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下) 第二十五讲 离心路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7日
来源:   作者:玛欣德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下) 第二十五讲 离心路

 

  一、有分心

  有情在生命流转过程中,心总是处于两种状态:

  1.活跃的状态:称为“心路”(cittavãthi)。

  2.不活跃的状态:称为“离心路”(vãthimutta)。

  “活跃的心”是指心和外界互动的状态,如看、 嗅、听、尝、触、想,表现为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和意门心路心,分别执行识知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和各种所缘的过程。

  心处于不活跃时叫做离心路,例如熟睡无梦的状态。离心路(vãthimutta)由 vãthi + mutta 构成;vãthi 是路,心路;mutta是解脱,离开。离开心路的状态为“离心路”。

  在整个生命期间,离心路心只表现为一种心——有分心(bhavaï gacitta)。有分心不断地生灭,犹如河流一般,称为“有分流”。有分心是一种果报心,在有情投生的最初那一刹那称为“结生心”(pañisandhicitta)。结生心和有分心是同一类心,都是果报心,其区别在于结生心是生命的最初之心,执行结生(投生)的作用。

  关于有分心,佛陀这样描述:

  ß Pabhassaramidaü , bhikkhave, cittaü . Ta¤ ca khoà gantukehi upakkilesehi upakkiliññhan'ti.û‚诸比库,此心清净,它被外来的污垢所污染。 (A.1.49)‛义注解释 说 这 里的心 是 指 有分 心 (cittan'ti bhavaï ga-cittaü )。为什么说有分心清净(pabhassaraü ,也译作极光净)呢?如前所述,有分心和结生心一样,都是果报心。10 由于所有果报心都不与贪、瞋、痴等不善心所相应,也即是说果报心中没有不善心所,因此说有分心是清净的。即使恶趣众生的有分心,也是舍俱不善果报推度心,属于无因心,也不与贪瞋痴等不善心所相应。不仅有分心是清净的,一切果报心、善心和唯作心也都是清净的,甚至可以说所有的心都是清净的,只有心所才有善与不善之分。不善心所是不清净的,其馀的心所都是清净的。

  “被外来的污垢”(à gantukehi upakkilesehi)是指后来在速行心中生起的贪瞋痴,是这些不善心所使有分心受到污染。义注这样譬喻:犹如有道德、具足正行的父母、师父,因为没道德、恶行的儿子或弟子而遭受谴责、批评一样。有道德、具足正行的父母、师父比喻有分心,恶行的儿子或弟子比喻在速行心中出现的那些本质恶劣、污秽的贪瞋痴不善心,遭受谴责比喻本质清净的有分心受到这些被外来的污垢所污染。(A.A.1.49)见中册 p.190-193,以及本书 p.2-6。

  有分心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心相续流的主要成分,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有分心。不过,由于缺乏正确的教理基础,以及不具有缘摄受智,许多修行人体验到有分心(落入有分)时,容易产生种种误会,甚至执取为“我”,引生邪见。对有分心的误解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

  1.由于在一期生命当中所生起的有分心都是同一类心,因此执取其为常住不变的真心。

  2.有分心犹如主人,六门心路犹如客人,因此执取其为轮回的主体、生命的本体。

  3.六门心路心是活跃的心,容易察觉其为生灭变迁;虽然有分心也是生灭变迁的,但由于它们是不活跃的心而不易觉察,因此执取其为寂然常住的本心。

  4.由于有分心是出现在不同心路之间的心,因此执取其为前心已灭、后心未生时的本来面目。

  5.由于有分心的本质是清净、无染无垢的,因此执取其为本来清净的“自性清净心”。

  6.由于有分心是果报心,它既不是善心,也不是不善心,因此执取其为远离一切善恶分别的本具自性。

  7.由于有分心不能识知当下的所缘,因此被体验为“能所双泯”,甚至执取其为涅槃。

  虽然有分心在一期生命当中都生起为同一类心,但每个心识刹那的有分心都不同,它们即生即灭,刹那不停,是无常的。就如瀑布远远看上去好像一匹白布,但它却是由无数的水珠所组成的一样。再者,有分心的生起有其过去因和现在因,是诸缘和合、无有实体的,是无我的,并非所谓的“本体”“自性”“真心”、、。另外,有分心也有自己的目标,它取的是前世临死心路的所缘,并不是没有目标,更不是所谓的“涅槃妙心”。

  体验“落入有分”可以发生在日常生活的行立坐卧间,可发生在初学禅坐时,可发生在近行定阶段,甚至修到高级观智阶段也可能发生。正所谓“熟能生巧”,对于任何一种修行方法,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只要一再地修行,终将达成目标。对于落入有分也一样,只要一再地修行,同样能够落入有分很长的时间。假如有人误认为落入有分是开悟,是明心见性,是证悟涅槃,这种错误观念被喻为障碍涅槃之道的“巨石”。如果不去除这块“巨石”,他将无法真正证悟涅槃。禅修者唯有修习到缘起的阶段,通过辨识有分心(结生心)的名法、所缘、生起之因,才能真正了解有分心。

  二、死生的过程

  我们生命的开端是如何呢?佛教认为,这一期生命的开始并不是最早的开端,在此生之前,是前一世的死亡。正如昨天黑夜的结束带来了今天的破晓,如是日复一日。同样地,前一世的死亡随即是今生生命的开始,因果关系把死和生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提到生与死,世间绝大多数人都贪爱生命,只希望看到生命灿烂、可爱的一面;大多数人都忌讳死,对死亡心怀恐惧,甚至对此话题避而不谈。宗教所关心的却是生命的课题,都在探索和企图解决生死的问题。对于生存和死亡,各种宗教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到底死和生之间是怎么运作的?它们的过程如何?现在,我们依照“阿毗达摩”来分析死生之间的过程(cutipañisandhikkama)。

  佛陀的教法也是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生命的主题。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所关注的也是生命,关注生命的提升以及生命的解脱。生命是因果循环的过程,有生必有死。只要还没有断尽烦恼,就还要继续生死轮回。佛弟子应该关注的是生死大事,而不是生活琐事。可惜很多佛教徒关心的是生活的琐事,都是衣食生计的事情,而不是生死大事。大多数人都讲究生活质量,关心如何提升生活质量、如何享受生活,但是却忌讳或无视此不可避免的生死大事。对于生死大事,我们到底了解多少呢?

