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41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41

 

  丑三、有身麤重

  由不善守根门等故,有身麤重。

  这是「摄诸经宗要」,一共有十五科,现在是第五科「一分修等三摩地」,这一科裡面分两科,第一科是「辨修相」,第二科解释定的难,修禅定的障碍。修禅定的障碍,一共有十一科,现在是第三科有「身麤重」。这是一个禅定的障碍,什麽叫做有身麤重呢?

  「由不善守根门等故」,就是学习禅定的人,常常静坐的人,「不善守根门」,就是不能,他不能守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六根就是门,就是外边有很多的消息,从这裡入来,从这裡进来,所以叫做「门」。这表示什麽呢?表示这个人,他的六个识,从这六个门跑出去向外攀缘,见色闻声,各式各样的境界,心裡面种种的虚妄分别。因为这样的关係「有身麤重」,这个身体就会劳倦了,这样子你对修禅定就有障碍,这样的意思。

  若是能守护根门,虽然是有什麽因缘,到什麽地方去,但是常常的寂静住,这个根门,把这六根关起来,把这个门关起来,关起来心裡面不攀缘寂静住,这身体就轻快,就不劳倦,不劳倦你静坐的时候就很顺,就没有障碍,就是这样的意思。当然这是一个经验之谈,的确是这麽一回事情。这是第三科,底下第四。

  丑四、多睡眠等

  多习睡眠,或多觉悟,便增惛睡,不见众色;设有所见而不圆满。

  这个第四科的障碍是「多睡眠等」。「多习睡眠」,就是睡觉一次又一次的睡,不只一次的睡,睡得很多,睡得很多呢,而这个睡眠是愈睡愈多,所以「多习睡眠,便增惛睡」。

  「或多觉悟」,或者这个人,我不睡眠,我减少睡眠,我多数的时间都是醒觉的,这样子,这样子呢!也会增,增惛睡。因为你太减少睡眠了,他就愈想要睡,乃至睡一分钟都是香的,他就是这样子,我也有这种经验。这个一增惛睡,假设你不能控制的话,就随顺这种欢喜睡的心情去睡了。

  「不见众色」,多数这个心是惛沉,看见什麽境界都看不见,「不见众色」。「设有所见而不圆满」,就假设这个时候睡醒了,睁开眼睛去看什麽,看什麽也看不清楚,因为还没有完全醒,这个头还是惛沉很厉害,这是…我看每个人都可能有这个经验。这样子你想去坐禅修止观是不可能的,修不来的。止也止不来,观也观不来,所以这也是个障碍。所以智者大师的二十五方便上也是,这个睡眠也不能睡多,可也不能睡少。

  丑五、太过精进

  为此二事,极作功用,力励思惟,故有太过勇勐精进。

  这是第五科「太过精进」。这也是一个障碍,这是精进的太过头了。「为此二事」,这个二事,就是太精进了,或者是太懈怠了,这两个事,或者是增减,太精进就是增,太懈怠就是减。

  「极作功用,力励思惟」,这就是太过精进,在内心裡面修止的时候,「极作功用」,特别的努力、用力,这个「功」,就是特别努力,叫做「功」。这个功就是用,你发起了这个作用。「力励思惟」,这明白一点说,就是心的力量,发出来的很多,特别努力的去思惟。这个思惟这两个字,修定的人、修止观的人是很重要的,修止也是思惟,修观也是思惟;就是思惟所缘境,常念这个所缘境,那也叫做思惟;你去各式各样的观察思惟,也叫做思惟。而这件事,都是要用心力的,心要用力。

  你抓不到所缘境,你这个止修不来,观更是不能观了。但是这个人用力,用力得太过头了,「极作功用,力励思惟」,就是超越了你的体力,所能负荷的力量,超过了,超过了,你付出的太多了,你这个身体受不了,「故有太过勇勐精进」,这种事情。这样子,你也是不能修止观的,你这个止观修不来的。这是第五,底下第六。

  丑六、极劣精进

  由有太过策励过故,还极下劣,如急捉持斥鷃鸟者。

  「由有太过策励过故」,由于这个人努力的太过头了,太策励自己太过了,这种过失的缘故。「还极下劣」,你这个身体就垮下来了,你支出得太多了,你这个身体受不了,就垮下来了,就是还极下劣。垮下来了呢?就不能修止观了,那就是懈怠了,修不来了。

