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1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10
若诸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我性,或于真谛将欲觉悟,或于真谛正觉悟时,或于真谛觉悟已后所有妙慧,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离诸戏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增益损减二边,顺入中道。是名菩萨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
上一次是说到这裡。现在看《披寻记》:
「或于真谛将欲觉悟等者:此中妙慧有三位别」这裡说的觉悟真谛,觉悟就是智慧。这个智慧有三位别就是有三个阶级的不同,那三个呢?「一于真谛将欲觉悟,此即无漏加行慧。」真谛就是法无我性。这位禅师在修止观的时候,对于法无我性将要觉悟的时候。觉悟应该说有四个阶级,《披寻记》说有三个阶级。初开始听闻法无我性的时候是闻所成慧,由文字上的觉悟这是第一个阶级。第二个阶级是思所成慧,就是闲居静处专精思惟法无我性。第三个阶级就是修止观,前面闻所成慧、思所成慧都是没有禅定。第三个阶级开始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第四个阶级就得无生法忍了,这是另一种分法。现在这裡是说三种分法,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不算在内。就是将修所成慧和得无生法忍统合起来分成三个阶级。第一阶段是「于真谛将欲觉悟」,就是对于法无我性将要觉悟。得无生法忍之前,这个觉悟不是闻、思两种智慧的觉悟,这是将要证悟法无我性了。这个时候的智慧,「此即无漏加行慧」这是加行的智慧,就是煖、顶、忍、世第一,叫做加行位。前面闻思的智慧是资粮位,准备的阶段,加行位这时候,就是努力的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观,还没有成为圣人,他的智慧还是有漏并不是无漏。但在这裡说是无漏加行慧,只是给他一个好名字,称为无漏。称为无漏是说他有堪能性,这个加行慧,煖、顶、忍、世第一,有这殊胜的能力,能得无漏的智慧,所以叫做无漏加行慧。无漏就是没有烦恼了,清淨觉悟第一义谛的智慧,名为无漏慧。因他能得无漏慧,就称之为无漏加行慧。
「二、于真谛正觉悟时」。三个阶级现在是第二阶级,对于法无我性正觉悟的时候,就是一念相应了,这时候,他断除我执、法执的戏论分别。这就是无自性,一切言说法性都是毕竟空。但是我们无始劫来都是执着真实有,那就叫法执。现在就把这执着消灭了,当然只是消灭一部分。那正觉悟的时候「此即无漏慧」。这个智慧是断除烦恼了,是清淨无漏的,也可以名为根本无分别智。「三、于真谛觉悟已后」第三个阶级,对于法无我性觉悟了以后,无分别智成就以后。「此即无漏后得慧」,这是无漏的不是有漏的,得无漏智以后又得一个智慧。这个智慧是有分别的智慧,这个有分别的智慧和根本无分别智同是无漏的,不是有漏的。因为你得到了根本无分别智,就使令你的后得智也清淨,不污染、也没有烦恼,所以叫做无漏的智慧,也是无漏慧,但这个智慧是有分别的。我看世亲菩萨的《摄大乘论释》,上面说,佛为众生说法的时候是用后得智,不是根本无分别智,为什麽呢?因为那个智慧无分别所以不能说法,说法要有分别。我们学习唯识就是很贴切的说明这件事,不像其他学派把它统一起来,佛说法时是没有分别,无分别智在说法。当然这麽说是也有道理,怎麽有道理?佛的无分别智和有分别智是同时的,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言真谛者」前面说的妙慧有这三种分别。慧是能觉悟,而真谛是慧所觉悟的。「言真谛者:谓即法无我性真实义相。」真谛又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法无我性,真实的义相说。真谛的「真」是讚歎的意思。讚歎法无我是毕竟空。诸法无自性,而又不是空,离戏论的境界。是真实不是虚妄的,这真实和非真实怎麽解释?什麽叫做真实?譬如说:「言说法性」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一切道理,不真实。也就是对言说法性的不真实,说离言法性的法无我性是真实。但是我们所明白的可能还不够恳切,应该再说一句话,譬如说我们凡夫境界,我们欢喜荣华富贵,认为这个东西好,这个东西美。但是以佛法的角度来说这是虚妄的,怎麽虚妄呢?因为它令你苦恼,你认为它快乐所以千辛万苦的争,就算令你得到了,它也令你苦恼。并且他是有时间性的,会有坏灭的时候,所以是虚妄性的。若是我们佛教徒,努力的修止观,能觉悟法无我性的时候,能永久的安乐住,没有无常的问题。不会说觉悟了法无我性,后来又不觉悟,不会有这种事情,所以名为真谛,是真实的,就是你不会白辛苦。你觉悟了以后,就是得大安乐,他没有欺诳性,不像世间上的荣华富贵有欺诳性。你认为他很美,结果他很丑陋,这就是欺诳性。这个法无我性没有这种意思,所以叫做真,是真实的。「谛」的意思,也当作真实,也当作不颠倒,他是真实、不颠倒所以名为「真谛」。「言真谛者:谓即法无我性真实义相」,这指一切言说法性都是毕竟空寂的。「真实义」你思惟言说法性都是毕竟空寂,空而又不空,是为真实义相,就指它说叫做真谛。
