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增比丘:法的认识
法增比丘:法的认识
1. 法是皈依处。
在《相应部6.1.8》梵天相应里佛陀初证正觉,告诉梵天沙汉婆提(Sahampati)以法为皈依处:「我宁可对我所悟之法,尊敬此法而予近住。」
见法即见佛,法是最终的皈依处。三宝偈云∶「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须经学习和奉行,亲自体会和自见,是可奉行,可得成果,超越时间与空间;请来亲自查看, 向内返照, 智者皆能各自证知。」学习法,观察和学习僧众的行为也是修持法。
佛对阿难说的:「阿难!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云何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长阿含经] 卷2,大正藏1册, 15b)
2. 法是道路
这一条圣道,佛形容为古仙人道,古仙人道迹。这记录在《杂阿含287经》里:
「我今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径,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
在《相应部5.1-40》道相应里佛陀指出法是道路:「八支圣道是。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
此八支圣道,能偏知此苦,有此道、此迹。为断此五妙欲,应修习八支圣道。眼所识之色,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为可乐、可爱、可意、爱色、引欲、可染者;为断此五妙欲,应修习八支圣道。在家、出家而正行者,以正行故,则乐正理之善法,修习在家出家之正道。若发起此八支圣道者,则为发起正顺苦灭之八支圣道。为善士;有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而修八支圣道。为梵行,贪欲之灭尽、嗔恚之灭尽、愚痴之灭尽,为梵行之究竟。修习、多修习此八法者,则可资于由此岸到达彼岸。佛言于人中到彼岸者少,余之众生唯奔走于岸边。于佛正说之法,行如法者则能到达彼岸,超越甚难超越死之境界。贤者舍弃黑法,应修白法。离在家到出家,难得乐而向远离处。希求喜悦、断诸欲、无所有,贤者去心垢而净己。于菩提分,正心善修,以欢欣无取,舍弃执着,有光辉之漏尽者,于现世般涅槃。佛言不死,不死者,达不死之道,即此八支圣道。修习圆满者志欲已寂静,寻思已寂静,想已寂静。为了求取沙门果,即: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而修习八支圣道。为了求取沙门法,为了沙门果,为了沙门义;为了求取婆罗门法,为了婆罗门果,为了婆罗门义;为了求取梵行,为了梵行果,为了梵行义,而修习八支圣道。此八支圣道,可以到涅槃、达涅槃、究竟于涅槃。
3. 法是光明。
在黑暗之中,我们须依赖光明来指引,法是这冥冥黑暗之中的明灯。这明灯能把千年的暗室带来光明。
佛陀告诉波斯匿王说∶「大王!这世上有四种人∶从黑暗到黑暗的人;从黑暗到光明的人;从光明到黑暗的人;从光明到光明的人。
大王!那一种人是从黑暗到黑暗呢?大王!好比有人出生卑贱,过着贫穷的生活,这个人做身恶行,做口恶行,做意恶行。你想结果会如何?这个人,在人间,继续做恶行,身坏命终,生于恶趣。这种人是从黑暗到黑暗。
大王!那一种人是从黑暗到光明呢?大王!好比有人出生卑贱,过着贫穷的生活,但这个人做身善行,做口善行,做意善行。你想结果会如何?这个人,在人间,继续做善行,身坏命终,生于善趣。这种人是从黑暗到光明。
大王!那一种人是从光明到黑暗呢?大王!好比有人出生富贵,过着富裕而幸福的生活。但这个人做身恶行,做口恶行,做意恶行。你想结果会如何?这个人,在人间,继续做恶行,身坏命终,生于恶趣。这种人是从光明到黑暗。
大王!那一种人是从光明到光明呢?大王!好比有人出生富贵,过着富裕而幸福的生活。这个人做身善行,做口善行,做意善行。你想结果会如何?这个人,在人间,继续做善行,身坏命终,生于善趣。这种人是从光明到光明。」(《相应部》3.21)
生而为人,人身难得已得,应该思惟做恶业的果报,继续做善行,净化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增长功德,这样才能保证继续生在人中,从光明到光明。
在《相应部1.26》诸天相应佛言:「世有四种光,无第五种光,于昼太阳光,于夜月普照,时有日夜火,彼此皆遍照,正觉最胜火,此为无上光。」
4. 法是善导。
在旅途上,孤独没有伴侣是很辛苦的。在修行的道路上,法是我们的良伴,给予我们身体劳力的协助,精神上的支持。
《别译杂阿含》卷四(第六十五经)佛告阿难说:「我以善知识故,脱于生死,是故当知,善知识者,梵行全体。」因此,我们对善知识应亲近、尊重、礼拜、供养和承事。佛是我们最尊贵的上师,最上的善知识,最好的依止,最强有力的护法。我们于佛应该生起净信,于佛所应整齐衣服、恭敬礼敬,合掌长跪,五体投地,头面礼佛足,右绕三匝,以示最高的敬礼。
在《中阿含.食经》(第十一)中佛指出这些相关的连锁因素,展转达到涅槃解脱:「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5. 法是美德的来源。
法是一切美德的来源,一个人开始修行,断恶修善,奉持戒律,培养崇高与善良的品德,故此,法是美德的来源。
在《相应部1.31.8》指出:「唯与善人坐,唯与善人交,知善之正法,人人有幸福。」与善人交往有福,是美德。
