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7
寅十四、解脱所治取相差别(分二科) 卯一、举所对治(分二科) 辰一、标举
又有五种,能圆满解脱厌离所对治法。
「又有五种,能圆满解脱厌离所对治法。谓于诸法中,有三种愚以为依止,起三颠倒。」这是第十四科「解脱所治取相差别」,「取相」是一种迷惑,是一种颠倒,是修行人所对治的,要消灭它,所以也是所解脱的,但这件事是有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所对治」,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举」,举出来所对治的差别。
「又有五种」事,「能圆满」的「解脱厌离所对治」的「法」。「所对治」的也就是修学止观所消除的烦恼,这个烦恼也是所厌离的,也是所解脱的。这五种法能圆满的解脱所厌离的、所对治的法。
这是「标」,标这个大意。底下第二科是「随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圆满解脱所对治法」,分两科,第一科又是「标」。
辰二、随释(分二科) 巳一、圆满解脱所对治法(分二科) 午一、标
谓于诸法中,有三种愚以为依止,起三颠倒。
「谓于诸法中,有三种愚」就是说我们这些凡夫人,对于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切法上面有三种的煳涂、三种的无知。「以为依止起三颠倒」,这个愚作依止,就会生起三种错误的事情。这个「愚」是能生起的,「三种颠倒」是所生起的,这是一个愚、一个颠倒。这是所对治法,是「标」出来,底下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先说「三种愚」。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三种愚
三种愚者:一、时节愚,二、分位愚,三、自性愚。
未二、三颠倒
三颠倒者:一于无常计常颠倒,二者于苦计乐颠倒,三于无我计我颠倒。
这三种愚,第一个是时节的不明白,不明白时节的道理。这个时节,「节」是段落,一段落一段落的,比如春夏秋冬,就是一个段落,春天是一个段落,夏、秋、冬也是一个段落,一个段落。比如昼夜,昼是一个段落,夜也是一个段落。一月二月三月乃至十二月,这些时间相都是有节、有段落的。
这个「愚」就是不明白。这个时间是依据有为法的变动,安立的时间。有为法是刹那生灭是无常的,不是常住的。但是我们不知道无常,执着它是常,所以说「于无常,计常颠倒」,是名为「时节愚」。因为不知道是无常的,所以说于无常计常颠倒了,这叫「时节愚」,这样意思。
「二、分位愚」,分位愚就是我们的一念分别心,接触一切境界的时候,有苦、乐、捨这个分位的不同;苦是一部分、乐是一部分、不苦不乐是一部分,各有各的位,各有各的范围,苦有苦的范围、乐有乐的范围,其实「分」就是位,对于这件事也不是太明白也是煳涂的,所以「于苦计乐颠倒」。
这个苦受是苦,乐受也是苦。因为乐是要破坏的,要被破坏的,你求这个乐的时候也很辛苦,保护这个乐的时候也很辛苦,终究是要破坏了,所以还是苦,所以乐受也是苦。但是我们总感觉到是乐,所以那就是「颠倒」;「于苦计乐颠倒」。由「分位愚」就生起「于苦计乐的颠倒」。
「三、自性愚」,自性愚是什麽?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这裡面执着有一个自性,执着有一个我。因为这色受想行识也都是因缘生法,都是可破坏的,都是无常的,但是执着有一个有主宰的我,所以叫做「自性愚」。因为这个「愚」,所以「于无我计我颠倒」,在色受想行识裡面没有我,偏执着有一个我的这种湖涂。
那麽这就是解释了「三种愚」,也解释了「三种颠倒」;由三种愚生三种颠倒。此是有五种法,现在这才是三种,底下还有就是第二科「厌离所对治法」,巳二、厌离所对治法。前面是圆满解脱所对治法,这底下第二科是厌离所对治法。
巳二、厌离所对治法
及规求利养,希望寿命。
「规求」就是谋求,心里面打主意希求得到财富,这是「规求利养」,这是一件事。「希望寿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好来享受这个利养,这又是一种所对治法。这两种加上前面三种所对治,就是五种。
卯二、取能治相
为治如是五所治法,起五取相。谓于诸行,取无常相;亦取苦相;于诸法中,取无我相;于饮食中,取恶逆相;于其命根,取中夭相。
「为治如是五所治法,起五取相」,底下这是第二科「取能治相」,前面是所对治的,这底下是能治。「为治如是」,为了消除这五种所消除的事情。「起五取相」要发起五种取相。这取相是烦恼,可是在这裡面说这个取相变成了智慧了。就是用智慧的取相,来消灭烦恼的取相,是这样的意思。这五种取相是那五种呢?
