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下) 问答汇编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7日
来源:   作者:玛欣德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下) 问答汇编

 

  问 1:请问尊者,为何要受五戒?

  答: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的底线,作为佛弟子应该受持五戒。大家下一世想继续保住人身吗?如果想,就应当受持五戒。如果连五戒都持不好,那人身就很难保。

  业与果报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经常造恶、没有任何戒行者,将会堕落到四恶道。经常持守五戒的人,可以带来再投生为人的果报;修十善业道者可以投生天界;得禅那者可以投生梵天界;成就无色定者可以投生无色界。生命总是在六道轮回当中升沉,投生到哪里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行为。

  五戒是佛弟子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最低的限度也要受持五戒,如果连五戒都守持不好,那么想让未来变得更美好是很难的。

  问 2:请问尊者,如何受五戒?

  答:受五戒的程序很简单,整个过程不用五分钟。受五戒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步骤:

  1.求戒者念求受三皈五戒文。

  2.三皈依。这是最重要的步骤,因为五戒是在念完三皈依时成立的。

  3.念五戒文。念五戒文是为了明白所受持学处的内容。

  4.发愿。把持戒的功德导向涅槃。

  受戒程序一般有这四个步骤,详细内容可参考《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学处篇》。

  问 3:是否需要在比库面前受戒?在佛像前自受成立吗?

  答:根据传统,最好是在比库面前受戒。如果居住的地方找不到比库,在菩提树、佛塔或佛像前自受也是可以的。我们建议初次皈依受戒者在比库面前求受比较好,因所缘较强大,求受者的心也更强,受戒后会更加谨慎地守护。

  问 4:持五戒者为了养生保健,可以喝补酒吗?

  答:离酒类学处的巴利语是 surà -meraya-majja pamà daññhà na,surà 包括各种谷酒,meraya 是花酒、果酒,majja 是各种酒精类,pamà daññhà na 包括一切导致陶醉、放逸的麻醉品。对于酒,有些人喝一点酒就会脸红、心跳加速,但也有人喝很多都不会醉。所以,违犯这条学处并不是以喝多喝少,或者醉不醉来衡量的。除了医生开的处方药(如霍香正气水),只要含有酒精类的饮料都不要喝。

  问 5:如果破了其中一条戒应该怎么办?请以业来分析。

  答:破了其中一条戒,其实是没有很好地持守。五戒有两种受法:整体受和逐条受。如果把五戒当成一个整体受的话,那么破了其中一条,其他的也失效了。如果逐条受的话,破一条只有一条失效,其他四条还有效。

  在家人的五戒必须故意违犯才算破戒。例如杀生,只有故意杀死其他生命这才算破戒,非故意、没有心并不算犯。说虚妄语,有心骗人才算犯,因为说话快而口误并不算犯戒。并没有所谓的“方便妄语”,即使谎言对对方有利,但只要心存欺骗也是犯的。

  破戒了应该怎么办?应该重新受戒。重受之后,戒又恢复了。我们建议在家居士应该把受三皈五戒当成每天的日课,如果今天没有破戒,再受三皈五戒可以巩固,可以用五戒的标准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如果破了重新受则能恢复,好像衣服破了就补,身体伤了就涂药。同时,受戒和持戒是功德善业,是十种造福业事的第二种。

  有些人认为没有受戒,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旦受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试问:五戒的哪一条学处是可以做、值得做的呢?从业果法则来说,不管你有没有受戒,只要故意作恶,就是不善业,恶业成熟就要遭受恶报,并不会因为你没有持戒去作恶就能幸免。

  我们总是鼓励在家人受戒,有些学处虽然无法永久受持,但是暂时持守也是有功德的,哪怕只有一天、两天的时间。还有,受了戒不去做某些恶行就有持戒的功德,没受戒不作恶只是没做。例如不乱搞男女关系,对持戒者来说就有持戒的功德,对没受戒者来说只是遵循社会伦理道德而已。

  问 6:尊者,过午不食对培育定力有帮助吗?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人类要少吃多餐,暴饮暴食、饥饱不定容易得胃病。上座部的出家人大多数脾胃虚弱,请问过午不食只是为了持戒,还是有其证禅那的殊胜意义?

  答:请问你是如何知道上座部的出家人大多数都脾胃虚弱呢?

  首先,离非时食是为了持戒,因为佛陀制定出家人不能非时食,所以我们都不会在非时进食。持戒不需要谈条件、讲理由。其次,如果我们一日三餐,这和在家人有什么区别?出家人依靠居士供养,一天到晚去托钵不就等于为食奔走?再者,所谓“饱暖思淫欲”,吃饱喝足容易想入非非,离非时食对梵行有帮助。还有,离非时食不会把太多时间浪费在饮食上,有利于精进禅修,培育定慧。所以,离非时食有很多种利益。

  问 7:我们可以受在家十戒吗?在家十戒与出家十戒有何不同?求受十戒是否要向尊者求受,或者在佛像前自己诵戒也可以?

