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8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85
辰三、辨驱摈(分二科) 宿一、权时驱摈
若诸有情有下中品应可驱摈过失违犯,菩萨尔时为教诫彼及馀有情,以怜愍心及利益心权时驱摈;后还摄受。
这是调伏有过这一科的,第一科总标,第二科释类,释类分三科,第一科举诃责,第二科例治罚,现在是第三科「辨驱摈」。「若诸有情有下中品应可驱摈过失」,看这前后的文的意思,若是有了过失,那麽菩萨第一个办法就是诃责,那麽第二个是治罚,诃责他若是不改,不肯改过,那麽是治罚。如果治罚也无效的话,就是驱摈了。这裡分两科,第一科是「权时驱摈」。
「若诸有情有下中品」,假设菩萨所摄受的补特伽罗有下品、中品,「应可驱摈」,他下中品应可驱摈的过失违犯,不是上品,是属于下品、中品的过失,违犯了这样的过失,怎麽样处理呢?「菩萨尔时为教诫彼」,这个时候菩萨为了教诫他,教他改过迁善。「及馀有情」,以及其他的所教化的有情,那麽「以怜愍心」,这先说菩萨内心的清淨,处理事情的时候,表现于外的事情先不说,先说菩萨的内心是怜愍心,就是你有这样的过失就是有罪过,你若不肯改的话、不肯忏悔的话,你将来可能有苦恼的果报,这是可怜愍的事情。「及利益心」,还有饶益他的心,希望他离苦得乐,这叫利益心;那麽这是菩萨内心是这样。那麽表现于外的行动呢,「权时驱摈」,就是暂时地把他驱逐了;这个摈,实在就是弃捨了他。「后还摄受」,过一个时期呢,菩萨还会引导他来到僧团裡面。那麽这是「权时驱摈」这一科,下面是「尽寿驱摈」。
宿二、尽寿驱摈
若诸有情有其上品应可驱摈,过失违犯,菩萨尔时尽寿驱摈,不与共住、不同受用;怜愍彼故不还摄受,勿令其人于佛圣教多摄非福;又为教诫利馀有情。
「若诸有情有其上品应可驱摈,过失违犯」,那麽他的违犯的过失是特别严重了,是属于上品的。我们昨天有讲过,那个上品的过失是什麽呢?就是高慢心违犯过失,就是不尊重佛法,对于佛法僧都有高慢心。这个戒就属于法裡面的事情,犯了戒无所畏的事情,他一点恐惧心没有,也就是没有因果观念。若是有这样的严重的过失的时候,「菩萨尔时尽寿驱摈」,就是尽形寿的把他驱逐了,这一生都不摄受他了。「不与共住」,永久也不和他同在一个羯磨的界内居住了,「不同受用」财法。「怜愍彼故不还摄受」,这个这一生中菩萨都不会再去摄受他,但是菩萨内心还是慈悲他的。「勿令其人于佛圣教多摄非福」,为什麽这麽严重的处理这件事呢?意思就是不要叫这个人在佛的圣教裡造了很多的罪过,所以就这样处理。「又为教诫利馀有情」,菩萨这样做法,这个权时驱摈、尽寿驱摈,不但是教诫那个当事的人,也还是要利益其馀的众生的,其馀的众生看见这个情形也就不敢犯过了。看这个《披寻记》:
「若诸有情有下中品应可驱摈过失违犯等者:谓若有情于所遮止开许法中数数轻慢而毁犯者」,假设有这样的补特伽罗,于所遮止的罪过的事情数数的去造,去做这些罪过的事情;若有情于所开许的事情不肯做。那麽开许的事情那就是善法,遮止的事情就是恶法。有罪过的事情不要做,有意义、有功德的事情才可以做。然而这个有情对于善恶没有信心,不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数数轻慢而毁犯者」,轻慢这件事,「是名应可驱摈过失违犯」。
「此由所犯下中上品成二差别」,那两种差别呢?「一、权时驱摈后还摄受」,过一时期以后又会来引导他,还会摄受他的。「二、尽寿驱摈不还摄受」,就这一生中就不再和他有来往的关係。「菩萨于彼以无染浊无有变异亲善意乐」,菩萨处理这个事情,菩萨本心没有染浊的、没有污染,没有污染就是没有烦恼。那麽或者是有般若波罗蜜,那就是离一切相的境界了,不是有所得的境界,无染浊。「无有变异亲善意乐」,菩萨对于这个众生还是有亲善的心情,这个心情还是不变异的,永久是和他亲善的。用这样的心情呢,「如法驱摈」,就是依法驱摈他。那麽这应该是在戒律上有规定的,那麽一个寺院裡面、一个僧团裡面,它也有个规则的,共住的规则的,那上面也会规定出来的。那样子所以要驱摈的时候,就是以法来驱摈。「名怜愍心」,这个怜愍心就是这麽讲。
「又为令馀有情知所教诫遮不应行,易可共住」,又菩萨这个威德力、慈悲心,使令其他的所教化的众生知道所教诫的事情,这个事情不可以做,遮不应行,那麽他们也就能够随顺依教奉行。「易可共住」,那麽彼此就容易共住。这样子嘛,共住,「而驱摈彼」,就是把那个有严重过失的,把他驱摈了他,使令其馀的有情容易共住,不然他在裡面捣乱,也影响别人用功修行,所以「易可共住而驱摈彼」。「名利益心」,这样说这个利益心是指没有被驱摈,而能够用功修学圣道的人,使令这些人安心办道,那麽这叫利益心,这麽讲。「是故驱摈亦教诫摄」,这样说呢,这样解释,这个驱摈,驱逐了那个人,同时也就教诫了没有被驱摈的人。「如文中说为教诫彼及馀有情」,那麽也教诫被驱摈的,也教诫没有驱摈的。「复说又为教诫利馀有情,随应当知」,这也就应该知道,这个驱摈有教诫的意思在内的。
盈十一、示现神通(分二科) 昃一、总标
又诸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现神通力;或为恐怖,或为引摄。
「又诸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现神通力」,一共是十一科,现在是第十一科。前面是第十科「调伏有过」,现在是第十一科「示现神通」,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又诸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现神通力」,显现出来他的神通力量,用这样子来利益众生的。那麽这个菩萨一定是有禅定的功夫,不然是不能现神通的。这个现神通目的何在呢?「或为恐怖,或为引摄」,就是这两个目的。那麽这就是「总标」,下面「释类」,分两科,第一科「为恐怖」;又分两科,第一科「令离恶」。