「又复妙慧,即是菩萨四如实智。」前面所分的三个阶级,是有道理和根据的。什麽根据呢?这个妙慧;「即是菩萨四如实智」。就是菩萨在加行位到忍位的时候,加行位有四个阶级;煖、顶、忍、世第一。这四个阶级,煖、顶,这两个位次是四寻思。不是四如实智,到忍位以后修止观,这个观就是四如实智,是真实的智慧。通达所观境,所观察的是一些言说法性毕竟空寂,这就是真实的,决定无疑的境界。寻伺的时候心裡还在推求是空的嘛?到煖位以后,所修的毗钵舍那观就没有疑惑了。言说法性是毕竟空观察没有蛇可得,这就是四如实智,四就是;名、义、自性、差别。这四方面都是假名安立毕竟空寂,没有真实义。「于真谛将觉悟时,说此四如实智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法无我性将要觉悟的时候,这句话就是说你在忍位以后,所修的四种如实智。那四如实智现前的时候,是最胜寂静明了现前。那时你的智慧就增长了,奢摩他的止也有力量,是最殊胜的寂静,「明了现前」,寂静的同时心裡还是明了的。奢摩他的止,「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止裡面也是寂静也有明了。不是只是寂静叫做止,寂静之中也有明了的,应该是这样。心裡面没有动乱即是寂静,但是这时候比较深刻。这时候也可能是未到地定,也可能是四禅。佛是在色界四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散乱心可以得圣道的,「最胜寂静」。假如说这位菩萨,这位禅师,这时得了色界四禅,他在四禅中修四寻思、四如实智。那这时的最胜寂静就是第四禅。如果没得四禅得初禅,那这时候的最胜寂静是指初禅。如果也还没得初禅,那就是未到地定。「最胜寂静明了现前」,「现前」寂静和明了现前。
「无有分别离诸戏论」,这时没有我执法执的这种分别。有这样的分别就是戏论,执着是真实的,执着真实这是个错误。没有修止观的人,就是在这执着真实裡面活动。我们自己感觉到,现在心清淨。没有贪心、没有瞋心、没有高慢心、没有疑惑心,通通都没有。我感觉心很清淨了,其实不是,还有执着,执着真实这就是个错误。我们修止观的时候,不妨先如是做念,我在日常中执着真实,这是错误的。我们要常常做如是观,才知道什麽叫做清淨心,什麽叫做染污心。我们才能有一个比较符合教义的规则。如果平常有在修止观的人,知道我现在有贪心是不对,你能知道这一念也不容易。但是能进一步我没有贪心没有瞋心,我感觉心很清淨,这是错误,你执着真实就是错误。我们常常这样,现在这裡就是超越了这样的分别。「离诸戏论」执着真实,那就叫做戏论,要远离这些戏论。
「以于胜解行住上忍转时,趣现观心有如是相故」。「以于胜解行住」,这胜解行住就是加行位,也就是资粮位闻思的智慧,对于教义的学习,应该达到胜解的程度。对于教义的学习……,我听老师说:这是我空,这是法空。究竟什麽是我空、法空还是不很明白,没有到达胜解的程度。但是如果我们肯用功、肯温习,读这个文思惟这个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就超越这个境界,因为你没有记忆力的问题。还要想经上怎麽说的……,这是记忆力的问题,现在不是这个问题。对我空法空的义理,心裡常常思惟,不需要想很容易就能明白,我空和法空的道理,但是还不见得就是胜解。当然这裡还有程度的问题。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现在要到修所成慧的时候,常常修止观常常静坐,这时候对于什麽叫做我空?什麽叫做法空?能达到不可动摇的程度,那时才可以称为胜解。我们讲《金刚经》的时候,前面的文也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后面也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是这麽说。但有人反对,有我嘛!怎麽说无我?「好好有我」。这是不及格的,这是没有达到胜解的程度。现在说:「以于胜解行住上忍转时」,这是煖顶忍,超过煖顶到了忍位的时候。这个忍位的忍有下忍、中忍、上忍。我们读〈声闻地〉的时候有说过,不知道各位同学有温习到那裡嘛?煖位是下忍,顶位是中忍,忍位是上忍,可见超过了资粮位,在加行位的时候,超过了煖位、顶位,这时候叫做上忍。在上忍转时,转者起也,就是现前的意思,这时修法空观达到这个程度了,这时候「趣现观心有如是相故」。趣者;进也,向前进。忍位向前进是世第一位,世第一位向前进是见道位。这「现观」就是见道,就是无分别智现前证悟法无我性,就是现观。现在是说你在忍位还没见道,很努力的向前进。那时修止观的时候有这个相貌,就是「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有这个境界。
