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9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94
天二、后际不生趣清淨究竟(分三科) 地一、趣清淨
复有先资粮,于现法中从他闻音,及于二果诸行若于彼因、彼灭、彼趣灭行如理作意。由此如理作意为缘正见得生,从此次第得学无学清淨智见。
地二、明永断(分二科) 玄一辨断相(分二科) 黄一、标渐次
由此智见,无明及爱永断无馀。
这昨天讲到这里,这以下是第二科「辨差别」,这一大科来说,这是「后际不生趣清淨究竟」,是这样意思。
这是在生死流转的有情,他遇见了佛法,觉悟了生死是苦。觉悟了苦集灭道的道理,然后他能够如理作意,听佛法如理作意,他就在佛法里面得到了正见。这个得正见,不是八正道理面那个正见;八正道理面那个正见,是无漏的般若智慧。现在这里的正见呢?应该是得无生法忍以前,在加行位的正见,就是与般若相似的智慧,也就是奢摩他里面的毗钵舍那了。那麽由奢摩他、毗钵舍那的不断的修行,然后才能够得到无漏的正见,那麽从这样的次第就成就了,「学清淨智见、无学清淨智见」。
在小乘佛法里面说从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都算是「学」;到四果的时候呢,就是「无学」了。不管是学是无学,他们都是具足了清淨的智见,这清淨的智见都是有,无我、无我所毕竟空的智慧了,那麽那就叫做「清淨的智见」。可是在小乘佛法说呢?阿罗汉是「无学」了,也就是所成就的「清淨智见」,要比前三果圣人圆满了,得到了这样的清淨智见了以后,又有什麽事情呢?
是「由此智见,无明及爱永断无馀」,由于有无漏的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智慧,所以他能够断除去无明、断除去爱,这个「无明和爱永断无馀」,就是没有残馀,全部的息灭了、消除了。这个「无明」,这句话我上二次曾经说过,只是说无明,当然我们常常学习经论的人,应该知道他的含义是什麽,但是重覆一下也有好处,究竟什麽叫做「无明」呢?我们就是说是不明白第一义谛叫做「无明」,这样说也是非常好,这是经论上现成的话。但是若是从我们现前的,这一念灵敏的分别心,面对种种的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怎麽样去理解这个无明呢?怎麽样明白无明呢?就是我们遇见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这些因缘生法的时候,我们总感觉到这都是真实的。就是我们举心动念所面对的一切境界,我们心里面总认为都是真实的。
我这次看见有一位法师来了,看见他从汽车里下来了,说你有没有看见有一朵花,看起来很美,就是无论什麽事情都是执着是真实的,远远的要买飞机票要到那裡去看一看,不然的话心里不舒服。这种我们自己若是感觉到,这样的分别心这还是粗的;这个执着真实的这一念心是非常微细的,非常微细。你静坐的时候你也可以去思惟,什麽叫做无明?就是拿着一般的事情,我们就可以知道多少消息,就日常生活的小小的事情,可以知道这个无明的,这个执着真实的这一念心,一少分的情况、一少分的相貌。这什麽呢?