  「如急捉持斥鷃鸟者」,就像抓住那一个斥鷃鸟,这个斥和那个鷃连起来读,是鸟的名字,这个手抓这隻鸟,抓得很紧、很急。你抓太急了你自己也很辛苦,这是急;很辛苦你不能维持时间就不能久了,不能久了,你没有力量,就比较鬆,一鬆鸟就飞了。而这个鸟是比喻什麽?就比喻你这一念心修止观,就是你太努力了,你太辛苦了,你也不行,维持时间很短你就垮下来,垮下来就不能修止观了,这个止观就放弃了,也等于是这个鸟抓不住,鸟就飞了,是这样的意思,「如急捉持斥鷃鸟者」。

  所以,太过精进的时候,有一时的利益,少时间有一点好处,但是很快就不能修止观,就懈怠了,结果止观是不能修了,所以太过精进,有极劣的精进,这样子,都是不能修止观的,所以这是一个是禅定的障碍。所以这个事情,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上有提到,要有馀力,要有馀力呢?感觉到很轻鬆、很自在,心裡面还想下一座再修,再修一支香,修完一支香还有馀力,还想修下一支香,要保持这样的状态才合适的,你不可以太过了。

  这个修行人啊,当然是要看自己的体力,有的人,他那个身体是特别的,和一般人不同。我看那个,我们也讲三国志演义。我看那个关羽、张飞、赵云这种人,像曹操底下那几个大将,那种人体力都是特别的。我们修行人裡面也有这种人,那个体力特别的不同,他几天不吃饭,和吃饭一样。说他若特别的精进可以的,但是这种人是少数人,多数人的体力是中中的。所以你用功修行,你这个功课也不要太过多。初开始修行,你特别精进,你要将就你的身体将就一点,慢慢地、慢慢地来修,等到是已经得到未到地定了以后,那是没有这个问题。你一入定几天都没有关係,得了初禅更没有问题了。就是在欲界定这个时候,你要将就他一点。

  丑七、生踊跃喜

  彼唯思求光明之相,此与见色若俱生时,希一得二,便生踊跃;犹如有人得二伏藏。

  这是第七科「生踊跃喜」。「彼唯思求光明之相」,那个人他在修定的时候以光明为所缘境,他的心裡面就思惟这个所缘境,希望这个所缘境的光明,怎麽样、怎麽样,怎麽样止,怎麽样观,但是很令你满意。

  「此与见色若俱生时」,你的意思、你的目的只是思求光明这样的相好,但是你这样思惟的时候,「此与见色」,就是这个光明相和所见的众色,「若俱生时」,就是同光明的相同时的现前了,你并没有啊…说是我要想一个大莲花,我只是思惟以光明为所缘相,结果看出来很多的相好都现出来;或者现佛的相好,或者现其他的种种相好光明,这样子就是「希一得二」,你的目的只是希望一个光明,结果两样事都出现了;「便生踊跃」,你的心裡面就是生出了很踊跃的欢喜,手舞足蹈的欢喜,这样子欢喜的情形。

  就说个譬喻「犹如有人得二伏藏」,就像有个人得到了两个宝藏,裡面很多的珍宝,不是一个藏,很多的藏,得到两个宝藏,心裡面欢喜的不得了,尤其是穷人得到了宝藏是更不得了。所以修止观的人,忽然之间得到一个很满意的成就,得大欢喜。这欢喜又有什麽不好呢?小小的欢喜也可以,你要能够摄持自己的这一念心,控制它一点。若是大欢喜的时候,就有什麽问题呢?这个贪着心就来了,贪着心一来,止观也没有了,所以这也是个障碍。

  丑八、生大恐怖

  遍于诸方,欻然并见不祥之色,便生大怖;犹如有人两边旋转卒起。

  这是第八科「生大恐怖」。这个静坐修止观的时候,有一定的所缘境,如是止、如是观的;但是忽然间「遍于诸方」,在静坐的时候,普遍到很多的地方,忽然间看见了很多「不祥之色」。大地震出现了,山崩地裂,不祥之色,或者大毒蛇来了,或者是老虎来了,很多的不祥之色来了,「便生大怖」。在禅定裡面静坐的时候,看见这个境界,心裡面就恐怖起来了,「便生大怖」。

