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40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0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40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七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菩萨相品第一

  这是第二大科次相等摄,菩萨地分二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广辨一一。分二科,第一科是普摄学果,这一科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释品类。又分二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是别释,分三科,第一科初持摄,这一大科已经学习过了。现在就是第二科次相等摄,又分八科,第一科是真实诸菩萨相,真实的菩萨,什麽相貌呢?这一科加以解释,又分四科,第一科徵起。

  辛二、次相等摄(分八科) 壬一、真实诸菩萨相(即相品)(分四科) 癸一、徵起

  云何真实诸菩萨相?

  怎麽叫作真实的菩萨相貌?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标列,嗢柁南曰,标列分二科,第一科是颂。

  癸二、标列(分二科) 子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

  真实诸菩萨,五种相应知;自性依处果,次第摄五转。

  真实诸菩萨,有五种相应该知道;自性、依处、果、次第、摄,由这五种相就现出菩萨的相貌了。前面是嗢柁南,下面第二科是长行,分二科,第一科五相。

  子二、长行(分二科) 丑一、五相

  谓诸菩萨有五真实菩萨之相;若成就者堕菩萨数。何等为五?一者、哀愍。二者、爱语。三者、勇勐。四者、舒手惠施。五者、能解甚深义理密意。

  「谓诸菩萨」,就是很多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有五种相貌都是真实的,这五种真实的相。「若成就者堕菩萨数」,如果这位补特伽罗,成就这五种相了,就入于菩萨的数目了。

  「何等为五」,这是问。下面就是列出来:「一者、哀愍。二者、爱语。三者、勇勐。四者、舒手惠施。五者、能解甚深义理密意」,就是这五种相列出来。下面第二科五转。

  丑二、五转

  如是五法,当知一一各有五转。一者、自性。二者、依处。三者、果利。四者、次第。五者、相摄。

  「如是五法,当知一一各有五转」,这五种相,应该知道每一法、每一个相,又有五种相现前。「转」,就是现起的意思。那五种呢?「一者、自性。二者、依处。三者、果利。四者、次第。五者、相摄」,这五种。第一科是徵起,第二科是标列,第三科随释,就是随前面所标列的加以解释。又分五科,第一科先解释什麽叫作「自性」?又分五科,第一科是哀愍,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癸三、随释(分五科) 子一、自性(分五科) 丑一、哀愍(分三科) 寅一、标

  应知此中哀愍,自性略有二种。

  「哀愍」,众生在生死裡流转,有很大的苦痛,我们对他们要生哀愍心。「哀愍」的体性是什麽样子呢?「自性」,就是它的体性。此法的体性和他法的体性不一样。唯独此法有这样的体性,所以叫作「自性」。我们常常会遇见这个问题,遇见什麽问题?就是一个人有一点慈悲心,也有慈悲心的行动,我们就可能认为这是菩萨。我看很多人,不但是一般在家居士,就是我们出家的人,也可能有这个问题,说这是大菩萨我们应该恭敬讚歎,这是佛啊!要讚歎。现在本论加以介绍,什麽叫作菩萨?

  寅二、列

  一、在意乐。二、在正行。

  这「哀愍」的自性略有二种,第一、在意乐,二、在正行。「哀愍」的体性有二种,从这二种来解释「哀愍」的自性。这是寅一是标,寅二是列,现在第三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就是在意乐。

  寅三、释(分二科) 卯一、在意乐

  在意乐者: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利益意乐、安乐意乐:是名哀愍。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利益意乐、安乐意乐」,对于有情有利益的意乐、有安乐的意乐。「安乐意乐」是什麽意思呢?这前面是讲过的,但我们若不温习就忘记了。「安乐意乐」,就是众生的生活有所不足,感觉到苦恼,菩萨面对这样的有情、这样的众生,就愿意他生活得到满足、得到身心安乐,身也安,心也快乐,希望这样,就是满足他生活上所需要的,令他心情安乐。

  「利益意乐」是什麽呢?是在思想上说,就是这个人生活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他思想的贪瞋痴在活动,这不是吉祥。需要再给他大智慧,他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敢做恶事,只能做善事而不做恶事,发慈悲心愿利益一切人,这样就叫作「利益意乐」。对他有真实的利益了,他自已也会做一些对他有利益的事情。就是我们发一点慈悲心,只是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思想的问题我没看见,那不是菩萨。要知道这回事,那不是菩萨,这上面有点问题。

  若是那些发慈悲心、乐善好施的人,很多人都很尊重,都很认同这件事情。但是要讲解佛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他就不同意了,那怎麽能是菩萨呢?只是一点乐善好施,解决他生活上的问题,他有衣服穿了、有饭吃了、有房子住了,这事就是大事已毕。他心裡面有很多的垃圾,还要做恶事,怎麽辨呢?那事若不管,生活问题能解决吗?若继续造恶的话,生活会更苦恼啊!暂时有麵包吃,没有用的。若是我们把眼睛睁开,马上发现这个世界上有这个问题。你说你落实了佛法的精神?我看你没有做到,没能看见这件事情,所以这是「意乐」。是名哀愍。

  卯二、在正行

  在正行者: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如所意乐随力随能身语饶益:是名哀愍。

  我们就从哀愍的自性来看,很多很多的佛教徒都不及格的。所以说是佛教现在是很兴盛,是吗?是很兴盛吗?就是这一点认识不到。你都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就是佛教徒的程度,都是很低的。为什麽佛教徒的程度,那麽低呢?不学习佛法!不学习就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这一点都不知道,不要说你能做到,都不知道这件事,从这裡也可以看见啊!也应该有这个智慧。只是把经济搞好,就行了吗?我看是不行,所以佛菩萨是大智慧。

