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0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01
洪五、乞行处苦(分二科) 荒一、显处(分二科) 日一、总标
乞行处苦者:当知此苦,略有七种。
这个忍品裡面说的忍,一共有三种忍,第一种耐他怨害忍已经学习完了,现在是安受苦忍。安受苦忍裡面有八种,现在是第五种乞行处忍,分两科第一科显处,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乞行处苦者:当知此苦,略有七种。」这一种苦裡面简略的说有七种不同,下边呢第二科列释。
日二、列释
一者、自誓毁形。剃鬚髮等,弃捨世俗诸相好故。二者、自誓毁色。受持改变坏色衣故。三者、进止云为皆不纵任。游涉世间,一切行住自兢摄故。四者、依他活命。捨商农等世间事业,从他所得而存济故。五者、尽寿从他求衣服等。于所获得非法珍财,久所贮积,不受用故。六者、尽寿遮止人间诸欲。离非梵行,婬欲法故。七者、尽寿遮止人间嬉戏。捨离观听、歌舞、笑戏、倡妓等故;及离与己亲友同龄、笑戏、欢娱、携从等故。
「一者、自誓毁形。剃鬚髮等,弃捨世俗诸相好故。」第一种苦呢就是自己这位菩萨,他不愿意作在家菩萨他要出家,他就是「自誓毁形」不是别人劝他的,他自己主动的要出家。要出家第一件事呢就是要毁形,这个「誓」是决定的意思,一点也不犹豫,就是改变他的形象。怎麽叫做「毁形」呢?「剃鬚髮等」这个剃除鬚、剃除髮这些事情。叫做「弃捨世俗诸相好故」就是弃捨了世间人一般人所认为的这个相好的这件事,他弃捨这件事。这个上面说「鬚髮」,若说到「鬚」可能这个人不是很年轻,已经有鬚了,应该是这个意思。这个有鬚髮,世间人可能认为这是庄严的相貌,现在这位菩萨要出家呢,就是弃捨了这件事,所以叫做「毁形」。
「二者、自誓毁色。受持改变坏色衣故。」第二件事呢就是他「自誓」要改变他的色,什麽叫做「毁色」呢?「受持改变坏色衣故」。他这个「受持」,也就是着的意思,他所着的衣服,不着原来的在家人那个美好的颜色的衣服,就是穿这个变坏的颜色的衣服。
「三者、进止云为皆不纵任。」第三件事情呢就是「进止」,「进」就是动,「止」就是静,动静。「云为」,「云」就是说话,「为」就是作事。这些事情呢「皆不纵任」,他都不放纵自己。「游涉世间,一切行住自兢摄故。」他一到任何的地方去,不管是行是住,他都自己约束自己,他不放纵不放逸,这个「竞」有恭敬的意思,到一切处都有恭敬心而不随随便便的,这件事不容易。
「四者、依他活命。捨商农等世间事业,从他所得而存济故。」第四件苦事就是菩萨自己,出了家作了比丘,他不自己生产,要依赖他人的施捨,依赖他人的布施,来维持生命的存在,这件事也是个苦事。「捨商农等世间事业」他弃捨了这个发财、生财之道,这个「商」是作生意,「农」是种田,各式各样的世间上的生财之道他都弃捨了。「从他所得而存济故」,你自己不生产那生活所需就有问题了,但是他呢就从他,从别的人同意修学圣道这件事的人,能够支持你,「从他所得」得到了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而存济」这样子,靠这样的方法来维持生活,这件事也不容易,向别人伸手是一个很苦的事情。
「五者、尽寿从他求衣服等。于所获得非法珍财,久所贮积,不受用故。」这是第五件事,「尽寿」尽其寿命,这麽长的时间内都是「从他求衣服等」,都是靠别人的布施,衣服等等的事情。「于所获得非法珍财」,对于所得到的不合法的这些财物不受用,非法所得的财他不要;或者是说谎话骗人来的钱他不要,「久所贮积」的他也不要,就说我明天不出去乞食,我今天乞多一点贮藏起来,不要,比丘不这样作,菩萨比丘没有隔宿之粮,「不受用故」这件事这是佛所规定的,也不是容易办的事情。
「六者、尽寿遮止人间诸欲。」第六件事呢说尽形寿遮止,就是不作这种人间的诸欲,不享受人间的诸欲。一般人在家社会上生活的人呢,那没有宗教信仰的人那就是社会上那种思想,那种行动,贪求的事情,这位菩萨比丘完全停下来了。「遮止人间的诸欲」拒绝这一切事情。「离非梵行,婬欲法故。」就是远离这个欲的事情,这是污染的事情,这淫慾法他不要,拒绝这些事情。
「七者、尽寿遮止人间嬉戏。捨离观听、歌舞、笑戏、倡妓等故;」第七件事呢也是尽形寿遮止人间的嬉戏,人间的人有一些欲乐的事情。什麽事情呢?就是歌舞、笑戏、倡妓这些事情,菩萨都弃捨了,捨离「观听、歌舞、笑戏、倡妓等故。」「及离与己亲友同龄、笑戏、欢娱、携从等故。」还远离什麽事情呢?与己是亲友,在家的时候他们有亲厚关係是好朋友,或者是这些亲友和自己的年龄是相同的,大家见面了这个就会笑戏,内心裡面感觉到欢乐,「携从等」或者是手拉着手到什麽地方去,我跟随着你,你跟随着我这些事情,这个菩萨完全也停止下来这种事情。
荒二、明忍
如是等类,因乞求行所有艰辛所生众苦,菩萨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乞行处苦。
「如是等类,因乞求行所有艰辛所生众苦,」这前面是列释,这下面第二科明忍。「如是等类」前面列出来的这麽多,是「因乞求行」这举出来其中一个,或者乞求衣服、饮食等,所有的都在内。因此而有了艰辛,有些坚难苦恼,辛劳的事情,所引起的苦恼,众苦。「菩萨一切皆能忍受;」菩萨都能忍受这件事。「不由此缘,精进懈废,」不因为乞求等事所引起的众苦,那我就何必再出家修学圣道作什麽呢?菩萨不会这样子「如是名为菩萨忍受乞行处苦」。《披寻记》:
「当知此苦略有七种等者:修所成地说:由剃除鬚髮故,捨俗形好故,着坏色衣故,应自观察形色异人,」菩萨这比丘应该自己观察我的形、我的色和其他的人不同,「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形相。」这种形象和一般人不同,别人看见都不庄严,但是这个修行人呢接受这个下劣形象。