在《相应部7.15.13》佛答憍傲婆罗门说:「对于父及母,乃至年长兄,第四乃师长,应当行谦让,应尊此等人,恭敬此等者,供养此等人,是为善供养,清凉阿罗汉,已作漏尽者,对此诸善众,行无上礼敬,憍慢与强傲,应当皆舍去。」修习佛法,恭敬谦让,供养圣众,舍去憍慢与强傲,皆是美德。
在《相应部1.33.7》指出:「善哉行布施,贫困施是善,依信施亦善,如法施亦善,辨别施亦善,辨别之施者,善逝所赞叹,此世值供养,行施有大果,犹善田莳种。」修习布施,施贫困,法施有大果,善逝所赞叹,如耕耘良田,可得大果,亦是美德。
在《相应部5.1-6》佛说:「诸比丘!有四正勤。以何为四正勤耶? 为对未生之恶不善法不令生,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对已生之恶不善法令断,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对未生之善法令生,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对已生之善法令住、不忘失、倍修习、广修习、令圆满,起忘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依四正勤而培养诸美德,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
6. 法是良药。
佛是众生疼苦的良医,法是良医所开的良药,要病会痊愈,那就要服用良药,病才会快点痊愈。佛以此良药,度脱众生,皆悉免除生老病死苦。
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时告诸比丘说:「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病不复发)。云何名良医善知病?谓良医善知如是如是种种病,是名良医善知病。云何良医善知病源?谓良医善知此病因风起,癖阴起,涎唾起,众冷起,因现事起,时节起;是名良医善知病源。云何良医善知病对治?谓良医善知种种病,应涂药,应吐,应下,应灌鼻,应熏,应取汗,如是比种种对治;是名良医善知对治。云何良医善知治病已,于未来世永不动发?谓良医善治种种病,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是名良医善知治病,更不动发。
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诸比丘。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等正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知,对治如实知;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名大医王。」这位能为我们去除众苦的才是真正的善知识。(见《杂何含389经》)
7. 法是庇护。
当我们在烈日阳焰下时,法是遮荫处,是这碎弱不堪的身体的庇护。它提供我们清凉的休息处,不致疲劳过度。休息之后,我们才能继续工作。
在《相应部7.11.10》婆罗门相应佛对耕田婆罗堕婆阇婆罗门指出:「信仰是种子,锻炼是甘雨,智慧轭为锄,惭乃为其柄,定为是其绳,正念我犁镵,乃至为刺棒,守身及守语,以知食之量,以信免割草,乐道我休息,精进乃我负,重荷立牡牛,瑜伽运安稳,行而无有归,行前亦无悲,如是我耕耘,不死是果实,以为此耕耘,我悉脱苦恼。」故佛不愁不耕田没的吃,他的心如光音天人,以禅悦为食。
有法为庇护,直到解脱,再也不来生死。故在《相应部7.12.6》婆罗门相应佛说:「屡屡播种子,屡屡降天雨,屡屡耕农田,屡屡谷类实,屡屡乞食食,屡施施主食,屡屡施主施,屡屡行天界,屡屡榨牛乳,屡求犊母牛,屡屡疲劳苦,愚者屡入胎,屡屡于生死,屡屡送墓场。」有了法的庇护,我们就不用屡屡来投胎受生死了。
8. 法是洲与岛屿。
佛教阿难以自己为洲以自己为岛屿,勿他炽燃,勿他归依。佛对阿难说:「阿难!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云何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阿难!比丘观内身,……观外身,观内、外身,精劝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见《长阿含经.游行经》)
《相应部.大篇4.5》佛对阿难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为究尽调伏于贪,为究尽调伏于嗔,为究尽调伏于痴。……信慧诸法轭,常时为自辕,惭轴意为魔,护念为御者,戒资具为车,静虑以为眼,精进而为轴,舍三昧为辕,无欲为覆具,无嗔害舍离,如是为兵器,忍辱以为锁,以趣于安稳,以此已具足,为无上梵乘,智士出世间,一向伏贪等。」如是以法自炽燃自归依,度生死彼岸。
9. 法是认清五蕴真相。
「因它们的机件组合,故名为‘车’;同样的道理,因五蕴的组合,故名为‘人’。」(《相应部5.10》)
佛比喻: 「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相应部22.95》)何以故?色如聚沫,因为色不坚实不能捏成之不净物聚故。受如水泡,因有暂时之苦乐故。想如阳焰,因为日出而热故。行如芭蕉之干,因为无真实心髓故。识如幻,因为变幻欺诈故。
「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 (《舍利弗语》,《中部》卷一)