现在是说〈声闻地〉。「声闻地说:上忍生时,其心寂静」,你达到上忍的时候,「其心寂静」。你修奢摩他的时候,这心非常寂静不动乱。「虽似远离,而非远离」。这时候远离就是心裡离一切分别。虽然好像是无分别,没有所缘境,远离就是没有所缘境。不与万法为伴侣,这伴侣就是所缘境。不修止观的人,心都是有伴侣的,你心一动就有所缘境,有所缘境一定有能缘的分别心,能缘和所缘他们是不分离的,这叫做伴侣。不修止观的时候,根本谈不到远离所缘境。说心能湛然独立,没有所缘境,普通修止观的人,也想不到这件事。我们修止的时候要有所缘境的,不能说远离的。但是你进步到煖位的时候,煖顶忍,煖位的时候。这时观察所缘境是空无所有的。远离所缘境,所缘境是什麽?就是你自己的分别。不是真实有所缘境,是那麽回事。不是真实有个所缘境,为你的心所观察。真实就不能远离了。你的所缘境是你内心的分别,你若不分别就没有这件事。所以是「似远离」,这「似」就好像,这个似是相似。好像是圣人,不与万法为伴侣了,好像是那样。「虽似远离,而非远离」还没有、不是远离所缘境,还未能达到这个程度。因为见道的时候才达到远离,而现在还没见道嘛!虽然还没见道,但是你念念观察所缘境不可得,心裡没有所缘境。久了就好像没有所缘境,但是还是有,「虽似远离,而非远离」。 「又于尔时,非美睡眠之所覆盖」,「又于尔时」,还就是这个「虽似远离,而非远离」的时候,也就是你修止观的时候。「非美睡眠之所覆盖」你们年纪比我轻,应该记忆力比我好。〈声闻地〉有这句话,那裡我怎麽解释的?「非」这个字,在这裡指「不是」。这睡眠、美睡眠是两回事。什麽叫做睡眠?什麽叫做美睡眠?两句话,但这是个譬喻。从我们修止观的相貌,这句话来形容止观的相貌。这美睡眠有一个意思,什麽意思呢?睡眠就是作梦,你是睡眠了但是作梦了,这表示有分别,虽然睡眠了但是有分别。美睡眠;这睡眠没有梦,就是睡眠的时候不分别,没有分别心,就是失掉了所缘境。我们静坐的时候,心裡没有想什麽事,但是没有所缘境了,这是什麽境界?这是沉没,惛沉。惛沉是很重的沉没;沉没是轻微的惛沉。这个轻微惛沉不容易知道是惛沉,我感觉好像是得定了,好像我得定了,刚才没有什麽妄想嘛。其实不是那是惛沉,是轻微的惛沉而失掉所缘境了。所以现在这个修行人「虽似远离,而非远离」他这时的境界,心裡面也很寂静,心裡明了现前,就没有美睡眠的境界,不是美睡眠。美睡眠就是失掉了所缘境,但是也没有分别,没有这个境界的覆盖。就是你静坐的时候有明了性,没有失掉明了性,若失掉了明了性,那就是睡眠了。那就是美睡眠的境界,美睡眠的境界是个错误,那就障碍了你的止观,也不是止、也不是观,说「非美睡眠之所覆盖」,没有这个覆盖。我刚才说过你在寂静住的时候,修奢摩他的时候,最胜寂静心裡有明了性。没有妄想,没有失掉明了性。
「唯有分明无高无下奢摩他行」,这时候你没有其他的分别心。这是在说什麽境界?只有心裡面还很分明。「无高无下的奢摩他行」。这是(陵本三十四卷二十页),那裡面说是「不昂不低」。这是思惟无相的境界,思惟无相的境界就叫做「不昂」。不思惟有相的叫做「不低」。思惟无相而于无相还不执着,是不昂;就是不高,昂就是高。也不思惟一切相就是不低,不高、不低,就是这个境界。这个地方有个问题,什麽问题呢?我们只是修止,不欢喜修毗钵舍那。或者不是佛教徒,他们也静坐也修禅。但是他们没有佛法的般若波罗蜜,我们要认识这一点。般若波罗蜜是佛教所特有的,就是小乘佛教他也有般若,我空就是般若。大乘佛教还讚扬法空的般若,这还有不同。但是小乘大乘合起来我空、法空都是般若,非佛教其他宗教没有这件事。所以修奢摩他的时候,只是止而没有观。若说我们佛教徒不欢喜学习经论的人,他要静坐时,就不可能修我空观法空观,就没有般若的观。那当他修到最胜寂静明了现前的时候,他就认为他得无生法忍了,就有增上慢,这种境界还要努力修才能现前的。不修,不可能有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没有这个境界,还要努力修。但是没有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这个都只是止。现在我们欢喜学习经论对佛、菩萨的法语有恭敬心,这句话我认为也不容易,对于佛、菩萨的法语有恭敬心。那些禅师,你看《禅师语录》他们静坐有问题的时候,不读经他到各处去参学。「赵州八十犹行脚」,到各处去参学。当然那也可以,可能那位禅师他是圣者嘛。也可能说的是法语,这就是人的思想不同。若是欢喜学习经论的,我读《金刚经》的时候,我就听佛和须菩提说法嘛。我读《华严经》、《法华经》,那我就是听佛菩萨说法,那就是参学。所有的经都是佛说的,那都是听佛说法,从这裡开智慧。