  当我们了解死亡和再生之间的关系,看清死亡的真相后,将会发现死亡其实并不可怕。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而且应该学会坦然面对的,它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好好把握这个生命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够善待我们今生生命的终点,甚至还能改变未来世。

  一般来说,死亡是指一期生命命根的断绝。死亡,只要有生命就必然要面对。有一句话说:“在这世界上,最确定的是每个人都会死,最不确定的是每个人将在何时死、何处死以及如何死。”

  目前医学界对死亡的定义不尽相同,有的医学权威以心脏停止跳动为死亡,有些则以脑死亡作为死亡的判定标准。

  但是,佛教对死亡却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只要死心一灭去,即宣告一个生命的结束。从色法和名法的关系来说,死心灭去的同时,作为业生色法的命根色也同时断绝。因此,在一期生命里,业生色法和名法是同时灭尽的。

  三、四种死亡

  佛教把死亡分为四种:

  1.寿尽(à yukkhayena):在寿元已定的生存界,这是指在该地中的众生在寿元终尽时死亡。例如:三十三天的天寿是一千天年,当一个天人在三十三天享尽了他的天寿并在天界死亡,称为寿尽。在人间,人到了老年自然死亡即是寿尽,俗称“寿终正寝”。

  2.业尽(kammakkhayena):虽然正常的寿元还未尽,或者还有其他能够延长寿命的条件,但是他因为令生业已经耗尽而死。如果一个有情因寿尽而死,但是其令生业的业力还没有耗尽,这种业力还能够导致他投生到同一界或者更高的生存界。这种情况在天界即有可能会发生。

  3.两者皆尽(ubhayakkhayena):是指寿命和令生业业力同时耗尽,民间称为“福寿全归”。

  比如现在人的寿元是 75 岁,但一个人的令生业只能使他活到 60 岁,于是他在 60 岁时就死了,这是寿尽。又如现在人的寿元是 75 岁,但是他的令生业可以使他活到 100 岁,于是他活到 100 岁才去世,这是业尽。如果一个人的令生业和寿命都终尽,这是两者皆尽。

  4.毁坏业(upacchedakakammuna):这是指四种依作用来分的毁坏业在一个众生的生命期间产生效果,导致他不得不死亡。例如:流行病、车祸、火灾、水灾、地震、战争等等,这些极强的毁坏业使一个有情在寿元未尽或令生业未尽时提早死亡,也即是英年早逝或夭折。

  寿尽死、业尽死和两者皆尽死三种死亡称为“适时死”(kà lamaraõ a),属于正常的死亡。而毁坏业死称为“非时死”(akà lamaraõ a),又作“横死”。

  如果把生命比喻成一盏燃烧着的灯火,当它的灯芯耗尽,火即熄灭,就如寿尽死;灯油耗尽,火也熄灭,就如业尽死;灯油和灯芯同时烧尽,火也熄灭,就如两者皆尽死;突然吹来一阵风把灯火吹灭,就如毁坏业死。

  四、三种死亡之相

  任何有情在临终时都能体验到一些景象或征兆,称为“死亡之相”。对临终的人来说,在临终时将会有三种情况的其中一种呈现在他的六门之一:

  第一,业(kamma)

  业是过去所造的善业或恶业重新呈现于临终者的五门或意门中。

  在生命期间,我们不断地造作善或不善之业,与此同时,业也不断地成熟并带来果报。业的成熟是不会中断的,除非已经般涅槃,那时,所有的业才会终止,成为无效业。临终者在临终时体验到其过去所造作的、即将成熟并带来下一世结生的善或者不善之业,称为业。

  这种业给临终者的体验就犹如重新造作一般。如果造作的是善业,例如:乐善好施者在他临终的时候,将会看到自己正在做布施般的影像。对于不善业来说,渔夫或猎人可能会看到他正在捕鱼或打猎的影像;盗贼或小偷可能会看见自己正在抢劫或行窃的影像;贪杯好色者会看到自己正在喝酒或玩弄女人的影像。这些影像是以临终者过去曾经造作的某些善行或不善行的影像出现的,所以称为业。

  第二,业相(kamma-nimitta)

  业相是指与过去所造作的善业或恶业有关的影像、片断或工具。

  例如一个人喜欢礼敬或供养佛塔,当这种善业在临终时成熟,他可能看到佛塔的影像或佛塔的塔尖。如果他看到自己拿着鲜花去供塔,这是业。如果他看到佛塔的影像或者所供养的鲜花,这是业相。这些是善的业相。

  又如某人嗜好杀戮,在他临终时将有可能看到刀的业相。曾经有一位禅修者在观他过去世的时候,见到有一世他堕落到地狱,在堕落地狱的前一世临死时,他看到的业相是红红的血,原来在那一世他是个杀猪的屠夫,杀猪的恶业在他临终时成熟,使他见到业相,并因此堕落到地狱中去。这是不善的业相。

  第三,趣相(gati-nimitta)

  趣(gati)是将要投生的地方,相(nimitta)是征兆、影像。趣相是指在临终时出现的下一生即将投生去处的影像。

  一个经常行善积德的人将要投生到天界的话,临终时往往会看到很多瑞相,例如看到极亮的光明,或者看见天界的宫殿,或者听到美妙的音乐,或者看见天人下来迎接他等,就像昙弥格居士临终时看见六辆天车一样。这些是投生天界的趣相。

  将要投生为人者的趣相通常是一片红色,那是母胎(子宫)的影像。

  如果临终者看见旷野、树丛、沼泽、坟墓,或者看见已经去世了的亲戚,这可能是投生为鬼类的趣相。如果看见动物的影像,则有可能投生为畜生。

  如果临终者看见熊熊燃烧的烈火,或者看见烧得滚烫的河水、油锅,或者听到凄厉的哭叫声,或者看到血淋淋的恐怖影像,或者看见传说中的牛头马面等,这些都是投生到地狱的趣相。

  只要还没有断尽烦恼,每个有情在临终的时候,都会体验到这三种相的其中一种、两种或者三种。即使处于昏迷状态下,只要面临死亡,他的意门心路也是可以体验到死亡之相的。就好像我们看见一个人在熟睡,其五门可能完全没有反应,但他其实是在做梦,做梦只是意门心路在活动。同理,临终者处于昏迷状态,那时他可能是落入有分,但也可能还有轻微的意识活动。只要是一期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心路——临终速行心路,此心路就会缘取某个影像,而此影像和他正在成熟的令生业有关。

  有情在临终时所体验的影像无论是业、业相或者趣相,都可以被眼、耳、鼻、舌、身、意这六门之一所认知。如果是被眼门或意门所认知的话,它通常是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正是因为临终时呈现出来的这些影像,才使我们辨识、观照过去世成为可能。

  众生在临死时都会体验到死亡的征象,而这些死亡征象则是临死心路的所缘。不过,虽然死亡征象是临死心路的所缘,但它可以出现于临死心路之前,可以是几分钟、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前。我有个表弟在 1990 年发生车祸去世了,在他发生车祸之前的三四天,他告诉我舅母说,那几天晚上他经常梦见和鬼打架,后来他驾驶一辆摩托车和迎面而来的卡车相撞,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宣告不治了。他提前几天梦见和鬼打架,这应该是投生到鬼界的趣相。

  近年来兴起一门专门研究“死后复活”体验的学科,叫“濒死经验学”(Near Death Experiences)。近 40 年来,世界各地发生不少“濒死经验”的案例,这种生命现象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并投入到这个领域来调查研究。所谓“濒死经验”是指一个人因为疾病、意外事故等而濒临死亡的边缘,被抢救回来后,对他们在“死后”那段时间的各种体验的描述。

  这些濒死者通常被医生诊断为已经死亡,但没过多久又复活了,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假死”。根据调查结果,濒死者从死亡边缘活过来后,多数会描述他们的一些体验。这些体验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知道自己就要死了,或者听见医生宣布自己已经死亡。