  「犹如有人」,这又说个譬喻,像「有人两边旋转卒起」,两边呢,或者就是前后,或者是左右,有这个旋风、大旋风,旋转就是旋风说的,窥基大师也这麽讲。就是…这个地方就叫龙捲风,旋转是忽然间的,当然这是很大的境界忽然间生起的,这个人就害怕生恐怖。静坐的时候,出现这些境界,令你心裡面生恐怖。所以这些事情,也就会…也很明显地,令我们意识到,这个教义不可不学。

  诸子之家格言说的,经书不可不读。所以我们佛教徒也是一样,这些经论佛说的、佛法的经论,不可以不读的,你若不修行,那无所谓;若修行呢,你非要懂得教义不可,懂得教义这件事情呢,知道这都是唯心所现,哪有那回事情呢?你睁开眼睛看,哪有老虎呢?也没有老虎,也没有毒蛇,什麽也没有,没有什麽事情,都是心裡面的虚妄分别。当然虚妄分别,有时好像自己感觉我没有想这个事,也出现这个境界。出现这个境界,这当然有其他的因缘,其他的因缘就现出这种境界来,但是也都不真实,只要你把眼睁开,什麽事也没有。

  所以你要是有教义的基础的时候,不管是由自己的虚妄分别所现,或是由外力来扰乱你而现出种种境界,也还是虚妄分别。还是虚妄分别的时候,你能观察它是毕竟空的、无所有的,你心裡面止、观,就把它破除出去了,自然是这样子。但是你若不明白,你若不学习教义,不行,你就不知道怎麽样作如是观。而且这件事情,就算是你明白教义,你常不作如是观,忽然出现境界,你忘了,不知道作如是观,还是生恐怖,你不能破,这种虚妄境界,你不能破它。所以这些障碍出现,你非要常常的作如是观,熟,常常观它就熟,熟你就能用,有用就没有事,什麽事也没有,世界太平。

  丑九、起种种想(分二科) 寅一、于世杂类

  于彼行时,或复住时。于世杂类起种种想,如是外想,与定为难。

  「于彼行时,或复住时」,这是第九科「起种种想」,分两科,第一科「于世杂类」。说那修止观的人,他在经行的时候,或者是不是经行,住在那裡,没有经行停在那裡。「于世杂类起种种想」,对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这些各式各样的情况,你也去虚妄分别,就随顺它作种种的分别。

  「如是外想,与定为难」,这外面的境界,是对你的定有障碍的,前面这是在…,不是经行,也不是停在那裡,是静坐的时候,在修止观的时候,忽然现出种种境界,令你恐怖。这个不是修止观,没有静坐,你去心裡面种种分别,种种分别,你一分别,有了这个形相的时候,你在静坐的时候,这个相就出现了,就障碍你。

  就是在欲界定的时候就是有这些问题,你心裡不自在。我不想想,我不愿意有这种相出现,但它遍要出现;我想希望它出现,它遍不出现,就是各式各样的境界。尤其是稍微有一点定力的人,但是欲界定还没有圆满,他心裡面有一点力量的,他特别敏感,和初开始静坐的时候,就不一样,是特别敏感,就是忽然间就会出现一些事情,自己还不大明白,怎麽会这样子呢?当然就会成为你的障碍,所以「与定为难」。

  寅二、于定高举

  或复因其所修习定,谓己为胜;观他为劣,便自高举,如是亦得名种种想。

  「或复因其所修习定,谓己为胜」,或者是因为他自己所修习的定,有一点成就了,有一点成就,一下子坐几个钟头,他心裡面寂静不动,比较好的境界出现了,那麽他心裡就会想:我现在有成就,我是很高的境界,「观他为劣」,你们都不如我,就会有这个分别心。「便自高举」,这个高慢心就生起来。「如是亦得名种种想」,这也叫做「种种想」。而这个「种种想」,也能障碍,自己的禅定,障碍自己的止观的。

  你这个时候,止观若熟悉,立刻来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有我这回事呢?没有我,也就没有高举了,也不会有高慢了。观其他的一切境界,也都是不真实的,那麽就不会有高慢的事,没有彼此对立的形象,而这些事情一定要用毗钵舍那才能破的。所以我们修四念处的时候,你要常常有一部经要受持,常常受持一部经,《金刚经》就是很好,当然《大品般若经》也是好,也是好的。

