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15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15

 

  寅二、释合说(分二科) 卯一、约处所等辨

  由前掉举、与此恶作处所等故,合说一盖。

  这个五盖裡边第三个是惛沉睡眠盖;惛沉和睡眠是两回事, 但是也有合在一起说的这个事情,这是讲过了。这个第四盖是掉举恶作盖,掉举和恶作也两回事,但是现在把他合在一起说,所以这是第二科「释合说」。前边的「别辨相」说完了,现在解释合说。合说裡面分二科,第一科「约处所等辨」,就是生起的处所,生起掉举恶作的原因是相等的,因此而合在一起说,是这样意思。

  「由前掉举、与此恶作」前边说修止观的人,修止观的时候止观不修心裡面打妄想,这是掉举。这个掉举和这裡说这个恶作,恶作就是后悔的意思,不高兴所作的事情;就是当时我是愿意做,做完了以后,后悔不高兴这样做,这叫作「恶作」,厌恶他所做的事情。这两种过失的原因是一样的,所以叫「处所」,就是发起这种过失的地方是相等的,因此「合说一盖」,就是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障,叫做「掉举恶作盖」。

  《披寻记》三五四页:

  由前掉举至合说一盖者:掉举恶作,皆以亲属等所有寻思及曾所经戏笑等念为食。即此处所为因,能生掉举恶作,由是说言彼处所等,故此二种合说一盖。

  「由前掉举至合说一盖者:掉举恶作皆以亲属等所有寻思」,亲属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等。「及曾所经戏笑等」,就是过去曾经验过的这些戏笑的事情。「等念为食」就这些妄想为掉举恶作的食,就是它的营养,你这样做就能增长你的掉举和恶作,能加强你这件事,「即此处所为因,能生掉举恶作,由是说言彼处所等,故此二种合说一盖」。

  卯二、约处所不等辨(分二科) 辰一、辨恶作差别(分二科) 巳一、非处恶作

  又于应作不应作事,随其所应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云何我昔应作不作、非作反作。除先追悔所生恶作,此恶作缠犹未能捨。

  这是第二个原因「约处所不等」、不一样,来辨别它是盖,合说一盖。分二科,辰一「辨恶作差别」,辨这恶作的不同。

  「又于应作不应作事」又这个修行人,这个坐禅这个人,他对于过去的时候应该作的事、不应该作的事,他后悔了。「随其所应」随这两种事情所适合的,「或已曾作或未曾作」,或已经作过不应该作的事,那麽就后悔了;或未曾作应该作的事。这当然都是事后的分别心,事后在分别:哎呀!这件事我应该作、我没有作!后悔。或者是不应该作、我当时煳涂作了,后悔!「心生追悔」,他心裡面发动「追悔」,「追」就是向前追,就是后来的时候悔恨了,这样意思。

  「云何我昔应作不作、非作反作」,这就是后悔的相貌;我怎麽这麽煳涂呢?我以前那个时候应该作、但是我没有作,这个悔恨自己。「非作应作」不应作的事情我反倒是作了,他在后悔;心裡面不高兴,自己恨自己。「除先追悔所生恶作,此恶作缠犹未能捨」,这「除先」这是另一回事,就是除掉以前「追悔所生」的这个「恶作」,这件事除掉;只说这个「我昔应作不作、非作反作」这一样。那麽这个恶作的烦恼,「犹未能捨」这个修行人,他还没能弃捨,他还是在那悔恨。

  《披寻记》三五五页:

  除先追悔所生恶作等者:前说寻思戏笑等念,种种因缘生忧恋心,恶作追悔,名先追悔所生恶作。除此复有非处恶作,即由应作不作、非作反作之所引发。此现行时未能除遣,名未能捨。

  「追悔所生恶作等者:前说寻思戏笑等念,种种因缘生忧恋心,恶作追悔」,这是「名先追悔所生恶作」,这个「除先追悔所生恶作」是指这个事情说的,就是这个戏笑,除先前说的寻思戏笑等念这个。「除此复有非处恶作,即由应作不作、非作反作之所引发」的这些追悔。「此现行时」,就是这个追悔现行的时候,「未能除遣,名未能捨」,这解释这个意思。

  这是「辨非处恶作」。这下面是第二科「相续恶作」,这是又一种。

  巳二、相续恶作

  次后复生相续不断忧恋之心,恶作追悔。此又一种恶作差别。

  「次后复生相续不断忧恋之心,恶作追悔」,这是另一种后悔的情形。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复生相续」,心里面还生起来「相续不断的忧恋之心」,忧愁苦恼的这种心情、「恶作追悔」这种事情;就是后悔的心一直的相续下来。「此又一种恶作差别」,这是又一种后悔的不同的相貌。后悔,作错了事情应该后悔,但是马上这个问题要解决就算了,不应该继续的后悔;若继续的后悔,这也是障碍自己用功的一种过失。