  2.因为意外事故或疾病所造成的剧痛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平静或愉悦的感觉。

  3.他们快速回顾自已的一生。有些人感觉如同放电影一样,看见自己一生中重要的经历在眼前快速重演,有些人则感觉各种往事一股脑地浮现于眼前。

  4.快速穿过黑暗地带或一条隧道,有人说像坐云霄飞车一般,有人则说被黑暗或隧道尽头的亮光吸了过去。

  5.看见犹如天堂般美丽的景色,或者听到美妙的音乐,或者看见一片光明,那种光明好像拥有生命似的,充满慈爱。

  6.看见去世很久的亲人或朋友,他们前来欢迎当事者。

  7.看见一个超级光体或仁慈的光人,那光人对他说话并叫他回去。

  8.也有些人感觉好像下了地狱,见到极其恐怖的影像,心中充满惊慌和恐惧。

  通过这些死后复活的经验,往往改变了当事者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

  只要稍微对比一下,将会发现这些濒死经验不外乎是业、业相或趣相。当然,所有体验过濒死经验的人都还没有真正死亡,假如一个人真正死了,他就不可能再复活,也不可能描述“死后”的“所见所闻”。他们之所以能够复活,很可能是由于业或福报还没有消尽,或者寿命还没有消尽,只是濒临死亡而非真正的死亡。

  然而,这些人所描述的濒死经验和一个人真正面临死亡时的体验是很类似的。读者如果有一些长辈或亲戚朋友去世前,只要他们还神志清醒,还能清晰地表达他们的体验,他们多数也会描述所看到的或者经验到的,例如看见去世的亲人、往事历历在目等。

  同时,人在临终时所看到或体验到的景象往往会变化,为什么呢?因为人在临死时,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福报或业力即将耗尽,身体机能已经衰竭,业生色接近衰歇,心也变得极其脆弱。此时,过去所造的善或不善业会争着成熟,被临终者体验为所见到的影像或景象不断地变化,或者感觉自己一生的经历好像快速地放电影一样。最终,优先成熟的业(重业、惯行业、近死业或已作业之一)将呈现为其今生最后一个心路——临死心路——的所缘,并成为他下一生的令生业,使他投生到和这种业相应的地方。

  五、临死心路

  在有情的生命期间,心总是不断地生灭,六门心路交替生起,在六门心路之间间隔着有分心。到了生命的最后一个心路,称为“临死心路”(maraõ à sannavãthi)。在这个心路后,一期生命就宣告结束。

  所有的心都必须有对象,临死心路也不例外,它的目标是业、业相或者趣相的其中一种。虽然有情在临死前有可能体验到各种不同的对象,但是作为临死心路的所缘却只有一种。例如索纳尊者的父亲在临死前曾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趣相:当他生病时看见狗跑上山来咬他,这是地狱的趣相;当索纳尊者以他的名义供花给佛塔并让他随喜后,他看见去世了的妻子从天上下来,这是天界的趣相。很多人在临死时能见到不同的影像,或者自己一生的往事历历在目,这是因为过去所造的业在争着成熟。

  虽然有不同的业在临死时争着成熟,但只有一种业能带来投生,而其他没有机会成熟的业只能作为支持业。例如前面讲过的富家子的故事,他在临终前欢喜供养沙利子尊者,这是善业,但临终时又突然想到和那妓女风花雪月的事,这是不善业。从他后来投生为树神来看,令生业应该是供养的善业,假如不是想起以前和妓女缠绵的这种低劣的业拉着他,他可能会投生到更高的天界。所以,临死时不同的业有时会争相成熟,并影响获得成熟的令生业。

  一个人本来可以因为善业而投生到富贵人家,但也有可能在临死时心生贪念,虽然最终还是依善业投生,但是由于贪心在拖后腿而投生为贫贱之人。所以,令生业为主,其他业为辅,它们互相影响。如果大家有机会修到缘起,在观照自己很多的过去世时,将能明白临死时成熟的业和结生之间的关系。

  临死心路是如何运作的呢?下面是欲界有情临死心路的运作规律。

  图表 5:欲界有情临死心路

  有情临终之时,在心路末端或有分灭尽时,死亡心生起,代表一生的终结。

  有分心不断地生灭。有分心灭去后,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随后生起五个速行心。在一般的欲界心路中,速行心生起七次,但是临死速行心路是一期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心路,那时作为其依处的心所依处色已经非常微弱,所以不能像在生命期间那样支持速行生起七次。五个速行心生灭之后,有可能生起两个彼所缘,有可能落入有分,也有可能生起死亡心。死亡心一灭去,即宣告这期生命的终结。

  死亡心灭去时,无间断地生起结生心,标志着另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死亡心随生即灭,接着毫无间断地生起结生心。结生心标志着另一个新生命的开始。心的生灭犹如河流一般,不会间断,一直流下去,称为“名色相续流”。同样地,死和生之间也不可能有任何的间断,所以死亡心和下一世结生心之间的关系在二十四缘中称为“无间缘”(anantarapaccaya)和“等无间缘”(samanantarapaccaya)。“等无间”意即完全没有间断。

  为什么称为“结生”?结生的巴利语 pañisandhi 由 pañi(反向) + sandhi(连结,连接)组成,意思是将两世连结起来,中文意译为“结生”。名色相续流总是顺着时间往前流逝,它们不间断地灭去又生起,而结生心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它能把今世的生命和前世的生命连接起来,所以称为反向连接。因为将两世连结起来,故称结生(pañisandhi)。11结生心是新生命的第一个心识刹那。死心还属于前一期生命,而从结生心开始,即是一个新的诸蕴、新的生命。

  上座部佛教对“中有”的看法因为名色或者生命犹如河流一般没有间断,所以上座部佛教并没有“中有”之说。

  中有,梵文 antarà -bhava,又译为中阴、中阴有、中阴身。antarà 意为中间,间断;bhava 意为生命,有,存在。按照梵文佛教的解释,“中有”是指众生自死亡至来世受生之间的生命状态。

  “中有”是部派佛教的说一切有部所执持的说法。说一切有部认为:有情在死亡的时候,如果生缘尚未具足,于是由意所生一种化身,叫做“中有”。中有依靠食香来资养其身,并不断寻求下一世往生之处, “中有”所以又名为意成、求生、食香等。然而,佛教各部派对“中有”的有无是颇具争议的,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等部派都坚持没有中有。即使对于“中有”期间的长短,有部论师也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毗婆沙师认为中有乐求生有,故不久住;世友论师认为中有最多七日,若生缘未具,则数死数生;设摩达多认为中有最多能住七七日,不得超过;法救论师则认为中有无定限,若生缘未和合,则中有恒存。后来,“中有”说被北传大乘佛教所吸收,并多执为住立七七四十九天。这些说法载于《大毘婆沙论》《俱舍论》《顺正理论》《瑜伽师地论》等北传大小乘论典中。

