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增比丘:圣人的种姓
法增比丘:圣人的种姓
人的尊贵与下贱
在[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大正藏第一册)(MN93, Assalayana Suttam)中指出婆罗门种(Brahmin)自恃高贵,為佛以理所驳:「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Jetavana)。时有五百比丘俱,舍卫城中有婆罗门五百人,五百人相将俱出城,自至其田庐,相与共坐讲议言:「本初起,地上人时,皆是我曹婆罗门(Brahmin)种,第二种者刹(帝)利(Kshatriya),第三种者田家(Vaishya),第四种者工师(Shudra)。我曹(婆罗门)种最尊,初起,地上作人时,皆是我曹(婆罗门)种。初生时从(大梵天)口中出,今世人反从下出。在天下者,我曹(婆罗门)种為最尊,我曹(婆罗门)种皆是第七梵天子孙。」佛反言:「天下一种耳。」佛皆持我曹(婆罗门)种,与刹(帝)利、田家、工师种等(平等)。我曹(婆罗门)种死皆上梵天。佛反持我曹(婆罗门)种,与凡人等。自相与议,谁能与佛共讲议分别是种者。
时有婆罗门,有一子年十五六,字頞波罗延(Assalayana)大圣,明工书知方来之事。五百婆罗门中,无有能与等者,皆师事之,能说经,知天下事。頞波罗延大圣身有奇相,诸婆罗门自共议言,独頞波罗延能与佛共谈,我曹(婆罗门)皆不能与佛共谈。五百人共告頞波罗延言:「佛以天下人為一种。我曹(婆罗门)种与刹(帝)利、田家、工师异。我曹(婆罗门)种从梵天来下,生从口出。今世人生反从下出。」佛言:「天下有四种,四种皆佳。」愿頞波罗延自屈俱往,与佛共讲。
頞波罗延言:「佛持正道,能答应正道者,欲持婆罗门种往,不其有持道(不易胜其有持正道者),道正也(说的道理正确)。」五百人皆言:「我曹(婆罗门)持頞波罗延作师,何為不往讲是四种事?如是者再三。頞波罗延即起。与五百人俱到佛所祗树(给孤独园)。
阿难白佛:「有婆罗门子字頞波罗延,年十五六,所从五百长老婆罗门来在外。」佛言:「呼入。」阿难出请頞波罗延入,頞波罗延等五百人皆住,不為佛作礼(MN93Assalayana Suttam指出共為佛相问讯已而坐下),自说言:「我有小事欲问佛。」佛言可坐。頞波罗延白佛:「我欲有所问,宁可相答。」佛言:「有所疑者,便说之。」頞波罗延言:「我曹(婆罗门)种道说与刹(帝)利、田家、工师种异。言我曹(婆罗门)种是梵天子孙,我曹(婆罗门)先祖初生时,皆从口出,死皆上天。」
佛报言:「我经不道说异种,若婆罗门娶刹(帝)利女,刹(帝)利女為生子,刹(帝)利娶田家女,田家女為生子,田家娶工师女,工师女為生子,工师娶婆罗门女,婆罗门女為生子。」佛言。「我经中以施行為本,施行善者,最為大种,其天下尊贵者,皆施行善得耳,不以种得也。我先世无数劫时,亦作婆罗门子,亦作刹(帝)利子,亦作田家子,亦作工师子。自致為王子(自身功德得以成為王子),今身為佛。」
佛告頞波罗延:「我问若一事,若如事说之。」佛言。「若见世间人,善家子為人作奴,奴反免為人作子不?(月支国只有二阶级:主与奴)」頞波罗延白佛言:「我闻月支国(Greece, Cambodiya)中有是。」佛言:「是何等故?善家子反作奴,奴反為人作子。是奴志意施行善故,人用作子。子作奴者,志意施行恶故,自卖為人作奴耳。若曹(婆罗门种)言人有种如是者,人种在何所?」
佛言:「若有婆罗门、刹(帝)利、田家、工师是四种,甚為喜杀、喜盗、喜淫、喜两舌、喜恶口、喜妄言、喜谗人、喜与痴人相随、喜瞋怒、喜祠祀,作是行者,宁堕地狱中不?」頞波罗延言:「婆罗门种说,虽有是恶,我种最尊,是梵天子孙,生从口出,死皆当上天。」佛言:「其有婆罗门、刹(帝)利、田家、工师种,无杀心、无盗心、无淫心、无两舌心、无恶口心、无妄言心、无喜谗人心、无喜随愚痴心、无喜瞋恚心、(无)祠祀心。如是死者,不生天上耶?」頞波罗延言:「如是皆生天上。」
佛言:「若说种类者在何所?」佛言:「人种类,皆从心意识出,心意识施行善者,生天上、人间。心意识恶者,入虫、兽、畜生、鬼、神、地狱道中。其有婆罗门、刹(帝)利、田家、工师种施行恶者,同入三恶道中。如是者,种在何所?婆罗门种施行亦有善恶,刹(帝)利种施行亦有善恶,田家种施行亦有善恶,工师种施行亦有善恶。若曹(婆罗门种)自说言有种,如是种為在何所?若婆罗门持意(故意),怨是虚空,刹(帝)利、田家、工师亦怨是虚空,不能中伤也,用意言等。但婆罗门持意自贡高世间耳。婆罗门种、刹(帝)利、田家、工师种,入大溪水中各自浴,垢堕水中,宁能别知是婆罗门垢、刹(帝)利垢、田家垢、工师垢不?」頞波罗延言:「垢在大溪水中,当知在何所?」(佛言:)「若尚不知人垢,反言我种在天上,本从口出,余人从下出,我种人中最尊贵?」
佛告頞波罗延:「若国王闻某国、某郡县、某聚落,有婆罗门及子高明,有刹(帝)利及子高明,有田家及子高明,有工师及子高明,王即徵召俱為王臣,王岂问种类耶?其高才明达者,王即先与好(管理好)郡国,王何以不问子种类?若曹(婆罗门种)言有种类者,為頞波罗延若戒在何所?从诸长老,坐在长老(座)上,是五百人,何以不责(检查)若种类,若作师(怎么作為师傅)?