「谓于诸行,取无常相」就是说你在奢摩他裡面,心寂静住之后,你心里面要取这个无常相。就是观察诸有为法,主要还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些法,「取无常相」,来去观察它们都是因缘所生法,自性不可得,所以没有常恒住的事情,这样观察。观察先由粗的无常相开始观察,一开始先观察粗显的无常相。比如老病死,这是无常,这是一个很粗显的无常相;成住坏空,这粗显的无常相。然后可以推之,一切法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无常相,都是要败坏的。那麽由微细的无常相,所以决定要有粗显的无常相,一定是要败坏的,那麽这样子去观察。「谓于诸行取无常相」。
「亦取苦相」,因为无常,所以就是苦。都是无常,苦恼的事情是无常,乐受也是无常,所以也是苦。这个行苦,也是无常,所以也是苦。所以在无常上,无常就是痛苦的一个原因,所以叫无常相。这个无常相是痛苦的原因,可以在《阿毗达摩集论》上说出来一个理由,因为一切行是无常,所以都是苦,它说出一个理由来。
这个苦!很多的苦恼的事情,是由无而有,原来没有,现在有因缘的时候,由无而有,由无而有就是无常相,由无而有所以是苦。这个种种如意的事情,是由有而无,所以也是苦,这是无常相,由无常故苦。那麽行苦,也还是,由无而有,由有而无,它就会变。总而言之这个行苦!行苦本身是个苦,它在变,它一定碰到坏苦,或者碰到苦苦,所以也是苦。
所以「谓于诸行,取无常相,亦取苦相」。所以观受是苦的时候,你就这样观:由无而有是『苦苦』;由有而无是『坏苦』;由无而有,由有而无就是『行苦』,就是诸行无常故,所以都是苦。常常这样观,你对于这个受,我们的心,根、境、识这三法一和合有触,有苦、乐、捨的受。观苦生厌离心,观乐心里也提高警觉,这也是苦恼的事情。所以就是有乐来的时候,心里不颠倒,那就是你常作如是观的关係。所以「谓于诸行,取无常相」。
我也曾经遇见一些人,佛法说人生是苦,但是我感觉人生没有苦。我说你不知道无常,所以你感觉不苦。「亦取苦相」,「取」这个字,若是在烦恼上说,这个烦恼心很重,叫做「取」,取着。我们初开始用功的时候,用这正念来调伏这个染污心,来调伏自己染污的身口意,你也要用心要用得有力量,不然的话你夺不过来,这个权力被无明夺去了,从无明那裡夺回来,你也要有点大的力量,所以也可以用「取」字,这个意思。
「于诸法中,取无我相」,这个诸行是取无常相、苦相。这底下说诸法那就有点不同,这就是连无为法也在内,无为法也是在内。行、诸行是有为法,有为法是无常是苦,无为法不能说无常,不能说这句话,那也不能说是苦。但是若是说无我的道理,就不限于有为法,无为也是无我的,其中也没有主宰性。如果无为有主宰性,就没有无常了,这个有为法不能现起了。所以有为法是无常,是无我,无为法也是无我的,要观察裡面我是不可得,就是这样去观察,当然这也就是四念处了。这是取对治,对治常颠倒,对治乐颠倒。「取苦相」就是对治乐的颠倒,「取无我相」来对治我的颠倒。
我们初开始用功,观察我不可得,不感觉到有什事情,好像我这想一想没什麽意思。但是你要观察久了深刻了的时候,随时都有作用,随时都会有作用的。所以这事你要用功,你才感觉到,随时会有作用。所以这个阿罗汉,初果圣人还有我慢,初果、二果都有我慢,但是阿罗汉没有我慢,就是他的无我观太深了,所以就没有我慢。这个慢是有我才有我慢,所以他还不是根本的烦恼。可是你若不观这个无我,这个无我若不观深刻的时候,这个慢还是有的。所以从这裡可以知道无我观的厉害。
「于饮食中,取恶(ㄜˋ)逆相」,或者恶(ㄨˋ)逆相都可以。这个饮食,前面规求利养,就是利养,就是财。这个若是取,你要去取它的恶、它的过失,这个「恶」就是它的过失。若有了过失,我就应该…,我若不随顺我的过失,所以叫做「逆」。取它的过失相,或者说这个「逆」,就是令你受苦的一种相,取它的过失,它不能随顺你的意的。我感觉有了财富,好像可以随心自在,实在不是,会令你引起很多的苦恼,这个苦恼就不是你欢喜的了,所以叫做「逆」。总而言之,就是取这个财富的过失相,就可以不生贪心了。