佛说:「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无常者,是有为法,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杂阿含80经》)
10. 法是出离。
世人随世间八法而转,世间八法是得、失、苦、乐、称、讥、誉、毁。这是我们天天感受的遭遇。在[世间苦恼经]( Lokavipatti Sutta,AN VIII.6.)中佛陀指出∶「八法推转着世间,世间随着八法转。」
凡夫与修行人都感受到这些世间八法,他们感受的程度是有差别的。佛陀接着说:「凡夫感受到得、失时,他们不去观照得、失的生起,他们不观照得、失的无常、苦和它的变易性,他们不于当下观照它的本质。他们的心为得、失所占有。对于生起的利得,他们感到欢欣;对于遭受的损失,他们感到不喜。而苦、乐、称、讥、誉、毁的反应也一样。他们就这样地一直感受欢欣和不喜,他们不能解除生、老、死、扰、悲、苦、恼和失望,他们不能从苦难中解脱。」
善于修行的人则不同,佛陀说: 「当他们获得利得,他们观照利得的生起,他们观照利得的无常、苦和它的变易性,他们于当下就观照它的本质。同样的当失、苦、乐、称、讥、誉、毁生起时,他们就观照,他们的心不为得、失、苦、乐、称、讥、誉、毁所占有。他们不会对利得感受欢欣,也不会对损失感到不喜,同样的当苦、乐、称、讥、誉、毁生起时,他们不会感受欢欣或不喜。因此他们放下欢欣或不喜,他们于是能解除生、老、死、扰、悲、苦、恼和失望,他们能从苦难中解脱。」
11. 法是布匹。
肮脏的布经过清洗才能得到干净的布,金矿经过溶化才能得到纯净的黄金,人心的污染经过修行才能得到清净的心。
佛陀以布的比喻告诉比丘众说∶「比丘们!你们知道贪欲是心的污染,就必须努力舍离它;知道瞋恚是心的污染,就必须清净它。即使是脏布放在清水中洗,也能成为清洁的布。金矿石必须放在溶炉里溶化,才能得到纯净的黄金。」(《中部》7,《布喻经》)
12. 法是铠甲或堡垒。
法是铠甲或堡垒,法是保护;它能克服恐惧,惊慌和僵硬;在《胜幡经Dhajagga sutta》里佛陀教导说:「比丘们,若你进入森林,树下,静空闲处时,你若恐惧,惊慌和肌肉麻木时,在那时你只要忆念佛!……任何恐惧,惊慌和肌肉麻木都能克服。若你不能忆念佛,那你要忆念法!…… 任何恐惧,惊慌和肌肉麻木都能克服。若你不能忆念法,那你要忆念僧!……任何恐惧,惊慌和肌肉麻木都会消失。……若你皈依佛,法及僧伽,那么恐惧,惊慌和肌肉麻木将不会出现。」
13. 法是船筏。
佛法是船筏。在《筏喻经The Raft Simile》里佛陀教导说:「假使有人于旅途中,遇到大海,他见到此岸多险难,而彼岸安稳,又见无船渡或桥梁,能由此岸渡至彼岸。他如是思惟,这片大海,此岸多险难,而彼岸安稳,又无船渡或桥梁,能由此岸渡至彼岸。他生如是念,若我采集草、小枝、树干、树叶,结为船筏;依此船筏,手足并划,能安稳到达彼岸吗?于是他就采集草、小枝、树干、树叶,结为船筏;依此船筏,手足并划,而能安稳到达彼岸。(但是此凡夫)到达彼岸已,生如是念,此船筏于我有大利益,我依此船筏,手足并划,而能安稳到达彼岸。我不如将它放在肩上,随伴我行。诸比丘!你们认为如何呢?此人对此船的做法对吗?」凡夫愚昧,心中对众多色相,贪求不已,不知取舍。执着色相,执着法相,不以智慧思择。
在《相应部35.197》佛陀比喻大海是四暴流: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此岸多险难喻为我见,安稳彼岸喻为解脱。船筏喻为八正道,手足并划喻为精勤。
14. 法是离苦和灭苦。
在《杂阿含133经》里佛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去(知)本际﹖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哀愍,广说其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系着,色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在《杂阿含6经》中言:「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诸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在《相应部》诸天相应1.12佛言:「有子依子悲,牛主依牛悲,人悲依于依,无依即无悲。」
在《杂阿含5经》中佛言:「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不明,不离欲。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在《杂阿含86经》里佛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无常色有常者,彼色不应有病,有苦,亦不应于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常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佛曰) : 比丘,无常为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佛曰) :比丘,若无常,苦,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曰)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在鹿野苑初转*轮时(《南传大藏经》,《相应部》,转*轮品)说:「诸比丘,苦圣谛者,即是此,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恼苦,遇怨憎者苦,与所爱者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说为五取蕴苦。
