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一辑:功德荟萃 14.显密之辩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   作者:冈波巴大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一辑:功德荟萃 14.显密之辩

  “猛母火”的妙用,是使“业气”趋入中脉“都帝”之中,从而出现五种征相和八种功德。

  《功德荟萃》第二十六则

  敬礼大宝上师!

  至尊大宝达波仁波切又曾这样教诲说:

  信仰唯识宗的修行人,他们都承许“自证分”是属于“胜义谛”的。这是因为,唯识宗的瑜伽行者们认为,“自证本知”,是超出那些“具有炽盛分别的妄想者”所能经历的范畴,或者说,“自证本知”,不是炽燃分别之念的活动范围;信仰唯识宗的修行人,他们同时也认为,在大觉佛陀的圣心密意之中,拥有胜义的,或者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明了自证”。

  唯识见1①

  而中观行者们却说:

  你的那个老阿妈,不过是我的小媳妇[这话似乎有些不雅,可能是辩红了眼才脱口而出的,读者谅解——译按];你的那个“胜义谛”,不过是我的“世俗谛”。我呢,既远离“有边”,又远离“无边”,也远离“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之边。由于远离了“四边”,因而,我所承许的观点就是“什么也不承许”啊!

  中观见1②

  这时,“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也忍不住插嘴说了:

  假如你不承许任何观点的话,那么,你破不破除唯识等派的宗见呢?

  中观行者说:当然要破除喽!

  噢!你也说出了“要破除呀”!般若波罗蜜多行者趁机接着反驳说,因而,虽然你口口声声在说“什么也不承许”,但为了破除他家的宗见,到底还是有所承许了呀!

  我般若波罗蜜多行者呢,不缘对、不联系任何事物——“过去心”已灭,因而,既无从譬喻模拟,也无法成其为某种事物(生起)的因由;至于说“未来心”呢,由于它尚未生起,所以,也同样是既无从譬喻模拟,也无法成其为某种事物生起的因由;而当下这个刹那的“现在心”呢,(又因为是无常无住,变动不居的,所以,)难以观察捉摸:它既无形貌又无特征,既未生过又未灭过啊!由此类推,因为不缘对“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的任何一个方面,所以,我般若波罗蜜多行者呢,到底是不缘对任何事物的呀!

  般若见1③

  ◎显宗见1

  秘密真言行者则说,我和你们都是相顺一致的。

  我和持唯识见的瑜伽行者相顺,这是因为,我随顺所谓的“‘自证本知’,超出分别妄想炽盛者所能经历的范畴,或者说,‘自证本知’,不是炽燃分别之念的活动范围”这种观点;另外,我也随顺所谓的“在大觉佛陀的圣心密意之中,拥有胜义的‘明了自证’”这种见解。

  但同时我却又比你略胜一筹:你认为“自证”是真实的胜义;而我却认为,这种(“自证分”的)“证知”是无生的。

  我和中观行者相顺,因为我也认为一切诸法都是远离“四边”的,所以是相顺的;但是,我又比你略胜一筹,因为你不承认(“远离四边”这种状态)是有体验、有觉受的,由于我有(“远离四边”)的体验觉受,所以,我更胜出一筹。

  中观行者插嘴说,正由于你有“体验觉受”,所以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这种“体验觉受”本身,就是妄想分别;而若有了妄想分别,也就会浪迹于轮回中了!

  秘密真言行者反驳道,你(还是脚踏实地地老实)修习吧!假如真已有所实修,那么,就绝不可能不呈现出(某些特定的)体验觉受来;倘若未经实修,当然就不会有体验觉受喽!由于你没有体验觉受,所以,是不会觉悟成佛的。我这种对于“无生且离心意识”的“证知”的体验,你是没法讲出来的!

