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大师:授菩萨戒仪
湛然大师:授菩萨戒仪
天台沙门 湛然 述
依古德及梵网璎珞地持并高昌等文授菩萨戒行事之仪略为十二门虽不专依一家并不违圣教。
第一开导 第二三归 第三请师 第四忏悔 第五发心 第六问遮 第七授戒 第八证明 第九现相 第十说相 第十一广愿 第十二劝持
第一开导者
应先问言欲受何戒佛法大海深广无涯唯信能入由有信故三学可成菩提可至故三学中以戒为首菩提广路戒为资粮生死大海戒为船筏三途重病戒为良药戒有多种五八十具菩萨律仪五戒报人八十报天出家大戒感小解脱三明六通无余永寂菩萨律仪八万细行报得佛果三身四德相好不共一切功德今既不求人天小果唯欲专求无上菩提须具六法方得戒一者能授人谓能授戒者须预知颁类及以人数于中几许中国边方余道杂类虽得人身无有安乐八苦交逼四蛇竞煎四大危脆念念不住六贼争驱新新生灭设虽受余戒报人天不免沉没二乘小果永住涅槃故须虔诚誓求极果二者所依处先须咨白无内外障安置坛场庄严清净皆令地铺使受者安稳三者高座秉法四者专求大道五者生希有心如贫如饥如病如怖得宝得食得医得安不生一念散乱之心若无恳诚徒劳彼此六者专为利他求戒以菩萨发心利物为本发大勇猛不惜身命誓与众生同入真如法界大海。
第二三归者
应教而言弟子(某甲)愿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三说)弟子(某甲)等从今身尽未来际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说)从今已往归佛为师更不归余邪魔外道唯愿三宝慈悲摄受慈愍故(应须广明一体三宝为所依境复知此境有别相住持等用之也)。
第三请师者
唯令自陈恐汝不解我今教汝我(某甲)等今从大德求受菩萨戒大德于我不惮劳苦慈愍故此但是请传教之师次请众圣为授戒师先请和上词云弟子(某甲)等奉请释迦如来应正等觉为我和上我依和上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礼一拜)文殊菩萨为羯磨阿阇梨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阇梨一切如来为尊证师一切菩萨为同学等侣(词句具如和上)当知圣师神通道眼皆悉见闻如对目前是故行者请得师已虽对凡师恒如睹圣准高昌本自此已后无有忏悔但加乞戒亦先教其从传教师乞云族姓大德今正是时愿施我菩萨戒法次戒师应起为白圣师言(独词三遍)下礼盘而起独可唱敬白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诸大菩萨此(某甲)等求我白诸佛菩萨欲从诸佛菩萨乞受菩萨戒此(某甲)等已发大愿已有深信能舍一切不惜身命唯愿诸佛菩萨怜愍故施与(某甲)等菩萨净戒(三说)。
第四忏悔者
无始已来谁能无罪或有重罪障戒不发故昙无谶三年始获故有上根上行之人宜应静处别置道场事理合行精诚恳到上品相现戒品自成今此通方彼时行事利根之士逐语想成宿种现加式辨前事故今略出济世生善利物之仪于中为三先明忏意次明运心三正说罪为忏方法初云意者夫言戒者是白净法法器清净方堪进受如净洁絷易受染色是故先教忏悔洗浣亦如浣故衣先以灰汁后用清水然佛灭后向二千年正法沉沦邪风竞扇众生薄祐生在此时纵有听闻颇生信受犹如画水不得久住空中造立难可成就良由惑障深厚见执铿然若不起于殷重之心罪无由灭罪若不灭戒品难期是故不可辄尔而受然忏悔法有其三种上品忏者举身投地如大山崩毛孔流血中品忏者自露所犯悲犯泣流泪下品忏者通陈过咎随师口言今虽下品犹请诸佛诸大菩萨为作证明诸佛菩萨有大慈悲常欲令于法界众生如我无异虽观众生犹如赤子然须行者自发精诚如请大王先须净舍亦如浊水日轮不现三世诸佛皆因此戒得成菩提(云云)次运心者虽从戒师说罪名种然须先运逆顺十心重罪方灭故天台大师于大止观忏净文中具立此方