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
首先根据《涅槃经》的偈颂,分成三段配合三法印。
诸行无常,「行」这个字,它是贯穿到下面的「无常」跟「生灭法」的。「行」本来的意思就是「迁流相」,造作迁流叫「行」,不寂静的。但是在此是就着「藏教」的思想,「行」指的是三界的果报。三界的身心世界是无常的,只要是在三界之中得果报,这个果报体就是有变化性的,刹那无常、败坏无常,生命体就是给你一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稳性就是「诸行无常」。从「无常」之中,又知道了第二个道理:是生灭法。
是生灭法,「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果报体是无常变化的,从无常当中,我们知道这个果报体是苦恼的、不安稳的,故知我们对于果报体没有主宰性。若有主宰性,我们就能决定自己的身心状态,谁愿意让自己的身心世界苦恼、不安稳呢?
我们必须每一刹那、每一刹那去承受这种不安稳的果报,表示我们自己对于自己的生命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也显示出「无我」——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没有主宰性(是被业力主宰的)。因此,从「诸行无常」当中,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生灭无我的果报体,「是生灭法」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诸法无我」。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中,这种无常、无我、苦,都是我们所厌恶的,那麽我们该怎麽办呢?——「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们可以假藉戒、定、慧的法水,来息灭我们的三界因果,而达到寂灭、安乐的境界。
解释「寂灭」:
灭,在藏教的思想,三界的业力就像火一样燃烧,火有逼恼义,也有相续的意思,形容我们的业力一生一生的相续,这个「火」要到什麽时候才能停下来呢?那就要有戒、定、慧的法水,「生灭灭已」——用戒定慧的法水,把三界的烦恼火跟果报火给息灭了,就叫「灭」。「火」息灭了,逼恼性就消失了。「灭」了以后,内心就「寂」,寂静安乐的状态,从今而后生命在受用时是安稳的,不再恐怖下一刹那会有什麽灾难?不再恐怖下一生会到哪裡去?生命的安稳和快乐就叫「寂」——内心寂静安稳。
以「寂」跟「灭」来讚叹我们消灭了「无常」和「无我」的果报以后所产生的安乐。
因灭会真,灭非真谛;灭尚非真,况苦集道。
「因」指三界的因果。三界的因果消灭以后,就契会了真谛理(我空的真如),「灭」尚且不是真谛(涅槃仍是一种果报),「果报体」不是真谛。「涅槃」都还不是真谛,更何况是苦、集、道。(换句话说;四谛法门都是世俗谛。)(只要是「因果法则」,不管有漏法、无漏法都是世俗谛。)那麽真谛如何安立呢?
真谛在因果事相之外,故依衍教,判曰偏真。
「藏教」的真谛是必须超越因果法则的,因此依大乘摩诃衍教的定义,将它判为「偏真」。(换句话说;所谓真谛在因果事相之外,亦即;要嘛保存三界的果报,没有真谛!要有真谛,就必须放弃三界的果报。「真谛」在因果事相之外独立存在。)依此义而观察;藏教人偏重在「出离」。它讚叹「真谛」,而这个「真谛」是在三界的苦集灭道因果之外,所以说它是「偏真」,偏于我空真如这一部份。
二、名字即佛
本科是讲藏教的修行位次,它有六个位次;第一个讲的是「理即佛」,它主要是讲藏教的理论,理论是「业感缘起」,生命的本质是由身、口、意的业力所创造的。由此「业感缘起」的思想,而建立了实有二谛。此二谛约世俗谛言,就有所谓杂染因果和清淨因果。而在这些染淨的因果之外,有一个「我空」的真理独立存在,这就是「真谛」,真实不虚的!
