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生命的美容(阅读)
正文:
世人都很关注相貌和身体的美,其实,那种美是非常短暂的,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的一生,色身从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间种种变化,就像时光的脚步,不曾少息。所以,永葆青春不过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梦想,因为那是在和自然规律抗争。几千年来,多少人为驻颜有术而费尽心机,但迄今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不过是延缓衰老速度而已。
相对外在身相来说,内在美才是历久不衰的。它不会因年龄渐增而失去,正相反,内在的美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绽放光芒。就像璞玉那样,经过无数雕琢打磨之后,方能展现它所蕴含的明洁之美,纯净之美。
这种内在美,就是人格的美,心灵的美,生命品质的美。从佛法观点来看,内在美的至高境界就是佛菩萨。当然,佛菩萨不仅具有内在美,同时也呈现出外在的美。经典记载,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就是说,身体每个部位都是圆满而无可挑剔的。这种身相的圆满,不是靠化妆,更不是靠整形,而是由佛陀成就的无量功德所显现。经中称之为“行百善乃得一妙相”,故名“百福庄严”。
当我们说到佛菩萨时,感觉似乎很遥远,是与现实迥异的另一个时空。事实上,佛菩萨并不是一种身份象征,而是代表悲智两种品质的圆满。所谓智,就是解除烦恼的能力,了悟生命真相的能力;所谓悲,就是发愿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断惑证真。
很多人喜欢到寺院礼佛敬香。当我们仰望佛像时,内心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安宁与祥和。当然,不是所有造像都能将佛菩萨应有的意境表现出来,这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更需要对佛菩萨的内涵有所领悟。
那么,真正的佛菩萨应该是一种什么神情?
他是无限的安静。这种安静不是无声的安静,而是内在的安静。仿佛静静的大山,静到极致,却像通天彻地的声音,有着某种难以表述的震慑力。这就是三法印所说的涅槃寂静,它来自所有躁动平息后的内心,来自宇宙人生的最高真实。这种寂静不仅为佛菩萨自身受用,也会使周围的人,甚至周围环境得到净化。
他是无限的空旷。凡夫心的最大特点,就是浮躁而动荡,在各种变幻的妄想中不停摇摆。想静,静不下来;想睡,睡不踏实;想思考,无法集中精力。为什么?因为内心的垃圾太多,且从未清理。这使我们根本看不清生命的真正需要,只好用不停忙碌,用表面充实来掩盖这种茫然。忙碌的结果,不过是继续制造妄想,制造心灵垃圾。而佛菩萨因为体证空性,故能照见五蕴皆空,就像乌云散尽的虚空,澄澈明净,纤尘不染。
他是无限的喜悦。这种喜悦并非通常所说的快乐。因为快乐只是对痛苦的缓解,是建立在某种条件之上。当我们尝到某种快乐并产生执着后,一旦条件改变,对快乐形成的依赖就会落空,转而成为痛苦。所以,世间快乐都是短暂且有副作用的。而佛菩萨的喜悦是来自生命内在,是从全身弥漫而出,这也就是佛经所说的“举身微笑”。只有彻见无我的证悟者,才能使每个毛孔都洋溢着微笑,散发着喜悦。
所以说,生命美容的最高境界就是佛菩萨。学佛,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不断去除现有的不良心行,开发潜在的高尚品质。当生命不再有任何瑕疵,我们也能像佛菩萨那样,成为至纯至真的人,成为至善至美的人。
我们不仅要重视外在的美,更要重视心灵的美,这样才会持久地焕发光彩。因为身心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当我们情绪低落时,身体也会变得沉重,甚至淤积为种种病变。当我们心情飞扬时,则会觉得浑身放松,原有疾病也随之减轻。所以说,生命内在的改善意义重大。那么,我们如何来美化生命,庄严生命?
