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2
申二、释断爱慢无着
彼若即如已所得道,转更修习,于其我慢无馀断灭,成阿罗汉,诸漏永尽。
这是第二科「释断爱慢无着」。这是解释这四个颂,分二科,第一科是「显义」。「显义」里面分四科,第一科「释断名色」,解释过了。现在是第二科,解释断爱、断慢、断无着。
「彼若即如已所得道」,「彼」就指那个修行人,他已经得了初果。「释断名色」那一段裡面,说这位修行人,他断了见烦恼,得了初果。「彼若即如」,彼那位得初果的圣人,「即如」,即如他自己已经所得,已经得到的圣道,他已经得到无我我所的智慧了,也就是有了戒定慧的功德了。「转更修习」,继续再努力的修学戒定慧,修学四念处,修学无我观。「于其我慢无馀断灭」,他继续修行的时候,他会继续地断他剩馀的烦恼,这是初果、二果、三果圣人,还有我慢的问题,还有这样的烦恼。初果、二果也还有多少的爱烦恼,所以他还有爱见的烦恼。但是因为继续修四念处的关係,「无馀断灭」,就把这些爱慢的烦恼,没有剩馀地全部的断灭了。「成阿罗汉果」,就是得到第四果。「诸漏永尽」,所有的见烦恼、爱烦恼,全部的断灭了,永久的清淨了。
《披寻记》六二五页:
彼若即如已所得道转更修习者:此说修道位中修习如所得道,如所已得无漏圣道转更修习故。〈修所成地〉释义应知。(陵本二十卷二十三页)
「彼若即如已所得道转更修习者:此说修道位中」,初果是见道位,以后继续修行就是修道位,二果、三果都是修道位中。「修习如所得道,如所已得的无漏圣道转更修习故。〈修所成地〉释义应知」。现在是〈思所成地〉,后面是〈修所成地〉,有解释这样的事情。
由已证得阿罗汉果,心善解脱,便于自身,自身众具,缠及随眠,皆悉永断。离爱、离憍、离诸放逸。
「皆悉永断」,前面一节文说到断我慢,其馀的没有提,这底下说了。「由已证得阿汉果」了,他的心全面的清淨了,能解脱了一切的烦恼。「便于自身,自身众具,缠及随眠,皆悉永断」。「便于自身」,就是我见、我慢这些烦恼。「自身众具」,他的生命赖以生存的这些因缘,这些众具,这一方面也是有烦恼的。「缠及随眠」,这两方面,自身和自身众具这两方面的缠,就是烦恼,烦恼来困扰你,所以叫做「缠」;「随眠」就是烦恼的种子。「皆悉永断」:「便于自身」是见烦恼;「自身众具」就是爱烦恼,这两种烦恼,「皆悉永断」。
「离爱、离憍、离诸放逸」,前面解释断烦恼的情形。「自身众具」的「缠及随眠」,就是爱烦恼,「皆悉永断」,所以叫做「离爱」。「自身」的「缠及随眠」,就是我见;我见里面有我慢,就是憍,憍就是慢,远「离憍」慢的烦恼。「离诸放逸」,所有放逸的事情,完全都息灭了。「放逸」,就是不能够修行清淨的善业,这是放逸;对于染污的品类的事情,不能够防止,那也叫作「放逸」。现在这位修行人,得了阿罗汉果,是「离诸放逸」。这是解释断爱、断慢,解释这无着的境界。
申三、释烟寂静无恼无希(分二科) 酉一、总标
彼由如是离爱、离憍、离放逸故,名烟寂静。无有烧恼,亦无希望。
前面是第二科,这是第三科解「释烟寂静」,那颂文上有个「烟寂静」的话,还有个「无恼」,还有「无希」,现在解释这几句话。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彼由如是」,彼那位修行人,由于他能够离爱烦恼、离憍烦恼、离放逸烦恼的缘故,就叫做「烟寂静」。「无有烧恼」,这「烟」是一种譬喻,下文有解释,能使令你苦恼,燃烧你,令你苦恼;现在烟没有了,没有烧恼了,这是没有这个烦恼。「亦无希望」,就是对于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些有漏的生死境界,他没有愿乐的心了,不希求什麽了,所以叫没有希望。