昃二、释类(分二科) 辰一、为恐怖(分二科) 宿一、令离恶
谓为乐行诸恶行者,方便示现种种恶行诸果异熟。谓诸恶趣,小那落迦、大那落迦、寒那落迦、热那落迦,既示现已而告之言:汝当观此,先于人中造作增长诸恶行故,今受如是最极暴恶辛楚,非爱苦果异熟。彼见是已,恐怖厌患,离诸恶行。
「谓为乐行诸恶行者」,为什麽要现神通呢?这是说,因为有的补特伽罗就欢喜做恶事,「乐行诸恶行」,你说他没有效,那怎麽办呢?「方便示现种种恶行诸果异熟」,那麽菩萨那个慈悲心裡面就想出来方便善巧的办法,就想出一个方法来,什麽方法呢?「示现种种恶行诸果异熟」,就是用神通力现出来,现出来,你做种种的恶事的时候将来会得到这样的果报。这个「果」就是「异熟」,这个异熟逐渐的变异才成熟的、才得果报的,不是一下子就得果报。菩萨用神通力显现出来受恶报的境界,说是你若做恶事你就得这个果报。
这个怎麽现法呢?现出什麽样子呢?「谓诸恶趣,小那落迦」,现出诸果异熟受恶报的境界,那麽就是三恶道,是「恶趣」。或者是若单指地狱来说,就是小那落迦,那落迦就是地狱,小地狱。「大那落迦」,大地狱。还有「寒那落迦、热那落迦」,就是寒冷的地狱,还有很热、炎热,这是勐火的地狱。
这个我现在又想起来一个事情,有一个年纪也很大的老法师他死掉了,这个法师我是认识他的,他死了以后,我做一个梦,这个好像是个停车场,很多的车,就像是一个大的safeway前面有个停车场,就是类似那个情形,那个中间有个房子,我也不知怎麽回事呢,就从那裡就进去,进去就看见那个老法师在那裡坐着,我进去他不看我,但是我到那裡冷得很厉害,很冷很冷的,我就从那裡走出去了,就是做这个梦。这是做梦,梦这麽一个境界。
这上有寒那落迦、有热那落迦。在经上说寒那落迦是冰,寒冰,寒冰地狱。热那落迦,就是勐火地狱。
我做这个梦,如果再解释的话,老法师他在寒地狱裡头,因为和他认识嘛,他有时候还来同我谈谈话的,这个法师是有学问的人,那麽有可能认识,他忆念我,让我给他念经迴向,也可能有这个意思。
「既示现已而告之言」,菩萨神通力示现以后就对他说了:「汝当观此,先于人中造作增长诸恶行故,今受如是最极暴恶辛楚,非爱苦果异熟」。菩萨现这个神通力,由神通力现出来这种恶果报的境界,然后还要加以说明,就对这个好行恶行的人说了。「而告之言:汝当观此」,你应该注意看一看。「先于人中造作」,说是现在在地狱裡受苦的人,他在以前他在做人的时候,「造作增长诸恶行故」。这个「造作增长诸恶行」这句话怎麽讲?这个有点意思的,这句话。有的人造作恶事不增长,有的人造作恶事增长,这是有点差别的。怎麽叫做增长?怎麽叫做不增长呢?就是不欢喜做这件事,但是也做了,那个这个罪过它不增长。你若欢喜做这个恶事,做完了以后,这个恶事它要增长,因为你欢喜还想做,所以增长。
「造作增长诸恶行故,今受如是最极暴恶辛楚」,现在他下了地狱去了,下了恶趣裡面,受这麽多最极、最暴恶、最辛楚、最苦恼的不可爱的苦果异熟。「彼见是已,恐怖厌患」,那个好行恶行的众生看见了这个境界的时候,心裡面就害怕了、恐怖了,就厌恶这个恶事,对恶事有厌恶心了。有厌恶心以后呢,「离诸恶行」,再不做了,远离这个恶事,不做恶事了。那麽这就是菩萨现了神通有了成效,这个众生是不敢做恶事了。
宿二、令生信
复有一类无信有情,菩萨众中随事故问,彼作异思拒而不答。
第一科是「令离恶」,这一科讲完了,下面第二科「令生信」。复有一类对于佛法没有信心的补特伽罗,这个补特伽罗他还是在菩萨所摄受的众生裡面,这个团体裡面。这个团体裡面呢,菩萨当然知道这个众生他内心的思想有问题的,所以菩萨就在大众之中,就是故意地「随事故问」,随当时的情况就提出一个问题,故意地来问他。「彼作异思拒而不答」,他这个人得到了,或者是阿闍黎,或者是亲教师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内心裡面有个不同的想法,认为这个问题没有什麽意思、没有价值,我就不回答你,彼做异想。「拒而不答」,拒绝这件事不回答。那麽这当然也有一个高慢的意思在裡面。看这个《披寻记》:
「复有一类无信有情至拒而不答者:谓于圣教怀憎嫉者」,这是指那个人对于佛法没有信心,反倒是不高兴、憎恨佛法的这个人,「是名无信有情」。「菩萨为欲令彼得清淨信」,菩萨知道嘛,菩萨一入定就知道这个众生对于佛法没有信心,但是他还是有因缘来到佛法裡面来,这时候菩萨想要令彼对于佛法生起清淨的信心。「于大众中随所应知一切事相故兴问覈」,故意地提出问题来问他、来考验他。这个「覈」是考验的意思。「是名随事故问」,这句话这麽讲。
「由彼有情怀增上慢」,由于那个有情他的心情是有高慢心,认为你们这些人都是迷信,他是有智慧的人,认为这都是迷信,就瞧不起这些人了。「为增上慢所执持故」,他那一念明了性的心被这个高慢心控制住了,他不能从高慢裡面解脱出来,所以说执持故。「憎背圣教起别异解」,他不高兴佛法,你所提出的问题他不能在正面的去理解,他偏要有个怪异的解释。「于菩萨问拒不领受」,不接受。「亦不酬答」,也不回答这些问题。「是名异思拒而不答」,这麽解释。
菩萨尔时或便化作执金刚神,或复化作壮色大身巨力药叉,令其恐怖;由是因缘捨慢生信,恭敬正答。其馀大众闻彼正答,亦皆调伏。
「菩萨尔时或便化作执金刚神」,菩萨是想要教化这个人,这个人为增上慢所执持,作异想而不回答,这时候菩萨怎麽办呢?「菩萨尔时或便化作」,或者是立刻地,「便」或者就是立刻地,就化出来一个执金刚杵的神。「或复化作壮色大身」,或者是变化出来一个他的这个身形特别强壮,令人恐怖的一个大的身体,这麽一个人。「壮色大身巨力药叉」,身体很高大,力量很大的一个药叉鬼。现出来执金刚神也好,或者现出来这个巨力的药叉也好,「令其恐怖」,使令这个拒而不答的人一看见这个境界他害怕了。「由是因缘捨慢生信」,由于菩萨这样善巧方便的因缘,他弃捨了高慢心,他就对于佛法有了清淨的信心。「恭敬正答」,这时候不敢轻慢了,对于菩萨有恭敬心,就是恭恭敬敬地回答这个问题。「其馀大众闻彼正答」,还有其馀的大众听说他能正答,「亦皆调伏」,也都是成功了,也都调伏了,不敢起烦恼了。这个可见在僧团的一个团体裡面做一个领导人很不容易,不是容易,这是要有神通才可以,没有神通有什麽办法呢?
