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达摩难陀法师:佛法与你 第五课 佛法僧三宝(下)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7日
来源:   作者:达摩难陀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达摩难陀法师:佛法与你 第五课 佛法僧三宝(下)

 

  佛 法 与 你

  Buddhism For You

  (第 五 课)

  佛法僧三宝(下)

  English by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Malaysia

  Ven. Dr. K. Sri Dhammananda

  Translated by

  Theravada Samadhi Education Association

  马来西亚佛教弘法会.达摩难陀长老英文原著 原始佛法三摩地学会编译

  世间三毒火

  人们在快乐顺心时,产生贪爱心;在痛苦不顺心时,产生瞋恨心,在思想染污时,便产生愚痴心。贪、瞋、痴世间三毒火销蚀人心,使人忽视了正法,一切言行也给自己与别人带来痛苦。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止息我们内心的三毒火,也就是要随时随地—— 判断什么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在不顺心时学习调伏自心;

  培养慈爱心与悲愍心。

  在这样清净无私的心中,世间欲爱是找不到藏身之地的。

  一个人内心燃起了贪瞋痴三毒火,就会像发了高烧一样,即使是躺在舒适华屋的名贵大床上,他也会饱受病苦而辗转失眠。相反地,如果一个人心中的三毒火止息了,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夜里,躺在铺上几片树叶的地上;或者在炎热的夏夜中,躺在简陋小房的硬木床上,他依然能睡得安稳自在。

  人的欲贪是无止尽的。人们想尽办法来满足欲望,但是他得到的越多,痛苦也就越多; 这就像喝盐水止渴,喝的越多就越加口渴。即使欲望得到了满足,人们内心还是会残留一种不安和蠢动。所以,追求欲望是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的。反过来,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 人们往往就会感到挫败而精神失调。

  为了满足欲望人们不顾一切奋力追求,彼此之间尔虞我诈、你争我夺。两国争地、两王争权、官臣互斗、父子相抗、兄弟阋墙、姐妹相争、朋友相欺……,这一切都只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而导致彼此争斗厮杀,乃至残害了生命。

  人们为了逞一已之欲而偷拐抢骗、奸淫掳掠,但是,一旦东窗事发,终将名誉扫地, 身陷囹圄,自毁前程,这一切又何苦来哉?可悲的是,人们即便是清楚知道:满足欲贪只会带来不幸和痛苦,我们还是会犯下身口意的罪行。所以,欲贪实在是深可畏怖的啊!我们应当随时保持警觉。

  有了欲贪,就会造恶业,有了恶业,就要遭受痛苦。欲贪、恶业和苦果如此循环不停, 就像滚动不止的轮子,这个生命流转之轮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导致了我们一生又一生无止尽的轮回。如果将一个人多生多劫的骨灰堆积成山,它的高度将比须弥山还高,如果将一个人多生多劫喝过的奶水汇聚成海,它的深度将比太平洋还深。

  虽然每一人都有净化心灵的潜力,但是它长久以来,深埋在我们厚重的欲爱染污之下,乃至几乎被遗忘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痛苦如此普遍与生命轮回永无止境的原因。人们的一切忧悲苦恼都源自于贪瞋痴三毒,所以,为了驱除这个根源,我们就必须要持守戒律、修学禅定和开发智慧。持守戒律可以断除染污的贪心,修学正定可以铲除染污的瞋心,而开发智慧可以破除染污的痴心。只要我们依循佛陀的正法,就能将三毒连根拔除,而止息生命苦海的轮回。

  大殿庄严肃穆,吊挂的风铃清脆的叮当作响,屋顶下归巢的雀儿啾啾争鸣,画破了黄昏中的宁静,凉风不时吹拂着菩提树沙沙作响,这儿座落着一所非常适合禅修的寺院,也是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可以观看夜空中闪现的星星,欣赏银白皎洁的月光。

  一个陌生人在昏暗中漫步沉思,他突然听到了一声:「晚安!」有个人(居士)坐在佛塔的石阶上在黑暗中盯着他看。

  「晚安!」陌生人回礼并问:「你是个佛教徒吧?!」那位居士回答:「是的。」陌生人说:「我正想找个人请教一些关于佛法的问题,不知你能回答我几个问题吗?」居士说:「请坐!我非常乐意为你服务」。

  陌生人:我想,佛教徒是指依循佛陀正法的人,对吧?

