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达摩难陀法师: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六章 佛教与其它思想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2日
来源:   作者:达摩难陀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达摩难陀法师: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六章 佛教与其它思想

  佛教与当时印度宗教的异同

  佛陀所宣说的佛法,是以前从来没有人说过的。

  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宣说的《转法轮经》是前人所从来没有说过的。这很清楚的明了佛陀的看法、佛陀的学识、佛陀的智慧,以及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无法比拟的觉悟力。

  有些人认为佛陀并没有宣扬什么新的教义,只是把印度当时存在的古老教义,重新整理和加以组织而已。然而,佛陀不是当时印度宗教的改革者,而是重新缔造者。佛陀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和教义,本质与印度当时一般人所信仰的宗教不同。佛陀从出世到弘法、入灭都可以证明他与当时印度的婆罗门教无关,也无法找到佛陀承认他曾经受惠于印度其它宗教的证据。

  在当时的印度,很多宗教团体或个别的宗教师都反对佛陀的观点。佛陀经常被外道宗教师刁难、批评、指责,或以恶毒的字眼加以侮辱。可是当佛教的基础奠定后,婆罗门教却把佛陀说成是他们神的化身,婆罗门教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破坏和并吞佛教,把佛教和佛陀的教义据为己有。毫无疑问的,佛陀纠正了当时社会的风尚和弊病,无论在宗教职责、仪式或个人的伦理观念和生活方式。还有如以针刺破了错误的信仰与修持的气球,使里面空泛和不实际的东西泄漏一空。

  无论以基础科学、哲学或心理学来说,我们都找不到佛陀抄袭当时宗教的证据。四圣谛、八圣道和涅槃思想,在佛陀以前,从来不为人所知。虽然业力和轮回思想,在当时相当的普遍,可是佛陀给予了全新的、逻辑的、合理的诠释。佛陀并不嘲笑或蔑视当时存在的宗教。佛陀很珍惜它们,也从它们那里发现了真理,并且给予更合理的诠释。

  所以佛陀说:「无论真理在何处,必然会受到重视。」

  佛陀从来就不畏惧于面对虚伪和不真实。

  佛教与哲学

  佛陀的觉悟,不仅仅是智力的产物。

  在佛陀的时代,印度有很多学者,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有些甚至到各地去弘扬他们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或与其他思想家辩论。但是,佛陀认为这些人并不理解宗教的真谛,虽然他们都很聪明,可是,却没有真正的对治贪、嗔、痴的智慧。他们那自我主义的概念,混淆了清晰的宗教思维。

  根据佛陀所教,一个人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心智,要了解心法的真相和专注的发展内观智慧。观照的智慧并不是一般世俗的哲学。

  佛教是世间众生和平、幸福与正确的生活之道,是一种消除烦恼而最终达到解脱的方法。佛陀的教义并不限囿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佛陀的教义不是教条也不是信仰,而是对全宇宙的开示,而这开示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佛陀的教义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为人类寻求友善、和平及灭苦的获得解脱自在的道路。

  解脱,对佛教徒而言,是个人份内的事,你必须自救,就好像你必须吃、喝和睡眠一样。佛陀教义的宗旨,就是在指示什么是解脱之道。我们不要把佛陀的教义当作是一种理论或哲学。当有人问及佛陀提倡何种学说时,佛陀回答道,他所提倡的不是哲学,而是他个人觉悟的经验。佛陀的教义不是哲学,哲学不能带给人们精神的突破。哲学本身有很多的局限性,甚至阻碍了我们精神的进展。

  佛陀说:「智者不依据学说,他们不羁缚自己,他们只是仔细的观察和聆听。」

  理论是学识的产品,佛陀了解人类学识的局限性,因此,佛陀的教义不是学识的产品。一个人不会因学识而获得觉悟,这说法好像不合逻辑,但却是真实的。知识份子花太多的时间去研究、分析和辩论,可是,在修持所花的时间却太少了。

  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玄学家),也可能是一位聪明的笨蛋。他可能拥有聪明才智,有很强的理解力,能够清晰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如果他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也不注意自己言行的结果,甚至一心一意执着于自我或自我的理想,像这样的人,就是一位聪明的笨蛋。一位智慧未开发的聪明人,会深深的影响他自己今后的进步。

  佛陀的教义包括智慧的训练,并不局限于一般的哲学或理论。哲学只是一种学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的日常生活中。

  佛陀强调的是实践和体验。哲学家虽然看到人生的悲恸和不如意,但是,却无法提供实际的方法,来克服我们生命里所遭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哲学家把他们的思想推向牛角尖,哲学本身是有益的,可惜不能解决人类精神的飢渴,哲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和想像,减少我们思想的闭塞和不执着于教条主义。就这些而言,佛教对哲学是肯定的。

  佛教主要的目的是达到觉悟和精神的自由和解脱。觉悟克服了「无明」这一生死根源。然而,要克服「无明」,唯有靠个人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任何单纯知识性的努力都是徒然无功的。佛陀曾经这么说过:「那些形而上学的纯理论思想是不会获得任何利益,它们与真理毫不相干,它们不能领导行为,涤净烦恼、执着而获得宁静、安稳、内观智慧或究竟涅磐。」《中部》

  佛陀排除形而上学的不实际思想和臆测,他要我们专注于他所发现的「四圣谛」及其实用性。「四圣谛」告诉我们苦、集、灭、道的真理,及如何弃除苦而达到最后的解脱。任何人要成就于解脱,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四圣谛」。