辰二、为引摄(分二科) 宿一、令欢喜
或现种种神通变化,或一为多或多为一,或以其身穿过石壁山岩等障往还无碍,如是广说乃至梵世身自在转,现无量种神变差别,或复现入火界定等,或复示现共声闻等种种神通,方便引摄令诸有情踊跃欢喜。
「或现种种神通变化」,这是第二科「为引摄」,分二科,第一科「令欢喜」,就是引摄所化导的众生生欢喜心。这个现神通不只是前面的,还有现出其他的种种神通变化。什麽呢?「或一为多」,或者最初现出一个身形,然后又现出很多的身形来。「或多为一」,多而后又变成一个。「或以其身穿过石壁山岩等障往还无碍」,这个石壁,或者是山岩,这个高山、岩石都是有障碍的,但是这位菩萨现神通呢,能从那裡通过去没有障碍,「往还无碍」,没有障碍。「如是广说乃至梵世身自在转」,就像这些神通广说呢,还有很多的事情。乃至到梵天,这个菩萨的身体能自在地来往。「现无量种神变差别」,就是菩萨能现出很多种的神通变化。
「或复现入火界定等」,「现无量种神变差别」就是什麽呢?这底下解释出来一点。「或复现入」,这个菩萨现入火三昧;这个火三昧就是定,能发出来大火。或现水三昧,各式各样的三昧。「或复示现共声闻等种种神通」,像前面这个都是共声闻,声闻的阿罗汉,有神通的阿罗汉也能现这种神通的。「方便引摄令诸有情踊跃欢喜」,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引导众生生欢喜心。这个在佛法裡面用功修行会有得到这种功力,得到神通变化,这不会徒劳的,所以生欢喜心。
宿二、善安处
诸未信者方便安处信具足中,诸犯戒者方便安处戒具足中,诸少闻者方便安处闻具足中,多悭吝者方便安处捨具足中,诸恶慧者方便安处慧具足中。
「诸未信者方便安处信具足中」,前面是「令欢喜」,这裡是「善安处」。「诸未信者」,菩萨所教化的很多的众生裡面也有没有信佛的人,那麽菩萨现了神通呢,「方便安处信具足中」,那麽善巧方便地把他安置在信具足的功德裡面,就是对于佛法有信心了,这个信心是不可动摇的了。
「诸犯戒者方便安处戒具足中」,这个众生看见菩萨有大神通,这个不是开玩笑,你不听话是不可以,因为菩萨自己不动手,那他现出来一个药叉鬼,你怕不怕?菩萨这样办法,你就不可以再犯戒了,「方便安处戒具足中」。
「诸少闻者方便安处闻具足中」,所教化的众生裡面不欢喜学习佛法,那麽菩萨现了神通的时候,他就不敢不学了,安住在闻具足中。
「多悭吝者方便安处捨具足中,诸恶慧者方便安处慧具足中」,这个恶慧是什麽?是邪知邪见。邪知邪见的人一看菩萨有神通,就不敢邪知邪见了,就要学习佛法开大智慧,所以方便安处慧具足中。这下面看这个《披寻记》:
「或现种种神通变化等者:或一为多,或多为一,显隐神通所摄」,这是显现而又隐藏这一类的神通所摄的,属于这一类的神通。现了多,又隐起来现一;那麽现了一,又现多,有隐有显。「谓从一身示现多身」,这解释这句话,什麽叫做「显隐神通所摄」呢?谓从一身能现出来多的身形。「此由显化胜解想故」,这个现一身而又现多身,这是怎麽回事呢?此由显的神通裡面变化的,这个神通是怎麽回事呢?「胜解想故」,就在禅定裡面他有强大的想的力量,就是他想什麽就现什麽;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现。你若有了禅定,你若学习神通也成功了,那麽现神通的时候一定先要入定,入在禅定裡以后,你内心裡怎麽想就怎麽现,神通就是这麽回事,「由显化胜解想故」。
「或从多身示现一身」,或者原来是现了很多的身体。这个天台智者大师的那个法师,叫做慧思禅师,慧思禅师是一个大修行人,但是这位禅师那个住处的山裡面还要很多的道士,这个道士就来毁谤慧思禅师,说他要造反,就是报告了政府。政府那麽就捉他去了,捉他去呢,派人去捉他去,就看见在这裡有慧思禅师把他捉去了,但是到那裡又看见,到那又看见,都捉到放到牢狱裡头,牢狱裡有很多的慧思禅师在那裡。然后这些人当然就报告了皇帝,哎呀,这是有神通的人,赶快释放!有这个事情。这个,你看这个慧思禅师这个境界啊!所以慧思禅师传、智者大师传都应该要读,那真是不可思议。
「或从多身示现一身,此由隐化胜解想故」,本来是多身,又现出来一身,不是多了,这就是隐的变化胜解想故,而出现这样神通的。「或以其身穿过石壁」,从石壁穿过去;从石壁穿过去,那个石头还是原来样,那裡并没有一个洞。「乃至梵世身自在转,往来神通所摄」,这是一往一来的神通一类的。「如是种种,声闻地中具列其相」,在陵本三十三卷十七页,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即此广说如应当知」,这裡说是广说如应当知,读那裡就知道了。
「或复现入火界定等,炽然神通所摄」,这叫做炽然神通。「谓入火界定,举身洞然」,怎麽叫做炽然神通呢?这个炽,就是火燃烧地很勐、很盛,叫炽然。菩萨若入了火界定。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这叫做界;或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都叫做大,意思是一样的。菩萨如果是入了火界的定的三昧的时候,「举身洞然」。这个入火界定这话怎麽讲?就是以火为所缘境,用火为所缘境。若是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话,你心裡面一想这个火就会现出火,当然也就是前面说「胜解想故」。「举身洞然」,全身都冒火,就是这个意思,都是火。「遍诸身分出种种焰」,这个遍满了全身各部分都冒出来种种的火焰。这个火或者是冒出「青」色的火焰,「黄赤白红紫碧绿颇胝迦色」,颇胝迦就是玻璃,玻璃的颜色,这个火有各式各样的颜色。「如威力品说(陵本三十七卷三页)」,我们也学习过了。
「或复示现共声闻等种种神通」,菩萨现神通,或者和声闻有神通阿罗汉一样,或者现这个神通。「此亦唯说变化所摄」,前面这一段就是属于变化神通所摄的。「如是神通一切静虑以为依止,皆能引发一切」,这些神通不是散乱心可以办得到的,是要以一切的静虑,不是欲界定、也不是未到地定、也不是无色界的四空定,而是色界的四静虑为神通的依止处,你一定入了这个色界四静虑才能现出神通的。「皆能引发一切」,色界四静虑都能引发出来一切的神通。