  答:有四种十戒,分别为:

  1.沙马内拉的出家十戒法(dasa-sà maõ era-pabbajja-sãladhamma);

  2.沙马内莉的出家十戒 法(dasa-sà maõ erã-pabbajja-sãladhamma);

  3.十戒尼的出家十戒法(dasa-pabbajja-sãla dhamma);

  4.在家人的十戒法(dasa-gahaññha-sãla dhamma)。

  前三种十戒属于出家戒,后面一种属于在家戒。它们在条目、内容上完全相同,但受持者的身份各异。沙马内拉十戒必须在比库前受得。现在上座部佛教已经没有比库尼传承了,所以也没有沙马内莉。

  十戒尼的出家十戒也是从比库那里受得的。受持在家十戒者不用剃头也不用穿袈裟,但必须在持戒期间完全不触摸、管理金钱。如果在家受持比较困难,可以到寺院里面受持。虽然在家戒都可以在佛像前受,但是到寺院向比库求受会有更强的信心。

  问 8:女众能不能在此生证得阿拉汉果?因为现在已经没有比库尼,十戒尼能证得阿拉汉吗?在家受持五戒或八戒能证得阿拉汉吗?

  答:如果想知道十戒尼能不能在今生证得阿拉汉果,你们应该先成为十戒尼,然后精进禅修,用实际行动来获得答案。当然,在家女众受持五戒或八戒还是可以证得阿拉汉的,不过,她必须在当天般涅槃。

  问 9:不知为什么我的禅修会退步?坐的时间越来越短,老是坐不下去,该怎么办?

  答:禅修退步的基本原因是五盖。五盖是障碍禅修的主因,禅修者应检查造成退步的原因是哪一盖。如果外缘多,心就很难平静。

  身体的原因也可能造成禅修退步。例如禅修一直力不从心,一禅坐就容易疲劳,这可能是由身体的疾病造成。如果是身体的原因,建议去看看中医,同时平时要注意运动、饮食,多方面调理。当然,禅修和年龄也有关系,年纪太大才禅修,障碍会比较多。

  问 10:是否有所谓的快捷、善巧的修行方法,先让禅修者大致地体会初禅至四禅,之后再踏实地稳定其基础?

  答:确实有些人存在这种想法,但它对于禅修是有害的!我们修行的最终目标是断除烦恼,所以要强调求稳不求快。断除烦恼来不得半点儿戏,为了定力稳一点,基础打扎实一点,速度宁可慢也不马虎。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不稳是要命的事,只求速度不求质量,盖到一半时就惨了,进退不得,只能算是“豆腐渣”工程。所以,修行一定要脚踏实地,稳稳当当地前进!

  问 11:禅修者可否在定力不稳的情况下查五禅支,或者进修三十二身分。听人说在没有禅相之光的情况下也可以修到三十二分身分,请问尊者,这种修法是否有后遗症?

  答:业处老师会强调禅修者应该在定力稳固的情况下才查禅支。特别是第一次查禅支时,定力一定要稳,要达到一定的质量,因为这样才能查得准确。假如因定力不稳而查不到禅支或者查不清楚,会使自己的信心受动摇。

  定力不稳或者没有定力也可以修三十二身分,因为三十二身分也可以作为入门业处。有两种修三十二身分的方法:一、先修入出息念或其他业处,成就禅那后,再借助智慧之光来转修三十二身分。通过这种三十二身分的修法可以证得初禅。二、只是把三十二身分作为调心业处,或者作为暂时镇伏贪欲的方法,则有没有智慧之光也可以修。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取决定于禅修者修三十二身分的目的。

  问 12:有人说修习“四念处”只需内观,只需如实了知自身里的名色现象,至于外观,因为禅修者不可能直接地体验别人的名色现象,所以外观并非必要。也有人把“外观”解释为观照自己身体的表面,仍然属于自身的范围。请问尊者您对此的看法如何?

  答:要修习四念处,必须依照《大念处经》的教导。佛陀在该经中以教导修观为主,身、受、心、法四种念处一共分为二十一种业处。佛陀每教导一种业处,其后半段都会如此强调(例如身念处):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

  义注清楚地解释“于内身”(ajjhattaü và kà ye)是指“对自己之身”(attano và kà ye),“于外身”(bahiddhà và kà ye)是指“对他人之身”(parassa và kà ye),“于内外身”(ajjhatta-bahiddhà và kà ye)是指“一时对自己,一时对他人之身”(kà lena và attano, kà lena và parassa kà ye)。

  又如在解释受念处时,同样强调必须观照内外诸受:如‚此通过把握乐受等,或对自己的诸受,或对他人的诸受,或一时对自己、一时对他人的诸受随观受而住。‛(D.A.2.380)

  对心念处和法念处也是同样,必须内观自己的和外观他人的。

  假如有人以“不可能直接地体验”为由而否定外观,那么,在这篇《大念处经》中佛陀教导九墓地观时,是否说过必须直接体验死尸才能修习呢?

