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欣德尊者:《应作慈爱经》之三
玛欣德尊者:第一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应作慈爱经》之三
2008年4月11日 玛欣德尊者讲述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禅修者,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我们在前两次讲课的时候,讲到了应当要断除烦恼,讲到烦恼有三个层次,我们可以分别通过修习戒、定以及慧来断除。然后我们又再讲到了佛陀在什么情况下讲了这部《慈爱经》。这部经所讲的内容其实也离不开戒定慧,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断烦恼。我们在前天晚上一起学习了佛陀教导的《慈爱经》。首先,佛陀讲到如果一个人想要证悟寂静的境界,想要在佛陀的教法中有所利益。善求利益的人,应当要修行,应当做的是什么?就是戒定慧。关于戒,佛陀在这部经里,用经教法的方式,讲了15种素质,15种美德。他们分别是:有能力、正直、诚实、顺从、柔和、不骄慢、知足、易扶养、少事务、生活简朴、诸根寂静、贤明、不无礼、不贪着居家,只要是遭到智者谴责的,即使是小事也不做。这是佛陀在这部经里面讲到的。
接着,佛陀就教导了修习慈爱的方法。在我们平时的禅修中,有三种状况发生时,应当修习慈爱,是哪三种呢?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亚经》(Meghiyasuttaü)里讲到第一种,当时,阿难尊者还没有成为佛陀的侍者,而美奇亚已经是佛陀的侍者了。佛陀对美奇亚说:“美奇亚!当生起贪爱的时候,应当修习不净。生起嗔恚的时候,应当修习慈心。当心散乱的时候,应当用入出息念断除。生起我慢的时候,应当用无常想来断除。”这是在《美奇亚经》里面讲到的。
这里所讲的应当修习慈爱是为了断除嗔恚。这里的断除是我们在第一次讲到的镇伏断的断,也就是说我们修习慈心可以用来对治嗔恚。当我们生气、烦躁或讨厌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应当修习慈心,修习慈心可以镇伏、断除嗔恚,断除嗔恨心。这是属于对治,属于镇伏断。所以我们知道当我们生起嗔恨的时候,应当修习慈爱。修习慈爱时,就犹如在熊熊燃烧的火上浇了水一样,火就能够很快地熄灭。同样,当我们的心中嗔恨之火燃烧的时候,我们应当修习慈心,修习慈心可以对治嗔恨的心,这是第一种我们应当修习慈爱的状况。
第二种我们应当修习慈爱的原因,是当我们的心烦恼的时候,或者说我们的心感到愤愤不平的时候,或者说我们的心不能够平静下来,没有喜悦的心和感到很担心、很忧虑,或者说当我们要禅修的时候觉得没有状态,提不起劲,这个时候,我们应当修习慈心。这种情况下就不一定是有嗔恨心,但是为了使我们的心柔和、欢喜,我们应当修习慈心。修习慈心是让我们的心具足禅修素质,前一次讲这部经的时候,我们谈到一个人想要禅修,必须要具有很多的素质,比如:内心的柔和、正直、顺从、诸根寂静,这些是我们禅修必须得具备的素质。我们无论修任何业处,修任何的禅修法门,我们都必须得要拥有这样的心,拥有这样的素质。什么样的心呢?柔软心,一旦心是柔软的,就好工作了。如果学过《阿毗达摩》,我们就很清楚,在所有的美心所当中都具备几对很好的品质,就是身心的柔软性,有了身心的柔软性,一定会有身心的适业性,有了身心的适业性,就必定会有身心的正直性和身心的练达性,还有身心的轻安和身心的轻快性,这些一生起全部生起了。一个人的心如果是很柔和、很柔软,就很容易跟禅修的所缘相应,跟我们专注的对象相应。如果一个人的心对其他的人与事物有排斥,有抗拒的话,那当他去注意禅修的目标的时候,比如说注意我们的呼吸的时候,心同样是有排斥的。如果心对所缘,对心的对象有排斥,就不能够跟禅修的目标相应。不能够相应,我们如果硬去把心压进去,硬是去控制心,心就会变得躁动不安。所以如果我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善用心,懂得善用心,禅修就可以事半功倍。修行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训练我们的心,调伏我们的心。我相信现在很多禅修者在这几天的禅修营里,在禅修的实践中,已经很明白要调伏心是很难的。心不是没有力,就是躁动不安。有些人不是打妄想,就是在那里昏沉,是不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禅修呢?其实就是要去除这些禅修的障碍,使我们能够做得了心的主人。现在我们想要让心专注不能专注,想要让心有能力,想要让心能够平静,它不能够平静。为什么呢?因为心不堪任,心不堪能。就是心不能够让它工作。因此我们要调伏心,要控制心,要守护好心。守护好心,我们就可以借助一些外缘,一些所缘来调伏。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教导我们培育定力,用四十种业处,这四十种业处,说白了,其实区别就在于它的所缘,心还是一样的,都是要让我们的心专注和心平静。
