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菩提心与净土修学(阅读)
正文:
——济群法师访谈录
梦度:法师您好,《净土》的编辑们听说您到江西弘法,非常欢喜。我们想围绕“菩提心”向法师请教一些问题,希望法师慈悲开示。
济群法师(以下简称法师):近年来,我关注的重点主要是佛法修学的基础建设,菩提心正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净土宗,我没有多少研究。作为汉传佛教的一大宗派,净土宗普及范围极广,几乎家喻户晓。但不容乐观的是,净土宗的信仰也存在不少问题,这是我们今后需要特别加以重视的。
概说菩提心
梦度:一个普通的学佛人,怎样从凡夫地发起菩提心,又该怎样护持,直到成佛,您能不能简单给我们开示一下其中次第。
法师:学佛,首先要对三恶道乃至整个轮回的痛苦有深刻认识,这是每个学佛者必须具备的认知。否则,学佛往往停留于表面,无法深入。这种对轮回苦的认知,也是出离心生起的基础。如果缺乏出离心,就很难舍弃对世俗的贪著,菩提心自然也发不真切。
发起出离心之后有两种导向,一是导向个人出离,一是导向菩提心。过去,我们往往将出离心和菩提心对立起来。事实上,两者并不矛盾。当我们因不忍轮回之苦而发心出离,同时想到六道一切众生在轮回中受苦,本着对众生的悲悯,希望带领他们一起出离,这样的心就是菩提心。从这个意义上说,菩提心就是出离心的延伸圆满。
发菩提心,首先要了知其心行特征。菩提心有利他、无限等特征。利他,即利益众生;无限,则是指它的作用范围。相信每个人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利他行,但我们的所缘极为有限。因为凡夫心是狭隘的,我们愿意利益的,往往只是与自己有关的那些人。而发菩提心,则是要将利他心扩大到一切众生,这才是关键所在。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发愿,发愿利益一切众生。之所以要不断发愿,正是为了提醒自己,使这一愿力得到巩固。除了以观修强化愿力外,我们还要通过布施、持戒等菩萨行来成就行菩提心。
但我们要知道,无论愿菩提心还是行菩提心,都属于世俗菩提心,能否进一步得到升华,离不开空性见的指引。如果不能证得空性,了知诸法实相,菩提心将永远停留于世俗菩提心,无法上升为胜义菩提心。我们所熟悉的《金刚经》,也是关于菩提心的修学指南。经中,佛陀一方面反复告诫我们去庄严国土、利益众生、广修布施,但同时又随时提醒我们不住于相,以无所得的心修习善法,了知一切都是因缘假相,即不住于空也不住于有。不住于空,便不会偏空;不住于有,便不会落入凡夫心。所以说,具备空性见,才是提升菩提心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梦度:很多人都觉得发菩提心很难,因而产生退缩情绪。您觉得发菩提心是不是很难?难在哪里?
法师:发起“我要利益众生”这一念并不难。人的一生有无数愿望,如“我要吃饭”或“我要买房子”等。从某种意义而言,愿菩提心的心行特征也是同样,只是所缘改变了,变成了“我要成佛”,“我要利益一切众生”。所以,无须将愿菩提心想得太复杂,太高深,这是首先要了解的。
当然,困难也是存在的。难就难在,这个心念生起后,面对不同众生和种种考验时,能否将愿心落实为具体行动。当我们在房间里观想“我要利益一切众生”,是不难做到的,因为此时并不涉及具体的所缘对象。但在生活中,会有很多违缘和逆境,如果愿心不坚,就很难经受现实的考验。另一个困难在于,使这念愿心相续不断。以前有句话,叫做“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发心也是同样,发一念愿菩提心不难,难的是发长远心、坚固心,难的是尽未来际地保持这一发心。
梦度:我给您举个现实的例子,有些学佛人在念到“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时,会下意识地想着:我把一半功德回向众生,一半留给自己,可见仅仅发个利益众生的心也不容易。
法师: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知见有问题,尚未认识到菩提心的利益。如果真正能认识到菩提心的利益,我想一定不会吝惜把功德回向给众生,因为那正是帮助你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是一本万利的,谁会不愿意呢?