  我们应该考虑一下,为什么佛陀要在一篇经文中不厌其烦地重复强调内观、外观、内外观呢?第一是因为重要,外观对培育观智很重要。人并不只是对自身才会产生执著,也会贪爱、执著外在的对象,只有观照外在的名色法,才能破除对外在对象的贪爱执著。第二是因为必要,在修维巴沙那时,外观是不可或缺的。《法集义注》和《清净之道》还肯定地说,只是纯粹内观是不可能证悟圣道的,也应外观,必须观照他人的诸蕴,以及无生命物体的无常、苦、无我。(Dhs.A.350; Vm.74)

  所以,只要你希望证悟涅槃,就应当遵照佛陀的教导,修维巴沙那时必须内观、外观、内外观!

  问 13:请慈悲解释一下,如何正确地观外在的名法?

  答:首先要观照内在的名法,然后才能观照外在的名法。因为观智并不能知道某个人心里具体想的是什么、生起的是什么心,所以观外在名法时,不需要辨识这个人生起什么名法、那个人生起什么名法,只需整体地观照。观内在名法可以详细地观善速行、不善速行,但外观时则不必要。为什么呢?因为确切知道某个人生起什么心属于他心智的范畴,而不是观智的范畴。

  问 14:在修习缘起的时候逆观我们的过去世,如果很清楚地看到自己是人或天人,然后再去查有分之间的连结并分析名色法。那当我们看到人或者天人,是用神通还是用缘起的观智呢?

  答:这里我想引用《相应部•可食经》及其义注的解释:该经提到,有些沙门、婆罗门通过观智(vipassanà vasena)忆念过去世,‚他们一切皆是忆念五取蕴,或它们中的一种‛(sabbete pa¤ cupà dà nakkhandhe anussaranti etesaü vàa¤ ¤ ataraü )。

  该经义注补充解释:ßAbhi¤ ¤ à vasena hi samanussarantassa khandhà piupà dà nakkhandhà pi khandhapañibaddhà pi paõ õ attipià rammaõ aü hotiyeva.û通过神通能忆念的所缘乃是蕴、取蕴、与蕴的关系和概念。‛(S.A.3.79)

  这里明确提到观智和神通的区别:观智只能看到五取蕴或其中一种,而神通可以看到五蕴、五取蕴和与五蕴有关系的事物,还能了知概念法。什么意思呢?神通和观智是不同的,神通的能力范围更广,而观智要窄一点。观智只能看到五取蕴(pa¤ cupà dà nakkhandhà ),而不是五蕴。五取蕴属于世间的,并不包括出世间心,而五蕴也包括出世间心。神通还可以看到和五蕴有关的其他所缘,以及概念法,这些都超出了观智的能力范围。

  能忆念过去世生存状态的神通叫做“宿住随念智”(pubbenivà sà nussati ¤ à õ a),即俗称的宿命通。它能知道自己的过去世生活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镇、哪一个村,当时叫什么名字,父亲叫什么名字、母亲叫什么名字、几岁时做过什么、几岁去世。这些是宿住随念智的能力范围。

  修习缘起的观智能不能看到这些呢?不能!观智的所缘只是名色法。例如修缘起时知道过去生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能通过查性根色才知道。所以,请不要把缘起智幻想得那么神通广大。

  现在外界有些人批评帕奥西亚多,他们认为只有神通才能见到过去世。由于他们没有深入地了解经教,也刻意地忽略佛陀强调必须如实观照过去五蕴的教导,于是武断地否定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这些人就像瞎子不相信有光明的存在一样。

  因此,修习缘起不是用神通,而是用观智,这点必须清晰。用缘起智辨识自己过去世时,并不知道自已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里、身份为何,只能通过某些影相来推知当时的状况。例如,有位禅修者在辨识过去第四世时,发现当时他的心很平静,并且看到当时经常披着黄衣,颜色是究竟法,是观智的范畴。心平静且经常披黄衣,身份很可能是出家人。

  但到底是比库还是隐士,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于是他去请教帕奥西亚多,西亚多说:“你去查一查当时他有没有修佛随念,如果有,应该是比库。”结果他发现那一世是名比库。他通过这种方法来辨识当时的身份。但是用神通一看就能看到当时的形象,长成什么样,长得漂亮还是丑陋等等。

  问 15:尊者,修缘起时所看到的过去世和用神通所看到的不同,用神通所看到的更为清楚,那修缘起时所看到的过去世会出差错吗?业处老师会把看错的纠正过来吗?如果会,那老师就是有神通了,对吗?