  「哀愍」的自性有二种,一个是「在意乐」,只是在内心的欢喜,内心裡想要这样子,这是一种自性。第二种自性是「在正行者」,什麽叫作「在正行者」呢?「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这些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对一切有情的苦恼。「如所意乐」,就是这菩萨随顺他内心的欢喜。「如」,就是同于内心的欢喜,就是如他内心的欢喜。

  「随力随能」,随福德的力量,随智慧的能力;「力」和「能」,就是福、慧。随这个菩萨自已的福慧的能力。「身语饶益」,内心裡面有这个意乐,然后表现在身、语上来利益众生,不是但有心,他也是事实上要做这件事,所以「在正行」。这个行为是合乎道理,是合乎佛法的道理,不是世间上的道理。是名叫作「哀愍」。

  唉呀!就这一段文啊,为人家讲开示的时候,就说这二件事,我认为很好的开示。就能表示出来佛法的伟大,佛法的智慧能看得远一点。为什麽生活困难?就是造了很多贫穷的业嘛,为什麽这样子呢?没有智慧、没有慈悲心,若是内心裡面有哀愍心,常做利益众生的事情,会贫穷吗?不会的嘛,所以生活困难的原因,就是没有慈悲心。

  所以现在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要改变他的思想,不要发恶心伤害人,要常常同情众生的苦难,去利益众生,有这样的慈悲心呢,就不会贫苦的。我们发了一点悲心,只是看见表面上,他生活困难,我给了一点麵包,那问题能解决吗?这是「意乐」和「正行」是哀愍的自性。

  丑二、爱语

  爱语自性:谓如前说,若慰喻语、若庆悦语、若胜益语。当知如前摄事品说。

  丑二是爱语,丑一是哀愍,约自性来解释,解释完了。现在说第二科爱语的自性。「爱语自性:谓如前说」,爱语的自性什麽?前面已经说了。前面怎麽说的?「若慰喻语、若庆悦语、若胜益语。当知如前〈摄事品〉说」。在〈摄事品〉裡面说过了。

  「爱语自性」,在这上就是说这三句话:「若慰喻语」,就是他有一些不快乐的事情的时候,应该去安慰他,叫他消除不快乐的事、消除不快乐的心情,叫作「慰喻语」。「若庆悦语」,就是他有一些满意的事情,要去祝贺他,令他欢喜。慰喻语、庆悦语这是一般的人情话,人情上的事情。「若胜益语」,当然这是菩萨的大智慧了,就是令他得到殊胜利益的法语,让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还要自淨其意。不要做恶,要做善,还要清淨其心,做这三件事,就是「胜益语」。能令他得到殊胜利益。但是这件事人都不欢喜,若慰喻语、庆悦语他欢喜,若说胜益语,就不欢喜了,所以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这话是有道理的,有大利益的法语不接受。这慰喻语、庆悦语、胜益语,「当知如前〈摄事品〉说」,这是在前面〈摄事品〉裡面说过了。

  丑三、勇勐

  勇勐自性:谓诸菩萨刚决坚固,无所怯劣,有大势力。

  第三科说到勇勐自性,要有五个相貌才是菩萨:一、是哀愍。二、是爱语。三、是勇勐。勇勐自性是什麽呢?「谓诸菩萨刚决坚固」,「刚决坚固」是什麽呢?就是要断烦恼、要成就六波罗蜜无量无边、出世间的善法。要成就这件事,就会遇见很多的困难,而他内心裡面刚决坚固,不管有什麽困难,都不变动,决定要这样做、决定要做这件事,就是「刚决坚固」。

  世间上也有人,也有这种事情,做了一件事非常地困难,但他的意志不变动,最后成功了,这在世间上也看见这种事情。现在是佛法、是说菩萨做这件事更是不容易。「刚决坚固」,就是意愿非常的坚固。

  「无所怯劣」,什麽困难他都不怕,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功。「有大势力」,身口意裡面、色受想行识裡面、眼耳鼻舌身意裡面,有很大的力量,当然这件事呢,初开始也可能有大力量,也可能没有大力量。但是最初就是刚决坚固,为什麽会这样呢?就是学习了佛法,有了智慧认识到这裡,知道这件事可以成功,并且非常有意义,一定要这样做,没有第二条路,能认识到这裡。这裡面包括了智慧,也有精进波罗蜜。而这个力量呢,这是一生一生地栽培,今生栽培这麽多,来生栽培这麽多,长时期地一生一生地栽培,力量愈来愈大,所以「有大势力」。

  我现在又想到一个妄想,还是应该说出来好。就是在玄奘法师到了那烂陀寺,随着戒贤大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一开始的时候,外边有人大哭、大叫、大笑在那裡,这事是怎麽回事呢?就派人到外面去问他:「你怎麽回事呢?你神经病啊!」他说不是,什麽事呢?他说:「三年前的时候,在印度一个地方,拜观世音菩萨像,求什麽呢?想要作国王,很诚心地求,求了多久以后,观世音菩萨就现身问:「你有什麽想法?想干什麽?」,他说:「我想要做国王,希望菩萨帮我的忙,我能做国王」。观世音菩萨说:「做国王有什麽好处!没什麽好嘛!」「那麽你要我做什麽呢?我要做国王,你不愿意我做国王,那我做什麽呢?」,说:「三年后,从支那国来了一个出家人,到了那烂陀寺,戒贤论师为他讲《瑜伽师地论》,你到那去听《瑜伽师地论》,好过你做国王。」然后观世音菩萨就走了。观世音菩萨智慧的看法;去学习佛法,好过做国王。我们凡夫的看法呢?学习佛法等一等,我先做国王。这事为什麽这样子?这是智慧的问题嘛!就是智慧高、智慧低的问题。