成四三昧彼具解释今略列名以为行者作灭罪良缘先言顺流者谓无始来随顺生死自微至著不逾斯十一者妄计我人二外加恶友三不随喜他善四纵恣三业五恶心遍布六尽夜相续七覆语过失八不畏恶道九无惭无愧十拨无因果(亦须教依名运念令罪消灭)次明逆流者所言逆者谓逆生死依前顺流次第逆上如欲破贼先须知贼根源窟穴故知必须从后向前如人倒地还从地起一正信因果二自愧克责三怖畏恶道四发露瑕玼五断相续心六发菩提心七修功补过八守护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观罪性空(须一一释对破以故知无始障不可率除如伐树得根灸病得穴故须逆顺观其罪由其罪性空方为永谢)运此十心已作如是言仰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释迦牟尼当来弥勒十二部经真如藏海诸大菩萨缘觉声闻证明我等披陈忏悔从无始来至于今日于其中间皆由妄计我人为贪嗔痴无量烦恼恼乱身心纵恣三业具造十恶五逆四重作一阐提拨无因果(具列十恶五逆四重无因果相)坏僧伽蓝焚烧经藏身四威仪损殇含识盗三宝物及余趣财颠倒邪淫污染梵行污父污母污比丘比丘尼人男人女畜生鬼神等一切男女诳惑三宝谤三乘法言非佛说障碍留难或饮酒食肉无慈悲心或食五辛薰秽三宝或于一切出家人所有戒无戒持戒破戒打骂诃责乃至于一切有情无情作不饶益如是等罪不可数知自作教他见闻随喜对三宝前披陈忏悔齐佛所知不敢覆藏一忏已后永断相续更不敢作愿罪消灭唯愿三宝慈悲证明三遍已语欲入佛海以信为本生在佛家以戒为本故有三归乃至菩萨戒然受五八十戒人如秉烛夜行所见不远受小乘戒如月下游虽未大明犹胜灯烛若受大乘戒如在日中无不晓了能摧八难能免八苦远离生死具足二严四德圆满降伏四魔(云云)。
第五发心者
先当继念十方诸佛为所期果是故经云若能念佛得见佛心佛心复以慈悲为本慈悲乃以弘誓居先是故弘誓为菩提因(具足为说发四弘心)发弘誓已复加四心及成四弘誓一者观于一切众生如佛无异二如国王三如父母四如大家何以故佛为法王是所求故心佛众生三无别故王居国尊亲在家尊大家复为下类中尊生因中于果上想故若不尔者何能度人为度众生立余三誓又复发四种心一者所作功德与共二者愿一切众生过于烦恼生死大海三愿共众生通达一切诸经了义四共众生至于菩提此亦四弘之别名而以利生为本故并俱于众生起想以四弘誓利生为本既发心已三业清净犹如明镜内外清彻堪受净戒以此戒品具足三聚三聚遍收一切法故。
第六问遮者
既能发心建立行相行相不出自行化他自行故上求利他故下化汝等既知发心之相堪能成就满足四弘此但现在身心发趣若有遮难戒品不发梵网经云若有七遮不应为受我今问汝当如实答若不实答徒苦自他无所克获虚称菩萨则为欺诳一切众生负心诳佛枉受利养汝不曾出佛身血不(应答云无)不杀父不不杀母不不杀和上不不杀阿阇梨不不破羯磨僧不不杀圣人不若无七遮堪得受戒应起专注心发殷重心今此方欲汝等授戒发戒品心若能专志如仰完器则有所克一念差违犹如覆器必无所成然此戒者无有形色而能流注汝等身心尽未来际成就大果而于尔时无所觉知尚若有形入汝身时常作天崩地裂之声故须系念不得余觉及余思惟(须具为说缘境为发戒缘也)。
第七正授戒者
先略示三相次正授戒言三相者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应须广辨三聚广狡偏圆之相以作行者期心之本若不尔者秉法不成小乘亦有三聚名故次正秉法者应语言汝等谛听汝等今于我所求受一切菩萨净戒求受一切菩萨学处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此诸净戒此诸学处过去一切诸菩萨已受已学已解已行已成未来一切诸菩萨当受当学当行当成现在一切诸菩萨今受今学今解今行当来作佛汝等从今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犯能持不(三问三答)第一遍时应语言十方法界一切境上微妙戒法悉皆动转不久应当入汝身中第二遍凡次即语云此妙戒法即从法界诸法上起遍虚空中集汝顶上微妙可爱如光明云台第三遍初复应示言若更一遍此妙戒法入汝身中清净圆满正在此时纳受戒法不得余觉余思令戒不漏第三遍已语言即是菩萨名真佛子故大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