梦度:请法师介绍一下发起菩提心的功德利益。
法师:当我们真正生起“我要利益众生”这一愿心时,功德已是无量无边。须知,成佛正是靠这念心去成就,而非其他。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而在于心行的改变。当然,这念愿心有深浅之别。如果菩提心发得纯粹、准确、圆满,按《华严经》的见地,初发心即与三世诸佛功德同等。换言之,我们发起的这一念心,和成佛所成就的心并不是两个东西,那该有多大的功德?《菩提道次第论》也说到,一念愿心发起时,功德已胜过阿罗汉。原因也在于,其心行特征和佛菩萨的心行特征是一致的。
学佛的关键有二,一是舍凡夫心,一是成就佛菩萨品质。我们之所以是凡夫,原因就在于凡夫心,由此成就现有的凡夫品质和凡夫人格。佛菩萨之所以成为佛菩萨,就在于圆满了悲智两种品质。我们靠什么走出凡夫心,成就佛菩萨品质?都可以通过发菩提心完成。因为菩提心具有化解凡夫心的力量,同时,无上菩提也来自菩提心的圆满成就。所以,菩提心的功德之大,实在无法以语言穷尽。
梦度:可有很多人,包括我在内,觉得我们为什么要成佛呢?自己求得解脱多自在啊,成佛还要度化众生,实在累人。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
法师:我们的每种行为,都取决于现有的心行基础。从凡夫心行而言,往往觉得成佛、度众生、行菩萨道很累、很麻烦。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的慈悲心和平等心力量还很弱。当我们还不习惯帮助他人时,哪怕做一点利他的事,都要和固有习气做斗争,就像逆水行舟,是艰辛而又容易退却的。
那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要利益众生呢?或者说,为什么要找这个麻烦呢?从自身修行来说,一切众生虽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必须通过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才能圆满开发这一生命宝藏。声闻虽也证得空性,证得根本智,却不是究竟彻底的圆满。佛菩萨的品质有二,一是大慈悲,一是大智慧。两者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在显现上有悲和智的不同作用,而这种作用又是相辅相成的。成就圆满的智慧离不开大悲,成就圆满的大悲离不开空性。如果悲心不曾圆满,便不能究竟证得空性。反之,如果不具备空性见,悲心也是有限而狭隘的,因为这种悲心是通过无明和自我呈现出来。修习菩提心,正是帮助我们打破这种无明和自我。一旦冲破无明,证得空性,就能将这念慈悲无限扩大,成为力量巨大的相续。所以,利益众生固然有些“麻烦”,但这种“麻烦”是来自我们自身的障碍。若不努力克服,修行必然无法成就。
如果能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利益众生就不再会觉得辛苦,觉得麻烦。因为佛菩萨并不是有心去做,并不是有挂碍地、着相地做这一切,而是由悲心推动,自发自觉地利益众生,永不疲厌。
梦度:菩萨种姓者在一些因缘的促动下可以生起菩提心,而那些声闻种姓者却很难生起菩提心,这个“跳跃”该怎样对治?
法师:人确有不同种姓之分,但我们要知道,种姓也不是绝对的,而是在无尽生命相续中形成的。有些人悲心较弱,觉得自己断烦恼、证涅槃即可,无心旁顾。佛世时,就有这类倾向个人解脱的定性声闻,现在也大有人在。让这部分人回小向大,当然有些困难。
至于不定种姓者,可从两方面多作思维。一方面,忆念六道有无量众生正在受苦,过去生,他们曾和我们互为父母兄弟姐妹,我们如何忍心独自出离,弃他们于苦难而不顾呢?多想想这些六亲眷属,能帮助我们激发悲心。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若不利益众生,不发菩提心,修行是不能圆满的。事实上,如果我们只是想着自己解脱,我执都很难破除。那些总想着自己、特别在意自己的人,很容易产生烦恼,因为我执就是烦恼之源。而菩萨道的修行,正是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瓦解我法二执。如果我们总想着别人,就没有更多时间考虑自己,我执自然会逐渐淡化。以自我解脱为修行目标,固然可以通过戒定慧化解我执,但若方法不当,总想着自己,正是修行的一大误区。
我们常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言论:自己尚未修好,怎能去度别人?这也是很多人不想利益他人的重要理由。乍听似乎很有道理,其实却似是而非。虽然我们目前的能力还有限,但不能因此连利他心都放弃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我们暂时没能力说法度众,但仍有许多力所能及的事可做,可以创造各种帮助众生学佛修行的善缘。要知道,利益众生正是最好的修行方式之一。
如何使菩提心不退转
梦度:不少念佛人觉得:我念佛念得很安心,自己求往生就行,为什么要花时间去利益别人?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另外,当菩提心已经发起时,我们应该怎样修行,让菩提心相续而不退转?