  现在「勇勐自性」,勇勐的体性就是:「刚决坚固,无所怯劣,有大势力。」这是大智慧,智慧高啊,他看到这条路是安乐自在的,其他事情都不是好事情。就是「勇勐自性」是这样。下面是第四科舒手惠施。

  丑四、舒手惠施

  若诸菩萨广大施性、无染施性:是名舒手惠施自性。

  「若诸菩萨广大施性」,就是没有怨、亲的界限,布施的时候,要利益众生的时候,没有这个人是我的怨家、这个人是我亲爱的人,没有这个分别,这就是「广大」。只有对我有亲爱的人才帮他忙,这个人是怨家,不要睬他,那就是不广大了!

  「无染施性」:「无染」,是不执着。对于亲爱的人也不爱着,对于怨家也不恨。心裡面没有这爱、憎的「有所得」的烦恼,所以叫作「无染施性」。「是名舒手惠施自性」:「舒手」,就是伸手,我这个手伸开,布施给别人,或者是财布施、或者是法布施,这是「惠施自性」、「广大施性」、「无染施性」。

  佛教徒作功德的时候,就是尽力地、儘量地作种种的法会,明白地说,就是募款。然后去作世间的善法:给这个有地震了、这个地方有水灾了,去救济。这事情是怎麽回事?当然这个事情,也是好事。但是你心裡面广大吗?无染了没有?我看都不见得,就是没有修止观,内心的思想没有改造过就是原来样,作功德的时候,还有原来的习气,那功德大吗?我看功德不大。

  读《金刚经》那一段:「若善男子、善女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这句话怎麽讲?在《金刚经》常有这些事情对比,就是作这些有为的:「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作功德,我看世界上的人作功德,那财富不会有满三千大千世界,没那麽多。

  但是佛问须菩提:「这功德多不多?」须菩提说:「甚多」,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这话是什麽意思?就是福德虽然是很多了,但是,不是无漏的福德。「即非福德性」,就是这麽的意思,不是无漏的福德。下面就说:若是对《金刚经》,满四句偈,受持读诵,这功德就好过三千大千世界的功德,因为什麽呢?能得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

  用执着心去作那麽多的功德,是有漏的福德,因为心有执着。心裡面取相、执着,就有贪瞋痴,我将来能得人天的福报,将来可能作国王,就是这些有漏的、执着的,这些虚妄分别心。若是学习佛法能令得大智慧,能消灭了虚妄分别,将来可以得圣道、可以得无上菩提。到了那个程度,愿意作国王也可以,也能作国王,愿意作什麽,都行。

  「应以何身得度者,即以何身而为说法。」这个功德、能力多大呢?但是我们呢?不要说是一般的人,就很有名气的大法师,他还是愿意作这个功德。不是说用财富去救护众生,功德不大。用无所得的智慧,功德是最大。但是我们不去学习「无所得」的智慧,不愿意这样子。

  所以这上面说:「若诸菩萨广大施性、无染施性:是名舒手惠施自性。」这个「无染」,是无所得的意思,有所得就是染污了。当然「无所得的智慧」,是一方面要经过学习,而后经过修止观,成功了,才成就无染的、无所得的智慧。不是说:完全没有学习佛法,就有这个智慧,这是不可能的。

  我想这件事,任何人都会知道,本身没有经过戒定慧的改造,就是原来的样,可是前生可能有点栽培,今生有点福德、有点一般的聪明。渐渐地渐渐地,就是有了地位的时候,作了一些利益社会的事情,一般的人可能给你五体投地。但是也有多少福报、也在社会上,有点地位的人,他们对你怎麽样?我们说心裡面的事情,未必对你恭敬、未必对你尊重。嘴裡面也是会说好话的,但是心裡面未必对你尊重,你知道不知道?我看也知道这件事,那心情怎麽样?只是一般的老太婆对你恭敬,那些有点地位的人,表面上也可能恭敬,因为现在是民主时代,所以他也要恭敬你一点,才能拿到选票,就是这样子嘛。

  但是佛在世的时候,那些阿罗汉,多数不作这个事,他就是乞食,然后就是回到庙上就是修四念处、修止观,然后得阿罗汉、得无生法忍了,有三明六通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太婆也可能不恭敬,但是其他的国王、大臣对他恭敬。你不敢不恭敬,但是在阿罗汉也不希求这个事情,也没看上这件事。但是那个人自然恭敬你,而那些社会上,有读书的人也好,不敢说你是寄生虫、对社会没有供献,都不敢说这句话。所以这个事情,从这裡可以知道,佛法什麽叫作兴盛?什麽叫作衰微?才知道啊。

  丑五、能解甚深义理密意

  若诸菩萨四无碍解,及即于彼无倒引发正加行智,是名能解甚深义理密意自性。

  这是第五科能解甚深义理密意,是第五个相貌。「若诸菩萨四无碍解」,这些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当初发了无上菩提心,然后精进学习佛法,见了第一义谛以后,开大智慧,成就了四无碍解的智慧:是义无碍解、法无碍解、辞无碍解、还有辩说无碍解。「四无碍解」,在十地菩萨上看,是第九地菩萨才成就四无碍解。