  丑十、多言论等

  或多言论,或久寻思,令身疲劳心不得定;如是多言,与定为难。

  「或多言论,或久寻思,令身疲劳,心不得定」,这是第十「多言论等」。或者是这个人多言论,这话匣子一打开没得完一直讲、一直讲,它就使令你劳神,使令你伤气,这个气会丧失,一丧失了的时候,你静坐的时候,就感觉到不合适,就会感觉到。不要说一般的人,你就是讲解佛法也是一样,你说多了就伤气,伤气静坐的时候就不自在,想要止,止不来,想要观,观不来,你一定要将就它休息一会完,叫它让体力恢复过来,然后再去静坐才行,才可以。

  所以「或久寻思」,多言论是口业,口业当然你说话也是心要想,才会说话,但是这个地方是说言论。「或久寻思」,或者我没有说话,但是内心裡面思惟,思惟得太多,也是一样。「令身疲劳,心不得定」,你多言论身体要疲劳,你久寻思也是,身体也会疲劳。一疲劳的时候,心不得定,你想要静坐,让它静下来,不行,止观你都修不来了,「心不得定」。

  「如是多言,与定为难」,这样子多言、多思虑,「与定为难」,是有障碍的。所以这个「多言论」也不是个好事。所以《法华经》上是〈安乐行品〉吧!『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说那个人对于佛法很爱好,很爱好佛法,你不要给他多说佛法,不要说太多。最初我看见这个话也不太明白,为什麽这样子呢?

  丑十一、愿乐外色

  若从定生光明之相,及见色时,便捨内修相续作意。愿乐于外谛视众色,故极思察,与定为难。

  「若从定生光明之相,及见色时,便捨内修相续作意」,这是第十一科「愿乐外色」。说若是这个修行人,他在禅定中,止观现前的时候,就现出来很多光明的相好、光明的境界。「及见色时」,及看见其他种种的形色,定裡面的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八胜处、十遍处,当然没有那麽高深,但是也是这些行相现出的时候。现出的时候,你要继续修止观才对,他不是,「便捨内修相续作意」,他就不修止观了,这个内修相续作意就是修止观。现在「捨」就是弃捨,就放下腿子,睁开眼睛了,这样子,睁开眼睛干什麽呢?

  「愿乐于外谛视众色」,「于外」就是出定了,欢喜禅定以外,不在定裡面去看种种的行相,说那裡有个大莲花池,莲花开得很美,到那裡去看看,或者有其他的什麽境界,也到那裡去看看。「故极思察,与定为难」,到那儿去看这个色、看那个花、看那个树、看那个水、看那个人,那麽这样子不如理作意,不正思惟,令心散乱,「与定为难」,是这样子,这是第十一种。

  子四、结成难(分二科) 丑一、障定相

  如是诸难,随其所应,障三摩地所缘境相,及因缘相。

  这是第四科「结成难」,把这十一难结成,像裡面这十一种难,这麽多的难障,修禅的障碍,叫做难。「随其所应」,随那一个难,都是能够障碍你的三摩地裡面的「所缘境相」,障碍你修禅定的因缘相,使令你有困难,都是这样的。

  丑二、令退失

  或有遇此,退失所缘因缘相故,如其次第二相俱没。

  「或有遇此,退失所缘因缘相故」。第二科「令退失」。「或有遇此」,或者有的人,他教义的基础不够,什麽叫做无我?无我相不是太明白,也不熟。或者这句话也看见过,经论上也看见过,也听人讲过,但是你不熟。什麽叫做诸法空?什麽叫做无常?好像也是读过,但是不太明白。在修定的时候,也不这样观。你这样的人,你愚痴,你遇见前面这麽多困难的时候,就「退失所缘」境、退失禅定的「因缘相故」。「如其次第二相俱没」,随着你修定的次第,遇见什麽样的障碍的时候,你这个所缘相也是退没了,因缘相也是退没了,禅定就是不成就了,就会这样子。

  所以这个事情,修止观的时候,止的方法要好好努力的去学习才能掌握到;观的方法,你也是要努力的学习,观的方法比较难。止虽然也不是那麽容易,但是比观还是容易,但是观就不是容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几个字谁都认识,这相怎麽是虚妄的呢?我看得清清楚楚是真实的,怎麽是虚妄的?这是你要用点心力去学习才可以。