所谓四十种业处其实就是四十种所缘,四十种专注的不同的目标。假设我们专注白遍,也就是拿块白色来专注;专注黄遍就是拿一块黄色去专注;地遍就是我们拿一块土地去专注,接下来如果我们修习入出息念,就是取我们的呼吸为对象去专注。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心平静,让心单纯之后,由于平静的心慢慢地定力就起来了,定力起来心就强而有力,当心强有力,得定之后,我们再用强有力的心去观照、去培育智慧,这个是一个次第的问题。
我们要让自己的心单纯、有定力,就必须先要弄清关系。其实我们专注,我们修行定力,只要能够调整好两种关系,或者说一种关系、两个问题就可以,第一是心,第二是对象——所缘。对象和所缘必须要达到相应,有了相应,心就能够平衡,心若能够平衡,就能够专注。当我们在专注入出息的时候,入出息时候的呼吸是那么自然、那么柔顺,甚至我们越专注呼吸,呼吸就越缓慢,呼吸越缓慢就越微细,越微细的心如果还是和我们没有禅修时躁动不安、想东想西,那心跟呼吸是不相应的,既然不相应,怎么能够培育定力,因此我们会从心下手,怎么样从心下手?用一很简单的句话概括,就是让我们的心跟我们专注的对象、专注的目标或禅修的所缘相应,一旦相应就平衡,一平衡就是中道,一中道我们禅修的定力就上来,大家要记得这种关系,就是心跟我们专注的所缘一定要达到平衡,平衡就是中道。
我们的心如果躁动不安、想东想西,这个时候我们应当让心平静,如何让心平静呢?我们可以通过专注呼吸,有的人可能由于平时的生活习惯或工作环境,心可能不能对简单所缘或对理性的所缘,使他的心达到平静。
在四十种业处当中,有些业处是比较理性的,有些业处是比较感性的,我们的呼吸是比较理性的。修四大分别、修入出息念、修十种不净都是比较理性的,比如,白骨观、三十二身分就是比较理性的。哪些是比较感性的呢?佛随念、法随念、身随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是比较感性的,念戒也是比较感性的,还有我们现在讲到的慈悲喜,这些都是比较感性的。对平时喜欢思考的人、工作比较理性的人或比较冷漠的人,应该提升感性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慈心或者修习佛随念,让我们的心欢喜,让我们的心对所缘有感情。为什么说修慈心是属于比较感性的呢?这决定于所缘。因为修慈心,其实就是祝福别人,愿他人快乐、愿一切的众生快乐,这就属于慈心。既然是祝福别人,愿他人快乐,所以是属于感性的。修慈心直接就是希望他人快乐,甚至没有条件,也不用说为什么我们要祝愿他人快乐,不要问这样的问题,这样问会落入理性中。我应当对他人好,我应当对他人散播慈爱,所以我要散播慈爱,不要问为什么,这样的话,我们的心会更直接,直接对他人散播慈爱。如果你拥有对他人的慈爱,必定伴随着喜悦,内心的轻安、柔软、恭敬乃至感恩,这些心必定伴随着慈爱一起生出来的。如果修慈爱修得很麻木,就是失败的。修慈爱不可能使心麻木,也不可能越修慈心越没有感觉,为什么呢?因为慈爱是内心发出的感情,是对对方的祝福,是最良好的祝愿,希望对方快乐,把这个心散播出去,就叫做散播慈爱。
因此,为了让自己的心态达到平衡,太过理性的人应该提升感性,太过烦躁的人要让心平静,太过机械的人要让喜悦的心激发出来,这时应当修习慈心。所以说如果修习慈心,就能使我们的禅修者拥有很好的内心的素质。不一定要到升起嗔恨才要修,只要我们想要提升禅修的素质,内心的素质,就应当修习慈心。这是第二种状况。
第三种就是我们把慈心当成自己的根本业处。在上座部佛教的传统里面,所有的业处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一切处业处,一类称为根本业处。一切处业处就是一切禅修者都应当修行的,无论修哪一种业处,哪一种法门,入出息念也好,修四大分别也好,修其他业处也好,都必须得修一切处业处。一切处业处共有四种:第一种是佛随念,第二种是慈心,第三种是不净,第四种是死随念。一切处业处是一切禅修者每天都应当修习的,因此被称为一切处业处。也就是说,不分人、不分时间,都应当培育的。业处就是禅修的法门、禅修的方法。我们前面说到,当你生气的时候,应当修习慈心,当你的心没有禅修的素质时,应当修习慈心。我强调这两种情况下,应当修习慈心。这属于一切处业处的范畴。
那么,什么是属于根本业处呢?根本业处就是我们用来培育定力乃至证得禅那,或者我们通过这种业处来提升定力之后来转修vipassanà,转修观,我们甚至最后把这种定力作为我们观智的目标,去观察无常、苦、无我甚至涅槃的禅修方法,我们称为根本业处。比如,现在很多禅修者修入出息念,专注自己的呼吸,通过专注自己的呼吸去培育定力,一直到达到禅那。等他达到禅那之后,他再依次修习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等他到了能够证得第四禅,而且修习第四禅的五自在之后,他可以再去修其他的业处,比如观三十二身分、白骨、白遍、十遍、四种无色定。他在修这些业处前,因为已经成就了安那般那的第四禅,所以每一次当他坐下去,他首先专注自己的呼吸,然后把心投入禅相,次第地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到第四禅。从第四禅出定之后,再去修其他的业处,对修vipassanà,修观的禅修者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他以入出息念为自己的根本业处,那么他每一座先入定,次第的进入第一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从第四禅出定之后,借着强有力的光,强有力的心,再去取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或取名色法,色、受、想、行、识这些行法为所缘,来观照它们无常、苦、无我。在他观照无常、苦、无我之前,先培养定力,通过提升定力的这种禅修方法,我们称为根本业处。