  「及即于彼无倒引发正加行智」,「四无碍解」是成就的果。「即」,就是它的因。「即于彼无倒引发」,于彼四无碍解,无倒引发。需要修戒定慧,修无相、无功用的这种高深的菩萨道,才能无颠倒地引发出来「四无碍解」,这个能引发者,就是「正加行智」。无倒地引发四无碍解的正加行智。

  「正加行智」,就是在得四无碍解之前,那些修行,那些殊胜的功德力。若是在初地,就是得圣道,前面的煖、顶、忍、世第一就是无倒的加行智。但是现在的四无碍解,是很高的境界,得了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乃至到了七地、八地都是引发四无碍解的正加行智,那就不同了。而「四无碍解」这都是圣人殊胜的功德,而都不是在那儿睡大觉,能成就的,不是的。这要特别精进地努力,而才可以成就。

  前面说了这些事情:无染地施性、广大的施性,都不是平常人能有的,都是要用功修行,而能成就。「谓诸菩萨刚决坚固,无所怯劣,有大势力。」这种心情呢,一般人能做到吗?我看都不行,一般人做不到,都是要有多少生的栽培,有了大智慧,能见到了这裡,才能刚决坚固,无所怯劣。我们栽培的不够,没有智慧,能见到这裡吗?发心修学圣道,能刚决坚固吗?都不能。不能的原因,就是宿世栽培不够,今生的智慧也不够,所以都做不到。

  前面说是爱语的自性:若慰喻语、若庆悦语,也可能会说几句。若胜益语,我们会说吗?就不一定了,这都是智慧。前面说到哀愍的意乐、哀愍的自性、有在意乐、在正行都不是平常的境界。所以没经过戒定慧的锻练,老是平平常常的。殊胜的功德就不能成就,没能现前,原因就是没有栽培,修行得不够。所以「若诸菩萨四无碍解,及即于彼无倒引发正加行智:是名能解甚深义理密意自性。」

  「能解甚深义理」,就是第一义谛嘛!第一义谛能够通达它。「密意」,就是不可思议。甚深义理是不可思议,能够通达那个体性,就是要有四无碍解,才能通达,这也是菩萨的一个条件。

  《披寻记》一五四九页:

  若诸菩萨四无碍解等者:菩萨所修菩萨四无碍解,〈菩提分品〉已说其相。(陵本四十五卷二页)由此善能宣说正法,于诸法中起智加行,名即于彼无倒引发正加行智。

  「若诸菩萨四无碍解等者:菩萨所修菩萨四无碍解」,所修学圣道成就的四无碍解。「〈菩提分品〉已说其相」,在前面〈菩提分品〉已经说了四无碍解的相貌。「(陵本四十五卷二页)」,在那裡说的。「由此善能宣说正法」,若成就了四无碍解,就能够善宣说正法,宣说正法的能力就够了。我们小小的一点聪明,讲一点佛法,那算什麽啊?怎麽可以和四无碍解相比,所以应该继续努力。

  「于诸法中起智加行,名即于彼无倒引发正加行智」:「无倒引发正加行智」,这句话怎麽讲呢?就是「于诸法中起智加行」:「于诸法中」,也就是三十七道品、乃至六波罗蜜,或者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在这裡也能够发起智慧的加行。四寻思、四如实智、六波罗蜜,这些都是起智加行。「名即于彼无倒引发正加行智」,就是能引发四无碍解的正加行智。有了这个智慧才能引发出来四无碍解,这是说「自性」。一者自性。二者依处。自性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说「依处」,分五科,第一科是哀愍,分五科,第一科是标。

  子二、依处(分五科) 丑一、哀愍(分五科) 寅一、标

  当知菩萨哀愍依处,略有五种。

  「哀愍」,哀愍众生苦,从什麽地方现起呢?「略有五种」,这是标出来了五种的数目。第二科徵。

  寅二、徵

  何等为五?

  寅三、列

  一、有苦有情。二、恶行有情。三、放逸有情。四、邪行有情。五、烦恼随眠有情。

  这是列出来这五种依处,就是对这五种人发哀愍心的意思。第四科再解释这五种依处,分五科,第一科先解释有苦有情。

  寅四、释(分五科) 卯一、有苦有情

  那落迦等所有有情,皆为苦受连绵相续逼切而转;如是名为有苦有情。

  什麽是有苦有情呢?「那落迦等」,翻作「苦器」,在那个地方受苦,就是地狱了。地狱裡面所有的「有情」,完全是「为苦受」,为苦恼的感觉,连绵不断,一直相续。「逼切而转」,苦恼一直逼迫他。「切」,是逼迫的意思,不受不行。你不受,那是妄想啊,还是要受苦。「转」,就是在那儿生存,一直逼迫你,在苦恼裡面生存,就是「逼切而转」。「如是名为有苦有情」,这叫作「有苦有情」,这指地狱说。「等」,应该有个畜生、饿鬼、人间的众生也有很苦的,也应该包括在内,有苦有情就这麽讲。

  卯二、恶行有情

  或复有情,虽非定苦;而多现行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于诸恶中喜乐安住。所谓屠养羊猪鸡等不律仪辈:如是名为恶行有情。