「于行住坐卧语默等中,不随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这个比丘行住坐卧语默等中,不随欲而活动,制服自己的憍慢心,往趣到他人家去的时候,「审正观察游行乞食,」自己心裡面常常的要有智慧,观察所遇见的一些情况,这样子到聚落裡面去乞食,「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威仪。」前面是下劣形象,这是下劣威仪。「又正观察从他获得无所蓄积诸供身具,如是名为观察誓受下劣众具。」这个菩萨比丘,〈修所成地〉只说比丘,不是说菩萨。这个比丘,自己没有生产,生活所需是没有的,都是向人乞求。向人乞求就给什麽都是好了,所以都是下劣的众具,这本来是说三样,但是「由此五相,当知是名初处观察,」这个第一个,下劣形象裡面有三种,就是剃除鬚髮、捨俗形好、着坏色衣。那麽这就是一共三种,三种再加这两种就是五种「由此的五相,当知是名初处的观察。」
「又善说法毗奈耶中诸出家者所受尸罗,」就是善说法、善说毗奈耶,这是佛的大智慧境界。在佛法裡面诸出家者,所受的尸罗就是戒,「略捨二事之所显现:」简略的说呢,就是弃捨两件事,就显现出来这个修学圣道的人的相貌,那两件事呢?「一者弃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属财榖珍宝等所显;」这件事不容易,弃捨父母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二者弃捨歌舞」出了家以后,也不歌、也不舞、也不「倡妓笑嬉欢娱游纵掉逸亲爱聚会种种世事之所显现。」这些事情也都弃捨了。(陵本二十卷十四页)
「由是当知,此初五种誓受下劣形相」、下劣的「威仪」,下劣的「众具所摄,后之二种誓受禁制尸罗所摄。」后面那两种就是戒律所摄,那麽这是和菩萨这一段文是相合的。
洪六、勤劬处苦
勤劬处苦者:谓诸菩萨勤修善品劬劳因缘,发生种种身心疲恼,悉能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勤劬处苦。
「勤劬处苦者:」这是第六,这个「劬」也就是勤劳的意思。「谓诸菩萨勤修善品劬劳因缘,」这是说菩萨出了家以后,要精进的修四念处、修三十七道品,「劬劳因缘」那也就是很辛苦的事情。「发生种种身心疲恼,悉能忍受;」那麽常常的用功修学圣道,有的时候就会身感觉疲倦,有的时候心也感觉疲倦,这初开始静坐的人,这个身体痛、这个腿子痛,那这个事就是问题你要忍耐一点。忍耐一点呢也不要忍耐太过头,忍耐一会儿就好了就放腿子,也可以经行一会儿。那麽常常这样子呢,这个关就过去了。那麽第二就是心,你在那裡坐,这个心要用止观来调伏,有的时候可以,有的时候止不能止、观不能观,心裡烦躁的很。心裡烦躁的很,想要下座跑一跑,但是还没开静,所以这也是苦。但是有的时候呢,心还可以继续的修止观,这个身体不行,身体有问题。有的时候呢身体可以继续坐在那裡,但是心不行。有的时候身心都不可以。就是各式各样的情形,身疲恼、心疲恼。这些事情就是「勤修善品劬劳因缘,发生种种身心疲恼。」
这些事情怎麽办呢?你要忍受,要忍受,常常调。常常用经行、宴坐;宴坐、经行。那麽这是身体的表现于外的相貌,内心裡面静坐的时候也是止观,不静坐的时候还是止观,常常调、常常调渐渐就进步了。这个身体的不调,慢慢、慢慢就会减少、减少。内心的不调也慢慢也会减少,不是永久的,所以只要你忍耐一下子,慢慢它就会进步,慢慢会进步。若不忍耐,不忍耐那这个就,那四念处没有办法修。不修,不修那麽你就不能得圣道。不能得圣道和得圣道有什麽不同?我修学圣道身有苦恼、心也有苦恼,我不能忍我就不修了,这是不修圣道。修学圣道,我若能忍我将来我就能修圣道,修学圣道以后就有成功的希望。成功了以后和不修圣道有什麽不同?修学圣道成功了,不要说是大成功不是。就是你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这个时候心情快乐,盘上腿心情也快乐,放腿子经行心情也快乐。不修圣道的时候,因修圣道而有的身心疲恼是没有了,但是你不快乐,你不修圣道没有快乐的。
不修圣道的人,我们说是一个人年龄到了我不工作了,我合法的退休,退休真能休吗?真能休息吗?是不能休息的。你身还要做事,心裡面也有事,没个完就是了。没个完其实来和修学圣道对比来说,很多很多的苦恼,就是头几天我们上课讲的,一个是坏苦,一个是苦苦,还有行苦。你不能避免不能解脱的,不要说一般人你不能避免这个苦,就是有大权势的人他们一样也都是苦,他们的苦可能比我们还厉害。这是修学圣道成功了,和没修圣道的就是这样子,说我因为修学圣道招感来身心的疲恼,我不忍受,不忍受其实你还是苦的,还有很多苦等着你,还有很多苦等着你。
若修学圣道你忍受这个苦都暂时的,过一个时期就没有这件事了,没有这件事你心情快乐。心情快乐这句话你怎麽讲?不是说我有修行人家都恭敬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不算。就是别人毁辱你,你的心情还是快乐。成就圣道的人是这样,不管外面的境界是顺是逆,内心裡面没有变化,还是那个圣道的清淨的境界不受影响的。所以我说,我不忍受这个苦,不忍受这个苦你不能离苦的,还不如暂时的忍耐一点,过了一个时期就不苦了。所以这上面说这位修行人有大智慧。「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勤劬处苦」。
洪七、利他处苦(分二科) 荒一、指事
利他处苦者:谓诸菩萨修十一种利有情业,如前应知。
「利他处苦者:」这是第七科利他处苦,分两科第一科指事。「谓诸菩萨修十一种利有情业,如前应知。」这个利他处苦,就是利益众生这个地方也有一些苦。什麽事情会引发内心或者身心的苦恼呢?「谓诸菩萨修十一种利益有情的事业,如前应知。」像前面界品有说了,那个饶益有情戒一共说有十一种。
荒二、明忍
由彼所生种种忧苦,菩萨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利他处苦。