  辰二、释杂说一盖

  次前所生非处恶作、及后恶作,虽与掉举处所不等;然如彼相腾跃諠动,今此亦是忧恋之相,是故与彼杂说一盖。

  这是第二科「释杂说一盖」,这是辰二。辰一「辨恶作的差别」,现在第二科解释这个杂说的一盖,解释这个杂说一盖的原因。

  「次前所生非处恶作」,就是自己有这种过失的后悔,及后边的恶作;后边的恶作就是相续不断的忧恋这些,那个恶作。「虽与掉举处所不等」,和前边那个掉举的过失,原因是不相等的。「然如彼相腾跃諠动」,可是彼掉举的相貌是腾跃;「腾」是从地面上飞到虚空里面飞腾,「跃」就是跳跃,这个人的身体在跳动。这个是从身相上的不安静来形容内心的不安静,是「浮动」就这个意思。「諠动」是大声说话,这是用说话来形容内心的不寂静。总而言之,是内心里面那个掉举,是因为对于满意的事情心里面悸动、浮动起来,这样意思。「今此亦是忧恋之相」,现在这个恶作也是忧愁执着的相貌,也是令你心不安静障碍修道。「是故与彼杂说一盖」,所以这个恶作就和掉举合在一起说为一个盖,就叫做「掉举恶作盖」。

  丑五、疑盖(分二科) 寅一、于三宝

  疑者;谓于师、于法、于学、于诲及于证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怀疑惑故,不能趣入勇勐方便证断寂静。

  这是说这个「疑盖」;这个五盖的最后一个「疑盖」,「疑盖」也是很厉害。

  这个「疑盖」是「于师、于法、于学、于诲」;这个《披寻记》上解释,「于师」是大师。这个经论上用这种字的习惯,这个「师」若说是「大师」就是佛,称佛为「大师」的;但是这里边也应该包括你的亲教师、包括你的戒师,你学习的这些教授师,都应该在内;对于师有疑惑。「于法」,就是师所教授的法门也有疑惑。「于学」,「学」就是戒律,「应当学」就是戒律,戒应当学;这个「法」就是经论,这两样合起来,就是于经律论有怀疑。「于诲」,就是那个师和经律论合起来,来教诲我们,教诫教授、教导我们,那麽就疑惑「他讲得对吗?」就是这个意思。「及于证中」,说是你这样修学这个无漏的戒定慧能得无生法忍、能得圣道,在这里面「生惑生疑」,生了迷惑、有疑。这个「惑」是不明白,「疑」还有疑心,有多少明白但是又不明白,有多少信心又没有信心,就是这样子疑信参半。这惑和疑还是不一样的,就是对于师长有疑惑,对于法、对于经律论有疑惑,对于师长教诲的这个经律论也是有疑惑,经上说是能够得圣道这件事也有疑惑,「我能得圣道吗?」这就是疑惑。

  这件事在事实上看也是有这个情形,但是我认为有疑惑的人少,是有,有疑惑的人不多;而有信心的人多,我有点感觉。而且我感觉容易有信心的人还特别多,就从这个社会上发现的这些现象上看,容易有信心的人特别多而没有疑,所以使令那个特别有一点小智慧的人能大行其道,这就可以证明人容易有信心。但是这件事也证明,佛法是容易弘扬的,只要你肯弘扬就能够,就能有成效的。就是可惜我们弘扬的少,弘扬的不够。弘扬不够也是情有可原,也不能说不对。我去中国大陆到各庙上去看,就是我看我住在那里多少天,天天都放焰口、拜梁皇忏,这里去看打水陆、水陆大斋。那裡看也是水陆多得很,打水陆、做佛事多的很,但是这件事也不能说不对。就是他要修庙,破坏了不修也不行,这也是一个原因。那麽很多来烧香的人,就在那里拜一拜就走了,没有看见我们这个主持人有一种安排,对来的信众有佛法的教导、教育,不看见、不看见这件事。不看见这件事,还有很多人来烧香,这是怎麽回事情?就是过去世的大善知识的弘扬剩馀的势力,是那麽回事情。而这个天主教、基督教的人,人家不是,他们是很积极的弘扬,他不怕政府逮捕他,他还是去弘扬努力地,而我们佛教就是少,只是有个佛学院。但是在台湾不同,台湾好像好一点,好得多。所以有疑惑是少数人,少数人是什麽人呢?有一点智慧的人才有疑惑,一般的人多数不疑惑。

  「不能趣入勇勐方便证断寂静」,疑惑这件事有什麽不对呢?就是「不能趣入勇勐方便」,这个疑惑障碍他,他不能进步、不能勇勐的去修行「证断寂静」,能证悟真理断除烦恼;断除烦恼心里面就寂静了,证悟真理心里也寂静了。就是没有一切的苦恼使令我们心不寂静;我们有苦恼的时候心不寂静,烦恼来的时候也心不寂静。现在若勇勐精进的修行,一切苦恼断掉了心里寂静,烦恼也断掉了也就寂静。所以这个「证断寂静」是灭谛,「勇勐方便」就是道谛,由道谛证入灭谛,就断除去苦集二谛,那麽就成功了。但是因为有疑惑的关係,就有这个问题,就是障碍了,只停留在苦集上面,而不能入到灭道二谛里面去,不能。