诸比丘,苦集谛者,即是此,谓后有起,喜贪俱行,随处欢喜之渴爱,谓欲爱,有爱,无有爱(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渴爱)是。
诸比丘,苦灭圣谛者,即是此,谓于此渴爱无余,离灭弃舍,定弃,解脱而无执着。
诸比丘,顺苦灭道圣谛者,即是此,所谓八支圣道是。谓正见,正见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
15. 法是迷路的灯塔。
佛陀在优留毗罗森林里独坐时,有三十位良家子弟带了妻子到林中游玩,其中一位还未结婚的带了一个妓女来参加,当他们在玩的时候,这个妓女乘机偷了他们的财物逃走了。当大家在找这女人时,正好遇到佛陀,就赶紧向他打听,佛陀问他们说∶「年青人呀!你们认为如何呢?寻找逃去的女人要紧,还是寻找自己要紧?」这群年青人给佛陀问后就发呆了,其中一位答道是寻找自己要紧,佛陀于是就向他们说法,这群年青人就跟佛陀出家去找自己了。(《律藏》大品.1.14)
16. 法是解脱。
在《相应部》诸天相应1.23佛言:「住戒智慧人,修心及智慧,热诚慎比丘,彼离此缠縺,远离贪与嗔,乃至于无明,漏尽阿罗汉,解脱此缠縺,消灭名与色,障想及色想,无所残余者,此总断缠縺。」
在《杂阿含653经》中举出:「若比丘于彼五根(指信、勤、念、定、慧),增上明利满足者,得阿罗汉俱分解脱(指俱解脱)。若软若劣者,得身证。于彼若软若劣者,得见到,于彼若软若劣(者),得信解脱。」
在《杂阿含710经》解释:「圣弟子清净信心,专精听法者,能断五法,修习七法,令其满足。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睡眠、掉悔、疑,此盖则断。何等七法?谓念觉支、择法、精进、猗、喜、定、舍觉支,此七法修习满足净信者,谓心解脱。智者谓慧解脱。贪欲染心者,不得、不乐。无明染心者,慧不清净。是故,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在《中阿含.大因经》解释:「阿难!有八解脱。云何为八?色观色,是谓第一解脱。复次,内无色想外观色,是谓第二解脱。复次,净解脱身作证成就游,是谓第三解脱。复次,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无量空处成就游,是谓第四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是无量识处成就游,是谓第五解脱。复次,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游,是谓第六解脱。复次,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是谓第七解脱。复次,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想,知灭解脱,身作证成就游,及慧观诸漏尽知,是谓第八解脱。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着,得解脱。及此八解脱,顺逆身作证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俱解脱。」
17. 法是对因缘法的认识。
修行的目的,是在于灭除苦恼而证入涅槃。修行人要做的工作,就是去修习如何灭除苦,不要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与生命,去做无关灭苦的事。佛陀觉悟十二因缘而证正觉的,在“初转*轮经” 里所提到四谛、八正道,就是以缘起的法则来开示给五比丘听的。因此佛陀如果没有觉悟缘起法的道理,就无法圆满地解说四谛、五蕴和八正道了。
因缘法是缘起的法则;缘生法则是缘起法则的十二个部份,它是有情生命活动现象的个别缘法,虽然因缘法与缘生法内容一样是无明乃至老病死,但它们的意义不同。
因缘法以佛陀的话来说是:「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浓缩的即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因缘法是解释有情生命活动缘起的整体法则。众生不论胎、卵、湿、化,或在六道的那一道中,乃至三界里,这缘起的法则能够解释有情生命活动的真相。乃至从苦出离的方法。
缘生法以佛陀的话来说是:「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缘生法所以称为“缘生”,是因为它的各个部份须待众缘而转起(生起),须借助其它因缘条件的作用才能出现而存在,它是解释众生轮回的现象。缘生法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贪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有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十二种推进过程。这个现象须依赖各个因缘条件才能完成,它们的存在,在时间与空间的范围来看,都是暂时性的,因此以三法印来印证它们是“无常、苦、无我” 这样才能说明真相,并能破除众生对这些现象的邪见与执取。 (《杂阿含296经》)
