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内观最重要必须观察的是什么呢?是心理状况和情绪状况,这是最重要必须要观察的对象,因为是你的心指使你在做善事或者做恶事,如果你能够正念观察邪恶的念头、错误的念头,那么你将能够超越、战胜这些恶念,这些恶念消失之后,你就不会说邪恶的言语、不会做出罪恶的行为,所以心是你最重要必须观察的目标。接著你问到如何才能知道自己修得很好、或者不很好?没有经常与老师面谈、小参,我们能不能自己判断自己的修行情况好或者不好呢?当然,当你没有办法经常与老师面谈,偶尔你有机会与老师面谈,这样是最好,但是如果不能,你自己也能够判断自己的修行是好、是不好:判断的准则就是定力—当你的心能够很专注观察一切日常生活的举动,你可以说你修行得好;但是如果你的定力不够稳定,不能够专注观察日常生活的行动,这时候就可以说你修得不大好。接著你问到我们能不能自己衡量自己修行进步的情况?你可以衡量自己修行进步的情况:在你观察日常生活的时候,如果你得到新的经验、新的发现,你可以说你的内观修行在进步当中;如果久久你都没有新的经验、新的体会,你可以说你的内观修行停滞不前进,这就是你衡量的标准。
第十二个问题:马哈希禅师说到初果须陀洹怀疑,你能不能解释这句话?你是在哪里看到马哈希禅师说这句话的呢?
喔,不、不,马哈希禅师不会说这句话,也许翻译的人把意思翻得偏差了,你应该再阅读马哈希禅师其他的著作,如此你会了解马哈希禅师不会这么说的。
所有问题都解答完毕,最后愿大家在这其禅修当中都有新的体验,了解到内观修行法的利益,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修行,每个人都能达到更深的了悟、证悟到
132
解脱一切痛苦的涅槃。
(全文完)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