  居士:是的,我们有比丘、比丘尼制度组成了僧团,也有在家的皈依男众,称为优婆塞, 与在家的皈依女众,称为优婆夷。

  陌生人:那么,你就是一位优婆塞喽!你必须接受什么入教仪式才能成为一个佛教徒吗? 居士:不需要!一个人只要能正确理解并依循佛陀教导的『正法(Dhamma)』就是一位佛教徒,但是在佛教国家通常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规定,就是:一个人至少必须皈依三宝,遵守五戒才堪称是一位佛教徒。所以他必须诵念三次“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以表明决心:愿意以三宝做为他人生与思想的明灯。

  陌生人:什么是五戒呢?

  居士: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吸毒,这些能规范我们的行为, 而且重要的是,它是出于诚心自愿的自我修练的准则,虽然这些表面上是一种消极的不作为,但是每一条戒律都有它积极正向的另一面,也就是说,不杀生是为了培养慈爱心,不偷盗是为了培养布施心,不邪淫是为了培养寡欲清心,不妄语是为了培养真诚心,不饮酒吸毒是为了培养正念。请切记一点,这些戒律不同于基督教的十诫1。

  陌生人:在什么时机场合须要遵守五戒呢?

  1佛教的戒律是出于个人的意志,是为使人们离苦而制订的自我要求、自我惕励的准则; 基督教十诫是出于上帝的意志,是基于人的原罪而制订的绝对的审判标准或强制要求。

  居士:五戒是自我训练的准则,能培养我们和谐善良的心性,所以,一个诚正的佛教徒日常生活中随时都遵守五戒。持守五戒最直接的利益就是:促进我们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陌生人:回教有《可兰经》,基督教有《圣经》,印度教有《吠陀经》,作为他们的经典, 佛教也有什么经典吗?

  居士:佛教不是只有一部经典,而是有一套经典,称为《三藏圣典》,佛陀说法45 年, 这是他一生教导的精要,由于内容丰富,据估计要比《圣经》多出了11 倍之多, 这也就是你看不到佛教徒随手携带一部特定经典的原因之一。

  陌生人:我暸解了。请问经典内容是什么?我的意思是,有分成哪几个大主题吗? 居士:三藏圣典(Tipitaka)字面意义是“三篮”亦即包含三大部,第一部是《经藏》,收集了佛陀的谈话、说法,警句法语都收集在内,有如一部大百科全书,其中,『说法』是在不同场合对不同根机的人所说,佛陀说的诗偈则含在《法句经》内。

  陌生人:没错!《法句经》!这我曾读过,而且很受感动,林语堂教授在《印度的智慧》一书中说过,《法句经》是一部伟大的心灵宝典。这部经是世上少有的宗教巨著之一,以文学的表现方式将宗教真实的心灵智慧显示出来。另外两个主题是什么?

  居士:《律藏》是僧伽的言行规范,包含了佛陀为僧团制订的所有戒条。《论藏》是佛教的理论思想,包含了佛陀教导当中深奥的哲学和义理析辨,佛教高深的教义尽收于此,主要是剖析心物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了解宇宙万法的真相及终极真理。

  陌生人:由于科学日异千里,知识快速膨胀,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宇宙人生的问题,现代科学使人们对宗教提出的某些教义及生命观点减低了信心,佛教能面对现代科学的挑战吗?

  居士:爱因斯坦说过:「只有佛教符合现代科学的需要。」因为佛教并不是权威的教条主义,佛陀从不以权威自居,也从不要弟子盲目信仰,他向弟子们强调:「不能只因为尊敬我就接受我所讲的话,任何事物只有在运用自己的理智经验加以理性思考并亲自证实之后,你们才能接受。」我同意你的看法,当今时代已达到了一个知识水平,但是,很多有聪明智慧的人,大都还是刻意忽略或压抑了与他理智矛盾的部份而信仰宗教的(还是有点盲目)。

  陌生人:没有权威的教条是佛法适合现代需要唯一的原因吗?