18. 法是休闲的花园。
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世尊告诉比丘们∶「比丘们!有一个人在森林中迷失了,偶然发现一条古人的道路.就沿着走下去。终于发现了一座古城邑。这古城为园林所围绕,池塘里浮着美丽的莲花,那是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古城邑。
这个人就去禀告国王说∶大王!我在森林中迷失了,偶然发现一条古人的道路.就沿着走下去。终于发现了一座古城邑。这古城为园林所围绕,池塘里浮着美丽的莲花,那是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古城邑。大王可以在那边重建一个城邑。国王听了,很感兴趣,就派大臣到那里建造。后来那个城邑,人口增加,极为繁荣。
比丘们!同样的道理,我也发现正觉者所走的古道。古时正觉者所走的古道是怎样的呢?那即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比丘们!我从这道路走,不久,就知道了老病死,也知道了老病死的缘因,灭除了老病死,和实现灭除老病死之道。
比丘们!我知道了这方法,就将这方法教示比丘、比丘尼,以及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所以这方法为许多人所知道,人口增加,极为繁荣,以至今日。」(《相应部》12.65城邑)
老病死的缘因是什么?「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杂阿含287经》)
如何灭除了老病死呢?「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广说。
我复作是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杂阿含287经》)
19. 法是胜利旗。
在[杂阿含387经]里佛说道:「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捺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无有关键,平治城堑,度诸峻难,(解脱结缚) ,名为贤圣,建立圣幢。
诸比丘!云何无有关键?谓:五下分结已离已知,是名离关键。
云何平治城堑?无明谓之深堑,彼得断知,是名平治城堑。(涅槃城前的深水沟)
云何度诸崄难?谓:无际生死,究竟苦边,是名度诸崄难。
云何解脱结縳?谓:爱已断已知。
云何建立圣幢?谓:我慢已断已知,是名建立圣幢。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20. 法是镜子
在[芒果园罗睺罗经] (Ambalatthika Rahulovada Sutta)里佛对罗睺罗说: 「你去拿一面镜子来。」罗睺罗拿了一面镜子来时,佛又问他: 「镜子何用? 」罗睺罗答道: 「世尊!用来照自己。」
佛说: 「罗睺罗!就好像镜子是用来照自己,你也要观照自己的身,语,意业,应如何做呢? 」
「任何未做的身业,欲做时,想想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罗睺罗!观照一下,任何未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就不应做。反过来,任何未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不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不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不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是善巧,调服的,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就应做。」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正在做的身业,欲做时, 想想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罗睺罗!观照一下,任何正在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极力压制自己不做。反过来,任何正在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不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不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不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是善巧,调服的,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常做。」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已做的身业,欲做时, 想想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罗睺罗!