  到底有没有“中有”?上座部佛教并不认为有“中有”,因为业报的成熟不会停滞,所以死和生之间也不可能会间断。即使在生命期间,业果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成熟的,更何况是在临终之时。在生死流转过程中,业果的成熟是不会中断的,更不会停顿一段很长的时间。一个人面临死亡时,其临终成熟的业即带来下一世的结生。

  临死心路通常是意门心路,但也可以是五门心路。死亡心之前通常是有分,但也可以是速行或彼所缘。临死心路是一期生命的最后一个心路,它本身缺乏造业的能力,而只是作为即将成熟的过去业成为令生业的管道。

  下面,我们将举出三个由人投生到天界、投生到恶趣和投生到梵天界的例子,来解释死生的过程。在讨论时,请注意两个要点:一、心,二、所缘。因为通过辨识、分析所缘,我们才可以知道哪一种业属于令生业。

  一、投生到天界的例子

  每个众生的有分心都有它自己的目标,假如这个人今生有分心的目标是莲花,莲花是业相。

  今生有分的所缘是前一世临死速行的目标,因为前一世临死速行的目标,和今生的结生心、有分心与死心的目标相同。同样地,今生临死速行的目标,和下一生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的目标也是相同的。如果今生临死速行的目标是业,那么下一生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的目标也是业。如果今生临死速行的目标是业相,那么下一生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的目标也是业相。如果今生临死速行的目标是趣相,那么下一生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的目标也是趣相。一个有情能投生为人,说明他是由过去所造的善业成熟而投生的。

  这个人今生发愿来世能够投生为天人。希望投生为天人的愿望在缘起支里属于“无明、爱、取”。

  1.无明是他错知有天人的真实存在。

  2.爱是贪求和渴爱天人的生命。

  3.取是执取天人的生命。

  因为他发愿下一世投生为天人,于是他去做善行,这些善行在十二支缘起里属于“行”和“业”,行和业包括十种作功德事中的任何一种。

  在此以他恭敬供养饮食给比库为例子。这个人发愿下一生投生到天界,然后用饮食供养给托钵的比库。这种布施供僧的善行在他临终时成熟,他体验到自己犹如重新在布施供僧一般,这是业,临死心路的所缘也是业,然后他投生为天人。因此,他下一生(天人)的结生心、有分心的所缘也是布施的业。

  所以,投生天界的果报和他希望投生到天界的烦恼、业有关。下面再来看一看他的临死心路和结生之间是怎样运作的。

  图表 6:投生天界者的临死心路

  这个人已经生命垂危,寿命将要终尽了,在临死心路生起之前还是有分流。有分流取的目标是莲花,这是他前一世临终时所看到、体验到的目标。之后生起一个意门转向,把心流转向于即将成熟的业,这种业被他体验为犹如重新把饮食布施给托钵的比库一般。

  这个意门转向灭去后,接连生起五个速行心。在生命期间的速行心是负责造业的,但由于临死心路是一期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心路,速行心的造业力量很弱,它只是作为即将成熟的业带来下一生的管道而已,所以这五个速行心所体验到的目标是他在布施供僧。

  速行心灭去之后,有分心继续生起,这时有分心的目标仍然是他前一世临终的目标,也是他今生结生的目标。有分心灭去后,生起一个死心。由于在一生当中,死心和有分心、结生心的目标都一样,所以,死心取的目标仍然还是莲花。

  离心路只有三种心: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结生心发生在一期生命的第一个刹那,而死心只发生在一期生命的最后一个刹那,期间只要心流处于不活跃的状态,则有分心持续不断地生起。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都属于同一种果报心,而且所取的目标也是相同的。例如结生心是悦俱智相应无行果报心,那么整辈子生起的有分心都是这种心,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刹那,生起的死心还是属于这种心。所以,不应误解为“今世的死心的目标,就是临死心路的目标”。

  死心灭去,这个人的生命就结束了。紧接着是立刻在天界结生。天人往往是化生的,不需要入胎,一旦结生即六根俱全,不需要像人那样,从受精卵(kalala)开始,慢慢长成小胚胎,再长成小胎儿,要经过九月住胎。这个天人结生心的所缘是什么?和前世临死心路的所缘一样,即他布施供僧的业。结生心灭去后,有分心紧接着生起,有分心的所缘仍然是布施供僧的业。

  了解了有情死生之间的心和所缘的关系之后,下面再从业果关系方面来分析。这位天人的结生心、有分心和他过去生所造之业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他过去所造之业属于欲界善业,该业成熟而使他投生为欲界天人,所以,投生为欲界天人属于果报,这种果报是由他所造的欲界善业带来的。欲界善业在什么时候成熟才能投生为天人?必须在临终的时候成熟并作为令生业,才能令这个人投生到天界。

  二、投生到恶趣的例子

  下面再举一个由于杀害动物的不善业成熟而堕落到恶趣的例子。

  今生是一个人,假如其有分的所缘是莲花,莲花是业相,说明他今生能投生为人是由于过去生造作的善业成熟所带来的。虽然过去的善业使他投生为人,但他今生却没有很好地珍惜,经常杀生,例如捕鱼并宰杀来卖,或者杀鱼煮来吃。杀生的业在他临终时成熟,其临死心路的所缘是杀鱼,于是他看到自己正在杀鱼,杀鱼的影相属于业,于是他下一辈子投生为动物。下一辈子结生心、有分心的所缘仍然是杀生的影像,这属于业。

  再以心路来讲解,今生有分心的对象是莲花。有分心灭去后,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和五个临死速行心,其所缘是杀鱼。此时的速行心和过去杀生时的心属于同一类心,都是瞋根心。虽然业早已造下并灭去了,但是由于业力的关系,临终速行心体验此业为犹如重新造作一般。速行心灭去后又落入有分,有分的对象仍然是莲花。有分灭尽后生起一个死心。死心灭去,宣告这个人生命结束,紧接着在畜生趣里结生。这只畜生的结生心所取的目标即是杀生的业。结生心灭去后,生起的有分心还是取杀生的业为目标。

  上面两个是欲界投生的例子。

  三、投生为梵天人的例子

  色界结生是指证得色界禅那者,死后投生到梵天界成为梵天人。

  今生是一名证得禅那的修行人,假如有分的所缘是莲花,说明过去所造的欲界善业使他今生投生为人。今生临死心路的所缘是禅相,禅相属于业相。发愿投生到梵天界的得禅那者,其禅那一直维持到临死时都不退失,那么,禅那善业将成为他的重善业而优先成熟,使他下一生投生为梵天人。

  如果此人习惯于修习入出息念,在临终时出现的通常是入出息似相。由于没有其他的欲界善业能和禅那善业相提并论,当禅相出现时,他的心很自然地投入禅相,并作为临死心路的目标。临死心路灭去后又落入有分,有分还是取前一世临死心路的目标。有分灭尽后死心生灭,宣告他已经去世,紧接着犹如从梦中醒来一般投生到梵天界成为梵天人。该梵天人的结生心、有分心的所缘是禅相。

  禅那善业有多强?