  居士:不是,佛陀教导的许多理念和现代哲学与科学是不谋而合的,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重力学、能量不变、时空观念及物质无实体等观念其实都不是新的见解,这些见解早已蕴含在佛法之中。许多哲学家或科学家只是将佛教内涵再重新提出而已,如贝克莱证明原子可以分裂,伯格森主张无常理论,詹姆斯威廉教授认为心理活动只是一连串的意识流,史宾诺沙也主张事物只是暂时存在的假相,叔本华提出苦的真相与原因。这些见解,佛陀早在2 千5 百年前就已详细说明诸行无常(Anicca),诸行是苦(Dukkha)及诸法无我(Anatta)的义理。一些近代的科学或哲学家都是无意中发现这些道理,然后将佛法的这些观点用现代人更容易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另外,他们是以各种间接的方式或从外在来进行研究,而佛陀的探寻则是直接从心下手,因为心才是宇宙万法的根源。

  陌生人:真没想到现代科学或哲学与佛教有这么密切的关联呢!什么是诸行无常、诸行是苦及诸法无我呢?

  居士: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是生命的共同特性,所有众生无一例外都有这些特性,这是世间普遍的法则,而且从各方面来说都是极符合科学的。陌生人:您能解释一下什么是诸行无常吗?

  居士:无常(Anicca)对宇宙万物都适用,没有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迟早要耗损,破坏、毁灭或分解成其它物质而形成新的东西,没有东西是能有一刻静止不变的, 因此没有东西是能永恒持久的,即使是我们心里的好恶也时时刻刻都在改变。比如我们得到了一样很想要东西,内心很快乐,但是,那种快乐很快就会消失了。同理,不高兴、不快乐也是短暂的。

  陌生人:我明白您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看来想拥有真正快乐是相当困难的。居士:是的,欢乐总是从我们的指间很快滑过,即使是眼前的欢乐也会逐渐淡化,人们能容忍快乐的消逝,只是因为他预期还能再得到它。如果这个期待破灭了,他就会陷入絶望中,事实上,人不是活在过去的回忆里就是活在未来希望当中,佛法并不否认世间有许多美好的事物,但总的来说,苦是多于乐的。陌生人:这不是颇悲观的看法吗?

  居士:悲观与乐观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所以在不同的时空人事之下就有不一样的标准。假如我们不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谈论死亡可以说是悲观的想法,但是死亡是必然的事实,我们谈论死亡是在解决问题,这就不能说是悲观的想法,这点我们必须接受。……你现在快乐了吗?

  陌生人:嗯!我想我……要用负面表述的方式来说,因为我现在没有不快乐,但无论如何, 我知道快乐还是存在的,因为我过去确实快乐过。

  居士:是的!我们确实快乐过,但是请问:你能想找回就找得回那种快乐吗?你会发觉那是很没把握的事,别说重拾欢乐,就连当下的快乐也很难把握呀!它很容易就被一件小事给破坏了——比如一个损失、一个坏消息、一个侮辱、乃至一颗牙痛。佛法只是认清事实,然后以务实的方式来看待世间,它不是只一味的谈苦,而是同时提出了灭苦之道——八正道。

  陌生人:什么是无我?

  居士:诸法无我是很难了解的教理,除非我们证得了初果须陀洹,否则我们无法真正理解这个道理并且破除我见。一般相信:人们在死亡或身体败坏以后,仍然有一个无形质的灵魂、自我或精神等生命主体的存在。当今科学并不支持这种说法,但是承认人有生命本质的『人性(person’s personality)』存在,因为人除了身体还有心灵的存在,科学承认存在这种生命本质的人性(所谓人性不是一般所说有别于畜牲性的人性,这里人性是指人的生命本质或特性)。现代科学的看法与佛教无我的观点如此接近,这点是很令人惊讶的。不过,请不要把『生命主体的灵魂』与『生命本质的人性』这两个弄混淆了,就佛法而言,生命的本质是身体与心灵和合而成的,身体不能离开心灵单独存在,心灵不能离开身体单独存在,而『生命本质的人性』也不是离开身心之外独立存在的一个主体,身心之中并没有哪一个是生命的主体,身心之外也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主体,所以生命的本质是『无我』的。相反地,一般人都认为『灵魂』是一个可以离开身心而单独存在的一个生命主体,佛法认,这是因为人们的自我意识中对生命、生存有一种本能的执着,希望生命是恒常的,由这样的执着和错误的期待而形成了类似灵魂本体等根深蒂固的观念, 其实生命的本质只是一个身心和合体,是身心相互作用而相续无常变化的有机体,从来就没有、也实在找不到一个恒常不变的灵魂、主体或自性等。

  这时一阵风吹动着菩提树,小风铃又叮叮当当响了起来,声音穿过了大殿内阵阵飘送过来。陌生人:一个想成为真正佛教徒的人必须出家当和尚吗?