我们出家受戒的时候,曾经有『四圣种』,受戒同时的时候受过四圣种。当时是不大明白这个事情,受这个做什麽?现在知道,佛菩萨真是…这也可以知道出家不容易。佛最初这样规定的时候也是,你出家目的是修圣道,但是你不能生产,要靠去乞求的这件事,不能保证你都是如意的,你一定最初做最坏的打算。我的生活所需达到最低最低的时候,你最初要打这个主意。所以这样子说「规求利养」这是个问题,就是我耐不住这种苦,这种贫苦的生活而规求利养。现在说「取恶逆相」,取它的过失相,就会对治这个过失了。
「于其命根,取中夭相」,前面希望寿命,希望寿命这件事也可以向好处说,寿命长一点我用功的时间不就多一点,但是人又不一定是这样子。人说寿命长好,我能活两百岁,我先放逸一百岁,剩下一百岁我再用功修行,人就可能会这样子。若说我若没有病,我健康身体我才用功,真实是健康你又可能不用功,这个事情就是这样子。「于其命根,取中夭相」不是能靠的住那真实的长寿,中间就会断了的。这样子寿命长也好,短也好,就是赶紧得要用功。
那麽这是「能圆满解脱厌离所对治法」这样子。这五种所对治法就是,常颠倒、乐颠倒、我颠倒、一个规求利养的颠倒、一个希望寿命的颠倒。用无常、苦、无我,于饮食中取恶逆相、于其命根取中夭相,用这五法来对治。所以又有五种「能圆满解脱厌离所对治法」,就是这样子。
寅十五、心解脱门定智修别(分二科) 卯一、标
又有五种,修定修智二胜行者,正心解脱生长之门。
这第十五科「心解脱门定智修别」。这个五种,五种法来修这个定,用五种法来修智,或者说五种法修定、修智。修定,修智加起来有五种法,这麽说,这个定和智是两种殊胜的德行。这个定、智是怎回事呢?是「证心解脱生长之门」,这个「证悟」就是成就了,成就你自心的解脱。心里面,你的这一念明了的心,没有烦恼业障的困扰,心就是解脱了。
「生长之门」,由这个定,定是有浅有深,慧也是有浅有深,渐渐地生长。这个心解脱就成功了,所以它是一个门。从这裡开始,逐渐地才成就心的解脱,所以叫「证心解脱生长之门」。证心解脱生长之门是谁呢?就是定、智两种胜行。但是这裡面说修定修智的方法加起来是五种的,是有五种的生长之门。
那麽这是第一个是「标」。底下第二是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先说「定胜行」。这裡说修定胜行,先说定,后说智,说定胜行,和我们日常的这种习惯的想法不一样,我们若说修定应该怎麽办?这和这说法有一点不一样。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定胜行
定胜行者:因闻依谛圣言论故,正解法义。如因听闻,因广大音读诵经典,因为他人开阐妙义,在空閒处,审谛思惟,正解法义,当知亦尔。
「定胜行者:因闻依谛圣言论故,正解法义」,这样说,这是第一个法。「因闻」因为你要听「闻依谛圣言论故」就是依止四圣谛的圣言,就是佛为我们开示的苦集灭道四谛这个言论,我们听到了,听到了以后「正解法义」,没有错误的,明白了什麽是苦、什麽是集、什麽是灭、什麽是道。这个修定,你先要明白这件事,明白什麽叫做苦集灭道,你要明白这件事。怎麽明白呢?是闻,是听人家讲解的。听人家讲解我明白是什麽道理了。这个修定的第一个条件要明白苦集灭道的圣义,要明白这件事。这是和我们原来的想法不是一样,但是天台智者大师说是符合这个道理的。
「如因听闻,因广大音读诵经典」,这是第二个方法。「如因听闻」就是同于前面,因为听人家讲解,那麽你这个时候,因广大音读诵经典。这个是广大的音声,去读诵经典,照这个四圣谛的经典去读,而后能够背诵,背诵经典。你听人家讲谛圣言论,你能够正解法义,那麽广大音读诵经典也是,也能够正解法义。当然这裡面可以通于两种情形:一个是你听人讲以后,你自己要广大音的读诵经典,当然也是能够正解法义;或者有一种利根人,我不用听人讲,我自己就是读,读这个经,我就广大的音声去读,我也就能正解法义,也可以这麽讲。