观照一下,任何已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向同修圣者忏悔。反过来,任何已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不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不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不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是善巧,调服的,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随喜日夜常做。」
「语业,意业,也是如是。」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久远过去身语意业清净的沙门、婆罗门都以同样的方法,常常观照。任何久远未来身语意业清净的沙门、婆罗门都以同样的方法,常常观照。任何现在身语意业清净的沙门、婆罗门都以同样的方法,常常观照。同样的,罗睺罗!常正思惟,常常观照,清净自己的身业。常正思惟,常常观照,清净自己的语业。常正思惟,常常观照,清净自己的意业。」
21. 法是大师。
佛指出:「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比丘白佛言:世尊!当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佛告比丘: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应尽除断灭。为断无常火故,勤求大师。断何等无常(火)故勤求大师?谓断色无常(火)故,勤求大师;断受、想、行、识无常(火)故,勤求大师。」我们应知这色身是无常的,迟早要死,应生大恐惧,勤求善知识。(《杂阿含175经》)
22. 法是无畏
在《相应部11.24.8 》指出:「居士!于成就四法之多闻圣弟子,无惊惧、怖畏之后世,故不畏命终。以何为四法耶?
居士!于此多闻之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又自思于佛具此证净故,无惊惧、怖畏之后世,故不畏命终。
居士!又多闻之圣弟子,于法成就证净,曰:“世尊之法为善说、现见、不时、来见、引导、智者应自知也。”
于僧成就证净,曰:“世尊之声闻众为妙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直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应理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和敬行者,谓四双八辈者是。世尊之声闻众,为应请、极应请、应供养、应合掌、世间无上福田。”
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成就不执取之戒。又自思具圣者所乐之戒故,无惊惧、怖畏之后世,故不畏命终。
居士!对此四法成就之圣弟子,无惊惧、怖畏之后世故,不畏命终。”」
是故佛说: 「欲得福者须立善,为得不死应修道,若证法核则尽乐,死王来时不颤惧。」(《相应部11.43.5 》)
法增比丘,佛历二五五一年三月写于中国云南鸡足山。
愿众生安乐。
23. 法是离欲
贪欲的生起,乃是因为五根接触五尘时,心识对可爱之境产生的贪着。在《杂阿含》七五二经里佛说:「佛告迦摩:欲谓五欲功德,何等为五?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欲。」因接触境之后心中所生的思念,对这思念常去引欲是贪欲,为何去思念它呢?这是因为对所触境的爱乐。人的心生起欲的过程,佛在《杂阿含》六十四经中解释的很清楚,那就是心(识)在接触到境时连续发生的四个心意的路程(四识住):那就是: 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五蕴的每一蕴都会发生识住,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认清它发生的过程,解除心对色相的爱缚,对受想行识的爱缚,那时识就无所住,无所攀缘,无可爱乐增进,无能广大生长。
世尊把欲形容成障碍,骨锁,肉臠,把炬,火坑,毒蛇,梦,假借,树果等等,因为都是短暂的快乐。每一位行者对‘欲’都得下一番苦功去认知它。无论它是普通的欲念或是为了生存而起的欲念,断了欲念心才能安宁;恶欲更非要断除它不可。只要下决心去观察心,经过一段时间都能分辨心里的欲念。我们每一天从早到晚心里所生之念大部分是跟欲有关,而且都是为了要满足这个身体的需要而生起的,我们简直就是欲念的奴隶,为了它生起恶欲伤害别人,造作诸恶业,将来要尝受苦果。
《杂阿含经4经》 里佛说∶「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在《中部1》里佛对梵行者马干帝亚 (Magandiya) 说:「我对欲的生起,欲的灭,欲的乐执,欲的过患,欲的出离,如实知。我舍弃乐受,安住于无渴爱,内心寂静。我见其他众生为欲所制,渴爱欲乐,我不羡慕他们,也不欣喜,云何如此呢?马干帝亚!因为我知道,有一个比这不清净欲乐更欣喜的境界,超越神圣的极乐。因为我欣喜于彼界,我不羡慕这不清净的欲乐境界,更不欣喜于它。」