法师:确实,不少人觉得念佛即可,何必发心利他。这一想法有特定的心行基础,他们感觉自己是业障凡夫,没有能力救度众生,不如赶紧出离,赶紧从火宅中逃脱。声闻乘的修行就属于这类发心,念佛人中也有不少这样的心态。
但我们要知道,净土法门属于大乘佛教。菩提心,正是大乘不共二乘的关键所在。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主要是在发心,而不在于什么法门,甚至不在于什么知见。我时常感慨,大乘佛教已经变得不大不小,已经没多少大乘味道了!很多人学的是大乘,但发心是小乘,行为上甚至连人天乘都做得不到位。
《普贤行愿品》是净土宗的重要依据经典。依普贤行愿修净土法门,临命终时,因为这种大愿的推动,能够直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受阿弥陀佛及诸大菩萨接见,随后即往十方国土说法度众,成就佛道。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关于往生的问题,客观上,通常强调的是阿弥陀佛的悲愿;主观上,通常强调的是信愿行。但我们以什么和阿弥陀佛相应?这一信心建立的基础又是什么?归根结底,离不开我们的心念。我们有怎样的心念,是决定能否往生的关键。这一念和阿弥陀佛是否相应,决定了我们能否往生;而相应程度的深浅,则决定了往生的品位。若临命终时出现的是对五欲尘劳的贪恋,这一念便会将我们导入轮回。若虽能念佛而相应程度很低,那么往生品位自然也就很低。反之亦然。
而普贤行愿的修行,每一大愿,都是对佛菩萨心行的模拟。换言之,依普贤行愿修行,就是在向佛菩萨的心靠拢,靠得越近,相应程度就越大。当我们临命终时,这一和阿弥陀佛、诸佛菩萨相应的心行,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直接推动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们的心与阿弥陀佛的心无二无别,弥陀自然会在我们心中显现,这种相应是最彻底的相应,是没有来也没有去的。
我们靠什么消除障碍往生的因素?正是心的内在力量。发菩提心,是学习并成就佛菩萨的心。以这样的心行念佛,既能帮助我们瓦解凡夫心,更能提高往生品位。而没有强大愿力的信,是没有力量的。当我们念佛时,若无相应的心行基础,往往会成为单相思,这也是很多人念佛不得力的原因所在。如果这种信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建立在正念、正见的基础上,必将增加往生的保险系数。所以,我们要抓住往生的根本力量,这点非常重要。
梦度:通常认为发菩提心是利益众生,念佛偏重于自修自利,如何才能将发菩提心与念佛结合起来?
法师:发菩提心有三种不同方式:一是先帮助别人而不考虑自己(牧童式发心);一是和大家共同前进(船夫式发心);一是先充实自己再帮助别人(国王式发心)。是否发心,衡量标准并不在于我们所做的是什么,不在于个人修行还是度化众生。如果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修行,那么念佛一样也是在发菩提心。
如果只为自己往生而念佛,属于出离心;如果为带领一切众生往生极乐而念佛,就属于菩提心。我们每天要这样提醒自己,告诫自己为一切众生而修行。在生活中,随份随力地帮助他人。只要心中时刻装着众生,就是在发菩提心,就是在强化佛菩萨的悲愿。
梦度:这种愿菩提心成就的标志是什么?
法师:愿菩提心成就的标志,就是对众生的悲心是否强烈,是否真实,是否圆满。如果这种“我要救度众生”的悲心非常迫切,迫切到像独生爱子生病那样,不顾一切地想要帮助他,这种愿力就是符合标准了。
略谈空性见
梦度:在发起强烈的愿菩提心后,要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空性见?
法师:任何宗派的修行都需要通过正见来完成,如禅宗所说的“即心即佛”,便是极高的见地。净土宗比较强调信愿持名求往生,似乎并不特别重视见地这一部分。事实上,净宗的祖师大德们是将正见融于修行中。如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就包含着高深的见地。
空性见的获得,首先应通过闻思树立正见。或是通过般若系经论,如《般若经》、《中论》、《百论》等,获得般若的空性见;或是通过《圆觉经》、《楞严经》等,获得属于如来藏体系的见地;或是通过《辩中边论》等唯识经论,获得唯识的中道见;或是通过阿含典籍获得无常无我的正见。总之,通过对某一宗派或某些经论学习,获得契入空性的正见。
当然,仅仅闻思还不够,关键是落实到心行。这就需要明眼人的引导,将闻思正见真正转变为心行力量,成为破除我法二执的利器。我法二执是凡夫心建立的基础,如果没有正见加以引导,我们就不知该舍弃什么,修行自然难以奏效。
梦度:从闻思获得正见后,怎样进一步引发空性见,又该怎么做才能如实了达诸法的真实相?