因为他人「开阐妙义」这是第三个。你因为为他人去开阐、去详细地解释这个四圣谛的妙义,你对这个法义就能深刻地了解了,教学相长有这个意思。你自己读、诵能正解法义,你为人讲解,也是正解法义。这是第三个。
底下是四,「在空閒处,审谛思惟,正解法义」。听人讲也好,自己读诵也好,为人开讲也好,还是有所不足的,还需要在空閒的地方,不是喧闹的地方。你能够「审谛」,很认真的、确实的,去思惟你所理解的法义。当然对法义能正解法义,也是「当知亦尔」,就是如因听闻是正解法义,你广大音读诵经典,因为他人「开阐妙义,在空閒处,审谛思惟,当知亦尔」,也是能正解法义的,和那个第一个一样,「因闻依谛圣言论故,正解法义」一样。后面那三个,也是能正解法义的,这样子。
这个学定的胜行,要这样学。我想这裡面有几个事情,就是要听闻了四圣谛的道理,我修定的目的是得圣道,不是为身体健康,是这个意思。我听说静坐能减少病痛,所以发心静坐,因为身体健康我要发心静坐,因为静坐能长寿,所以我就发心静坐,不是!你学习圣谛了以后,你才知道为得圣道而静坐的。但是为得圣道而静坐,前面的这些减少病痛,身体健康,也能有,也是有,但是目的不是在这裡。你若不学,只是叫你摄心一处住,多数你的动机不是太合适,所以要学,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静坐这件事也是很微细的,很多的问题,你若不学,你还是不知道,还是不知道的,所以还是应该学的。
辰二、智胜行
智胜行者,于上品乱贪欲对治,无倒思惟。
你按照,你所修学习的方法寂静住,那当然就是得到奢摩他,这是前面这个。底下「智胜行」是什麽办法?就是在奢摩他裡面来修无倒的思惟,不颠倒的观察,还是观察无常、观察苦、观察无我、观察不淨,也就是修四念处,这就是「智胜行」。
这智胜行有什好处呢?「于上品乱贪欲对治」,对那个最强烈、最强力的散乱,那个捣乱的份子。在我们心里面有强大力量的捣乱份子是谁?就是贪心,就是贪欲心。这个贪欲心用智慧能把它消灭了,就是这样子。
前面「定胜行」其实就是止,那麽「智胜行」就是观,观结果把烦恼断掉了,就成圣道了。所以这个是「又有五种,修定、修智二胜行」,它能证得心解脱,是这样子。
寅十六、观行意乐及方便别(分二科) 卯一、标
又有五种修观行者,意乐方便悉皆具足。
这是第十六科「观行意乐及方便别」,修观行的人,「又有五种修观行者」,修这个止观的这种修行人,但是有五种修观行的不同。「意乐方便悉皆具足」,这五种也就是两种:一个是意乐,一个是方便。意乐具足、方便具足,这个也是修行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
这是「标」,底下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辨差别」,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意乐具足」。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辨差别(分二科) 巳一、意乐具足
谓于涅槃菩提,起勐利信解,名意乐具足。