其有婆罗门、刹(帝)利、田家、工师种及余种,寒时俱在大火边,火热不独至一种所,温热皆等耳。若有大船渡水,婆罗门、刹(帝)利、田家、工师种俱在一船上,渡船不独渡婆罗门种,亦不独度余种。」佛问頞波罗延:「若婆罗门、刹(帝)利、田家、工师种,亦余种子在母腹中,时同十月有增减耶?」頞波罗延言:「皆十月耳,无有增减也。」「若曹(婆罗门种)何以说言,我种梵天子孙生从口出,婆罗门种、刹(帝)利种、田家种、工师种亦余种。日月何以不独照若一种?何為并照余种。」頞波罗延言:「我种自说言胜余种。」
佛告頞波罗延:「有驴(donkey)父马(horse)母马為生子,名是何等?」頞波罗延言:「名骡(mule)。」(佛言:)「父亦不字為骡,母亦不字為骡,若何以字為骡?」(頞波罗延言:)「我先祖呼作骡,我随言骡。」(佛言:)「有马父驴母驴為生子若名為何等字?」(頞波罗延言:)「為駏驉。」(佛言:)「父亦不字為駏驉,母亦不字為駏驉,若何知為駏驉?」(頞波罗延言:)「我先祖呼為駏驉,因随言駏驉。」(佛言:)「婆罗门娶刹(帝)利女,刹(帝)利女為生子,当名為何等?当言婆罗门种刹(帝)利种。」頞波罗延言:「不知当呼何种?」佛言:「若不自知类,何以名骡、駏驉?刹(帝)利女為婆罗门生子,入若门中,随若祠祀,随若种类,是儿然后高明,若曹(婆罗门种)当承事,当出去,我曹(婆罗门种)当承事。婆罗门娶田家女,田家女為生子,子有杀心、有盗心、有淫心、有两舌心、有恶口心、有妄言心、有谗人心、有喜随愚痴心、有瞋恚心、有祠祀心。有是行者,若曹(婆罗门种)与相随不?」「我曹(婆罗门种)不与相随,子心意识施行恶,我曹(婆罗门种)当逐出,不内(容纳)我曹(婆罗门种)群辈中。」佛言:「若曹(婆罗门种)自说,是梵天子孙,生从口出,死当上天,若曹(婆罗门种)但见心意识施行恶,便生相逐,何為道说种类?」
佛言:「若有婆罗门种,中有不孝父母者,喜杀、盗行(等)十恶者,死当趣何道?」頞波罗延言:「心意识施行如是者,死当入地狱中。」佛言:「若曹(婆罗门种)言,我种本梵天生,从口出,於人中最尊,何為入地狱中?」佛言:「天下人无种类,无有常,高明者,心意志善,施行好,是為尊贵。心意施行恶,是為下贱。」
頞波罗延自思念:「我本不欲来,众人共使我来。」自思惟:「我本意不得与佛诤,我续言佛道正。」佛言:「若本时(开始)言人当种佳,今反就我言心意志佳。」頞波罗延自思念:「佛语遮(阻截)我前后。」
佛告頞波罗延:「乃往去时有七婆罗门皆有道,日日祠祀於天,七婆罗门亦自道说,我是梵天子孙,我曹(婆罗门种)生亦从口出,凡人从下出,我种与凡人异,我种死皆当上天。」佛言:「我是时亦作道人字阿洫(Asita),众人共呼我道為天道,我是时见七婆罗门乃在焰火祠(拜火),诸婆罗门皆言,我曹(婆罗门种)死当如是火光,当上天。」佛言:「我见子曹(婆罗门种)所為,我自变身体,手持黄金柄,幢旄,身著白衣,从人假车而往至七婆罗门所,七婆罗门时经行,及子曹(婆罗门种)见我,呼我作:「婆罗门道,从何所来?」七婆罗门言:「若是天道,略与我等。何以著好衣,载车,手持黄金幢。若从何所生,欲至何所?从何所来,何以来到是间?」
时我不与语,子曹(婆罗门种)见我不语,皆瞋,既咒我,欲令我住死,子曹咒我,我面更好,子曹更复咒,我面色复重好,七婆罗门大惊言:我曹(婆罗门种)所咒者皆死,今我咒之,面色复更好,更复呼阿洫,自思念:「子欲趣何等道。」阿洫即答言:「我道意胜。若曹(婆罗门种)何為怒?若曹(婆罗门种)闻阿洫道天道不?」子曹(婆罗门种)言:「我不闻,贤者道人,相见当相问,何為相瞋?」阿洫言:「我闻若曹(婆罗门种)说天下婆罗门為梵天子孙,生从口出,人中独尊,用是故来相问,若起是火祠天,祠天若法,何师道得(向那位师傅学的法呢)?无复从先祖闻。」七婆罗门言:「我先祖為我曹(婆罗门种)效耳(我们随著先祖的传统做)。」
阿洫道人言:「若曹(婆罗门种)先祖母是婆罗门女(娶)他人女。言我曹(婆罗门种)不知先祖母刹(帝)利女、田家女、工师女。我不知若先祖母為婆罗门生,若曹(婆罗门种)爱他人,生若曹(婆罗门种)种类,若殊不知先祖,何以知先祖从梵天来生,女人心不可保,若曹(婆罗门种)能知世间人,夫妇合会,云何生子?子曹(婆罗门种)皆言我不知,若亦不知先祖,亦不知人所生,何為向我瞋怒?凡人相见当先相劳问高下,当知人意志乃可怒,何為先怒?若知子初入腹中时,不父有贪淫之态,母有爱慕之心,所当為作子者?三合成子,所当為子者,谁令温意得父母乃成為子,子在腹中或先世作恶,今在腹中,或盲、或聋、或哑、或伛、或跛、或杌(无肢),父母皆不知近,父母怀子在腹中,尚不能知其子好丑,若曹(婆罗门种)何以知先祖是梵天子孙,生从口出,人中独尊?」
