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十八卷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十八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九页,「丙初、揭示无上因缘」

  丙一、揭示无上因缘

  这个是佛陀劝勉我们往生的第一个理由,看经文: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佛陀又招呼了一声「舍利弗」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这个往生的众生有一种情况,就是说「皆是阿鞞跋致」,这个「阿鞞跋致」翻成中文叫不退转。这个不退转的情况是怎么回事呢?是「皆是」,这个地方「皆是」要特别注意了。这当中包括了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也包括五逆、十恶带业往生的众生,这个「皆」就是没有一个是例外的。在这么多的「阿鞞跋致」菩萨当中,「其中有」很多很多「一生补处」的菩萨。这个「一生补处」的菩萨,就是等觉菩萨。这个等觉菩萨的「数」目还很「多」的,「非是算数所能知之」。这二个,包括「阿鞞跋致」的菩萨,也包括「一生补处」的菩萨,数量都很多,只能够「以无量无边阿僧祇」来解释。这个「阿鞞跋致」跟「一生补处」菩萨,窥基大师在《阿弥陀经通赞疏》解释说:「阿鞞跋致」是约新生,新往生的菩萨;「一生补处」是约旧生,就是到了极乐世界一个时间以后,你慢慢慢慢的能够成就「一生补处」。就是说极乐世界它所摄受的众生,能够一直摄受你,一直到让你安住到等觉菩萨为止,是这个意思,这个是旧生。当然我们不可以在极乐世界成佛,起码能够摄受你到等觉菩萨为止,有这么多不退转的菩萨。这一段是强调自功德深,自己的内心所成就的不退转功德。下面一段是强调他贤圣遍,「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这一段我们看蕅益大师的开示,蕅益大师先解释「阿鞞跋致」,先解释新生;再解释一生补处,再解释旧生。他这个不退转分成二部分:先解释新生的情况,再解释旧生的情况。新生当中,先一段「正明」:

  释跋致三

  正明

  ┌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
  │
  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
  │
  └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

  这个「阿鞞跋致」翻成中文叫「不退」转。我们娑婆世界的生死流转,有二种情况是会退转的:第一个是色身的退转,就是说你现在年轻、健康、庄严,这件事情会退转。就是说老病死出现的时候,你就会从庄严变成丑陋,乃至死亡。死亡以后,你下辈子到天上去,就得到一个更庄严的色身。等你把天福享完了以后,就变做一只蚂蚁,这个卑贱的相貌。所以我们在娑婆世界的流转,我们的色身有退转的问题,由庄严退转为丑陋,由尊贵的人身退转为卑贱的果报,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更严重的就是内心的退转,就是你内心当中,在三宝当中的闻思修所栽培的一点善根、一点信、进、念、定、慧的善根,它也会退转。你今生相信三宝,你下辈子不一定相信三宝,就是你内心的善根会退转。这个地方的「不退转」,包括你色身的不退转,包括你内心的不退转。这当中有三种不退,它的程度由浅至深,有三种不退。

  先看第一个「位不退」,这个「位」指的是无漏的圣位。说这个「入圣流、不堕凡地」,这个是约初果以上的圣人。我们凡夫的内心当中,有一股很强大的妄想之流,这当中也包括了生死之流。这个初果圣人,他修习我空观,在内心当中出现了第一道光明,在无量无边的妄想之流当中,出现了一道清净的法性之流。这个时候,他内心当中有二道水流:第一道是杂染的生死流,第二个是清净的法性之流,在内心当中同时存在。他那个清净的我空智慧所表现的法性之流,他不退转,这水再怎么脏,不能破坏他。而且所谓不退转就是说,我们的心是不断的变化,他不退转,就是他会不断的进步,他的法性之流会慢慢慢慢的扩充,慢慢的扩充,直到把内心的这种杂染水流完全清净为止。所以你证得初果以后,你内心圣道的力量,你对三宝的信、进、念、定、慧的信心,永远不退转。经典上说:一个初果的圣人,在饥荒的时代,他只有一碗饭,他把这碗饭吃下去,他能够维持他生命的相续;他看到佛陀来托钵,他可以把他唯一的这碗饭布施出去,让自己死掉。他对佛陀的信心,那个归依的心是不退转的。这饥饿、死亡不能障碍他对佛陀的归依心,不可以。他对这个佛、法、僧、戒有不坏信,四不坏信。这是第一个,是约他内心的善根。