「由彼所生种种忧苦,菩萨一切皆能忍受;」也能够忍受,虽然有苦照样还是利益众生的。「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利他处苦」这是明忍。下面看《披寻记》:
「修十一种利有情业等者:戒品中说:由十一相,名住一切种饶益有情戒。(陵本四十卷八页)」那上说的「如彼广说应知。」
洪八、所作处苦
所作处苦者:谓诸菩萨或是出家,便有营为衣钵等业;或是在家,便有无倒商贾营农仕王等业。由此发生种种勤苦,菩萨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所作处苦。
「所作处苦者:」这是第八科。「谓诸菩萨或是出家,」这个菩萨或者他是出了家,出家的菩萨。「便有营为衣钵等业;」那你要出家以后不能说没有事情,你还要去操心,你去做一些你那个衣服,或者是你吃饭的时候用的钵多罗,这些事情呢还是要照顾的。
「或是在家,便有无倒商贾营农仕王等业。」或者这位菩萨他没有出家,他还是在家,在家呢你还要做事的,「便有无倒的商贾」就是合法的,「无倒」就是合法,没有非法的。这个「贾」,「商贾」商就是贾,或者是行商作贾,现在好像也没有决定这个分别。「营农」或者是耕田的事情,「仕王」就是在政府裡作事情,你若要作这些事业的,在家菩萨一定要有事业的,有职业。「由此发生种种勤苦,」你作这些事情呢,你就会引起很多的辛苦。「菩萨一切皆能忍受;不由此缘,精进懈废,如是名为菩萨忍受所作处苦」。
宇三、忍苦胜利
又诸菩萨虽触众苦,而于无上正等菩提,未正勤修,能正勤修;已正勤修,能无退转,常勤修习,无变异意,无杂染心。
「又诸菩萨虽触众苦,而于无上正等菩提,未正勤修,能正勤修;」这是第三科忍苦的胜利,这个安受苦忍分三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解释,解释裡面分三科,第一科如理思惟,第二科能引众苦,现在是第三科忍苦胜利。「诸菩萨虽触众苦」他虽然遇见了很多的苦恼,「而于无上正等菩提,未正勤修,能正勤修。」虽然遇见了苦,这个苦不能障碍他,他对于无上正等菩提以前是没有努力的去勤修,现在「能正勤修」能努力的去修学圣道,迴向无上菩提。「已正勤修,能无退转,」说是已经努力的勤修圣道了,虽然有众多的苦不能障碍他,他能够继续努力达到无退转,就是不失掉,这个圣道成功了不会退下来的,不会失掉的。不像世间的荣华富贵不是永久的,你搞错了就失掉了,就会失掉的。「常勤修习,无变异意,」他得到成就圣道之后,得无生法忍以后,他成就的圣道不会再失掉的。「常勤修习」虽然不退转还没有圆满的成功,他要继续的努力的修习,「无变异意」不会中间有改变主意了不修圣道了,没有这个意思。这个世间上的事情,你说是你作医生能发财,但是作医生作久了就厌烦作医生,不高兴作医生的事情,不高兴;其他的就作律师的、会计师、所有的都是那样子,他作久了他厌烦不高兴。修学圣道不是,修学圣道呢他发欢喜心,他没有厌烦的意思。
说是我听你讲过一回《金刚经》,你不要再给我讲《金刚经》了,你这个人没有明白什麽是《金刚经》。你就是对于这个事情,你没有真实明白什麽叫做《金刚经》!是《法华经》、是《般若经》?「闻诸法空,生大欢喜。」我听老师讲『一切法皆空』已经听了几百千遍了,这是大欢喜而不厌烦。为什麽?因为你在那裡面有了味道,有了法味,有这回事情。这回事情呢就是,你若是只是有闻所成慧办不到这件事,一定要有思所成慧,要有修所成慧的时候,就会有这个境界,不怕重覆。
所以这个你读《法华经》也好,你读《华严经》也好,读这《般若经》,读《维摩诘所说经》也好,读一遍又一遍、读一遍又一遍,心裡欢喜而不感觉到厌烦,这和世间上事情不同。如果我们学习佛法初开始的时候,听了一遍以后再听就不高兴了,你要知道这是你不够及格的意思!你不及格!所以「常勤修习,无变异意」没有改变的意思,没有。而且这个是我们,我上一回我们说过。这个我们在闻所成慧这个阶段,老是平平常常的境界,没什麽了不起的事情,我很努力了,但是还是平平常常的。若是你到思所成慧的时候,这就又变化,你的看法不同了。
譬如说是,这个叫做桌,这叫牆,这叫什麽、什麽名字。我感觉没有什麽变化,我昨天看、今天看老是这样子,这是我们闻所成慧就是这样子。书本上的知识在你生活上的上面完全感觉不到有佛法的味道,闻所成慧就是这样。思所成慧就不同了,思所成慧的时候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能在现实的生活上运用,你感觉到,喔!这都是无常败坏的,就会感觉这裡。但是这个还不是很殊胜。但是若修所成慧的时候,你若达到未到地定、达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就完全不同了。那个时候再修四念处的时候,有与圣人相似的境界出现,不是圣人但是和圣人相似,这个煖、顶、忍、世第一就是和圣人相似的,同时呢你一入定你想要看见佛菩萨都能看见,就可以见观世音菩萨的,你一入定就可以了,你入正念你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出现了。说这个妙境法师讲《维摩经》讲的对不对?你就可以一入定,你可以见到维摩居士,就问妙境法师讲的《维摩经》讲的怎麽样?都可以问的。你譬如说你一入定的时候,我要见弥勒菩萨,不是说是你到弥勒内院不是这个意思,你就是在入定你念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就出现了。出现是可以说话的,立刻弥勒菩萨就可以告诉你,说是《瑜伽师地论》妙境法师那一段文讲的对不对?弥勒菩萨会告诉你,会有这个事情了。但是若是我们没有达到那个境界,他讲的对不对?你没有地方去问。说是我再问别的老法师这也是可以,不然的话其他的人都是…,老法师是我们可是有恭敬心,其他的人你有恭敬心吗?这是完全办不到的事情。所以你若肯努力,暂时的不如意忍耐一点,逐渐逐渐逐渐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境界完全改变了!