佛告頞波罗延:「先世时七婆罗门尚能咒杀人,是时我不听子曹(婆罗门种),所语亦不录也,今我作佛,若复来道,说我梵天子孙,生从口出,人中独尊。」佛告頞波罗延:「思惟我所语,天下生子,养者為父母,成者师也(能成就他人者做师傅)。」頞波罗延婆罗门,又与五百婆罗门,及诸婆罗门共思惟:「我往时尚為七婆罗门作师,七婆罗门皆道德人,能咒杀人,我於今分别道说,是人有种(这个人才是神圣的种姓),一為百百為千(一圣人足為千人师),千為万万為一(千万人相随一圣人)。」頞波罗延及诸婆罗门俱前,以头面著佛足。「不审一為百百為千,千為万万為一,是者何谓?」佛言:「是世间人,贪乐生死者众多,一人生子孙,然后更分為百家,百家求道一道耳。何等為一道?谓无為道!如是者一為千千為万。」頞波罗延前长跪言:「宁可哀畜我曹(婆罗门种),如哀沙门莫有恨心,於我曹(婆罗门种)所请,归相捡敛(回家检讨过失)。佛言:「善。」若曹(婆罗门种)朝来不食,皆起以头面著佛足去。
如是,凡夫不知什么是圣人的种姓,他们只是以我慢,或接受传统的灌输,人云亦云(「父亦不字為骡,母亦不字為骡,若何以字為骡?」「我先祖呼作骡,我随言骡。」)。本经的解说比中部93经来得详细,佛对頞波罗延的驳斥有以下几点:
(1)业决定贵贱---善家子反作奴,奴反為人作子,是奴志意施行善故。佛言:「天下人无种类,无有常,高明者,心意志善,施行好,是為尊贵。心意施行恶,是為下贱。」
(2)行善生天上---佛言:「人种类,皆从心意识出,心意识施行善者,生天上、人间。心意识恶者,入虫、兽、畜生、鬼、神、地狱道中。」佛言:「其有婆罗门、刹(帝)利、田家、工师种,无杀心、无盗心、无淫心、无两舌心、无恶口心、无妄言心、无喜谗人心、无喜随愚痴心、无喜瞋恚心、(无)祠祀心。如是死者,不生天上耶?」頞波罗延言:「如是皆生天上。」
(3)贵贱种不在身上---若曹(婆罗门种)自说言有种,如是种為在何所?贵贱种在人的行為上。
(4)若有贵贱种,身垢应有分别---婆罗门种、刹(帝)利、田家、工师种,入大溪水中各自浴,垢堕水中,宁能(分)别知是婆罗门垢、刹(帝)利垢、田家垢、工师垢不?
(5)高明者為王臣---若国王闻某国某郡县某聚落,有婆罗门及子高明,有刹(帝)利及子高明,有田家及子高明,有工师及子高明,王即徵召俱為王臣,王岂问种类耶?
(6)火边温热皆等---其有婆罗门、刹(帝)利、田家、工师种及余种,寒时俱在大火边,火热不独至一种所,温热皆等耳。
(7)大船众人皆渡---若有大船渡水,婆罗门、刹(帝)利、田家、工师种俱在一船上,渡船不独渡婆罗门种,亦不独度余种。
(8)同在母胎十月---若婆罗门、刹(帝)利、田家、工师种,亦余种子在母腹中,时同十月有增减耶?
(9)日月并照余种---日月何以不独照若一种?何為并照余种。
(10)不知先祖何人---若殊不知先祖,何以知先祖从梵天来生。
恭敬僧伽
[杂阿含931经]里的敬法偈说:(佛对释子摩诃男言)「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法所熏,升进涅槃。」
佛请我们来亲自查看, 向内返照, 智者皆能各自证知的圣法。在[相应部 Samyutta Nikaya],预流相应十八经。)里佛也如是说:「深信法宝,如是念法住;此法為佛善解,自觉,实时效应,可寻思,导引涅槃,智者自明。」佛法是能引导有智慧的修行者各自证知。我们自己试试一下,就能知道。你若不试,就不能见到。
什么是‘智者可各自证知(paccattam veditabbo vibbuhi)’的呢?行者修道、得果、证灭皆是自知自证,修行人反复以智慧观照世间法的现象,结果智者就能各自证果,从凡夫到圣人,从入流到须陀洹,从向二果到斯陀含,从向三果到阿那含,从向四果到阿罗汉,智者自明。為什么能证果呢?因為他能看到有漏有為的过患,并知道法是不虚的,法是救护,法是无上之宝。因而依信,依持戒,依守护六根,依修习定力,依观照,依圆满修习四念处而修习厌离、离欲、与灭尽,趋向无漏,无欲,无染,无為,灭尽,直取涅槃。
Sangha Vandana
Supati-panno Bhagavato sāvaka sangho, Ujupati-panno Bhagavato sāvaka sangho.
Ňāya-patipanno Bhagavato sāvaka sangho. Sāmici-patipanno Bhagavato sāvaka sangho.
Yadidam cattãri purisa yugãni attha-purisa-puggalā
Esa Bhagavato sāvaka sangho.
Āhuneyyo, pāhuneyyo, Dakkhineyyo, añjalikaraniyo,
anuttaram puññakkhetam lokassā ti.