《披寻记》六二五页:
离爱离憍离诸放逸者:爱有四种:谓爱、顺后有爱、喜贪俱行爱、彼彼喜乐爱。憍有七种:谓无病憍、少年憍、长寿憍、族姓憍、色力憍、富贵憍、多闻憍。放逸有五:谓前际俱行、后际俱行、中际俱行、先时所作及诸随行。如是种种,依于自身及众具起,阿罗汉位心善解脱,无此过失。由是说言:离爱、离憍、离诸放逸。
「离爱离憍离诸放逸者:爱有四种」,有四种爱的烦恼:「谓爱、顺后有爱、喜贪俱行爱、彼彼喜乐爱」,有这四种爱。第一个「爱」,就是爱着自己,爱着现在的生命体,这是爱。「顺后有爱」,是将来的生命体,拿我们凡夫境界来说,现在的生命体,我们对他有爱着心,我们这个生命体若死掉了以后,又继续有生命体,继续有爱,那叫做「顺后有爱」。「喜贪俱行爱」,前面这两个爱,都是指自己的我见说,爱着这个我。下面这两个爱,就是境界爱,就是我所有的境界。我所有的境界分两种:第一种是你已经拿到了,是你所有权了。你「喜贪俱行爱」,你欢喜它,你贪着它,和你的一念心同时的活动,叫俱行爱。「彼彼喜乐爱」,就是不属于你所有的那一切一切的境界,一样一样的事情,「彼彼」就是一样一样的,你也是一样的喜乐爱,也是欢喜,也是贪着。加起来就是有四种爱。
「憍有七种」,憍慢的憍有七种憍,「谓无病憍」,他身体健康,他就憍慢。「少年憍」,他年轻,他也是憍慢。「长寿憍」,长寿也是憍慢。「族姓憍」,他的父母以上都是贵族,他是贵族的后裔,他也是憍慢,因此而有憍慢心。「色力憍」,就是他的形貌、健康特别好,特别庄严,他也生憍慢心。「富贵憍」,他若富贵了,他也是憍。「多闻憍」,说他很有学问,他也是憍。这是有七种憍。
「放逸有五」种,有五种放逸。「谓前际俱行、后际俱行、中际俱行」,「前际」,就是过去的时候他放逸,和他的一念心在一起,就是不能够修善断恶,放逸。「后际俱行」是将来,将来的时候也是这样放逸。「中际俱行」是现在,现在也不能修善断恶,所以有时放逸。「先时所作」,先时所作是什麽?就是先在内心里面发愿,我不要放逸,我努力地精进修行,修善断恶,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这叫「先时所作」。「先时」,他心里面就没有打算特别用功,特别地精进修行。「及诸随行」,及以后随时随地,心里面随随便便地,不能修善断恶。所以加起来,这是五种放逸。
「如是种种,依于自身及众具起」,这麽多的事情,一样一样的都是依于自己的生命,「及众具」,众多维护生命的资具,从这里面有种种的问题。「阿罗汉位,心善解脱,无此过失。由是说言:离爱、离憍、离诸放逸」。
酉二、别释(分三科) 戌一、释烟寂静(分二科) 亥一、正辨相(分二科) 天一、徵(分二科)
云何名为烟寂静耶?
前面是「总标」,这以下是一样一样的解释,分三科,第一科解「释烟寂静」。分两科,第一科是「正辨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徵」,就是问。
「云何名为烟寂静耶?」怎麽叫做烟寂静呢?这是问。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烟名(分三科) 玄一、标
烟名为爱。
这以下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烟」的名字。分三科,先标出来。
「烟名为爱」,「烟」是譬喻,就是烧火的时候有这个「烟」,这是个譬喻。譬喻什麽?就譬喻我们凡夫内心里面的「爱」烦恼;这个爱,用「烟」来譬喻我们内心里面的爱。这是「标」。
玄二、徵
何以故?