  『赵州八十犹行脚』,他是有原因的。但是赵州禅师我看他语录,这个人是有成就的,是不同的。所以欢喜中观,你中观经论要多努力学习。你欢喜唯识,唯识经论要好好学习。你不学习不可以,你不学习只是欢喜没用,你说欢喜静坐,但是因为你学习得不够,到时候有困难,就卡在那裡不能进步,不进步还好,还算好!如果是,我们通常说走火入魔,那就糟糕了,那就是不对了。

  壬六、喜等俱行三摩地(分三科) 癸一、喜俱行三摩地

  复次云何喜俱行三摩地?谓初二静虑诸三摩地。

  这是第六科,前面是第五科,这第五科是「一分修等三摩地」,一共是十五科,前面五科讲完了。现在讲第六科「喜俱行三摩地」。「俱行」,就是和你在一起活动,不是你自己一个人单独活动,还有其他的人,和你在一起合作。这是说我们的这一念心,修止观是谁?就是你的一念心,修止观者谁?就是这一念心。就是这样子修,而这个心不是这一念心,「有喜俱行」,有喜的这个心所和你这个心同时在活动。有乐、喜乐捨这麽多的事情,和你这一念心同时活动,在禅定裡面的,所以「喜等俱行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是「喜俱行三摩地」。什麽叫做「喜俱行三摩地」呢?这是问,底下回答。

  「谓初二静虑诸三摩地」,这个四禅就是四个静虑,初静虑和第二静虑,这两个静虑都是「喜俱行三摩地」,都有喜的。在这个喜这个地方,也都有同样的意思。就是我很辛苦的得到了欲界定,而继续的修行得到了未到地定,再努力修行得到了初禅,得到初禅时候,那和未到地定、和欲界定完全不同,所以心裡面生欢喜,这个喜就是这样的意思,生欢喜。

  若是这个…虽然他成就了初禅、成就了二禅,但是若不入定的时候,就是一般的境界。一般境界,他若是一摄念、一摄心不乱,这个初禅、二禅就现前了,一现前的时候,那个殊胜的境界,心裡面还是欢喜,所以叫做「喜俱行三摩地」,初禅也是这样子,二禅都是这样子,但是初禅的时候,有寻、伺这两个心所,二禅把寻伺排遣出去了。

  癸二、乐俱行三摩地

  云何乐俱行三摩地?谓第三静虑诸三摩地。

  「云何乐俱行三摩地?」这是第二科。「谓第三静虑诸三摩地」,这个第三静虑诸三摩地,它裡面把那个喜,把初禅、二禅的喜除遣了,把它消灭了,只剩下乐,而这个乐是特别殊胜。这个「第三静虑诸三摩地」,初二静虑也是诸三摩地。这个「诸」是什麽意思呢?这个「诸」是很多事情,就是你…比如说你在初禅裡面、或者在二禅裡面,修空三昧、修无愿心三摩地、修无相心三摩地,那就是在初禅裡面还有这三三摩地,还有无量无边的三摩地。在这个初禅裡面,二禅裡面也是一样,在三禅裡面也是一样。所以有的修行人,他可以在初禅裡面得三果,那就是无漏三摩地了得三果,也可能在初禅裡面得四果阿罗汉,也可能。也可以在二禅裡面,也可以在三禅裡面,各式各样的。

  六波罗密,那个禅波罗密,禅波罗密指什麽说的,就是指四禅说的。六波罗密裡面的禅波罗蜜指四禅说的,是什麽道理呢?这个四禅是一切无量无边的、无漏的功德,都是从这裡面出来的。所以这个禅是个门,这个门啊,一个从内裡面可以出来东西,一个从外面可以进去,也可以从内裡面出来,所以裡面有无量无边的三昧。这个佛菩萨,这些佛、大菩萨有无量无边的三摩地,都是在禅定裡面成就的,所以叫做「诸三摩地」。诸三摩地是这样的意思。「第三静虑诸三摩地」是乐,是这样的境界。

  癸三、捨俱行三摩地

  云何捨俱行三摩地?谓第四静虑已上诸三摩地。

  因为第四禅,它把乐也取消了,也不要了,所以叫做捨。那麽在第四禅裡面,你修其他的无量无边的三摩地,也都是有捨的,也都是这个捨的境界,是这样子。经论上说我以前也常常提过,佛得无上菩提,是在第四禅裡面得的,当然也可以在第四禅裡面得阿罗汉,也可以得辟支佛道,也都可以这样子。若是在第四禅裡面得阿罗汉道,那就比初禅高,也比未到地定高,就是不一样,完全是不一样的。那麽这是第六科,有喜、乐、捨的三个三摩地。

  壬七、四种修定(分四科) 癸一、为得现法乐住(分二科) 子一、徵

  复次云何修定为得现法乐住?