  秘密真言行者接着又说:

  我和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也是相顺一致的。这是因为,那外在的“所执之境”,不过是“心的幻变”罢了,因而,它们并不存在真实成立的基础和根本,所以,就这方面来看,我与般若波罗蜜多行者是相随顺的;又由于般若波罗蜜多行者是不缘对一切的,所以,就这方面来看,也是与我相顺一致。

  但我又比你般若波罗蜜多行者略胜一筹:你般若波罗蜜多行者认为“过去心”已灭,因而,既无从譬喻模拟,也无法成其为某种事物生起的因由;“未来心”尚未生起,所以,也同样是既无从譬喻模拟,也无法成其为某种事物生起的因由;而“现在心”呢,你说难以观察捉摸,而把它是“刹那法”的观点拿来,作为成立的理由。正因为你是以“刹那”为单位来作观察对象的,所以,你就会存在因明学上所谓的“无穷过”。

  你是把心识主观臆测的“共相”的道理,来作为修行的对象,而没能对推理的“比量”进行(“现量”实证的)印定,只是在对“增益的迷惑”一一断除。而我却对外境的体性,进行了印定;我不对外在的“所执之境”,进行过分的研究和观察,而是较多地关注内在的“能执之心”:此“心”最初从来未曾生过,所以,最后也就不可能灭掉,这种“不生不灭的体性”,就是我内心的体验觉受——这一点,(因为属于“贤圣自觉境界”,所以,)三世诸佛也无法再进行分析。由于有了这样的体验觉受,所以,我比你更加胜出一筹。

  我有两个层面的密法教授:即善巧方便和般若智慧二者。

  一、这里所说的“善巧方便”,是指对于“猛母火”的修炼。“猛母火”的妙用,是使“业气”趋入中脉“都帝”之中,从而出现五种征相和八种功德。

  ◆ 所谓“烦恼”,(说得简略一点儿,)不过就是“能、所二执”罢了,(从秘密真言教法的观点来看,这些二执的烦恼)都是出自“业气”,因此,假如“业气”趋入了中脉“都帝”之中,那么,烦恼也就自然而然地息灭、消失了;

  ◆ 以此类推,因为那些为害的鬼魅魍魉,也是从(阴阳)“二气”生出的,所以,假如“业气”趋入了中脉“都帝”,那么,鬼怪障难的情形,也就无机可乘了;

  ◆ 同样道理,假如“业气”趋入了中脉“都帝”之中,(地、水、火、风等四大的)“大种之病”,也就无从立足了呀!

  诸如此类等等,可见修习“猛母火”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啊!

  二、这里所说的“般若智慧”,是指“无生之知”、“无断之道”、“无住之智”和“无得之果”,四个层面。

  1.所谓“无生之知”是说,要将一切诸法决断为这样的事实:即从本元、本始、本初上本来未曾生起过,现在和将来也不会出生。若把一切诸法,只是一味看作(孤零零枯木寒岩般的)“无生”,那么,就会流于顽空断见。殊不知,“知性”(或者说觉性)充遍(在“无生”)其间,这就如同牛奶之中,充遍着酥油一般呀!

  2.所谓“无断之道”是说,(在修习过程中,)假如没有(升起)“光明”或者心中没有任何的觉受体验,那就不会走向正道。其实,“知性”的本体即是光明而不断灭的,只是就通过串习熏修,而(与这种状态再度)成为一种熟悉的习惯这一点儿来说,才取名叫做“道”啊!

  3.所谓“无住之智”是说,遣除了正智的所有不顺品,即称“般若”;所谓的“不顺品”,就是指“执实”、“执相”等等。犹如灯火亮起的时候,黑暗就会自然灭去一般,倘若我们证悟了“知性”的本体,那么,那些执实执相的不顺品,也就自然灭去了,要知道,此时也就叫做“般若”了。

  4.所谓“无得之果”是说,灭去了(般若)不顺品的体性,即是法身;由此法身,再圆满两种色身。(因为只是灭去了那些执实执相的不顺品,本无所得,所以,这法身与两种色身)就叫做“无得之果”啊!

  ◎密宗见与修2

  ——冈波巴大师全集《珍珠之鬘第一辑·功德荟萃》第二十六则竟

  .

返回目录.
 

---------------------------------------------------------------------------------------------------------------------------

更多冈波巴大师佛学内容

更多智学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