什麽理由这样作譬喻?问。
玄三、释(分二科) 黄一、举喻
如世间烟,是火前相,能损眼根,便为扰乱,令不安住。
这以下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举」譬「喻」。
「如世间烟」,像世间上,日常生活的事情里面,有烟的这件事,烟是怎麽个情形?「是火前相」,这火的烧燃之前先有烟,先冒出烟来,然后才有火。所以烟是火以前的现象。这烟,它有什麽不好?「能损眼根」,能损害我们的眼根。「使为扰乱,令不安住」,损害我们眼根的时候,那就是扰乱我们的心,使令我们的心不能安住了,心里不快乐了,不安住。
这是举譬喻,下面就是「合法」。
黄二、合法
爱亦如是,是贪瞋痴火之前相,能损慧眼,乱心相续,谓能引发无义寻思。
「爱亦如是」,说我们凡夫内心裡面有爱,也像火的前相那个烟,那样子也是相似的。「是贪瞋痴火之前相」,我们心里有贪烦恼、瞋烦恼、愚痴的烦恼,这三种烦恼就是「火」,这个「爱」是贪瞋痴火的前相,先有爱,而后有贪瞋痴火的。「能损慧眼」,他能损害我们智慧的眼睛,身体的眼睛是肉眼,但是内心里面有智慧,这是第二个眼睛,还是特别重要的眼睛。我们有爱的时候,这爱能伤害自己的慧眼,使令自己没有智慧了。「乱心相续,谓能引发无义寻思」,有了爱的时候,心就乱了,而继续地乱,乱心相续。「乱心相续」,是怎麽一个境界?「谓能引发无义寻思」,你内心里头有爱的时候,就能够引出来没有道理的,就是胡思乱想,引发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就继续这样无意义的寻思,不合道理的分别妄想,就引出来贪瞋痴的火了,所以叫做「烟」。
地二、寂静
彼于此爱,已断、已知,乃至令其于当来世,成不生法,名烟寂静。
这第二科叫做「寂静」,怎麽叫作「烟寂静」?这「烟」这样解释了,怎麽叫做「寂静」?这裡解释。「彼于此爱,已断、已知」,「彼」阿罗汉,那位修行人,对于原来凡夫内心裡面的爱烦恼,「已断、已知」,他已经把爱烦恼断掉了。这爱烦恼断掉,其中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智慧,这智慧要知道爱的过失,而后用佛法来灭掉这个爱,所以叫作「知」,已断已知。这个断烦恼,不是煳煳涂涂能断烦恼的,一定是要有深刻的智慧的,这叫作「知」,已断已知。而这时候这个智慧,是已成功了的阿罗汉无漏的智慧,这个清淨的智慧把爱断了,而这无漏的智慧圆满了,所以叫作「已断、已知」。这样就叫作寂静,就是「烟寂静」,这指现在说。
「乃至令其于当未世,成不生法」,这个「乃至」,中间有略去了的事情,就是他现在断掉爱烦恼之后,他心裡面一直是清淨,不管是行住坐卧,乃至到睡眠作梦,心里面都是清淨的,这是现在。「令其于当来世」,是将来世,将来世爱也不会再生起,所以「于当来世,成不生法」。譬如说得了禅定的人,他没得阿罗汉果,他不是佛教徒,他也没得初果、二果、三果,他若是得了禅定的话,他也能没有爱,这爱不能够使令他迷惑颠倒,他心里面也清淨;但是他将来世的时候,爱烦恼会再出来,没有成就「不生法」,他没能成就。因为什麽呢?因为那个得禅定的人,他内心里面爱烦恼的种子还在,他没能消灭它,所以他现在心清淨是暂时的,将来还会有爱烦恼。
现在佛法中的佛教徒,修学圣道和这个不同,他把爱烦恼的种子也消灭了。所以说现在世「已断、已知」,于一切时心常清淨,「乃至令其于当来世,成不生法」,这爱也不会再现前了,是永久地清淨了,这就叫作「烟寂静」,「名烟寂静」。
亥二、显无染
彼既如是烟静离着,虽复追求命缘众具,非不追求;然能解脱贪爱追求,所求无染。
这以下是解释这「无染」。解释这「烟寂静」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正辨相」,辨这个「烟寂静」的相貌,现在解释这个显示「无染」的境界。