礼敬僧伽偈
僧伽是世尊的追随者,良好地修行佛法;
僧伽是世尊的追随者,直接地修行佛法;
僧伽是世尊的追随者,正确地修持佛法以求脱离苦;
僧伽是世尊的追随者,适当地依教奉行,修习清净梵行;
他们即是四双八辈行者,(向须沱洹、须沱洹[初果]、向斯沱含、斯沱含[二果]、向阿那含、阿那含[三果]、向阿罗汉、阿罗汉[四果])
那才是世尊的追随者僧伽,
应当虔诚礼敬,应当热忱欢迎,
应当布施供养,应当合什敬礼,
是世间的无上福田。
谁是良好地修行佛法的追随者呢?他是向须沱洹与得须沱洹[初果]的圣人。谁是直接地修行佛法的追随者呢?他是向斯沱含与得斯沱含[二果]的圣人。谁是正确地修持佛法以求脱离苦的追随者呢?他是向阿那含与得阿那含[三果]的圣人。谁是适当地依教奉行,修习清净梵行的追随者呢?他是向阿罗汉与得阿罗汉[四果]的圣人。
在[增一阿含经](卷12)三宝品第二十一 (一)中佛说:「所谓圣众者,大众大聚有形之类,众生之中,如来众僧於此众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酥,由酥得醍醐,然复醍醐於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圣人的种姓是无能及者。
在[增一阿含经](卷12)三宝品第二十一 (四)中佛说:「如来圣众,悉皆和合,无有错乱,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圣众者,四双八辈、十二贤圣。此是如来圣众,可敬、可贵,此是世间无上福田。诸有比丘学此三处。则成大果报。」
如何得到圣人的种姓呢?
种姓(Gotrabhūcittā)是在随顺智之后生起的智慧,它以无相、不转起、离有為行、灭尽、涅槃為所缘的,超越凡夫的种姓,而进入圣人的种姓、圣者的名称、圣者之境地,不再退转,而克服出生于三界、转起、有忧恼、有行而入于不出生、不转起、无恼、灭尽、涅槃,故而成為圣人的种姓。
犹如一个人由世间的此岸,荡著秋千而越过湍急的河水到达出世间的彼岸,随顺智(Anuloma-ñāņa)是荡秋千过河的过程,而种姓智是达到出世间的彼岸,到达时脚步仍不稳的摇晃著身体,此后即以四道智与四果智善住,而趋向于涅槃。
达到圣人种姓的方法有:
(1)依四不坏净
依四不坏净即是:依对佛的不坏净信,对法的不坏净信,对僧的不坏净信,对佛所定的戒律的不坏净信,成就超越凡夫的种姓,而进入圣人的种姓。
(2)依入流分
依入流分即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这在[杂阿含843经]里称作入流分(向初果):「有四种入流分;何等為四?谓亲近善男子(善知识),听(闻)正法,内正思惟(如理思惟),法次法向。
由于善知识的教授、帮助与引导,我们才能趣入正道,修习梵行(戒行清净),守持禁戒,定成就,慧成就,完成道业,自己度脱轮回,复能度脱无量众生于轮回,免除众苦。多闻是要多听如何消除对五蕴的执著,生厌离,欲灭尽的寂静之道,使人得到究竟的安乐与解脱於生老病死苦。
修习观照能使我们仔细地以正念及正思惟,对自己的身心现象及它们相依的关係,正确而有效地认识它们。这样将有助於我们对治不善心,而培养起善心。佛陀教导我们的道理不外是断除苦,苦的原因即是烦恼缠结。
因此我们要认清苦,要断除苦必须要靠智慧,以持戒达到戒清净只是修行的第一步,当我们的正念通过持戒而提昇时,我们才会认识苦,并将会找到苦的根源,那即是对身心现象的愚昧的执取和根本的无明。但是我们必需感受到苦的压迫,在这无休止的苦的压迫之下,我们才会生起离苦的愿望。
修行的次第是要有信、有正见、依正思惟、修习三学(戒、定、慧学)、十二甘露门(四色界禅、四无色界禅、四梵住)、得三解脱门(观无常而解脱的无相随观解脱门、观苦而解脱的无愿随观解脱门、观无我而解脱的空随观解脱门)。修行道的次第浓缩的说是破除无明;再详细的说是止观兼修;再详细的说是修戒定慧三学;再详细的说是修上述的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四步骤,或是四念处;再详细的说是修五根五力的信、勤、念、定、慧;再详细的说是修七觉支的正念、择法、精进、喜悦、轻安、禅定、慧捨;再详细的说是修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再详细的说是修三十七菩提分的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3)依三学
依传统的修学方法:戒学、定学、慧学。
(4)依八正道
依传统的修学方法: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的修习,成就超越凡夫的种姓,而进入圣人的种姓。
(5)依五根五力
依信、勤、念、定、慧的五根五力的修习,成就超越凡夫的种姓,而进入圣人的种姓。
(6)依七觉支
依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乐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的修习,成就超越凡夫的种姓,而进入圣人的种姓。
(7)依九根
在[阿毘达磨发智论]卷第十五说:「几根得预流果?答:九。」是那九根呢?即是:1.信根。2.勤根。3.念根。4.定根。5.慧根。6.舍受根(除乐受与苦受的不苦不乐受,或舍受)。7.未知当知根(未知的烦恼,未知的烦恼解决法)。8.已知根(已知的烦恼,已知的烦恼解决法,和出世间的四谛法)9.意根。(与不还果同)预流果道的圣者必须园满培育发展这九根。
(8)依三十七菩提分法
最详细的是三十七菩提分法:谓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如何知道已达到圣人的种姓呢?
