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下) 第二十六讲 缘起(一)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7日
来源:   作者:玛欣德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下) 第二十六讲 缘起(一)

 

  缘起是佛陀教法中很重要的内容。前面学习的色法、心法、心所法等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的, “行法” (saï khà ra称为dhamma) 、“有为法”或“缘生法”。佛教认为诸行都是缘起的,所以缘起是佛陀教法的根本,离开了缘起,就不是佛法。佛陀教法的核心是缘起,总纲是四圣谛,目标是灭苦。

  虽然佛陀宣说的缘起适合于一切有为法,但主要还是紧扣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因为佛陀的教法是解脱之道,是导向解脱生死、灭除诸苦的。

  讲到色法、心所法、心法和心路时,着重解释生命的现象;讲到业、死生过程时,涉及生命的起因;现在再来解释生命的因果关系——缘起。

  一、何谓缘起?

  缘起,巴利语 pañiccasamuppà da。《清净之道》对缘起作了如下几种解释:

  因为了解它能导致利益和快乐,所以值得智者们了解(paccetuü )它故为‘缘’(pañicca);生起时是一起(saha)和完全(sammà )生起(uppajjati),而非单独,亦非无因,故为‘起’(samuppà da)。如此,由缘和生起为‘缘起’。‛

  这里把“缘”解释为了解,“起”是一起生起。

  第二种解释是:

  一起生为‘起’ 众缘的和合而非排斥缘,,如此为‘缘起’。此因的组合是它(果)的缘,此为彼之缘故。‛

  一切有为法的产生与存在都必须有种种条件,因为种种条件的和合、组合,才有事物的存在,并不是离开了这些条件(众缘)而有结果。因此,种种条件组合而生起为缘起。各种条件的组合作为结果的缘,称为“此为彼之缘”。

  第三种解释是:

  ‚因的组合面向[果]故为缘,一起生起故说它为起。

  此行等的出现是通过无明等一一因故,说为因的组合,其果是[它们]共同达成、而非缺乏的意思;又以诸支的和合,互相面向、前往[果]故称为缘。它们乃是一起、彼此以不分离之法而生起,故说为起。如此,缘和生起为‘缘起’。‛

  在十二缘起支中,无明等诸支的组合共同促成了行的生起,诸因缘一起作用才产生了果。所以诸因缘的和合、共同朝向果故称为“缘”。结果的产生不只是由某个因、某个条件,而是各种缘的组合、一起和合才产生,故说为“起”。还可解释为:

  因为诸缘互相作为平等和一起的诸法,由彼而生起此[果],牟尼如此说为缘。以无明等开始而说的诸缘,以该缘才有此行等法的生起。若它们不互相为缘,或互相欠缺时,[果]则不可能生起。

  因为诸缘是平等、一起,而非各别各别,也非先后,由此缘故生起诸法。符合义理、言语善巧的牟尼如此说故,乃说为缘起。‛(Vm.577-9)

  这种解释和上面一项差不多,强调由于诸缘的共同作用才产生果,而且诸缘之间也是互相作用的。

  二、缘起的原则

  佛陀在《相应部》中说:

  ß Imasmiü sati idaü hoti,

  imassuppà dà idaü uppajjati.

  Imasmiü asati idaü na hoti,

  imassa nirodhà idaü nirujjhati.û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此‛指因,‚彼‛是指果。‚此有故彼有‛:因为诸因的和合,才有果的产生和存在,因和果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此生故彼生‛:有了因的生起,才有果的产生。从因的角度上来说,种种因缘的和合能够产生结果,称为缘起。从果的角度上来说,作为结果,它是由各种条件、因缘和合而产生的,称为缘生法。

  此无故彼无‛:因不存在了,果也不可能存在。此灭故彼灭‛:因消失了,果也随之消失。

  这是我们的佛陀在证悟正自觉后思惟的。佛陀在 5 月(Vesà kha)月圆日(约相当于农历四月十五日)觉悟后,并没有立刻说法,他继续坐在菩提树下,享受了七天的解脱之乐(vimuttisukha)。到了第七天晚上,他从阿拉汉果定中出定,在初夜时分开始思惟顺序缘起法: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即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如此,这整个苦蕴生起。‛

  中夜时分,佛陀开始思惟逆序缘起: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此即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此,这整个苦蕴灭尽。‛

  到了后夜时分,佛陀继续思惟顺序和逆序缘起: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此即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如此,这整个苦蕴生起。

  然而,由于无明的无馀之离、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此,这整个苦蕴灭尽。‛(Ud.1-3; 参考 Mv.1-3)

  这是佛陀在成佛后第七天晚上整晚思惟的缘起法。这缘起法构成了日后佛陀教法的重要部分,也是佛陀教法中最深奥的一部分。

  三、顺逆序缘起

  在巴利三藏中,提到有两类缘:

  1.缘起(pañicca-samuppà da);

  2.巴他那(paññhà na)。

  “巴他那”是《阿毗达摩》藏第七部教导的方法,书名也叫《巴他那》,是佛陀教法中最深奥的内容。缅甸第六次大结集时把它编辑为五大册,内容庞杂而且深奥。因为它把所有的法分为缘法与缘生法,缘法和缘生法之间的关系叫缘力,一共有二十四缘:因缘、所缘缘、增上缘„„。二十四缘揭示了任何两种法之间的关系,就像放在某处的一件事物,要把它和周围所有的关系都毫无遗漏地罗列出来。巴他那涉及色法、心法、心所法和涅槃之间的所有相互关系。缘起法是佛陀在经藏中教导的方法,巴他那法则是佛陀在论藏中教导的方法。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是缘起法。佛陀教导缘起,并不是谈论物质、世俗方面的因果关系,例如因为吃饭就会饱,因为风寒会生病等,因为这一类的因果关系并无助于断尽烦恼、出离生死。佛陀教导缘起主要是为了揭示生命、诸苦的起因,以及灭除诸苦的因果关系。佛陀教导缘起时,经常提到两种相反的方法:

  1.顺序缘起(anuloma pañiccasamuppà da);

  2.逆序缘起(pañiloma pañiccasamuppà da)。

  对于顺序缘起,佛陀在《相应部•因缘相应•缘起经》中说:

  ß Katamo ca, bhikkhave, pañiccasamuppà do? Avijjà paccayà ,

  bhikkhave, saï khà rà ; saï khà rapaccayà vi¤ ¤ à õ aü ;

  vi¤ ¤ à õ apaccayà nà marå paü ; nà marå papaccayà saëà yatanaü ;

  saëà yatanapaccayà phasso; phassapaccayà vedanà ;

  vedanà paccayà taõ hà ; taõ hà paccayà upà dà naü ;

  upà dà napaccayà bhavo; bhavapaccayà jà ti; jà tipaccayà

  jarà maraõ aü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à yà sà

  sambhavan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 hoti. Ayaü vuccati, bhikkhave, pañiccasamuppà do.û

  ‚诸比库,什么是缘起?

  诸比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如此,整个苦蕴生起。诸比库,这称为缘起。‛

  顺序缘起揭示缘于无明而产生行,缘于行而产生识,缘于识而产生名色„„通过这样的因果关系,从而导致整个苦蕴的生起,导致生死的不断流转。

  经文继续说:

  ßAvijjà ya tveva asesavirà ganirodhà saï khà ranirodho;

  saï khà ranirodhà vi¤ ¤ à õ anirodho; vi¤ ¤ à õ anirodhà nà marå pa-

  nirodho; nà marå panirodhà saëà yatananirodho; saëà yatana-

  nirodhà phassanirodho; phassanirodhà vedanà nirodho;

  vedanà nirodhà taõ hà nirodho; taõ hà nirodhà upà dà nanirodho;

  upà dà nanirodhà bhavanirodho; bhavanirodhà jà tinirodho;

  jà tinirodhà jarà maraõ aü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à yà sà

  nirujjhan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nirodho

  hotã'ti.û

  ‚然而,由于无明的无馀之离、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此,这整个苦蕴灭尽。‛(S.2.1)

  逆序法缘起揭示因为无明的灭尽而行灭尽,因为行的灭尽而识灭尽,因为识的灭尽而名色灭尽„„通过这样的因果关系,从而导致整个苦蕴的灭尽,获得究竟的解脱。

  这两段经文揭示了诸苦蕴(生命)产生和灭尽的一系列因果关系。佛陀关注的是生命诸苦的根源以及获得生命解脱的问题,他运用缘起法则来解释生命的生起和解脱。在这里,我们将按照佛陀教导的顺序法, “无明缘行,即行缘识,识缘名色”等的方法来解释生命的根源,诸义注师则把这种解释方法整理为十二支缘起。

  四、十二支缘起

  第一,无明(avijjà )

  什么是无明?《清净之道》解释说:以不适当的身恶行等名为不该有、不该得的意思。有那不该有的为‘无明’‛在这里把 vijjà 解释为存在、有;a。是不应该。不适当的身语意恶行是不应该有、不应该得的,因为存在那些不应该有的,所以称为无明。这是从辞源学来解释的。与此相反,身善行等名为该有,没有那该有的为‘无明’。‛

  ‚不明白诸蕴为聚集义、诸处为范围义、诸界为空义、诸根为主宰义、诸谛为如实义故为‘无明’。‛vijjà 在这里是明白、知道、了解的意思,加上表否定的前缀 a,即不明白。因为不明白、不知道五取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的真义,所以称为无明。

  ‚不明白以逼迫而说为苦等四种义故为‘无明’。‛即不明白以逼迫义为苦,以生起义为集,以寂静义为灭,以导向义为道。不明白、不知道四圣谛的这四种义,称为无明。令有情驱驰(javà peti)于没有边际(antavirahite)的轮回的一切胎、趣、有、识住、有情居,故为‘无明’‛这里采用 anta 边际) ß aû ,(的加上 virahite 没有) ß viû 和 javà peti(的(驱驰)的 ß jaû 的语法组合来解释“无明”。因为无明,一切众生奔走、流转、驱驰于无始的轮回当中,包括一切胎——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趣——地狱趣、畜生趣、鬼趣、人趣、天趣,有——欲有、色有、无色有,识住——七识住,有情居——九有情居。

  奔走于胜义上并不存在的女人、男人等,而不奔走于存在的诸蕴等,故为‘无明’‛一般人都只是看到这个是女。人,这个是男人,这是黄金,这是钞票,这是我喜欢的人,这是我讨厌的人等等,而不是看到一堆五蕴、一堆时节生色等,所以奔走于胜义谛上并不存在的概念法,受概念所困,看不到究竟法,看不到胜义存在的色、受、想、行、识,所以是无明。

  又遮盖住眼识等的依处、所缘、缘起、缘生等诸法,故为‘无明’‛由于无明的遮蔽,不能知道眼识的依处是眼。净色;眼识的所缘是颜色;缘于眼净色、颜色而有眼识,三事和合而生触;缘触生受等缘生法的生起等等。(Vm.587)相、味、现起、近因无明的特相是无知;作用是蒙昧;现起为遮蔽;近因是漏,即烦恼。(Vm.588)

  什么是无明?