这五种,这就是两种:谓于涅槃,起勐利信解;谓于菩提,起勐利信解。这是两种。「谓于涅槃」,涅槃就是诸法寂灭相,这个就是涅槃。色受想行识寂灭相,就是涅槃。「菩提」是所成就的清淨无染无分别的智慧,就是圣人已经成就那个智慧。你成就了这个智慧,这个不生不灭的寂灭相才出现的,所以一定要有菩提。但是清淨的寂灭相出现,你菩提才能成就,这就是这麽回事。因菩提而成就涅槃,因涅槃而成就菩提,这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对这件事都是要经过修行才能成就的,经过一个长时期的修行,也可能有人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就成就了也可能。对于这件事,起勐利的信解,就是他生起的希望心非常的勇勐、非常的锐利,不可达,锐利不可达。那种信解,我相信我能成就。这个「信」,不是相信别人,相信自己我能得涅槃,我能够成就菩提。你要有这个信心,有信就有欲,所以这个信解裡面包括欲。这个「意乐」就是意愿,就是我好乐这件事,我欢喜这件事,我欢喜我要得涅槃,也要得菩提。而这种愿望是非常的勇勐锐利的,就是强大的愿力,「名意乐具足」。这是第一科「意乐具足」。
巳二、方便具足
无间殷重修习正知而行奢摩他、毗钵舍那,名方便具足。
前面是「意乐具足」,这第二科是「方便具足」,方便具足就是三个,就是「正知而行」,这是一个,加「奢摩他、毗钵舍那」这三个,再加前面两个信解,就是五个。
这个「无间殷重修习正知而行」。这个「无间」就是不间断,就是一直地能这样子用功,中间不间断,这件事不容易。我们就是很难做到这件事,总是有事情要告假,这件事就是不容易。是呀!你说这个事情不能不去办吗?所以这个事真是难,不容易,这是「无间」。
「殷重」殷重是什麽意思呢?殷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专一』,我专一做这件事,专一;第二个意思是『微细』,详细地、深刻地来做这件事,所以叫做「殷重」。能这样子去修习,由无间而又能够殷重,殷重做什麽?修习这个「正知而行」。
「正知」是什麽?正知和正念是在一起的。这个「正知」就是你行住坐卧一切时都注意自己的一念心,不要搞错了,这叫做「正知」。我一举手也好,我一投足,一扬眉顺目,无论什时候注意自己的这一念心在干什麽,它不可以错误。我这一念心,不管是念什事情,做什麽、分别什麽…,都是让它如法,不要叫它有贼来。这贪瞋痴不要进来,是这个意思。要进来的时候马上把它驱逐出去,要保持内心的清淨,把这个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正知就是管这件事的。
所以「正知」实在来说,就像社会上警察,就是这麽意思。总是时时地在巡逻,不可以有土匪出来活动,保持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不许有土匪出来。现在我们修行人,心里面有个警察,时常看着自己的一念心,不要有贪、不要有瞋,不要有痴,不要有种种烦恼,使令它清淨,叫「正知」。
而「正知」裡面一定是有正念。就是把这个…念这一念心,这清淨的境界叫它现出来,叫它明了的现前,叫做「念」。忽然间有不对了,这个正知要出来执行它的任务,把不对的事情驱逐出去,要做这件事。这个修行,「无间殷重修习正知而行」。不妨你试验一天不必多,从早晨起来,你就开始修习这个正知,一直到晚间睡觉,中间的时候,不要看别人,别人是别人的事,我就看我自己这一念心,叫它一直地清淨无染,修这个「正知」,你试一试,试一试这个方法。
就是前面有了这个愿,有了涅槃菩提的信解,是『信』。这底下「无间殷重」,实在就是『精进』,就是精进。这个正知实在就是『正念』。信、进、念,这三种功德。底下「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就是『定、慧』。信、进、念、定、慧,就是这五个方法。
若在三十七道品上看,那就和这个有点不同。三十七道品是你开始修四念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正勤是精进,四念处,精进地修四念处,然后感觉定力不够,加上一个四如意定,这个定慧精进地修学定慧,修学最后,这个信进念定慧就出来了,这所生的善根。以前在四念处的时候,初学习佛法的时候,是从文字上相信了佛法,现在是经过了一番的修行,而对于佛法有信,这个信更深刻了一层。因修行而生起信,这个时候精进也是强,信进念也强,定慧也强起来,都成了根,这样意思。初开始用功的时候,有小小的对佛法有点信,也是有一点进,这进念定慧也是有。但那都是没有根,不牢固,随时也可有就我请假了,要出去走一走。但是现在到三十七道品五根、五力的时候可不是了,就是力量…,信进念定慧的力量大了,那又不同。