  其次,这个初果的圣人,他永远不到三恶道去了。虽然他内心当中摄持了无量无边的罪业,但是这个罪业不能得果报。这个我空智慧的现前,光明照射,这些业力不能得果报,他的色身永远不会再去承受这种卑贱的三恶道果报,不可能。所以到了初果,他的身心有一部分的不退转,包括他的圣道力量,包括他的色身,他永远保持人天的庄严色身,这个我们安立做位不退,还有这样一部分的不退。

  第二个「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这个「行」指的是菩萨之行。前面的位不退,强调在自利的功德,他自受用的功德,这个地方是强调他受用的功德。就是这个断了见思惑的菩萨,我们讲这个界外菩萨,他已经没有三界的业力。他那一念的大悲心,不会退转。经典上说:三千大千世界起火了,充满了炽然猛火,这个界外菩萨,他那个大悲心,他还是愿意来到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度化众生。他那个大悲心,任何的逆境不能障碍他,他永远不会退到二乘的境界去。所以他这个「行不退」,不但是自受用的功德不退,连他受用的大悲心也不退,这个是「行不退」,那这更深一层。

  第三个「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这个「萨婆若海」就是一切种智,是一种智慧,这个智慧深广如大海。我们在修学佛法有三种智慧,《般若经》说有三种智慧:第一个叫一切智,观察一切法的总相,一切法有各式各样的差别,但是它的共同相貌就是我空、法空,空性的智慧叫一切智。道种智就是分别一切法的差别因果,他到三恶道去了,他什么因缘到三恶道去?他到人天去了、他到极乐世界去了,分别诸法的差别因缘,这叫道种智。一切种智就是中观,就是这个空有无碍的一种中观。这一切种智就是真俗双照、二谛圆融的中观,套一句智者大师的话说就是:即空、即假、即中,观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中道的实相。这个念不退指的是中道的正念。前面的位不退、行不退是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这个地方念不退,是强调一种佛性的功德,他念念跟中道的佛性相应,这个地方不退了,这个不退就更加微细、更加的深入。我们一般的不退转,由浅至深有三层的差别,这个叫做「阿鞞跋致」,就具足这三种功德。成就这个「阿鞞跋致」当中,我们看「点示」,这当中的差别:

  点示二

  点示胜异二

  示此土难证之劣
  ┌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
  若約│
  ┼通菩萨,别十行,圆十信─────名行不退。
  此土│
  └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

  我们在「此土」,这个「此土」是一个污秽的国土,娑婆世界这个秽土。我们成就三不退是怎么个成就法呢?是「藏」教的「初果」,「通」教的「见地」(通教有十地、有见地),「别」教的「初住」,「圆」教的「初信」,断了见惑叫「位不退」,这是第一个。第二个「通」教的「菩萨」(通教的菩萨地),「别」教的「十」回「向」,「圆」教的「十信」,叫「行不退」。「别」教的「初地」,「圆」教的「初住,名念不退」。换句话说,你今天断什么烦恼,就证到什么不退的情况。

  示彼土圆证之胜
  ┌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
  今净土┤
  └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我们在极乐世界,乃至你是「五逆、十恶」的众生,临终仰仗「十念成就,带业往生」,你当然是「下下品」,但是「皆得三不退」,都能够成就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我们娑婆世界的功德要出现,那完全要靠自己的本事,就是你内心当中,你必须从你这一念扰动的心、颠倒的心当中,去修止观,在这么一种动荡不安的心性当中,让它寂静下来。在寂静当中,修习种种的观行,然后点点滴滴的去栽培你的功德,完全要靠自己的力量。