「彼既如是烟静离着」,彼那位修行人,就是那个阿罗汉,既然达到这个境界,这爱烦恼停下来了,心里面不执着了,遇见一切可爱的境界,心里面不执着了。他不着,就是不爱着了。这个时候,「虽复追求命缘众具」,这时候这个阿罗汉,他在世间上寿命没有尽,他继续在世间上生存,他还会做什麽事情?没有得圣道的人,在世间上生存,为什麽他要生存?为什麽要生存?实在来说,若和圣人来…,这段文表示这个意思。这圣人继续生存下去,他就还要有所求,有所求他才继续生存,阿罗汉更无所求了,更无所希求,但是他还是要生存下去,这生命的存在,还需要有衣服饮食,这些事情还是要有的。
「虽复追求命缘众具」,这阿罗汉他虽然还是要求,天天他还要托钵乞食,他还要乞求生命存在的这些条件,他还要求这个事情。「非不追求」,他不是说不去乞食了,你若不吃东西,不吃东西就死掉了,阿罗汉他还要生存,还是要乞求。「然能解脱贪爱追求」,但是他追求的时候,他心里面没有贪爱心,没有爱着心,没有这个意思。不是用贪爱心来追求托钵乞食的,没有这种意思。他还要求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些生存的条件,他还是要求的,但是没有贪着心,没有这个事情。
「所求无染」,没有染着心。若不是圣人,都是有染着,实在明白点说,不是圣人,就是为了爱才生存的,才生存这件事,你爱你的生命,你要有所求,还要爱其他的境界,你就要生存。阿罗汉这两种爱都没有了,但是他生命的存在,他还要乞求衣服饮食这些事情,但是心里也还是不执着,所以叫做「无染」,这是第二科。
戌二、释无恼(分二科) 亥一、徵
云何无恼?
这是第二科「释无恼」,前面第一科解「释烟寂静」,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解「释无恼」,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这颂上面有个「无恼」这句话,这句话什麽意思呢?
亥二、释(分三科) 天一、不为贪恼所恼
谓彼如是现追求时,若他自施,或劝馀施,施时殷重,非不殷重,精而非麤,多而非少,速而非缓,然不爱味。于所得物,无染受用,不生眈吝,乃至坚着。如是受用命资具时,不为贪恼之所烧恼。
「谓彼如是现追求时」,这底下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不为贪恼所恼」,不为贪烦恼所恼乱。谓彼阿罗汉如是现追求的时候,他要乞求衣服饮食这些事情。「若他自施」,若对方这个施主,或者自施,或者主动的布施他,布施给他。「若劝馀施」,或者那个施主,他不是自己布施,劝别人来供养这个阿罗汉。「施时殷重,非不殷重」,那个布施者,布施的时候那个态度,很殷勤、很尊重他的,「非不殷重」。「精而非麤」,供养他的这些用品,都是特别精致,特别好的,而不是粗劣的东西。「多而非少」,数量来说,还是供养的很多,而不是少数的。「速而非缓」,而且急速地就供养他,而不是缓慢地,等了老半天他也还不给,不是这样子。「然不爱味」,但是阿罗汉对于你的态度这麽好,他也没有爱着心,也不爱味,对你的态度,对你供养的这些用品,他都没有爱着心。
「于所得物,无染受用」,他拿到了以后,他受用的时候,心里面也不执着。「不生耽吝」,他心里面不是很爱着的,这「眈」应该是目字边,也不吝啬。「乃至坚着」,乃至到特别爱着得很厉害,阿罗汉都没有这些事情。「如是受用命资具时,不为贪恼之所烧恼」,阿罗汉受用这些资具的时候,他没有贪烦恼,没有这些事情。烦恼就是火,有烦恼的时候,等于是为火燃烧似的。现在阿罗汉没有这个烦恼,所以没有烧恼的事情。
这是第一科解释完了,现在以下是第二科「不为瞋恼所恼」。
天二、不为瞋恼所恼
若彼施主自不能施,或障馀施,设有所施,现不殷重,不现殷重,乃至迟缓,而不急速,然不嫌恨。由此因缘,不生恚恼。又于受用所得物时,不慼不念,无损害心,及瞋恚心。如是不为瞋恼所恼。