我们知道修习慈心可以证得第三禅,色界的第三禅,也就是说可以证得安止定,而且是比较高的安止定,虽然不能证得第四禅,但是可以到第三禅。所以,一位禅修者可以专门修习慈心给予慈爱,一直等到证得禅那,证得初禅,然后再次第地培育第二禅、第三禅,他用这种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定力,达到禅那,这个也称根本业处。
所以我们在禅修的时候,应当在这三种情况下修习慈心。不过,如果大家现在以入出息念为自己的根本业处,那么就不用转来转去。但是,如果你觉得内心烦躁不安,没有禅修的素质,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培育慈爱。如果大家生气时、感觉烦躁时或者对人、对事、对物讨厌、抗拒时,为了对治嗔恨心,我们应修习慈爱,那应当如何来修习慈爱呢?
根据佛陀在经藏里的教导,至少有三种方法可以培育慈爱。第一种方法是佛陀在《律藏》的《小事篇》以及在《经藏》的《增支部》里,提到了要对一切的众生,特别是对蛇王族、无足的,二足的、四足的、多足的,对一切众生毫无遗漏地修习慈爱,这种方法称为(Khandha Parittaü)蕴保护或者蕴护卫,在缅甸直接称为《蕴经》,也就是说把所有的众生成组成组地,对他们散播慈爱,这是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佛陀在《小颂》和《经集》里教导的《慈爱经》,也是我们今天应当来学习的这部经。这部经是佛陀教导散播慈爱的另外一种方法。
还有第三种方法,更普遍的修行方法是在《小部》里的《无碍解道》Pañisambhidàmagga中,有很系统的修行慈爱的方法。也就是说,现在在缅甸的帕奥禅林,往往就是用《无碍解道》里教导的方法来修习慈爱。
我们在讲《应作慈爱经》里培育慈爱的方法之前,先简单讲讲《无碍解道》里所教导修行慈爱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找个别的众生,个别的对象来培育慈爱,通过对个别的种群,个别的人散播慈爱然后慢慢地再扩大到其他人,然后再成组成组地,向不同的方向散播慈爱。
如果禅修者想要按这种方法培育慈爱,首先,应当要对自己先散播慈爱,也就是说先祝福自己,愿自己快乐,愿自己开心,愿自己没有身体的痛苦,没有精神的痛苦。当他可以对自己散播慈爱,感受到自己那份快乐之后,就应当对其他的众生,其他的有情散播他的慈爱。
不过,刚开始要对他人散播慈爱的时候,他不应当对四种对象散播。第一种,不能对异性散播慈爱,为什么呢?因为对异性散播慈爱,容易生起贪染心;第二,不要对仇恨的人散播慈爱,因为,刚开始在定力还没有培育起来的时候,对不喜欢的人,对仇恨的人散播慈爱,心会变的愤愤不平,老是会想着他对你不好,那这个时候,慈爱不仅不能培育起来,反而嗔恨的心会生起;第三,在刚开始,定力还微弱的时候,不应当对太亲爱的人散播慈爱。比如说自己直系亲戚,对他们散播慈爱心会紧张,紧张他们的喜乐而变得心不能平静;第四种是对已经去世的人散播慈爱。为什么呢?因为无论你对已去世的人散播多久,都不能证得禅那。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应当对这四类人散播慈爱。
那应当对谁散播慈爱呢?应当对自己恭敬的人、有恩的人散播慈爱,这样的话,我们的慈爱心很容易生起。我们应取自己的老师、自己的导师或自己的恩人。散播慈爱的时候,可以用四种方式:第一种Averā hontu,第二种Abyāpajjhā hontu,第三种Anīghā hontu,第四种sukī-attanaṃ pariharāntu。Averā hontu,它直接的意思就是愿他没有怨敌,也就是说我们祝愿他没有危难,不会遇到危险,第二Abyāpajjhā hontu,它的直接意思就是愿他离嗔,愿他远离精神的痛苦,愿他没有心里的痛苦,第三Anīghā hontu,它直接的意思就是愿他没有恼乱,也就是愿他没有身体的痛苦,第四sukī-attanaṃ pariharāntu,的意思就是愿他拥有自己的快乐,保持了自己的快乐,也就是我们祝愿他快乐、安穏。我们可以用四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方式来散播慈爱,第一,愿他没有危难,第二,愿他没有精神的痛苦,第三,愿他没有身体的痛苦,第四,愿他快乐,这四种任何一种都可以。比如说,我们可以愿他快乐安稳,然后,我们就衷心祝愿他快乐安穏,不要只是念,我们用心去体会,真正要感受到我们内心对他的祝愿,散发出来,散播出去,这才是散播慈爱。而不只是念,念愿他快乐,愿他快乐,而自己却在胡思乱想,不是这样,一定要用感情,用真的感情,情真意切的去祝愿他们。然后你要感受到,当你祝愿他快乐的时候,甚至你会觉得他接受你的快乐,他也向你散播慈爱,要这样感受到。如果你可以这样散播慈爱的时候,就这样持续下去。