  这个「于师有疑惑」,这是很严重的事情;「于法」、「于学」、于戒定慧、经律论有疑惑,也是很严重的事情;于这个教诲有疑惑,也是很严重。但是我认为这几种严重里边,于师疑惑是最严重;于师疑惑那就不能够听他的教导。若是于经律论有疑惑,于教诲有疑惑,还不是严重,因为你继续不断地学习佛法,你自己会进步,进步你就会不断的修正自己。这教的人你不断的教,也不断的会修正自己;学的人,你不断的学,也能修正自己。就怕你于师有疑惑就不学了,不学了就完全停下来了。

  这个是「于三宝」有疑惑,这样「于三宝」这个「师」当然应该是指佛说;佛、法,当然也包括僧在内。这前边说是「于证」,那应该是对于自己有多少没有信心,应该是这样。这个「于法」、「于学」,这是经律论是「于法」有疑惑,「于师」是于人有疑惑,「于诲」还是人、法,「于证」应该是于自己有疑惑。

  这底下第二段「于世等」

  寅二、于世等

  又于去来今、及苦等谛生惑、生疑,心怀二分,迷之不了,犹豫猜度。

  「又于去来今」,就是过去、未来、现在也有疑惑。就是像前面解释十二缘起、那个无明那里;我于过去是有吗?是没有?于将来还是有吗?死了就完了吗?将来还有?现在是怎麽回事?色受想行识有我?无我?的这些事情。「及于苦等谛」,苦集灭道四谛,这就是法,这和前面也有关涉的地方。「生惑生疑,心怀二分」,心里面有两个;是这样是对呢?是那样是对的?「迷之不了」,迷惑不明了,心里面犹豫不决去推测,是这样子?是那样子?这是疑惑的相貌。那麽这疑惑也还是一样,使令自己不能够安心的修学佛法。

  子二、明食等(分五科) 丑一、贪欲盖(分二科) 寅一、别辨相(分二科) 卯一、食(分二科) 辰一、问

  问:此贪欲盖以何为食?

  这是子二,第二科。前边五盖第一科是「辨彼相」,说明五盖的相貌,这一大科说完了。这第二科「明食等」。这真是要佛菩萨才有这个智慧,能说出这个第二科来。「明食等」分五科,第一科是「贪欲盖」。「贪欲盖」又分两科,第一科「别辨相」。「别辨相」分两科,第一科是「食」,先「问」。

  「问:此贪欲盖以何为食?」我们凡夫谁没有贪欲呢?都有这种障,对于修行上有所障碍。但是这个问题怎麽解决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先说这个食。这个食就像人吃饭,你若吃饭能滋养你的生命有精神,就能发生作用;这个贪欲的烦恼亦复如是,它也有饮食,你若吃这样的饮食,这个贪欲它就兴盛起来,它就是勇勐有力量。那麽就研究这个问题,这里头很有意思的。

  先「问」,底下这是回答。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辰二、答(分二科) 巳一、标

  答:有淨妙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

  这个「食」就是两种饮食;一个是「淨妙相」作饮食,一个是「及于彼相不正思惟」,还「多所修习」,这「多所修习」和这个「不正思惟」有点不同,你一次两次的不正思惟;若是常常的不正思惟,就叫「多所修习」了。这就是贪欲盖的饮食,他能够加强你的贪欲心。这是「标」,底下解释。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释淨妙相(分二科) 未一、举最胜

  淨妙相者:谓第一胜妙诸欲之相。若能于此远离染心;于馀下劣,亦得离染。如制彊力,馀劣自伏。

  「淨妙相者:谓第一胜妙诸欲之相」。这个解释分两科,第一科「释淨妙相」,「淨妙相」又分两科,第一科「举最胜」。

  「谓第一最胜」,这个「第一」就是它超过一切,它是最殊胜的。「胜妙」呢?是别的都不如它叫「胜妙」;它比其他的都强叫「第一」,别的都不如它叫「胜妙」,其实也是一个意思,也是一样。这「诸欲之相」,这一切的色声香味触的相貌。

  「若能于此远离染心」,若是我们修行人,对于这些「第一胜妙诸欲之相」弃捨了染污心,不去爱着不贪欲。「于馀下劣亦得离染」,这个殊胜的你都不染着,那其馀的下劣的、不殊胜的,当然也能远离染污心,那就比较容易了。「如制彊力,馀劣自伏」,就譬如你能制伏、你能打倒那个有力量的人,那个强力的人你能打倒他,「馀劣自伏」,剩馀的劣弱的人自然是你就调伏他了,那就比较容易、不是难事。

  这是「举最胜」,底下未二、「广彼摄」。「广彼摄」;这个分科的人有这种学问,用这三个字来形容这个意思,其实这个就是解释这个「胜」,什麽叫做「第一胜妙」的「诸欲之相」?这个「诸欲之相」究竟是什麽相?就是解释这个意思。「广彼摄」,就把那个「第一胜妙诸欲之相」的那个相详细的说一说,是这麽意思。