法师:我们首先需要选择一种和自己比较相应的见地。确定之后,在善知识指导下学习相关经典。其次,在闻思过程中不断深入,获得精确的正见。对见的掌握,开始可能认识得很肤浅,也可能存在偏差。如何进行调整?藏传佛教是通过辩经来进行。人的认识往往存在误区,会有拖泥带水的成分,辩经会使问题暴露出来,然后相互探讨或请教师长予以解决。 第三,通过禅修使见落实于心行。如果没有禅修和实证体验,停留在闻思层面的正见是很肤浅的,而禅修获得的,才是实际的心行体证,是语言不能抵达的境地。
梦度:有没有可能通过至诚发愿菩提心来悟入空性呢?
法师:仅仅通过愿菩提心,恐怕是不行。愿,是一种意愿,仍属于世俗心,通常情况下是不行的。当然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通过极其强烈的愿力直接契入空性。但这需要在特定因缘之下,在大善知识的引导之下。比如佛世时,还有隋唐时期的那些禅宗大德,以特殊方便将学人直接引入。但这种因缘稀有难得,同时,学人必须对善知识有极大信心。
梦度:那一般人是需要通过禅修止观证入实相吗?
法师:闻思的见,若是不落实于止观,只是知识性的概念,没有多大力量。只有通过止观,闻思的见才能落实于心行。观,又须以止为基础,否则很难从平日混乱的心态中走出来,既观不起来,更无可能由此契入空性。
念佛与止观
梦度:那么念佛人在修学中怎么落实止观呢?
法师:现代人念佛,多倾向于持名念佛,以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对娑婆世界的厌离为前提。在此基础上,专注而系心一处地念,就是止观。但现实是,多数人念得没有力量,原因何在?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轮回及三恶道的苦认识不足。我们每天能有多长时间念佛?念佛之外又在念着什么?很可能,我们每天以一个小时念佛,却以十几个小时修凡夫心,修贪心、嗔心,修各种执著。两相抵消,念佛自然难以见效。如果真正意识到轮回苦,出离心极为真切,各种世俗心就不会对我们构成多大影响。相应地,念佛的力量便随之增强。所以,观轮回苦非常重要。此外,是通过学习大乘经论,了知一切是空,是无常无我、如幻如化的,这些知见也能帮助我们淡化世俗心。
另一方面,要不断忆念佛菩萨的功德。“阿弥陀佛”不仅是名号,更是万德庄严,是无量的慈悲、智慧,是无量的解脱、自在。我们要不断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由此生起强烈的信心和依赖感。以一心皈投的虔诚来念,这句佛号才能真正产生力量。所以,念佛人最好有一定的教理基础,以此增强对阿弥陀佛的信心。
菩萨行
梦度:发愿之后,还要进入菩萨行的阶段,您能不能概括讲一讲行菩提心的内容?
法师:行菩提心,即菩萨行,主要内容为六度四摄。发起愿菩提心后,进一步要修菩萨道,这需要受菩萨戒、行菩萨行。菩萨行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没有菩提心的菩萨戒,是没有灵魂的菩萨戒。而没有菩提心的六度四摄,与人天善法并没有多少区别。
同时,菩萨行又能帮助我们成就菩提心。实践菩提心的过程中,必须超越种种世俗心,超越我法二执。我们发菩提心时,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人看着顺眼,那人看着不顺眼,怎样才能平等对待他们?行菩萨行,会面临很多类似的矛盾。因为凡夫心是不平等的,充满贪嗔痴的,这就是检验菩提心的时刻。
我们修布施时,是否对一切众生生起布施心?是否所有东西可以无条件地布施给众生?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是我们不愿施舍的,那说明还不具备平等心;如果还有一样东西是我们舍不得施舍的,那说明还有悭贪在作怪。可见,行菩萨行能将发心中夹杂的世俗心逐步清扫干净。当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布施心,对所有东西都能布施而无不舍时,布施的修行就圆满了。这并不是说,对一切众生都能实际去修布施,那恐怕是无法做到的。只要面对每个众生都能生起慈悲心,都愿意修布施,就说明心中已经不存在障碍布施的烦恼。所以说,菩萨行能帮助我们成就菩提心,圆满菩提心。
----------------------------------------------------------------------------------------------------------------
济群法师简介
济群法师,1962年生,福建福安人。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多年来,济群法师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唯识、戒律的研究及讲授,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万字。
济群法师教学之余积极致力于佛法弘扬,时常应邀于高等院校及信众团体演讲,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港台及欧洲、澳洲等地。此外,济群法师出版并发表各类著述、论文百余万字,如《真理与谬论》、《菩提心与道次第》、《人生佛教丛书》等。继承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走入生活。近年来,济群法师更将弘法重点转向道次第、菩提心和皈依,着重佛法基础建设,引领佛弟子在菩提道上稳步前进。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