  答:如果禅修者定力强,在修缘起时所看到的过去世和神通所看到的差不多。也就是说,修缘起时看到的是这样,之后有机会修神通时看到的也是这样,只不过用神通能看得更清楚而已。

  确实有些禅修者由于定力不足或缺乏教理基础而出差错。同时,业处老师判断禅修者修得正确还是错误,通常都不是用神通去检查,而是根据教理去检查。例如有位禅修者报告说她观其过去世曾投生到梵天界,在那一生中她曾经修过入出息念。然而,只要懂得教理的人都清楚梵天人没有呼吸,当然不可能修入出息念了。假如一个不懂教理、不具资格的“业处老师”,也可能会相信这种情况,结果造成误导学生。所以作为一名业处老师,不仅自己要有止观体验,还要懂得经论。假如只有禅修体验而不懂经论,那么只要超出他体验的范畴,就不能正确地去指导和检查禅修者。

  禅修者必须诚实,这是最起码的素质要求。帕奥西亚多说过,他从不印证任何禅修者,他只是依照巴利三藏及其义注来指导和检查禅修者。没有太多的个人经验,也没有太多的神秘成份,这样的禅法才更加可靠。至于说修对还是修错,要看禅修者是否诚实。确实有些禅修者为了赶快修完、快点出去教人,在禅修报告时夸大其词或弄虚作假,这种做法只是害人害己。我们要做一名诚实的禅修者,修行是为了自己断烦恼,而不是为了他人的羡慕,不是为了老师的夸奖,不是为了好为人师。

  问 16:社会上有一种催眠术,能够使人回溯到前世,找回前世的记忆。您认为他们的前世体验可靠吗?在催眠状态下有回溯前世能力的人,禅修修到缘起时是否得心应手,还是有阻碍呢?如何以阿毗达摩来解释被催眠时的意识状态?

  答:催眠有些可靠,有些则不可靠,我们不能用一个人进入催眠状态来衡量他所见到的是不是真实的。催眠术和修缘起无关,在催眠状态下的人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自己往往做不了主。但是修缘起时心智必须很清楚,要用智慧来观照,它们两者有本质的差别。

  催眠术能让受催眠者进入半睡眠状态,那时他的意门心路很微弱,他的理性也会很低,于是就会在催眠师的指令或暗示下想象某个对象、说出某些话语,或者做出某些动作。

  例如在半睡梦状态下听到某种听音,我们就可能根据这个声音一直联想下去做某一类的梦。这些梦多数都是虚假的。对于受催眠者,由于他处于半睡眠状态,也会按照催眠师的语言想象某些情景,产生某些经验,或者唤醒过去的记忆。这些记忆有可能是真的,但也有可能是在催眠师的暗示下产生的幻觉,所以我们很难说催眠状态下说出的前世体验可靠还是不可靠。

  问 17:禅修者想要完成观智,对于选择证悟涅槃是不是很重要,否则是不是必须要行菩萨道?

  答:如果禅修者选择行菩萨道,那么他的观智最高只能达到行舍智,这是菩萨最高的观智。一位菩萨只要曾经被一位活着的佛陀授记,尽管在某些生中他对轮回很厌离,他的观智最高也只能够达到行舍智,这是他们的智慧巴拉密(pa¤ ¤ àpāramī)。因为行舍智之后紧接着就是随顺智,然后是种姓智,种姓智紧接着就是道智和果智,而菩萨不可能证悟道智和果智,一旦证悟道智和果智就成佛了,所以他的观智只能够维持在行舍智的阶段。为什么?因为菩萨的最终目标是在没有佛陀出世的时候自己证悟一切知智,要证悟一切知智必须圆满十种巴拉密或者三十种巴拉密。对于一般的禅修者来说,只要没有得到佛陀的授记,他的未来并没有确定要成为未来佛的弟子、独觉佛或者正自觉者,那么当他修到行舍智阶段时,就可以选择在今生证悟涅槃。如果想在今生证悟涅槃,他在行舍智的阶段应当持续地复习过去所修过的各种观法,例如四十种思惟法、七色观法、七非色观法等,重复地观照内在、外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名法、色法,使巴拉密尽早成熟。一旦巴拉密成熟,行舍智之后紧接着的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这四种智都会在一个心路中连续生起,换言之,这四种智在不到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成熟,他就成了圣者。所以,如果禅修者要完成观智,他可以选择证悟涅槃;如果不想在今生证悟涅槃,他只需维持到行舍智的阶段。也有个别禅修者想要在未来见到未来佛,他今生修观也只修到行舍智的阶段,然后发愿投生天界并遇到未来的佛陀。

  问 18:请问涅槃是不是常乐我净?

  答:相对于诸行无常,你也许可以说涅槃是恒常的;相对于诸行皆苦,你可以说涅槃是乐的;相对于诸行不净,你可以说涅槃是清净的;然而,涅槃是无我。假如认为涅槃是“我”,那和外道所执取的“究竟我” 胜义我” Paramà rtha Atman)“、(梵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佛陀说过 ß Sabbe dhammà anattà 'tiû ——诸法无我。这里的诸法也包括称为“无为法”的涅槃。不过,由于凡夫根深蒂固的我见、我执,还是有人喜欢把涅槃误解为大我、真我、真心、本心、本体、本性、自性等等,其实这些都不外乎是“识蕴我” “离蕴我”或等邪见的不同表达方式而已。当然,只要证悟了初果,就不可能再产生“涅槃是我”“涅槃有我”之类的邪见。

  问 19:佛陀说过“思即是业”,若只是生起恶念,还没有身、语的造作,是否在造恶业?这种业是否会成熟?心念的生起是很快的,如何对治不善心的生起?

