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华藏上师(吴润江):般若波罗密多心要经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9日
来源:   作者:吴润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华藏上师(吴润江):般若波罗密多心要经

 

  莲华金刚藏吴润江上师讲解

  般若波罗密多心要经

  缘   起

  西元一九八七年丁卯夏曆七月,为纪念 莲华金刚藏圣者吴公润江上师八秩晋二圣诞,编者特将 师尊历次讲解《般若波罗密多心要经》之记录汇为一书刊行,包括马来西亚怡保诺那精舍同修恭录之《般若波罗密多心要经诠释》,以及旅港师兄顾寂曜先生依  师尊口授记录之《般若波罗蜜多心要经讲义》。为利同门诵读之便,特以隶书体大字将  师尊重译之经文排版,因该文较其他法师所译更能尽达  世尊说法原旨。

  次年,旅美师兄崔百川先生托其夫人王慧芳女士,转赠 师尊于民国五十九年秋亲笔重译之《心要经》手稿影本,非常珍贵。编者遂于七十九年该书再版之时,将其置于书首,以飨同门。并依照  师尊亲自标点之方式,重新修订经文。

  现值编纂《华藏上师全集》之际,编者将当年  师尊所有关于《般若波罗密多心要经》之开示重予编排,并定为《华藏上师全集》第二辑《华藏上师讲经集要》第二部份。

  至于  师尊在美国讲《金刚经》与在马来西亚讲《圆觉经》之精采内容,原来亦应归属于《讲经集要》部份,然因本书篇幅不足之故,将置于《华藏上师全集》第三辑中,请同修拭目以待。

  最后,编者谨向当年辛苦记录整理  师尊珍贵法语之顾寂曜大师兄、马来西亚怡保诺那精舍众同修,以及赠送  师尊重译手稿影本之崔百川夫妇,致上诚挚之敬意与谢意。

  编者左慧玲谨识

  佛曆三O二五年西元一九九八年一月八日

  目  录

  华藏上师讲述:一、般若波罗密多心要经诠释

  二、般若波罗密多心要经讲义

  一、般若波罗密多心要经诠释

  西康诺那呼图克图法嗣大持明金刚上师阿闍黎耶

  莲花金刚藏班智达吴公润江圣者讲授

  马来西亚怡保诺那精舍 恭录

  对未成就者而言,佛法是一个法,修行亦是仅修一个法,毋须两个──有两个法,即有两个心。依随一个法,一行彻悟,一切皆悟;然若一个不悟,纵使再学一万个法,亦是不悟。

  佛法本来即是一个法,即是「般若波罗密多」。般若即是  wisdom(智慧),但与世间之智慧相异,而是无上智慧(supreme  wisdom)。

  此经原在灵鹫山讲授,其时,一切罗汉、菩萨等悉皆齐集,释迦牟尼佛为入光明大定,观世音菩萨同时亦入定,舍利子因问:「修般若波罗密多,如何用功?」

  全部经文即是观世音菩萨之回答。上段开经或序分从略,后段结归或流通分亦省略,祇馀正宗分中心之一段。此《般若波罗密多心要经》即是中心之一段。

  (按:兹录序分二则,以为行者参阅。

  一、宋 施护三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而共围遶。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

  二、唐 法月三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以为上首。皆得三昧总持,住不思议解脱。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坐,于其众中即从座起,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密多心。唯愿世尊听我所说,为诸菩萨宣秘法要。」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众生作大光明。」于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

  唐玄奘祇译「心」而不译「心要」,实乃误解;若以英语而言,是为  heart sutra以心即是 heart 故。而其实心并不作  heart 义,却为俗义之 centre。《大般若经》凡六百馀卷,此一段属于中心,故俗义言之,即是 centre of《大般若经》;而胜义言之,即是 extract  of《大般若经》,亦即是梵文「声达雅」,最重要之精华之义。

  唐玄奘译本有若干部份未能尽达经义,故鄙人根据藏文原本重译如下:

  般若波罗密多心要经

  圣观世音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自性归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一切法真空性:无相无不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灭。是故空性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失。以无所得失故,菩提萨埵依止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而住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超越颠倒,究竟涅槃。三世一切佛亦依止此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而安住明空三摩地,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亲证大圆满觉。是故住持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

  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野。梭哈。

  (按:附录唐玄奘译本以为行者参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即智慧,「波罗密多」是到彼岸。但何为「此岸」?何为「彼岸」耶?

