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蔡巴·贡噶多吉:红史 2、薄伽梵(释迦牟尼)的历史、三次集结、教法传承及佛法住世的时期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3日
来源:   作者:蔡巴·贡噶多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蔡巴·贡噶多吉:红史 2、薄伽梵(释迦牟尼)的历史、三次集结、教法传承及佛法住世的时期

 

  薄伽梵最先发菩提心(15),在几个阿僧企耶劫 (16)中修习破除二障(17)、聚齐二资粮(18),在兜率天宫(19)中化为圣者朵噶波。知调伏众生之时机已到。《般若》(20)和《大乘庄严经论注释》(21)则说是在兜率天修佛之时,别的经论则说是在兜率天转生之时。此时已是斗诤时(22),世人寿命为能活百岁。薄伽梵委托弥勒菩萨为兜率天的代理座主,自己投生为净饭王和勒巴惹色王的公主摩耶夫人之子,生于春季最后一个月(23)的初八日,星星升起之时。按照阿底峡尊者的算法(24),薄伽梵是阳木鼠年(甲子)投胎,阴木牛年(乙丑)诞生,阴土猪年(已亥)成佛,木阳猴年(甲申)灭寂。若按法王萨迦巴的算法(25),薄伽梵是阴火兔年(丁卯)投胎,阳土龙年(戊辰)出生,水阳虎年(壬寅)成佛,阴火猪年(丁亥)灭寂。与薄伽梵同时,在中印度有四个国王的儿子出生,他们是舍卫城(26)的孜吉普尔敞敬王(梵授王)之子胜光王,遏逻阇姞利泗(27)(即王舍城)的白玛钦波王的儿子影坚王,古香比那城(28)百军王的儿子夏尔巴,乌仗那城的(29)穆居塔意王的儿子冬布惹朗。佛祖降生后七天,其生母死,转生三十三天。王子娶扎真玛,萨措玛等妃子八万四千人,二十九岁前居家(30),三十岁时出离(31),苦修六年(32)后,证得菩提(33),于氐宿月月望时(34)即十五日①黄昏时伏魔(35),半夜时寂定 (36),天明时分成佛。因娑婆主(37)大梵天的祈请,在波罗匿斯国(38)仙人居住的鹿野伽蓝(39)等处为最初所度五比丘(40)和跋陀罗尊者等初级僧徒(41)大众首转四真谛法轮(42),历时六年或七年。又在灵鹫山(43)等处为千百类菩萨、五万或五千阿罗汉等二转不共乘(44)无相法轮(45),历时十二年,或说二十九年,或说三十年。又在秣刺耶山(46)、广严城(47)等处为四部众(在家出家男女弟子共为四部众)、无数菩萨等三转不共乘胜义真实谛(48)法轮。历时九年,或说十二年,或说二十八年。至此,薄伽梵利众事业完满 (49),于八十岁时的秋季最后一个月(50)的八日在婆罗园(51)中示寂。释迦牟尼示寂的次年,进行第一次结集(52),因庆喜尊者(53)(即阿难)得阿罗汉果,集经藏(54),优婆离尊者(55)集律藏(56),迦叶波尊者 (57)集论藏(58)。释迦牟尼灭寂后一百一十年,由法王阿育王(59)任施主,在广严城召集七百阿罗汉举行第二次结集(60)。释迦牟尼灭寂后三百年,在迦湿弥罗国(61)由迦腻色迦王(62)担任施主,召集阿罗汉五百、菩萨五百、世间班智达六千,进行佛法第三次结集(63),这是小乘的结集。而大乘的结集据说是在王舍城南方的一座叫作毕玛拉萨拔哇的山上聚集百万佛子,由文殊结集论藏,由弥勒结集律藏,由金刚手菩萨结集经藏。依照释迦牟尼历次的授记,释迦牟尼传法(64)给迦叶波尊者,迦叶波传给庆喜(Ananda),庆喜传给麻衣(Sanakavasa),麻衣传给小护②,小护传给有愧(Dhitika),有愧传给黑色(bhi bhi ka),黑色传给大善见(btsun  pa Sudarsna),大善见传给布达哈梅达,布达哈梅达传给胁尊者,胁尊者传给苏那夏达,苏那夏达传给马鸣,马鸣传给西巴,西巴传给龙树(65),龙树传给阿扎雅提婆(66),阿扎雅提婆传给惹都那,惹都那传给僧伽南底,僧伽南底传给比丘阿罗汉,比丘阿罗汉传给胡雅夏,胡雅夏传给古玛惹达,古玛惹达传给夏雅达,夏雅达传给婆苏盘豆,婆苏盘豆传给玛勒达,玛勒达传给哈噶泥噶拉雅拉夏,哈噶泥噶拉雅拉夏传给狮子比丘。此后龙树、月称(67)、无著(68)、世友(69)、陈那(70)、法称(71),被称为南赡部洲六庄严,加上功德光(72),释迦光(73),合称为八圣。此外,还有无数班智达以及国王恩扎布德(74)、莎乐和(75)、比尔哇巴(76)等获大成就者八十人(77)相继出世弘扬佛法③。释迦牟尼的教法住世五千年,按认为释迦牟尼出生在龙年的萨迦派的算法,水阳狗年(壬戍)帝师贡噶洛追坚赞贝桑波在藏地受比丘戒时,上距释迦牟尼的生年已过三千四百五十五年,正在三千四百五十六年中,此时成就时期(78)的六个五百年和教显时期(79)的四百五十五年已过,还剩教显期的四十五年,教籍期、教律期、教名期(80)各五百年,总计还剩一千五百四十五年。以上这些记载由各种经典和各个贤哲所著的教法史中收集而来。

  ①无垢光说是氏宿月十五日黎明。

  ②按《楞伽经注释》的说法。

  ③依《奔德》一书记载。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