譬如说:我欢喜吃饺子,人家一说饺子我就流口水,就拿这件事作比量,自己反省我还没有说,真的是口很馋想吃饺子,但是就是流口水了。那麽这就看出来,这个爱吃饺子这一念心,你说念头,这一念心的开始我们自己还不太明白,但是应该知道我们流口水,为什麽会流口水呢?就是那一念微细的爱着心,就从那里在生理上有这个反应。这个爱着心,这个执着真实的这个心,还在那爱心之前,然后才能有这个爱。所以这个这样说爱,说这个无明,这还是很浅薄的,就是只是对于尘劳的境界执着真实。刚才说是不通达第一义谛,那个无明要比这还是微细的,微细、微细、微细,更是深奥了。可是在我们现在的这个程度,在我们当前的这个分别心,就被这个烦恼像风似的,来飘动我们这一念分别心的时候,这样的执着真实的心,在我们来说是我们一切过患的根源,过患的根源,那麽所以有种种的问题发生出来。
现在这上面说,「由此智见,无明及爱永断无馀」,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就能把那个微细的,执着真实的心情消灭了,消灭了。主要这消灭还是我们现在说,这应该是一种,我们常常的去讲解这件事,常常的讲解这件事,就是在静坐的时候一定要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一定要作如是观,你才能慢慢的调转这一念的无明,这一念无明。印顺老法师说:「蒙昧的分别心」,当然这个字样是形容的是合适的,蒙昧的分别心。那麽就调转这个,把这一念心息灭了,这是一个根本上断除无明的这一个地方,是用这个四念处,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加上止的力量,才能把它消除了。常常这样做、常常这样做,慢慢它就消除了。
我们若是只是念经,只是念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只是这样念经,只是这样念咒,只是念什麽…,你没能够用思惟,奢摩他、毗钵舍那深入的观察,他不发生这个作用,他不发生这个作用。我们见到境界的时候,还是执着是真实的,我们听说饺子好吃,还是要流口水,你改不过来的,因为不是,他不是那件事。所以你若常常这样做呢,不但是微细的地方能够调转,粗显的地方也能调转,人与人之间他就合一点,他就彼此之间他就能合,就是有什麽问题他心里面没有问题,有问题不需要讲话,自然的就没有问题,他自然的就溶解了、就舒解了。像是这个地方不是零下三十度啊!所以天气一下雪的时候,一下来就化了,它一下它就化了,他不会冻到几个月还没化,不会那样子。说不要这样做,不要这样,你永久就停留在那个程度那里,你不能进步,我不要那样做,那就不行。所以这里面说呢?「由此智见、无明及爱永断无馀」,这上面意思,你先要断这个无明,无明在你心里没有了,然后遇见一切境界的时候,这爱也就没有了。
如果是只是修禅定的话不修毗钵舍那,也能断爱,但是那不是真实的断,只是遮断。(遮戒、性戒,遮戒那个遮,遮断。)只是降伏一下,用禅定的力量使那个爱不动,只是降伏,那麽爱的那个种子还在那里潜伏。所以说是,若除掉了爱而得心解脱,是要以先断无明而后说爱不生起,这是真实的,是心解脱。如果无明没有断,没有得到般若波罗密的智慧,那个爱还是在那里的,如果你有禅定呢,他只是不动而已。所以这里面说呢?这慧解脱「由此智见,无明永断无馀」,是慧解脱是真实解脱。那麽有了慧解脱,那爱也就解脱了,所以是「无明及爱永断无馀」,这是我们上几次,上二次也说过。
黄二、辨差别(分二科) 宇一、证慧解脱
由此断故,于彼所缘不如实知,无明触所生受,亦复永断。
前面是说这件事的次第,就是我们佛教徒,在佛法里面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得了正见,有了正见继续努力修行,才能够断除无明及爱,说这件事的次第。里面详细的情形就是第二科「辨差别」。
「由此断故,于彼所缘不如实知,无明触所生受,亦复永断」,「辨差别」里面有二科:第一科是「证慧解脱」,第二科「证心解脱」,就是用这二个解脱,来分别这个次第。「由此断故」,当然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开始,从那个地方开始,就是断了「无明」,断了「爱」这二种烦恼。若是通常说,若是按天台宗的道理来说,那正好就是见思惑;爱烦恼就是思惑,见就是见惑;一个见烦恼,一个爱烦恼。