「修静虑者,若能已善修治磨莹其心」,这个常常欢喜静坐的人,若是他能够「已善修治磨莹其心」,说是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不能立刻就有神通的,你要常常入定,入定就是要磨莹,要能常常修治它。什麽叫做修治?就是磨莹。就像这一个石头是个宝,但有还有泥垢、还有些污染,你要常常磨它,磨莹它。你得了四禅的时候,你对于在禅裡面你有爱、见、慢、无明的烦恼,那你这个神通还搞不好的,你要常常地磨莹、清淨你的心,不要有爱、见、慢、无明的烦恼。「便于种种神通变化随所欲为皆能成办」,你若这样使令内心清淨,才能在种种的神通变化裡面「随所欲为」,随你心裡面欢喜这样子,「皆能成办」,就能够出现这个神通的。「此通声闻及诸外道」,这些神通是通于声闻,声闻也有这个神通,也不但是声闻,就是外道也是有这个神通的。「是故说言共声闻等」,所以这个论文上说「共声闻等」。
「若依菩萨十力种姓所得,当知不共」,若是这位补特伽罗,修行人啊,他若是发无上菩提心,依止菩萨的十力种姓,那是超越了声闻、辟支佛的佛种姓。十种智力的佛种姓所得的神通呢,「当知不共」,那就是不共于阿罗汉,当然也不共于外道。就像天女,她的神通就是阿罗汉所不能及了,就是不共了。「为简此故而标共言」,就是表示所现的这些神通不是这样子,所以就标个共的话。「此中所现种种神通,唯为方便引摄令生欢喜,安置信等功德法中,不说不共神通及馀一切」,不共神通不说了,只是说共的境界。
月三、总结
如是菩萨成就一切种饶益有情戒。
这饶益有情戒一共是十一段,现在这裡面到这裡说完了。「总结」,总结这一段。《披寻记》:
「如是菩萨成就一切种饶益有情戒者:总结前文十一相中如是所说一一差别之相。若诸菩萨行无亏损,行无艰难,是名成就一切种饶益有情戒」,若是菩萨发大菩提心,常常地修止观的话呢,他的功德圆满、没有亏损。而做种种功德很自然、很自在,不感觉到困难,「是名成就一切种饶益有情戒」,这个说完了。
洪三、结名戒藏
是名菩萨三种戒藏,亦名无量大功德藏。谓律仪戒所摄戒藏,摄善法戒所摄戒藏,饶益有情戒所摄戒藏。
「是名菩萨三种戒藏」,前面第一段说住律仪戒,第二段住摄善法戒,第三段住饶益有情戒,这三种戒藏,「亦名无量大功德藏」,每一戒都有无量大功德在裡面。谓律仪戒所摄戒藏,摄善法戒也含摄到无量功德的,饶益有情戒所摄的戒藏。看这个《披寻记》:
「亦名无量大功德藏者:谓能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大果,作诸有情一切义利利益安乐,是名无量大功德藏」,这前面说「亦名无量大功德藏」这句话怎麽讲呢?「谓能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大果」,就是这个菩萨若能够成就这三种戒,那麽你就会得到两种功德:一个是能摄受,一个是能随与。什麽叫做能摄受呢?「无上正等菩提大果」,摄受就是取得。你这三种戒若圆满地修学呢,能取得无上菩提,叫做摄受。「作诸有情一切义利利益安乐」,那叫做随与。菩萨成佛以后,随顺大悲心,能与,能施与众生义利利益安乐,这就叫做随与。「是名无量大功德藏」。
「以要言之,律仪戒」,简略地来说,「律仪戒能安住其心」,安住其心不会做种种恶事。「摄善法戒能成熟自佛法」,你学习摄善法戒能成熟你自身的无上菩提。自佛法,就是无上菩提。「饶益有情戒能成熟有情」,能令众生的善根成熟,可以转凡成圣,在三乘道果裡有成就,叫做饶益有情戒。「如是总摄一切菩萨所应作事,是故说言菩萨三种戒藏,亦名无量大功德藏」。
宙二、广辨授受(分二科) 洪一、从他授(分四科) 荒一、辨授受相(分二科) 日一、明所应(分二科) 月一、正受淨戒(分二科) 盈一、受戒羯磨(分三科) 昃一、受先所作(分二科) 辰一、审求大德
若诸菩萨欲于如是菩萨所学三种戒藏勤修学者,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当审访求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
「若诸菩萨欲于如是菩萨所学三种戒藏勤修学者」,这下面是第二科「广辨授受」。这个自性一切难,自性戒,这个戒一共有九种,第一是自性戒,第二是一切戒。这个一切戒这裡面是分两科:第一科徵,第二科释。释裡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种类,第二科广辨差别。广辨差别裡面就是分三科:第一科是戒相差别,第二科起犯差别,第三科是所学差别。现在第二科、第三科我们还没有到,还在后边,我们现在就是第一科戒相差别。戒相差别裡面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三戒,这一大科已经完了、结束了。现在是第二大科「广辨授受」,说这个事情。这裡面分两科,第一科「从他受」;又分四科,第一科「辨授受相」;又分二科,第一科「明所应」;又分二科,第一科「正受淨戒」;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受戒羯磨」;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受先所作」,就在受戒之前应该做的事情;分二科,第一科是「审求大德」。