  所以宗喀巴大师讲一个偈诵说:「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这个地方道出了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度化众生的情况。说佛陀来到我们众生的世界做什么事呢?「佛非水洗众生罪」,佛陀不是以他清净的大悲法水,来洗涤我们众生的罪,这个罪不能被佛陀洗掉的。那我们内心当中有痛苦,佛陀可不可以救拔我们呢?「亦非手拔有情苦」,佛陀不是以他那个无量自在的手,伸到我们心中,把我们心中的痛苦拔除,不是。佛陀你有无量无边的神通三昧,送我几个吧?「非将己德移于余」,佛陀的三昧是自受用,一个功德也不可以送给我们。那你佛陀出世,对我们众生有什么帮助呢?「唯为说法令解脱」。说出释迦牟尼佛在秽土,他心中的无奈。佛陀在秽土成佛,唯一能做的就是说出很多很多修行的法门规则,让你的内心自己去操作,只有这件事情。所以在娑婆世界里面,你要成就一种功德,你所依止的原则,就是凭你自己的本事,人一定要靠自己。极乐世界的三种不退,为什么会有三种不退呢?这当中是环境的关系。我们一路读过来,我们知道极乐世界的不退转是怎么回事呢?比如说我们到极乐世界得一个果报体,我们眼睛看到极乐世界的宫殿、楼阁的造形,诶!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耳朵听听鸟类的唱歌、鼻子闻一下宝树的花香、嘴巴去喝喝八功德水的甘露味,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是这样的境界不退的。它五尘的那种力量,跟你的身心一接触的时候,它会使令你内心当中,成就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是这样的一种情况,是依报环境的摄持。再看下一段「点示超绝」,这种情况,是不是有很多的情况呢?

  点示超绝二

  示此土难超
  ┌若是凡夫,则非初果等─┐
  │           │
  ┌┼若是二乘,则非菩萨等 ├┐
  ││           ││
  然據│└若是异生,则非同生性等┘│┌躐等则成大妄
  ┤             ├┤
  教道│ ┌念不退,非复异生──┐│└进步则舍故称
  │ │          ││
  └又┼行不退,非仅见道  ├┘
  │          │
  └位不退,非是人民──┘

  在一般的秽土修行当中,我们根据这个教理,不管是根据唯识、天台、中观的判教,你是「凡夫」就不是「初果」,初果有初果的功德,凡夫有凡夫的障碍。你「是二乘」就不是「菩萨」,二乘的功德只能够自受用,菩萨的功德还能够他受用。你「是异生」就不是「同生性」。这个「异生」指的是无明,「同生性」指的是真如。因为我们凡夫的妄想各式各样,你打你的妄想,他打他的妄想;你今天打的妄想,跟明天也不一样;前一剎那的妄想,跟下一剎那的妄想都不一样。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是「异」的,是无量无边的差别。但是一切法身的圣人内心当中,安住在一个如的境界,一如无二如。你的心是如,我的心也是如,一如无二如,这是「同生性」,真如的境界是没有差别的。「念不退,非复异生。行不退,非仅见道。位不退,非是人民。」就是说我们秽土的修行,每一个人的努力不同,有各式各样的功德相貌,所以说「躐等则成大妄,进步则舍故称」。你今天讲出超越你功德的话,变成了大妄语。你进步了以后,就舍掉了你过去的名称,这功德的成就,完全是你内心戒定慧的栽培。极乐世界:

  示彼土超绝
  ┌一切俱非
  唯极乐同居┤
  └一切俱是。

  这个地方是特别的。「一切俱非」,这个地方指的是一种受用的功德,每一个人都受用三不退,这个强调极乐世界的「差即无差」,无差别性。因为极乐世界的人民,每一个人都在受用在极乐世界这么广大的正报庄严当中,所以「一切俱非」就把差别相给消灭了,每一个人都三不退。但是可也是「一切俱是」,「无差成差」。因为每一个人断惑证真不同,这个三不退的内涵,也会有浅深的差异,它也有差异的。虽然是「一切俱是」,有它的差异相,但是可也是每一个人都成就三不退。这就是极乐国土它超绝的地方。「一切俱非」就是「差即无差」,他们的身心世界都表现了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的功德。就着断惑证真来说,可也是「无差成差」,「一切俱是」。这个名称: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可也是有它的差别相。这「一切俱是」就是肯定,「一切俱非」是否定的差别,「一切俱是」把这个差别又肯定下来。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会想:这样子的一种情况是很特别的。蕅益大师就把这个特别因缘讲出来:

  结归

  ┌无此名相┐ ┌心性之极致┐
  │    │ │     │
  十方佛土┼无此阶位├非┼持名之奇勋├何以有此!
  │    │ │     │
  └无此法门┘ └弥陀之大愿┘