  未二、广彼摄

  此复云何?谓女人身上八处所摄可爱淨相;由此八处,女缚于男。所谓歌、舞、笑、睇、美容、进止、妙触、就礼。

  「此复云何?」这里边的意思又怎麽样呢?「谓女人身上有八处所摄可爱的淨相;由此八处,女缚于男」。所谓「八处」是什麽呢?就是「歌」、或者是「舞」、或是「笑、睇、美容」、还有「进止」、还有「妙触」、还有「就礼」,这是八相。这个八相,男人都被女人绑住了。那麽这是第一科,第二科就是「结得食名」。

  午二、结得食名

  由此因缘,所有贪欲未生令生,生已增长;故名为食。

  「由此因缘,所有贪欲未生令生」;众生本来从无始劫来就有贪欲,可是若遇见了这八种事情,贪欲还在种子的时候它还在潜伏在那里没有动,但是若遇见这八种相的时候,那个没生的贪欲在种子的时候这种子就动了,烦恼就生出来,「未生令生」。「生已增长」,这生了还没有停生那里,生了以后又增长,又特别的扩大,力量大起来,这个烦恼越大就不得了了。「故名为食」,这个食是这样意思。这个「为食」的意思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三五六页:

  有淨妙相等者:色等五欲实唯不淨,唯麤非妙,然由相似淨妙相现,是故说言有淨妙相。若于彼相不淨计淨,颠倒思惟,是名不正思惟。即由此故,能令贪欲未生而生,又多串习,能令贪欲生已增长,是故贪欲以此为食,由长养义是食义故。

  「有淨妙相等者:色等五欲实唯不淨」,实在是不淨。「唯麤非妙」是麤劣,并不是好的。「然由相似淨妙相现」,和那个淨妙相似的相貌现出来。我们这个身体里边,不管是男女都是一样,不淨充满,但是有一层皮包起来,这一层皮,于淨相似的清淨;这层皮一包住了的时候,里面那个不淨肉眼再不能见,是这麽回事。「是故说言有淨妙相」,这个淨妙相就是这麽回事,并不是承认它真实有淨妙相,实在这个是凡夫,凡夫就是这样子。这贪心;我们这个心是无记的,有贪的染污的心所控制住了这无记的心的时候,就没有智慧去观察了,就认为是有淨妙,有淨妙相。「若于彼相不淨计淨」,不清淨而心里面思惟执着认为是淨的。「颠倒思惟」,再加上迷惑错误的想法,「是名不正思惟」,这「不正思惟」是这麽意思。

  「即由此故,能令贪欲未生而生」,就是很简单,说起来很明白;于不淨计淨,颠倒思惟,即由此故,能令贪欲没生的而生起。「又多串习」,「多」,这种分别心、颠倒心常是多、不是少数。「串习」是连续不断的这样子去思惟。「能令贪欲生已增长」,这时候贪心会增长。「是故贪欲以此为食,由长养义是食义故」,这个「食义」怎麽讲,是长养的意思,能滋养你,能令你增长、力量广大起来,这也是食的意思。

  卯二、非食(分二科) 辰一、问

  问:此贪欲盖,谁为非食?

  前面是说「食」,现在就说「非食」,这说得非常清楚;为什麽那个人贪心大、贪欲心重,是因为你常常吃东西;你常常的生贪心,贪心就大,说明这个贪心大原因在这里。现在再说这个「非食」,不是食。分两科,第一科「问」。

  这贪欲盖,谁是它的「非食」?就使令它不增长。这是「问」。

  底下回答,分三科,第一科「标」。

  辰二、答(分三科) 巳一、标

  答:有不淨相、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

  就把那个「食」翻过来就是「非食」了。「有不淨相」,你观察它是不淨的;若把那一层皮剥落了的时候,看看里边的心肝脾肺肾有什麽好呢?就是这样,不淨相。「及于彼相如理的作意」,就是真实的去观察,实在是臭秽的。「多所修习」,不但一次的如理作意还不行、还不够;「多所修习」,因为你无始劫来这个不如理作意太久了,所造成的这个贪欲心也很大、很强很强地,所以你想要对治它不能只思惟一次,「多所修习」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不断地重複去思惟,这样子它才能有力量,这个「非食」。这修「不淨观」是这样子,修「无我观」、修「一切法空观」亦复如是,我们总是认为是真实有;这老虎来了,就认为真实是老虎;毒蛇来了,真实是毒蛇,在心里面执着。你观察它是假的,这观察的智慧也要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重複,你怕重複是不行的,是没有力量的,所以要不断重複才能有效。

  这是这个「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

  《披寻记》三五六页:

  有不淨相等者:谓观内外种种不淨作意生时不颠倒转,故名如理。以彼不淨于内于外自能现见去来今世,不过如是不淨法性故。

  「有不淨相等者:谓观内外种种的不淨作意生时不颠倒转」,这「不颠倒」的作意活动起来,就是如理作意活动起来,「故名如理」。「以彼不淨于内于外自能现见去来今世」,你若这样观察内外,你就自然你会知道、「现见」,就是现前就看明白了,现在是这样子、过去也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子。「不过如是不淨法性故」,不会超过这个不淨法性的。若是清淨就超过不淨;实在不是,没有超过,都是不淨;过去也是不淨,未来还是不淨,和现在一样。

  巳二、徵

  此复云何?