如果说我不读经,去向这位禅师参学、向那位禅师参学,这又是另一回事。我刚才说对于佛的法语有恭敬心,这是另一态度,我听这位禅师的话,你说出的话,我对你的话有信心,但是也有人没有信心,我要看佛怎麽说的。这表示对佛的法有恭敬心,这边有一点差别。但是不管你是相信佛语也好,相信大善知识的法语也好。你静坐的时候只修止而不修观,你这个止只是止没有智慧。现在这裡面说「无高无下奢摩他」,奢摩他有智慧,所以他这时候第一义谛能现前,因为它裡面有智慧啊!见第一义谛不是奢摩他而是毗钵舍那是智慧。但是他因为又修奢摩他又修毗钵舍那;修毗钵舍那又修奢摩他的时候,止裡面有智慧;智慧裡面有止。这时候第一义谛现前,那你可能得圣道。只修止而没有观,没有智慧的时候,第一义谛能现前嘛?你想想这个道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又于尔时非美睡眠之所覆盖」,我们能在经论裡面看到这些话,他告诉我们美睡眠是个歧途、是个叉路,不是正道。现在我们修止观的时候不要落入歧途,这句话是这个意思。「非美睡眠之所覆盖」,不能这样子做。由这裡看出一件事,我们初开始修奢摩他的时候,一定要忆念所缘境。不可以失掉所缘境,有所缘境你才能慢慢的由散乱而寂静,慢慢才能得定。没有得定的时候可以修毗钵舍那观,得定的时候在定中修毗钵舍那观来破所缘境,不与万法为伴侣是这个意思。不与万法为伴侣这句话,是庞居士说的。你看庞居士语录,就知道他是读经论的人,所以说出这句话。「唯有分明无高无下奢摩他行」。思惟无相而不执着无相,不思惟一切相。当然我们说不思惟一切相,我们也很容易误会这句话。不思惟一切相,那我心裡无分别。当然这样修止也是对,但是不思惟一切相这句话,怎麽叫做思惟无相?就是思惟一切相都是寂灭相,无相可得,实在那是观的意思。这句话是(陵本三十四卷二十页)〈声闻地〉裡面说的。「今说菩萨上忍转位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我们若是常常读经论,尤其是读《大智度论》或者读《瑜伽师地论》他把得圣道的相貌,前后的次第都告诉你了。若是在这裡面多注意,再去听禅师说话你心裡就有数,他说的对不对。你心面有个尺,你用尺量一量看看对不对,够不够尺寸你就会知道。说那个禅师开悟了!真的开悟了吗?不一定,不学习经论是靠不住的。
《披寻记》:
现在这段文,现在说智慧,觉悟了真谛,觉悟法无我性的时候。「于真谛正觉悟」的时候。「今说菩萨上忍转位最胜寂静明了现前,准彼应释。」准彼〈声闻地〉的解释,应该按照那个意思解释。
我们读这个《法华经》,读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发觉一件事。发觉什麽事?就是,南传佛教徒,说:「大乘非佛说」。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凡夫。如果是得了圣道的阿罗汉、乃至初果的圣人,一定相信大乘。在《法华经》裡面有这味道,《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有这个意思。
我们从这句话,这裡说的是菩萨,这是菩萨地。说「菩萨上忍转位最胜寂静明了现前。」这是在忍位,还没到世第一。「准彼应释」,准照声闻地的解释,这话什麽意思?就是这地方,彼此是都相通的,小乘、大乘是相通的。所以这小乘佛教学者,若是得了圣道的时候,他若读大乘经论,有信心;这是佛法,这是佛说的。他一定是这样子。他不会说:「非佛说」,不会说这句话。小乘佛教学者读《金刚经》,一定相信这是对的,他不会说「非佛说」,不会说这句话。
我们记住这句话,《法华经》有这个意思,《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有这个意思。你若遇见了小乘佛教学者,他们谤毁大乘佛教,你心裡面要有一个定盘星,要明白这个意思。学习小乘佛法我也同意,我不反对,因为这是佛法呀!但是,不是一知半解,那不及格。你要好好学习,深入地学习这南传佛教。但是北传佛教、大乘佛教,是更圆满,比小乘佛教圆满。但是你若学得一知半解也不行,你就会疑惑,对吗?是佛说吗?就疑惑。我也不反对学《大乘起信论》这些佛法,我也赞成,但是它比较简单。因为你若读这个《中观论》、《大智度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读这《解深密经》,或者是《瑜伽师地论》,这两个部派的佛法,它微细,得圣道的事它说得很微细,这就不一样。所以应该重视这两部份佛法。
「于真谛正觉悟时,说此四如实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于真谛正觉悟时」这句话,就是「说此四如实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这上说的「于真谛正觉悟时」这句话,就是说「四如实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这两句话是一句话。含义是相同的。