  「十方佛土无此名相」,任何的自力法门当中,不管是天台、唯识、三论宗,没有这样的名相,也没有这样的「阶位」、也没有这种修持「法门」。极乐世界这种三不退是怎么来的呢?「非心性之极致」,就是我们的心力不可思议,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持名之奇勋」,法力不可思议;「弥陀之大愿」,佛力不可思议。「何以有此?」是三力所成。不退转,在蕅祖的这段开示当中,把它分成二类,说佛陀度化众生,他采取二个办法:第一个是佛陀来到我们众生的世界来度化我们。换句话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国土是业感缘起,佛陀对我们的业感,不作任何的调整。就是每一个人,也就是循业发现,你个人的业力、你个人的果报,佛陀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唯为说法令解脱」,你必须去承受你的果报。我们看《阿含经》,释迦牟尼佛的时代,跟佛陀同样的时间出世的正法时代,跟佛陀出家,都有人还俗。说你在无量劫当中,遇到佛陀的出世,亲眼看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的境界,亲耳听到佛陀的说法,还是还俗了,释迦牟尼佛实在是没有办法。就说你在这个自力法门,你要起颠倒,谁也没有办法,这是第一个方式,就是佛陀来到我们凡夫这种杂染的境界,来度化我们。其次,佛陀以他的本愿功德创造了一个清净的国土,这个国土里面没有一点的业力成分在里面,完全没有个人的业力,是弥陀的法身所变现的,然后把众生接到这个地方来修行。就是说这个国土不是业力所成,是弥陀事先创造好的,然后把你接过来这个地方,让你的这一念心,跟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一接触的时候,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二个地方就有差别。一个是你的业感,你自己业感的世界;一个是佛的本愿功德力所创造的一个清净的国土。所以这个地方就会有退转、不退转的差别在这个地方。所以蕅益大师强调:「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假设不是弥陀本愿功德的创造,谁能够成就不退呢?是这三种力量所成就的。

  释补处三

  正释

  ┌只一生补佛位─┐
  一生补处者┤       ├极乐人民─
  └如弥勒、观音等┘
  ┌普皆一生成佛─┐
  ┤       ├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数知也
  └人人必实证补处┘

  「一生补处」菩萨,指的是「弥勒、观音」这种等觉菩萨。「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实证补处」,所以这个地方很多。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极乐世界它是三根普被,它也摄受文殊、普贤,也摄受五逆、十恶的众生。极乐世界的人民,他的寿命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他的情况是一种意生身,随你的心意自在。就是说你到极乐世界,你的寿命,你愿意成就法身菩萨,就回入娑婆,也可以。有些人悲心重,他一成就法身菩萨以后,他那个大悲心就受不了,就推动他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马上回入娑婆,这个也可以。你的心情愿意待到等觉菩萨,弥陀也没有意见,你继续住下去。所以说在极乐世界的等觉菩萨,「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人,「不可数知」,有无量无边的等觉菩萨,是这样子来的。

  点示

  ┌释迦一代时教──┐
  复次┤        ├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
  └唯华严明一生圆满┘
  ┌十大愿王┐
  〈普贤行愿品〉中┤    ├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
  └导归安养┘

  在「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当中,《华严经》「明一生圆满」,就是你这一期生命当中就成佛,不必经过死亡的阶段。我现在下定决心:我这一生就要成佛。就从我现在的身心开始,我不要经过死亡的阶段就成佛。那可以。怎么办呢?就是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修十大愿王,修这个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乃至普皆回向,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这是一个方式。

  嗟叹

  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
  ┌
  │《華嚴》所稟,卻在此經!
  嗟乎┤
  │     ┌信鲜疑多┐
  └而天下古今┤    ├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辞繁义蚀┘

  极乐世界的人民在不退转当中,「例登补处」,迟早一定会登到补处菩萨。这么一个特别殊胜的法门,的确不是我们凡夫的心情所能够去思量的。而想不到「《华严经》一生成佛的关键却在这个地方。因为什么叫做一生成佛呢?说穿了就是要你往生极乐世界,只是你不是用信、愿、持名的方式,你是用十大愿王的方式,导归极乐。原来所谓的一生成佛,还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才能够成就的。但是「天下古今」对净土法门,「信鲜疑多」,怀疑的多,相信的少。这个义理讲得多,真正能够体会的也是少。蕅益大师说:我「唯有剖心沥血而已!」表达蕅祖对于净土法门那一念很诚恳护法的心情。