  在《相应部•因缘相应•分别经》(Vibhaï ga sutta)中,佛陀这样定义“无明”:

  ß Katamà ca, bhikkhave, avijjà ? Yaü kho, bhikkhave,

  dukkhe a¤ ¤ à õ aü , dukkhasamudaye a¤ ¤ à õ aü , dukkhanirodhe

  a¤ ¤ à õ aü , dukkhanirodhagà miniyà pañipadà ya a¤ ¤ à õ aü . Ayaü

  vuccati, bhikkhave, avijjà .û

  ‚诸比库,什么是无明?诸比库,对苦的无知,对苦集的无知,对苦灭的无知,对导至苦灭之道的无知。诸比库,这称为无明。‛(S.2.2)

  佛陀在这里把“明”解释为智(¤ à õ a),无明即无知、没有智慧(a¤ ¤ à õ aü ),没有对四圣谛的智慧。

  一、对苦的无知

  不能遍知苦,对苦圣谛愚昧无知。佛陀说:‚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是苦,爱离别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总言之,五取蕴即苦。‛只要有被执取的五蕴、名色法,就称为苦圣谛。所以,不了解五取蕴,不了解人生的真相,不了解生命的本质,即是对苦圣谛的无知。

  二、对苦集的无知

  “集”是指生起之因,“苦集”(dukkhasamudaya)即导致苦产生与存在的原因。因为有苦(生命)必定有因,苦之因即是渴爱。

  三、对苦灭的无知

  “苦灭”是苦的完全灭尽,即涅槃。唯有圣者才能真正了知苦之灭,还没有证悟涅槃就不可能真正了知苦之灭。

  四、对导至苦灭之道的无知

  正如只懂得诊断病人有病,却不能治疗疾病的医生,不是一名良医。佛陀并不只是宣说生命之苦,还揭示其原因,更重要的是指出解脱的方法,导向苦完全灭尽的方法

  (dukkhanirodhagà minã pañipadà )。只要依照佛陀的教导去实践,最终也能达到灭苦。只有亲自走过这条道路,清楚地知道如何修行能够证悟涅槃,才拥有对导至苦灭之道圣谛的智慧。

  不过,《法集[论]》又在对四圣谛无知的基础上提到对八事的无知:

  ß Tattha katamo avijjà savo? Dukkhe a¤ ¤ à õ aü ,

  dukkhasamudaye a¤ ¤ à õ aü , dukkhanirodhe a¤ ¤ à õ aü ,

  dukkhanirodhagà miniyà pañipadà ya a¤ ¤ à õ aü , pubbante

  a¤ ¤ à õ aü , aparante a¤ ¤ à õ aü , pubbantà parante a¤ ¤ à õ aü ,

  idappaccayatà pañiccasamuppannesu dhammesu a¤ ¤ à õ aü .û

  其中,什么是无明漏?对苦的无知,对苦集的无知,对苦灭的无知,对导至苦灭之道的无知;对前际的无知,对后际的无知,对前后际的无知;对此缘性、诸缘生法的无知。‛(Dhs.1106)

  五、对前际的无知:不知道自己过去的五蕴(过去生)。

  六、对后际的无知:不知道未来世的五蕴。

  七、对前后际的无知:对过去世和今生、今生和未来世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无知。

  八、对此缘性、诸缘生法的无知:对包括业与果报在内的缘起法则的无知。

  虽然《法集[论]》把“对前际的无知”等四事也算为无明,但是,后面此四事为入流道所断除,所以它们主要还是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因果关系的疑。唯有阿拉汉圣者才能完全地彻知四圣谛,无馀地断除无明。

  第二,行(saï khà ra)

  什么是行?《清净之道》解释说:

  ‚有为、行作故为‘行’‛(saï khatamabhisaï kharontã'ti。saï khà rà ) 行,意为造作。能够带来再生的行作,称为“行”。

  ‚福、非福、不动行三种,及身、语、心行三种,这六种为‘无明缘行’之行,它们所有都只是世间善、不善之思而已。‛这里讲到“无明缘行”的“行”有六种行,它们都只是指世间心中的善或不善之思。(Vm.587)

  相、味、现起、近因

  行的特相是行作;作用是努力;现起是思;近因是无明,因为无明,才有行的生起。

  什么是行?

  在《相应部•因缘相应•分别经》 佛陀这样定义中,“行”:

  ß Katame ca, bhikkhave, saï khà rà ? Tayome, bhikkhave,

  saï khà rà - kà yasaï khà ro, vacãsaï khà ro, cittasaï khà ro. Ime

  vuccanti, bhikkhave, saï khà rà .û

  ‚诸比库!什么是行?诸比库,有这三种行:身行、语行、心行。诸比库,这称为行。‛(S.2.2)

  在《分别[论]•经分别》中进一步说:

  ß Tattha katame avijjà paccayà saï khà rà ? Pu¤ ¤ à bhisaï khà ro,

  apu¤ ¤ à bhisaï khà ro, à ne¤ jà bhisaï khà ro, kà yasaï khà ro,

  vacãsaï khà ro, cittasaï khà ro.

  Tattha katamo pu¤ ¤ à bhisaï khà ro? Kusalà cetanà

  kà mà vacarà rå pà vacarà dà namayà sãlamayà bhà vanà mayà -

  ayaü vuccati `pu¤ ¤ à bhisaï khà ro'.