我们读这个《瑜伽师地论》,这个无着菩萨他只是在〈菩萨地〉,《瑜伽师地论》全部是分成五分,〈本地分〉是第一分,第一分有十七地。十七地其中有个〈菩萨地〉。〈菩萨地〉的时候说得是高深的境界,其他的〈声闻地〉那当然是有系统的介绍小乘佛法的,可是从全面的《瑜伽师地论》上看,除了高深的那一部分以外,说到断惑证真多数是这样讲。就是说我们当前的,这一切凡夫内心活动的现象,至于已经得圣道以后,圣人的烦恼,说阿罗汉还有不染污无知,还有根本无明,还有尘沙惑这件事。他在这些地方不说,就是到了〈菩萨地〉的时候他才说,其他的地方他不说。
从这样的态度上看,感觉这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是无着菩萨发扬出来、弘扬出来,和我们中国佛教似乎有多少不同,和我中国佛教多少有点不同。我们中国佛教,现在的中国佛教又不同了,古代的佛教那都大菩萨境界,当然所说的佛法都是到,一定是说到究竟圆满的地方,要说的说到那里。但是现在看这印度的佛教,看《瑜伽师地论》上不是那样态度,态度有点不同,有不同。若按我们今天现实的佛教情况来看,我认为这个态度还是合适的,是合适,因为我们需要这样子,需要这样子,的确是需要。
「由此断故」,这是第一段「证慧解脱」。「于彼所缘不如实知」,「于彼所缘」,于那个众生、那个补特伽罗,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所缘的色、声、香、味、触、法「不如实知」,他不能够真实的明白,那个所缘境的情况,他不知道。那个「不如实知」是怎麽回事?就是「无明」,就执着它是真实的。不知道,简要的说就是二谛,不知道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不知道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他不知道。这个不知道的是谁?就是「无明」。
「触所生受」,这个「触」呢,这个「无明」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这一念心他没有明;他这个执着一切法是真实的,不知道是如幻如化的,不知道是毕竟空的。这样的心里与一切法接触的时候,他一接触的时候心里面就有觉受,就有感觉,或者是感觉到苦恼,或者是感觉到快乐,或者是不苦不乐,或者是忧愁,或者是什麽、什麽的。
「亦复永断」,这个「无明触所生受」也没有了,也没有这种受了。因为他「由此断故」,他断了无明的关係,他这个心与一切法一相接触的时候,他心无受,于一切法不受,他能这样的境界。你不管是顺心的,不顺心的一切境界,在他的般若的、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智慧,一接触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大德「无一法当清」,就是没有一件事在他的心里面,是有这麽一件事的;他的无分别的智慧一现前,无有少法可得,于一切法不取相故,所以没有受可得;苦受也好、乐受也好、不苦不乐受也好,没有这件事,他就能够与第一义相应了,他是这样子。所以我们原来的这种「无明不如实知触所生受」,到了断了「无明」的时候,这个「受亦复永断」,也没有了,他没有事情,他「亦复永断」。
「由此断故,永离无明」,由于他长时期的修四念处,就是得了阿罗汉以上,还是修四念处,他就把这个无明的烦恼永久的消灭了。所以「永离无明」,所有的这种执着,有所得的执着,都消灭了。消灭了以后呢,「于现法中证慧解脱」,就是在他现在的色、受、想、行、识这里面,他就成就了,清淨光明的般若智慧了,就解脱了「无明」的繫缚了,就成就了。当然这种成就,是从初得无生法忍就开始,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十地,乃至到佛是究竟圆满。那麽小乘就是初果乃至到阿罗汉果,那麽得到「慧解脱」,这是圣人的境界,是一切圣者所共有的一种圣德,当然是到最高的境界才圆满,这是「慧解脱」。