  这个地方我们把它说明一下。我们一路学过来,我们看到佛陀在启信的时候的口气,他介绍极乐世界是偏重在有为的功德。你看他讲这个依正二报,这极乐世界它这个生处的庄严,你这个受生的处所,不是在我们凡夫这种污秽的胎内,而是在七宝池、八功德水微妙香洁的莲华受生。受生以后,你的居住环境在哪里呢?在黄金铺地、这个宝树、楼阁放大光明、四宝所成的楼阁。你在极乐世界当中,你经常听到鸟语花香,喝到的八功德水特别甘美,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去散步,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种自在的境界。佛陀在前面启信的角度当中,佛陀是详细的说明极乐世界这种有为的功德。但是他劝我们发愿的时候,他强调不退转。换句话说,因为有为的功德是共于诸天的,就是佛陀真正劝我们往生的理由,还不是前面的那种有为的境界,真正的理由是你到极乐世界以后,你在那种安乐的境界当中,你能够念念之间,成就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你那一念心,就是不断的往圣道的方向趋进,永远不再回头。就是根据这个理由,他劝我们往生。而这样的理由之所以成立,是因为环境的关系。

  佛在世的时候,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猎人他抓到一只六牙白象(象王),力量很大,就把这个象王送给国王,国王很高兴就送给他很多珍宝。国王就好好的养这六牙白象,它的力量很大,每次跟敌人战争的时候,六牙白象就冲在前面,一下子就把敌人的车队给破坏掉。国王当然就好好的招呼这六牙白象。平常要是有犯罪的人,就把罪人丢到六牙白象的前面,这个白象一过去,一脚就把罪人给踩死。有这么一天,白象的住处起火,仆人很紧张,赶快把白象救出来,就重新盖一个新宫殿给白象住。但是暂时把它放在僧团旁边的房子里面住。这个白象整天听比丘诵经,哦!它的个性改变了。改变以后怎么知道呢?这么一天,有一个死罪犯,就把犯死罪的人丢给白象,它过去用鼻子闻一闻就走了。养象的人看到以后,就报告给国王知道。国王听了以后很紧张:唉呀!这个白象过去的凶性到哪里去了呢?它现在不杀人,这件事情要是让敌国知道,我们这个白象失去了凶性,那不得了,国家会有危险。怎么办呢?有智慧的大臣说:这个白象过去的时候凶性很大,现在没有凶性了,可能是它住在出家人的旁边,整天听经,所以启发了它的善心。应该怎么办呢?有办法。把这个白象移到屠夫的旁边去,它的凶性马上恢复。国王就照这么做,就把这个白象移到杀猪杀羊的旁边去,它整天通到杀猪杀羊那个哀嚎的声音,它的凶性又发作起来。你把死刑犯丢给白象,白象也是一过去,一脚就踩死他。这个地方,从这个白象内心的变化,我们知道:我们凡夫这一念心是有所住,就是我们这一念心会受环境的影响。你在娑婆世界流转,你这一心就容易受到娑婆世界杂染因缘的影响,使令你退转。你选择到极乐世界,你这一念心就容易受到这种功德庄严的摄受,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释迦牟尼佛很诚恳的劝我们所有的凡夫菩萨往生的道理,就在这个地方,蕅益大师的心情也是这个意思,「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就是说你在选择娑婆世界跟选择极乐世界,你要好好的想一想这个退转的问题。虽然你内心有善业,是的;但是这个会退转,这件事情我们应该想一想。所以在本经当中,佛陀特别强调「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来劝我们发愿往生,这是第一个理由。再看第二个理由:

  丙二、特劝净土殊

  这个是讲他贤圣遍。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佛陀提出第二个理由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说一切的凡夫菩萨,你听到前面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以后,你应该做一件事情。做什么事情呢?「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是什么道理呢?「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选择一个国土,我们不但考虑外在环境的庄严美妙,这个国土里面的人也很重要。这个世间上的灾难,当然也有一些是天灾不可避免,但是人祸的因素最多。一个国土灾难的发生,都是跟人有关系的。所以我们在抉择一个国土,我们会考虑那个国土的人民善良不善良?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所以说「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也是我们往生的第二个理由。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释上善
  ┌前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
  ┤            ├其数甚多,故云诸。
  └唯补处居因位之极,故云上┘