  下面第二科恶行有情。什麽叫作「恶行有情」呢?「或复有情,虽非定苦」,他的生活情况虽然不是决定苦恼。「而多现行诸身恶行」,但是他的行动,多数是现出来这种恶行。什麽呢?「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三业都是恶。什麽恶行呢?「于诸恶中喜乐安住」,对于造恶行的这种事情,欢喜在这裡头住,住在恶行裡面。下面举出例子来:「所谓屠养羊猪鸡等不律仪辈」,这些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三业都是恶的人。什麽恶啊?就是所说的屠杀所养的羊、所养的猪、所养的鸡等,他养这个来屠杀。这种「不律仪辈」,就是不善良的这些人。「如是名为恶行有情」,就是以杀为职业,有的是以盗为职业的,这是「恶行」。

  卯三、放逸有情

  或复有情,虽非定苦及行恶行;而于诸欲,耽着受用,常乐安住种种俳优歌舞笑睇以自娱乐,所谓一类受欲尘者:如是名为放逸有情。

  下面第三科是放逸有情。什麽叫作「放逸有情」呢?「或复有情」,虽然不是决定苦恼,也不是做很多恶事。「而于诸欲,耽着受用」,对于色声香味触的欲,他很染着,执着就是要享受欲。「常乐安住种种俳优歌舞笑睇以自娱乐」,欢喜安住在各式各样的「俳优」,就是唱戏的。有唱歌、有跳舞,在那儿嬉笑。「睇」,就是小小的斜视,不是正视。「以自娱乐」,过这样的生活来娱乐自已。

  「所谓一类受欲尘者」,就是所说的有这一类的众生,他们就是要享受欲尘,就是受五欲乐,享受这件事。「如是名为放逸有情」,放逸有情就是指这类的人说。

  卯四、邪行有情

  或复有情,虽非定苦行恶放逸;而依妄见,修行种种苦解脱行。谓捨诸欲,于恶说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如是名为邪行有情。

  第四科邪行有情。「或复有情,虽非定苦行恶放逸」,虽然不是生活很苦、虽然不是作种种恶、虽然不是放逸。「而依妄见,修行种种苦解脱行」,那麽他作什麽事情呢?「而依妄见」,「依」,就当欢喜讲,他欢喜自已的邪知邪见,思想不正确。「修行种种苦解脱行」,他去修行各式各样的苦恼的解脱行,我二十一天不吃饭,说这些事情,其他的很多的苦行,这样的解脱。

  「谓捨诸欲,于恶说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是举个例子:修种种的苦行,认为这样子就可以得解脱,若是受苦呢,就是消罪了。这个事情是这样子吗?受苦就解脱了吗?其实不是的,佛法中要断烦恼才能得解脱。不是说受苦就能得解脱,不是的,受苦还不能解脱,要断烦恼才能解脱。因为生死的苦以烦恼为根本,所以应该断烦恼,要努力地修学戒定慧断烦恼,苦才停下来。若不断烦恼,只是吃苦头了,你白吃苦了。继续不断的苦,继续会来的啊!

  我们不修学佛法,能得正见吗?我看是不能得正见的。但是初开始出家的人,你知道什麽是正见吗?不知道这件事。在家人不用说,也不知道,就是这麽回事,就是你碰运气吧!别人不能说什麽的,不能说这件事情。「而依妄见,修行种种苦解脱行」。

  「谓捨诸欲」,谓这类的人,是怎麽回事呢?就是他也不在这世间上享受欲。「于恶说法毘奈耶中」,于有罪过、有邪知邪见的人,他说出来一切事;好像也有道理、也有法、也有律。而于中「而出家者」,在那裡面去出家去了,就学习他的恶说法、恶毘奈耶,做这个事情,认为很好。学习了十年以后,就要自已独立了,也要去弘扬,结果也就倒了。「如是名为邪行有情」,什麽叫作「邪行有情」?这就叫作「邪行有情」。

  卯五、烦恼随眠有情

  或复有情,虽非定苦广说乃至非修邪行;而或具缚,或不具缚,为诸烦恼之所随眠。谓正修行贤善异生,及诸有学:是名烦恼随眠有情。

  第五科烦恼随眠有情。或者另外又有一类的众生,虽然不是决定生活很苦,「广说乃至」,也不是修苦解脱行,也不是的。「而或具缚」,这一类的众生,也有很多的差别;一就是「具缚」,就是他的爱、见烦恼都没能动,还是具足的。「或不具缚」,或者他灭除多少的烦恼,就是不具足了。

  「为诸烦恼之所随眠」,但是具缚、不具缚,内心裡面还有很多烦恼的种子,潜藏在心裡面,这种人是谁呢?是怎麽情形呢?「谓正修行贤善异生」,这是佛教徒,他出了家以后,来到佛法裡面肯学习佛法,肯修学四念处,说是「正修行」,就是修四念处。

  「贤善异生」,这个人是尊重戒定慧的,是好的,但是还没能得圣道,所以叫作「异生」。「及诸有学」,但是后来这个众生有进步、精进,得了见地,得了初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了,或者得了无生法忍。但是还没有圆满,所以叫作「有学」,还要继续地学习。这裡面说学习,包括修行在内,也叫作「学」。

  还没有圆满,所以叫做有学,还要继续的学习。这里说学习,包括修行在内也叫做学。以无贪瞋痴的戒定慧来断贪瞋痴,那叫做有学。「是名烦恼随眠有情」,这个众生他有烦恼,「烦恼随眠」,表示烦恼不活动,它眠伏在那裡。像人在屋子里睡觉,外面看不见他。他也有烦恼,但是烦恼在阿赖耶识里,在心裡面隐藏。这种人你毁辱他,他也不烦恼;讚歎他,他也不烦恼,他的烦恼不动,所以叫做眠。这表示这是有修行的佛教徒。分这麽二类:一个是异生,一个是有学。