  这底下第七科,前面是第六科,现在是第七科。第七科「四种修定」,这个修定有四种不同,分四科,第一科是「为得现法乐住」而修定的,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复次云何修定为得现法乐住?」这个现法乐住,我们解释过,就是在现在的色、受、想、行、识裡面就是「现法」;在现法裡面成就了「乐住」。这个「乐」,包括四禅都在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在内的。这种乐没得禅定的人,没有得禅定的感觉是这样,得了禅定的时候就是乐,所以叫做「乐住」。

  这个话我们也是常说过,没有出家的人,就是说我们没有学习过佛法的人,对我们学习佛法的人来说,你们天天都干什麽呢?就是看他出去外面,吃完饭了,可能在外面经行,不经行的时候就坐下来了,总是坐在那裡干什麽呢?表面上也看不出来什麽事。但是我们若是学习经论的时候就知道,我们就是做这麽多事情,这个事情太多了。你修学禅定,一天成就吗?要很多的时间的;很多的时间,很多的功德,禅定裡面还有禅定,三摩地裡面还有无量无边三摩地,说我们求观世音菩萨,那个到第八地菩萨以上的境界,他同时在十方世界现身说法。『应以何身得度者,即应何身而为说法』,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吗?不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从地下出来的,是他要努力修行来的。

  当然我们看《起信论》上也是有,看天台宗的教是本俱的,虽然说本俱,还是要努力修行,你不修行,本俱就等于没有俱,和没俱一样,要修行的。所以出家人,我们出了家,说是『禅当道士懒出家』,这话说得不对,就是我们出了家要做这麽多事,而这个事,后来的事比较容易,就初开始比较难。初开始就是欲界定、未到地定这个阶段难,得到初禅以后,得二禅、得三禅、得四禅以后,再其他的事情比较容易辨,为什麽那个时候容易呢?因为你得了禅的时候,你心的力量大。我们没有得禅定的时候,虽然也是那一念心,但是心的力量小,心的力量不行。很明显的,前面也说过,比如这是一个石头,但是他心裡面一想是黄金,那个石头就是黄金,这个心的力量能够这样子。这个地方没有楼房,他心裡想这裡有个楼房,就有楼房,那个力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力量大了,他继续修其他无量无边的三昧,也不是太难,很容易。所以诸法实相,很不容易认识,但是到禅定裡面去学,就是不难,所以容易得圣道。

  但是我们若是不做这个事,我们做什麽事呢?当然其他的事情,社会上慈善的事业也是可以做,还有什麽什麽…这样事、那样事,或者什麽事也不做。若比较起来都很辛苦。做社会慈善事业也不是容易的,不是容易的事情。一天什麽事也不做,他也閒不来,你没有得定的人,你这一念心閒不来的,总是要有事情,结果还是很忙,因为你閒下来的。在家人说退休了,没有这回事情,只是那两个字叫退休,而实是退而不休,老是还是忙。

  那麽若是我们出家人,学习佛法的人,对比起来,那都是有漏的,世间上有漏的。有漏的人、有漏法的事情,我现在有两百万美钞,我感觉少,我再去赚二千万美钞,然而依修行的人看法,你有两百万可能你的福报可能很大,你若是有一千万你的福报可能不大,这话怎麽讲呢?你有两百万可能你一天心还很自在,你若是有两千万的时候,你的心就不自在了,这个人要请你吃饭,那个请你投资,很多很多的烦恼,很多很多的事情,很忙。但是若是学习静坐呢!学习静坐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事情不太多。我们所需要的因缘,不是很多,假设真能放下的话呢,还有同参道友在一起共同用功修行,也不是太难,你就有可能会有成就。