对修习根本业处的禅修者来说,可以通过对自己恭敬的人散播慈爱,一直维持定力,维持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三个小时乃至到证得禅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修习第二禅、第三禅,然后再用另外一种方式再散播慈爱。
而对于作为一切处业处的,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如果要对治嗔恨心,或者说要使自己有禅修的素质,那么当你觉得你的慈心发出去之后,当内心真正充满喜悦,充满对对方恭敬,充满对对方那种良善的祝愿之后,可以选另外一个恭敬的对象。当你选了几位恭敬的对象之后,你就可以选自己亲爱的人。如果是男性的话,可以选自己父亲、兄弟、很亲密的朋友,如果是女性的话,那么就对自己的母亲、女儿、姐妹、很亲密的朋友。这种亲密的、亲爱的人,也就是亲爱的同性,可以对他(她)们散播慈爱。这样你选若干个人之后,就可以对你认识但是不一定亲爱,不会讨厌他的人也散播慈爱,愿他们没有危难、愿他们没有精神的痛苦、没有身体上的痛苦、愿他们快乐,把这些慈爱散播出去。等你成功地对你认识的人毫无困难的散播慈爱后,就可以尝试对你不喜欢的人,甚至曾经中伤过你的人,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散播慈爱。你可以选你讨厌的人、不喜欢的人散播,如果你只能够对自己喜欢的、恭敬的或认识的人散播慈爱,而不能对不喜欢的人散播,那证明你的心还没有真正打开,你的慈爱还没有真正达到平等的阶段。唯有对你不喜欢的人、对仇敌也可以毫无困难的散播慈爱,那么你的慈爱才能算是基本上成功了。
如果你已经可以毫无困难的对任何人散播慈爱,包括自己喜爱和讨厌的人之后,就应该用分组的方法来散播了。我们可以选四个人为一组,第一是自己;第二是亲爱的人或敬爱的人;另外一个是中等的人;第四个是自己的仇敌。我们可以选这四个人为一组,然后先对自己散播慈爱,大概一、两分钟,你感受到自己的快乐之后,再散播给给自己恭敬或敬爱的人,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慈爱很容易散播出去。然后你再散播给中等的人,你会发现到你对亲爱的人、敬爱的人的慈爱,应该必须和对中等的人一样。然后再散播慈爱给你不喜欢的人,唯有你做到无论你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喜爱的人、对讨厌的人,都能够毫无困难的散播慈爱,而且这种慈爱没有差别,不会这么说:啊!给我喜欢的人多一点慈爱,给我不喜欢的人少一点慈爱。如果你这样的话,你的心还没有平等。你的心只要还没有平等,你就还没有破除人跟人之间的界限,这种慈爱就不是真正的慈爱,如何才能够达到破除界限呢?《清净道论》里举了个例子:比如说,现在有四个人,就是你、你亲爱的人、你认识的人、你的仇敌,这四个人坐在一起,假如这时来了一群强盗,他们要抓你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去祭神,用你们其中一个人喉咙的血去拜神,当然,这是邪教。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想:“哎呀!希望他不要抓我,去抓其他人。”那么你的慈爱不是真正的平等。如果你想:“哎呀!让他抓我讨厌的人,不要抓其他人。”你的慈爱也还没平等。甚至你说:“让他们抓我吧,不要抓其他的三个人。”你的慈爱也没有平等。唯有你的心完全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他要抓谁就抓谁,这个是我们其中一个人的果报。”如果这样思维,你的心很中舍,这才叫做真正破除人跟我、人跟人之间的界限。唯有真正达到破除界限,那种慈爱才是真正平等地生起。要做到这样,才是我们散播慈爱应该达到的一种标准。
当我们可以达到破除人跟人之间、人跟我之间的界限之后,可以再继续另外一组,就是再选另外一组自己亲爱的人、认识的人和不喜欢的人,这样依次选几组之后,当我们可以成功之后,就可以依照《无碍解道》里讲的,更进一步的方法来修行。
我们应当对十二类的众生散播慈爱。哪十二类呢Sabbe sattā,sabbe pānā,sabbe bhūttā,sabbe puggalā,sabbe attabhāva – pariyāpannā,sabbe itthīyo,sabbe purisā,sabbe ariyā,sabbe anariyā,sabbe devā,sabbe manussā,sabbe vinipātikā,这十二类众生。前面五类是没有制限的众生。后面的是属于有限定的众生。Sabbe sattā一切有情;sabbe pānā一切有呼吸的众生;sabbe bhūttā一切的生命,一切有生命的生类;sabbe puggalā一切的个体;sabbe attabhāva – pariyāpannā一切拥有个体、生命,执着于自我生命,这些我们说的其实都是一种,只是他的名字不同,都是属于众生,一切的众生。