  《披寻记》一五五○页:

  谓正修行贤善异生等者:谓随信行或随法行补特伽罗趣向谛观而未见谛,名正修行贤善异生。从预流果乃至阿罗汉向,名诸有学。如是释诃具縳耽不具縳应知。

  「谓正修行贤善异生等者:谓随信行或随法行补特伽罗趣向谛观而未见谛」,「谓随信行」,这种人是多,就是你说什麽他就相信,他就按照你的话这麽去做了。当然这真实是佛教徒,他遇见的也真实是善知识,他这样继续修行可以得圣道的,这不是邪知邪见。他因信而得圣道,随顺信心用功修行而得圣道。「或随法行」,也是听闻佛法,或者自己读书,那要重视自己内心的观察思惟,而不是一味的只是听人说的,而这个人得圣道了,就是随法行的补特伽罗。

  随信行,在前面的〈声闻地〉解释过,现在是〈菩萨地〉,随信行,一直到初果;随法行,一直到初果的。随信行这个人,他不自己去深入观察,相信别人的话。但是这个人运气好,他遇见的真实是善知识,所以也能得圣道。随法行是靠自己的智慧,也是听经闻法的。

  这样的「补特伽罗趣向谛观」,初开始用功,他的意愿是想要见谛,见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想要见到第一义谛而得圣道。这时候是「趣向」,「而未见谛」还没有见谛,这时候还没能见到苦集灭道四谛,还没见道。但是心裡面是向那个方向去了,所以是「趣向谛观」。四谛是所缘境,观察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虽然观,但是智慧还没清淨,还没能见到四谛。

  「名正修行贤善异生。」这是煖、顶、忍、世第一这个时候。「从预流果」,就是从随信行,随法行继续用功,到了初果了。到初果是圣人了,但是还没有到无学,「乃至阿罗汉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一共这是六个人。「名诸有学」,诸有学就指这些人说的。「如次释前具縳或不具縳应知。」这段文就解释了前面说的「具缚或不具缚」,没见谛以前的修行人就是具缚,后边的初果乃至阿罗汉向,就是缚不具足,有一部分消灭了。

  寅五、结

  是名菩萨所有哀愍五种依处。由此依处,由此所缘,哀愍而转。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是名菩萨所有哀愍五种依处」,这是五种的依处,由有苦有情乃至到烦恼随眠有情。是名菩萨所有哀愍的五种依处,就是依这五种境界来解释它的依处。「由此依处,由此所缘,哀愍而转,除此,无有若过若增。」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由此依处」,这五种依处,「由此所缘」,他的大悲心、哀愍心,观察这五种众生。「哀愍而转」,菩萨有哀愍心现前,遇见这些众生他就生哀愍心。若是他修止观,在禅定里也如是生哀愍心。「除此,无有若过若增」,依处就是这麽多。

  丑二、爱语(分五科) 寅一、标

  当知菩萨爱语依处,亦有五种。

  现在说第二科,爱语的依处,分五科,第一科标。

  当知爱语也有依处,也有五种的不同,这是第一科标。

  寅二、徵

  何等为五?

  第二科徵。何等为五?

  寅三、列

  一、正言论语。二、正庆悦语。三、正安慰语。四、正广恣语。五、如理说语。

  第三科列。「一、正言论语」,为什麽说是爱语呢?有五个理由,一个是正言论语,这就是爱语。说这样的话,对前面的人有真实的利益,所以叫做爱语。「二、正庆悦语,三、正安慰语,四、正广恣语,五、如理说语。」这五种语是爱语的依处,依此五语名之为爱语。

  寅四、指

  如是广辩,应知如前摄事品说。

  这上面说的爱语的五种依处,若要广解释它,要知道如前〈摄事品〉已经解释过了。

  《披寻记》一五五○页:

  正言论语等者:开示诸法法门爱语,开示无倒法相爱语,开示无倒训释诸法言辞爱语,开示无倒法句品类差别爱语,是名正言论语。菩萨若见有情妻子眷属财穀昌盛而不自知如应觉悟以申庆悦,或知信戒闻捨慧增亦复庆悦,是名正庆悦语。安慰种种惊佈爱语,是名正安慰语。于他有情一切资具少希欲中一切所作及以正至少希欲中广恣爱语,是名正广恣语。如理宣说所摄爱语,是名如理说语。如是一切皆如摄事品说。

  「正言论语等者:开示诸法法门爱语,开示无倒法相爱语,开示无倒训释诸法言辞爱语,开示无倒法句品类差别爱语,是名正言论语。」这四种就是四无碍解。

  「开示诸法法门爱语」,譬如《华严经》、《法华经》、《般若经》也是法门,《涅槃经》、《解深密经》、《愣伽经》都是法门。这些开示诸法法门就是爱语,这就是法无碍辩。

  「开示无倒法相爱语」,就是义无碍辩。无倒法相就是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这是一种理论,所以叫做义无碍辩。

  「开示无倒训释诸法言辞爱语」,为众生开示佛法,开示的是没有错误的。但是,是怎麽开示的呢?训释诸法言辞,就是讲解法义的时候所用的言辞。无倒训释诸法的言辞,这也是爱语。这是辞无碍辩。

  「开示无倒法句品类差别爱语」,就是所开示的:一个法、一个义,用什麽开示呢?用言辞。不是烧一柱香来开示法义的,是用言句开示的。谁能开呢?就是你的智慧啊!开示无倒法句品类差别,这就是智慧。这是智无碍辩。