  居士:这是对佛陀的教导认识不足所产生的不正确想法,佛法不是只对寺院里的出家众而设的,它也适用于在家的男女居士,毕竟世间大多数人是不可能成为和尚或隐居山林专修的。不过,一般人只要能真正了解佛法的精神,仍然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依法修学的。

  陌生人:假如一般人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佛陀为何还要成立出家僧团呢?

  居士:成立僧团的用意是为了那些不是只想求自己心灵智慧的开发,而愿意弘法服务众生的人,提供这些发了大心的人一个专修的机会和环境。因为一般有家眷的人是不太可能全心的奉献生命来服务大众的,而一个没有家庭义务及世俗事务缠身的僧侣才有可能奉献生命为大众的褔祉而服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寺院不只渐渐成为了人们精神的中心,同时也成为学习以及生活文化的中心。陌生人:佛教是个自私的宗教不是吗?恕我如此说,因为它强调个人的自我净化。

  居士:你的问题听起来好象是认为:一个努力净化自己使自己更圆满的人就是个自私的人,我想,你应该不会这样认为,也不会有这样的看法吧?!

  陌生人:不是,我的意思是说,我们不是更应该彼此帮忙,共同努力而一起达到圆满吗?

  居士:这可分两方面来说:首先,自私的人绝不会是一个自我清净的人,所以一个努力追求自我清净的人必然也会帮助别人,不只是以身作则(这是僧伽最大的影响力) 同时还适时的说法教导。出家僧伽一直以来的重要工作就是为一般大众教导佛法。其次,佛法并不是藉外在的事物或手段而获得解脱或超度,而是完全要靠自己去努力、自己去达成目标,即使佛陀在世也只能告诉我们修行方法,他无法替我们修行。再其次,一个仍深陷在贪瞋痴泥淖中的人,又怎能救人脱困呢?因此如果我们想提供给别人真正有效的协助,最迫切的首要之务就是先救自己脱困。

  陌生人:我完全明白了!但是僧团是否应当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呢?

  居士:如你所知,圆满自我净化是一个必须全心全意的工作,不能有任何事导致分心。从事任何的社会工作都势必会因为关注投入而导致分心或增加负担。另外,假如你以世俗的一般看法来说的话,那么,从事医院、狮子会、盲人社团等的服务才算是社会服务,但是,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教学也是一种社会服务,而教导佛法帮助他人减少苦恼是最崇高的社会服务。出家人的社会工作就是为一般人教导佛法以及助人离苦等的精神服务,而这也是一个人能为别人做的最伟大的贡献。出家人在社会服务上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帮助人们成为优良的佛教徒,以及教导人们如何庄严、安祥、快乐地生活而不伤害他人。

  陌生人:谢谢你!您解开了我有关佛法与僧伽角色的诸多疑问。我一直都觉得只要仁慈、奉献及美德能深植人心,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更美好,而我今天很高兴,因为我发现这个努力方向的关键就在佛法里。

  陌生人缓缓站了起来,揉揉他酸麻的双腿说:「我可以再来找你,问你更多的问题吗?」优婆塞回答:「可以,当然可以,随时欢迎您来!能帮您澄清疑问是我的荣幸,佛教认为: 有人问你佛法而你能给予适当的解说,这是一种功德。」

  居士脸上挂着微笑,看着陌生人消失在夜暗之中。

  参考书目:

  1.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达摩难陀长老(K. Sri. Dhammananda) 著

  2. 三皈依(The Threefold Refuge)——向智长老(Nyanaponika Thera) 著

  3. 佛教僧伽戒律(The Buddhist Monk’s Discipline)——康提帕洛比丘(Bhikkhu Kantipalo) 著

返回目录

-----------------------------------------------------------------------------------------------------------

更多达摩难陀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