「慧解脱」,若是从初果圣人,初果、二果,他也得到这种慧解脱,但是他有的时候也会失掉正念,失掉了正念,这个烦恼又会出来,但是时间很短就会停下来;到了三果圣人会更好一点;到四果是最好,他出定了也好,入定也好,心总是清淨的,不会有乌云出现的。若是大乘的菩萨呢,若从初得无生法忍乃至到第七地菩萨,第七地菩萨,我们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上看呢,七地菩萨有的时候还有慢,还有高慢心。那麽到第八地是完全清淨了,完全清淨,那麽一直到佛地,都是无功用行究竟圆满,那是圆满的「慧解脱」。
宇二、证心解脱
若于无明触所生受,相应心中所有贪爱,即于此心得离繫故,贪爱永灭。于现法中证心解脱。
这是第二科说是「证心解脱」。是「若于无明触所受生,相应心中所有贪爱」,这是我们没有得道的人,我们是这样子。这个无明和一切法接触的时候心里面就有受,这个「受」当然是「相应心」,与心是相应的。那麽有了受呢,他也不会停留在那里,一定又会出来「贪爱」心,感觉到满意的就生贪爱心,当然这「贪爱」有欲爱、色受、无色爱,有种种差别。可是你断了无明了的人,有了般若智慧的人,「即于此心得离繫故」,就是对于这个贪爱心就把他消灭了;「贪爱」心就离开了,从你的清淨心上远离了,不繫缚你的心了,所以他那个贪爱心永久的息灭了。
从这个文上的次第,就是先得「慧解脱」,得了慧解脱以后的这个人,他面对一切色、声、香、味、触的时候没有贪爱心,贪爱心不现前。「于现法中证心解脱」,就是在现前的色受想行识也好,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也好,这些因缘生法,如幻如化的境界里面,他的心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为爱所繫缚,他心里解脱了。所以这个地方看出来一件事,如果是先得「慧解脱」,后得「心解脱」,心解脱是究竟的,是真实的。若是先得定,没得无漏的圣道,他定若成就了,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八定的人,欲界的色声香味不能迷惑他,他也是心解脱,但是这个是假的,不是真实的,就是因为这爱的种子还在。若是先得「慧解脱」呢,那就是真实的「心解脱」。
这个有的人他静坐的时候,这个奢摩容易相应,那麽这样的人呢,他也修奢摩他,他也可能修毗钵舍那,也可能不修。那麽他的奢摩他就很容易进步,很快的由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初禅,那麽就得心解脱了,当然我这是指我们佛教徒。那麽若在家人、若是非佛教徒的人,他修禅定,当然他也可以得心解脱,但是不牢固,不如佛教徒好一点。佛教徒得了心解脱,虽然不如慧解脱,但是还好过外道,还是好过外道的。因为佛教徒,只要你是一个正常的佛教环境里面修学圣道,多少都会有一点不淨观,所以若是得了心解脱也比较牢固。若是非佛教徒修禅定,我不想修不淨观,你们修不淨观,我不修,我感觉那个人我不高兴,好,你不高兴,你得了禅定以后不牢固,容易退,容易失掉。若是先得心解脱,这是伏住爱的烦恼;若是先得慧解脱而后得心解脱,就是真实的、究竟的解脱了,这里面是有这麽一回事,有这麽一点差别。是「于现法中证心解脱」。
玄二、成经说(分二科) 黄一、由无明灭得无生法
设彼无明不永断故,依于识等受最为后,所有诸行后际应生,由无明灭故,更不复起得无生法。是故说言;无明灭故行灭,次第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
前面是「明断相」,是说明这个佛教徒,修学圣道断除去「无明」的相貌,断除「爱」的相貌,明断的相貌。这以下是「成经说」,就是成立经上说的说法,就是你这样说,说的对不对呢?说现在是对的,因为和经上说的是相合的,是这麽意思。也等于是引经作证,有这个意思,这里面说这个意思,你看这弥勒菩萨说法啊!他没说:「我就是佛,我说得就对了,不需要再去引释迦牟尼佛的话。」他不是这个态度,他还是尊重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这样说,所以我说的和佛说合。你看这个是,这弥勒菩萨还是这麽样谦让、谦让,还有这种态度。