「谓入法无我时,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平等平等如实通达故。」这悟入法无我性。这两句话就是一句话,这句话说的什麽呢?就是你悟入法无我的时候,就是你得到法无我的无分别智的时候,就悟入了法无我。「于一切法离言自性」,离言自性就是依他起和圆成实,当然主要是指圆成实说。「假说自性平等平等」,离言自性和假说自性是平等平等。这「离言自性」是有真实性的,「假说自性」是毕竟空的。但是我们凡夫境界,认为假说自性不是假说,是真实性。这离言自性…,好像没有这回事。这样说就有增有减了。对离言自性认为是「无」,假说自性执着是「有」。现在我们学习了这样的佛法以后,我们要离开这个「无」、也离开这个「有」。这个「无」和「有」都要离,所以叫平等平等。所以如实地通达,如实地明了。
「此法无我,名大总相」。就是一切法的总相,一切法的总相就是法无我。「遍一切法皆同一味故。」什麽叫做「大总相」,就是「遍一切法」都是一个滋味,都是一样,无差别的平等性。
我刚才说,我们读《法华经》、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们有这个感觉。你读《大日经》、《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这是密宗最根本的圣典。其中有一品也就是说这些事情,也是说一切法无我,诸法实相的道理,也说这件事。不妨有时间读一读。
「于真谛觉悟以后」。前面是说「于真谛正觉悟时」,就是「四如实智于一切法平等平等入大总相」的意思,是一样的。下面是说到第三位。「于真谛觉悟以后,说此四如实智究达一切所知边际」。「于真谛」就是法无我性,觉悟了以后,这句话是说什麽呢?「说此四如实智究达一切所知」,就是究竟地通达了一切所知的边际,就是法无我性。法无我性是究竟的第一义谛,究竟的边际了。
「远离增益损减二边」。刚才说,这假说自性我们认为是真实的,那叫做增益边。对于这离言自性,我们认为没有这回事,那就叫做损减。增益是一边、损减是一边。「顺入中道。」这时,远离二边的时候,你就悟入了中道。那就是,法无我性就是中道。
「住品中说:四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未极清淨。」这上面说四如实智的范围。我们在《摄大乘论》上也学习过,在《真实义品》也学习过,就这个四如实智。我们在加行位,在忍位、世第一位,才说到四如实智,实在这四如实智范围是很广的。「从胜解行住」,就是从忍位、世第一这裡开始,叫胜解行住。这「行」和「住」是有点差别。你这样做,你还没成就,叫做「行」。你成就了叫做「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这是第七远行地。远行地、他用功修行的时候,他要加行、要努力地修行,这样子加行才有功、才有用,但是,是无相住。这「无相住」我那一天曾讲过,什麽叫「无相住」?就是 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就是没有我执的相,也没有法执的相。从初地到六地,入观的时候,心裡面是无相。若出观的时候…我们拜大悲忏,念三称「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下面有个「入观」两个字,这四明尊者编的,他说「入观」两个字,就是念完了三称「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时候要入观。可见拜大悲忏,那个人的程度很高的,那个境界是不同的。这「无相住」。到第七地的时候,就是没有出入定的分别,他一直是无相住,心裡面没有我执、法执的相。六地以前,有出入定的分别,有时入定修观,有的时候出定、就不修观,所以出定以后就有相。出定以后任运我执,不是分别我执,俱生的我执、法执,他还是有,但他是圣人,但是他出定的时候,还是有这个。入定的时候没这个…,能「无相住」。要到第七地以后,就是无相住,没有出入定的分别,但是他和第八地以后有分别,八地以后是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第七地还是有加行、有功用的境界。「未极清淨」,他那四如实智还没极圆满清淨。到了第七地,都是无相住了,他还没极清淨,这四如实智还没极圆满。(陵本四十八卷十六页),我们现在学的是四十三卷。
「由是当知,四如实智地前地上一切位有」,从这一段文,从住品中那一段话,就是四十八卷十六页那一段文看出来,我们可以知道,这四如实智,地前也有四如实智,地上也有四如实智。一切位都是有这四如实智的。「是故此中作如是说。」这样解释。
玄二、能于五明三聚决定善巧慧(分二科) 黄一、释(分二科) 宇一、于五明处
若诸菩萨于五明处决定善巧,广说如前力种性品,应知其相。