  Tattha katamo apu¤ ¤ à bhisaï khà ro? Akusalà cetanà

  kà mà vacarà - ayaü vuccati `apu¤ ¤ à bhisaï khà ro'.

  Tattha katamo à ne¤ jà bhisaï khà ro? Kusalà cetanà

  arå pà vacarà - ayaü vuccati `à ne¤ jà bhisaï khà ro'.

  Tattha katamo kà yasaï khà ro? Kà yasa¤ cetanà

  kà yasaï khà ro, vacãsa¤ cetanà vacãsaï khà ro, manosa¤ cetanà

  cittasaï khà ro.

  Ime vuccanti `avijjà paccayà saï khà rà '.û

  ‚其中,什么是‘无明缘行’呢?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身行、语行、心行。

  其中,什么是福行呢?施所成、戒所成、修所成的欲界、色界善思,这称为福行。

  其中,什么是非福行呢?欲界的不善思,这称为非福行。

  其中,什么是不动行呢?无色界善思,这称为不动行。

  其中,什么是身行呢?身故思为身行,语故思为语行,意故思为心行。

  这些称为‘无明缘行’‛ (Vbh.226)。

  共有六种行,依本质分为:福行、非福行和不动行;依表现之门分为:身行、语行和心行。

  1.福行(pu¤ ¤ à bhisaï khà ra):八大善心之思;五色界善心之思。

  善业是由负责造业的思心所完成的。欲界八大善心里都有思心所,这些思都称为福行。“福”(pu¤ ¤ a)是福德、功德的意思。或者说这些行为能带来福德果报,所以称为福行。

  《分别[论]》中说布施、持戒等的欲界善思为福行,通过禅修而尚未达到禅那的阶段,生起的还是欲界善心。这些都是福行。

  五种色界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第五禅——善心中的思心所也是福行。

  福行包括欲界善业(kà mà vacara kusala kamma)和色界善业(rå pà vacara kusala kamma)。可以通过布施、持戒、禅修、恭敬、服务、随喜功德、回向功德、听闻佛法、弘扬佛法和正直己见来积累,也可以通过修习禅那而入色界定来积累,这些善业都是福行,

  2.非福行(apu¤ ¤ à bhisaï khà ra):十二不善心之思。十二不善心即:八种贪根心、两种瞋根心和两种痴根心。造作不善业时生起的不善心中的思称为非福行,它们只会带来不善的、苦的果报。

  3.不动行(à ne¤ jà bhisaï khà ra):四无色界善心之思。无色界定心中的思称为无色界善业,四无色界善心里的思称为不动行。

  4.身行(kà yasaï khà ra):八大善心之思;十二不善心之思。

  身行又作身业。身行并不包括五色界善心和四无色界善心的思,因为在依成熟之地而分类的四种业当中,色界善业和无色界善业纯粹只是意门,而欲界善业和不善业则通过身门、语门或意门来造作,所以,身行所造作的都属于欲界业,通过八大善心造作善业,通过十二不善心造作不善业。

  5.语行(vacãsaï khà ra):八大善心之思;十二不善心之思。

  语行也只属于欲界业。

  6.心行(cittasaï khà ra):二十欲界思;九色、无色界善思。

  心行的范围最广泛,包括二十种欲界思(八大善心、十二不善心)和九种色、无色界善思(五种色界善思、四种无色界善思)。造业不外乎是由这些心执行的,没有证得禅那者所造的只是八大善心和十二不善心的业。

  这六种称为行。

  图表 8:诸行表

  第三,无明缘行(avijjà paccayà saï khà rà )

  “无明缘行”的完整表述应该是 ß avijjà paccayà saï khà ràsambhavatiû :缘于无明,行生起。

  由于无明,于是造作种种善或不善业。善业包括福行、不动行;不善业是非福行。或者造作身业、语业或意业,这些身、语、意的善或不善业称为行。

  反之,没有了无明,即阿拉汉圣者不会再造业。虽然阿拉汉圣者还会有诸如布施、持戒、禅修、恭敬、服务、听闻佛法等行为,但其心是唯作心,唯作心不属于行。

  无明是造作不善业的直接原因,因为所有不善心里都有遍一切不善心心所——痴,无明就是痴,所以,造作不善业称为“以无明缘行”。

  为什么造作善业也叫做无明缘行呢?难道是因为无明、无知才造善业吗?虽然造善业的时候无明并没有生起,但它还是以随眠(anusaya)的方式存在。如果断除了无明,所造的任何行为都不能产生业,纯粹只是造作而已,但因为还有无明这种潜伏性烦恼(随眠),使造作的善业带来结生、果报,所以称为“无明缘行”,即缘于无明,行生起。

  第四,识(vi¤ ¤ à õ a)‚识知故为‘识’‛(vijà nà tã'ti vi¤ ¤ à õ aü )。。相、味、现起、近因

  识的特相是识知、认识;作用是先导,即心识是诸名法、心所的先导;现起是反向连结(pañisandhi),pañi(反向)+sandhi(连结),意即结生,这里的识明确是指结生识;近因是行,或依处与所缘。从这句话来说,近因有两种:一种是行,缘于行,才有识的生起;另一种是依处与所缘,因为识的生起必须依赖依处和所缘。例如:眼识的生起必须有眼净色(眼处的色法)作为依处。没有依处,识不能生起;若没有所缘(颜色),识也不会生起。

  什么是识?佛陀这样解释“识”:

  ß Katama¤ ca, bhikkhave, vi¤ ¤ à õ aü ? Chayime, bhikkhave,

  vi¤ ¤ à õ akà yà - cakkhuvi¤ ¤ à õ aü , sotavi¤ ¤ à õ aü , ghà navi¤ ¤ à õ aü ,

  jivhà vi¤ ¤ à õ aü , kà yavi¤ ¤ à õ aü , manovi¤ ¤ à õ aü . Idaü vuccati,

  bhikkhave, vi¤ ¤ à õ aü .û

  ‚诸比库,什么是识?诸比库,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诸比库,这称为识。‛(S.2.2)

  32 果报识

  这里的识特指果报识。 89 心里,在一共有 36 种果报心。

  其中 4 种是出世间果报心,它们是出世间圣道的结果,并非由无明和行带来的。只有 32 世间果报心,即能够导致投生以及在生命期间体验到的心才是由行带来的果报。32 世间果报心包括 15 无因果报(7 不善果报、8 无因善果报)和 17有因果报(8 大果报、5 色界果报与 4 无色界果报)。

  七不善果报心分别是:

  1.眼识(与舍俱行);

  2.耳识(与舍俱行);

  3.鼻识(与舍俱行);

  4.舌识(与舍俱行);

  5.身识(与苦俱行);

  6.领受(与舍俱行);

  7.推度(与舍俱行)。

  八无因善果报心分别是:

  1.眼识(与舍俱行);

  2.耳识(与舍俱行);

  3.鼻识(与舍俱行);

  4.舌识(与舍俱行);

  5.身识(与乐俱行);

  6.领受(与舍俱行);

  7.推度(与舍俱行);

  8.推度(与悦俱行)。

  六识身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对称为“双五识”。

  因为这五识都有善果报与不善果报,善果报有五个、不善果报也有五个,一共是十个,称为双五识。例如:看到好看的东西是善果报眼识;看到丑陋的东西是不善果报眼识等等。

  这里的意识也特指果报意识,一共有 22 种,即:领受心 2 种、推度心 3 种(1 不善果报和 2 善果报),这 5 种为无因意识;还有大果报心 8 种,色界果报心 5 种,无色界果报心 4 种。

  双五识加上 22 果报意识,共 32 果报识是这里所说的“识”。

  结生心和结生的关系

  有 19 种心可以成为结生心,分别是:推度心 2 种、欲界大果报心 8 种、色界果报心 5 种、无色界果报心 4 种。两种推度心是:舍俱不善果报推度心与舍俱善果报推度心。推度心是无因心,以这两种心结生者被称为无因结生。以不善果报推度心作为结生心者投生于四恶趣;以善果报推度心作为结生心者投生为人、天善趣的无因结生者。

  善趣结生又可再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结生。除了两种无因心之外,以大果报心为结生心的欲界有因结生有八种,它们又可分为两类:以智不相应果报心结生者为二因结生;以智相应果报心结生者为三因结生。色界结生心有五种,无色界结生心有四种,它们都是三因结生。

  除了无想有情天(无想有情天为色结生)之外的一切有情都由这十九种心结生。

  这十九种结生心和结生的关系是:

  舍俱不善果报推度心带来恶趣结生。舍俱善果报推度心带来欲善趣无因结生,即投生为人、天中的无因结生者。

  八大果报心带来欲善趣有因结生,即投生到人、天善趣。五色界果报心带来色界结生,即投生到和所证得之定相应的色界梵天。

  四无色界果报心带来无色界结生。(详见本书第 21 讲)因此,可以根据众生的趣来判断他们的结生心类别,最难分辨的是人和天,八大果报心都有,但具体是哪一种,要修到缘起才能知道。这是结生心和结生之间的关系。

  生命期间所体验到的识

  能带来结生的果报识有 19 种,而生起于生命期间的世间果报识有 32 种,即:双五识 10 种、领受心 2 种、推度心

  3 种、大果报心 8 种、色界果报心 5 种、无色界果报心 4 种。双五识、领受心和推度心只发生于五门心路。只要有眼、耳、鼻、舌、身这五根的有情都能体验到双五识,除非是没有相应根门的有情,例如:色界梵天人没有鼻根、舌根、身根,所以没有相应的心路;无色界梵天人没有五净色,所以不会生起五门心路。

  八大果报心在结生时体验为结生心,在离心路体验为有分心和死心,在生命期间可以体验为彼所缘。色界果报心和无色界果报心在生命期间不会生起于心路,只表现为离心路的有分心和死心。

  第五,行缘识(saï khà rapaccayà vi¤ ¤ à õ aü )造了什么业,则会带来什么样的果报,这就是行缘识。

  欲界福行与果报

  欲界福行是指八大善心之思,能带来欲界的 16 种果报识,分别是:8 善果报无因心(善果报五识 5 种;善果报领受心 1 种;善果报推度心 2 种)和 8 大果报心。

  其中,舍俱善果报推度心和八大善果报心可以成为结生心。由于过去造作的欲界福行,在生命期间将可能体验到这16 种心。

  色界福行与果报

  色界福行只能带来 5 种色界果报心。在结生时成为结生心,在生命期间则生起为离心路的有分心和死心。不过,色界梵天人在生命期间也能体验到由欲界福行带来的 5 种善果报无因心(善果报眼、耳识 2 种;善果报领受心 1 种;善果报推度心 2 种)。因此,色界有情在结生和生命期间能体验到 10 种果报识。