说是天台智者大师他念《法华经》读这个〈药王菩萨品〉的时候,「是真精进者,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见到释迦佛在那讲《法华经》,你也能办到!你也能办到!我们现在,我也说过你到峨嵋山去看,就是那山上有树也有庙,也就是那庙也是地水火风造成的,有佛像就是看见这个境界,顶多还看见有几位出家人,另外你看不见什麽。但是你到那个程度不是的啊!你可以听普贤菩萨说法,听他说法,听文殊菩萨讲经。我看有谁,哪上说的?是密宗的学者说,说文殊菩萨在五台山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有这个话。你若听那他说的对不对?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到五台山,你一入定就到五台山了,就见文殊菩萨,他究竟是讲什麽就知道了。是讲《菩提道次第广论》吗?你都会知道。也可以到弥勒内院去,入定了听弥勒菩萨说法,这事都能办得到。
所以「常勤修习,无变异意」有更殊胜的境界出现。若说是将来什麽地方选总统,究竟谁能选上?你想老半天也不知道,听这个说那个说也不是决定,但是到那个时候一切都没有问题,一切的都不成问题。所以有更殊胜的境界出现,而你也就这时候实在来说,这时候是内凡位,你得到未到地定、得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这裡修四念处的时候,这是内凡而不是外凡了。一刹那间到了见道位这时候你就是圣人了,随时可以和佛菩萨联繫,和佛菩萨联繫的。那你在闻、思的这个境界不行的,不能比啊!闻所成慧、思所成慧都是散乱的境界这不行,一定要有修所成慧的时候,这些事情都可以成就的。而这件事你妙境怎麽会知道这件事?你可以问着我这一句话,我怎麽知道这件事?从学习《摄大乘论》上得到这个消息,在《摄大乘论》上有说这话,有说这件事。所以「常勤修习,无变异意」为什麽不变异?这裡面展转殊胜的境界出现。
「无杂染心」那个时候这个菩萨他心裡面清淨,没有贪瞋痴的活动。就算你没得圣道这时候能调伏,能令心清淨,这正念一起来,一切烦恼都没有,心清淨。因我们在闻所成慧的时候,只是学习这个程度,烦恼来了时候不容易调伏。有了烦恼的时候,唉呀!自己还知道有烦恼不对,但是你想要驱逐它,不行。这个烦恼一直的停留在你心裡面,你不能驱逐它!它若在你心裡面住几天,你不能驱逐它。这时候为什麽呢?烦恼强而这个正念没有力量。要到修所成慧的时候,烦恼不那麽强,而这个正念力量大,所以正念一起来烦恼就没有了,这时心情自在。
黄三、结
是名菩萨安受众苦忍。
这句话是结,结束。我再念它一遍「又诸菩萨虽触众苦,而于无上正等菩提未正勤修能正勤修,已正勤修,能无退转;」这个地方有通于深浅。「已正勤修,能无退转」有两个地方无退转,一个到忍位的时候就不退转了,不会退下去。煖、顶、忍,到忍位的时候不退转;再进一步到见道就不退转,所以这个地方「已正勤修,能无退转;常勤修习无变异意,无杂染心,」杂染心没有了「是名菩萨安受众苦忍。」一共有三种忍:耐他怨害忍、安受苦忍,这两个解释完了。下面第三个法思胜解忍,这裡分三科第一科徵。
玄三、法思胜解忍(分三科) 黄一、徵
云何菩萨法思胜解忍?
这个「法思」,「法」是所思惟的,能思惟的就是智慧,是什麽智慧?就是闻、思、修三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或者是这个法呢?就是佛的教导,佛的法语,我们要遵循佛的法语而去思惟,那麽叫做「法思」或者这麽说。这个「胜解」呢,就表示你这个法思的进一步有成就了,就是有力量的。这个「胜」是有力量的意思,这个「解」就是你的智慧,你思惟法义的智慧有大力量了,叫做「胜解」。
「胜解忍」闻所成慧的时候,也有法思胜解,思所成慧的时候也是有,修所成慧也是有。当然能够发生决定性的作用,要修所成慧的智慧才可以,这个闻所成慧力量不够。思所成慧有好一点,但是修所成慧的时候是有大力量的,是有力量的。怎麽是菩萨的法思胜解忍呢?说是徵,下边第二科解释,分两科依处,分三科第一科标。
黄二、释(分二科) 宇一、依处(分三科) 宙一、标
谓诸菩萨于一切法能正思择,由善观察胜觉慧故,能于八种生胜解处,善安胜解。
「谓诸菩萨于一切法能正思择,由善观察胜觉慧故,」这个法思胜解忍,就是「谓诸菩萨于一切法能正思择」。这个「一切法」,这个范围是很广了,这个所有的一切的境界都包括在内。但是初开始的时候,你要选择其中一个境界,譬如说色受想行识,以五蕴为所思惟观察的境界,那麽其馀的一切法的道理亦复如是,所以叫做一切法。「能正思择」,能正思择就是能遵循佛的正教去思惟观察去,你不能按照你自己的智慧去思惟,你若学习佛法一开始就是闻所成慧,依据这个智慧去思惟,思惟观察。「由善观察胜觉慧故」说是菩萨于一切法能正思择,为什麽菩萨能正思择?我们为什麽不能呢?我们这其馀的一切人怎麽不能呢?这是他没有学习佛法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由善观察胜觉慧故」,由于这位菩萨他学习佛法了,他从佛法裡面得到闻所成慧了,所以有善观察。「善」者,能也。就能观察一切法。能观察一切法这是谁呢?就是圣觉慧,就是殊胜的觉慧,他有这个力量能观察一切法,那就叫做「正思择」,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这裡面还有意思,这《披寻记》有解释。「能于八种生胜解处,善安胜解。」这裡面有详细的解释这个「善观察胜觉慧」是怎麽回事。「能于八种生胜解处」,由无而有叫做「生」。原来你没有这种智慧,现在有了。这是有八种,八个地方能够使令你生出来胜解,生出来这个善观察的胜解慧,所以那个八种就是「处」。有八个地方能令你生出来胜解的智慧的。「善安胜解」这八个地方你若肯努力的去学习,就能够安立。「善」者,能也,「安」是安立,能够建立你的智慧,你就能够善观察一切法了。那麽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徵。
宙二、徵
云何八种生胜解处?