  这底下第二科。前面是「标」,这底下「徵」、就是问。

  「此复云何?」这上面说「不淨相、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这话我不懂,你再解释解释,就是这个意思。

  巳三、释(分二科) 午一、观二不淨

  谓青瘀等。若观此身种种不淨、杂秽充满,名观内身不淨之相;复观于外青瘀等相、种种不淨,名观外身不淨之相。

  这底下第三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观二不淨」。

  「谓青瘀等」的不淨相,「若观此身种种不淨、杂秽充满」,这个不清淨不是一种;很多的不淨,「杂」者合也,合在一起的一大堆的臭秽充满在身体里面,「名观内身不淨之相」。「复观于外」,表现于外的「青瘀等相、种种不淨,名观外身不淨之相」,内外两种「不淨之相」。

  这底下第二科「结名非食」。

  午二、结名非食

  由观此二不淨相故,未生贪欲令其不生,生已能断,故名非食。

  「由观此二不淨相故,未生的贪欲令其不生」。「生已能断」,也能停下来,「生已」能停,令其永久也不再生,那麽就是断掉了。「故名非食」,没有长养的意思。

  《披寻记》三五七页:

  若观此身种种不淨等者:观内身中髮、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心、胆、肝、肺、大肠、小肠、生藏、熟藏、肚、胃、脾、肾、脓血、热痰、肪膏、肌、髓、脑膜、洟唾、泪、汗、屎、尿,是名内身朽秽不淨。若观外身青瘀、脓烂、变坏、膨胀、食噉、变赤、散坏、骨锁等相,是名外身朽秽不淨。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六卷二十页)此不淨观,能与贪欲作断对治,是故非食。

  「观此身种种不淨等者:观内身中髮、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心、胆、肝、肺、大肠、小肠、生藏、熟藏、肚、胃、脾、肾、脓血、热痰、肪膏、肌、髓、脑膜、洟唾、泪、汗、屎、尿,是名内身的朽秽不淨」。「若观外身青瘀、脓烂、变坏、膨胀、食噉」,「食噉」就是为禽兽所食噉。「变赤」;「变赤」是什麽呢?就是一块骨头里面的肉都没有、都吃光了,就剩了一个骨头就是「变赤」。还有「散坏」骨头散坏、散了,这裡一个胳膊、那裡一条腿,「散坏」。「骨锁」或者是骨连结起来,这些「骨头等相,是名外身朽秽不淨」。有内不淨、外不淨,常常这样观,熟了这贪欲心就不起了。「如下〈声闻地〉说(陵本二十六卷二十页)此不淨观,能与贪欲作断对治」,能断除这贪欲心,能对治、能消灭这贪欲心,「是故」叫「非食」。

  寅二、简作业(分二科) 卯一、由如理作意

  由于彼相如理作意故、遮令不生,多所修习故,生已能断。

  这是「简作业」,简别作业,是「寅二」。前面说「食」、「非食」,现在简别这个作业。这个「明食等」分五科,第一科是「贪欲盖」,「贪欲盖」第一是「别辨相」,现在第二科是「简作业」。「简作业」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由如理作意」。

  「由于彼相如理作意故」,这个修行人在静坐的时候,有的时候没有盖,这五种盖都没有很顺利;忽然间又有盖了。有盖了的时候怎麽辨呢?你要「如理作意」,就是要修不淨观,就可以对治。若是有盖了以后,这个止观就不能修了,不能修就放弃了,这样是不对的,应该对治它。「由于彼相」由于这个修行人对于彼那个不淨相,如理去作意,「遮令不生」就是遮止这个贪欲心,叫它不要生起。因为你思惟它淨相,这贪心就生起;若思惟不淨,贪就不生起,道理是这样子,事实上也是如此。就是你要把那一念颠倒心转一下,颠倒的妄想转变成如理作意,只要你做这件事就可以了。

  「多所修习故」,常常这样作念修习,那这贪心就「生已能断」,虽然生但是能把它断掉,「生已能断」。

  卯二、由不如理作意

  前黑品中,由于彼相不正思惟故,未生令生;多所修习故,倍更增广。

  这是第二科,「由不如理作意」。前面那个「为食」那就是「黑品」。「由于彼」由于那个修行人一时的颠倒,所以对于那个欲相「不正思惟」,所以烦恼没生起的也生起了,「未生令生」。「多所修习故」,你常常地颠倒思惟,「倍更增广」加倍的,一倍又一倍的增广,烦恼加倍的去增长,增长得很快,「倍更增广」。

  这是贪欲盖的作业,这一科说完了。底下说「瞋恚盖」。

  丑二、瞋恚盖(分二科) 寅一、食(分二科) 卯一、问

  问:瞋恚盖以何为食?