sabbe itthīyo一切的女性,包括女人、雌性的动物,女天人等等;sabbe purisā一切的男性,包括男人、雄性的动物、男的天人等等;sabbe ariyā一切的圣者;sabbe anariyā一切的凡夫;sabbe devā一切的天人;sabbe manussā一切的人类;sabbe vinipātikā一切堕落苦(恶)道的众生、地狱的众生、畜生、恶鬼,这些都是堕落到受苦受难的众生。我们应当对这十二类的众生散播慈爱。
每一类我们都应该用Averā hontu,Abyāpajjhā hontu,Anīghā hontu,sukī-attanaṃ pariharāntu,四种方式:愿他们没有危难、愿他们没有精神的痛苦、愿他们没有身体的痛苦、愿他们快乐安稳。每一类的众生都应当向他散播慈爱,拥有禅那的禅修者用每一种方式对每一类众生都应当散播慈爱而达到第三禅。
十二类的众生,每一类用四种方式散播慈爱,十二乘以四等于四十八,就用这四十八种方式对一切的众生散播慈爱。当他成功之后,他应该继续把自己散播慈爱的对象再扩大,对在禅堂里所有的这十二类众生散播慈爱。等他成功之后,他应当把自己散播慈爱的范围扩大,应当对寺院范围里面的十二类众生散播慈爱。如果可以的话,他可以继续把范围扩大到宝峰镇附近所有的十二类众生散播慈爱。然后再对靖安县所有的众生散播慈爱。然后慢慢扩大到江西省、华南地区、整个中国,扩大到整个亚洲、整个东半球、整个地球,之后把慈爱扩大到整个轮围世界,再扩大到其他的轮围世界,也这样把慈心散播出去。要先限定一个范围,再慢慢扩大,每一个范围都必须得用四种方式对十二类众生散播慈爱。慢慢的扩大,等到可以尽量扩大之后,应当再对十方: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东南方、西北方、东北方、西南方、下方、上方一共十方,每一方都应当对十二类的有情、众生散播慈爱,而每一类的有情都要用四种方式,所以一共就是四百八十种。每一方用四十八种,十方就是四百八十种。四百八十种再加上原来的四十八种就一共是五百二十八种,这五百二十八种方式散播慈爱就是在《无碍解道》里面教导的修习慈爱的方法,而这五百二十八种每一种都应当达到第三禅,也就依次从初禅到第二禅、到第三禅,这种方法就是《无碍解道》里教导过的方法,也是现在在缅甸帕奥禅林修习的方法。如果我们真的要培育慈心,要证得慈心解脱,你必须要过这一关,要有这样的能力,要对所有的众生散播慈爱。
其实我们算起来实际上肯定不止这五百二十八种,一千次都不止,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先限定一个范围,然后慢慢扩大,每扩大一次都是用四十八种,每扩大一次都是用四十八种,是不是?如果你以禅堂为中心,然后慢慢扩大,如果你扩大十次的话,就是四百八十种。当一个人能够这样修行慈爱的时候,他的心会很柔软,如果他通过这五百二十八种,就是在《无碍解道》里教导的方法,证得了慈心解脱,当然,这里是“证得”了解脱,而不是“究竟”的解脱。他达到了禅那之后,要继续修行悲心、随喜的心和舍心。
正是因为修慈心有很殊胜的功德,所以佛陀教导修慈叫慈无量心,为什么称无量心呢?因为众生是无量的,十个、百个、千个、万个、亿个、十亿个,众生的数目是不可以衡量不可以计算的。由于众生数目无法计算,我们以无量众生为所缘,由于所缘是无量的原因,所以我们对这些无量的所缘散播慈爱,就称“慈无量”。同时由于你的心取无量的众生为所缘,所以你的心也是无量的,你是心没有限量,只要对一切的众生散播慈爱,就不能说你的心才那么一点,你的心也是无量的。所以佛陀教导慈心,只有达到对一切的众生平等地毫无差别地散播慈爱,才叫做无量心。
在我们念诵应当散播慈爱的时候,我们会说Mettàsahagatena cetasà sabbapàõabhåtesu pharitvà viharaõa,它是什么意思呢?以伴随着慈爱的心对所有的众生、有情遍满而住,这里遍满很形象地形容我们散播慈爱,phariti遍满,怎么样遍满呢?我们的慈心犹如大海的水一样遍满一切的众生,像淹没大地一样,我们的慈爱遍满了所有的众生,这才叫遍满。由于我们取一切的众生为所缘,所以这种心是没有障碍的,不会分别说这些众生排除在外,那些众生才是我散播慈爱的对象,这样不叫无量,而是有限的慈爱,这种慈爱不是真正的慈爱。所以我们应当培育这样的心,这样的心才叫做慈心,才叫做散播慈爱。同时,由于散播慈爱的心犹如梵天人一样住,因此佛陀也将慈心也叫慈梵住,是犹如梵天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把梵字当作高贵的、圣洁的、清净的。由于一个人拥有慈爱的心,它必定是圣洁的、崇高的、清净的。慈爱的心不应该有污染,不应该有贪爱,不应该受到贪嗔痴的污染,不应该有任何烦恼和杂染,所以它是高贵的,它是清净的,它是圣洁的。由于他的心住于高贵、圣洁、清净,所以称为梵住。慈悲喜舍我们称为四梵住,也称为四无量心就是这样的意思。