  答:对!虽然只是生起恶念,还没有身、语的造作,但恶业已经构成,只要遇到因缘,这种恶业仍然会成熟,甚至可能会堕落恶趣。例如你对佛陀或者一位圣者生气,尽管还没有行动或语言上的冒犯,但假如你在那一刻死去的话,还是会堕落到恶趣。

  心念的生灭是很快的。如何对治不善心的生起?要用如理作意和正念正知!通过正知及时知道自己生起不善心,接着用如理作意摆正心念的方向,再用正念守护心念。正知犹如警察敏锐的眼睛,能迅速知道扒手在偷东西;如理作意犹如用手取回被偷走的东西;正念犹如有力的双手保护着自己的财物。可以用如理作意和正念正知来对治不善心的生起。

  问 20:居士皈依三宝,生起供养、感恩、尊敬之心是爱的表现,出家人对众生慈悲为怀,这种慈悲在我看来也是一种伟大的爱。书上也说佛陀对众生充满了爱,请问这种爱与贪爱有何本质上的区别?

  答:这是慈爱和贪爱的区别。虽然慈爱和贪爱的表现都是柔软、友好,希望对方获得快乐、幸福,但是,慈爱是无条件的付出。贪爱也是一种付出,但其目的是为了拥有、占有对方,是有条件的付出。慈爱是不会求回报,贪爱需要回报;慈爱不会带来痛苦,但贪爱的结果往往是痛苦。所以慈爱和贪爱在字面上都是爱,但这两种爱却有本质上的区别。

  问 21:请问放生鱼和鸟也算是布施吗?

  答:是的,放生也是布施,也是一种善业。不过,随缘放生能救护众生的生命,而盲目的、大量的放生不仅会破坏动物食物链的平衡,还会造成生命在被抓捕、运输、待售过程中大量死亡等等。

  当然,巴利经典并没有放生的记载,放生也不是上座部佛教的传统。在上座部地区偶尔也可以看到有人放生,但那是在家人的事。

  问 22:北传佛教的唯识学把识分为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末那识为自我执著心,而阿赖耶识被解作库藏之义,犹如计算机的记忆库一样。请问如何以阿毗达摩来解释这第七、第八识?

  答:上座部佛教并没有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而且这种见解在上座部佛教是说不通的。个别南北杂糅者把“有分心”比附为“阿赖耶识”,这是错误的。

  上座部佛教所说“有分心”并不是轮回的主体,不是宇宙万有之本,也不是一个恒常的存在,它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一生起就立刻灭去。只要有六门心路生起,有分心就灭去了;只有心路灭去,有分心才会生起。由于在一期生命当中,不同心识刹那的有分心都属于同一类型心,例如悦俱智相应的果报心,这些心识相续不断地生灭着,维持心流不会中断,于是称为名相续流。就好像敲木鱼,虽然发出的声音都一样,但每一下都是不同的声音。另外,不同世的有分心也各不相同,例如今世是人,有分心是舍俱智相应的果报心,下一世是一只动物,有分心则是舍俱推度心。因此,有分心并不是一种实体,它和所有的其他心识一样,没有一刹那的停留。

  问 23:如何知道自己是二因或三因结生者?

  答:有两种方法可以知道自己是二因或三因结生者:

  一、拥有禅那者必定是三因结生者。想知道自己是否三因结生者,应该精进禅修,证得了禅那就可以肯定自己是三因结生者。

  二、想知道自己的结生心属于哪种类型,是以二因善业还是三因善业带来今生的投生,唯有修到缘起时才能知道。

  问 24:二因结生者是否因为结生心中没有无痴,所以没办法生起智慧之心,以至于无法证得禅那?

  答:结生心没有无痴心所称为二因结生心,它只有无贪和无瞋两种因。不过,二因结生心者的速行心仍然能够生起智慧。结生心、有分心属于果报心,它们只是过去所造之业带来的果报,但是在生命期间仍然可以造有智慧之业,造智慧之业是在速行心里造的。难道二因结生者就不能修行吗?更需要修行!人穷更需要拼搏!果报不好,为了改变未来,应该造更好的业。同样地,即使自己很不幸成为二因结生者,也应该在今生、在当下努力造三因善业。如果这些善业能在临终的时候成熟带来新的生命,那么未来世就能投生为三因结生者。

  问 25:二因结生者为什么不能证得禅那呢?

  答:因为二因结生者的有分心也是二因果报心,这种心比较弱,无法支持作为广大心的禅那速行的生起。

  问 26:若是二因结生者,应如何做出改变?