「若诸菩萨欲于如是菩萨所学三种戒藏勤修学者」,假设很多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想要对于这个菩萨所学的三种戒藏,「勤修学者」,要精勤不懈怠学习这三种戒的话。「或是在家、或是出家」,菩萨有两类:一个是在家的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一种是出家的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分这麽两类。但是不管是那一类,「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当审访求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你想要学习菩萨三聚淨戒,不管你是在家是出家。那在家呢,或者先已经受了三皈,或者又受了五戒,或者受了十善戒,这些人,那麽就是优婆塞、优婆夷。或者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那麽这些佛教徒,你若想要学习菩萨戒的话,「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你先要学习发无上菩提心,你先学习这个,也应该学习一个时期,那麽你的亲教师应该为你规定功课,你要这样学习,逐渐地你内心发出来无上菩提心了,以后,无上正等菩提的发弘愿已,这弘大的愿,以后,你发了无上菩提心以后。「当审访求同法菩萨」,你应当审慎地、很谨慎地、很诚恳地去访问寻求同法菩萨,同学习大乘无上菩提的菩萨,就是已经受菩萨戒的这个菩萨。而这个菩萨呢,是「已发大愿」,已经建立了无上菩提的愿力。「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这位菩萨有智慧、有神通力,不是一般的人。「于语表义」,这个语表义这句话怎麽讲呢?语是能表,义是所表;能表的语言也就是文字,文字语言是能表,义理是所表的。对于文字语言所表答的胜义,「能授能开」,他能够授与,给你授戒;能够令你开解,能够令你明白什麽是菩萨戒,那麽这也就是有智有力。看这个《披寻记》:
「当审访求同法菩萨至能授能开者:谓若补特伽罗已受大乘菩萨戒律仪法」,这是说假设这个人他已经受了大乘佛法的菩萨戒律仪法,他已经受过,「是名同法菩萨」,他也受了菩萨戒,你也要受菩萨戒,所以叫做同法,同学一样的佛法,也可以名之为同学。「为简不从所馀补特伽罗求受淨戒,故作是说」,说这个同法菩萨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为了简别你受戒不是随从其他的补特伽罗求受菩萨淨戒的,故作是说,所以说这句话「同法菩萨」。这表示他一定是受菩萨戒的,你从他去受菩萨戒,不可以从一个没受菩萨戒的人去受菩萨戒的,这个意思,故作是说。
「又此同法菩萨于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能正教授能正开示,是名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于此菩萨当审访求」,这是说这个意思。这个「为简不从所馀补特伽罗求受菩萨淨戒,故作是说。又此同法菩萨于菩萨法」,这位同学,同学大乘佛法的菩萨,他对于菩萨法藏,就是对于大乘佛法。「摩怛履迦菩萨学处」,摩怛履迦翻个本母,根本的本,父母的母,本母。也有的地方翻个智母,就是它能令你开发智慧,它有这个功能。也就是能够宣扬大乘佛法深义,这样的书,也就是大乘佛法的论,经律论的论。这位「同法菩萨于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菩萨学处」,菩萨法藏摩怛履迦,摩怛履迦是菩萨法藏裡面宣扬深义的论书。这个书是菩萨所学之处,所学的义处。「及犯处相」,及你违犯了菩萨戒的相貌,这些这都属于菩萨摩怛履迦。
「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这个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裡面,也就是菩萨学处裡面,如是如是的文字语言,有如是如是的义,这件事。能诠显是语,所诠显的义。「能正教授」,这位同法的菩萨他能够善巧地、不会有颠倒地、很正确地来教授你,教授你大乘法藏,能教授。「能正开示」,你对于这个菩萨法藏裡面的道理有什麽疑问,他也能够详细地解释,所以能正开示。「是名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于此菩萨当审访求」,你若想学习菩萨三种淨戒,你想要受菩萨戒,你要对于这样的菩萨,你要审慎地、诚恳地。这个「审」有诚恳的意思、也有谨慎的意思。你要各地方去访问、去寻求去,要求这样的菩萨为你授戒,你要做这件事,所以叫做审求大德。下边「乞请从受」。
辰二、乞请从受
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足,如是请言:我今欲于善男子所,或长老所,或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萨淨戒;唯愿须臾不辞劳倦,哀愍听授。
「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你这位发菩提心的菩萨,你若想要受菩萨戒呢,你要对于前面说的「如是等功德具足」,就是他要发无上菩提心,他还「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有这样的功德具足的「胜菩萨所」,超过声闻缘觉的,这样的殊胜的大修行人。怎麽办呢?「先礼双足」,菩萨有双足,你要顶礼。「如是请言」,你先要顶礼,然后就这样请求说了。「我今欲于善男子所」,我现在想要在善男子所。这个善男子,就是指这个同法菩萨说的。「或长老所」,或称这位菩萨为长老。「或大德所」,或者称之为大德。在你这个地方,「乞受一切菩萨淨戒」,乞求慈悲能够让我领受一切菩萨的淨戒。「唯愿须臾不辞劳倦」,我希望大德,一会儿,短少的时间都不怕辛苦。「哀愍听授」,哀愍我这个苦恼人,同意给我授菩萨戒,这麽样的请求。这是请戒。《披寻记》:
「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者:此中功德,约诸菩萨波罗密多六种姓相为论」,他这麽解释。这裡面说的功德这个字,是说什麽呢?「约诸菩萨波罗密多六种姓相」,他有六种波罗蜜多的相貌,那麽就叫做胜德,叫做具足胜德菩萨,就是叫做功德。有布施波罗蜜的相貌、戒、忍、精进、禅定、智慧的相貌,有这种功德,那麽就叫做具足胜菩萨所,就是「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这样说有六波罗蜜的相貌,就叫做功德具足。