首先需要了解生命。其实,生命也是一个产品,是无明制造的一个产品。对这个五蕴和合的生命体来说,最本质的就是人心和人性,并显现为善和不善两方面。儒家思想认为,人可以成贤成圣,但也可以成为衣冠禽兽。西方宗教也有类似观点,认为人有神性,但同时也有兽性。这都说明了人的两面性。
佛法所作的归纳是,人有佛性,也有众生性。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就发现,每个生命内在都具备与佛菩萨无二无别的潜质。所以,虽然我们现前只是充满困惑的苦恼凡夫,但还是有希望的。只须将内在潜质开发出来,就能证佛所证。佛法说众生平等,所谓平等,不是现象上的平等,而在于每个人都具备成佛的潜质。这也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重要特征之一,没有哪个宗教认为信徒与信仰对象是平等的,可以通过修行成为自己所信仰的对象。
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觉得自己宝藏在身,无须着急。要知道,在这一宝藏尚未开发之前,是虽有若无,不起作用的。因为我们的生命状态还是凡夫,是贪嗔痴,是饮食男女。如果不利用现前人身努力修行,我们是见不到内在宝藏,更无法将之起用的。
其次还要了解,什么是生命中的美和不美。这种美,其实就是佛法所说的善,反之则是不善。那么,佛教对善与不善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佛教认为,能为我们带来快乐结果和未来利益的行为就是善,带来痛苦结果和未来损害的行为就是不善。这种因果不只是现象的,同时也发生在我们内心。当我们生起善念时,内心会充满喜悦,并给自他双方带去和谐与温暖。反之,当我们生起恶念时,就像触动内心的一个病灶,立刻就会引发种种不良反应,使身心受到折磨,感到痛苦。或许有人会说,不是也有人以作恶为乐吗?那种乐,是一种畸形而非正常的快乐,是心灵的扭曲状态。所以说,恶所招感的不仅是未来苦果,当下就会在内心制造痛苦。当它表现出来之后,又会给他人制造痛苦。世人都很关注相貌和身体的美,其实,那种美是非常短暂的,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的一生,色身从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间种种变化,就像时光的脚步,不曾少息。所以,永葆青春不过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梦想,因为那是在和自然规律抗争。几千年来,多少人为驻颜有术而费尽心机,但迄今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不过是延缓衰老速度而已。
相对外在身相来说,内在美才是历久不衰的。它不会因年龄渐增而失去,正相反,内在的美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绽放光芒。就像璞玉那样,经过无数雕琢打磨之后,方能展现它所蕴含的明洁之美,纯净之美。
这种内在美,就是人格的美,心灵的美,生命品质的美。从佛法观点来看,内在美的至高境界就是佛菩萨。当然,佛菩萨不仅具有内在美,同时也呈现出外在的美。经典记载,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就是说,身体每个部位都是圆满而无可挑剔的。这种身相的圆满,不是靠化妆,更不是靠整形,而是由佛陀成就的无量功德所显现。经中称之为“行百善乃得一妙相”,故名“百福庄严”。
当我们说到佛菩萨时,感觉似乎很遥远,是与现实迥异的另一个时空。事实上,佛菩萨并不是一种身份象征,而是代表悲智两种品质的圆满。所谓智,就是解除烦恼的能力,了悟生命真相的能力;所谓悲,就是发愿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断惑证真。
很多人喜欢到寺院礼佛敬香。当我们仰望佛像时,内心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安宁与祥和。当然,不是所有造像都能将佛菩萨应有的意境表现出来,这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更需要对佛菩萨的内涵有所领悟。
那么,真正的佛菩萨应该是一种什么神情?