蕅益大师以一个偈颂总持藏教的理论观念: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杂染的因果。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清淨的因果。
以下说明「名字即佛」:
「名字」,就是经典的语言文字。我们依止「名字」能通达真理,就是「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生。不从时、方、梵天、极微、四大等生。亦非无因缘,自然而生。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名字即」者,能够学习经典的文字,明白了「知一切法,从因缘生」的道理——显正。
佛在世时,有婆罗门外道,他们也提出了对于生命现象的理论,归纳出二理论:一是「常见」,一是「断见」。「常见」是邪因缘论,此理论主张:生命是从「时间」创造的。不管是外在环境,或内在身心,都受时节变化所影响,所以「时间」是决定果报的快乐或痛苦的主要因缘。或者是「方」,地方。比如「天意如此」,天是一个方所,不可思议的地方,有很大的力量可以主宰我们的命运。或者是「梵天」,生命原来是上帝的安排,是有明了性的上帝或大梵天或释提桓因来决定我们的祸福吉凶。或者是「极微」,是顺世外道,一般科学家,生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所组合的,生命是由「极微」所创造的。「四大」,地水火风称为四大,比如道家。以上这些是「邪因缘」论者对于生命的认知。另外有一种更严重的错误思想:无因缘论。生命没有因缘,一切都是偶然出现的,没有过去、没有未来,生命就只有今生。无因缘论的断灭见,最有可能造重大罪业——破邪。
佛出世后,将这些「邪因缘论」及「无因缘论」都否定掉了,这些都不是生命的真相。什麽才是生命的真相呢?——「知一切法,从因缘生」。一切法的出现,都有它的因缘,而此「因缘」就「藏教」而言,就是业力。各式各样的业力,就创造各式各样的果报。
从「知一切法,从因缘生」的思想当中,藏教它所要发明的就是——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这是藏教的真谛理。从一切法是因缘所生,我们可以明白一切法是无常、无我的。
「一切法」假藉「因缘」而有,而「因缘」是由「业力」而有,而「业」在造作时,是刹那生、刹那灭的,因此「业」的本质也是「生灭性」的,有生灭性的「因地」,当然「果报」也是生灭性的。如《八大人觉经》所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果报是生灭变异的,我们完全没有自主性。故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从因缘所生法当中看出我空的真理,一切法是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的,根本没有一个能够独立主宰的「我」,谁也不能决定生命的本质,只有业力。我们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就能进入藏教的「名字即佛」。(依据蕅益大师所定义;名字即——学名字,「学名字」是「闻经达理,断疑生信」。)
三、观行即佛
前面的「名字即佛」是学习经论的名字,主要是「教」的成分多,「观」的成分少。但是「观行即佛」是依「教」起「观」,境、智相应。从理解的教法中去观照真理,念念之间,能观的「智」跟所观的道理还能够相应,境、智相应就入了「观行即佛」。
◎观行即者: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外凡资粮位也。
藏教的「观行即佛」有三个阶位,第一个是「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别相念、总相念都是四念处)。此三位都属于「外凡资粮位」。「外凡」者,心游理外,身心有漏。这位的人,是凡夫没有断烦恼,而且心游理外。虽然他在寂静当中能跟正理有少分的相应,但是一与境界接触时,仍是心随境转(心随境转道理就失掉了),容易忘失正念,所以是「外凡」。(内凡就大不相同,内凡与境界接触时,道理就现前。)虽然他与真理不能时时相应,但可也趋向于真理了,已经在积集资粮了,积集资粮是包括福德跟智慧,但是从本文来看主要仍以「智慧」为主。这当中积集三种资粮: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
一、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淨观。(二)多瞋众生——慈悲观。(三)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以此五法为方便,调停其心令堪修念处,故名停心也。