  答:如果是二因结生者,今生是没办法改变这种果报的,但是下一生就有可能改变。青蛙天子的故事就是个例子,青蛙的结生心是不善果报推度心,属于恶趣的无因结生,但它在临终时听取跋嘎瓦的声相,以三因善心投生为三因结生的天人,成为天人后,通过听闻佛陀说法而证得初果。这只青蛙的三因善业只是在临死的时候才造下的。青蛙都有可能造三因善业,我们人为什么不可能!所以,如果下辈子想要成为三因结生者,今生应该多造三因善业。

  如何才能够更有把握地让下一世投生为三因结生者呢?可以用业的四种成熟顺序来解答。虽然二因结生者和无因结生者今生不可能造极重的禅那善业,但他可以造善的惯行业。今生经常造三因善业,这些经常造作的就称为惯行业。

  哪些是三因善业?有智慧地布施,有智慧地持戒、禅修,恭敬、服务、回向功德、随喜功德,只要有智慧地造业,都是三因善业。只要他经常造作的殊胜三因善业中的任何一种在他临终时成熟,他下一生就能投生为三因结生者。如果大家现在习惯于禅修,在临终的时候你也能习惯地专注业处,下一生就能以禅修之心作为结生心,到下一生你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证得禅那。总之,我们懂得了业果法则,就应该懂得掌握自己的命运,懂得把握机会改变未来。

  问 27:请问尊者,三因心有没有强弱之分?会否影响证得禅那与道果智吗?

  答:三因善业有强弱之分。以布施为例,供养清净僧团和布施一个乞丐都是布施善业,布施者都是欢喜、主动且有智慧地做,但是做这两种布施时心的强度一样吗?差异很大!同时,以殊胜的三因善心成熟并带来投生者,其结生心是三因结生心;以低劣的三因善心成熟并带来结生者,其结生心只是二因结生心。另外,同样是三因结生心,它们名法数量也一样,但是在心的强度上还是有差别的。不过,只要是三因结生者,就有可能证得禅那与道果。

  问 28:如果眷属否定因果法则或者持戒,应该怎样改变他们的想法?

  答:首先明确一点,身教重于言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这是最好的方法。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向他们讲些可以接受的道理。因果法则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任何事物都有它们产生和存在的因。有些人不信过去世、未来世,但有许多事情在今生就可以证明。例如有些作恶的人往往晚年凄凉或者不得好死;经常做好事的人命运越来越好,福报越来越好。业不可能马上成熟,但是从长远眼光来看还是有效果的。很简单的例子,某人在学生时代不认真读书,长大后找工作都可能成问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很简单的因果法则。还可以讲一些因果故事来慢慢转化他们的心念。

  也有许多人会误解持戒,但可以换个角度跟他解释。戒是修养、品德、品行的意思,你不想提升自己的品德吗?你希望别人说你没有修养、没有品德吗?你想和没有道德的人在一起吗?那持戒有什么不好呢?

  佛陀说过,持戒有无悔的功德。持守好戒,不做什么亏心事,内心坦坦荡荡,问心无愧。持戒还有很多功德,可以作为培育定力的基础,还可以投生到人天等等。

  问 29:为什么所有未来佛都要化生在喜足天(Tusita)后再投生到人界成佛?

  答:这是五种定律中的法的定律(dhammaniyà ma)。一切菩萨在他的最后第二生都会投生到喜足天,最后一生必定降生在人间的瞻部洲(Jambudãpa),然后出家,修行成佛。

  问 30:如何才能投生到喜足天并且能够见到下一位佛陀?

  答:具足相应的愿和善业,才可能投生到喜足天。

  愿是他想要投生到喜足天的无明、爱和取,然后再去造作善业。什么善业可以投生到喜足天呢?他应该具足:

  1.信(saddhà ):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对业果法则有信心。

  2.戒(sãla):清净地持守五戒。

  3.闻(suta):多闻,听闻、学习佛法。

  4.舍(cāga):有布施的善业。

  5.慧(pa¤ ¤ à ):拥有观智,要知见四圣谛。

  通过很强的愿和强有力的善行,可以投生到喜足天。如果他有很强烈的意愿希望在未来美德亚(Metteyya)佛陀降生到人间的时候成为其弟子,也是可以实现的。

  问 31:投生到哪里才能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证悟涅槃?如果投生为人,如何在成长时期能够长时间遇到善友?

  答:可以选择投生到人界或天界。如果想投生到人界,应当经常造作能够投生为人的强力善业,并且发愿下一生投生为遇到正法的禅修者。也可发愿下一世能遇到教导正法、教导禅修的善友(kalyà õ amitta)、良师益友。其巴利语是这样念的:

  ß Iminà pu¤ ¤ akammena, mà me bà lasamà gamo,

  sataü samà gamo hotu, yà va nibbà napattiyà !û

  以此功德业,我不遇愚人,愿会遇善士,直到证涅槃!‛

  意思是:愿我通过所做这些善业功德,使我今后一直到证悟涅槃都不会遇到愚人,有机会遇到善士、善友。通过这样发愿,并且在善业的支助下,在以后轮回的过程中就不会被狐朋狗友、恶人、愚人拉去一起做坏事,而有机会遇到良师益友。

  另一种方法是投生天界。为什么投生为天人也有可能证悟涅槃呢?佛陀在世时,有很多在家人和出家人都已经证得初果或第二果,这些圣者很多都投生到天界。由于天人的寿命很长,假如我们投生到天界仍然可以见到他们,成为你的良师益友,你可以向他们学习佛法、讨论佛法,在天界也有说法、教法的天人。但是,投生到天界比较危险,因为天界太快乐了,很容易因为享乐而迷失自己。因此,除了要造很强的善业外,还应发愿投生为修行正法的天人,这样的未来才相对比较保险。

  问 32:有分灭时是否与医学角度中的脑死亡或心跳停止吻合?