我们应当常从味(作用)、患(害处)、离(捨离)來观照色、受、想、行、识;对于色、受、想、行、识的味、患、离,以智慧如实见。在《杂阿含经14经》里记录∶「世尊告诸比丘:我昔于色味,有求、有行,若于色味随顺觉,则于色味以智慧如实见。如是于受、想、行、识味,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味随顺觉,则于(受、想、行、)识味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色患,有求、有行,若于色患随顺觉,则于色患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患,有求、有行,若于识患随顺觉,则于识患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色离,有求、有行,若于色(离)随顺觉,则于色离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离,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离随顺觉,则于受、想、行、识离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离、不出,永住颠倒,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比丘!我以如实知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以脱、以离、以出,永不住颠倒,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欲的生起过程是:触→受→想→思→爱。因此要修习到无欲是:知欲→离欲→灭欲→断欲→无欲。先得了解欲如何生?常观察它,知道它是源于对境的接触之后,才修远离这些生欲之境,以免受引诱再生欲念。
若心数数忆念于它,就要用正确的方法灭除欲;这包括远离生欲的境,修不净观,无常观,思惟欲的过患,思念佛与罗汉的庄严与清净,思惟恶道的苦,死,自己的修行时间不多,同时要对圣道常常向往,出离之心才能修好。
要常用攀缘四识住的道理;一次成功灭欲之后,将来触境时欲还会再攀缘生起,那时还得再做灭欲的工作,直到该欲于未来不再生起,这才算是断欲。
24. 法是不死的甘露
在《相应部4.9.25》无为相应里佛陀指出法是甘露:「诸比丘!余为汝等说甘露与达甘露之道。诸比丘!何者为甘露耶? 诸比丘!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诸比丘!此称为甘露。」
在《杂阿含八零四经》 里佛陀说:「世尊告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甘露,究竟甘露。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得甘露,究竟甘露?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
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喜,觉知乐,觉知身行,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得甘露,究竟甘露。」
法增比丘,佛历二五五一年三月写于中国云南鸡足山,八月补充于布里诗本,澳大利亚。
愿众生安乐。
25. 法是对如来的最上之尊敬供养
在《大涅槃经》里佛对阿难说:“尔时,世尊足与拼叠,右胁而作师子偃卧,正念正知而住。
尔时,沙罗双树忽开非时花,花朵满开,其花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亦从虚空降下曼陀罗华,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又从虚空降下栴檀香末,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上之铙管为供养如来,鸣奏于虚空;天上之歌唱为供养如来,亦演唱于虚空。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曰:“阿难!沙罗双树忽开非时花,其花满开,而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亦从虚空降下曼陀罗华,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又从虚空降下栴坛香末,为供养如来,纷散、缤落于如来身上;天上之铙管为供养如来,鸣奏于虚空;天上之歌唱为供养如来,亦演唱于虚空。
阿难!如此对如来并非适宜之尊敬供养。阿难!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凡大小之行,皆以法随法而住,持身正直,随戒、法而行者,则是对如来最上之尊敬供养。然者,阿难!“法随法而住,应持身正直,随戒、法而行。”如是,阿难!应当学。”
26. 法是证取道果
在《大涅槃经》里佛对须跋说:“须跋!于任何法、律中,无八支圣道者,其处则无第一之沙门果、无第二之沙门果、无无三之沙门果、亦无第四之沙门果。须跋!于任何法、律中,有八支圣道者,其处则有第一之沙门果、有第二之沙门果、有第三之沙门果、亦有第四之沙门果。外道沙门之言论皆是空幻。然,须跋!若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间则不空缺阿罗汉。须跋!