「若彼施主自不能施」,或障碍别的人去供养他,这是一个境界。「设有所施,现不殷重」,这个态度不是那麽好。「不现殷重,乃至迟缓,而不急速,然不嫌恨」,这个阿罗汉,他也不嫌恨你,对这个事情他心裡也不执着。「由此因缘,不生恚恼」,由于他不嫌恨,所以他心里面也不愤怒。「又于受用所得物时,不慼不念」,受用所得到的物的时候,你的态度很坏,他也「不慼」,心里面也没有鬱鬱不乐的事情;你对他特别好,他也「不念」着。「无损害心」,阿罗汉没有损害心,他没有「瞋恚心」。「如是不为瞋恼所恼」,这是这一段。
天三、不为痴恼所恼
又于所得若精、若麤,于受用时,深见过患,善知出离,安住正念,远离愚痴。如是不为痴恼所恼。
「又于所得若精、若麤,于受用时,深见过患,善知出离,安住正念」。前面第二科是不为瞋恼所恼,这以下第三科不为愚痴的烦恼所恼。
「又于所得」的这些用品,若精美的,若麤劣的,于受用的时候「深见过患」,深深地知道,这些用品有很多的过患。「善知出离」,如果你特别爱着这些东西,你就为烦恼,或者是贪烦恼所烧;你若是特别地嫌恨,就为瞋烦恼所恼、所烧,有很多的。有烦恼的时候,就要流转生死,有种种过患。「善知出离」,这阿罗汉能从这些过患里面解脱出来,没有贪瞋痴这些烦恼。「安住正念」里,就是安住在最上捨,慈悲喜捨的这个捨,他心里面接触到一切境界的时候,他心里面是捨,捨就是不执着,安住在不执着的这个正念,这个清淨心裡面。「远离愚痴」,并不是煳煳涂涂地接受人家的供养。「如是不为痴恼所恼」,没有贪、没有瞋、也没有愚痴。
这是这一段,解释完了,这是第二科解「释无恼」,解释完了。底下第三科解「释无希」,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戌三、释无希(分二科) 亥一、徵
云何无希?
怎麽叫作「无希」呢?这是问。下面是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名」字。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释名
希名希望,繫心有在。
这个「希」就是「希望」,我希望得到一个好的东西,我希望得到一个毯子,我希望你送给我一个大楼,就是你有一个希望心。「繫心有在」,你心里面有一个目标,那个目标就繫住你的心,你的心就在那个目标那地方去想,那就叫作「繫心有在」。
天二、辨相(分二科) 地一、于财物
彼不擎鼻内怀贪愿,往趣居家。谓刹帝利大宗叶家,或婆罗门、长者、居士大宗叶家,我当从彼获得上妙应所噉食,乃至财宝衣服餚膳诸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如是追求及与受用,于此财物,都无希望。
「彼不擎鼻内怀贪愿,往趣居家」。前面是「释名」,解释这「希」字怎麽讲,下边辨「无希」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于财物」,对于财物无所希望。
「彼不擎鼻」,这个「擎鼻」是个譬喻,譬喻这个象,象牠那个大鼻子,牠把这个鼻子举起来,就是到牠希求的地方,去乞求去,叫做「擎鼻」,那就表示贪心的相貌。现在这个阿罗汉「彼不擎鼻」,没有这种意思。「内怀贪愿」,这「擎鼻」就表示内心里面有贪心,希望要得到什麽东西。「往趣居家」,内心里有贪心,就到那个居家的地方去了,到那去求,求什麽东西去。彼阿罗汉「不擎鼻内怀贪愿,往趣居家」的,不这样子,他心里没这个贪心,对于财物没这种贪心。这下面解释「往趣居家」这种相貌。