「八种生胜解处」,那八种呢?这是徵,下面列出来。
宙三、列
一、三宝功德处。二、真实义处。三、诸佛菩萨大神力处。四、因处。五、果处。六、应得义处。七、自于彼义得方便处。八、一切所知所应行处。
「一、三宝功德处」就是佛法僧是三宝,我那天曾经说过,这个「宝」称之为宝,一定不是无漏的境界,不是无漏的境界。譬如说「佛宝」,那是三大阿僧祇劫功德圆满了,圆满的证悟了无上菩提,他有大智慧,他断除一切烦恼了,他有大慈悲心广度众生。有智德、断德、恩德,有无量功德圆满了,那麽那就是佛宝。
「法宝」,法宝就是涅槃啊!就是佛所证悟的那个第一义谛,那就是涅槃叫做宝,这都是无漏的境界。但是佛宝,刚才说我们闻所成慧的人,只是说说而已,我们也看不见,第一义谛也看不见,佛的这个无量功德庄严的身相也看不见,佛现的化身我们都看不见,只是这麽说这个佛宝是这样。但是这样子呢,这就是过去的佛,这些阿罗汉或者大菩萨的慈悲,到处造像,或者是金、银、铜、铁、或者画,造出像来,一看见像就想起来佛,还有这麽一个方便。那「法宝」第一义谛,那是佛的境界我们也是只是说说而已,那麽我们怎麽才能到那去呢?还有经律论,语言文字的佛法,有这个作为方便就是门啊!这是法宝的门,我们从语言文字,这个白纸黑字的这样经论,喔!我们从这裡渐渐的可以到涅槃那裡去了。这是我们还是有点希望,如果没有这个我们完全没有办法,不知道怎麽样去?
「僧宝」,僧宝呢就是随佛修学圣道成功了的人,已经断惑证真了,这些人都是宝。那麽就是那些大菩萨,或者十地的菩萨加上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都是见到第一义谛的这些,都是无漏的,这些都是宝,就叫做「僧宝」。观世音菩萨是僧宝,舍利弗尊者也是僧宝,连初果圣人也是宝。就是说到宝就不是凡夫了,凡夫僧还没到这个程度。
所以三宝功德处,他们都成就了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三明六通、八解脱,如来、应供、正遍知,那就是如来十号,那都是佛的圣人的功德。在三宝功德处生胜解,你要从这裡才能够去思惟观察,能令你开发智慧。
「二、真实义处。」第二「真实义处」,真实义处就是真实义品所说的道理,就是法无我慧,真如不二相的道理,真实义处。这个真实义处呢,若是我们常常读〈真实义品〉再找一点参考书,我们心常常静坐,静坐这件事能够使令我们的理解力加强,这事就是事实如此。譬如说现在这一段文看不懂,看不懂我静坐一会儿,再一会儿再看我就看懂了。我曾经说过,说过那个谁?香港的仁云老法师他读书不多,但是这个人就是有善根,他是中山人,广东省有一个中山县中山人。读书不多出了家以后呢,他感觉当时的情况他不满意,他到江浙去学习佛法,这事不容易!人都是安于现实的,有地方住、有饭吃就好了嘛!他不安住。他就是也不见得是有很多财富,那麽他就从广东就跑到江浙去,不怕辛苦,那个地方有老虎,不管这个事情,我就是要到那个地方学习佛法。这个就是有善根!谛闲老法师你看他的传,谛闲老法师讲《愣严经》他不懂,听不懂,有人就出主意,你到金山高旻寺去坐禅,坐禅几个月再回来听就好了。你告诉他,他就能做,他就到那边坐禅三个月,你说腿子疼,这句话他就没提这个事情。那麽后来呢,坐了三个月以后再来听《愣严经》听懂了,这个就是这麽回事。你在那静坐,心能静下来呢能加强你的理解的智慧。
我再说一个世间上的事情,这个是伊朗是谁啊,那个总统叫沙达特,沙达特和以色列作战,他不冒然的发动战争,他自己到那没有人的地方去那走。喔!想起来了一个主意。想起主意和他的这个幕僚一商议就决定了发动战争,一下子打败以色列,把以色列打败仗了。找这个寂静的地方,远离一切污染,专心的思惟,这是能开发智慧的方法。
所以这上面说真实义处,这个〈真实义品〉是在三十六卷,我们现在是四十二卷,在三十六卷,你们后来的还没听到,那是比这个难懂。这个戒品、施品、忍品,这个容易懂,但是那个〈真实义品〉你看可是难一点得的!就是真实义处那也是生胜解处,能令你开智慧的地方,你再思惟那个道理,就能开发智慧。世间上的人呢,若到学校读书呢也能令人开智慧。但是我看爱因斯坦呢小时候并没有什麽智慧,也和普通人一样,但是后来智慧就开了,所以他是变成一个科学家,这个事情。但是有限度到此为止,那智慧开发就是到此为止。但是佛法开智慧可不是!那是有更高更到佛的境界,不是一般的境界的。说真实义处。
「三、诸佛菩萨大神力处。」这在〈威力品〉我们也讲过了,那个大神力的境界,你在那裡也是令你开发智慧的境界。
「四、因处。五、果处。」因处有十种因,有随说因、有观待因…,一共有十种。「五、果处。」第五果处,果处这就是:异熟果、离繫果、还有士夫果、还有增上果,一共有五果,这也是生智慧处。
「六、应得义处。」应得义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我们应该成就的,就是无上菩提我们应该成就,这是义处。
「七、自于彼义得方便处。」就是于彼应得义,于彼应得义是个果,得此果要另有方便,那就是六波罗蜜嘛!