  首先,从身体、容貌来看。人从出生开始,就不断走向衰老,随之产生很多病痛,最终走向死亡。而梵天人一投生即非常高大、庄严、光明,而且不会衰老,也没有任何身体的病痛。天人看待人类,就好像我们看癞蛤蟆一样,但是欲界天人看到梵天人也会感到害羞,为什么?因为自惭形秽,感到自己很丑陋。欲界天人即使再漂亮,也不过是由欲界善业产生的,而梵天人则是色界善业成熟的结果。

  其次,从寿命来看。天人的寿命即使再长,都长不过梵天人的寿命。例如第五禅善业成熟能投生到广果天,广果天的寿命是 500 大劫。若用人的生命去计算一个大劫的时间,此人死了又生无数次,假如他的骨头不腐烂的话,把这些骨头堆成一座长、宽、高各 16 千米的大山,一个大劫还没有结束。一个大劫的时间是多么的漫长啊!但是广果天梵天人的寿命有 500 大劫。

  所以,从果报上来说,欲界善业根本无法和色界善业相提并论。想要培育色界善业,就应当好好地培育定力,努力修行。如果我们不把这种善业用来投生到梵天界,而把它作为解脱资粮,作为断除烦恼的巴拉密,这种善业也是非常强有力的,称为“定觉支”(samà dhisambojjhaï ga)——这种定力是证悟正觉的条件、因素,即佛陀所说的正定(sammà -samà dhi)。

  对于成就无色定者来说,若是空无边处定和无所有处定,临死心路的所缘是概念法;若是识无边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临死心路的所缘是广大心,即空无边处禅心和无所有处禅心。这些都是业相,不是趣相。

  在此有必要纠正一种错误的观点:不少华人相信“人死变鬼”。如果相信人死了会变成鬼,那他下一生很有可能投生为鬼。因为相信“我死后变成鬼”是一种无明和邪见,这种无明和邪见会在他临死的时候成熟,令他真的投生为鬼。

  因此,学习了佛陀的教法,学习了业果法则后,就不应该相信人死了一定会变鬼,而应该相信随业投生。

  六、追溯过去世的方法

  如何辨识过去世?禅修者必须以名色限定智作为修行缘起的基础。根据佛陀的教法,辨识缘起属于七清净当中的“度疑清净”,或十六观智中的“缘摄受智”。缘摄受智即把握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因果关系。当禅修者能够辨识过去因和现在果、现在因和未来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后,对业果法则、因果关系、三世轮回已经不会怀疑了,所以又称“度疑清净”。成就度疑清净之前,还必须以见清净为基础。

  什么是“见清净”(diññhi visuddhi)?《摄阿毗达摩义论》(Abhidhammatthasaï gaha)中说:

  ß Lakkhaõ a rasa paccupaññhà na padaññhà navasenanà marå papariggaho diññhivisuddhi nà ma.û

  ‚依相、味、现起、足处把握名色,名为见清净。‛

  禅修者有能力通过特相、作用、现起和近因来辨识究竟名色法的观智,称为“名色限定智”。由于禅修者见到的只是究竟名色法,他不会再执著于实有人、众生、男人、女人等,从而暂时镇伏了邪见,所以名色差别智也称为见清净。

  因为先需见到究竟名色法,才有可能去查找名色法之因,所以,只有在见清净的基础上才能培育度疑清净,或者说只有在名色限定智的基础上才能培育缘摄受智。

  佛陀的教法不是无因论,而是有因论——有因有缘世间生起。所以,禅修者有能力辨识究竟色法和究竟名法之后,还应尝试查找它们的因。应当如何了知生命之因、了知名色法之因?可以通过缘起法则来查找、辨识。

  当一位修到名色限定智的禅修者透彻地辨识了六门的色法和名法后,业处老师会指导他尝试造一些善业,并且在造善业之前或之后发愿。

  例如禅修者在佛像面前发愿:“愿我来世投生为天人!”根据业处老师的教导,禅修者在发愿的同时,观照当时的名色法,辨识六门的色法和名法。由于发愿投生为天人时执著天人的生命,喜欢天人的生命,所以生起的是悦俱贪根心。

  因为此禅修者已拥有名色限定智,邪见一般不会生起,所以是悦俱邪见不相应贪根心,有 19 个名法。

  然后,他拿袈裟去供养僧团,做布施善业。根据业处老师的指示,他应观照供养袈裟时生起的是什么心,他辨识到的是悦俱智相应心,这是殊胜的三因善心,有 34 个名法。

  他为布施感到满意,然后一边前往禅坐的地方,一边不断地辨识自身的名色法。来到禅坐的地方坐下后,他先复习根本业处,例如入出息念,依次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由于第四禅产生的智慧之光是很明亮、晃耀且不动的,他从第四禅出定后,借助强有力的智慧之光来辨识一到两遍内在、外在的色法和名法。

  辨识外在的名色法是很重要的,因为辨识过去的名色法和辨识外在的名色法很相似。假如一名禅修者不能辨识外在的名色法,则在辨识过去的名色法时将遇到很大的困难。

  此后,他决意往前逆推,借助智慧之光辨识他刚刚坐下时的那一堆名色法,就像辨识外在的名色法一样。若他可以成功地把心往前逆推,证明他将有能力辨识过去。然后他依此逆观的方法,不断地往前辨识名法、色法,辨识他前往禅坐处时的名色法„„辨识布施袈裟时生起的悦俱智相应心,发愿时生起的悦俱邪见不相应贪根心,以及当时的名色法。

  能够如此辨识最近的过去名色法之后,他再往更远的过去逆推,推到当天上午用餐、起床„„昨天晚上睡觉、下午禅修、中午用餐、上午禅修„„用名法、色法的方法往前逆推,如此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一个月前、两个月前、三个月前、四个月前,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四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不断地辨识过去的名法、色法。这时他见到的只是究竟名色法而已。

  当他见到自己小时候的名色法,再把观智导向进入母胎时,即今生最初的那一刹那。这一刹那在名法上叫做结生心(pañisandhi citta),在色法上叫做 kalala。《清净之道》说人类最初生起的 kalala 就像用一根最微细的羊毫所沾起的奶酪那么大的一个小丁点,也就是所谓的“受精卵”。他应辨识今生的结生心到底有多少种名法,属于哪一种心,然后再辨识今生结生时有 30 种色法,即: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和心所依处十法聚。他应辨识色聚里的究竟色法,而不是只看到色聚而已。

  若他能够辨识今生结生时的名色法,为了寻找结生之因,他应进一步往前逆推到过去世。

  这时,有些禅修者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那多数是由于定力不足的原因,导致无法辨识到过去世。例如有位缅甸的长老,他完成了名色限定智的课程,但是精进了一年多都没办法突破过去世。我有几次问他:“尊者,您现在见到过去世了吗?”他说:“还不行。“为什么?””“定力不足。”由于定力不足,他仍然无法突破前世。

  然而,若禅修者拥有强有力的定力,见到过去世的名色法将是轻而易举的事,甚至在一座当中就能达成。对于不同的禅修者,所见到的过去世的影像也不同。有些禅修者看到前世是一个老人躺在那里,这种情况可能是他前世临终时的影像。但大多数禅修者所看到的前世是某些影像,这是前世临死心路的所缘,它们是业、业相或趣相三者之一。