好,当我们讲了《无碍解道》里教导的,是现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帕奥禅林里实修的方法之后,我们再回到经文,来看经文里第三首偈颂的第二部分。“愿一切有情幸福、安稳!自有其乐!sukhino và khemino hontu,sabbe 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这里讲到的sabbe sattà一切的众生;sukhino就是愿他们快乐;khemino愿他们安稳;sukhitattà是拥有自己的快乐;这里讲到的sukhino的意思就是指内心的快乐;khemino是指身心的快乐;而拥有自己的快乐,我们也可以说是平安、安稳。还有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愿一切的众生身体快乐sabbe sattà sukhino hontu” ;“sabbe sattà khemino hontu愿一切的众生平安、愿一切的众生安稳”;“sabbe sattà sukhitattà hontu 愿一切的众生内心快乐”;因此在这里是sukhino,khemino跟sukhitattà包括幸福安稳跟快乐,它们分别可以是指身体的快乐跟安稳以及内心的快乐。
佛陀在这里教导了对一切的众生用这三种方式,就是包括身心的快乐以及安稳之后,佛陀又再用分类的方法教导散播慈爱。经文里面说:Ye keci pàõabhåt’atthi,
tasà và thàvarà và anavasesà,
dãghà và ye mahantà và,
majjhimà rassakàõukathålà;
凡所有的有情生类,这里是毫无遗漏的,毫无遗漏的是navasesà没有任何一类众生给排除在外。tasà và thàvarà và动摇的或是不动的,在这里所说的动摇的意思是指他还会颤抖、还会害怕的,这就包括一切的凡夫以及有情的圣者,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还有贪爱,贪爱还没有完全被断除,所以他还会动摇;thàvarà是指不动的,这里的不动是指不会颤抖、不会动摇的,也就是完全断尽了一切烦恼,已经灭尽了贪爱的阿拉汉圣者,在这里是称为不动的。接着是:
dãghà và ye mahantà và,
majjhimà rassakàõukathålà;
dãghà是长的,长的众生是指长形的众生,比如说蛇、龙、鱼、鳄鱼、蜥蜴这些身体长的众生;mahantà是大的众生,身体大的众生,比如说在海里面的鲸鱼、大龟,在陆地上的大象,这些属于大的众生、形体大的众生;majjhimà是中等的,中等的众生是指牛、马、羊、猪这些体型中等的称为中的;rassa它的意思是短的,短的是指身体短的众生,或者是指相对于长的、中等的更小的众生,所以称为短的;àõuka的意思是细小的,细小的意思是指那些体型很小的,甚至说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微虫,像水里面的微生物等,属于细小的、微细的;thålà的意思是粗的,也就是身体圆的众生,比如说像蚝、像蜗牛、像乌龟这些身体是圆的众生称为thålà。
那接着用另外的一种分类方法,Diññhà và yeva addiññhà,
ye ca dåre vasanti avidåre,
bhåtà và sambhavesã và,
sabbe 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
Diññhà的意思就是可见的,可见的就是我们亲眼看到的这些有情众生,称为见到的;addiññhà是没有见到的众生,比如说住在海洋的,住在山里的那些众生,是看不见的、没有看到的众生;dåra是远的,avidåra是指近的,也就是远处的众生跟近处的众生。什么是远处的?什么是近处的呢?对我们身体来说,我们体内的那些众生是近的,而身体外的叫做远的。如果对我们现在坐在大礼堂里来说,大礼堂里面的人是近的,大礼堂以外的是远的。对我们寺院来说,寺院里的这些人、这些众生是近的,寺院以外是远的;对于住在宝峰镇里边的人是近的,宝峰镇以外是远的,以此类推,这是用距离来算的。
下边一句bhåtà và sambhavesã và,是已生的跟寻求出生的。什么是已生的呢?有两种解释方法:第一种是他已经出生了,出生之后他不会再出生了,这是指已断除一切烦恼的阿拉汉圣者。而有学圣者和一切凡夫,虽然现在已经出生,可是还会再继续轮回,再继续出生,还会再寻求出生,死了后还会再继续投生的,被称为寻求出生的。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已生是指已经出生了的众生、出生的有情,像我们现在在座的都是属于已生的;那什么是寻求出生的呢?在母胎里的婴儿是属于准备出生还没出生的,在鸡蛋里的是属于还没出生的,在鱼蛋(卵)里面的也都是属于还没有出生的,也就是说他们将会出生,但现在还没有出生的,这些称为寻求出生的。是用这样的分类方法。
因此我们在这两首偈颂里,佛陀教导了一共有七种分类、分组的散播慈爱的方法。这七类的散播慈爱的方法,有四种是两个为一组,有三种是三个为一组。会颤抖的跟不会颤抖的众生这是一组;见到的跟没见到的这个是为一组;住在远方的跟住在近处的为一组;已经出生的跟寻求出生的为一组;这四组是两个为一组的。