  我以前说过,不要说得未到地定,就是欲界定的第九心住成就了,好过你拿博士学位,好过你做大学教授,我的看法是这样,在你内心的充实。当然在佛法的功德来说,这是很微小的功德,就是小小的功德,已经胜过一般的那些事情,你内心充实。我随时一摄念就能入定,你看你有多自在呢!很自在。所以这个事情是个大富贵的事情。按佛法来说社会上没有富贵,只有佛教徒才有富贵,当然这是要我们相信佛法的人,我们能够肯定这件事,能认同这件事,只有佛法裡面才有富贵,这个话应该很容易明白。社会上的富贵事情都是烦恼,你愈富贵就愈烦恼,报纸上说没有笑容了,就是有烦恼了。所以你若修学禅定,就是得欲界的九心住,心裡面很和平。你自己和这些同志,同一志愿的人,我们佛教也可以用这个字,同一志愿、同参道友,大家用功修行。我也不触恼你,你也不触恼我,我也帮助你,你也帮助我,大家用功修行,很快乐、很自在。社会上的事情,我触恼你、你触恼我,我不触恼你、你也触恼我,你不触恼我、我也触恼你,是没有办法的,贪、瞋、痴在那裡动,没有办法的。

  所以你若是…智者大师的二十五方便裡面就说到,你要衡量一下这个价值,学习出世间的戒、定、慧的这个价值,和世间上尘劳的价值对比起来,你就知道,学习佛法是非常的重要。若是这样呢,但是你应该认识到一件事,从现在就开始,从我这一迈步就开始,从我在厨房里烧饭,我和人见面的时候就开始,就开始学习佛法,不是说把书本拿出来看,这时候才开始,不是的!我同你见面的时候,心裡面就开始要有佛法。就在你讚歎我一句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学习佛法;你骂我一句,我就在那个时候开始学习佛法,应该这样子。我只是把书本拿出来才开始学习,你几时才能学习,才能毕业,那不行!你要时时的把佛法放在心上去,我认为这个事不难,就和打妄想一样,不是难事,不是难的事情。

  「为得现法乐住」,这说得很清楚,就是我现在还没有成就,我希望得到四禅。「现法乐住」就是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现法」这话的意思是什麽?就是我这一生,就现在这个生命体裡面,就要有成就,不是说等到来生,不是,不是这个意思。就是现在,现在是指什麽说?是今天、明天、后天,就是现在这个时候,这一生我要成就,那个意思,「现法」。

  这个事情,当然有的人想,我不要修那些事情,我一天就是把《金刚经》念这麽一遍,我就是念阿弥陀佛,就是念佛一句一句念,念《阿弥陀经》念一遍,然后迴向愿生阿弥陀佛国。当然也是好,也是可以,那就是将来的事情了,那就是到阿弥陀佛国去得现法乐住,你现在不能。这样子修行,也是好,就是念阿弥陀佛也是好。但是你的色、受、想、行、识这个体力,也是,如果用这个修禅定的方法,这样修止观,应该也是,因为我感觉这件事,不是难事。你念阿弥陀佛也要一心不乱的,你念《阿弥陀经》也要一心不乱,不可以散乱的,那麽我在这儿静坐的时候,也叫他一心不乱,这事情也是一样嘛!但是若是这样修的时候,你现在就开始努力修、努力修、努力修、努力修,你今生有可能可以得欲界定、得未到地定、得初禅,这裡面有止观的,有般若波罗密。用这样子修,你今生就是很自在,遇见一些障碍的因缘的时候,你有般若般罗密能破这个障碍的因缘。若是我只是这样念佛,念阿弥陀佛是好,但是遇见特别障碍因缘,你不能破,因为你没有学习般若波罗密,你的能力不够。可是也可能没有什麽障碍,你的福德大可能没什麽障碍,你往生阿弥陀佛国去就好,到那裡再学般若般罗密也是可以的。

  这裡是说「云何修定为得现法乐住?」什麽叫做修定?我修定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四禅,这句话就是这样。这句话我还不懂,底下解释,这底下第二科解释,第一科是「标二种修」。

  子二、释(分二科) 丑一、标二种修

  谓于四种现法乐住,方便道中所有修定,及未圆满清淨鲜白诸根本地所有修定。

  「谓于四种现法乐住,方便道中所有修定」,这是第一个修,第一个修是什麽呢?「四种现法乐住」,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四禅裡面都有乐的,所以叫做「乐住」,「四种现法乐住」。「方便道中」,就是以此道为方便去成就四种现法乐住,就是这样的意思。他是四禅的前方便,就是你想要得「四种现法乐住」,想要得四禅,你要去学习修行四禅的方便道,就是这样的意思。