「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唯显慧波罗蜜多种姓相」,现在这个文上说「有智有力」的这句话,「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这句话,这句话什麽意思呢?「唯显慧波罗蜜多种姓相」,显示这个菩萨具足慧波罗蜜多种姓的相貌。「指此所说,故言如是」,这文上所以叫做如是。,那麽这地方文上是「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于如是等」,这句话说出来慧波罗蜜多种姓的相貌,其他五波罗蜜叫做「等」,就是这个意思,「等取所馀诸种姓相,故复言等」。「超诸声闻,故说名胜」,这个菩萨有这样功德,是胜过声闻的,故说名胜。「准下文说不应从受,翻知从受应作此释」,下文说你若没有这样的相貌就不应该从受菩萨戒的,不应从受。翻过来就知道从受应作此释,那个具足的胜功德是指六波罗蜜种姓相貌说的。这前面是审求大德,乞请从受,这是受先所作。下面第二科是「受时所作」,分三科,第一科是「供养佛僧」。
昃二、受时所作(分三科) 辰一、供养佛僧
既作如是无倒请已,偏袒右肩,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已入大地得大智慧、得大神力诸菩萨众,现前专念彼诸功德;随其所有功德因力,生殷淨心、或少淨心。
「既作如是无倒请已」,想要学习菩萨三聚淨戒的这个菩萨,「既作如是无倒请已」,既然作了这样一个没有错误的请求以后,「偏袒右肩,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那他以后还作什麽事情呢?偏袒右肩,把右肩露出来,恭敬地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或者香花供养。不但是供养佛,「已入大地得大智慧、得大神力诸菩萨众」,还要供养这些,恭敬供养「已入大地」,就是从初欢喜地开始到第十地,这些入圣位的菩萨,这些菩萨得了大的智慧,就是能见诸法实相的智慧。「得大神力」,他们不但有智慧,也还有神通力。这样有智慧,有神通就是有定,有定有智,六波罗蜜具足的诸菩萨众。「现前专念彼诸功德」,而这个想要受戒的这个菩萨,他心裡面「现前专念彼诸功德」,他的观想之中,在心裡面现出来佛、现出来菩萨。那麽现出来佛菩萨像以后呢,心裡面念他们的功德,忆念佛的功德、忆念十地菩萨的功德。「随其所有功德因力,生殷淨心、或少淨心」。
我们现在的佛教不提倡这件事,不提倡心裡面观想佛、观想菩萨的功德,但是看这个文呢,你要专念彼诸功德,念佛的功德、念菩萨的功德。这个念功德的时候,佛要在心裡面显现,在心裡面现出来佛、现出来菩萨,这叫做现前。
「随其所有功德因力」,就是随你所念的佛的功德因力、菩萨的功德因力,这个功德是因,由因而得果。你若这麽念佛、念菩萨功德的时候就有力量,这什麽力量呢?「生殷淨心」,你念佛的功德,你对佛就生出来特别诚恳的清淨心、恭敬心。你念菩萨的广大功德的时候,他就会有生殷淨心,对于菩萨特别恭敬尊重,生了清淨心。「或少淨心」,或者生清淨心生得很多,或者你乃至到生少少的清淨心。因为你念菩萨的功德呢,你心就清淨;你念佛的功德,你心也清淨。或者是生少少的淨心,这样子。看这个《披寻记》:
「恭敬供养至或少淨心者:谓于十方三世诸佛世尊,以淨信俱胜解俱心」,这个淨信,就是你的心和淨信心在一起、你的心与胜解在一起,所以叫做「以淨信俱胜解俱心」,是这样意思。看这个文,「设诸供具而为供养」,你还要准备很多的供具,香花、或者是光明来供佛,而为供养。「作是思惟」,然后你心裡面要这样思惟,怎麽思惟呢?「若一如来法性」,前面说「以淨信俱胜解俱心」,其实在就是下面这段文的意思也在内的。「作是思惟:若一如来法性,即是去来今世一切如来法性」,就是这个胜义谛,观如来是胜义谛,『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不是胜义谛,要观佛的法性,那就是这个寂灭相。若一如来的寂灭法性,即是过去、未来、现在世一切如来的法性,无差别。
「若一如来制多法性,即是十方无边无际一切世界所有如来制多法性」,制多也叫做支提,翻个灵庙;威灵的灵,关帝庙的庙,灵庙。其实也就是塔,是一样的意思。若一如来制多的法性,即是十方无边无际一切世界所有如来制多法性,都是因缘生法,就都是寂灭相。这个寂灭相十方三世一切佛无差别,在这上是这样意思。「是名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就是这个意思,这样子观想。
若是我们学习了经论的话,那麽你可以念佛的时候,念佛的功德;念菩萨的时候,念菩萨的功德;念阿罗汉的时候,也念阿罗汉的功德。念菩萨的功德,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就是他的功德。这个你这样念以后,还念法性;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都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就是寂灭相,寂灭相就是法性了。念佛的无量无边的功德,也念佛的法性,是这样子念,那麽这就叫做「是名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那麽若是这样子,这就是法供养;那麽另外花果的供养,那是财供养了。