我们从这个态度上看呢?我们去阅读袓师的语录、祖师的法语我们也应该注意这一点,应该注意这一点。这地方有什麽好呢?一切的佛教徒学习佛法,你不要忘了释迦牟尼佛怎麽说的,不要忘了这句话,就是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也引导我们向这一方面注意。完全不管,佛怎麽说我不管,我就要这样说,这就是对的,这种态度还是有点问题,还有点问题,还是有问题。这里面这段文是,说是弥勒菩萨也是这样子,他先说出来,这个「断相」这一段法语,然后「引经作证」,有这个意思。
「设彼无明不永断者」,这一段还是,也是分两段,由「无明灭故,得无生法」这一科。「设彼无明不永断者」,假设那个佛教徒,他的无明,因为他能够修学无相的般若法门、修这四念处,他没成功。没成功他那无明,他能降伏而已,并不是永久的断了,实际上严格来说「无明」还没有断,他心里面还是有执着的,要是这样的话呢,会有什麽问题呢?「依于识等受最为后,所有诸行后际应生」。「依于识等受最为后」,这话什麽意思呢?就是十二缘起里面: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法里面「受」是最后,「识」是最初。对于这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法,是「依于识等」五法「所有诸行」,这识等五法都是有为法。
这句话怎麽讲呢,就在「无明缘行」的时候呢,就是在这「识」里面熏习了种子。前面的文叫「随业识」。熏习了这麽多的种子,熏习了这麽多的种子,也就是将来得果报的种子,也就是名言种子。熏习了这个种子,这些种子就叫做「诸行」,他都是有为法,都是生灭变化的有为法。因为你内心里面有了识、名色、六处、触、受的种子,你的「无明」要没有断的话呢?你就会继续的来滋长这个识、名色、六处的这种种子,也就是业。这个名言种子里面也就包括业种子,也继续的来滋润它,继续的增长它的力量,继续不断的增长它的力量,所以到后际的时候,「后际」是什麽呢?就是未来,就是现在这个生命结束以后,结束以后的时候,这个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个种子,「应生」,它就要得果报了,去得果报了。得果报,在十二缘起里面就是生缘老死,是生缘老死了。你这「无明」没有断,你就会有爱,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你就会去用这爱取,爱取就是「无明」,去滋长、加强,识、名色、六入、触、受的力量,到后一个生命开始的时候就得果报了,「应生」,就应生。
「设彼无明不永断」的话呢,你这个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诸行,到后际的时候就要得果报,「应生」。那「应生」也就是一刹那间,假设做人的话,一刹那间投胎了,就是识、名色、六处、触、受,那麽就是现行了,以前那个种子,现在现行了,就是这样子「应生」。
如果你的四念处,你的般若毕竟空的无相法门,修学的很成功你不懈怠、你不懈怠,你能够放得下不怕苦,常常的修止观。「由无明灭故,更不复起得无生法」,你就不会说是不断,就能把无明给断了,就能把无明断了。我是很平常的人,当然打妄想是正常的事情,这妄想,我的贪心为什麽会重?就因为常常贪,常常地可意的境界就贪,不可意的境界就瞋,我常常这样子;所以我的贪心就会重,瞋心也会重。那麽这就知道我贪心重、瞋心重,就是因为我数数熏习的关係,数数熏习。说我现在我的戒定慧,也不能说一点儿没有,但是又好像没有似的,为什麽这样呢?没有熏习。你没有熏习就和贪瞋痴道理一样嘛!要是我能放得下,放得下,我就常常地用这般若,用这个无我、无我所、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你用这个若见诸相非相,这种般若无相法,用这四念处,你常常用止观这麽熏习呢,道理是一样嘛!