  从缅甸帕奥禅林的很多禅修者查到前一世的经验来说,今世投生为人之因很大部分是由于过去世布施的善业成熟,例如有些人看到的影像是拿着汤匙把饭放到比库的钵里。但只是通过这些影像还不足以知道过去具体造的是什么业,他应该进一步检查这些影像是不是真的。为什么要检查呢?因为临死时很多业会争着成熟,但最终成熟并使他投生的业只有一种,所以有的人会看到很多影像,这些影像有的是由令生业呈现的,但有的却不是。

  当他看到影像后,接着需要查当时识知这个影像的名法。例如禅修者辨识过去世并看到一个人正在布施。只是看到布施的影像并不等于已经找到了原因,但由于他有能力辨识究竟名法和色法,所以应该把观智投入到取这个布施影像为所缘的那一堆名色法。

  他需要检查这个布施影像是否呈现为临死心路的所缘,当时生起的是哪一种心。如果成功,他可以再根据临死心路的名法,去追查造业时的名法,因为临终时成熟的业与他过去所造作的业是有联系的。

  假如他前一世是在 85 岁去世,他所看到的影像不一定是一位 85 岁的老人在布施,而可能是一位年轻人在布施。于是,他应追查这个布施的影像(业)是在什么时候造下的。他用辨识名色的方法往前逆推,查看和临死心路相应的名法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临死心路的名法和造业时的名法是一样的。因为临死心路只是作为某一种业成熟的管道,它被人体验为犹如重新造作一般,所以临死心路的体验必定是他以前曾经体验过的。

  确定布施的影像是其前生临死心路的所缘后,他应尝试辨识这种布施善业是在什么时候造下的。例如他查到是在大约 30 岁时造下的(观智往往不能确切地知道具体的年龄,只能依所见到的影像推断大致的年龄),则可知道他在大概30 岁时所造下的布施善业在其临死时成熟,从而使他今生投生为人。接着再辨识布施时的名法是多少、色法是多少,然后再检查做布施时的名法和临终看到的布施影像时所生起的名法是否相应,再检查临死心路的名法和今生的结生心是否相应。如何相应呢?就像我们回忆昨天或前几天的事情一样,现在的心与前几天的心是有连结的,不会说现在的心和几天前做了什么都联系不上。心与心之间在时间上会有连贯性,同样地,今生和前一世也有一种连结,不会是完全不相干的两回事,这称为相续流。

  他在过去造业的时候,例如用莲花供佛,生起的是悦俱智相应心,那时的影像是用莲花供佛。如果这种业在他临终时成熟,他的临死速行心也必定是悦俱智相应心,所呈现的影像也是以莲花供佛。正是因为临死心路的名法和过去造业时的名法是有联系的,所以我们才可以透过这种相应关系来追查前世造了什么样的业。

  例如他是以供佛或供僧的业而投生,当他见到临死心路的影像后,即可以依据当时的名色法来辨识,透过辨识名法而知道造业时生起的是什么心,透过辨识色法而知道过去是男的还是女的。有时候虽然可以看到过去世的影像,但并不能清楚地知道当时是男人还是女人,因为他看到的只是一堆名色法。然而,他可以通过辨识名色法来判断:如果找到男性根,证明他前世是男人;如果找到女性根,则证明前世是女人。只要他把心放在过去世的名法上,将会发现:如果是天人,几乎都是快乐的,少有忧苦、恐惧;如果是人,则是忧苦多,快乐少。所以,如果他看到前一世生起的几乎都是快乐、殊胜、明亮的心,而且当时的色法也异常明亮,这就有可能是天人。如果他看到既有苦、忧,又有乐,而且色法也不是很殊胜,这可能就是人。如果他看到的色法低劣,名法又是痛苦、忧愁多,这很可能是恶趣众生。如果他看到一片黑暗,或者异常低劣的色法,这也很可能是恶趣众生。

  他可以通过辨识过去的究竟色法,来分析自己的过去世属于哪一趣众生,再分析是什么业使他今生投生为人。当他见到过去所造的业时,应该分析造业时的名法,那时,他将有能力辨识到使他投生为人的是哪一类善心。因为影像即所缘,所缘即是心认知的对象,所以,要查这个所缘是被什么心认知,就应当去查造业时的名法。由于善业,今世才能投生为人,善业的名法很可能是 34 或者 33, 是悦俱智相应34心,33 则是舍俱智相应心,能够修到缘起的人,大多数都是三因结生。

  尽管今生的五蕴和上一世的完全不同,我们不能记得前一生的详细情形,但是通过这种观智来贯穿过去生和今生的因果关系时,我们仍然能看到前世的某些影像,然后通过这些影像去辨识过去世的名色法,找到过去世造了什么样的业,使我们今世投生为人。

  接着,他需要辨识使他投生为人的很可能是他过去曾经发过一些和他今世投生结果有关的愿。他需要去查找是不是过去生贪著人的生命,例如喜欢人的生活,喜欢人的生命状态。如果是出家人,他应尝试去查找是不是过去曾经发过想要出家、想要成为比库,或者想要过修行生活的愿。他很可能会发现,在他做善业前、正在做时或者完成后,或者过去某一生中有强烈的愿望,希望他未来世能够投生为出家人。

  如果投生为天人,他应查找是不是倾向于过天人的生活等。

  如果是动物,他会发现之所以投生为动物,必定是造了不善业。不善业往往夹杂着贪瞋痴,因为贪瞋痴围绕着不善业,这些不善业成熟而使他堕落到恶趣。过去世曾经投生为猪的人也许会问:“我不可能希望投生为一头猪,为什么还会变成一头猪呢?”因为造不善业的时候,生起的是贪瞋痴的心,是贪瞋痴烦恼围绕着不善业,所以才投生到恶趣。

  找到了当初发愿时的名法,这些名法多数是不善的贪根心。他应辨识在这些发愿投生为比库的名法中:错知有“比库”的真实存在, “无明” 贪爱比库的生活, “爱”这是;这是;执著比库的生命,这是“取”。由于无明、爱、取这三种烦恼作为其心的倾向,这种心的倾向成为支助他造善业的烦恼。有了烦恼和业,就能导致果报的成熟。

  通过这种业果关系,我们可以查找自己的过去世,而这种业果关系的关键环节就在于死与结生阶段。通过缘起的方法来辨识过去世,必须见到前一世临死时生起的是什么影像,见到之后,分析其时的名色法,再查找业,并查找围绕着此业的无明、爱、取这三种烦恼。