  「觉悟」是驱逐「无明」,这是佛陀对生命的理想。当我们了解学识不能令我们获得觉悟时,就应该更重视佛陀的教义。因此,佛陀强调这是他个人亲身的经历。禅定是实际并具有科学性的,它能验证个人亲身经历的真理。一切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只能令我们更加困扰,生活在纠缠与混乱中。

  佛教与悲观主义

  佛教既不乐观,也不悲观,佛教是真实的宗教。

  一些批评家认为佛教是不健全的、悲观的、愤世嫉俗的宗教,徬徨于昏沉与黑暗中,以无害的快乐为敌人,无感受的飘泊在单纯的生活中。因而断言,佛教是在悲观中孕育一种对生命绝望的生活态度,鼓励一种模糊笼统的概念,认为人生被痛苦和邪恶所占据。这些批评主要基于他们误解了四圣谛中的苦圣谛,以及实践一切缘起无不是苦的看法。

  假使佛教的创始人──佛陀,真的是一位悲观主义者,对他的描绘将更加恶劣。事实上,佛陀的形象是和平、庄严、充满希望和善意的。佛陀身上散发出的微笑和吸引力,据说是不可臆测和难以理解的,也可以说这就是他的教义的缩影。对灰心和苦闷者而言,佛陀那充满希望的微笑,是一种永不失败的力量、是一种振奋剂和令人欣慰的芳香。

  佛陀慈悲的光辉普照十方,像他这样的人,不可能是一位悲观者。当剑喜王和他的太子在聆听了佛陀的开示后,他们了解唯一获得真正自我的征服,和获得民心的最佳方法,就是佛陀真理的教义──佛法。佛陀拥有高度的幽默感,他经常发出会心的微笑,令他的敌对者因此而消除敌意。佛陀拥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他能消除信徒的危险和邪恶的心识,并令他们心甘情愿的追随他。佛陀在弘法、辩论或和信众们讨论问题时,总是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平和的态度,因此赢得广大信众对他的崇拜和景仰。像这样的一个人,我们能说他是悲观主义者吗?

  佛陀从来都不希望信众过着痛苦、忧愁和焦虑不安的生活。他指示了痛苦的真相,和克服及消灭痛苦的方法和道路。要成为一位觉悟者,必须快乐。快乐是佛陀要我们培养证悟觉悟的条件之一。快乐绝对不是悲观的。

  有两部经典:《长老偈经》(Theragatha)和《长老尼偈经》(Thergatha),里面记录的都是佛陀的弟子们快乐的言辞,男、女众弟子们,以佛陀的教义为修持的方针,在生活中找到和平与幸福。根据经典记载:「有一回,高沙喇国王(kosala)告诉佛陀:他不喜欢其他宗教的弟子,他们看起来憔悴、粗俗、苍白、孱弱,无法给人一个好的印象,而佛陀的弟子则充满喜悦、欢愉、振奋的享受着精神生活,并以严肃、平和、轻松的心情生活着。过后,他又补充道,他相信佛陀的弟子们这种健全的气质是由于:佛陀的弟子们,深切的体悟到佛陀那伟大和意义深远的教义。」

  有人问佛陀:他的弟子们,日中一食,过着简单、纯朴、宁静的生活,因何会有如此的光辉呢?佛陀回答:「他们不懊悔于过去,不忧虑于未来,他们只生活在现在,因此,他们如此的容光焕发。愚痴的人,懊悔于过去,忧虑于未来,他们如干枯的芦苇草一样,折断于烈日之下。」《相应部经》

  佛教是一个宣传世间诸多不如意的宗教。然而,不能因此而把佛教列入悲观的宗教。因为佛教的实质是教导我们如何消除这诸多的不如意。佛法告诉我们,即使是最邪恶的人,在接受果报之后,还是一样可以获得解脱。佛教为人类提供了达到解脱的希望。但是,其它的宗教却认为坏人将永远的坏下去,并且有一个永久的地狱在等候他们。佛教否认这种教义的说法。

  佛教既不悲观,也不乐观。佛教不鼓励一个人在这世间,由于悲观或乐观而改变他的思想。相反的,佛教鼓励我们要活得真真实实,同时必须去学习了解事物的真实面目。

  佛教与无神论

  无神论与唯物论的思维方式一致,他们的知识并没有超越这世间的知识。

  佛陀反对无神论,因为无神论者否定了礼敬圣贤、否定了出家,否定了道德与社会义务,也否定了宗教生活。佛陀特别强调道德和精神价值的存在,佛陀推崇道德的超越性。如果说佛陀也是一位无神论者,这仅仅是针对佛陀否认有一位全能的造物者──神的存在。但是,这种「无神论」经常带着讥讽和毁谤的含义,事实,这绝对不是佛陀的教义。一般人把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拧在一起,唯物论者主张,没有什么能超越对这世间的知识,他们所追求的只是眼前的少许成就。佛教并不支持这种短视的做法。

  我们不能因为佛陀不相信这世间有一位全能的造物者──「神」,就把佛陀当作是无神论者、唯物主义者,佛教对「神」的观念,不同于其它宗教。其它宗教不能因为信仰不同而使用不合理的辱骂或中伤的字眼。

  佛教同意其它宗教所说的真实性和永久性的幸福,无法在这物质性的世间里找到。佛陀也认为,真实性和永久性的幸福,无法在较高或较低的生界(天堂或地狱)里找到。佛陀所提倡的精神价值,是超越世间的境界(涅槃),这是不分来世、此时或此地的。涅槃扎根于这世间,是追求人世间最高成就的境界。

  一切行无常

  一切受是苦

  一切法无我

  若以慧观照

  得厌离于苦

  此乃清静道

  《法句经》V.277,278,279

返回目录

 ----------------------------------------------------------------------------------------------

更多达摩难陀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