  这分两科,第一科是「食」分两科,第一科「问」。

  第二科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标」。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标

  答:有瞋恚性、有瞋恚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

  这个「瞋恚性」,其实「瞋恚」就是瞋恚心;这个瞋恚心,你常常的动这瞋恚心,瞋恚心就有力量就不容易改变,就叫「瞋恚性」。这「性」有不容易改变的意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性」有不容易改变的意思。「有瞋恚相」有瞋恚的相貌。「瞋恚性」还是心,你心一动了就表现在外边,那就是「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那麽有瞋恚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这个引起你发动瞋心的相,你不正思惟,你没有如理的作意,你常常的思惟这个相,「多所修习以此为食」,那麽你的瞋心愈来愈厉害,就像得到了饮食的人,人就有精神,这道理是一样。

  这是「标」,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分三科,第一科是「瞋恚性」。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别辨(分三科) 午一、瞋恚性

  依于种种不饶益事心生恼害,名瞋恚性。

  「依于种种不饶益事心生恼害」,就是因为你接受,「依」实在就是你内心里面接受;接受了种种的不利益你的事情,对于你没有好处,对你或者有伤害的事情,你来接受这个相貌,接受这件事,「心生恼害」,心里面就生出来一种愤怒,就想要去伤害对方,生出这种瞋心出来,这就叫做「瞋恚性」。「瞋恚性」很简单,这就叫「瞋恚性」。

  午二、瞋恚相

  不饶益事,名瞋恚相。

  这个是第二科是「瞋恚相」,前面是「瞋恚性」。「不饶益事」,这个「不饶益」是什麽意思呢?自己发动了这个瞋恚的行为,要去伤害对方去,这叫「瞋恚相」。自己接触到不饶益事,自己的愤怒来了;愤怒以后就想要去搞对方去,这也叫「不饶益事」,「不饶益事」分两方面说。这是「瞋恚相」,底下第三科「不正思惟」。

  午三、不正思惟

  于九恼事不正作意,名不正思惟。

  「于九恼事不正作意」你不能合理的观察思惟,「名不正思惟」;这是「不正思惟」。

  一个「瞋恚性」,一个「瞋恚相」和「不正思惟」,这是辨这个瞋恚的食,瞋恚的食是这三种,底下「总结」。

  巳二、总结

  如是等事,皆名为食。

  心裡动瞋心,然后表现瞋恚的相,「于九恼事不正作意」,那都是瞋恚的食。这个「九恼事」看《披寻记》怎麽讲?

  《披寻记》三五七页:

  于九恼事不正作意者:〈决择分〉说:瞋事亦有十种。依前六事立九恼事。缘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陵本五十五卷八页)云何六事?谓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于后三中怨亲各二,是故建立成九恼事。当知此中都无我及有情,唯有诸蕴,唯有诸行,于中假想施设安立我及有情,不应依彼心生恼害作意思惟。即彼作意,名为不正作意。

  「于九恼事不正作意者:〈决择分〉说」,这〈抉择分〉上说:「瞋事亦有十种」,有十种瞋事。「依前六事」,十种瞋事里边前面的六种事,「立九恼事」,这九恼依那六种事可以建立。「缘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都叫做有情瞋,这样意思。(陵本五十五卷八页)那上说的。「云何六事?」这「依彼六事建立九恼」,这「六事」是什麽呢?「谓一、己身」、自己的身体,这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发瞋心。「二、于所爱有情」发瞋心,于「非所爱有情」也发瞋心。「四、过去的怨亲」、不是现在,过去是我的亲、是我的怨。「五、未来世的怨亲」,「六、现在怨亲」,这是六个事。「六事」里边,前面说是「瞋事有十种」,这里列出来六个,再加上一个「不可意」的境界,还有「嫉妒」,还有「宿习」,还有「他见」,加上这四个就是「瞋有十事」。

  「于后三中」,前面的「六事」于后面三个中,「怨亲各二」怨和亲各两个,三个呢就是六个,六个再加前面那三个「己身」、「所爱有情」、「非所爱有情」,加起来就是九事,「故建立九恼事」,是这麽意思。

  这九恼事,「于九恼事不正作意」就叫「不正思惟」。那麽这底下《披寻记》说「当知此中都无我及有情,唯有诸蕴」,这些发动瞋心的这些境界,里面没有我,在这臭皮囊里边没有那常恒住不变易的我的体性,没有我。「有情」也还是我,就是这个我是有情的,能令你有爱。「唯有诸蕴」,没有我、有什麽呢?就是色受想行识而已,叫「诸蕴」;这个「蕴」是积聚的意思,色蕴是一大堆,受蕴也是一大堆,想蕴、行蕴、识蕴都是一大堆,叫作「蕴」。「唯有诸行」,而这些色受想行识都是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于中假想施设安立我及有情」,我们为什麽会执着有我呢?就是不明白是假的,在这色受想行识里面「假想」,就是方便这样子安立说「这里边有我、这是我、是有情」而已。「不应依彼心生恼害」,不应该在这里面生了恼害心,「作意思惟」,不应该作意思惟有我。「即彼作意名为不正作意」,你生恼害的作意,你执着有我,「他来伤害我」你这样分别,就叫「不正作意」。

  「于九恼事不正作意」执着有我、我所,执着有恼害事,这样子瞋心就来了,「名不正思惟」。「如是等事,皆名为食」。

  前面说瞋的「食」,这底下说「非食」。「非食」,先「问」。

  寅二、非食(分二科) 卯一、问

  问:此瞋恚盖谁为非食?