  「是名正言论语」,正言论语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四无碍解,或者四无碍辩,这就是正言论语。

  「菩萨若见有情妻子眷属财穀其所昌盛而不自知」,下面解释庆悦语。菩萨若见有情的妻子、眷属,兄弟姐妹等,若见有情财穀,就是他的财富,「其所昌盛」,他所经营的都是很茂盛的,就是所谓财丁两旺的意思。「而不自知」,但是那个补特伽罗不知道。大概是他的福报大,他是用经理来做这些事,自己不直接经营,而且他还不知道,没有报告他,他不知道。「如应觉悟以申庆悦」,菩萨就随其所应来觉悟他、祝贺他。这是一种。

  「或知信戒闻捨慧增亦复庆悦」,或者是他在佛法上的学习,信很殊胜,他的信心很深刻、有戒的功德,有闻、有捨、有智慧的功德,这五种都是很增上的。「亦复庆悦」,菩萨也说出他的功德来祝贺他。「是名正庆悦语。」

  「安慰种种惊怖爱语」,或是众生有种种的恐怖,心情苦恼,菩萨就来安慰,「安慰种种惊怖爱语」解除他的恐怖,令他的心安下来,「是名正安慰语」。「于他有情一切资具少希欲中一切所作」,对于那个有很多财富的人,你虽然财富很多,但是我「少希欲」很少的希求,并不要很多。「一切所作」,能够少欲知足,那这个人所作的是非常的清淨高尚,这是讚歎这件事。

  「及以正至少希欲中广恣爱语」,「正」是第一义谛,「至」就是到第一义谛了,那这是圣人了。当然他到了第一义谛就没有烦恼了嘛!所以叫做正至。「少希欲中」,前面凡夫能够少欲知足,那非常难得,圣者更是少欲知足了。他也不是太希求,不希求很多。有这个生命的存在,就是要有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来支持。所以不能说完全无所求的。「广恣爱语」,菩萨要广恣爱语,「恣」是恣其所求,就是随你的意,要什麽都可以,都能满足你。菩萨对这个人也都是加以讚歎,说一些悦意的语言,就是广恣爱语。前面这句话「于他有情一切资具少希欲」,这个人是什麽情形没说。等到下面这句话「及以正至少希欲」,这是圣人了,他也少希欲,可是菩萨都是心量很广大的,不管是程度高,程度低的人都恣其所欲,随你愿意要什麽,菩萨都能满足你。「是名正广恣语。」

  「如理宣说所摄爱语」,如理宣说所摄,你说的话是属于如理宣说的,就是都是合道理的话,没有非法的语言,都是智慧的语言。「是名如理说语」,如理说语就是这麽讲。「如是一切皆如摄事品说。」,前面这一段文〈摄事品〉里都说过了。

  寅五、结

  是名菩萨所有爱语五种依处。由此依处、由此所缘,爱语而转。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是名菩萨所有爱语」,菩萨所有的爱语就是这麽多。「五种依处,由此依处,由此所缘,爱语而转。」由这五种处,会生出来五种的爱语。这五种爱语,也就是你的爱语的所缘境界。「爱语而转」,转是现前的意思。「除此,无有若过若增。」除了前面说的,不会再有超过,或者加几句的,没有了,就这麽多。

  丑三、勇勐(分四科) 寅一、标

  当知菩萨勇勐依处,亦有五种。

  这是第三科。菩萨的勇勐,依什麽处而现前的呢?也是有五种,这是标。

  寅二、徵

  何等为五?

  这是第二科徵。何等为五呢?

  寅三、指

  谓即如前菩提分品,所说菩萨坚力持性五种依处,当知此是菩萨勇勐五种依处。

  这第三科是指到前面去了。勇勐的依处有五种,就像前文〈菩提分品〉里所说的,菩萨坚力持性有五种依处,「当知此是菩萨勇勐五种依处」。这五种就是:(见《披寻记》一四八八页)「如是菩萨坚力持性,略说应知有五依处。」

  「一者、会遇生死轮转,种种大苦,所化有情,种种邪行」,菩萨所教化的众生,在生死里流转,受种种的大苦。这个有情思想有问题,造作了种种的不合道理的事情。菩萨遇见这种难化的众生,心裡坚定不移,还是要度化他。这是一种勇勐依处。

  「二者、为益诸有情故,誓受长时生死流转」,因为众生是在生死里流转受苦,还是不容易度化的,但是菩萨为了饶益众生的时候,他决定在生死里流转教化众生,这也是不容易,这也是勇勐的依处之一。

  「三者、遭遇异论朋党诤竞难诘,及处大众宣扬法义」,这也是一种勇勐。遇到「异论」,就是不同思想的人,他也是有学问的,「朋党」,不是少数人,一个团体那麽多人。「诤竞」,互相辩论,「难诘」,我问你,你问我。「及处大众,宣扬法义」,在大众里宣扬法义的时候,遇见不同思想的人,同你辩论、难问。这也是不容易的事情,这也是一个勇勐依处。

  「四者、誓受一切菩萨所应学处」,一切菩萨所学处,这位菩萨也决定学习,这也不容易。很多的大菩萨所学的境界非常的广大无边,而这位菩萨也决定都学习。不是只是学这一点,其他的我就不学了,不是这样的。

  「五者、听闻广大甚深难思议法,是名坚力持性依处」,听闻佛说广大甚深不思议的佛法,他还愿意学习,这也不容易。

  这五种依处,「当知此是菩萨勇勐五种依处」。

  寅四、结

  由此依处由此所缘,勇勐而转。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由此依处,由此所缘,勇勐而转」,由这五种为依处,使令发起勇勐的信愿。「由此所缘」,由此五种为所缘境,他的勇勐心就现前了,而不会退缩的。「除此,无有若过若增」。这是第三科勇勐,下面第四科舒手惠施,分五科,第一科标。

  丑四、舒手惠施(分五科) 寅一、标

  当知菩萨舒手惠施,亦五依处。

  「当知菩萨舒手惠施,亦五依处。」也有五种法,作舒手惠施的依止处。这是标,下面第二科徵「何等为五?」,第三科就是列出来。

  寅二、徵

  何等为五?