弘一律师说:他到什麽地方去「小草出牆腰,亦复饶佳致,我为勤灌溉,欣欣有生意」。你常常用四念处去灌溉,我原来的戒定慧、这般若智慧没有什麽,但是常常的灌溉,它就出来了,它就出来,它就起来,它渐渐地这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就强一点。我们若不修无我、无我所的观,你说修无我观,修无我观有什麽好处?就不太明白,你要常常修,你要常常看这些阿罗汉,看《大毗婆娑论》,看那些大阿罗汉修行的经过,你就知道修无我观力量非常大,力量非常大。所以我相信,我虽然做不到我相信,你现在发心修四念处,你今生有希望得无生法忍,这是很明白的事情,就从自己现前的日常生活里面,可以推知此事,推知这件事。
我们要是读《维摩诘所说经》的时候,阿罗汉都是焦芽败种,这是小乘,我们可以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当然这是佛菩萨境界,他们要勉励阿罗汉迴小向大,当然这是对的,没什麽不对。但是我们现在不是阿罗汉,我们连初果都不是,我们要是按照经论上说的位次:外凡、内凡、见道、修道、无学道,按这位次来说,我们现在是什麽位置?自己想一想,我们现在是什麽位置?我看外凡都勉强,要我看外凡位都勉强。
如果是用现在《瑜伽师地论》上的话来说资粮位,我说我们现在是资粮位,也可以这麽说,可以沾到点边,可以说是资粮位了。但是我们要说是资粮位,从真实来说,我们说是发无上菩提心,我们念念,我以无上菩提作为我的目标,我对向那里去,因此我集聚六波罗蜜的资粮。我修学圣道来集聚资粮,那就不可思议,这就是发无上菩提心了啊!他心里面不是以一般的荣华富贵,这名利的境界作他的目标,他不希求这件事,他希求的是无上菩提的,这个人不得了啊!这个人是非常值得恭敬尊重的,那这是资粮位。
若是我们忘掉了无上菩提心,我们如果有了事情的时候,这件事对我有利,我就这样做,这件事和我是冤家有害,我就这样做,你忘掉了菩提心了,那你又说你是资粮位吗?所以我们若是想一想,我们读经说:弹偏斥小,叹大褒圆,说这个话。用这个话,如果自己再比量比量,我实在来说要忘失了菩提心,你在佛法以外,明白点说你还在佛法的门外,还是门外汉,还没入到门内里面来。要是发了无上菩提心的资粮位,是佛法里面的人了,你看《华严经疏钞》、《华严经》上,弥勒菩萨那裡五十三参,到那个弥勒菩萨那裡讚歎菩提心的境界,那不可思议境界,真是无量无边的功德,真是无量无边的功德。
如果是真实,我们一方面学习佛法,结果只是说说而已,自己完全不能用,我感觉是惭愧,我感觉惭愧,我感觉很惭愧啊!我有的时候看见别人,看见别人怎麽怎麽地,然后我就和别人一定要说说话,说着说着可能会说出名字来,但是也会诃斥,这怎麽怎麽不对,但是要反省自己是怎麽回事?我反省我自己怎麽样?所以从这些事情分别,我是主张,念阿弥陀佛我完全讚成,我也念阿弥陀佛,我也求生阿弥佛国,但是修行四念处是对的,因为立刻地使令我们佛教徒心清淨。这四念处你若修,立刻心清淨,心清淨是不是很好呢?是不是很重要?不是表面上的事情啊!心清淨,立刻地心清淨。你若常常修不淨观你会知道,我的欲心起了,不要说不淨观,我就把不淨观的文一念,还没有观呢,就清淨了,应该有这个经验,立刻地心就清淨,就清淨了。清淨了多好呢,清淨了不是很好?所以我从这些,我就打了一些妄想,我感觉到说是:「设彼无明不永断者,依于识等受最为后,所有诸行后际应生」,我们不修四念处,就是这样子。
「由无明灭故,更不复起,得无生法」,我感觉有信心,你真能够修四念处,你今生就能得无生法忍。当然问题是在那里呢?你要把修四念处的资粮准备好,如果没准备好那就不行,不知道怎麽修,不知怎麽修四念处。当然这话我也常说:我们今天中国佛教最有问题的思想溷乱,所以不知道怎麽做才对?不知道怎麽做才对?所以只好念阿弥陀佛好了,没有争论。那究竟是这麽对呢?是那麽对?不要管他,我就念阿弥陀佛求生阿弥陀佛国去,见到阿弥陀佛再说,所以淨土法门兴盛也是对的,也是对的。如果你自己不能把思想稳定下来,不修四念处,那只好念阿弥陀佛也是对的,也不是说错,是好,只好这样子。可是若是这样子的话呢,我认为我们中国佛教很难兴盛,很难兴盛的;只是念阿弥陀佛,我们中国佛教很难兴盛。不要说其他的事,就是我们从经论上的学习,我们会看见佛教不是兴盛。