还有另外三组是三个为一组的,它是长的、短的跟中等的;大的、小的跟中等的;还有粗的、小(细)的跟中等的,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散播慈爱。佛陀接着在第五首偈颂里面的最后一段sabbe 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愿一切有情自有其乐。也就是愿一切的众生,这七类、七组的众生无论是会动摇的、不会动摇的、长的、大的、中的、短的、细的、粗的、见到的、没有见到的、远方的、近处的、已生的跟寻求出生的,无论哪一种都愿他们自有其乐,就是他们拥有自己的快乐,他们都拥有身心的快乐,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散播慈爱。
接着佛陀就说Na paro paraü nikubbetha,
nàtima¤¤etha katthaci naü ka¤ci;
byàrosanà pañighasa¤¤à,
nतama¤¤assa dukkhamiccheyya.不要有人欺骗他人,不要轻视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不要以愤怒、嗔恚想,而彼此希望对方受苦。这里讲到我们培育慈爱不只是通过祝愿众生快乐来修行,我们应当通过祝愿众生不受伤害以及不会焦虑来修行,所以佛陀在教导了通过祝愿众生快乐之后,也通过不要希望有人欺骗他人、不要有人被欺骗,这样来散播慈爱。
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没有慈爱,他就会去欺骗,被欺骗的人当他知道自己被骗了之后,他会伤心,因此骗的人跟被骗的人都造了不善业,所以我们要用“不要有人欺骗他人”这种方式来散播慈爱。如果一个人看不起另外一个人,那他就对这个人没有慈爱;如果一个人很喜欢另外一个人,他就不会看不起别人,同时他对这个人的心也是很柔软的,因为傲慢、自大是没有慈爱的想,一个傲慢的人他是没有慈爱的,同时我们也很难忍受别人看不起我们自己。当一个人鄙视别人,或当他知道别人看不起他的时候,他的心会忿忿不平,会生气。那这样的话,看不起的人在造恶业,造不善业,被看不起的人由于他的心忿忿不平,很生气,也在造不善业。因此双方都在造不善业,双方都将会得到不善的果报。
因此,我们修行慈爱,就应当对众生心怀善意,应当祝愿不要轻视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应当祝愿不要有人轻视他人,也不要有人被人轻视,应当用这种方式来散播慈爱。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他首先是对自己不好,不利的是自己。因为无论你怎么去恨别人,首先伤害到的是你自己,因为你升起了不善心,不善心、嗔恨心能够烧毁自己的依处,就是说它对自己的身心不利。无论你生气的对象知不知道你在生气,你自己生气伤害的是你自己。同时当别人面对你的怒气的时候,也会感到身心不悦。心怀善意的人都会希望别人不要生气,同时也不要有人被人轻视。我们都应当希望众生互相心怀慈爱,不要有愤怒的相,不要有嗔恚的相,不要希望对方受痛苦,人跟人之间、人跟动物之间、人跟生物之间都有生存的权利,不要人跟人之间互相制造痛苦,不希望任何的众生受苦,所以我们应当要依照佛陀的教导,不要彼此希望对方受苦。
修习慈爱要达到怎么样的程度呢?佛陀说:
Màtà yathà niyaü puttaü,
àyusà ekaputtamanurakkhe;
evam’pi sabbabhåtesu,
mànasaü bhàvaye aparimàõaü.
正如母亲对待自己的儿子,会以生命保护自己唯一的儿子,也如此对一切众生培育无量的慈心。母亲怀胎九个月之后,会把孩子生下来,接着她会不计辛劳、不计肮脏地去照顾她的孩子。孩子拉屎尿尿,她会帮他洗,孩子流鼻涕、流口水,她会帮他擦、帮他洗。等孩子在她精心护养之下长大后,她也会多方去照顾他、关爱他、教育他、抚养他,因此母爱是很伟大的。就是因为母爱很伟大,所以佛陀在这里就用母爱作为我们修慈爱的例子,母爱就是对自己的孩子是不会计较的,同样的,我们对众生散播慈爱的时候也不应当计较。不过如果一个母亲有很多个孩子,她可能会偏心,会疼这个孩子、会疼那个孩子。或者说由于一个做母亲的有很多孩子,有时候会很烦躁,会打这个孩子。然而一个母亲如果只有一个儿子,只有一个独子,她会非常爱护他,非常疼他,会付出更大的爱去对待她自己的独生子。这种爱就更加无私,更加伟大,所以佛陀在这里讲到,一个做母亲的伟大甚至会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自己的独生子,同样的一个拥有慈爱的人,一个培育慈爱的人也应当对一切众生培育像慈母对待自己独子那样的慈心。这种慈心不是对一个、两个,而是对一切众生。在禅修的时候,如果对一切的众生你还会有介意,还会说我不会散播慈爱给这些人,我只散播慈爱给那些人,这种心不叫无量,这种心叫有量,唯有你没有把任何众生排除在外,这种心才叫无量的心aparimàõa。Parimàõa就是衡量的,有数量的,aparimàõa就是没有衡量的,平等的。
散播的方式应该是怎么样的?佛陀就继续教导:
Metta¤ca sabbalokasmiü,
mànasaü bhàvaye aparimàõaü,
uddhaü adho ca tiriya¤ca,
asambàdhaü averaü asapattaü.