现在这裡似乎不是那样的意思,就是把四念处包括在裡面。把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是都包括在裡面了。以五根从开头的时候,就是五根,所以三十七道品,有的时候就讲一个八正道就好了,其他的都不讲。那就是把其他的,一共是七科,其他的六科都包括在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精进、正定。就把一个八正道就包括了全部的三十七道品,也有这样讲。或者就是说了一个四念住,就包括了全部的三十七道品。而现在说这个五法,就是把全部的三十七道品可以包括在裡面,可以这样子讲。
现在这裡这麽讲,也使令我们有所警觉,使令我们有所警觉。我们最初的时候先要建立一个愿,我对于圣道的涅槃菩提,自己把这个帐算清楚,好好算,算一算我是不是应该发动一个、建立一个强大的愿力,我希望得涅槃、得菩提,先要思惟思惟,建立这个愿。建立了以后,是好,决定这样子,其馀都放下,我就这样子。然后底下开始的时候,就「无间殷重修习精进,正知而行」,看这样的意思,不是一开始就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的,不是,先学习这个「正知」。吃饭的时候,不要打别的妄想,你手一动一拿筷子去挟菜,去吃饭,你念念知道,知道你身体在做什麽,心在想什麽,念念都知道,都不容易,你试一试这样修行。这些法门都是佛菩萨经验说出来这件事,告诉我们这样修行。
「奢摩他、毗钵舍那」,你这个正念和正知是修奢摩他的前方便、修毗钵舍那的前方便。而正念正知的前方便,就是勐利的信解,涅槃菩提起勐利的信解,这意乐具足,是这样意思。这个你有了正念正知的训练,然后修奢摩他不难,心很容易定,因为你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寂静住了。「毗钵舍那」,当然在奢摩他裡面也修毗钵舍那。毗钵舍那修一会儿还是修奢摩他,是这样修。「名方便具足」这就是你得圣道的前方便都具足了,都具足了,那麽这是第二科「方便具足」。
辰二、明胜利
又由成就如前所说意乐方便,悉皆具足,不退转故,令观行者,堪能速证圣谛现观,亦善安住诸胜善品。
前面第一科是「辨差别」,这底下第二科「明胜利」,就是前面你这样用功修行,并没有徒劳,没有白辛苦会有所成就的,说明这个意思。
「又由成就」,由于你不怕辛苦,还能放下其他的事情,能这样努力地修信进念定慧,「成就如前所说」的「意乐方便」,意乐具足了,方便具足了,这两种法「悉皆具足,不退转故」这个不退转不容易,不失掉,意乐不失掉,这个方便也不失掉故。
「令观行者,堪能速证圣谛现观」,使令这个修观行的这个人,在奢摩他裡面修观修行的这个人。修观行者,「堪能速证圣谛现观」,他就有能力,「堪能」就是有能力,很迅速的证悟了圣谛现观。这个「现观」是能证悟的,「圣谛」是所证悟,圣谛是什麽?就是苦集灭道。
我们一般的说它就是如如,如如智,这个如如智证悟了如如理,这叫证悟。但是佛法上的意思是证悟圣谛,是!你有这样的清淨智慧,证悟了如如理。但是同时你也能证悟苦!受想行识是苦!你也能证悟这件事,此是苦!色受想行识是苦,眼耳鼻舌身意从色声香味触法一接触,这虚妄分别都是苦!会有这种认识,会有这个认识的。这个见圣谛的就是初果,「堪能速证圣谛现观」,这就是初果。这个初果圣人,他能知道这是苦,此是苦。