  寅三、列

  一、数数惠施。二、欢喜惠施。三、殷重惠施。四、无染惠施。五、无依惠施。

  这是列出来,下面第四科指。

  寅四、指

  如是五种,如前施品广辩应知。

  这五种依处,如前面〈施品〉有广博的说明,应该要注意的。

  《披寻记》一五五一页:

  数数惠施等者:随有所得即随惠施无所吝惜,不于长时渐渐积集众多财物然后顿施,是名数数惠施。施前意悦,施时心淨,施后无悔,是名欢喜惠施。应时而施不以非时,自他淨施非不清淨,合仪而施不以非仪,无乱心施不以散乱,是名殷重惠施。不以异意不以愤怒挠浊之心而行惠施,又复不由恶见妄有执取而行惠施,是名无染惠施。不依世间名声讚颂而行布施,不依于他反报恩德而行布施,不依帝释魔王轮王自在等果而行布施,是名无依惠施。如是诸义,如施品说应知。

  「数数惠施等者:随有所得即随惠施」,菩萨随因缘,这时候得到多少财富,即随时布施出去了。「无所吝惜」,不会吝啬,{这麽一点我先保留起来吧!}没这个意思。「不于长时渐渐积集众多财物然后顿施」,这位菩萨的思想不是说很多的时间去作生意,渐渐的积集很多的财富,然后一时的布施给众生,不这样做,「是名数数惠施。」

  「施前意悦,施时心淨,施后无悔,是名欢喜惠施。」在布施之前,心裡就欢喜、快乐。布施的时候,心裡面是清淨的,而没有吝惜的过失。「施后无悔」,布施了以后,心裡也不后悔,是名欢喜布施。

  第三个是殷重布施。「应时而施」,这个时候正好我也布施,叫做应时而施。「不以非时」,不要在不是布施的时候去布施。「自他淨施非不清淨」,自己和他人,在他内心的思想上都是清淨的。「清淨」的意思,如果是没有爱憎的烦恼,就可以说是清淨;或者有般若波罗蜜的相应,那当然是更清淨了。

  「合仪而施不以非仪」,布施的时候,你的威仪很正常,「不以非仪」,不是不威仪。你布施的时候,双手送给他就好一点。如果是丢给他,那就是不合道理了。「无乱心施不以散乱,是名殷重惠施。」施捨的时候,心裡面很寂静住,而不是浮乱,不是动乱的。「不以散乱」,心裡面不是想东想西散乱的,是名殷重的布施,就是很恭敬这回事。

  「不以异意」,不同的意乐,譬如说菩萨饶益众生的悲愍的心情常常现前的。在布施的时候,用悲愍心的布施,用饶益心的布施,不会中间{我不饶益了!我改变了!}不会的。「不以异意」就是不改变其心的。「不以愤怒挠浊之心而行惠施」,但是布施的时候,有一个怨家、仇敌来了,这个菩萨心不愤怒。「愤怒挠浊」,愤怒一来了,使令心就乱了,心裡就不清淨了。「挠」者乱也。「浊」是不清淨。有瞋恨心,心就不清淨。不以愤怒挠浊他的心,他心裡面不愤怒,所以心裡面也就不乱,就清淨,这样子行惠施。

  「又复不由恶见妄有执取而行惠施」,「恶见」就是邪知邪见,有罪过的思想。「妄有执取」,就是错误的有一个执着,有特别罪过的执着而行布施。说是去杀一个羊,杀一个猪来布施,认为这有功德,那就是有执着而行惠施。特别的恶见杀马、杀羊、杀猪去布施,那就是罪过了。没有特别的执着,而行惠施,「是名无染惠施。」不会有这种事情,是名无染惠施。

  「不依世间名声讚颂而行布施」,不依就是不求,不求世间的名声,不求世间的讚颂而行布施。「不依于他反报恩德而行布施」,也不希求我布施了你,将来再酬谢我,再报恩,我不希求这件事而行布施。「不依帝释魔王轮王自在等果而行布施」,就是不求好好多多的布施,将来我做帝释天王,不求帝释天王。也不求魔王,欲界顶天的天子,也不求天福。「轮王」,就是转轮圣王在人间有权力,有大福德。有大自在的力量,不求这个果报。「自在」,欲界顶天也叫自在天,色界顶天也叫自在天,「等果而行布施」。「是名无依惠施。」无依惠施就这麽讲。

  「如是诸义,如施品说应知」,〈施品〉里有解释了。

  寅五、结

  由此依处由此所缘。菩萨舒手惠施而转。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这是第五科结。由此五种依处,由此所缘,这五种处是菩萨慈悲哀愍心所缘的境界。「菩萨舒手惠施而转」,菩萨能够伸出手来,拿出来各种各样众生希求之物,惠施众生,是这样行菩萨道的。「除此,无有若过若增。」除了这个情形,不会再多,再增加什麽的。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