以慈爱对一切世界
培育无量之心,
上方、下方及四方,
无障碍、无怨恨、无敌对!
这里就讲到了慈爱应当散播到一切世界,一切世界的范围是什么呢?上方、下方以及四方,也就是一切地方,我们会说上方是指色界和无色界,而下方是指这些受苦难的一直到地狱里的众生,而四方是指剩余的中间地区,无论是哪一种,总之上方、下方跟四方,都是从处所、从地方的概念来说,是包涵了一切的地方,应当达到怎么样呢?达到没有障碍,没有障碍就是相对于狭窄的。如果在修行慈爱的时候,你心里还会想:这个是我讨厌的人,这个是我的仇敌,他曾经加害过我,他曾经中伤过我,如果你还有这样的心念升起,就是说在培育慈爱的时候还会有这样的想法,你的慈心就会有障碍,这种障碍是狭窄的。如果在散播慈爱的时候,你还会对你散播慈爱的对象耿耿于怀,他曾经中伤过我,他曾经委屈过我,他曾经伤害过我,或者说他的言行我真的不敢恭维,那么这个时候你还会有怨恨,或者说在修行的时候你的心还会排斥、还会抗拒,你的心还会有敌对。有障碍的心、有怨恨的心、有敌对的心它就不能称为无量的心。唯有你的心对一切众生完全平等,破除了界限,对任何众生都能毫无困难地散播慈爱,这才叫做无障碍、无怨恨、无敌对。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在刚开始修行慈爱或者还没有培育起强有力的慈心的时候,你见到不喜欢的人,还有困难,没有办法散播慈爱,还会有怨恨、还会有敌对,但是一旦你的定力达到禅那的阶段,你的心已经强有力了,你取无量的众生为所缘、为对象,那时候由于你的慈心强有力,所以是无怨恨、无障碍、无敌对的。
那么在散播慈爱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呢?佛陀接着说:
Tiññha¤caraü nisinno và,
sayàno và yàvat’assa vigatamiddho,
etaü satiü adhiññheyya,
brahmametaü vihàraü idhamàhu.
在站立的时候、在行走的时候、在坐着的时候,或者在躺卧的时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行住坐卧,任何的身体姿势,任何的威仪,只要他不在睡眠当中,只要他的心清醒的,他都应当确立这样的念,他都应当培育这样的心,也就是说当我们要散播慈爱的时候,不是说我只在禅堂里面散播慈爱,我进禅堂我才想起散播慈爱,我一出禅堂,我的慈爱就留在禅堂里面了,自己就开始胡思乱想了,开始贪嗔痴了,不是这样。也不是说,我坐着的时候我才禅修,我站着、我躺着的时候就胡思乱想了,不是这样。而是我们在任何的时候、任何的姿势,只要我们没有昏沉、没有睡眠,我们都应当确立这样的心,培育这样的慈爱。如果一个人可以做到这样,那么就可以说他的心住于梵住。brahmametaü vihàra就是梵住。慈心本身是梵住,我们刚才也讲到,因为慈爱是跟梵天人的心相应的,一切梵天人都是住于慈悲喜舍的,所以称为梵住。同时梵的意思是清净的意思。由于他的心住于清净、住于圣洁、住于崇高,所以拥有慈爱的心必定就是梵住。
佛陀就在这里讲,如果一个人持续地培育慈爱,持续地培育慈心,当他的心能够对一切的众生毫无遗漏,毫无困难地培育慈爱,能够犹如慈母对待自己的独子一样,散播无量的慈爱遍满一切的众生,这就称为梵住。
好,今天这部经就讲到这里,我们后天晚上再继续讲。后天晚上是十三号,为了让禅修者有更多的时间,所以我们把第七天的时间作完整的禅修。我们到十四号早上才开始结营、佛法问答。所以我们在后天晚上继续讲最后一首偈颂,会讲两个内容,第一个要讲讲修习慈爱有什么样的功德、有什么样的利益?之后再讲最后这首偈颂。这首偈颂就是讲一个人当他培育起定力,通过培育慈爱证得禅那之后,应当如何转修观,一直到最后证果,如何培育智慧一直到断除烦恼的过程。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接下来大家一起合掌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