  虽然证得禅那者在生命期间可以造作五种色界福行,但是在下一生中只能体验到其中的一种色界果报心。例如要投生到第四禅梵天界,先须修习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这四种色界禅那心都是在今生能够体验到。但是使他下一生投生到第四禅梵天的只有一种福行——第四禅善业,他的结生心是论教法的第五禅果报心。这位梵天人一生当中作为结生、有分和死心的果报心都是同一类心——第五禅果报心,他不能体验到第四禅、第三禅、第二禅和初禅果报心。

  所以,缘于色界福行,果报识生起的意思是:因为造了色界福行,色界有情在结生时和生命期间能体验到 10 种果报识——5 种色界果报心和 5 种善果报无因心。

  非福行与果报

  非福行有十二种,即十二不善心之思,能够带来 7 种果报识,分别是:不善果报五识 5 种、不善果报领受 1 种、不善果报推度 1 种。

  其中,不善果报推度心可以作为有分心、结生心和死心。而在生命期间,这些心都可以体验到。如果结生心是不善果报推度心,意味着它那一生是动物等恶趣有情。而在生命期间,只要过去生所造作的非福行成熟,今生都能体验到这些心,并且最常出现于眼、耳、鼻、舌、身这五门心路。

  不动行与果报

  不动行是指四无色善业之思,能够带来无色界果报心。不动行与色界福行一样,虽然一个人在前一世修定直到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定,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定需要拥有四种色界禅那以及四种无色界禅那。但是由于其中一种不动行成熟,使他投生到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天,他在非想非非想处天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都是非想非非想处果报心。然而,这种果报心确实是因为过去造作了非想非非想处善业带来的,没有这种不动行,就不能产生这种果报心。

  图表 9:“行缘识”关系表

  欲界福行与结生识的关系

  这里再用一个人布施并发愿投生为天人的例子来说明。

  今生是人,他发愿投生为天人。错知有天人,这是无明;希望投生为天人,这是爱;执著天人的生命,这是取;之后他去做属于欲界福行的布施。因为他欢喜地布施,这是悦俱;他相信业果法则、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这是智相应心。悦俱智相应心是欲界八大善心之一,这种心里的思称为福行。

  临终时出现于意门的所缘是布施,这是三种死亡之相中的业,意味着布施的福行将在他临终时成熟,并带来下一世的结生。他下一生投生为天人,结生识是八大果报心之一的悦俱智相应心。

  造作悦俱智相应的福行和带来悦俱智相应的结生识是有联系的。因为他的结生识是悦俱智相应果报心,属于欲界善趣有因结生心。因为有了福行,才会有投生为天人的结生识,即“行缘识”。

  没有善业的成熟是不可能投生到欲界人天善趣的。能够投生到欲界善趣,必定是过去所造的欲界善业的结果。在行缘识里,欲界善业属于福行。有了欲界福行,才能带来欲界善趣的投生,投生时的结生识也是欲界善果报心。所以说“行缘识”。

  非福行与结生识的关系

  例如一个人想吃鱼肉而杀鱼,杀生是不善业、非福行。

  在他临死时,杀生的影像又浮现在他的意门,其临死心路的所缘是杀生,结果下一生他投生为畜生。他下一生的结生识就是不善果报推度心,因为一切恶趣众生都是以不善果报推度心作为它们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虽然想吃鱼肉是贪根心,但在杀生时生起的心却是忧俱无行瞋根心,瞋根心里的思是非福行。这种杀生的非福行在他临终时成熟使他下一生投生为畜生,其时的结生识是不善果报推度心。由于造作的非福行成熟,他投生为动物;或者说这只动物的结生识是不善果报推度心,是由于他所造作的非福行带来的。因为有了非福行,才会有这只动物的结生识,所以说“行缘识”。

  又如有个异常贪婪的人,从早到晚都渴望得到钱,看到钱就兴奋莫名,这是悦俱邪见相应无行心,这种心中的思属于非福行。由于他执著自己的财产,临终时还想着自己的财产,临死心路生起的就是悦俱邪见相应贪根心,死后投生为住在自己家里的鬼。这个鬼的结生识是不善果报推度心,是邪见相应贪根心这种非福行带来的果报,所以说“行缘识”。这是因为非福行而带来的结生识的例子。所以行缘识还是业和果报的关系。

  色界福行与结生识的关系

  例如一个人今生证得了第四禅,这是第五禅善心,属于色界福行,他临死心路的所缘是禅相,下一生投生到广果天,成为一名光明、美丽、庄严的梵天人。

  因为他有能力证得第四禅,即培育了论教法的第五禅善心,这种心中的思属于色界福行。这种色界福行在他临终时成熟,使他投生到色界梵天,这个梵天人的结生识是第五禅果报心。由于没有禅那善业的凡夫是不可能投生到梵天界的,能够投生到梵天界,则是色界福行的结果,所以说“行缘识”。

  第六,名色(nà marå pa)

  何为“名”?

  ‚朝向故为‘名’‛(namatãti nà maü )。这里的名(nà ma)不是名字的名,而是朝向、面向的意思。朝向所缘故为“名”(â rammaõ e namatãti nà maü )。

  相、味、现起、近因名的特相是朝向,即朝向所缘;作用是与识相应;现起为不分离,即不能离开心识单独存在;近因是识。

  何为“色”?

  ‚变坏故为‘色’‛(ruppatãti rå paü )。这里的色不是指颜色,更加不是指女色,而是指色法、物质现象。

  相、味、现起、近因色的特相是变坏,以变坏故为色;作用是散布;现起是无记,因为色法不会造善业或不善业;近因是识。这里的“色”也特指业生色。

  什么是名色?