他是无限的安静。这种安静不是无声的安静,而是内在的安静。仿佛静静的大山,静到极致,却像通天彻地的声音,有着某种难以表述的震慑力。这就是三法印所说的涅槃寂静,它来自所有躁动平息后的内心,来自宇宙人生的最高真实。这种寂静不仅为佛菩萨自身受用,也会使周围的人,甚至周围环境得到净化。
他是无限的空旷。凡夫心的最大特点,就是浮躁而动荡,在各种变幻的妄想中不停摇摆。想静,静不下来;想睡,睡不踏实;想思考,无法集中精力。为什么?因为内心的垃圾太多,且从未清理。这使我们根本看不清生命的真正需要,只好用不停忙碌,用表面充实来掩盖这种茫然。忙碌的结果,不过是继续制造妄想,制造心灵垃圾。而佛菩萨因为体证空性,故能照见五蕴皆空,就像乌云散尽的虚空,澄澈明净,纤尘不染。
他是无限的喜悦。这种喜悦并非通常所说的快乐。因为快乐只是对痛苦的缓解,是建立在某种条件之上。当我们尝到某种快乐并产生执着后,一旦条件改变,对快乐形成的依赖就会落空,转而成为痛苦。所以,世间快乐都是短暂且有副作用的。而佛菩萨的喜悦是来自生命内在,是从全身弥漫而出,这也就是佛经所说的“举身微笑”。只有彻见无我的证悟者,才能使每个毛孔都洋溢着微笑,散发着喜悦。
所以说,生命美容的最高境界就是佛菩萨。学佛,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不断去除现有的不良心行,开发潜在的高尚品质。当生命不再有任何瑕疵,我们也能像佛菩萨那样,成为至纯至真的人,成为至善至美的人。
我们不仅要重视外在的美,更要重视心灵的美,这样才会持久地焕发光彩。因为身心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当我们情绪低落时,身体也会变得沉重,甚至淤积为种种病变。当我们心情飞扬时,则会觉得浑身放松,原有疾病也随之减轻。所以说,生命内在的改善意义重大。那么,我们如何来美化生命,庄严生命?
首先需要了解生命。其实,生命也是一个产品,是无明制造的一个产品。对这个五蕴和合的生命体来说,最本质的就是人心和人性,并显现为善和不善两方面。儒家思想认为,人可以成贤成圣,但也可以成为衣冠禽兽。西方宗教也有类似观点,认为人有神性,但同时也有兽性。这都说明了人的两面性。
佛法所作的归纳是,人有佛性,也有众生性。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就发现,每个生命内在都具备与佛菩萨无二无别的潜质。所以,虽然我们现前只是充满困惑的苦恼凡夫,但还是有希望的。只须将内在潜质开发出来,就能证佛所证。佛法说众生平等,所谓平等,不是现象上的平等,而在于每个人都具备成佛的潜质。这也是佛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重要特征之一,没有哪个宗教认为信徒与信仰对象是平等的,可以通过修行成为自己所信仰的对象。
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觉得自己宝藏在身,无须着急。要知道,在这一宝藏尚未开发之前,是虽有若无,不起作用的。因为我们的生命状态还是凡夫,是贪嗔痴,是饮食男女。如果不利用现前人身努力修行,我们是见不到内在宝藏,更无法将之起用的。
其次还要了解,什么是生命中的美和不美。这种美,其实就是佛法所说的善,反之则是不善。那么,佛教对善与不善又是如何定义的呢?