「八、一切所知所应行处。」「一切所知所应行处」就是十二分教,长行、重颂、并授记…,就是那个一共有十二分。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学习了就应该根据那个所学习的佛法去修行的地方,这是八种。看《披寻记》:
「由善观察胜觉慧故等者:」他解释「此中觉慧,谓能简择俱生之慧,」这个觉慧能简择,能简择法义的俱生之慧,这个俱生是什麽意思?就是生来的智慧,就是你前一生你所栽培那个智慧能带到今生来,今生没有栽培嘛,你没有开始栽培你就有这种智慧,这个智慧是从前生来的。前生怎麽有呢?前生栽培过,或者栽培的多、或者栽培少、或者深、或者浅也不同,那个「俱」是叫做俱生慧。由于这个俱生慧去观察、简择。简择就是观察,去观察的。这就是说这句话有点意思,有什麽意思呢?这个俱生慧任何人都有。我有一次到这小学,小孩子在那裡,我和那小孩子说话试验他,我说两个五加起来是几?有的小孩子很快说十,有的小孩子还不知道,还数一、二…五,这是生得慧的高低,就不同了!不一样的。我们说这个话呢,就是任何人都有希望。任何人都可以『于一切法能正思择』就是这个。我们能够来到佛法裡面来学习佛法,那个学习佛法的那个是谁?就是俱生慧。若是你在佛法裡面学了三年以后,那个俱生慧有了学习的智慧加上去了,那麽就不是生得慧了(生得慧就是俱生慧),那裡面有个修得慧,就是生得慧提高了,那就不全是俱生慧了。
这个经论我们看出来啊,这《瑜伽师地论》裡面非常真实,不说大话。这句话非常真实嘛!我们也有这个俱生慧,任何人都有,就是用这个智慧去学习佛法、去善观察,它就是善观察生觉慧故。就用这个智慧来学习佛法,非常的真实。「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三卷十页)。」这个地方这个话是〈摄异门分〉说的,「此中八种生胜解处,如前力种性品别释应知。」力种性品也有说到这八种,其中也有多少不同,但是意义无差别。(陵本三十八卷七页)。
宇二、因缘
又此胜解,由二因缘,于彼诸处,能善安立。一、长时串习故。二、证善淨智故。
「又此胜解,由二因缘,于彼诸处,能善安立」。第一是依处,法思胜解忍分三科第一科徵,第二科释,解释裡面分两科第一科是依处,现在说因缘。什麽叫因缘呢?看这上面讲。「由二因缘,于彼诸处,能善安立。」有两种因缘,就是有两个条件,「于彼诸处」于就是彼八处,「能善安立」能够安立这个胜解,这个胜解的成就要有两种因缘才能够出现的,才能够安立,就是才能够成就的。哪两种因缘呢?第一是:「一、长时串习故。」就是由你那个俱生慧,要长时期不间断,「串习」就是连续的学习不中断,长时的学习佛法,那麽你这个胜解慧就能成就,不是短时间可以成就的,短时间不能成就要长时间。
「二、证善淨智故。」第二个呢是「证」,这个「证」也就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了「善」就是没有过失的,没有颠倒的清淨的智慧故,那就是得圣道了。那得圣道你个这智慧成就了,你就能思惟,这些事情都能思惟观察。
黄三、结
是名菩萨法思胜解忍。
这个说出来一个方法,我们可以遵循他这个方法去作,就是你长时期的学习就可以了,你就能够得到这个胜解慧。这个法思胜解忍,你就能够成就。看这《披寻记》:
「由二因缘等者:力种性品亦说:由二因缘具多胜解;」具足很多的智慧。「一者、多修胜解故。」你若是常常的修,譬如《中观论》说的:『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这四句话呢,它很简要但是有注解的详细的解释了,解释了的时候,你就把这段文,把它看一遍再看一遍,读一遍再读一遍,常常读、常常读。常常读后来你就能明白它的义是什麽?然后你心裡面常常思惟,早晨起来也思惟、到晚上静坐也思惟,常常思惟、常常思惟,这个义你就拿到了。拿到了你思惟的时候就开智慧,智慧就出来了。如果你不学习的话呢,那你就不会这样思惟,不会思惟没有智慧。
说是同样的时间,时间都是一样的嘛,不是说你的时间比我多,我的时间比你少,都不是的,时间都是平等的。你拿出这个时间来学习,因为它也是文字,『因缘所生法』都是文字嘛!『我说即是空』都是文字,文字它一定不违反原来的定义的。你若违反原来的定义,那就不行了!那有文字等于没有文字了。所以我们古来的大德翻译经论,他也用文字来表达那个道理,那文字和我们原来的这个字典的含意要合,要合的。这样子我们看,喔!这句话我们就可以解释,是合的,这样子我们就可以学习了。说是我不学习,我坐在那裡—『念佛是谁?』那有你的自由嘛!你一直的—『念佛是谁?念佛是谁?』看了几十年怎麽样呢?那你自己知道。那麽若是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学习,『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那这下去就不得了。你譬如说是:印顺老法师—『游心法海六十年』就是这样子嘛!那他今天的成就可能和看话头六十年不一样的,不一样的!你现在也可以试验,说是那个主张看话头那个禅师,你请他讲一段佛法,让他预备七天,预备一个月也可以,让他预备一个月,讲一段开示可以。但是你又请印顺老法师讲一段开示,你会对比一下看他说些什麽?完全不一样!不一样的!就可以看出来。这是有为法是这样子嘛!
那个谁?就是有一本书,它没有写那个法师的名字,其实这法师的名字我是知道的,就是日本人作的。日本人写的这个『禅』,禅宗这个禅写这本书,他把它翻译成汉文,翻成汉文以后我再读。他那裡面说出什麽意见呢?说是禅宗的这些大德—呵佛骂祖啊!这就是说了一些各式各样的这些,说是他们是那就是『禅』吧!但是那个作者的意思,若是这样的话还不如学教好,不学习经论,从文字上明白怎麽、怎麽回事,比那『呵佛骂祖』有点意味。
那麽这是他的意见,但是我在想呢,的确也是这样意思!就是由经论上去学习,使令我们开智慧,这个宝贵的时间没有浪费。而这个祖师那句话呢,有多少威力,就你能够开悟,就『开悟』这两个字,使令人,引诱人继续在那裡转。但是几十年开悟没开悟这个事情就很难说了!但是你若从文字上修习,我看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那你心裡面对佛法的信心建立起来了,这闻思修的智慧建立起来了这不可思议!说「多修胜解故」。