  佛陀这样定义“名色”:

  ß Katama¤ ca, bhikkhave, nà marå paü ? Vedanà , sa¤ ¤ à ,

  cetanà , phasso, manasikà ro - idaü vuccati nà maü . Cattà ro ca

  mahà bhå tà , catunna¤ ca mahà bhå tà naü upà dà yarå paü . Idaü

  vuccati rå paü . Iti ida¤ ca nà maü , ida¤ ca rå paü . Idaü vuccati,

  bhikkhave, nà marå paü .û

  ‚诸比库,什么是名色?诸比库,受、想、思、触、作意,这称为名;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这称为色。如是,此名与此色,诸比库,这称为名色。‛(S.2.2)

  名法本来包括心与心所,但在这里特指心所。色法本来包括四种生起之因,即: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和食生色,但在这里特指业生色,即由业产生的地水火风四界,以及眼耳鼻舌身等四大种所造色。

  第七,识缘名色(vi¤ ¤ à õ apaccayà nà marå paü )

  《清净之道》中说:

  ß Ya¤ hi nà marå passa hetu vi¤ ¤ à õ aü , taü

  vipà kà vipà kabhedato, dvedhà mataü .û

  ‚作为名色之因的识,分为果报与非果报两种。‛(Vm.639)

  在“行缘识”中的“识”只是指果报识(vipà ka vi¤ ¤ à õ a),而在“识缘名色”里的“识”除了果报识以外,也包括非果报识(avipà ka vi¤ ¤ à õ a)。

  “识缘名色”的“识”包括两类:

  1.果报识:今生的果报心。

  2.非果报识:前一生的业识(kamma vi¤ ¤ à õ a),即前一世造业的行作识(abhisaï khà ra vi¤ ¤ à õ a)。行作是造作的意思。依此分法,今生的果报识与名色之间是俱生的关系(sahajà tapaccayo,俱生缘),它们同时发生于同一生中。对于非果报识与名色,则是过去生所造作的业识和今世果报名色法的关系,它们贯穿过去和现在两世。

  三种结生与三有

  三界有情依结生时的名色呈现方式分为三类结生,并分别对应的三有(“有”(bhava)是生命的意思):

  1.无想有情:这类众生投生到第四禅无想有情天的时候,由于没有任何心识,只有色法,称为“色结生”。换言之,这类有情并没有结生心,从生命一开始就只有一堆色法。他们在整整五百大劫的生命当中都只有命根九法聚和时节生色。这类有情的生命只有色蕴存在,称为“一蕴有”。

  2.无色界梵天人:无色界梵天人只有心识而没有身体、没有色法,他们的结生称为“名结生”。在五蕴中,无色界有情只拥有受、想、行、识四蕴,称为“四蕴有”。

  3.除了无想有情天以外的色界和欲界众生:他们在结生时色法与名法同时生起,称为“名色结生”。由于他们都拥有色、受、想、行、识五蕴,称为“五蕴有”。

  三有与识缘名色的关系

  “三有”依五蕴分为:1.一蕴有;2.四蕴有;3.五蕴有。

  依结生分为:1.色结生;2.名结生;3.名色结生。表现为:

  1.无想有情天;2.无色界天人;3.色界天人、欲界天人、人类和所有恶趣众生。色结生是称为一蕴有的无想有情天;名结生是称为四蕴有的无色界天人;五蕴有是欲界和色界的有情众生。

  一蕴有:对于只有色法的一蕴有众生来说,识缘名色是不完全适用的,只能说“识缘色”。这里的“识”只能指前生所造的业识。因为他们以无想定善业成熟而投生到无想有情天,投生时只有色法而没有名法,所以只有“识缘色”。

  四蕴有:对于只有名法的四蕴有众生来说,识缘名色也不完全适用,只能说“识缘名”。识缘名可以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前世造过的使他投生到无色界的无色界善业;另一种是那一生的果报心与心所。这里的“识缘名”是指由于过去世所造的业识,而有今生果报名法的生起。

  五蕴有:对于拥有五蕴的众生来说,才可以说“识缘名色”。因为这一类众生拥有色、受、想、行、识五蕴,拥有名色法。

  只要有生命,就可以用缘起来解释,而在解释的广度上也涉及三界的一切有情,包括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一蕴有属于色界,四蕴有属于无色界,五蕴有是除了无想有情天之外的所有色界和欲界有情。除非有些禅修者在观照他们的过去世时,发现曾经投生到无想有情天或无色界梵天,那时才需要辨识“识缘色”或者“识缘名”。所以,我们在这里并不打算讨论一蕴有和四蕴有,只讨论五蕴有。因为众生在轮回中绝大多数都是流转于欲界或色界中,所以在辨识过去世的时候,主要是观照“识缘名色”这种关系。

  图表 10:三有结生和“识缘名色”表

  如何辨识“识缘名色”

  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辨识“识缘名色”:1.业识的方法,即《清净之道》所说的非果报识;2.果报识的方法。

  如果禅修者在观照缘起时,发现他过去确实曾投生为某一类有情,那么他应该如实地观照,但详细讨论起来会比较复杂,所以在这里只以欲有(kà mabhava,欲界有情)为例子来说明。

  1.“识缘名色”的第一层关系——业识缘名色

  (1)结生时

  过去世造业的心识称为业识。对于欲界有情,这里的“业识”是指过去世造作的带来今生结生的八大善心和十一种不善心(除了掉举相应心)。由过去造业的心识带来今生结生的果报名色法,其中的“名”是 10 种欲界结生心与心所,“色”是业生色。

