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盛噶仁波切:人生苦难老方知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4日
来源:   作者:盛噶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盛噶仁波切:人生苦难老方知

 

  我们在生活中所有的快乐和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种下的「因」得到的「果」。当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时,所得到的感悟就是将「因」与「果」的关系进行梳理的过程。很多人说老年人睿智,能看透人生,就是这个道理。

  大凡到了老年的时候,很多人才会认真地回忆、反思自己的一生。这些回忆中,有年少时的理想,有青年时的轻狂和拚搏,有中年时的磨难、痛苦,当然,还有足以欣慰一生的事业成就……到了老年的时候,这些东西仿佛突然复活了似的,连成了一条线,让每个人都有很多感悟、心得。在这种心得中,是老人的经验、教训。

  很多老年人常常说:「如果当初不那样……」或者说:「如果那个机会把握住了……」可是,有多少当事人能在当初就做出那样的决定呢?我们甚至每天都在面临选择,选择的路似乎也有好多种,每一种看来似乎都有很好的前景,于是,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所做的选择都像是下赌注似的,这里不是理性不理性的问题,而是我们即使很理性,也看不到所选择的有什么不对。

  世事就是这样,很多当初的最「理性」的选择,到了后来一回忆,却是不理性的了,却让人后悔了。而很多「撞大运」似的选择,走来走去,还真就成就了一个人。所谓「世事无常」,大概就是这么简单的情况。

  如果我们真的把人生的每一步都当成「赌博」,那么我们也就没必要认真地生活了,到了选择的时候,我们「押宝」就是了;我们也没必要后悔什么了,毕竟,我们都知道赌博是有输有赢的,赢了算是偏得,输了也没有什么可沮丧的。

  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到了老年的时候,方才后悔,方才埋怨当初的选择呢?就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在选择的时候,都不是随意的,都是思前想后了一番的,都觉得以后会更好的。当我们的预期想法没达到的时候,我们的时光和精力已经付出了太多了,又舍不得放弃选择,所以烦恼的事情越积越多,到了老年,不必再去拚搏的时候,后悔也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很多老年人说,「人生苦难老方知」,好象年轻的时候,所有的苦难都在拚搏、自信和勇气中被掩盖了,到了老的时候,它们却集中发作起来。可是,老人又没什么精力、雄心和事业勇气了,要一下子集中起来承受这些痛苦,也真是人生的一个苦难了。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也有很多类似的想法了,说什么「老的时候要遭罪呀」之类的话,进而,连事业心也没有了,意志消沉、相信迷信,形成了一种宿命论的人生观。

  事实上,所谓「世事无常」,也是一种「因果」。只不过,如果我们终日在宿命的人生观中生活,我们就看不到这种「因果」,我们就会认为命运对自己不公。

  我们在生活中所有的快乐和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种下的「因」得到的「果」。这个「因」,浅显地说,就是我们的选择。当我们为自己的选择奋斗了一生后,我们在闲暇的时候反思自己的人生时,所得到的感悟就是将「因」与「果」的关系梳理的过程。很多人说老年人睿智,能看透人生,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我们的选择又是怎么种下了「因」呢?比如一个同样的例子,一个人选择了物质生活,要挣很多的钱。这是表面上的选择,我想现实世界里也还存在大量的这样的选择。但是,在行为上,有的人以诚信为本,靠劳动和自己的知识挣钱;有的人呢,则靠「捞偏门」,靠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做事。我想这种「因」所造成的「果」,我们是好理解的,在佛家里说,这是「现世报」,很多人在活着的时候就能得到「报应」。另一种,是在心理上的,比如,有的人挣钱是为了家庭、亲人或者帮助更多的人;有些人却有了点私心,挣钱的目的不那么纯粹,是要报复、要挥霍,或者,是要用挣到的钱做另外的恶事。表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都诚实劳动,都遵纪守法,但是,内心的动机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因」是不一样的,所得的「果」也就不一样。假设来说,挣钱为了孝顺老人的,虽然挣得少,却心安理得,当他的老人离世后,他是快乐的,因为他用自己的努力为老人送了终。而对于那些目的本来就不纯的人来说,挣了很多的钱,却为的是一个邪恶的念头,这个念头会让人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郁郁不得志」,又哪来的快乐和解脱?到了老年的时候,苦难的「果」也是正常的了。

  刚才说的是一个同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讲不同样的例子。比如一对同学,在同样面临就业选择的时候,一个人的选择比较自私,过着一种和普通人一样的,但是为了自己的平凡生活;另一个人的选择比较高尚,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大众的,或者是胸怀远大的理想的,所做的,也都是「我为人人」的事业。到了老年时,他们的「果」也是不一样的。前者,虽然生活无忧,却处处可以碰到矛盾、委屈和痛苦;而后者呢,虽然不一定有富足的生活,但是心底无私、宽阔,他的快乐是建立在解脱的基础上的。

  所以我们说,选择即是「因」。正像我前面所说的,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往往是无意识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两种选择方向都差不多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选择哪一个更好,于是就「蒙」一个算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分析利弊的时候,又何尝没有私心?这就是「因」。

  「人生苦难老方知」,这个「知」,是与我们年轻时种的「因」有关的。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