这个爱,集谛是苦,是集,它的确是能令你…根本因众生都是诸法寂灭相,那有这些囉嗦事,因为你有爱所以这些麻烦都来了,能集,能积聚来,能有这个凝聚的力量,此是集。此是灭,苦也没有了,集也没有了的时候,这个诸法寂灭相现前了,这真是大安稳处,此是灭。此是道,这个戒定慧是从凡夫可以到涅槃的道路,这真是道。这个圣谛现观,就是得到这样无分别智,清淨的智慧见到真理的时候,他是有这样的智慧的。「堪能速证圣谛现观」。
「亦善安住,诸胜善品」,这个证圣谛现观,这主要是说智慧,其实这裡面不但是智慧,裡面还有定,还有信、进、念,还有很多的功德,「安住诸胜善品」,那些殊胜的善品都能安住不动,而不退失了,成就了。不只是智慧,还有很多的功德都成就了。这样说,由前面信、进、念、定、慧的五根和这五力。五根、五力有个说法:煖、顶,是五根;忍、世第一,是五力。也有说是四正勤是煖;四如意足是顶;五根是忍;五力是世第一,然后证圣谛现观是初果,继续地修四念处就得无学道,也有这麽说的。
这样说这段文就是,由五根的成就、五力的成就,就得圣道了。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开始说四念处、四正勤是从行开始的,从表面上看就是要这样修行,但是现在这裡说从愿开始,这也很好。从愿开始,你要具足这个愿,这个意乐要具足。你心里在要有这样的愿,这件事才能做得好,如果没有愿,就不行,没有愿这件事做不好。先要有愿,然后才开始修行。
寅十七、领受身心诸受相别
又有五法,令诸有情受爱非爱业果异熟,烦恼身心,具摄众苦,谓苦、乐、忧、喜、捨。
昨天谁和我说,我这个说话真是囉嗦!好像在这个…,那一年在台中慈明寺讲《遗教经》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同学就问我,说是:我读过天台宗《摩诃止观》,我又读过南传佛教的《清淨道论》,我感觉《摩诃止观》说得太麻烦,修学止观那麽麻烦。你若读《清淨道论》修四念处,简简单单多好,要那麽麻烦干什麽?我刚才讲到这裡心里想:就念阿弥陀佛,你看有多好很简单,就求生淨土就好了。你还要讲,还要意愿,意乐具足,要方便具足。从开始一天就要无间殷重修习正知而行,你看一点也不自由,这个心教它居住在那裡,的确是这样的。
我在香港的时候,我们的老法师有病,请一位医生是医院的院长,做过院长来给老法师看病。看病的时候我们看完病了,我们上晚课放蒙山,我叫他随着。他是相信基督教的,不是信佛的。我说:『你是做院长,大学毕业有专业知识的人,你的知识应该广一点,你相信基督教,佛教也看一看,也好嘛!』他就勉强的随着看念下去。念完了,佛教还有道理呀!一切唯心造!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有道理啊!你可不可以讲一讲什麽叫唯心造?我不信佛,佛教太麻烦了,就相信一个上帝就好了,很简单,也有这种感觉,就是嫌麻烦,简单的好。
而佛教徒裡面也有这个问题,太麻烦了不欢喜,简单一点。这件事我看佛也知道这个问题。那麽究竟怎麽回事情呢?所以「谓于涅槃菩提起勐利信解」,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你的愿望怎麽样,来决定这件事。你若现在想要得无生法忍,你就不要怕麻烦,你不要怕麻烦。你就是…,这个方法其实也不是很多,这信、进、念、定、慧就是五法,并不是很多事,也就这样用功修行,也就可以。
我就怕麻烦,我不要这样子,我就念阿弥陀佛求生淨土,那也可以,也是好。但是我有时候也另外还有一个感觉,我以前看见一个杂志上,就是日本以前作首相的那几个人,就写中国的文章,写汉文,不是日文,也许谁翻译的,也许他直接写中文,那些文章。我最近也看见一些学者,或者政府做大官的人写的文章,我看,我有时候感觉什麽呢?就是很複杂的情况呀!他就很有条理的把它说得清清楚楚,这是表示什麽?就是头脑灵啊!这个麻烦在他心里面没有麻烦,複杂在他的心里面不複杂。我这说话越说越多,说这个谁!