  脱离生死轮迴,是为「彼岸」。身处五浊恶世,不能跳出生死轮迴,是为「此岸」。运用般若波罗密多即是运用自性智慧,以期到达不生不灭涅槃之彼岸。

  圣观世音自在菩萨:

  原文本是如此,但与当时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大相牴触,唐玄奘避讳,故简译为「观自在菩萨」,而省略「圣」字与「世」字。现在民主时代,毋庸避讳,故能直译。

  观世音菩萨乃由耳根成佛,即观一切声音,将其来返观自性,而至明心现性成佛。盖声音乃六尘之一,既纳入耳根,扭转后,乃闻自性发音(现前),即成佛也。成佛后,普度众生,众生闻声即来求度;菩萨闻声亦去救度;故外面是闻声救苦,内裡即是闻声返观自性而成佛。

  故「观世音」即是观世间一切声音,返观自性而得自在解脱之义。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一心修行之义,即一心三观,实行甚深智慧,由智慧脱离苦海,度登彼岸。

  照见五蕴自性归空:

  何谓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是也。

  色──非颜色、女色,而是 view:眼所见之一切物件,无论天地山河、植物动物、森林宫殿,一切有形有相之物件,不论男女,皆是色。狭义而言(narrow sense),色蕴即是人之色身;而广义而言(broad  sense) ,色蕴表示眼所见一切东西。

  受──五根(眼、耳、鼻、舌、身)接受五尘(色、声、香、味、触)之义,此为凡夫之境界;若五根不接受五尘,此是佛菩萨之境界。

  五根如何接受五尘?

  譬如眼见鲜花,欣然喜悦,爱而取之(accept),不爱而捨之(reject) 即是取捨;然若不爱不恶(like and dislike),惟分别(distinguish)之,即是不爱不恶、不取不捨,而分别也。若不分别,则为佛眼境界。

  想──第六意识胡思乱想。

  行──心裡起妄念,亦即是第七识(末那识)胡思乱想。

  「想」与「行」如何不同?两者均是胡思乱想,然想蕴是对于外境所见之有形有相物事,有爱恶、分别、取捨而胡思乱想;行蕴属内在,即对于一切无形无相过去、现在、未来之内事,而生起爱恶、分别、取捨。前者属有形有相之外境,后者属无形无相心内之境。

  识──第八识(阿赖耶识),自身之灵魂也。

  唐玄奘译文为「五蕴皆空」,即五样物件皆空(all in void),其实是未能将经文真义译出。盖显宗并无空之道理,惟密宗有之,如「淨业观空法门」、「淨三业皈依」、「观空法门」等皆是。

  其实五蕴源自地、水、火、风、空、识:

  地大──吾人身体之皮肉、骨骼、及一切硬固东西。

  水大──血液、眼泪、大小便利。

  火大──身躯之温度。

  风大──呼吸、手脚摇动。

  空大──(一)狭义:有限制之空(space),如吾人色身之尺度、位置。

  (二)广义:虚空中无量无尽之空,包括十法界。

  故一切物件皆由地、水、火、风、空无生命之五大组成;而动物则是由地、水、火、风、空,加上「识大」作为灵魂。

  是以「照见五蕴自性归空」,即是五蕴自性本体还归真空性之义。盖五蕴由六大构成,此六大还复归元,亦即是还复真空性之义,并非五样物件皆空也。

  度一切苦厄:

  若明白六大归元之道理,则能自度,进而度众生;然若不能看破五蕴自性归空,则自度尚不能也。而看破五蕴,自性即现前,与佛性打成一片,究竟成佛矣。

  是故若能明白《心要经》,唸《心要经》已经成佛,毋庸更修任何法矣。然若不明白,纵使再修万法,每日再参与喇嘛灌顶法会,无论红派、白派,更修万年亦不能入门也。盖喇嘛心法实已失传故。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大弟子舍利弗,其母眼似鶖鹭,因名「舍利」;以「舍利」为鶖鹭梵名故。「舍利子」即谓舍利母之子也。

  「色」为有形有相,「空」属无形无相;「色」乃实相实物,「空」无实质,如何不异?