这是第二科,能于五明三聚决定善巧慧,这是第二个慧。前面那个,菩萨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这是第一种智慧,解释完了。这下面是第二段,能于五明三聚决定善巧慧,解释这个智慧。分二段,第一科是释。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于五明处。
「若诸菩萨于五明处决定善巧」就是他学习这五明,他学到什麽程度呢?就是到了「决定善巧」通达的程度,到了这个程度。「广说如前力种性品」,广说这五明的事情,如前面那力种性品说,就可以知道它的相貌。这我们已经学过了。
宇二、于三聚中
及于三聚中决定善巧,谓于能引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皆如实知。
这是第二科,于三聚中。前面五明说完了,现在说三聚。
「及于三聚中决定善巧」。你于五明处善巧,你还要于三聚中决定善巧通达,要这样子,你这智慧才成就。什麽叫「三聚」呢?「谓于能引义利法聚」,这个义利我们也讲过了,在这裡的意思就是能得圣道,得圣道的义利。「能引义利法聚」,那当然就是你修三十七道品、修四寻思、四如实智,它有堪能引发出来圣道。这些法聚,四念处也是法聚、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乃至六波罗蜜,这都是法聚。它不是单独一个法。它是多法集合成一个法门的,所以叫「法聚」。「能引非义利法聚」,就是你做这件事,它叫你在生死裡流转,不能得圣道。「非义利法聚」,那就是贪瞋痴的这些事情了,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些事情。「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就是这件事,能引非义利,还非非义利,这样的法。「皆如实知」这三类法,你都能够真实地通达无碍。那就成就这个智慧了。
《披寻记》p1445:
「谓于能引义利法聚等者:此中三种法聚,如其次第能令有情堕三聚定。」使令这个有情落在三聚定裡面,那三聚定呢?「谓正性聚定」,正性、就是法性,就是得圣道,得了圣道的这一类,这一类的决定不退转,这是一类。「邪性聚定」,这一类法聚不能得圣道,在生死苦海裡面流转,那是「邪性聚定」,就是在这个范围里面,他跳不出来的。「不定聚定」,就是不决定,也可能得圣道,也可能还在生死流转。「是名能引义利,乃至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就是这样意思。
黄二、结
于是八处所有妙慧,善巧摄受;能速圆满广大无上妙智资粮,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下面结束这一段文。「于是八处」就是在这八种境界裡面,一个五明处,一个三聚,加起来就是八处。「所有妙慧」,这五明处裡面内明也是佛法,这八处所有的智慧,五明也是妙慧,对三聚的决定通达的智慧也是妙慧。「善巧摄受」,你有这种善巧的智慧,去学习它而能成就,叫做「摄受」。「能速圆满广大无上妙智资粮」,能迅速地圆满了广大无上的妙智,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资粮,「资粮」就是因也,就是得无上菩提的因,你若通达这八处,你就成就了无上菩提的资粮了。「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很迅速的可以得无上菩提。
《披寻记》p1445:
「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者:此句下应有结文。」在这一句下面还应该有一句话来结束这一段文。「谓如前标释」,前面是标,后面释,后面也就应该有个结,应该这麽说。「是名能于如所说五明处及三聚中决定善巧慧。」应该有这句话。就把这一段文结束了。
玄三、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
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有十一种,如前应知。即于彼位所有妙慧,当知是名饶益有情慧。
「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这是第三种智慧,叫做能作一切有情义利的智慧。「有十一种」这个智慧有十一种不同。「如前应知」,前面的精进里面也有这十一种,就是那戒品裡也有十一种。「即于彼位所有妙慧,当知是名饶益有情慧」,就是那十一种慧,就是饶益有情慧。
亥三、难行慧(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菩萨难行慧?
前面是自性慧和一切慧,这个说完了。第一是自性慧,第二是一切慧,现在第三是难行慧。分三科,第一科是徵。云何菩萨难行慧呢?