  「答」分三科,第一科「标义」。

  卯二、答(分三科) 辰一、标义

  答:有仁慈贤善、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

  「仁慈」,「仁」就是「慈」,就是慈悲心。「贤善」,他内心里面没有什麽烦恼,心里面很良善的,心性非常良善,那麽叫「仁慈贤善」。「仁慈」,是对一切人有爱心叫「仁慈」;这个「贤善」就是没有恶心,没有伤害人的心情那就是「贤善」。而又积极地进一步的愿意利益一切人、饶益一切人,那叫做「仁慈」,可以这麽样解释。这一个人若是有仁慈之心、有贤善之心,那麽这样的人瞋心自然会轻、自然会轻一点。

  「及于彼相如理作意」,若是这样子有仁慈贤善,对瞋恚就有伤害,能伤害这个瞋恚。如果你能「及于彼相如理作意」的话,你能观察这都是虚妄分别、这是毕竟空寂,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一次又一次的修习,那麽就把这个瞋恚心就破了,这就叫做「非食」,它不长养这个瞋心,而能够消灭瞋心的,这样意思。

  前面是「标义」,底下第二科是「辨相」。

  辰二、辨相

  又此慈善,恒欲与他安乐为相,修力所摄。由思择力所摄作意,调伏九恼。

  「又此慈善,恆欲与他安乐为相」,前面说「仁慈」和「贤善」,这句话什麽意思呢?就是这个人他常常的愿意给别人安乐,叫别人身体安然、心情快乐,愿意帮助别人身心安乐,这就叫做「仁慈贤善」的相貌,这个意思。「恒欲与他安乐为相」,人也的确是有这种人;也有的人没有这种心情,我只管我自己,我不管别人。

  「修力所摄」;如果说我的心没有仁慈贤善的意思,那怎麽办呢?「修」,你常常修这个仁慈贤善,那麽也就会有仁慈贤善的心情了,这是修来的,可以创造的,「修力所摄」。「由思择力所摄作意,调伏九恼」,这等于就是解释这个「修力所摄」。由于你内心用智慧去思惟观察的关係,思惟观察任何人都不愿意受到伤害,我也是这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是欢喜安乐自在的,别人也欢喜安乐自在;我欢喜别人帮助我安乐自在,别人也有这个心情,所以我也应该学习这样帮助别人安乐自在。你能这样思择、这样作意,那你这慈悲心就来了,你这仁慈贤善的心情就来了。「调伏九恼」,把那个九种恼乱的瞋恨心就制伏了、就没有了。

  这是「辨相」。第三科「结说」。

  辰三、结说

  以能断除瞋恚盖故,经中唯说此为非食。

  「以能断除瞋恚盖故」,你能这样子修习这个「仁慈贤善、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修这个「多瞋众生慈悲观」,修慈悲观,那就能够断除瞋恚盖,瞋恚就障就能除掉。「经中唯说此为非食」,这是瞋恚盖的「非食」,我们可以这样来对治瞋心。

  丑三、惛沉睡眠盖(分二科) 寅一、食(分二科) 卯一、问

  问:惛沉睡眠、盖以何为食?

  这「惛沉睡眠盖」第三科,分两科,第一科是「食」,先「问」,底下回答。

  卯二、答

  答:有黑暗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习以之为食。

  这个「黑暗相」,惛沉睡眠以「黑暗相」,你去思惟黑暗相的时候就容易睡着觉。这「黑暗相」与睡着觉有什麽道理?若光明相,就把各式各样事情的相貌都现出来,在光明中能现出很多的各别的相貌;现出来了,你心就去分别,这个是水、这是书桌、这是茶杯、这是莲花,那麽你若一多分别那就不能睡觉、不惛沉了。若是黑暗来了,把所有的相貌都隐藏起来,你心没有辨法去思惟,得不到思惟的助缘,那麽心就收回来了,不向外攀缘了;一收回来那麽就睡觉了,是这麽回事。所以「黑暗相」是一个帮助你睡眠的因缘。

  「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及于彼相」是什麽相呢?就是各式各样的行相,你去「不正思惟」,你没去正思惟。没正思惟,你老常常这样的不正思惟,你这个睡眠、惛沉就多起来,就是「以之为食」。所以静坐时有惛沉来了,你心里面努力的去思惟观察,这个惛沉就没有了,你努力的思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不知道你们怎麽想法?我当初读《金刚经》,人家让我去讲「金刚经」,我在这个地方想了很久不明白,怎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怎麽讲呢?想了很久才有一点分别,怎麽叫做虚妄?就是你要努力的去思惟,这个惛沉就没有了,惛沉没有了睡眠也没有了,睡不着觉的。所以你若「不正思惟,多所修习」的话,你这惛沉睡眠就会多起来。

  寅二、非食(分二科) 卯一、问

  问:此盖谁为非食?

  这第二科「非食」。前面说「食」,第二科「非食」。

  「问」:这个惛沉睡眠盖,谁是它的「非食」;谁能对治它呢?