  「色」为地、水、火、风、空五大组成,「空」亦是地、水、火、风、空五大组成,故「色」之本体为五大,而「空」之本体亦为五大;本体不异,亦即是返本还元之本体一样也。故谓「色」与「空」还归真如本性,一样皆是五大所构成,如此不异而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如上所述。

  舍利子,是一切法真空性:

  唐玄奘译为「是诸法空相」;而「空」实无相,如性空之性质一样。

  无相无不相:

  无相是空,无不相是有,故云:非有相非无相。

  不生不灭:

  不会生亦不会灭。

  不垢不淨:

  不肮髒亦不清洁。

  不增不灭:

  不会增加,亦不会减少。

  自性乃是无相无不相、非空非有、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

  是故空性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修行至此,倘若明白,五蕴自性归空,即可成佛也。

  而无受、想、行、识,本可成佛,此处更为详细,进一步而言:

  无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乃是有形有相。若无眼、耳、鼻、舌、身、意,即是将六根看空;空六根,亦即成佛。

  无色、声、香、味、触、法:

  清淨六尘,一尘不染之义。盖身处五浊恶世,有种种烦恼,然心若住持如莲花处于污泥而不染,乃不为五浊所污染。故淨六尘,亦即成佛。

  是故一句话:空五蕴、空六根、淨六尘,即能成佛矣。

  无眼界:

  应译为「无眼识界」,即 sense of the eye,眼之知觉。此乃言六识;六根、六尘、六识。眼之知觉是假、是空;眼识亦属虚假不实(unreal),而六尘亦为虚假不实。故换言之,以智慧照见六根体性空,还归一真体性,六尘尘相假,返染还淨,还归实相八识,而各种妄用不临。

  何谓妄用?譬如眼见物件,爱(like)而取之(accept),不爱(dislike)而捨之(reject);不爱不恶而分别之(distinguish)。

  乃至无意识界:

  Sense of the mind。六识对于一切物事,在吾人未获智慧之前,眼见色,爱而取之;不爱而捨之;不爱不恶而分别之,是即为凡夫境界。然若心不动,意根不动,眼见物事,无爱恶、分别、取捨,一切平等平等,是为佛眼境界。意根如此,馀五根亦如此;此即是将凡夫六识转为佛之六识,久而久之,转识成智,即成佛矣。

  无无明:

  无明生起之相。

  无明乃是缘觉、独觉、辟支佛证圣果所用之方法。无明乃是心愚痴,犹如凡夫,一切皆不明白。凡夫以所见属真,因有爱恶、分别、取捨,盖不明白真性也。

  无明有「十二因缘」:

  一、无明──心愚痴。

  二、行──分三种解释:

  甲、欲界──执欲。

  乙、色界──执相,即执色身相。

  丙、无色界──执空。       三、识──第八识阿赖耶识。

  四、名色──受、想、行、识四蕴加上「名色」,即为五蕴。

  五、六入──胎生六根、六尘。

  六、触──出生。

  七、受──出生后,有爱恶、分别、取捨,接受外境。

  八、爱──对外境起爱欲。

  九、取──追求造作。

  十、有──三有,即三界。

  十一、生──再生。

  十二、老死──再老再死,轮迴不息。

  亦无无明尽:

  「十二因缘」无明灭尽之相。前者乃为生相,此为灭相。倘若看破无明,十二因缘皆灭,皆空;然若一个不空,十二个亦皆生起也。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及至最后,有生有死。然若一个看破,十二个皆破;若一个看不破,十二个亦皆生起矣。

  无苦、集、灭、道:

  此为阿罗汉成就之方法;阿罗汉需要看苦。吾人受苦皆由于积集恶因而致;若积集善因,则受乐。「灭」即为思惟方法以灭苦;「道」即是灭苦之方法。

  无智、无得、亦无失:

  「无智」即谓无假世情之聪明;「无得」喻一切皆无有,纵得万亿美金,亦犹梦也,如俗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之义。唐玄奘译为「无智亦无得」,其实得失均属虚假;而明白真智慧,得失更如一场梦矣。

  以无所得失故,菩提萨埵依止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而住故:

  此即依、止、住也。「菩萨」本为简称,原文实为「菩提萨埵」,义即修行者。

  「依」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而修行,「止」息一切妄念,安「住」正定。

  心无罣碍:

  心无障碍。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一切惊恐慌失均无。

  超越颠倒:

  超出颠倒妄想。

  究竟涅槃:

  究竟达到不生不灭成佛之境界。  三世一切佛: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

  亦依止此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而安住明空三摩地:

  依般若波罗密多,安住正定。「明空」即色空不异。

  显得阿耨多罗三藐菩提:

  开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俱生本有,但为无明覆蔽;此时撇除无明烦恼,乃能复显。

  亲证大圆满觉:

  亲身证得大佛之觉。

  是故住持般若波罗密多:

  菩萨修持般若波罗密多,罗汉听闻般若波罗密多,均称为「住持」,或「住世」,即维持义。故全句乃为「住世修持般若波罗密多」也。

  而寺庙之「住持」即是住世维持佛之正法也。    偈云:安「住」圆觉一心

  修「持」万行无失

  若误解,则成为「主持」。

  而运用般若波罗密多,普度众生,亦是「住持」之义。

  是故若不明白教理,祇是打铃打鼓,装模作样学事相,乃是盲修瞎练。盖每一样动作,必有一种理解与智慧,譬如手印等等皆是如此。

  是大神咒:

  是大神通咒。

  是大明咒:

  是大光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是无可比拟之咒。

  即说咒曰:

  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野。梭哈。

  唵:

  皈依三宝。

  揭谛:

  自度。

  揭谛:

  度他。

  波罗揭谛:

  度登彼岸。

  波罗僧揭谛:

  一切众生度登彼岸。

  菩提野梭哈:

  无上菩提即迅速成就。

  此为外修境界,内证境界则如下:

  唵:

  皈依三宝。

  揭谛:

  除我执。

  揭谛:

  除俱生我执。

  波罗揭谛:

  除法执。

  波罗僧指谛:

  除俱生法执。

  菩提野梭哈:

  无上菩提。

  其实,若明白《心要经》,即已经成佛矣。是故鄙人传法,皆属一元化制度:一个师父、一个本尊、一个法。普通人皆以师父多、法多,为 powerful(够劲),实乃错误。盖每位师父之出发点,有所不同:或由心识门而出,或循心性门生起,两个师父即有两条路径。倘若有十数条路径,试问行者何去何从?故师父愈多、法愈多,是愈容易走错路也。修行譬喻鑽牆穿洞,亦即鑽穿无明窠臼(ignorance) ,从洞裡脱颖而出,明心现性成佛也。修多法譬喻随处乱鑽,此处一鑽,彼处一鑽,终于是无一能洞穿也。

  是故若明白《心要经》,三数句则能彻悟也:

  「色不异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乃是菩萨修行方法;其中「色不异空」之境界尤为最高,能一说即明白成佛也。

  「无眼识界乃至无意识界」,亦是对菩萨而说,亦即是空六根、淨六尘、转八识是也。

  「无无明……亦无老死尽」,是对缘觉、独觉、辟支佛而说。

  「无苦集灭道」,是对阿罗汉而说。

  大众若明白《心要经》而修行,即能心悟,打破无明窠臼,自性与佛性合而为一,究竟成佛也,此为十二地妙觉。而乘愿再来,普度众生,建立报、化二土,是为十三地正觉也。

  成佛之道理,一本《心要经》,实已尽述;惜大众不能明白矣。而此《心要经》之真义,失传千年以上,除了本派祖师之外,全世界均无人懂得。

  (按:兹附录结归或流通分,以为行者参阅。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密多明句,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密多。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讚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密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佛说此经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并诸苾刍,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二、般若波罗蜜多心要经讲义

  西康诺那呼图克图法嗣大持明金刚上师阿闍黎耶

  莲花金刚藏班智达吴公润江圣者讲解

  金刚乘弟子顾寂曜编录

  【注一】

  《般若波罗蜜多心要经》共有五种译本:

  (一)姚秦 鸠摩罗什译,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   (二)唐 玄奘译,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三)唐 般若利言译,名同前。

  (四)宋 法月译,名《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五)宋 施护译,名《佛说圣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中国盛行奘师译本,日本通行罗师译本。此经梵本有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现所译者,乃全经心要,故祇译正宗分;序分及流通分均省略。又五种译本,三本均译作《心经》,与梵文原意微有不同。盖梵文「声达雅」一字相当于英文summary ,撮述全经精粹之意。事实上,此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之浓缩本,故改译为「心要」较为确当。若用现代文「中心」(center)亦近似之。惜目下各讲经法师均未留意及此;而一般不明教理者,甚至简称为《多心经》。更可笑者,将梵音「波罗蜜」之「蜜」字,误解为蜜蜂辛勤採蜜等等,曲解经意(详见融熙法师《葛籐集》),故请大众注意。

  【注二】

  「般若」华言「智慧」,但非第六度之智慧,乃第八度之实相般若;众生本具,无名相语言。为晓大众,言诠有三因地:

  (一)「实相般若」:即心体妙理,属一心体大,正因佛性,果上即法身德。

  (二)「观照般若」:即心光妙智,属一心智大,了因慧性,果上即般若德。

  (三)「文字般若」:或名「方便般若」,即心法妙用,属一心用大,缘因善性,果上即解脱德。

  所谓「三德秘藏」者也。古德云:「摩诃般若照,甚深解脱法。法身寂灭体,三一理常圆。」故唯一心圆满具足。如注三图解:

  【注三】

  体用不二………………………………………

  实相般若 ──体──法身(法身德)