  有位禅修者准备修缘起时,正在查找她的过去世,结果发现前一世临终时出现的影像是一个女人在供养比库。她尝试检查这个女人的影像是不是她的过去生,结果查来查去都无法找到因果的连结。就好像你把心投入到别人的有分心里,由于心相续流不同,总是无法查知别人昨天在做什么,和今天完全没有关系。这样努力了大概一周时间,还是没有结果,于是按照业处老师的指示,她去查那个影像,发现当那位女人在供养的时候,旁边有一条狗,她尝试辨识那条狗的有分心,结果心流一下子接续上了,原来她的前世是一条狗。但是狗为什么能够投生为人呢?她发现那条狗当时看到女人在供僧,感到很欢喜,并且简单地想:“如果我是人就好了,不仅自己有吃的,还可以给别人。”就这样,认为做人很好,这是无明、爱、取,是导致它今生投生为人的烦恼;又由于过去的某一种善业在这条狗临终时成熟,使它今生投生为人。当然,今生她能够修到缘起,是由于她在过去几世前也曾经是禅修者,但是由于某种不善业成熟而使她上一世投生为狗。

  根据‚业生起果报,果报由业生;由业而再有,如此世间转‛(Vm.688)的法则,通过查找过去世的烦恼和业,来了知今生果报之因。这是修行缘起的原则。

  七、投生的法则

  欲界善业在有情临死时成熟,将能投生到欲界善趣;不善业成熟,将会投生到恶趣;若曾造了色界或无色界善业,将能投生到梵天界。

  根据佛陀的教法,即使投生到再好的地方,只要还没有彻底断除烦恼,命终之后还是会堕落的。佛陀在《增支部•第一不同所作经》(Pañhamanà nà karaõ a sutta)中甚至这样说: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梵天界的凡夫在梵天界过完天寿,命终后还会往生到地狱、畜生或鬼界。(A.4.123) 在《不动经》(â ne¤ ja sutta)也提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和无所有处天的凡夫在过完天寿命终后,还会往生到地狱、畜生或鬼界。(A.3.117)

  无论天界的寿命有多么漫长、多么快乐,只要烦恼没有完全被断除,以前所造的业就还有机会成熟,以前的烦恼还会现起而使他堕落。

  虽然如此,但梵天人不会直接投生到地狱、畜生或鬼道。该经义注说:由于色地、无色地凡夫梵天人还没有舍断导致往生到地狱等之业故,在命终之后还会辗转地(顺后生)往生到恶趣。又因为他们在临终时不可能存在比近行定更加强力的不善业,所以不会直接(无间)地投生到地狱等处。

  有情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成为梵天人后,只要还没有断除烦恼,很久以前所造作的不善业还是有机会成熟,这还是属于业果法则的范畴。业果法则并不会因为你现在做得很好,定力强,以前所做的那些恶业就可以一笔勾销。即使现在的福报再大、定力再强,还是会有终结的一天。同样地,即使有情的苦报再重、再漫长,哪怕投生到无间地狱,也不会是永恒的。因此,既没有永恒的天堂,也没有永恒的地狱。

  地狱里的众生过去也曾经造过善业,这种善业也有机会使他重新投生到善趣。而天人和梵天人,只要还没有断除烦恼,还没有证悟圣道圣果,过去所造的不善业还是会使他再堕落到地狱、畜生和鬼道,所以说他们还没有舍断导致往生到地狱等的恶业。只要烦恼还没有被断除掉,恶业就有机会成熟,从而辗转地投生到恶趣。

  因为梵天人在生命期间并不会产生对欲乐的贪求,也不会生起瞋心,即使在命终时,他们也不会感到恐惧和害怕。梵天人在临终时不可能有强力的不善业成熟,即使他们下一生要堕落为欲界天人或人,在临终时还是以近行定的善业投生。

  而欲界天人则会生起贪心和瞋心,在临终时尤甚。为什么呢?因为欲界天人在临终前会呈现衰相,这是他们在漫长的天寿中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当他们见到衰相出现,知道自己即将死去,即将告别快乐的天界,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焦虑、绝望和无助,以及对天女、天宫等的依恋、不舍,这些都是不善心,会使他们堕落到恶趣。

  并不是所有的天人都能修习佛法,更不是所有的天人都有机会遇到佛陀出世。大多数天人习惯于过着放逸的欲乐生活,他们一旦面临将要失去一切,内心会感到非常彷徨、执著和爱恋,这些临终的不善心很可能使他们堕落恶趣,投生到地狱、畜生或者鬼界。

  就好像一个自小养尊处优、事事顺心的有钱人,往往经受不了任何社会、生活上的风浪,突如其来的打击很可能使他精神崩溃。同样地,天人过惯了乐以忘忧的生活,突然要面临失去一切,甚至有些天人还能看到自己将要堕落地狱,他会更加恐惧。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投生的法则。

  第一,无色界梵天投生的法则

  无色界梵天人投生有三种情况:

  1.投生到更高的无色界天。若无色界梵天人在那一生修习了更高的无色界定,他们将可依此更高定之善业投生到更高的无色界天。

  2.投生到同一界天。由于无色界梵天人不可能修习比自己所在的层次更低的定,所以他们命终后最多只会投生到同一界梵天,而不会投生到更低的禅天,例如他们不会投生到色界梵天。

  3.投生为欲界的三因人天。如果无色界梵天人失去禅那,他们将会以近行定投生到欲界。由于近行定的善业属于三因善心,所以他们能投生为欲界三因结生的人或天人。

  第二,色界梵天投生的法则

  色界梵天人的投生有四种情况:

  1.投生到无色界天。色界梵天人可以培养更高的禅那,只要他们培养的无色界善业在临终时成熟,将能投生到无色界梵天。

  2.投生到色界天。色界梵天人也可以因为所培养的色界善业而投生到色界天。

  3.投生到欲界人天。如果梵天人造了极强的倾向于欲界的业,死后将能投生到欲界。对于在色界死后投生到欲界的众生,他们的结生心必然是二因或三因果报心。也即是说,由色界梵天死后投生的人,不可能是无因结生。不过,即使一个人前一世曾经是色界梵天人,他今生也有可能不能证得禅那。

  4.对于无想有情天。无想有情天在生命期间没有任何心识,他们的业生色法只是命根九法聚而已。由于没有心识,他们不能培养其他善业,在他们死后,只能投生为欲界二因或三因结生的人或者天人。例如索毗德(Sobhita)尊者,佛陀宣布他是比库弟子中忆宿命第一的弟子。他能以一念回忆到500 大劫以前。因为他的前一世是无想有情天人,前一世完全是空白,而无想有情天的寿命是 500 大劫,所以一念可以回忆到 500 大劫以前。

  第三,欲界投生的法则

  欲界三因结生者的投生有三种可能:

  1.投生到色界、无色界天。由于三因结生者今生有可能证得禅那,所以他们能投生到相应的色界或无色界梵天。除了三果圣者以外,其他没有色界或无色界禅那的凡夫是不可能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梵天的。

  2.投生到欲界善趣。欲界三因结生者也可由所造作的欲界善业而投生为人,或者六欲天天人。

  3.堕落到四恶趣。如果欲界三因结生者所造作的不善业成熟,死后会堕落四恶趣。例如臭名昭著的迭瓦达答,他曾经拥有八种定和五神通,可以变化自在,然而,他最终却因为所造的极重恶业而堕落到无间地狱。