  例如一个人在过去造了殊胜的三因善业,是悦俱智相应心或舍俱智相应心,这种业在他临终时成熟并带来今生的结生,他的结生心就是智相应果报心。如果是悦俱智相应心,则是 1 心(果报心)加上 33 心所,其结生名法为 34。如果是舍俱智相应心,因为少了喜心所,名法为 33。

  对于色法而言,人在结生的刹那有三十种色法:身十法聚、性十法聚和心处十法聚。结生的刹那,也就是现代医学讲的卵子和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的一刹那。在受精卵里,有身十法聚,包括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和身净色;有性根十法聚,一个人的性别在投生的刹那已经决定了;还有心处十法聚,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和心所依处色。此心所依处色也是结生心的依处。欲界天人是化生的,在结生时的色法有七十种,分别是:眼十法聚、耳十法聚、鼻十法聚、舌十法聚、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心处十法聚。人在结生时眼、耳、鼻、舌还没有形成,只有身体。

  所以,由于过去造了业,造业的心称为业识,它在结生的刹那带来了结生名法和业生色法,称为“识缘名色”。

  (2)生命期间

  对于欲界有情,这里的“业识”是指过去世造作的、能在今生产生果报的八大善心和十二不善心。由于前生造了业,获得成熟的业能够在这一生的生命期间产生果报心。“名”是指在生命期间能够体验到 23 种果报名法:双五识、2 个领受心、3 个推度心和 8 大果报心。“色”则是在生命期间继续生起的业生色法。

  虽然过去造作的大量的业没有机会带来结生,但是它们可以在生命期间成熟。当它们成熟时,在名法方面体验为23 种果报名法;在色法方面,这些过去业会不断地成熟而带来和维持这个业生身,称为业生色法。在结生时,前生业识是指带来投生的令生业;在生命期间,前生业识不仅包括令生业,还包括支持业、阻碍业和毁坏业。尽管造业是由思心所来负责,但思不能单独运作,必须和心识一起生起,所以把造业之心叫做业识。过去造善与不善业的心识,只要在今生获得机会成熟的,都是这里所讲的前生业识。而能够体验过去所造之业在今生成熟的是这一堆身心,亦即名色法。所以,由于过去所造的业识,它在生命期间持续地带来果报名法和业生色法,称为“识缘名色”。

  图表 11:欲有“业识缘名色”表

  2.“识缘名色”的第二层关系——果报识与名色

  (1)结生时

  佛陀在《大因缘经》(Mahà nidà na sutta)中解释“识缘名色”时问阿难尊者:

  ‚阿难,假如识不入于母胎,是否有名色在母胎中生起

  呢?‛没有,尊者。‛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结生识的生起,在母胎里是否还会有称为受精卵(kalala)的名色生起呢?那是不可能的!这段经文揭示这里的“识缘名色”专指结生刹那。

  在色、受、想、行、识五蕴当中,识通常指所有的心法——89 心。但这里的“识”作为果报识,是指 10 种欲界结生识:八大果报心,善、不善果报推度心。

  心必然伴随着一定数量的心所同时生起,称为“俱生”(sahajà ta),即一同生起。一堆色法的组合称为色聚;名法也不会单独生起,而是以聚的方式出现,称为名聚。因为心所必定和心同生同灭,取同一目标,拥有同一依处,它们的关系犹如国王和大臣,有心就必定有和它在一起的心所。在同一名聚里,和心同时生起的心所,即是和该心相应的心所。

  在结生的时候,和结生识一起生起的心所称为“俱生相应心所”。如果过去生所造的殊胜三因善心是悦俱智相应善心,这种心有 34 名法——1 心加上 33 心所。由于这种业成熟而带来结生,所以结生心是由过去的悦俱智相应善心带来的,也同样是三因心,即悦俱智相应果报心。这里的“识”是指结生心;名”“是指和结生心同时生起的其他 33 个心所,称为“俱生相应心所”“色”是和结生心同时生起的“俱生;业生色”,也是由过去所造的悦俱智相应善心带来的。人类结生时的俱生业生色有三十种:身十法聚、性十法聚、心所依处十法聚。

  “识缘名色”在这里是指:在结生的刹那,结生心称为识;和结生心一同生起的心所称为名;结生时一同生起的色法称为色。

  (2)生命期间

  作为果报识的识在生命期间属于俱生识,它和名色法之间的关系是:“识”是指 23 果报心,包括双五识、2 个领受心、3 个推度心和 8 大果报心;“名”是和果报心俱生的相应心所;“色”在这里是指心生色法。

  例如有分心,有分心是识,和有分识俱生的 33(或 32)心所为名。因为名法在生起时是最强的,它能够产生心生色法,所以与果报识一同生起的心生色法是这里所指的色。

  “识缘名色”在这里是指:在生命期间,以果报识为缘,而有和它同时生起的心所,以及和它同时生起的心生色法。

  图表 12:欲有“果报识缘名色”表

  因此,应当用四种方法来辨识“识缘名色”:

  1.“识缘名色”的“识”作为过去生所造的善或不善业的业识,“名色”则是由业识带来的今生的果报名色法。它又分为(1)在结生时和(2)在生命期间两种。

  2.“识缘名色”的“识”作为今生的果报识,“名”则是指俱生相应心所,“色”(1)在结生时是指俱生业生色,(2)在生命期间则是指俱生心生色法。

返回目录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