另外一件事呢,这件事还是好事,南传佛教来了,他们说了一些坐禅的方法,我们中国佛教的人呢,也就这麽接受了,也这麽修行,还是我也同意,还是好的。但是南传佛教会怎麽想,南传佛教学者会怎麽想,你们中国佛教自称是大乘,结果我们用小乘佛法来向你们教导,来教训你的时候,你完全是没有大乘佛教的精神,就这样接受了,他会这麽想。不过,我还同意,很好,这样修行还是很好,为什麽?可以得圣道这事好嘛!如果没有呢,我们怎麽样情形?我们今天中国佛教还有个问题,他完全不懂得什麽是佛法,但是也会用佛法的招牌出来的时候,我们也会接受。我们已经佛学院学了,学了多少年了,我们还去向他学习,还有这种事情,还有这种事情。这事是怎麽回事?为什麽会有这种现相?为什麽会有这种现相?这儿事是怎麽回事?说不清楚,你说不清楚。
我在香港的时候,有位体淨老法师,是老法师,不是三藩市的那位体淨,那是比丘尼。体淨老法师是跟慈舟老法师学的,跟慈舟老法师,算是他的学生吧!他年纪也是很大了,在天童寺做过维那的,在宁波天童寺做维那的。他也是也能讲戒的,也能讲经的一位老法师,我随着他到一个地方见一个人,见到一个在家人,年纪也不小了,至少有六十岁吧!大家一谈话的时候,这个在家人气色也好,这个颜色非常的明淨、润泽,说话就是出言成章,非常的锐利,他说出的话。体淨老法师也是老法师,当然是和他辩论,我看那就是一个平手,我看也就是一个平手。我那时候是从佛学院出来不是太久,当然他说的话我也听懂,但是我不同意他说的话,说的话都是邪知邪见,但是你不能够降伏他,就是有这种境界。明知道他说的不对,但是你不能压住他,压不住,那个口才利得很、敏捷的很,会有这种境界。
那如果我们佛教,佛教是怎麽情形?所以我认为我们若是不管了,我不管了。不管了,我们佛教在中国会怎麽样兴、衰,我都不管了,我就到阿弥陀佛国去,到阿弥陀佛国回来再说,我也同意,我也同意。但是,当然我说,我也常提说印顺老法师,但是他的思想也不是大家都能够同意,也有人同意、也有人不同意。但是他的态度我同意,「游心法海六十年」,这个态度我同意,这是我们佛教徒应该走的一条道路。你这样子你对于佛法的认识,那就不是「游心法海二十年」所能比。他某一种思想:如来藏的思想,阿赖耶识的思想,他认识各种经论里面怎麽说,他是清清楚楚的,有一个正确而明白的认识,而不是一知半解的。这若是有一个人他不是佛法,但是他用打佛教旗号的时候,你到印顺老法师门前,你可以开口吗?这是不能了,你不能开口的。但是我们没到那程度的时候,我们就煳煳涂涂的,我要去拜他做师父,我还敢同他辩论,是不是?所以我想,我们要发心,要真实的发心,你有这个条件呢,你愿意念阿弥陀佛,诚心念佛求生淨土。好!到阿弥陀佛那里要学习佛法得无生法忍了,再到娑婆世界来弘扬佛法,好,也好。
这个我这话越说越多,那天是星期六,星期六来位喇嘛,来位喇嘛到南院,大家谈话,我同他不是辩论,但是也说明了一件事,说明什麽一件事呢?有人同我介绍说:这位喇嘛他今年才三十岁,他是多少世、多少世,转世的活佛。哎呀!我一听见这个话,我心里生了很多的恭敬心,因为他现在三十岁,你不可以说他就是三十岁,他可能已经五百岁了,他前生多少生修行了,现在又转世来才三十岁,有十七个大庙由他来做大善知识,做导师,他才三十岁。所以我们不要疑惑,说他这是假的,不要,就相信是真的,他真是多少世的转世,现在又来到这世间作善知识来弘扬佛法,完全相信这件事。那麽我就和他说一番,把我的想法和他说,我们现在,好就讲到这里,我把这件事我说出来。
假设第一生、第一世是才开始,或者是前多少生也是栽培,那都不算数。这一生二十岁出家了,出家了活了八十岁,就有六十年的佛法的熏习。死掉了他说:我还要再来,那麽第二生来,可能是七岁就出家了,活了一百岁,那麽就是九十三年的佛法的熏习,加上六十年是一百五十三岁。不断地这样子,一世一世一直来,他活多少岁数?有多少年的修行?有五百年的修行,有一千年的修行了,那这个人修行,当然是很高深,是不是?有这样的善知识,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七个、八个、一百个在这个地区里弘扬佛法,这个地区的佛法不兴盛吗?