「如说供养诸佛世尊,如是供养已入大地诸菩萨众」,供养佛是这样,然后也这样子供养「已入大地」,就是已入法性的大菩萨众。「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一菩萨法性就是一切菩萨法性,一佛的法性就是一切佛的法性,也是无差别的。「彼诸菩萨成就四无碍解」,念菩萨的功德,菩萨有什麽功德?菩萨有四无碍解,这个四无碍解就是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还有词无碍解、还有辩才无碍解,这个有四种无碍解。「彼诸菩萨成就四无碍解,智最胜故」,成就四无碍解的智慧,这个智慧非常的殊胜。我们在《华严经‧十地品》上看,第九地菩萨才成就四无碍辩,四无碍解。这可见这个四无碍解,我看也是很高深的境界,「四无碍解,智最胜故」。「由是说言得大智慧」,所以因此而说菩萨得大智慧。「成就六种神通威力最胜」,这些大菩萨也成就六种神通,前五通之外,还有漏尽通,因为他也断烦恼了。成就神通,威力也是最殊胜的。「由是说言得大神力」,因此而说他有得大神通力。
「诸佛功德随其名号略有十种」,说念佛的功德,那随佛所有的十种名号来说呢,那麽他的功德有十种。「谓如来等」,如来、应供、正遍知…,一共十种。「如菩提品释」,佛的十号怎麽样解释呢?如〈菩提品〉有解释。「陵本三十八卷三页」,我们在那裡学过了。
「菩萨功德从其最初极欢喜地乃至最后住法云地」,念佛的功德就念佛的十号,这就是佛的功德;那念菩萨功德怎麽念法呢?从其最初的极喜地,旧的翻译叫欢喜地,新的翻译叫极喜地。「极喜」,实在就是他见到第一义谛心裡欢喜,所以称之为极喜地。「菩萨功德从其最初极欢喜地乃至最后住法云地」,第十是法云地。「展转修习证得成满」,这个成十地菩萨,辗转由初地辗转的到二地,由二地辗转的到三地,乃至到第十地,最后住法云地,展转修习证得成满。「随应当知彼差别相」,随其所应,十地各有各的差别相,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彼此不是完全是一样的,随应当知彼差别相。「如住品说」,这个十地菩萨的功德就像〈住品〉说的,〈住品〉我们还没有学,还在后边。
「于佛世尊及诸菩萨彼彼功德专心忆念明了而转」,这个菩萨受菩萨戒的时候,你初开始的时候跪在那裡,对于佛世尊的功德、对于诸菩萨的功德,佛的功德、菩萨的功德,彼彼的无量无边的功德。「专心忆念明了而转」,你要专一,不要散乱,要忆念佛的功德、忆念菩萨的功德。心裡面明明了了地这样忆念,叫做明了而转。「如现在前;是名现前专念彼诸功德」,就像佛现在你面前似的、就像菩萨现在你面前似的,你要忆念佛菩萨的功德。这是「于佛世尊及诸菩萨彼彼功德专心忆念明了而转」,忆念的时候心裡面非常地明了,这样子念佛、念菩萨,「如现在前」,就像佛、菩萨现在你面前一样,是名现前专念彼诸功德。这可见,在受戒之前要学习菩萨戒,同时也要学习〈十地品〉,乃至到修佛的功德,你都要学习的在心裡面能忆念、能够观想的,这样才可以。是名现前专念彼诸功德。
「缘彼功德极作念已」,你在观察彼佛、彼菩萨功德,「极作念已」,就是很大的念力在念佛、菩萨的功德,极作念已。「于尔所时彼境界力能为依因」,于那麽多的时间之中,「彼境界力」,就是那个功德力,功德的境界。「能为依因生起殷重淨胜解心」,他那个境界能为你作依止处,能作因,能生起殷重淨胜解心。你对于佛、对于菩萨就能够生起殷重,就是特别诚恳恭敬的心,和清淨的胜解心。这样的心呢,由于你念佛的功德、念菩萨的功德,自然地会生起,是这样意思。你若只是念名号,就不容易知道佛、菩萨的功德。「缘彼功德极作念已,于尔所时彼境界力能为依因生起殷重淨胜解心,下至或生少分淨心」,那段文的最后「生少分淨心」。「由是说言随其所有功德因力生殷淨心,或少淨心」,或者生很多的淨心,或者生一少分的淨心,也很好了。
辰二、礼请受戒
有智有力胜菩萨所,谦下恭敬膝轮据地,或蹲跪坐,对佛像前作如是请:唯愿大德,或言长老或善男子,哀愍授我菩萨淨戒。如是请已,专念一境长养淨心,我今不久当得无尽无量无上大功德藏;即随思惟如是事义,默然而住。
「有智有力胜菩萨所,谦下恭敬膝轮据地」,这是第二科「礼请受戒」,前面是「供养佛僧」,下面是「礼请受戒」。有智有力的胜菩萨所,「谦下恭敬」,你这位受菩萨戒的人,秉受菩萨戒的人,对于有智有力胜菩萨所,你要谦下,你不要高慢,你要生恭敬心,然后「膝轮据地」,你这个膝盖,膝盖算是个圆的,所以称之为轮。「据地」,就是依地为依止处。或者是蹲跪坐,或者是蹲在那裡,或者跪在那裡坐。「对佛像前」,如果佛灭度,就只有在佛像前。「作如是请」,你要这样子申请,这样请求。「唯愿大德,或言长老或善男子,哀愍授我菩萨淨戒」,要哀愍我,传授我菩萨淨戒。「如是请已」,就是这样说完了以后。「专念一境」,你心裡面不可以散乱,专念一个境界,长养你的清淨心;专念一境能长养淨心。什麽叫做一境呢?「我今不久当得无尽无量无上大功德藏」,就这样念,我现在时间不是很久了,我就能够获得无穷尽、无量无边际、无上,不能再比它高了,那个大功德藏我就得到了。「即随思惟如是事义」,你就随顺这句话的意思去思惟,思惟如是义。「默然而住」,不要出声音,默然地住在那裡。看这个《披寻记》:
「专念一境至默然而住者:此中一境,谓于欲界心一境性」,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这麽解释。这裡面专注一境这个境是欲界定,欲界的心一境性。「数数随念令心相续专注一境故」,数数的随念,数数是一次一次地,随念这一境就使令心相续地专注一境而不散乱了。「于先所生殷重淨心或少淨心,令得增长广大展转殊胜」,使令你这个所生的殷重心渐渐地增长广大,「是名长养淨心」,这麽讲。
「随所思惟如是诸功德事所起义想,令心调顺寂静安住彼中;是名思惟如是事义默然而住」。怎麽叫做调顺寂静呢?「言调顺者:谓由令心离外散动」,你心裡面不要在色声香味触上想,不要在外想。「言寂静者:谓由令心离内散动」,你心裡面不要有贪瞋痴各式各样的散乱,不要有这些事情。「依如是义故名默然」,默然是这麽个意思。这是第二科「礼请受戒」,下面第三科「正作羯磨」,正式作羯磨了。分三科,第一科「如法问定」,分三科,第一科是「问答种性」。
辰三、正作羯磨(分二科) 宿一、如法问定(分三科) 列一、问答种性
尔时有智有力菩萨,于彼能行正行菩萨;以无乱心若坐若立:汝如是名善男子听,或法弟听,汝是菩萨不?彼应答言:是!