  答:我并不清楚现代医学具体以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死亡。据说有些国家以脑死亡来衡量,有些是以心跳停止来衡量。而佛教所说的死亡则是指以下两项同时发生:

  1.名法:有分心停止,死心灭去,不再有心识。

  2.色法:命根断绝,只剩下一堆时节生色。

  如果医学所定义的死亡是准确的话,就不会发生假死现象,也不会出现濒死经验学了。不过,一名拥有神通者想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死亡,可以查看对方的有分,如果有分是暗的,则可以确定已经死亡。如果有分还明亮或者灰白,则还没有死。这是用神通来确定死亡的方法。

  问 33:请问业和业相有何区别?

  答:业和业相都是临死心路的所缘。业是指过去造作的善业或恶业,而业相是过去造业所使用的工具或有关的影像。以布施善业在临终时成熟为例,看到自己布施的影像,这是业;看到布施的食物或所布施的对象,这是业相。

  问 34:请问作为临死心路的所缘的业或业相,是否一定是这一生所造的业或业相呢?是不是这一生所造的次生受业成熟?有没有可能以前所造的后后受业成熟而呈现为业或业相呢?在追查前一生临死心路的所缘时,会不会看到更久以前所造的业呢?

  答:没错,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并非今生所造的业必定会在临死的时候成熟并带来结生,有时很多世以前所造的业也有可能成熟。因为某种业的成熟需要因缘,如果因缘不具足,其他的业可能会成熟。假如投生到下一生的业必定是当生所造的,那么动物就几乎没有机会投生为人或天人了,因为动物几乎没有行善的机会。你叫一条狗去布施,怎么布施?你叫一只狗持戒,它持什么戒?你叫它禅修,它怎么禅修?它一天到晚只想着找吃的,还有在发情期找配偶,动物就是这样。如果不是过去的善业成熟,地狱众生将永远呆在地狱里。所以,过去第二世、第三世,乃至更久远以前的业都有可能成熟,使众生投生到更高的境界,或者堕落到恶趣中去。

  在圣典中也可以看到很多例子,比如佛陀在世时的持五戒(Pa¤ casãla Samà dà niya)尊者,他在年轻时就证得了阿拉汉果。他在过去咖沙巴佛时期很清净地持了两万年的五戒,由于这种善业,使他在两尊佛之间的漫长时间内没有一世堕落到恶趣,持戒的功德支持他生生世世都在人天中轮回。

  我 们 再 看 拔 古 喇 (Bà kula) 尊 者 , 他 在 过 去 红 莲 花(Paduma)佛陀的时代,发愿成为果德玛佛陀教法中寿命最

  长、健康第一的弟子,同时他治好了僧团由于食物中毒引起的疾病,结果从那时开始一直到我们果德玛佛陀的时代,一直都是在人天中轮回,没有一世堕落到恶趣。

  这些都是后后受业成熟的例子。如果经常造作强力善业,这些善业有可能在很多世当中成熟,成为令生业或支持业。因果法则的运作就是如此。有时候不善业也有可能在临终时成熟,而使经常造善业者堕落到恶趣;有时候经常造恶业的人,也有可能因为某种善业成熟,而使他侥幸地投生到人天善趣。

  问 35:临终者在往生之前修佛随念,可以往生他方净土吗?

  答:根据业果法则,一个人在临终时忆念佛陀的功德,将能够投生到天界,最低限度也能投生到人界。因为随念佛陀的功德属于欲界善心,以善心往生能投生到人天善趣。但是,上座部佛教并没有他方净土的说法。

  问 36:密教传有中阴救度法,教授有关临死时的一系列修法,据说可任意选择往生之路。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岂不是那些平日无恶不作、罪恶滔天的人,只要临死时方法得当即可升天了?

  答:临终关怀确实有可能使恶人下一辈子投生到善趣,但是业果法则并不会因为他投生善趣就赦免他。例如有个猎人,临终时想起他曾经去过的一间寺院,结果死后竟然能投生为树神。但是这个树神长得很难看,而且很短命,临终时因为过去打猎的恶业成熟而堕落到地狱中。你说业果法则公平不公平?

  问 37:请问是不是初禅以上的定力才叫做禅那?要投生为天人最低限度是不是要修到初禅?