佛教认为,能为我们带来快乐结果和未来利益的行为就是善,带来痛苦结果和未来损害的行为就是不善。这种因果不只是现象的,同时也发生在我们内心。当我们生起善念时,内心会充满喜悦,并给自他双方带去和谐与温暖。反之,当我们生起恶念时,就像触动内心的一个病灶,立刻就会引发种种不良反应,使身心受到折磨,感到痛苦。或许有人会说,不是也有人以作恶为乐吗?那种乐,是一种畸形而非正常的快乐,是心灵的扭曲状态。所以说,恶所招感的不仅是未来苦果,当下就会在内心制造痛苦。当它表现出来之后,又会给他人制造痛苦。
从表面看,我们似乎活在共同的世界。事实上,我们是活在各自的心灵世界。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决定我们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如果你觉得所有人都不是好人,这个念头生起时,看每个人都会带有敌意,都会制造对立,那是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感觉。因为你是与天下人为敌,在这种草木皆兵的情绪中,怎么可能开心起来?不必说所有人,即使觉得某个人不好,也会在内心打下一个心结。下次再想起此人,心结就会随之出现,继续纠缠着你,折磨着你。或许对方还不知道你在讨厌他,可你已被自己的嗔恨折磨得心力交瘁了。嗔恨如此,贪婪、愚痴、嫉妒莫不如此。所以说,任何负面情绪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每个人都有各种心理活动,时而开心,时而难过;时而兴奋,时而沮丧;时而宽宏大量,时而斤斤计较;时而充满爱心,时而冷漠无情。对有些人来说,各种心理的活动机会基本均等,由此呈现出多样化的性格。而对有些人来说,某种心理会得到特别发展,占据主导地位,使其明显倾向于善或不善。
在这个热闹非凡的心灵舞台上,各种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我们却从来搞不清,这些心究竟如何产生,如何活动,如何过渡,因为我们从未管理过自己的心。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顺其自然不也是好,不也同样精彩?但我们要知道,就像生活中随时会制造垃圾一样,我们的言行也会在内心留下痕迹,产生心灵垃圾。如果不加处理,这些贪嗔痴的垃圾非但不会自行降解,还会继续滋生新的问题。
所以说,了解心理的形成规律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不是活在现实中,而是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已经过情绪的投射,经过想法的处理。你觉得某人好,看他什么都顺眼;觉得某人不好,看他什么都别扭。这种感觉或许和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截然相反,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你看到的并非客观上的那个人,而是你感觉中的那个人。
从表面看,我们似乎活在共同的世界。事实上,我们是活在各自的心灵世界。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决定我们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如果你觉得所有人都不是好人,这个念头生起时,看每个人都会带有敌意,都会制造对立,那是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感觉。因为你是与天下人为敌,在这种草木皆兵的情绪中,怎么可能开心起来?不必说所有人,即使觉得某个人不好,也会在内心打下一个心结。下次再想起此人,心结就会随之出现,继续纠缠着你,折磨着你。或许对方还不知道你在讨厌他,可你已被自己的嗔恨折磨得心力交瘁了。嗔恨如此,贪婪、愚痴、嫉妒莫不如此。所以说,任何负面情绪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每个人都有各种心理活动,时而开心,时而难过;时而兴奋,时而沮丧;时而宽宏大量,时而斤斤计较;时而充满爱心,时而冷漠无情。对有些人来说,各种心理的活动机会基本均等,由此呈现出多样化的性格。而对有些人来说,某种心理会得到特别发展,占据主导地位,使其明显倾向于善或不善。
在这个热闹非凡的心灵舞台上,各种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我们却从来搞不清,这些心究竟如何产生,如何活动,如何过渡,因为我们从未管理过自己的心。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顺其自然不也是好,不也同样精彩?但我们要知道,就像生活中随时会制造垃圾一样,我们的言行也会在内心留下痕迹,产生心灵垃圾。如果不加处理,这些贪嗔痴的垃圾非但不会自行降解,还会继续滋生新的问题。
所以说,了解心理的形成规律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不是活在现实中,而是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已经过情绪的投射,经过想法的处理。你觉得某人好,看他什么都顺眼;觉得某人不好,看他什么都别扭。这种感觉或许和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截然相反,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你看到的并非客观上的那个人,而是你感觉中的那个人。
----------------------------------------------------------------------------------------------------------------
济群法师简介
济群法师,1962年生,福建福安人。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多年来,济群法师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唯识、戒律的研究及讲授,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万字。
济群法师教学之余积极致力于佛法弘扬,时常应邀于高等院校及信众团体演讲,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港台及欧洲、澳洲等地。此外,济群法师出版并发表各类著述、论文百余万字,如《真理与谬论》、《菩提心与道次第》、《人生佛教丛书》等。继承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走入生活。近年来,济群法师更将弘法重点转向道次第、菩提心和皈依,着重佛法基础建设,引领佛弟子在菩提道上稳步前进。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