(1)离于五盖(Nīvarana)
贪欲(kāmachanda)治以无常观或不净观(asubhanussati);瞋恚(vyāpāda)治以慈心观(mettanussati,metta-bhavana);掉悔(uddhacca) 以安般念(Anapanasati)对治;昏沉(thīna)睡眠(middha)治以光明想(āloka-saññā)及念死(maranānussati);疑惑(vicikīcchā)以正思惟(samma-sankappa)和对三宝的信心(saddha)来调服。
在[沙门果经]里佛对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Ajatasattu)说:「具足此圣戒蕴、圣诸根之防护、圣正念正智、望之满足,选住空闲处、树下、山岳、峡谷、岩窟、薮林、露地、冢间、槁堆。彼乞食而归,食已而结跏趺坐、端身安住,现起深正念。
彼对世间,舍弃贪欲、无贪欲心而住,由离贪欲令心净化。舍弃害心及瞋恚,不害心而住,利益慈愍一切生物有类,由离害心及瞋恚令心净化。舍弃惛沉及睡眠,脱离惛沉、睡眠而住,光明想而正念正智,由离惛沉、睡眠令心净化。舍弃掉举及恶作,心轻而住,内心寂静,由离掉举、恶作令心净化。舍弃疑,脱离疑而住,于净法无有疑,由离疑令心净化。」(离于五盖,令心净化。)
(2)得四禅那
(初禅)佛继续说:「……舍离此等之五盖,以观自己犹如负债者、如疾病者、如囚狱者、如遇奴隶之境、旷野之路者。大王(阿阇世王)!然,比丘舍离此等之五盖,以观察(自己),犹如无负债、无疾病、出狱、自由、安稳者。观察自己,舍离彼五盖者,而生欢喜,生欢喜者而身经安;身经安者而觉乐,觉乐者而心得三昧。彼离诸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达初禅而住。彼由离生喜乐,以流润充满盈溢周偏其身;以由离生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大王!犹如浴室之熟练助浴者,或其弟子,撒洗粉于铜盆,注入水滴而混合,洗粉润湿,由润湿而溶化,其内外具润湿而周偏不遗漏。大王!比丘如是由离生喜乐,流润充满盈溢周偏其身;以由离生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此亦沙门修行现世之果报,比前者更為殊胜微妙。」(入于初禅,令身盈润。)
(第二禅)「大王!更有比丘,以灭寻伺,内心安静、心為专一,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达第二禅而住。彼以由定生喜乐,流润充满盈溢周偏其身;以由定生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大王!犹如有深池涌出水,于此水池,无东方之流入口,无西方之流入口,无北方之流入口,无南方之流入口,两天神时时与骤雨,而且,由此深池涌流泠水,以泠水充满盈溢、周偏流润此深池;无不以泠水普洽此深池。大王!比丘如是以由定生喜乐,充满盈溢、周偏流润其身;以由定生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此亦沙门修行现世之果报,比前者更殊胜微妙。」(入于二禅,令身盈润。)
(第三禅)「大王!更有比丘,离喜而住舍,正念正智,以身感受乐。诸圣者言:“以舍而正念乐住”达第三禅而住。彼无喜乐,充满盈溢、周偏流润其身;无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大王!犹如于青莲池、红莲池、白莲池中,有青莲、红莲、白莲生于水中、长于水中、浸于水中,吸引水底之营养,由顶上至根,受冷水所充满、盈溢、周偏之流润,冷水无不普洽青莲、红莲、白莲。大王!比丘如是以喜乐,充满盈溢、周偏流润其身:以喜乐无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此亦沙门修行现世之果报,比前者更殊胜微妙。」(入于三禅,令身盈润。)
(第四禅)「大王!更有比丘!舍乐离苦,前所感受之悦、忧具灭,不苦不乐,成為舍念清净,达第四禅而住。彼以纯净心,偏满其身而坐,其纯净之心,无不普洽其全身。大王!犹如有人,从头至足,被覆白净之衣而生,其白净衣,无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比丘以如是纯净之心,偏满其身而坐!以纯净之心,无不普洽其全身。大王!此亦沙门修行现世果报,比前者更為殊胜微妙。」(入于四禅,令身盈润,令心纯净。)
(3)观照色身与其缘
「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恒常活动,而且在安住不动之状态时,比丘之心,倾注于智见。彼如次知:“我此身是由色所成、四大种所成、父母之所生,饭粥所长养者,是无常、破坏、粉碎、断绝、坏灭之法。我之识与此相关连、依此而存在者。”」(观照身是四大种所成、父母所生,饭粥所长养,是无常、破坏、粉碎、断绝、坏灭之法。我的识与身相关连、依身而存在。故识亦是无常、非我。)
「大王!犹如琉璃宝珠,美丽而玉质优异,為八面之结合体,善磨精制而光耀,清澄无独,具足一切美相,浓青色、或浓黄色、或赤色、或纯白色、或淡黄色,以通此等之质色,具眼者以此置于手中而善观察:知“此琉璃宝珠,美丽而玉质优异,為八面之结合体,善磨精制而光耀、清澄无浊、具足一切美相,浓青色、或浓黄色、或赤色、或纯白色、或淡黄色,以通此等之质色。”」(心净能观。)
「大王!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恒常活动,而且在安住不动之状态时,比丘之心倾注于智见。而彼如次知:“我此身是由色所成、四大所成、父母所生、饭粥所长养者,是无常、破坏、粉碎、断绝、坏灭之法。又我之识与此相关连、依此而存在。”大王!此亦沙门修行现世之果报,比前者更為殊胜微妙。」(观照真相。)
「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恒常活动,而且安住在不动之状态时,比丘之心,倾注于化作意所成身。而且彼由其色身,化作意所成,而有一切大肢小肢及不异其自己之身。大王!犹如有人,由文奢草,取拔其茎,彼思惟:“此是文奢草,此是茎。文奢革与茎是相异。但由文奢草取拔草茎。”大王!犹如有人,由鞘拔取刀,彼思惟:“此是刀,此是鞘。刀与鞘是相异。但刀由鞘拔取也。”」(善于观照分辨。)