孔明在的时候,杨宜和魏雁就是不和的,我讲到三国志的事情。这个杨宜和魏雁不和,而孔明的心情…,杨宜也很重要,魏雁也是非常重要,两个人都要用。但是他不和,孔明可以调解,就可以对付用。那说魏雁他的本事,就是勇勐,他这个大将军,勇。杨宜有什麽好处呢?你领几十万的军队,这些複杂的事情,他很快地就处理好好的,这些杂事,你看这个人重要不重要。
所以我在想《摩诃止观》、《瑜伽师地论》说这麽多太麻烦了,我感觉这个心情,如果真是嫌麻烦,那也无可奈何。但是我认为,如果你先从信进念定慧这五个字这样学习静坐,你这个心里面静了的时候,有多少寂静功夫的时候,心情会改变。改变什麽呢?这地方说「令观行者堪能速证圣谛现观」,这个堪能性增长了。你多少修奢摩他的寂静,你的堪能性增长了,你就不怕麻烦,不感觉麻烦。
我们初开始学习这个唯识,光是识就是八个,原来就是一个第六识好了,不是!说了很多麻烦的事,第八识很多很多的事情,也有很多,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很多很多事就是嫌麻烦。但是你若耐心地学习久了,没有什麽,也没有什麽,不感觉麻烦。所以说了一千,说了一万,只有两个情形,一个是你最初…,当然你若这个头脑的确是太笨,像我就是笨一点,那也只好念阿弥陀佛也好,你求生淨土也可以,这是一种情形。第二种情形,你不要紧,如果你愿意现在得无生法忍,你可以耐心的学,同时也学习静坐,学习静坐这个堪能性逐渐地增长,增长又增长的时候,没有这个怕麻烦的问题,没有这个问题。
所以有人若是到这个…学了法律、学了政治、学了经济、学了一肚子学问,然后回到社会上做总统,做总经理,乃至做省主席,还竞选总统。但是你们知道有一件事,东北是出土匪的地方,张作霖是个土匪没有读过书,他可以做东北王,日本人还怕他。我以前…,有个叫做宽慕法师他是安徽人,他是大学毕业的,大学毕业就给倪世聪做秘书。倪世聪是袁世凯的时候安徽的督军,就是现在的省主席了。到这个北洋政府时代,倪世聪还是安徽的督军,当时袁世凯已经死掉了很多年了。这个东北张作霖的军队进关了,到了北京做了海陆空军的总司令了,有事情到安徽来同倪世聪开会。他在座,宽慕法师在座,他说:你说他是土匪,他说话非常果断,简略,明了,几句话问题就解决了。他讚叹他!他是没有读过书的人啊!
所以我在想,宿世带来的生得慧,现在的修得慧都有关係。有的人宿世带来的生得慧不是太多,弱一点,就会太麻烦的事不要做了。但是你若努力地有修得慧成就了,你就改变,就会改变。但是我相信张作霖这种人生得慧很高,他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他能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一下子就能果断,和他儿子不同,张学良实在是个……,好过隋炀帝,隋炀帝是个败家子。我说这话好像不对,隋炀帝是天台宗的大护法,你可知道,的确是。
我提起隋炀帝,隋炀帝遇见了很多的善知识,可是很不简单。他和天台智者大师给他授菩萨戒,这是一个很难得的事情,和嘉祥大师还是结了缘的,三论宗的嘉祥大师和他结缘。另外他在垮台之前,他领了很多军队各处跑,他的大臣建议他,你这样劳民伤财,失掉了民心对你不利。他还不听话还是各处跑,各处跑常常遇见困难,但是他旁边有个出家人,那个出家人就是有神通。遇见困难的时候,那个出家人给他出个主意,困难就过去了,出主意困难就过了,所以有他这个仗势。但是最后是完了,那个出家人最后走了,所以他就垮了,有这个事情。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