  底下「答」,「答」是分二科,第一科「略标」。

  卯二、答(分二科) 辰一、略标

  答:有光明相,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

  「有光明相」,有这光明的相貌。「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这就是惛沉睡眠的「非食」,能对治惛沉睡眠的。

  这是「标」,底下「广释」分两科,第一科「辨种类」分二科,第一科「总标列」。

  辰二、广释(分二科) 巳一、辨种类(分二科) 午一、总标列

  光明有三种,一、治暗光明,二、法光明,三、依身光明。

  「光明有三种」,这光明相有三种。一、是治暗的光明,黑暗的光明,它能够驱除一切黑暗的光明,这是一种光明。第二个是法的光明。第三、是依身的光明,有这三种光明。

  《披寻记》三五八页:

  法光明者:谓如所闻已得究竟不忘念法,名法光明。如〈修所成地〉说。(陵本二十卷九页)。

  「法光明者:谓如所闻已得究竟不忘念法」,名叫做「法光明」。其实这个就是经律论都是法,这个法就是光明。「如〈修所成地〉说」(二十卷九页)。

  这是列出来「辨种类」,第一科是「总标列」,这个把法光明列出来。底下第二科「随别释」解释。前面是治暗光明、法光明、依身光明,列出三种光明,这底下解释。

  午二、随别释(分三科) 未一、治暗光明(分二科) 申一、略标

  治暗光明复有三种。

  这治暗的光明是什麽呢?「复有三种」治暗的光明。

  申二、列释

  一、在夜分,谓星月等。二、在昼分,谓日光明。三、在俱分,谓火珠等。

  「在夜分」,有昼分、有夜分。这一日夜分成两份,一个是夜分、一个是昼分。「在夜分,谓星月等」,这天上的星宿和月亮,这是治暗的光明。二、是「在昼分」,就是白天,白天就是太阳的光明。「三、在俱分」,就是夜分也好、昼分也好,它都有能力破除黑暗,「谓火珠等」,加上灯,这是发光的这些东西。

  这是把治暗的光明解释了。未一「治暗光明」,申一是「略标」,申二是「列释」。

  「未二」是「法光明」,前面这解释完了。

  未二、法光明

  法光明者:谓如有一,随其所受所思所触观察诸法。

  「法光明者:谓如有一,随其所受所思所触,观察诸法」这叫「法光明」。「所受」就是我们所学习得的一切佛法。这个「所受」就是闻慧,「所思」就是思慧,你接受了以后你还要思惟。这个「触」就是证,进一步地证实了这样的真理。「所受」的诸法要观察,「所思」的观察诸法、「所触」的诸法观察,这都叫做「法光明」。

  《披寻记》三五八页:

  随其所受所思所触观察诸法者:于法受持,是名所受。于法思惟,是名所思。于法触证,是名所触。随此所生闻思修慧与光明想相应而转,能正对治诸所治法,令心清淨,由是故能观察诸法,名法光明。

  「随其所受所思所触观察诸法者:于法受持是名所受,于法思惟是名所思,于法触证是名所触」,这个「触」还是很高深的境界。「随此所生的闻思修慧与光明想相应而转,能正对治诸所治法,令心清淨,由是故能观察诸法,名法光明」。是这样意思。

  这个「光明想」,「随此所生闻思修慧」照理说这就是光明想,闻思修慧就是光明相;「与光明想」又说到光明想,那又是一回事。这也是要训练,思惟太阳的光明、或者思惟灯的光明。这样思惟久了,你一闭上眼睛,儘管是没有日月灯的光明,是黑暗的;你修成功了,你一闭上眼睛就是光明的,屋子里没有黑暗,就是光明。修成功了的时候,在光明中可以观佛像,也可以读书,这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譬如说夜间睡着觉了,屋子都没有开灯;但是你睡觉的时候,认为是有太阳的光明,没有黑暗,也在读书、做事情,这光明从哪来的?你做梦的时候,不是夜间,也有光明,也有灯光,有太阳的光明,也有可以读书、可以做事,那光明从哪来的?就是心的分别。

  或复修习随念佛等。

  这是修这「法光明」,你修习「随念佛等」这也是法光明;念佛的光明,念佛的白毫相,念佛的肉髻相,念佛的三十二相,或是念佛的功德:如来、应供、正偏知…这些功德,或者念佛的戒定慧等这个功德。

  《披寻记》三五九页:

  或复修习随念佛等者:此中等言,等取法僧。〈闻所成地〉说:于佛法僧随念之行,名归依随念,能令心没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欢喜。(陵本十四卷二十页)如是随念治心沉没,名法光明。

  「或复修习随念佛等者:此中等言,等取法僧」,可以念法、念僧。「〈闻所成地〉说:于佛法僧随念之行,名归依随念,能令心没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欢喜」,那麽就破出去黑暗,破出去这惛沉睡眠了。「如是随念治心沉没,名法光明」。

  未三、依身光明

  依身光明者;谓诸有情自然身光。

  「依身光明者,谓诸有情自然的身光明」,这是诸天身体有光明;我们人的功德不够,没有身的光明。或者佛身有光明。

  这是有治暗的光明、有法光明、有依身的光明,三种光明。治暗的光明是一回事,我们静坐的时候有惛沉、有睡眠,那要以法光明来对治,这样意思。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