「大王!犹如有人,蛇由蛇皮蜕出,彼思惟:“此是蛇、此是蛇皮也。蛇与蛇皮是相异。但蛇由蛇皮薄出也。”大王!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恒常活动,而且安住在不动之状态时,比丘之心,倾注于化作意所成身。而且彼由其色身,化作意所成,而有一切(大)肢小肢及不异其自己之身。大王!此亦沙门修行现世之果报,比前者更殊胜微妙。」(照见意所成身。)
(4)令心净化
「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恒常活动,而且安住在不动之状态时,比丘之心,倾注于种种神通,而彼证得种种神通。一身而化為多身,多身而合為一身,或现身、或隐身;通过壁、透过墙,穿过山无有障碍,犹如于空中;出没于大地,犹如于水;行于水上不沉,犹如于地上;趺坐、经行于空中,犹如有翼之鸟;有如是大威德,能以手扪摸日月,以身到达梵天界。」(得神通。)
「大王!犹如熟练之陶师或其弟子,能整泥土,任其所欲,完成制作种种容器。大王!犹如熟练之象牙师或其弟子,能整列象牙,任其所欲,完成制作种种象牙之雕刻物。大王!犹如熟练之雕金匠或其弟子,能整雕黄金,任其所欲,完成制作种种容具。大王!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恒常活动,而且安住在不动之状态时,比丘之心,倾注于种种之神通,而彼证得种种之神通。一身而化為多身,多身而合為一身,或现身、或隐身;通过壁、透过墙、穿过山无有障碍,犹如于空中;出没大地,犹如于水;行于水上不沉,犹如于地上;趺坐、经行于空中,犹如有翼之鸟;有如是神力、大威力,以手能扪摸日月,以身到达梵天界。大王!此亦沙门修行现世之果报,比前者更殊胜微妙。」(神通变化。)
「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恒常活动,而且安住在不动之状态时,比丘之心倾注于天耳界。而彼清净超越人间耳界,以天耳界,闻人天两界远近双方之音声。大王!犹如有人行于道路,彼得听大鼓声、小鼓声、螺贝、腰鼓、铜锣之声,而思惟:“彼是大鼓声、小鼓声,彼是螺贝、腰鼓、铜锣之声!”大王!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恒常活动,而且安住在不动状态时,比丘之心,倾注于天耳界。而以清净超越人间耳界,以天耳界,听闻人天两界及双方远近之声。大王!此亦沙门修行现世之果报,比前者更殊胜微妙。」(得天耳。)
(5)瞭知自心
「如是心寂静、纯净,无烦恼,远离随烦恼,柔软、恒常活动,而且安住在不动之状态时,比丘之心,倾注于他心智。而以自己之心,彻见其他众生及他人之心。如次证知之:
证知有贪欲心,為有贪欲心。
证知离贪欲心,為离贪欲心。
证知有嗔恚心,為有嗔恚心。
证知离嗔恚心,為离嗔恚心。
证知有愚痴心,為有愚痴心。
证知离愚痴心,為离愚痴心。
证知是统一心,為是统一心。
证知是散乱心,為是散乱心。
证知是广大心,為是广大心。
证知非广大心,為非广大心。
证知是有上心,為是有上心。
证知是无上心,為是无上心。
证知是有定心,為是有定心。
证知是无定心,為是无定心。(瞭知自心染净。)
(5)证知解脱
证知是解脱心,為是解脱心。
证知非解脱心,為非解脱心。」(证知解脱。)(以上為[沙门果经]所举。)
佛陀的圣道有以下的特征:
(1)个人恶业的净化。
(2)四双八辈圣者的出现。
(3)道果的证悟。
(4)寂静涅槃。
[增一阿含经],(卷48,礼三宝品,第五十,三)里指出:「如来众者,正法成就。如来圣众,上下和合。如来僧者,法法成就。如来圣众,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如来圣众,能掌护三宝。如来圣众,能降伏外道异学。如来圣众,是一切众生良友福田。」
[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二,结禁品,第四十六,一)里指出:「圣所居之处有十事,三世诸圣常处其中,云何為十?於是,比丘,五事已除,成就六事,恒护一事,将护四部众,观诸劣弱,平等亲近,正向无漏,依倚身行,心善解脱,智慧解脱。
云何比丘五事已除?於是,比丘五结已断(断五下分结:疑、戒禁、有身见、贪、瞋、),如是五事已除。
云何比丘成就六事?於是,比丘承六重之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如是比丘成就六事。
云何比丘恒护一事?於是,比丘恒护於心有漏(āsava),无漏,有為,无為至涅槃门,如是比丘恒护一事(恒护於心)。
云何比丘将护四部之众?於是,比丘成就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如是便為将护四部之眾。
云何比丘观於劣弱?於是,比丘生死众行已尽,如是比丘,平等亲近。於是,比丘三结已尽(欲、有、无明),是谓比丘平等亲近。
云何比丘正向无漏?於是,比丘除去憍慢,如是比丘正向无漏。
云何比丘依倚身行?於是,比丘无明已除,如是比丘依倚身行。
云何比丘心善得解脱?於是,比丘爱已除尽,如是比丘心善得解脱。
云何比丘智慧解脱?於是,比丘观苦諦,习,尽,道諦,如实知之,如是比丘智慧解脱。」
学人与无学人
修行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学人,一种是无学人,他们都是圣人的种姓。这在[中阿含.福田经](一二七经) 里提到∶
「世尊告曰:居士(给孤独居士),世中凡有二种福田人。
云何為二?一者学人(梵saiksas, 巴sikkha),二者无学人(Asaiksas,asikkha)。学人有十八,无学人有九。
居士,云何十八学人?信行(Saddhanusarin)、法行(Dhammanusarin)、信解脱(Saddhavimutto)、见到(Ditthipatto)、身证(Kayasakkhin)、家家(Kulamkula)、一种(Ekavijika)、向须陀洹(sotāpatti-magga,Pratipannaka Sotapanna)、得须陀洹(Sotapanna phala)、向斯陀含(sakadāgāmi-magga, Pratipannaka Sakadagami)、得斯陀含(Sakadagami phala)、向阿那含(anāgāmi-magga, Pratipannaka anagami)、得阿那含(Anagami phala)、中般涅槃(信根成就的阿那含Antaraparinirvayin, antarā-parinibbāyī), 生般涅槃(勤根成就的阿那含Upapadyaparinirvayin, upahacca- parinibbāyī)、行般涅槃(念根成就的阿那含Sabhisamskaraparinirvayin, sasankhāra parini-bbāyī)、无行般涅槃(定根成就的阿那含Anabhisamskaraparinirvayin, asankhāra-parinibbāyī)、上流色究竟(慧根成就的阿那含Urdhvasrota-rupantimat, uddhamsota-akanittha-gāmī),是谓十八学人。