先解释标题:「五,法门数目有五个法门。「停,停止。停止这一念烦恼的心思。用五个法门把粗重的烦恼停下来,就叫「五停心」。这五停心当中,第三个「多散众生数息观」是属于「止」,禅定的部分。其他四个都属于「观」。
(一)「多贪众生不淨观」:(请看附表p.8)
◎附表四——不淨观
十二因缘中的「爱」、「取」就是贪。当然,我们这一念爱取的心的所缘境有各式各样,但是主要是以「正报」为主,尤以男女的色身最为严重。因此站在治病的角度,重者先治。所以先修不淨观来对治我们对于色身的爱取。此中据《大乘义章》分二:(一)观自身不淨——厌离自身。
(二)观他身不淨——厌离他身。
慧远大师所作的《大乘义章》裡,不淨观有两个,第一,观自身的不淨,来对治我们对自身的爱着,使令我们厌离自身,破除我们的「身见」。其次,观他人的色身不淨,厌离他身,对治我们对于男女的贪欲。
(一)观自身不淨
一、种子不淨。二、住处不淨。三、自体不淨。四、外相不淨。五、究竟不淨。
观自身的五个不淨当中,事实上是我们把生命分成三个阶段来观察。我们的色身在住胎时是一个阶段(一跟二),三、四是出母胎以后,五则是死亡时。
「种子不淨」就是十二因缘裡面的「名色」位,色身产生的开始那一个「名色」是怎麽有的呢?「色」,物质这方面,父精母血的和合(腥羶垢秽的结合),这是色法的不淨。「名」是一念的贪爱心,也是不淨。不清淨的心法加上不淨的色法,产生了「名色「」。就缘起上而观察,一开始就是不淨了,是「种子不淨」。
「住处不淨」,种子在什麽环境裡滋润长大呢?在母亲的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整天吸食母亲的血液,跟很多的虫在一起,靠脓血的滋润慢慢长大,所以说不但是种子不淨,就是整个住胎时间,成长过程也在不清淨的环境滋润长大的,故说「住处不淨」。
「自体不淨」,出胎以后也是自体不淨,(自体不淨指内在相状)人的色身看起来似乎不错,但是内在的三十六种不淨物,这是自体不淨。
「外相不淨」,身体裡面的不淨并不是一直藏在裡面,它还会经常流出(涕、汗、大小便利等等),九孔流出不淨。如《智度论》上说:「种种不淨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
「究竟不淨」,死亡以后尸骨烂坏更是不清淨。
这是从生命的三个角度(住胎、出胎、死亡)观自己色身的五种不淨,这是对治我们的「身见」,我们这个色身不管你如何庄严它,如何滋润它,它毕竟是不清淨的,这个不清淨的本质是不能改变的。
(二)观他身不淨
第二个是观他人的色身,这是对治爱欲心,观他人色身有九想观。
一、死想:观想一个人死亡了。
二、胀想:死亡以后,身体开始膨胀变形。
三、青瘀想:膨胀到一个程度之后,身体开始青一块、黑一块的,连颜色都开始破坏了。
四、脓烂想:太膨胀之后破裂了,流出了脓血。
五、坏 想:进一步皮、肉都剥裂了,开始败坏。
六、血涂想:五脏败坏时充满血腥,血肉糢煳了。
七、虫噉想:血腥招感动物、昆虫来噉食。
八、骨锁想:肉被吃光了,只剩白骨一堆。
九、分散想:白骨的骨锁也坏掉了,支离破碎不成人形了。
从这样的一种观法,可以知道色身的不淨和无常的相貌。
最后以蕅益大师的偈颂作总结:
◎ 结要颂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饶你会庄矜,昼囊盛粪,一旦神离,不复堪亲近,切莫把未烂的骷髅认作真。
我们在最初来受生时,起因于一念贪爱的烦恼,然后有了四大(父精母血的四大),这种染污的色心和合就有了身体了。(可见种子一开始就不清淨。)这个色身由脓由血相和合由,这脓血合成的身体就经常是臭秽不淨的。
就算你多麽会庄严外表,毕竟还是「昼囊盛粪」。一旦死了以后,不复堪亲近。
千万不要去爱着这个毕竟会烂的骷髅。
由上观之,色身的不清淨是一个事实,可是我们却贪爱,这表示我们内心有颠倒,而颠倒随着业力而有——循业发现。
*一、多贪众生不淨观已讲完,接下来先讲第三:
(三)多散众生数息观:
有的人心思很散乱,他很难集中精神在他的所缘境上,「心」摄不住,经常忘失所缘,这就必须修「数息观」。是修「止」的一个方法。
宗喀巴大师说修「止」有三个内涵:(奢摩他)一、善取所缘境相貌。二、心于所缘专一安住。三、心于所缘相续安住。我们若是想要训练自己禅定的心识,第一要能善取所缘境的相貌,先设定所缘境,一般来说「数息」就是以「息」,出入息作为所观境。在淨土法门则是以「佛号」作为所观境。我们内心要能够取得所缘境的相貌,以「佛号」为例;一句弥陀念诵听,有三个次第:「念从心起」——从这一念信愿皈依的心生起。「声从口出」——嘴的振动把佛号声音创造出来。「音从耳入」——把「佛号」声音再从耳朵听回心裡。使令这一念心取到「佛号」的声音,心与佛号相接触了,这就是「善取所缘境」,是修禅定的第一步。
「取到所缘境」之后,接着就是「心于所缘专一安住」,也就是要把六根都摄起来——「都摄六根」,专注在所缘境上,(就像猫要去抓老鼠时一样,盯住猎物不使其跑掉。)都摄六根,淨念相继,这是「心于所缘专一安住」。第三,「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在「专注」的过程当中,会有昏沉、掉举等的烦恼活动,这必须加以对治,使令专注的情况能够相续,所谓的「淨念相继」。这就是修禅定的三个原则。