我岁二十九
出家求善道
我出家以来
已经五一年
正理正法地
常作偏游行
于此境地外
则无沙门果
不但无第二沙门果、第三沙门果,亦无第四沙门果。外道沙门之言论皆是空幻。然,须跋,若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间则不空缺阿罗汉。”
27. 法是诸行的渐次止息与寂灭
在《杂阿含474经》里佛说:“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受渐次寂灭故说。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阿难白佛:世尊!是名渐次诸行止息。
佛告阿难:复有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如是止息。于余止息无过上者。
阿难白佛:何等为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在修习禅定时,达到初禅的行者,言语止息,言语寂灭。达到二禅的行者,觉观止息,觉观寂灭。达到三禅的行者,喜心止息,喜心寂灭。达到四禅的行者,出入息止息,出入息寂灭。达到空入处的行者,色想止息,色想寂灭。达到识入处的行者,空入处想止息,空入处想寂灭。达到无所有入处的行者,识入处想止息,识入处想止息。达到非想非非想入处的行者,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想寂灭。达到想受灭的行者,想受止息,想受寂灭。达到想受止息,想受寂灭的行者,一定般涅槃。不再来三界,永断轮回。
28. 法是日出
在《杂阿含396经》里佛说:“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坏诸闇冥,光明显照。如是,圣弟子所有集法,一切灭已,离诸尘垢,得法眼生,与无间(观照)等,俱三结断。所谓:身见、戒取、疑。此三结尽,名须陀洹(sotapanna),不堕恶趣法,必定正觉,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边。彼圣弟子中间虽起忧苦,听彼圣弟子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此则圣弟子得法眼之大义。是故,比丘于此四圣谛未无间(观照)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精进修学。”
为何法是日出呢?因为日出破除闇冥与愚痴,使一位行者生起法眼,恒常观照,正念正知,不会有一个烦恼法不断,离欲、离恶不善法,直至涅槃。
29. 法是一乘道-----唯一的道路
在《杂阿含607经》里佛说:“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受观念处;心、心观念处;法、法观念处。”
在《杂阿含608经》里佛说:“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离四念处者,则离如实圣法。离如实圣法者,则离圣道。离圣道者,则离甘露法。离甘露法者,不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于苦不得解脱。
若比丘不离四念处者,得不离圣如实法。不离圣如实法者,则不离圣道。不离圣道者,则不离甘露法。不离甘露法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人解脱众苦。”
这唯一的道路就是四念处,追随这条路,得以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30. 法是不燃烧
在《杂阿含1244经》里佛说:“世尊告诸比丘。有烧燃法.不烧燃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烧燃法?若男、若女、犯戒行、恶不善法。身恶行成就;口、意恶行成就。若彼后时疾病困苦,沈顿床褥,受诸苦毒,当于尔时,先所行恶悉皆忆念,譬如大山,日西影覆,如是众生先所行恶,身、口、意业诸不善法,临终悉现,心乃追悔,咄哉!咄哉!先不修善,但行众恶,当堕恶趣,受诸苦毒,忆念是已,心生烧燃,心生变悔,心生悔已,不得善心,命终后世,亦不善心相续生,是名烧燃法。
云何不烧燃?若男子、女人、受持净戒、修真实法。身善业成就;口、意善业成就。临寿终时,身遭苦患,沈顿床褥,众苦触身,彼心忆念先修善法,身善行、口、意善行成就。当于尔时,攀缘善法,我作如是身、口、意善,不为众恶,当生善趣,不堕恶趣,心不变悔,不变悔故,善心命终,后世续善,是名不烧燃法。”
恶人行恶,善人行善,恶人恶自己,善人善自己。恶人行恶,死后当堕恶趣,受诸苦痛,心忆念这些,心生烧燃。善人行善,死后善心命终,当生善趣,心忆念这些,不生烧燃。
法增比丘, 佛宝寺,澳大利亚,5/9/2008。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