  四禅的方便道是什麽?初禅前面那个方便道就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前面就是欲界定,那麽这就是初禅的前方便,你要学这个。那麽初禅、二禅也有前方便,三禅裡面前面也有前方便,四禅前面也有方便,就是你又由二禅去修三禅,中间那也是个方便。得到三禅以后,你想得四禅,你还要继续修,继续修那个就是前方便,由那个方便而得四禅。这样说四个禅就有四个方便,有四个未至定,也可以这麽讲,有四个未至定。这样说,「谓于四种现法乐住,方便道中所有修定」,所有的修习定,修那个定,就是得「四种现法乐住」的前方便,你就是这样子来修这个定,修这个「现法乐住」,这样修才能成就的,这是一个修。

  「及未圆满清淨鲜白诸根本地所有修定」,这是第二个修。第二个修就是,你已经得到初禅了,你已经得到二禅、三禅、四禅了,但是这个禅得到是得到,还不圆满,还不是那麽「清淨鲜白」,还不是那样子。所以你要继续地再修行。因为你初开始修,成就的不是那麽圆满,裡面还有爱、见、慢的烦恼。这个禅定成就了,境界殊胜嘛!你就会爱着这个定的境界,这个爱也有问题;或者是有见,我得了禅定,你没有得,我比你强,你们都不如我,就是还有这个我见、高慢,我见、慢就又都出来了,各式各样的情形。那样说你有这些烦恼,你那个定就不圆满、就不清淨、不鲜白,你还要继续来修,修佛法的四念处,把这些烦恼再把它消灭了,把它清出来、排遣出去,所以这个定力圆满是这麽的意思,所以这是这麽「两种修」。

  丑二、会说方便

  为显修习未曾得定,是故世尊说初静虑前方便道。

  前面是「标二种修」,这底下第二科「会说方便」。「会说方便」这句话怎麽讲呢?会者通也,会通一下,会通就是指这裡面还有可疑的地方,有可疑,这个地方就不通,不通把它通一通这叫做会,会合,解释解释,有些疑问解释解释,解释什麽?解释这个方便,这个方便是什麽呢?初禅前面有未至定,三禅前面也有个未至定,三禅前面、四禅前面都有个未至定,有四个未至定的。而「佛世尊说初静虑前方便道」,其他的没有说。那是什麽意思呢?四个禅的前面都有个方便道,而世尊只说初静虑前的方便道,其他三个没有说,那是什麽意思?这裡面就是有个疑问,所以这底下回答。

  「为显修习未曾得定」,这表示你修习没曾得的这个定。这个初禅以前,我没得初禅。你若得了初禅以后呢,二禅、三禅、四禅就都是同类,虽然有深浅的不同,但是同一类的。这个同一类的情形就不说,就是说你以前没得的我说一说,这个理由就是这样意思。「为显修习未曾得定」,所以世尊说初静虑的前方便道,因为你从来以前没有得,你说你这个没有得的这个前方便,前方便说一说,也说一说这个初禅,底下是和初禅方便道相类似,那个暂时就不说了,是这样的情形。底下《披寻记》:

  《披寻记》:

  为显修习未曾得定等者:此中意显若如前说四近分定及四根本皆得修习,何故世尊唯说初静虑中前方便道,不说所馀?为释此难,故作是言:为显修习未曾得定。然非唯尔,故不相违。

  「为显修习未曾得定等者:此中意显若如前说四近分定及四根本皆得修习」。你修习,当然都是要修习的,你不修习,不修习就不成就。四个近分定,四个根本定,都是要修习的。「何故世尊唯说初静虑中前方便道,不说所馀」,其馀的方便道不说,这是个疑问。「为释此难,故作是言:为显修习未曾得定」,因为这个像刚才说的,这个初静虑的方便道,这个…我没有得到,这是没有得到的,二禅的未至定,二禅照理说也是没有得,但是你若得到初禅了,它们是同类的,那个情形又不同了,所以就不说,没有说。

  这底下《披寻记》作者,说出一句话来,「然非唯尔,故不相远」,这个地方这麽解释,当然是可以,可是「然非唯尔」,可是也不是完全是这样子,唯独是这样子也不是,佛有时也不是完全说的,也说初禅的前方便,也说初禅,也说二禅的前方便,也说二禅,乃至第四禅,也都是说的,不是只说初禅的前方便,是这样的意思。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