第八证明者
戒师应为受者作白言独弟子(某甲)仰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于此世界一四天下南瞻部州人主地大唐国(某州某县)僧伽蓝中佛像前有数多弟子来于我所求受菩萨戒竟我已为证明唯愿诸佛为亦作证明(三说)请诸菩萨亦如向说(三说)。
第九现相者受者
既有三品之心相现亦有三品不同所谓凉风异香声光明种种异相于十法界此相现时彼诸菩萨各问彼佛何因缘故有此相现彼佛答彼菩萨言此相现(某方某界某国某处)有众多佛子于师处三说求受菩萨戒竟今请我等而作证明我为作证故有此相彼诸菩萨各各欢喜咸相语言于如是等极恶处具足如是猛利烦恼恶业众生能发如是极胜之心甚为希有深生怜愍乃于汝等起于坚固梵行之心十方菩萨尚发是心是故汝等宜应至心守护禁戒不惜身命勿令毁犯上品相者上风上香光明等中下准此唯佛能了余无能知。
第十说相者
谓略陈持犯犹如声闻略说四夷故大乘略陈十种以从易持难识者说应先为说此十总名波罗夷者此是梵音此土往翻名他胜处善法益已名之为自恶法损己名之为他若恶法增损害善法名为佗胜处然论持犯乃至有命一针一草等皆名持犯今从易识妨损处深故随说之(云云)。
若诸菩萨已于戒师所三说求受菩萨戒竟。
(第一)若自杀若教人杀若作坑阱与人非人药施设方便非真菩萨假名菩萨无惭无愧犯波罗夷汝从今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第二)若自盗若教人盗盗人五钱若过五钱(第三)若烧若埋若坏色如是五大五尘若淫人男女诸天鬼神畜生男女作不净行(第四)若非真实非己有自言得禅得解脱得定得九大禅得初信乃至等觉妙觉天龙鬼神来供养我(云云)(第五)若酤诸酒乃至(第六)若说出家在家菩萨言犯十波罗夷中随犯一波罗夷(第七)若自赞己真实所得并毁出家在家菩萨言犯十重中一重罪四十八轻中一一轻罪(第八)若悭法悭财有来求者法不为说一句一偈财不施与一针一草反生骂辱(第九)若嗔一切出家在家菩萨若非菩萨诸天鬼畜忏谢(第十)若谤三宝若增若减若相违若戏论下至一句(一一文若初若后皆初至戒竟后从非真并同初句)。
第十一广愿者
上来受戒但是起行菩萨之仪利他为本是故更须以愿加之师应教言弟子(某甲)等愿以忏悔受戒发心所生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愿法界众生未离苦者愿令离苦未得乐者愿令得乐未发菩提心者愿令发菩提心未断恶修善者愿断恶修善未集佛法者愿集佛法乐利生者愿早利生未成佛者愿速成佛又以功德愿共法界诸众生等舍此身已生极乐界弥陀佛前听闻正法悟无生忍具大神通游历十方供养诸佛常闻无上大乘正法福智资粮自行化他生十方佛前一切佛法速得圆满又以此功德愿共众生从今已往于自行门未得无生忍前永离三恶道身永离下贱身永离女人身永离拘系身常于佛法中清净修诸行于利他门分身十方国土常为众生大知识示其正道令生实果愿众生闻我名者发菩提心见我身者断恶修善听我说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成正觉发愿已礼三宝。
第十二教令持戒者
既得戒已如服良药须知禁忌及以补养自行断恶为禁忌利他修善如补养是故应须具足二持遍修诸善遍断诸恶勤行慈救恭敬三宝(云云)于一一行悉须以愿而加护之常思满足四弘之愿六度四等不离刹那以妙观门融通万境事理具足正助合修圆顿十乘超逾十境。
授菩萨戒仪(终)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