  观照般若 ──智──报身(般若德)

  方便般若 ──用──应身(解脱德)

  定慧均等  止观双运…………………………

  《坛经》所云「定慧法门」,可移作「般若三昧」之注解:

  定慧一体无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持(止观双运)。定慧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注四】

  「波罗蜜多」,华语「离生灭」,渡登彼岸之意。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为「波罗蜜」。详言之:祇缘世人性无坚固,于一切法上有生灭相,流浪诸趣,未到真如之地,并是此岸;要具大智慧,于一切法圆满离生灭相(离相成佛),即是到彼岸。

  【注五】

  「圣观世音自在菩萨」是全名,为避唐太宗「圣」天子李「世」民讳,故不用「圣」及「世」两字,简称「观音菩萨」,或「观自在菩萨」。其修持方法(返闻闻自性)最合此方机缘,为「圆通第一」。此经是佛在灵鹫山入「甚深光明门三昧」,印证「观音禅定」所说。

  【注六】

  奘师本「照见五蕴皆空」句,经意微妙之处未能全部译出,故改为「照见五蕴自性归空」,此句实係全经精华。密宗有「归元修持法」、「淨业归空法门」,对于此节可以参详。诵淨业观空真言:「唵。娑拔瓦苏达。沙瓦达嘛。娑拔瓦。别苏多哼」。观想三宝化光,依、正二报顺我梵门而入,其光融我全身之内而为光蕴,令身心清淨,实则表示一心三观之空观也。兹再详述如下表:

  (一)外觉──澄心、智照、即假观:

  守六根,起心观察外境如幻、阳焰、梦、影、海市蜃楼、谷响、水月、浮泡、虚空花、旋火轮,均係幻境,绝无实体,故曰「照见五蕴自性归空」。功夫至此,六尘不染,了达「境外无心,心外无境」,前六识清淨矣。

  (二)内觉──住心、观照、即空观(看淨):

  以般若智返心内观,住心看淨,过、现、未、三心叵得。了知六根体性空、尘相假、识用妄,无诸妄念。「事外无心,心外无事」。功夫 至此,可以「度一切苦厄」,第七识末那清淨矣。

  (三)直觉──摄心、寂照、即中观:

  双离二边:离有边,故不取幻化;离空边,亦不取静相。惺惺寂寂,寂寂惺惺,直观寂灭无二之真心,汇归毗卢性海,直显法界真空性。

  「无相无不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功夫至此,第八识清淨矣。

  所以说「一心三观」是复性妙用、转识成智之最佳修持成佛方法,务希珍视。

  【注七】

  真空实相,离言离相。但为启迪修行,曲为表达,以中观「八不」喻,旁敲侧击,最能传神;惟此亦「但言假名词,引导于众生」,切勿执为实有。所谓「八不」:

  不生不灭──如明镜现幻像,绝无实体。

  不断不常──如江河水长流,刻刻不停。

  不一不异──如随方摄影,面面异相,原是一人。

  不来不去──如映画中人,本无动作,然栩栩如生。

  【注八】

  「安住明空三摩地」即成佛不二法门,入大解脱门,自性光明(母光)与法性光明(子光)打成一片,安住大空三昧,心光寂照遍恆沙(入定口诀须由上师亲传)。

  兹再简述各种修行方法:

  因修上品十善──果升天道

  因修中品十善──果为修罗

  因修下品十善──保持人身

  因修四谛法──成声闻罗汉

  因修十二因缘──成缘觉或称辟支佛

  因修六度万行──成菩萨

  因兴无缘慈、运同体悲──果地成佛

  如按部就班修行,须经三大劫,方得成佛;如依密宗红教无上智传承,即生成佛;其高下岂可以道里计耶?

  【注九】

  住持三摩地,即「安住圆觉一心,修持万行无失」。即远离诸幻,方觉心不动,而能安住任持。

  【注十】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野梭哈」。第一个「揭谛」係指我执;第二个「揭谛」指法执,即我、法两执;第三个「揭谛」係俱生我执;第四个「揭谛」係俱生法执而言。义谓破除我、法二执,及俱生我、法执,自度度他,度登彼岸,众生度尽,圆满菩提。修行到此,才算达到最终目的。听我偈云:

  修法不修心   学法不学佛   捨本而逐末   菩提心难发。

  以有所得心   向外驰求法   错乱而修习   若不回头觉

  犹如沙蒸饭   纵经恆沙劫   终不能成佛   普愿同修勉

  佛曆二九九九年岁次壬子拾月初十日

  香港 北角 名园西街四十九号二楼 诺那精舍

  吴 润 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