居士,云何九无学人?思法(Cetanadharman)、升进法(Prativedhanadharman)、不动法(Akopyadharman)、退法(Parihanadharman)、不退法(Aparihanadharman)、护法(Anuraksanadharman)、……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Sthitakampya)、慧解脱(Prajnavimukta, Paññā-vimutta)、俱解脱(Ubhayatobhagavimukta)。是谓九无学人。」
学人是指阿那含果(三果)以下的圣人,无学人是指由向阿罗汉道以修慧而至阿罗汉(四果)的圣人。
四双八辈圣者
简单的说解脱道的圣人是四双八辈行者:向须陀洹,须陀洹,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阿那含,阿那含,向阿罗汉,阿罗汉,这些是从果位上来看行者所分的。因此四双八辈行者是包括上述的两种福田人。
须陀洹至阿那含必须断五下分结,阿罗汉必须断五上分结。须陀洹果须断五下分结的有身见、疑、戒禁取三结,不堕恶趣,七次欲界天或人间往返(七有),最后脱离轮回苦海。他们的修行著重于戒学、定慧学次之。若是僧尼,于细微戒亦生大怖畏,犯则随悔,如此随顺于梵行而学戒。
斯陀含果则再减弱五下分结的其它二结即是贪欲与瞋恚结,家家是指向斯陀含的行者,指从这一世的一家到下一世的另一家,斯陀含果是一来果,只来人世一次,比斯陀含稍微高一点的行者叫一种,这是向阿那含,家家、斯陀含与一种都是断三结,贪瞋痴薄的行者,这些行者都是主要靠修戒成就的。
「阿难!于此,比丘当以身观察身,精勤自觉不怠,深思而住,排除此世界之贪欲、忧悲;对受,以受观察受,精勤自觉不怠,深思而住,排除此世界之贪欲、忧悲;对心,以心观察心,精勤自觉不怠,深思而住,排除此世界之贪欲、忧悲;对于法,以法观察法,精勤自觉不怠,深思而住,排除此世界之贪欲、忧悲。如是,阿难!当自作洲,自作归依,勿归依他人;以法為洲,法為归依而住,勿归依他人。
阿难!于现在或我灭后,若有人自作洲,自作归依,不归依他人;以法為洲,以法為归依,不归依他人者,阿难!彼等于我比丘众中,将在最高境地,必定乐于修学。”」(([长阿含经] (卷2,大正藏1册, 15b,[大涅槃经])我们当常精勤,炽燃于法,归依于法,忆念不忘,除世贪忧。
法的内容简单的说是四圣谛和八正道: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修行的方法简单的说是三学,详细的说是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
四圣谛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圣是如实,并非不如实,是真实不虚之义。在[相应部.谛相应6.6经]里佛说∶「诸比丘!于过去世(于未来世,于现在世),沙门、婆罗门如实现等觉之所宣说,皆对此四圣谛如实现等觉所宣说。以何為四圣谛耶?乃: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顺苦灭道圣谛是。是故,诸比丘!此是苦,应勉励!此是苦集,应勉励!此是苦灭,应勉励!此是顺苦灭之道,应勉励!」
在[中阿含.分别圣谛经]( [谛分别经]MN141Sacca Vibhanga Sutta)里佛说∶ 「此是正行说法。谓四圣谛广摄(包含广泛),广观(从广角来看),分别(从差别看),发露(把隐秘的说出来),开仰(开示令人敬信),施设(举例),显示,趣向(引导走向)。」
為什么四圣谛是真理呢?因為佛所宣示的是宇宙的真相,他把一切物质与心灵的现象都清清楚楚的解说出来。為人天一切众生广泛教示,广泛显示此四圣谛,从各项差别来解说,把隐秘的说出来,开示令人生起敬信,举例说明,显示给听众明白,引导众生趣向涅槃。犹如在黑暗中有人举起明灯,让人见到道路。是那四个真理呢?这就是苦的真理,苦因的真理,苦灭的真理,苦灭道的真理。它们是圣人所通达的真理。
三十七菩提分法是诸佛所共同教导的共法,是所有法的总和。佛殷懃地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互相学习,如同水乳一般,和同敬顺,直至证果。在[长阿含.游行经]卷二中佛说:「尔时世尊即诣讲堂,就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当知,我以此法,自身作证,成最正觉。谓四念处、四意断、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汝等宜当于此法中,和同敬顺,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我法中,宜勤受学,共相炽然(勤奋有兴致地),共相娱乐。」
若我们能做到佛教导的三十七菩提分法,那我们都有望于现世证得果位,正法又能久住。这在[般泥洹经]卷上中佛说:「是故当以正心行法。唯行法者,能现世得休(休息,证阿罗汉果),现世得安,宜善取持,谛受讽诵,静意思惟,然则我清净法,可得久住,可以愍度世间众苦,道利绥宁诸天人民。比丘当知,何等為法?谓是四志惟、四意端、四神足、四禅行、五根、五力、七觉、八道谛。如受行可得解脱,令法不衰。」由此可见三十七菩提分法的重要性。
世尊把法比喻為道路,古仙人道,古仙人道迹。这记录在[杂阿含287经]里。他也把法比喻為光明,这记录在[相应部5.12.18]谛相应里。佛是众生疼苦的良医,法是良医所开的良药。(见[杂何含389经])。 佛也把法比喻是洲与岛屿,佛陀教阿难以自己為洲以自己為岛屿,勿他炽燃,勿他归依;见[相应部.大篇4.5]。法也是纯净的黄金,见[中部]7,[布喻经])。 法又是鎧甲或堡垒,见[胜幡经Dhajagga Sutta]。 法也是船筏,烦恼是四暴流的大海: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我们的靠船筏度过这充满四暴流的大海,见[相应部35.197]。法也是镜子,靠它照见自己的善恶之业,见[芒果园罗睺罗经] (Ambalatthika Rahulovada Sutta)里佛对罗睺罗说的。法也是不死的甘露,唯有吃了这甘露才得不死,见[相应部4.9.25]无為相应。法也是不燃烧,对五蕴六入六尘六识不随其燃烧,这在[杂阿含1244经]里。法也是指五蕴名色法或我们整体的身心现象的真实相,让我们见到了真实相后,不再受骗于它。