「二者、积集勐利忍故。」这个「多修胜解」,你多从文字上去思惟,有闻、思、修,这样子,这个胜解逐渐逐渐由浅而深,你自己就有法喜有快乐会出来,这是一个。第二个「积集勐利忍故」,积集勐利忍有两个境界:一个是什麽呢?你自己住茅蓬,你前面多修胜解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你可以闭关,『闭关』实在就是一个字,你可以自己一个住茅蓬,或深山裡面你在那裡多用功。多用功呢你就能成就「勐利忍」,能成就勐利忍。就是能超越假名,超越这些语言文字的假名,能悟入第一义谛,那麽这就叫做「积集勐利忍」。这是一个,这个「积集」就是不是一次成功的,一次又一次的积集,这「积集勐利忍」,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是什麽呢?在大众裡住,你不要住茅蓬。住在什麽地方呢?就是没有规矩的地方,你要到没有规矩的地方去住。那个人时常的刺你一刀,你到这地方住,「积集勐利忍」你这个时候因为你本身你不是平常人了啊!你内心裡面有闻思修的智慧,他给你一下子就能使令你「积集勐利忍」。因为他这个时候,若是你这个没有这个「多修胜解」那不行,那你就是这一般的凡夫境界了。他讚歎你、他给你一拳头,这都是凡夫境界了。但是你若「多修胜解」这是圣人境界,他给你一拳头的时候,你的智慧就增长了一次。喔!他是弄一个陷阱叫你往下跳,哎!你的智慧增长一次。这样子不知多少次?「积集勐利忍」!这也是一个修行境界!那这不是凡夫境界。所以这样子呢,你的胜解就成就了。这是「(陵本二十八卷八页)文别义同。」这上说「又此胜解,由二因缘,于彼诸处,能善安立。一是长时串习,二是证善淨智故。」这就叫做「菩萨法思胜解忍」,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个事情啊,当然这我刚才说这是有程度的人,不是一般的人。一般人不行,你的所有的境界,你都是用一般的虚妄分别去理会了,那这是另一回事。现在这是说是向道上会,因为你自己内心裡面,不管有什麽境界你心裡面有闻、思、修,有止有观这样用功。当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呢,你在大众裡住,这些境界你就能够,它无形中能锻鍊你到第一义谛去,是这样境界啊!所以应该是在大众裡住,这也是很好的境界。但初发心的人不行,初发心的人你要随顺他一点,你给他一拳头这时候不可以,给他一拳头这不行,你要随顺他一点。就是你的程度高你要随顺他一点。但是若是他的程度高了呢,那都互相可以勉励,你也可以给他一拳头也可以,但是这不是凡夫境界。
这圣道的成就一般的说呢,就是要正常的情形,不能够随便给人家一拳头,不可以这样作,但是程度高了这是可以的。当然这件事只有佛菩萨可以啊,佛菩萨知道这个众生,就像《维摩经》那个〈不思议品〉后面那个境界,那是大菩萨境界,来鼓励他的意思,这样意思。
亥三、难行忍等(分二科) 天一、结前生后
如是菩萨依此二品一切忍故;当知广开难行忍等诸相差别。
这是第三难行忍等,前面就是这几段讲完了,现在是第三难行忍。自性忍、一切忍,这前两科都说完了。现在这下边呢说难行忍等,一共有九种忍,这是第三难行忍等。分两科第一结前生后。
「如是菩萨依此二品一切忍故」,「如是菩萨」就是前面这两科,一个自性,一个一切。这个菩萨依此二品,一个自性忍,一个一切忍。「依此二品」就是所有的忍也都在其中了。「当知广开难行忍」从这二品裡面再广博的开发出来有难行忍,其他的七种忍等,诸相的不同各式各样的忍。这段文是结前生后,「如是菩萨依此二品一切忍故」是结前;「当知广开难行忍等诸相差别」是生后,生起后文。这是第一科结前生后,下面别释七忍分七科,第一科是难行忍分三第一科是徵。
天二、别释七忍(分七科) 地一、难行忍(分三科) 玄一、徵
云何菩萨难行忍?
玄二、标
当知此忍,略有三种。
玄三、释(分三科) 黄一、于羸劣所
谓诸菩萨能于羸劣诸有情所,忍彼所作不饶益事;是名第一难行忍。
说「菩萨能于羸劣」,就没有力量的,没有力量「羸劣」。或者身体没有力量嘛就是「羸」,心没有力量叫做「劣」,就是这种软弱的众生「诸有情所」。「忍彼所作不饶益事」,这个菩萨对于他所作的不饶益的事情,就是伤害的事情,能够容忍「是名第一难行忍」。这个忍是最难不容易,因为他是一个羸劣的有情,你想要对付他很容易嘛!但是容忍这件事,这比较难。譬如说是那个人不是羸劣有情,那个人身力、心力都是很高的人,他要来触你,你想要报复吗?恐怕你没这个胆量!那麽你要忍就比较容易了。现在是说是羸劣的有情,你忍受他的不饶益这就不容易!这是第一难行忍。
黄二、于臣隶所
若诸菩萨居尊贵位,于自臣隶不饶益事,堪能忍受;是名第二难行忍。
第一科是于羸劣所,第二科是于臣隶所。「若诸菩萨居尊贵位」他是居有尊贵的身份,譬如说他是国王,他是皇帝。「于自臣隶不饶益事」对于他自己的这个臣隶,就是为他办事的人,就是他的部下。这些部下对于国王有一些不饶益的事情,「堪能忍受」国王是有无上的权威随时可以治罚他的臣隶的,但是他能忍受「堪能」容忍这件事,这是名第二难行忍,这是第二种。
黄三、于卑贱所
若诸菩萨于其种姓卑贱有情,所作增上不饶益事,堪能忍受;是名第三难行忍。
这是第三种于卑贱所,「若诸菩萨于其种姓卑贱」他是种姓就是他的父母族上的人,都是没有什麽地位的人,而他本身呢也没有什麽成就,是很卑贱的人,没有智慧又没有福德。这样的有情「所作增上不饶益事」,他这样的人对于菩萨,做出来一种很强烈的伤害的事情,菩萨对他堪能忍受,「是名第三难行忍」。这个难行忍就分这麽三科说完了。
地二、一切门忍(分三科) 玄一、徵
云何菩萨一切门忍?
前面是说这个难行忍,现在第二科一切门忍,分三科,第一科徵,「菩萨一切门忍」。
玄二、标
当知此忍略有四种。
第二是标,标出来四种,下面第三科列。
玄三、列
谓诸菩萨于亲所作不饶益事,于怨所作不饶益事,于中所作不饶益事,悉能堪忍,及于彼三劣等胜品不饶益事,皆能忍受。
这一切门忍,这个「门」,譬如说是这个房子这裡有个门、这裡有门…,就是不同的立场所作的不饶益事都能忍,就是这个意思。「谓诸菩萨于亲所作不饶益事」彼此有亲爱关係的人,他做一样对你有伤害的事情,这是「亲所作」。「于怨所作不饶益事」对你有怨恨的人,他做一些伤害你的事情。「于中所作不饶益事」就是不是亲也不是怨,这个亲怨之间的这个人,他作一些不饶益事。「悉能堪忍」这三种人对于菩萨所作的事情,菩萨都能容忍不计较。
「及于彼三劣等胜品不饶益事,皆能忍受。」前面是约亲、怨、中分三品,现在这裡又是「劣」、「等」、「胜」,劣品、等品、胜品,「不饶益事」。这个「劣」,或是约福报论劣、等、胜;或是约智慧论劣、等、胜。这各式各样差别的人,他们作一些不饶益的事,「皆能堪忍」菩萨也都能够容忍。看这《披寻记》:
「及于彼三劣等胜品等者:谓亲怨中三种有情所作不饶益事,有劣等胜品差别故。」这个解释就不同,这「不饶益事」有劣、有等、有胜的不同,这麽解释这也是可以。
地三、善士忍(分三科) 玄一、徵
云何菩萨善士忍?