尔时有智有力的菩萨,「于彼能行正行菩萨」,就是那个求受菩萨戒的人,叫能行正行的菩萨。能修学圣道的菩萨,叫作正行。「以无乱心」,这位有智有力的传戒的菩萨,他心裡面不乱。「若坐若立」,这位传戒的菩萨,或者坐在那裡,或者立在那裡。「而作是言」,就这麽说。「汝如是名善男子听」,你叫什麽名字,这位善男子你要注意。「或法弟听」,或者称之为法弟。那麽传戒的菩萨是先学习佛法,所以那麽就是哥哥了;后学习佛法,就叫做弟弟。「汝是菩萨不?」,这叫做「问答种性」,你是菩萨种性吗?是这个意思。「彼应答言:是!」,这个求受戒的菩萨应该说「是」。这是「问答种性」,你要承认你是菩萨,菩萨种性。下面第二「问答发愿」。
列二、问答发问
发菩提愿未?应答言:已发!
「发菩提愿未?」,那个传戒的菩萨问他:你发无上菩提心没有?「应答言:已发!」,已经发了,发了无上菩提心了。
列三、问答受戒(分二科) 张一、举初说
自此已后,应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弟,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受诸菩萨一切淨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淨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淨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不?答言:能受!
「自此已后,应作是言」,这下面第三科「问答受戒」,分二科,第一科「举初说」。「自此已后,应作是言」,应这麽说。「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弟,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你很伟大!想要在我这裡受这个菩萨戒一切的学处,一切菩萨戒。「受诸菩萨一切淨戒」,你要求秉受诸菩萨的清淨戒法。什麽戒呢?「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聚淨戒。
「如是学处,如是淨戒」,这个三聚淨戒是菩萨所学处、是菩萨的淨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过去世已经具备了这件事,具足了这件事。「未来一切菩萨当具」,将来他会具足。「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普于十方世界现在的这一切菩萨,现在具足了这个菩萨戒。
「于是学处、于是淨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对于这个菩萨所学处,菩萨所学的境界,是过去的一切的菩萨已经学习了,用无贪瞋痴的清淨心学习这个菩萨戒,成就无量功德。「未来一切菩萨当学」,将来的一切菩萨他们将来会学习。现在一切菩萨现在在学习。
这个地方呢,我们就由于前面讲这个三聚淨戒的时候,应该是得到一点理解。这个菩萨戒,这个声闻比丘戒、比丘尼戒,那麽戒是戒,定慧,定是定,慧是慧。受完了比丘戒、比丘尼戒,当然也应该学戒,而后还要学定、学慧。但是菩萨不是这样意思!菩萨所学的戒,戒裡面也就有定、有慧,所以受了戒以后一直地要学习,一直地学习这个戒、学习定、学习慧。所以未来一切菩萨当学,过去、现在、未来菩萨都应该学习这个所学处的。
「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不?」,这个传戒的菩萨问这个受戒的菩萨,你能不能受呢?能接受吗?「答言:能受!」,是能接受。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例中后」。
张二、例中后
能授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能受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答。
「能授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这个传戒的菩萨还要再问前面这个文,一共说三遍,亦如是说。「能受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答」,能受!
宿二、启白请证(分三科) 列一、结前
能授菩萨作如是问,乃至第三授淨戒已;能受菩萨作如是答,乃至第三受淨戒已。
「能授菩萨作如是问,乃至第三授淨戒已」,这是第二科「启白请证」。这个传戒的菩萨「启白」,就是向十方诸佛报告这件事,然后要请十方诸佛作证明,这叫「启白请证」。分三科,第一科是「结前」。「能授菩萨作如是问,乃至第三授淨戒已;能受菩萨作如是答,乃至第三受淨戒已」,这是结束前文。下面第二科「正显」,分二科,第一科是「礼佛启请」;分二科,第一科「举初说」;又分二科,第一科「启白」。
列一、正显(分二科) 张一、礼佛启请(分二科) 寒一、举初说(分二科) 来一、启白
能受菩萨不起于座。能授菩萨对佛像前,普于十方现住诸佛、及诸菩萨恭敬供养。
「能受菩萨」,这个要请求受戒的菩萨,「不起于座」,他不要在他那个座位上立起来,应该还是跪在那裡。这个能授的菩萨,传戒的菩萨对佛像前,「普于十方现住诸佛、及诸菩萨恭敬供养」,菩萨也做这件事。看这个《披寻记》:
「普于十方现住诸佛及诸菩萨恭敬供养者:住现在世成等正觉,或入大地」,就是得无生忍的这些大菩萨。「是名现住诸佛及诸菩萨」,这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是现在住世的佛和这些证悟法性的菩萨,这麽样解释。「问;此中唯说现住不通三世」,没有说过去、也没有说未来。「何故与前有别?」,和前文是说过去、未来、还说现在,这裡只是说现在,有什麽差别呢?「答:前说专念功德,故通三世」,前面说菩萨要念佛的功德,那当然是佛佛道同,念一佛的功德,一切佛的功德都是一样的,所以通于三世。「一切功德平等平等无差别故」,一切佛的功德是平等无差别,所以通于三世。「此说启白请证,故唯现住」,这裡是启白报告,那麽请佛证明,所以唯独是对现在住世的佛菩萨,现在的。「非于过未为作证故」,不是指过去佛、未来佛来作证明,不是这样子。
顶礼双足,作如是白:某名菩萨今已于我某菩萨所,乃至三说受菩萨戒;我某菩萨已为某名菩萨作证。
「顶礼双足,作如是白」,那麽这个传戒的菩萨呢,他是「能受菩萨不起于座」,这个传戒的菩萨对佛像前,「普于十方现住诸佛、及诸菩萨恭敬供养」,那麽顶礼双足。那这个传戒的菩应该内心的观想,就是顶礼佛菩萨的双足,「作如是白」,这样子向佛报告。「某名菩萨」,就是某某名的这位菩萨。「今已于我某菩萨所」,在这裡。「乃至三说受菩萨戒;我某菩萨已为某名菩萨作证」,证明这件事,他是发心受菩萨戒了。看这个《披寻记》:
「我某菩萨已为某名菩萨作证者:谓于某名菩萨已正寻求大乘种姓」,这个传戒的菩萨已经对这个求受淨戒的菩萨,已经问了「你是菩萨否?」,这就是寻求种性了。「及已发大愿」,他已经发无上菩提愿。「于菩萨藏摩怛理迦菩萨学处已正为说令其听受」,这个传戒的菩萨对这个佛是这麽说,说「作证」的这句话已经有这个意思在裡头,已经给他解释了菩萨戒的意义,或者正为说令其听受。
「观察于彼堪受菩萨淨戒律仪,是故三说为授淨戒;彼已三说答言能受,是名菩萨为作证事」,为作证事有这个意思的。前面是「启白」,第二科「请证」。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