天二、标
当知此慧,略有三种。
第二科是标,标出来数目,下面第三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知法无我。
天三、释(分三科) 地一、知法无我
若诸菩萨能知甚深法无我智,是名第一难行慧。
这个难行慧,因为这是凡夫初开始学习佛法,由资粮位、通过加行位,到了得无生法忍,这时候不容易。因为凡夫有所得的执着太厉害,你破除这个执着,这很难。所以叫「难行慧」。
地二、调伏方便
若诸菩萨能了有情调伏方便智,是名第二难行慧。
前面这个「菩萨能知甚深法无我智」,那就是度过了凡圣一关。由凡而圣,是很难的,这不容易。现在下面「若诸菩萨能了有情调伏方便智」,他能明了调伏有情的法门,有这样的智慧,这个是第二个难行慧。这是大小一关,超越了小乘。「调伏方便」,就是调伏有情的方法,也就是度化众生的法门,这也是大智慧。这个大智慧,你若能够成就,也是不容易,因为阿罗汉还有所不足。
地三、离所知障
若诸菩萨了知一切所知境界无障碍智,是名第三最难行慧。
「了知」就是通达,通达一切所知的境界都是无障碍的,那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因果一关。凡圣一关、大小一关、然后因果一关,到佛的时候究竟圆满。这一关,第三最难行慧。那就是,得了阿罗汉以后,你要迴小向大,要在十方世界亲近佛,听佛说法,也同时在众生的世界度化众生。这样子慢慢地才能圆满这个智慧的,所以这个智慧也不容易。
这三种智慧,由凡夫到佛,虽然数目是三个,但范围是很广大的。
亥四、一切门慧
云何菩萨一切门慧?当知此慧,略有四种。谓于声闻藏及菩萨藏所有胜妙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于能思择菩萨所应作应随转中,及菩萨所不应作应止息中,思择力所摄慧,及修习力所摄三摩呬多地无量慧。
「云何菩萨一切门慧?」,前面难行慧是第三,现在第四一切门慧。
「当知此慧,略有四种。谓于声闻藏及菩萨藏所有胜妙闻所成慧」,这一切门慧有四种不同,那四种呢?「谓于声闻藏」,就是发出离心,学习佛法的经、律、论三藏,「及菩萨」发无上菩提心的经、律、论三藏,「所有胜妙闻所成慧」,你去学习这两种藏,两种三藏。学习这样的佛法,要有胜妙的闻所成慧,这是第一种,这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学习以后还要思惟的。「于能思择菩萨所应作应随转中,及菩萨所不应作应止息中,思择力所摄慧。」这是第三种智慧,「于能思择菩萨所应作」,思慧,能思择菩萨所应作,就是思慧,它思惟菩萨所应该作的事情,这时候,像戒品裡的摄善法戒,那就是修止观的意思。「所应作」你应该修止观,叫做所应该作的事情。「应随转」,你就随佛所告诫的,随顺而行,叫做「随转」。这就是修慧了。及菩萨所不应该作的事情,那就应该止息中,「思择力所摄慧」,那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修毗钵舍那的思择力,所说的智慧。这就是修慧。前面这是三种智慧,下面这是第四种,「及修习力所摄三摩呬多地无量慧」,就是修慧成功了以后,得无生法忍的智慧。这叫做「一切门慧」,一切功德以此为门,而才能成就的。
亥五、善士慧(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菩萨善士慧?
这是第五科,叫善士慧。分三科,第一科徵。怎麽叫做菩萨的善士慧呢?第二科是标。
天二、标
当知此慧,略有五种。
「当知此慧,略有五种不同」,是标。这是标出来数目,下面第三科,是列出名字来,分两科。第一科是第一五种。这五种慧是那五种呢?
天三、列(分二科) 地一、第一五种
一、听闻正法所集成慧。二、内正作意俱行慧。三、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
「一、闻正法所集成慧。」由闻所集成的智慧,是第一种。「二、内正作意俱行慧。」就是内裡面,不是外边,你听闻了佛法以后,你心裡面要主动地,要特别努力地,叫「作意俱行慧」,去作意思惟。就是你这个智慧,和你的作意在一起,所以叫「俱行慧」。「三、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第二个应该是思慧。第三个应该是修慧。这自利行、他利行,这两种修行放在一起。自己也用功修行,同时也教化众生。这种方便,「方便」就是行动的意思。「俱行慧」,这个慧和你的心也同时活动。
《披寻记》p1446:
「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者:谓于一切所应作所不应作如实了知。是名方便俱行慧。」这就是修慧。修慧裡面,也自己用功修行,也教化众生。这看出来,在闻所成慧,「听闻正法所集成慧」、「内正作意俱行慧」,这个时候还没能利益众生。就是在修慧的时候才去度化众生。这裡有这个味道。
四、于诸法法住法安立无颠倒中,善决定慧。
这是第四种。「于诸法」、「法住」;「于诸法」就是于诸法性。什麽叫「法住」呢?就是「法安立无颠倒」叫做「法住」。在这裡「善决定慧」。这应该是得圣道了,才有这个智慧。
《披寻记》p1446:
「于诸法法住等者:」,这一段文怎麽解释呢?「如其法性,以无颠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于其诸法的法性,有总、有别。法性这句话,有总、有别。个别的说,色法以变碍为性、受是领纳为性、想以取相为性、行以造作为性、识以了别为性,地、水、火、风,坚、溼、暖、动,就是每一法有每一法各别的相貌,叫「别性」。「总性」就是一切法空性,那就是总性了。于诸法的法性,如其法性,以无颠倒文句安立,它就是一个正确的名字,很恰当地来表达这件事,就是无颠倒。如果你搞错了,你表达的不对,那就是颠倒了。不颠倒的文句来安立、来表达这件事。此是色、此是受、想、行、识、此是眼、耳、鼻、舌、身、意,此是诸法空相。就是有别、有总的这些法的安立,你没有搞错了,是名叫做「法住」。这样「于诸法法住」,下面「法安立」是解释这个「法住」的意思。这几句话,「如有寻有伺地说应知。」(陵本十卷十七页)解释的。
「于诸法法住法安立无颠倒中」,我们看那个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那个「正见」就是你觉悟了第一义谛,成就无分别智的叫正见。「正思惟」就是后得智。后得智的时候,你要思惟你所证悟的第一义谛,怎麽样安立名字,为人解说。在八正道裡有这麽解释,那和这一段文也是相契合的。
五、捨烦恼慧。
前面是说,「安立无颠倒中」这不是凡夫能做到的,这是圣人。所以现在说,「五、捨烦恼慧」,就是你见道以后还要修道。因为你见道以后还有很多烦恼,见道是圣人了,圣人也有烦恼。初得无生法忍的人,只是断了一少部分烦恼,还有很多烦恼还在的。所以要继续地修学圣道,捨烦恼。这是捨烦恼慧。捨烦恼,当然是证悟第一义谛的。
前面这是第一科,有五种智慧,这是善士慧。第二科,又有五种。
地二、第二五种
复有异门:一、微细慧:悟入所知如所有性故。二、周备慧:悟入所知尽所有性故。三、俱生慧:宿智资粮所集成故。四、具教慧:能于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众所闻法义,具受持故。五、具证慧:从淨意乐地,乃至到究竟地所摄受故。
「复有异门」,这个善士慧还有一个不同的立场,说出来这智慧的。「一、微细慧:悟入所知如所有性故。二、周备慧:悟入所知尽所有性故。」这下面说到第二个五种。第一个是最微细的智慧。什麽叫做微细的智慧呢?「悟入所知如所有性故」,就是你能尊重佛语,依教奉行,你就能悟入,你的智慧能契入所知的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无我性,悟入第一义谛。这个智慧是较微细的智慧。说这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虽然是凡夫也是这个境界,圣人也是在这裡,但是凡夫心粗,没有微细的智慧,见一切法的时候有执着,不能悟入所知的如所有性。圣人,就是这位凡夫学习佛法,他能逐渐地提升自己,使令自己成就微细的智慧,心不粗了。明明的一切法是如幻如化、是不真实,但是看不见,总是认为是真实的。悟入这如所有性,就这个真如。真如是离一切相的,那就是第一义谛,要悟入这个真理,你的智慧要微细才能悟入的。
「二、周备慧」,周遍、无所缺少,非常圆满的智慧,这是什麽呢?「悟入所知尽所有性」,就是你这个智慧能契入到所知境裡面的尽所有性,一切法都在里许了,叫「尽」。就是一切的缘起法,因缘生起的一切法不是那麽容易知道的,你悟入一切法空性,你还可能比较容易。要悟入一切缘起法性,连阿罗汉都不圆满,都没能完全知道,到佛的境界,一切种智才可以。
「三、俱生慧:宿智资粮所集成故。」俱生慧,就是与生俱来的,你生来就有这个智慧。为什麽这个人生来就有智慧呢?「宿智资粮所集成故」,就是前一生,或前多少生,你在佛法裡面有栽培,你能集成了很多很多的智慧,这个智慧很殊胜、很有力量,就是从前生带到今生来,所以今生没有学习就知道。以此为资粮而成就的智慧,这是俱生慧。
「四、具教慧:能于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众所闻法义,具受持故。」这个「具教慧」就是具足了因教而成就的智慧。前面这俱生慧,就是生来就有。这具教慧就是生来以后要努力的学习才有这个智慧的。这是什麽呢?「能于诸佛」,这是大圣人,其次是「已入大地」就是证悟法性的这些大菩萨,「诸菩萨众」,「所闻法义」,在佛那裡听闻了的法义,在大菩萨那裡所闻的法义,这都是圣人,诸佛是果地的圣人,大地诸菩萨这是因位的圣人,都是圣人,都是见法性的人,没有说听凡夫讲话,这个不算数、不及格的。「听闻法义,具受持故」,他听闻的法义,他能受持。这个是具教慧。当然这地方表示信心的意思,他对佛,这一切圣者所说的法义有信心,由信心而成就的智慧,由智慧所成就的信心,这信和慧是不能分开的,能具足的受持。因为这个时候,没有见第一义谛,初开始学习佛法的人,你学习了很多的经论,不管你是怎麽样的有大智慧,但是你没见第一义谛,所以是「因教而生慧」,而成就的慧。这具教慧这地方应该包括三种智慧,闻、思、修三种智慧。
「五、具证慧:从淨意乐地,乃至到究竟地所摄受故。」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修毗钵舍那观成功了,「具」者,「有」也,你具足了、你成就了证悟第一义谛的智慧了。这个不是因听闻佛法而有信心,是你自己见到第一义谛而有信心了,这个有点不同的。这个是谁呢?「从淨意乐地」,就从初欢喜地这个时候,因为他断了烦恼,得了法无我的智慧了,这时候心清淨,所以是清淨的意乐。「意乐」也就是「意愿」的意思,他这个愿,自己趣向无上菩提,这是一种愿。他有大悲心广度众生,他有这种意愿,所以从「淨意乐地」,「乃至到究竟地所摄受故。」「究竟地」,到佛的地方。这时候才成就了「具证慧」。
这加起来是五种智慧。这两种五种智慧,都叫做「善士慧」。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