  答:对,初禅及其以上的定力才能称为禅那,还没到初禅的定力只能叫近行定。虽然近行定很靠近禅那,但是不能称为禅那。共有八种禅那:四种色界禅那及四种无色界禅那,合称八定。

  对于凡夫及初果、二果圣者来说,想投生为梵天人最低要修到初禅;但是三果圣者已经断尽了对于欲界的贪爱,导致他们再投生欲界的烦恼已经被断除,所以,即使没有禅那的三果圣者也能投生梵天界。

  想投生为欲界的六欲天人就不一定需要拥有禅那,造作欲界善业即能投生为天人。

  问 38:如果初果和二果圣者下一世轮回为人或天人的话,他们会知道自己是初果或二果圣者吗?

  答:如果他们投生为人的话,通常并不知道自己是圣者,但是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自然不会故意违犯五戒。如果他们持续地修行,将能知道自己前世曾经证得圣道圣果。

  如果他们投生为天人,就有能力知道自己前世已经证得圣道圣果。

  问 39:有人说上座部佛教是原始佛教。请尊者开示:什么是原始佛教?上座部佛教是不是原始佛教?

  答:“原始佛教”是指佛陀在世时直到佛陀般涅槃后一百年部派分裂前大约一百五十年左右时间的佛教形态,或者说它是佛陀及其亲传弟子生活和教化的时期。当时的僧团都以果德玛佛陀为唯一的导师,以佛陀教导的四圣谛、八圣道、三学等为修学规范,过着托钵维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

  原始佛教是个历史观念,只代表两千五百多年前那个历史时期的佛教形态。而上座部佛教是个传承观念,是一直流传至今日的活生生的佛教流派。原始佛教是上座部佛教的源头,而上座部佛教直接传承自原始佛教,并且到今天仍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始佛教的风貌与传统。

  原始佛教作为一门学科,是近一两百年才兴起的。最早研究原始佛教的是西方学者,后来也影响到日本和中国。由于语言的关系,西方学者多依据巴利三藏,日本学者多用对比南北传经典的方法,而中国学者多依据北传的《阿含经》来研究原始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作为一种信仰、文化和实践体系,不仅拥有完整的《巴利三藏》及其注释,还为成千上万的僧尼和信众们信仰着、学习着和实践着,影响着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方方面面。

  原始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例如,原始佛教时期并没有佛像,没有高大壮观的佛塔,没有文字记载的经典,而上座部佛教敬拜象征佛陀的佛像、佛塔、舍利、菩提树,有许多文本经书,现代的上座部僧人还会利用书籍、音像制品、网络、广播、电视等传媒方式弘扬佛法。不过,虽然由于时代的不同,上座部佛教僧人在生活方式、弘法模式等方面和原始佛教有所不同,但是在传诵经典、根本教理、戒律行持、衣钵装束、僧团制度、修学方式等重要问题上还是极为相似的。

  问 40:有人说最古老的佛教经典是《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经典。请问《阿含经》属于巴利三藏吗?

  答:原始佛教时期并没有成文的巴利三藏,也没有《阿含经》,这些经典都是佛陀般涅槃后由佛陀的圣弟子们结集、传诵而成的,但它们都是研究原始佛教不可或缺的根本经典。

  根据学者们研究,上座部巴利三藏的经藏唯一能够和北传《大藏经》的经藏相对应的是四部《阿含经》。其中,上座部的《长部》《中部》《相应部》大致相当于北传的《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但在内容和排列顺序上有许多出入之处。而北传《增一阿含经》与南传《增支部》相当的部分还不到三分之一。

  有些学者喜欢将巴利经藏和北传《阿含经》混为一谈,然而,南传上座部佛教并没有《阿含经》,也不认同这种做法。北传《阿含经》并不属于巴利三藏,它们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巴利三藏是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唯一圣典,是讫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最接近原始经典的一套三藏。《阿而含经》分为四部,称为四《阿含经》,皆属于北传佛教声闻乘三藏中的经藏,且分别属于不同的部派:《长阿含经》属于法藏部,《中阿含经》和《杂阿含经》属于说一切有部,《增一阿含经》据信是大众部的传本。由于它们分别出自不同的部派,所以内容不十分完整,且多有彼此出入者。

  2.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佛陀在世时所说的语言是马嘎底语,也即是今天的巴利语,所以《巴利三藏》是直接用佛陀的语言保留佛陀教导的经典总集。汉译《阿含经》是从梵语翻译成汉语的,它们应该有更为古老的语言版本。

  3.《巴利三藏》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唯一无可争议的权威经典。但《阿含经》在中国历来被大乘学人视为小乘经典而被束之高阁,直到近世才逐渐受到重视。

  4.《巴利三藏》有一套完整的解释三藏的义注和复注,两千多年以来一直是历代上座部长老比库们学习教理和实践禅修的根本依据。对巴利三藏的研究和实践,离不开三藏的义注、复注,以及长老比库们的修学成果。《阿含经》是在 19 世纪才开始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并据此来探索和研究原始佛教。想要研究《阿含经》和原始佛教,则离不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

返回目录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