  这个「诸」表示很多。什么叫「上善人」呢?就是等觉菩萨,才能够叫「上」,加一个「上」字。就是我们能够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等这么多的等觉菩萨在一起,这叫「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再看蕅益大师秽土与净土的比较,说我们在秽土跟菩萨俱会的情况:

  释一处三

  详示此土粗劣二

  示寻常

  ┌凡┐
  ┌俱会一处,犹言┤ ├同居。
  │       └圣┘
  凡夫跟圣人住在同一个地方,互相的见闻。先看「寻常」:
  │     ┌实圣过去有漏业┐故凡夫得與
  │   ┌由┤       ├     ┐
  ┤   │ └权圣大慈悲愿─┘聖人同居 │
  │┌寻常┤               ├
  ││  │ ┌实圣灰身┐便升沈碩異,  │
  ││  └至┤    ├      ──┘
  ││    └权圣机尽┘苦樂懸殊
  └┤
  │    ┌暂同
  │  ─乃┤
  │    └非究竟同也
  │
  └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

  如果我们生长在没有佛出世的时候,叫「寻常」。我们有二种情况,会跟圣人暂时在一起:第一「实圣」,就是他是一种真实的情况,他还有一点「有漏业」力,我们一般说「有余依涅槃」。他已经准备要入涅槃,但是因为「过去」的「业力」还在,所以我们也可能会跟圣人接触,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个是「权圣」,说这个菩萨他来到这个娑婆世界,他已经没有业力了,他是「大慈悲愿」力,大权示现,因为这种情况,所以我们也可以跟圣人暂时在一起。但是堕「实圣灰身,权圣机尽」,等到圣人他的业力结束了、他灰身泯智了、或者菩萨示现的机缘成熟了,大家就各奔前程了,「升沉硕异,苦乐悬殊」。当然佛菩萨是超升了,我们就堕落了,这个「硕异」,就是有很大的差异,「苦乐悬殊」。我们在娑婆世界跟圣人在一起是「暂同」,暂时的聚会,不能够经常在一起。「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在这个「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在这个世间上,恶人多、凡夫多,而圣人这个宝啊,还是少。所以我们能够「亲近步趋」,「步趋」就是不相远离,跟在旁边的时间也非常少,这种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因缘。前面是约佛陀没有出世的情况,再看佛世:

  示佛世
  ┌如珍如瑞
  ┌又佛世,圣人纵多┤
  ┤        └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
  │
  └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

  「佛」在「世」的时候,「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一佛出世,千佛护持故。释迦牟尼佛他扮演佛身的机会到了的时候,十方诸佛菩萨就会示现做他的弟子、做阿罗汉、做居士,来护持他、帮助他教化众生。这个时候圣人是比较多,但是毕竟还是「如珍如瑞」,如珍宝之稀有,如祥瑞之无常,「不能遍满国土」,就像「众星微尘」这么多。「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虽然大家在一起,但是在一起又能怎么样呢?各人有各人的业力。唯识学上说一水世界,我们看到一钵水,鬼神看到的是火,佛菩萨看到的是七宝的实报庄严土,就是每一个人还是在受着自己的业力。这个业感缘起,就是说各人去承受各人的业力,所以「所作所办,则迥不同」。这个是讲秽土的情况,再看净土:

  点示彼土超胜二

  示胜异

  ┌以无漏不思议业┐ ┌师┐┌如埙┐┌同尽无明

  今同┤       ├为┤ ├┤  ├┤

  └感生俱会一处─┘ └友┘└如篪┘└同登妙觉

  【伯埙仲篪】

  埙,乐器名。多平底卵形,吹孔在顶端,音孔或一或六,相传为伏羲所创。

  篪,乐器名。形状似笛,横吹,有八孔。

  伯埙仲篪指哥哥吹埙,弟弟吹篪,合奏出旋律优美的音乐。语本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后比喻兄弟相亲相爱。