  欲界三因结生者所造的业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有因缘修行,他们不仅可以培养色界和无色界的极强善业,而且还可以在今生证悟涅槃。如果没有修行,他们只能造一些世间善业,只能依照因果法则而投生到欲界的人、天善趣。他们也有可能造作极重的不善业,恶业成熟将会使他们堕落到四恶趣。

  欲界二因、无因结生者的投生有两种情况:

  1.投生到欲界善趣。因为他们在生命期间不可能证得禅那,所以无法投生到梵天界,只能由于欲界善业而投生到欲界人天善趣。

  2.投生到四恶趣。如果所造作的不善业成熟,则会堕落到四恶趣。

  第四,圣者投生的法则

  前面三种是凡夫投生的法则,下面来讲圣者投生的法则。有三类圣者:1.正自觉者,2.独觉佛,3.佛陀的弟子。

  其中,除了正自觉者和独觉佛都是阿拉汉圣者之外,佛陀的弟子可以分为四类:

  1.初果圣者称为“入流”(sotà panna);

  2.第二果圣者称为“一来”(sakadà gà mã);

  3.第三果圣者称为“不来”(anà gà mã);

  4.第四果圣者称为“阿拉汉”(arahant)。

  入流圣者最多七次投生到人天善趣,不可能再堕落到四恶趣。

  因为入流者在证得初道时已经断除了邪见、戒禁取见和疑三种最粗、最低劣的烦恼,所以未来的轮回已没有很强的动力。特别是把堕落恶趣的元凶——邪见——断除了,即使他在尚未证得初果前造了很多恶业,也不会因此堕落恶趣。

  义注讲到:初果圣者的投生必定会一世比一世好,即使投生到人界,也会投生到富贵家庭或名门望族。即使初果圣者很放逸,也不会再有第八次结生。正如佛陀在《宝经》(Ratana sutta)中说:‚即使他们极放逸,亦不再受第八有。‛

  在这最多七次的轮回当中,他们只会投生到人天善趣,他们的未来必定是美好的。证得入流果者通常只有两三次再生,且在未来的第三或第四世断尽烦恼而般涅槃。当然,这也和他们个人的愿有关,有些执著生命的入流圣者也可以有超过三四世的轮回。

  因为无色界梵天人无法亲近善友,也无法听闻佛法,所以他们不可能在那里证得任何圣道圣果。但是投生到无色界梵天的初果圣者,还可以在那里证得更高的果位。因为入流圣者已经见到了出离之道,即使没有导师的指导,他们仍然可以持续地观照名色法的三相,从而证得更高的果位。

  一来圣者只来此世间一次,只投生到人天善趣。

  这里的“世间”是指人间或者欲界天。“只来一次”是最多只有一次。

  不来圣者不再来欲界,只投生到色、无色界天。

  称为“不来”是因为他们不再投生到欲界天或人界。不来圣者死后必然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梵天,因为他们已断尽了对欲乐的贪爱和瞋恚,断尽了令众生投生到欲界的烦恼。

  使众生投生到欲界的烦恼称为“下分结”。“下分”是指欲界,“结”是捆绑。五下分结即:有身见、戒禁取见、疑、欲贪和瞋恚。由于不来圣者已断除了五下分结,所以不会再投生到欲界,只会根据各自的定力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梵天。

  大多数不来圣者会投生到净居天,同时也只有不来圣者才能投生到净居天,所以净居天只有不来圣者和阿拉汉圣者。为什么还会有阿拉汉圣者呢?并不是说有阿拉汉死后投生到那里,而是投生到那里的不来圣者证得阿拉汉后因天寿未尽而居住在那里。因此,不来圣者证悟涅槃有五种方式:

  1.中般涅槃(antarà parinibbà yã):有些不来圣者投生到梵天界后,不到生命的中寿就般涅槃。

  2.生般涅槃(upahaccaparinibbà yã):有些不来圣者投生到梵天界后,过了生命的中寿之后才般涅槃。

  3.有行般涅槃(sasaï khà raparinibbà yã):有些不来圣者投生到梵天界后,还必须精进修行才能证悟更高的圣道。

  4.无行般涅槃(asaï khà raparinibbà yã):有些不来圣者投生到梵天界后,无须努力修行也能证悟更高的圣道。

  5.上流至色究竟(uddhaü soto akaniññhagà mã):有些不来圣者投生到低等的色界天,过完该天天寿后一直往上流(投生),直到最上的色究竟天。例如他们先投生到无烦天,在无烦天过完天寿后投生到无热天,然后投生到善现天、善见天,最后投生到色究竟天,并在那里般涅槃。(Vm.888)

  有类圣者极喜欢轮回(vaññà bhiratasatta),缅文称为“崩新山”(bonsinsan),例如沙咖天帝、给孤独长者和维沙卡(Visà khà )居士。他们现在是生活在欲界天的初果圣者,他们将在欲界天和人界轮回七次并证得三果后投生到色界净居天,在净居天不断地往上投生,直到色究竟天,最后在色究竟天那里证得阿拉汉道果并般涅槃。(D.A.2.369)

  阿拉汉圣者不再投生。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正自觉时,说了下面这句话:

  ß Khãõ à jà ti, vusitaü brahmacariyaü , kataü karaõ ãyaü ,nà paraü itthattà yà 'ti.û

  ‚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再无后有。‛

  阿拉汉圣者在证悟阿拉汉道果时,其烦恼已被断尽,生存因素已被剿灭,他们在般涅槃后同样不会再以任何的方式投生。

  有些人会产生这样的误解,例如佛陀在世时有些比库担心地说,努力修行最终的结果是般涅槃,般涅槃之后将成为没有,将会走向完全毁灭。有些印度教徒也诅咒佛陀说:佛陀是至高神毗湿奴(Vishnu)的第九个化身,毗湿奴看到某个时期有很多恶人否定《吠陀》(Veda)经典,否定婆罗门权威,于是化身为佛陀,宣扬邪说,教导那些恶人走向自我毁灭。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恶见(pà padiññhi)!

  阿拉汉般涅槃并不是走向毁灭!般涅槃既不能说是没有,也不能说是一种生命、一种存在。我们不能说阿拉汉般涅槃后将去哪里,或者将以什么形式继续存在。 《中部•在火瓦差经》(Aggivaccha sutta)记载:有个姓瓦差(Vacchagotta)的游方僧问佛陀,解脱心的比库般涅槃后将在哪里再生,佛陀回答说这个问题问得不恰当,同时问“不再生”“既再生、又不再生”“既非再生又非不再生”都不恰当。就好像一堆、因为干草、木柴等燃料而燃烧着的大火熄灭之后,有人来问原先的大火熄灭后去了东方、西方、南方还是北方都是不恰当的一样。同样地,五蕴已灭尽、解脱的漏尽者甚深、不可测量、难以深解,犹如大海。(M.2.190-192) 由于涅槃甚深难解,并非凡夫俗子能够臆想出来的,结果留给后来的弟子们很多猜测和想象。后期发展出来的许多佛教派别和经典,也都试图自圆其说地解释涅槃。

  业果法则先讲到这里,明天我们将学习佛教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缘起。

  图表 7:投生法则

返回目录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