依正法成就圣人的种姓
「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便成神通,去众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谓念法。当善修行。当广演布。便成神通。去众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增一阿含经] (卷1)十念品第二,二)
当修行念法,常念于法,善修行之,便成神通,若修十遍定的业处,要是修到八定(八胜处或八除入,八解脱,色及无色界定),会得到一种或多种神通。这些神通变化虽然很吸引人,若一个行者未调服欲贪(瞋恚),未离欲贪(瞋恚),未超越欲贪(瞋恚),不可能得胜知胜见(即无色见),亦不可能得以上的胜处。若能成就戒、定、与慧,自当获得沙门果,自证涅槃。
「世尊如是说已,如是说之善逝师,更说曰:
(一)于人中到彼岸者少,余之众生,唯奔走于此岸。
(二)于正说之法,行如法者,到达彼岸,超越甚难超越,死之境界。
(三)贤者弃黑法,应修白法。离在家到出家,难得,乐而向远离处。
(四)希求喜悦、断诸欲、无所有,贤者去心垢而净己。
(五)于菩提分正心善修,以欣,无取,弃执著,有光辉之漏尽者,于现世般涅槃。」([相应部,道相应](三四)第四,到彼岸,四)
黑法是十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嗔、痴。白法是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於现法中受乐无穷。欲得尽漏,便能获之。云何為七法?於是,比丘知法,知义,知时,又能自知,复能知足,亦复知入众中,观察众人,是谓七法。
(1)云何比丘知法?於是,比丘知法,所谓契经(sutta),祇夜(Geyya),偈(Gātha),因缘(Nidāna),比喻(Avadāna),本末(Itivuttaka),广演(Upadesa),方等(Vaipulya),未曾有(Abbhūta-dhamma),广普(Udāna),授决(Veyyā-karana),生经(Jātaka)。若有比丘不知法者,不知十二部经,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了法故,名為知法。如是,比丘解了於法。
(2)云何比丘解了於义?於是,比丘知如来机趣,解了深义,无所疑难。若有比丘不解了义者,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知深义故,名為解义也。如是,比丘能分别义。
(3)云何比丘知其时宜?於是,比丘知其时节,可修观时便修观。可修止时便修止,可默知默,可行知行,可诵知诵,可授前人便授前人,可语知语。若有比丘不知此者,不知止观进止之宜,此非比丘。若復比丘知其时节,不失时宜,此名為随其方宜。如是,比丘知其时宜。
(4)云何比丘自能修己?於是,比丘能自知己,我今有此见闻念知,有如是智慧,行步进止,恒随正法。若有比丘不能自知智慧之宜,出入行来,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自修己进止之宜,此名為自修己行,是谓比丘能自知己。
(5)云何比丘自知止足?於是,比丘能自筹量睡眠,觉寤,坐卧,经行,进止之宜,皆能知止足。若有比丘不能知是者,则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了此故,名為知足。如是,比丘名為知足。
(6)云何比丘知入大众?於是,比丘分别大众,此是剎利种,此是婆罗门众,此是长者众,此是沙门众,我当以此法,宜则适彼众中,可语可默。皆悉知之。若有比丘不知入众,此非比丘,以其比丘知入大众故,名為知入众也。是谓比丘知入大众也。
(7)云何比丘知众人根元?比丘当知,有二人,云何為二?彼或有一人,欲往至园中亲覲比丘,彼第二人不喜至彼观见比丘,彼人欲至园中亲覲比丘者,此人最為上。
比丘,复有二人,云何為二?彼一人虽至比丘所,然不问其宜,彼第二人亦不往至寺中见比丘。彼至寺人最為第一。
比丘,复有二人,云何為二?彼一人至比丘所问讯时宜,彼第二人不至比丘所问讯时宜。彼人至寺者,最尊第一,出彼人上。
比丘,复有二人,云何為二?彼一人至比丘所,至心听法,彼第二人不至比丘所,不至心听法。彼至心听法者,於彼人最為第一。
比丘,复有二人,云何為二?彼有一人能观察法,受持讽诵,彼第二人,不能受持讽诵。彼人受持讽诵者,於此人上最為第一。
比丘,复有二人,云何為二?彼有一人,闻法解其义。彼第二人,闻法不解其义。彼人闻法解义者,於此人最尊第一。
比丘,复有二人,云何為二?彼有一人闻法,法成就。彼第二人不闻法,法不成就。彼人法,法成就者,於此人第一。
比丘,复有二人,云何為二?彼一人闻法能堪忍修行,分别护持正法。第二人不能堪忍修行其法。彼能修行法者,於此诸人最尊第一,犹如牛有酪,由酪有酥,由酥有醍醐,最為第一,无能及者,此亦如是。若有人能修行者,此人最為第一,无能及者。是谓比丘观察人根。若有人不了此者,则非比丘也。以其比丘闻法分别其义者,此為最上,
如是比丘观察人根。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於现法中快乐无為,意欲断漏,亦无有疑.是故,比丘,当求方便,成此七法,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十三,等法品,1)
前面三步是观察自己,后面四步是观察他人。能看他人时,已是达到四神足的第四步。(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如是圣人是人中最上,最神圣者。
正法理应宣扬
在[增一阿含经] (卷12) T02, p0607b三供养品第二十二(四)中佛说:「世尊告诸比丘:有三事,覆则妙,露则不妙。云何為三?一者女人,覆则妙,露则不妙。(二者)婆罗门咒术,覆则妙,露则不妙。(三者)邪见之业,覆则妙,露则不妙。是谓,比丘!有此三事,覆则妙,露则不妙。」
「复有三事,露则妙,覆则不妙。云何為三?(一者)日,(露则妙,覆则不妙。)(二者)月,露则妙,覆则不妙。(三者)如来法语,露则妙,覆则不妙。是谓,比丘!有此三事,露则妙,覆则不妙。」
為了人天的福利,為了佛法的慧命,正法宣扬则妙,不宣扬则不妙。
法増比丘,澳洲佛宝寺,2010年5月25日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