  我们在净土当中,「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这个「无漏不思议业」是信、愿、持名。「为师」为友,同参道友;「如埙、如篪」,这个「埙、篪」都是乐器,这二个乐器它弹奏的时候,要同时弹奏的,缺一不可。表示说我们凡夫跟圣人在极乐世界的修行,大家在那个地方,「同尽无明,同登妙觉。」我们在娑婆世界,我们渴望圣人的出现,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哦!一时的感应,观世音菩萨会现身,现出一个卖鱼的色身、现出一个国王身、现出各式各样的色身;但是因为这种感应都是时间很短,所以我们看《感应录》,凡夫跟圣人接触的时候,在娑婆世界,大部分都是破除一时的障碍。你现在有灾难,把你破除;你现在有什么样的困难,就把这个困难去掉。很少说看到圣人成就圣道的,很少,因为时间太短了。要成就无漏的圣道,那你要跟在圣人的旁边长时间的亲近,不断不断的栽培善根,使令这个善根由生转熟,由熟脱落。所以在极乐世界它的一个特色,因为他长时间跟圣人在一起,所以能够「同尽无明,同登妙觉」,成就无漏的功德。

  示超绝

  是则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

  若謂是凡夫,卻不歷異生,必

  ┌             ┐
  │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 │  ┌教网所不能收
  ┤             ├此皆┤
  │若謂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  └剎网所不能例
  └             ┘

  ,不可名等覺菩薩

  「超绝」的情况是说:「下凡众生」,乃至五逆、十恶众生,在三「不退」当「中」,他能够「超尽四十一」个「因位」。为什么呢?你说他是「凡夫」,但是他「不历异生,必补佛职,与观音、势至无别」。虽然就着断惑证真来说他是「凡夫」,但是他所受用的功德,他也是一生成佛,他也是圆证三不退。就着他内心当中所受用的功德来说,他跟「观音、势至」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别,也是三不退,也是一生成佛。你如果说他「是一生补处」,但是「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就是说虽然他受用的功德是三不退,但是约着断德来说,他的确是烦恼还没有断,他还有一段努力的时间,所以你还不能说他是「一生补处」菩萨,你也可以说他是「凡夫」。就是说他的断德是凡夫,但是他受用的却是受用三不退。这种情况是,「教网所不能收,剎网所不能例」,一切的教法所不能收摄,十方的国土绝对没有这样的情况。没有这种的情况,这种情况是怎么来的呢?

  结三不思议

  ┌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
  当知┤                ├
  └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了 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
  │            │
  ─┼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本不可思议也。
  │            │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提醒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说:我们这个「大事因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当中,没有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从无常败坏的角度,你的功名、你的富贵、眷属,随时会破坏。但是成佛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因缘」。在成佛的过程当中,凡圣「同居」土分段生死这「一关,最难透脱」,这一关最难冲过去。虽然说我们通过了凡圣同居土,后面还有二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但至少那个时候就不容易退转了。不像凡夫退的那么厉害,会从一种广大的功德退到地狱去,造五逆、十恶,没那么离谱了。就是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也不是今生才学佛,我们在学佛的舞台当中,进进退退的,也经历了很多的时间,现在还在那边流浪,就是容易退转。所以蕅益大师就讲出一个感叹的话说:「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惑业未断犹坏器,经雨则化弃前功。」就讲出这么一段感言说:我内心的境界,「宗乘教义两融通」;我所悟的境界,「所悟与佛无异同」,一个言教名字位的无奈;但是我虽然悟到了真如佛性,但是「惑业未断犹坏器,经雨则化弃前功。」我要断除烦恼,可是我的寿命太短了,寿并不允许,没有时间,让我在未断烦恼,就死掉了。好象这个「坏器」(泥土捏好还没有烧,这叫坏。),这个雨一下以后,又变成了泥土。你好不容易把我们要做的艺术品的造形捏出来了,一场雨下来,又恢复成泥土了;你把它捏好了,又下一场雨,又变成泥土了,「经雨则化弃前功」。所以蕅益大师讲:「从此专修念佛行,决欲现生出樊笼。」下定决心,这个生生世世流转这个生死疲劳,这个功德一次一次被死亡破坏,所以他这个地方才正式的觉悟。所以蕅益大师提出说:「吾人大事因缘」凡圣「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就是退转。烦恼会障碍你,烦恼障;你过去造的杀盗淫妄的业力会障碍你,业障;老病死也会障碍你,报障。你薄弱的善根当中,经不起这三种障碍,所以「极乐同居」土,「超出十方同居之外」。弥陀的慈悲,知道我们凡夫修行有这个问题,就安排了这么一个殊胜的同居土。我们从这个地方,理解到生死透脱的困难,在凡夫的世界成就善根的困难,我们才能够感受到弥陀的愿力不可思议,也能感受到名号的功德不可思议,也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心性功德不可思议,三力不可思议。那么这个地方是讲到「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问:

  答:「异生」就是凡夫,就是初地以前,具有无明的都叫异生,有很多的差异。这无明所创造的惑业苦,每一个人有各式各样的烦恼、每一个人有各式各样的业力、每一个人有各式各样的果报,没有一个人是一样的,这叫异生。

  问:

  答:有什么差别?从因地来说,是没差别的,都是三力所成,这是因。果地上来说,就有差别。因为在「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当中有四段的经文:「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是四段经文,依报就占了三段。生处、住处庄严就一个,这个功德庄严是约着生处、住处来说。这个地方的「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个地方的果地庄严,是约着正报,就是说果报不同,把它分成四部分来说明。但是它成就的因,都是三力不可思议。但是你所成就的果报,是分在四段当中,都是再解释前面的功德。依报有三个,我们可以看一下,比如说:

  第一个出现在第三十二页:「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个地方是讲前面的生处、住处所成就的功德,这个是三力所成。

  第二个出现在第三十五页,「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个地方是约着五根五尘明受用,广泛的约五根五尘来结示这个功德庄严。这个地方的功德是指着五根五尘的受用。后面是讲这个耳根声尘的情况。

  第三段出现在第四十三页:「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个地方是讲到有情无情同宣妙法,这个法音宣流。为什么为有这些鸟的音声?为什么会有宝树的音声?这个是三力所成。

  所以这个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它有四段的结示。依报占了三段,正报占了一段。因地都是一样,但是果地有这种差别。

  问:

  答:极乐世界就可以成佛了,成什么佛?成应化生佛?

  你跟阿弥陀佛抢生意。(诃──)这个法身报身的佛当然是成就了,因为到了极乐世界慢慢慢慢的,在依正二报的摄持之下,你自受用的法身功德可以成就。但是应化身,其实一个应化身的成就,要很多准备的:你要发愿、你要跟众生结缘,否则没有一个众生愿意到你的国土去,那你怎么成就功德庄严?对不对?你一个人在那个地方待着,也不庄严,对不对?所以你要创造一期的应化身,你读读《无量寿经》。当然我们相信阿弥陀佛无量劫来早就成佛了,事实上他也在整个成佛利益众生的事业当中,他肯定创造很多的国土;但是他这个国土特别的重要,特别的为十方诸佛所赞叹。所以他这很认真的做他这一期的应化身,他把这应化身做得非常好,包括他的发愿非常圆满,他因地的时候也很认的积功累德,成就这么一期应化身的国土,也是十方世界的佛所没有的。当然这个也会过去,过去以后,我们就必须期待下一个人,这么用心的去成就应化身。那你在极乐世界,你不可能成就应化身的,一个国土不可能二尊佛。你在那个地方要准备一下,想一想:诶,我希望我的国土当中,我的水要很干净,你对这个水很重视,就发愿:我的国土当中,我的水有什么样的境界;我的空气的品质是什么境界。那你一定要发很多的愿,然后再开始去积功累德,「成熟众生,庄严净土」,让众生跟你的善根成熟,做他的儿子、做他的父亲、做他的师长,然后慢慢慢慢跟他结缘,他们善根成熟,跟你有缘:哦,他以后念你的名号,到你的国土去受用。然后这个国土结束了,你再创造另外一个国土。所以成佛以后,成佛以后没有什么上求佛道这件事情,看到阿弥陀佛做这个定课,没有这件事情。佛陀就是下化众生,他的事业就是一次一次的去创造国土,他出现佛身。或者他现在暂时没有因缘,有人成就佛土了,他做他的弟子,一佛出世,千佛护持,他护持别人,佛陀没有我执。他做你的弟子、做你的阿罗汉、做你的菩萨,护持别人,帮助你教化。等到我因缘成熟,该我现佛身的时候,你来帮助我,以我为主。比如说你做方丈的时候,别人做你的当家师;你做完的时候,别人做方丈,你做当家师。所以要成就一个应化身的因缘,不容易的。成就法身是容易的,初地就有法身、就有报身;但是要成就应化身,这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这牵涉到众生的因缘,那要一段时间准备的工作,是这样子的。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