能够把「止」修好,可以使人寂静、调柔。再修「观」时,可以比较轻鬆。以上即是多散众生数息观。
(二)多瞋众生——慈悲观。(请看附表第五,p.10)
如果脾气大,动不动就对人发瞋,那麽就要修「慈悲观」。
◎附表五——慈悲观
此中依阿底峡尊者所传「七重因果法」教修。如《菩提道次第略论》云:「七因果者,谓圆满佛果从菩提心生,彼心从增上意乐生,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慈生,慈从报恩心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如斯次第,说为七也。」
「七重因果法」的传承是根据黄教宗喀巴大师的上师——阿底峡尊者所传。「七因果」者,圆满佛果(果)是从菩提心(因)所出生,而菩提心(果)是从增上意乐(因)而生,增上意乐(果)从大悲心(因)生出,大悲(果)是从慈心(因)生出来的,慈心(果)从报恩心(因)而来,而报恩的心(果)是因为念恩(因)而有,念恩的心(果)是从知母(因)的恩而生,依这样的辗转有七重的因果,前前引生后后,故说「七重因果」。「七重因果」的修行法门有两大部分,第一个前方便,第二是正修。
一、于诸有情修平等捨心——《略论》云:「其中若不先断除,对于一类有情起贪,及对一类有情起瞋之分类,而修平等心者,则任随生起慈悲,仍有类别,若缘于无类则不能生起,故当先修平等捨心也。」
修「七重因果」之前要先修「平等捨」心,如果不先修「平等捨」心,那麽你的慈悲心只能对跟你有缘的众生才会生起,与你无缘的,或是恶因缘的,你就没有办法生起慈悲心了,这是你本身的心不平等。要修「七重因果」必须先把不平等的心调伏,这样才能面对一切有情去修慈悲观。
如果不先断除对一类有情起贪(有缘众生),或者对一类有情起瞋(恶因缘众生)的心,不先断除这种不平等的心,就直接去修慈悲观,这样的慈悲心「仍有类别」,慈悲心有特定的对象,这样面对那些不是特定对象时,慈悲心就生不起来了,这样的「慈悲心」是不圆满的,所以我们必须先修「平等捨心」。
补充修「平等捨心」之方法:
修「平等捨心」的方法是观一切法是因缘生,对一类有情起贪的心,是有因缘的,也许是过去曾结了善的因缘,但是这样的事是不决定的,本来是冤家,因缘一变化可能变亲属,亲属也不决定,也许一言不合又变成冤家了。一切的法,都是因缘生不决定,由这样去观,把对一类有情起贪或起瞋的心调平,因为「因缘不决定」,或冤或亲都不决定,是从因缘有变化就改变的,因此内心的不平整必须先剷平,这是修「慈悲观」的前方便——修「平等捨心」。
二、修习七重因果:
(一)先修悦意之相——知母、念恩、报恩
所谓「悦意之相」者,对一切有情生珍爱之心也。凡夫之心想要离苦得乐,但是除「我」之外,其他的众生想不想离苦得乐与我没有关係。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悦意之相」显示众生与你很有关係,观众生与你的关係是多麽密切,你对他修「慈悲观」,这样的慈悲心才能够坚固勐厉,若不先修「悦意之相」就直接修「慈悲观」,那麽这个「慈悲观」是很脆弱的!(先把自己和众生的关係建立起来。)
我们观察众生时,把眼界扩大看到无量的生命,我们在有情的流转当中,有过去生,有未来生,无量无边的前生,每一个前生都要有一个母亲来生育我,养育我,那麽在无量无边的流转中,每一个有情都曾经作过我的母亲,这是「知母」,一切有情都曾经作过我的母亲。
「知母」而后「念恩」,感念他过去作我的母亲时,曾经给我的恩惠,所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忆念母亲含辛茹苦之恩。「念恩」而知「报恩」,报答母亲所赐给我之恩惠。透过「知母」、「念恩」、「报恩」的修习,与一切有情建立一个很亲密的关係,每一次的受生,都靠如母般的众生来养育才能成长,修「悦意之相」进而对一切众生生起感恩之心。
二、引生慈悲心量——「慈心」「悲心」、「增上意乐」
对一切有情生起感恩之心,这样才能引生「慈心」「悲心」、「增上意乐」。既然一切有情都曾经是我的母亲,那麽他没有快乐,我要给他快乐。这就是「慈心」——与乐。另外,他有痛苦,我要为他「拔苦」,「悲心」——拔苦。(主要是拔生死流转的苦)。
透过「知母」、「念恩」、「报恩」,使我们对众生採取了两种行动;与乐和拔苦(慈者,与乐。悲者,拔苦)。慈悲心生起之后,还要「增上意乐」,「增上」的意思就是;你对众生与乐拔苦的意乐,势力非常强大,也就是把「慈心」和「悲心」的力量再加强增上。
------8○竟 * 9○起------
三、成就菩提心愿——「菩提心」
为了给众生安乐,拔除众生的苦恼,内心当中生起另外一种心愿——为利有情愿成佛。赶快成佛,才能使令一切有情都能离苦得乐。
返回目录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