你拜一个这样的人做师父,你感觉如何?当然感觉到好嘛!一定是好的嘛。他有这麽多年的用功修行,而不是说是离开了,完全不学习经论那种法师,不是那种情形,不同的。所以转世的这个法门也有他的长处,我当时就是这麽和他说这个事。同时再回过来看看我们汉人的佛教,我们汉人佛教不提倡这件事。少数人,我不到阿弥陀佛国也不到弥勒菩萨那儿去,我还来到人间弘扬佛法,这样的法师也少;有,最近也有听说这种事情,但是少,多数是愿生他方佛世界去,多数是这样子。
那麽这样的情形和他们转世来对比的话,这情形是怎麽样呢?我因为以前想过这个问题,所以当时我就和这位喇嘛说,我说这个办法,我们汉人佛教不提倡转世,不提倡转世。他这一生,他也可能前生,他还是在这里用功修行的,今生可能会十五岁、十六岁、十三岁、十岁就出家,也可能是二十五岁出家,也不要紧,他前生有三十年、四十年的熏习,今生又继续的学习。假设也遇见善知识了,也能继续地用功修行,修行到一百二十岁死掉了。但是他修行得很好很成功,他不想再来这人间,要到阿弥陀佛国,我成功了到阿弥陀佛国的世界去了。我相信这个人,如果他对于我们中国汉文的佛教,像《法华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智度论》和这《瑜伽师地论》,或者是《愣伽经》、《解深密经》他不要说一百年,有八十年的用功;不要说八十年,有六十年的用功。这人就算没得无生法忍,他也接近了,接近无生法忍了,接近。接近了,他要到阿弥陀佛国去,可能不须要经过莲花,就直接见佛闻法得无生法忍,就很快地得无生法忍。
我们在淨土圣贤录裡有看到一些事情,到那时候他就能回来,有这种人。何况这个人有麽多年的修行,他要到阿弥陀佛国他就能回来,他得了无生法忍的时候,当然这种人,我相信这个人一定有无上菩提心的。他不会忘掉了娑婆世界还有他的父亲、母亲,还有很多的好朋友,他一定会回来,回来到这儿来弘扬佛法。你也这样子,我也这样子,他也这样子,我看不会次于转世这件事,我看更好!因为你去见阿弥陀佛,听阿弥陀佛说法,你可以百分之百的放心,完全是正确的,一点没有偏差的。听观世音菩萨说法,你还会有疑问吗?完全没有这件事,所以求生阿弥陀佛国这样子呢,也会合适,不次于转世的境界。
但是我们今天看我们中国佛教,汉文的佛教和藏文佛教也算在内,这佛教现在在流行世间的情况如何,是很与盛吗?我问这喇嘛,请你表示你的意见,他不出声、他不说,我请他几次,他不说话、他不说。那麽从这事我看呢,发心归发心,而菩萨行菩萨道还是要靠因缘,没有因缘的时候还是不能勉强的,不能勉强。所以说是,他回来要来弘扬佛法,但是众生未必是能接受真实的佛法的。众生欢喜什麽?讲风水,富贵荣华,你能令我发财我供养你十块钱,你能叫我得一百块钱,我这十块钱可以捨的,这样的事我去听一听,讲风水、讲运、讲气,这事能契机,能契机。
所以真是要你受三的五戒,你受八关齐戒,你受比丘戒,不行,我不可以。叫你离欲,叫你真实的修学戒定慧可以吗?那还是少数人啊!不是多数人啊!就是我们出家了以后,我们能不失掉正念,我们能够修学圣道,不能够以名闻利养为目标,但嘴头可能不这麽说,我是弘扬佛法,但是心里面说什麽自己知道,究竟麽麽样,情形是怎麽样?所以佛教是衰了啊!佛教衰微,佛教衰微的原因主要还是我们出家人,在家居士也有责任但是轻一点,还是我们出家人责任重啊!责任重一点。所以我认为,我们既然是学习佛法,从经论上得到一些消息,自己要把自己计划决定下来,我决定是走那一条路,要决定一下,不要空过光阴,不要空过光阴,光阴很宝贵,你一马虎就过去了,就过去了。但是而实在来说呢,年纪轻的时候这个时间是最宝贵,是最宝贵的。我很抱歉说些閒话,我本来意思要快点讲,结果还是讲慢了。阿弥陀佛!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