这是第三科善士忍,分三科第一科徵。云何菩萨叫做善士忍呢?下面第二科标。
玄二、标
当知此忍,略有五种。
有五种不同,那麽这是标,第三科是列,分两科第一科先见胜利。「当知此忍,略有五种不同。」哪五种呢?
玄三、列(分二科) 黄一、先见胜利
谓诸菩萨先于其忍见诸胜利,谓能堪忍补特伽罗,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无多乖离,有多喜乐,临终无悔,于身坏后,当生善趣天世界中。
这是见胜利,见忍有这样的功德,「谓诸菩萨先于其忍见诸胜利」这个菩萨是学习佛法的人,他从佛法上得到智慧,得到智慧以后他自己常常思惟观察,所以在事情没有到来以前,他先对于这个忍有很多的功德,你若能忍你就会有很多殊胜的利益,这件事。有什麽功德胜利呢?「谓能堪忍补特伽罗」若是补特伽罗就是众生,若对你有不饶益的事情,你能容忍就会有功德。什麽功德呢?「于当来世无多怨敌」在将来的时候,你这个怨敌就少。你若不忍啊,你同他去斗争的话,那个人就是你的怨家了。今生是你的怨家,来生还是你的怨家,一见面就不对劲。若是现在你和他容忍呢不和他一般见识不争论,原谅这件事,那麽就是将来就没有这个敌人了,是这麽回事。所以「于当来世无多怨敌」。
「无多乖离,有多喜乐」不会很多乖违你的心意,不会你要做什麽事情他不支持你,「乖离」就是不支持你,就是这个意思。你譬如说是汉高祖他打天下的时候,他这个文臣武将多;你若是项羽楚霸王呢,只有一个范增,有大智慧帮助他,也有一些武将但是不能和汉高祖比,所以最后他失败了。你看那个唐太宗打天下的时候,他也是帮助他的人都是英雄豪杰也都是人多,其他的那些和他对立的英雄都不行,就是少,帮助的人少。为什麽有多少的分别?这是栽培来的,这是栽培来的。所以「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无多乖离」不会乖违你,不会反对你,反对的人不多「无多乖离」。「有多喜乐」很多人支持你,很多都是好朋友,所以你的喜乐的事情多「有多喜乐」。
「临终无悔」你若这样子呢我忍受别人的毁辱,感觉心情很快乐,临命终的时候心裡一点悔恨没有,「临终无悔」。「于身坏后,当生善趣天世界中。」于你这个生命坏了以后,你就会生到善趣生到好的地方去,或者生到天的世界去了。因为什麽呢?因为你心裡面不发脾气,你不发瞋心,心裡面和平,你就会容易生到善趣;你若常贪心很大、瞋心很大啊,危险!就容易到三恶道去。所以要忍,「于身坏后,当生善趣天世界中。」这一科是先见胜利,菩萨有这个智慧,学习佛法,他能够认识修忍辱有功德,所以他就能够修忍辱,是这个意思。下面第二科。
黄二、自堪忍等
见胜利已,自能堪忍,劝他行忍,讚忍功德,见能行忍补特伽罗,慰意庆喜。
「见胜利已,自能堪忍,劝他行忍,」这个菩萨有智慧,看见忍辱有殊胜的利益以后,「自能堪忍」所以以后遇见因缘的时候,他心裡忍受他不和一般人见识。我们看韩信的传,他受『胯下之辱』那个少年拿着剑态度很强,叫韩信从他胯下过去,韩信照办。等到韩信作淮阴侯的时候,这时到了他老家的时候把那少年找来给他个官作,韩信还是有一点…的。那个范雎是秦昭王的相那时候,范雎这个也是聪明人,一个平常的人跑到秦国去,逐渐逐渐能够作到秦昭王的相,这真是有本事!他作了相,拿到权力以后『睚眦必报』以前瞪我一眼我都要报仇;你对我有好处我也回报,范雎是这样子,这个人就是这样子。
「讚忍功德,见能行忍补特伽罗,慰意庆喜。」唉呀世间上事情真是!可见范雎那个人「不忍」,后来他的确是报仇了,他原来是魏国人,他就通知须贾魏国的使臣,到了秦国去办事的那个须贾,他就叫:『你告诉魏王把魏相的头给我,不然的话我要屠城。』这是实际上说这个话,看那个时候我看世间上的事情真是太悽凉了啊!这个范雎给秦昭王作相,他要报私仇就是说这麽一句话嘛,当然秦昭王也支持他的,而魏王听了这句话就怕了!就不支持他的相,他的相只好跑,各处跑流浪跑,最后自杀而死就自杀。这件事我认为很悽凉,很不合道理!范雎也不应该因为这件事,你现在拿到权力了,就要以前当然那个魏相对于范雎是羞辱的很厉害啊记恨在心,其实这件事也应该过去不要报仇,就算是报,魏王应该支持他的相。好!你来打吧!你来打我来对付你就好了,应该是这样子嘛!怎麽可以平常没有事给你作相,等到有事情不睬他,这不合道理!所以从这《史记》上,说到世间上的中国历史,我看就是出家当和尚好!世间上的事情,实在是没有道理可讲的,都是很苦恼的事情。有正义的人不是很多的。
「见胜利已,自能堪忍,劝他行忍。」就是菩萨他见忍辱的胜利以后自己能堪忍,虽然谁要来对他有什麽羞辱,他心裡不动,这是「自能堪忍」。「劝他行忍」并且还劝别人也行忍,「讚忍功德」也讚歎忍辱的有功德。「见能行忍的补特伽罗,慰意欢喜」见能行忍的人心裡欢喜,祝贺他!来庆贺你!《披寻记》:
「当知此忍略有五种等者:谓见胜利为一,」这是一个。「自能堪忍为二,」这是二。「劝他行忍为三,讚忍功德为四,见能行忍慰意庆喜为五。依如是义,名善士忍。如是种类善行摄故。」这些是非常很好很美好的德行啊!所以叫善士忍。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