「谓刹帝利大宗叶家」,这「刹帝利」就是王族,国王大臣这些人。「大宗叶家」,就是同一个姓氏的叫作「宗」,同一个族姓的人,这个「大宗」就是富贵的人家,称为大宗。「大宗叶家」,就是人特别多,家里的人特别多,财富特别多的地方。「或婆罗门、长者、居士」,「或婆罗门」,就是特别有学问的这些大宗叶家;或者「长者」,就是特别有道德的大宗叶家;或者「居士」,就是他也不是刹帝利,也不是婆罗门,但是他这个人,有很多的财富,所以叫做居士,也是大宗叶家。
「我当从彼获得上妙应所噉食」,上妙的东西,好吃的东西。「乃至财宝衣服餚膳」,也是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治病的这些条件,这些因缘,就是医药。「供身什物」,什物就是日常用的东西。「如是追求及与受用」,这样子贪心很大,到这大财富的地方去追求去,或者受用。「于此财物,都无希望」,这阿罗汉对于这些事情,没有希望心,没有贪求心。这是「于财物」。
地二、于寿命
又彼恒常安住死想,谓过夜分入昼分中,复过昼分还入夜分,于其中间我有无量应死因缘,如经广说。所谓发风,乃至非人之所恐怖。由此因缘,所为追求,所为受用,所有财物,于此寿命,亦无希望。
「又彼恒常安住死想,谓过夜分入昼分中,复过昼分还入夜分,于其中间我有无量应死因缘,如经广说」。这里第二科「于寿命」,阿罗汉对这个寿命这件事,他也没贪着心。
「又彼恒常安住死想」,这阿罗汉他常常安住在死想,他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一刹那间就死掉了,安住在死想里面。怎麽样安住法?「谓过夜分入昼分中」,在时间上说这个夜分,夜这一部分;或者昼分,就是白天,从夜分入到白天,太阳出来了。「复过昼分」,又从这个白天,又过来了,还入到夜分,就是这样子,一白一黑,一黑一白,这样子。「于其中间」,在这个时间的白天黑天,黑天白天的中间,「我有无量应死因缘」,还有很多很多应死的因缘,随时有一点因缘就会死掉的,「如经广说」。或者是天气太热,也可能会死掉的;或者太冷,也会死掉;或者有什麽意外;或者车碰到了,也会死掉了;或者一个砖头,从头上掉下来,砸到头了,也可能会死掉的,很多很多的因缘。
「所谓发风」,这底下举个例子,什麽无量无边的应死因缘?「所谓发风,乃至非人之所恐怖」。这个「风」,就是地水火风,这风有病了,发作了,人也会死;这火要是有病了,人也会死;这个四大有病了,人都会死,还有其他的很多的病痛的因缘也会死。「乃至非人」的「恐怖」,这个鬼神恐怖你,也能令人死掉的。
「由此因缘,所为追求,所为受用,所有财物,于此寿命,亦无希望」,由于这阿罗汉有圣道的因缘,他对于追求,所追求的这件事;所受用,追求到了以后,所受用的事情。追求也好,受用也好,对于这个财物,对于寿命,他都没有执着心,好坏都没有关係,随时死掉了,他也就随顺因缘,他并不爱着这个寿命的。但是他也不自杀,阿罗汉不自杀,他就随顺因缘,寿命到了,他就走了,他是这样子。
申四、释不见此彼天人世(分二科) 酉一、于天人(分二科) 戌一、于因中
如是无着、烟寂静、无烧恼、无希望故,于此天人、帝释、自在、世主天等,所有因中,都不可见。
这是第四科,解释这个「不见此彼天人世」,这是那个偈颂上的话,解释这句话。前面的三段都解释完了。这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于天人」,第二科是「于天人世间」。这底下是「于天人」,分两科,第一科是「于因中」说。
「如是无着、烟寂静」,这阿罗汉能这样子不执着,所以这烟也寂静了。「无烧恼」,没有贪瞋痴的苦恼。及「无希望故,于此天人、帝释、自在、世主天等,所有因中」,于此间,于此世界中,天上的人,或者人间的人。天上的人是帝释,这是释提桓因,帝释。有这个自在天,「自在」这个地方,这个帝释的部下,有自在天,是他的部下,或者说是欲界顶天,叫作自在天。世主天」,世主天就是大梵天王等。「所有因中,都不可见」,不但是人间,人间的人看不见这个无着、烟寂静、无烧恼、无希求的这种事情;就是天上的人,乃至释提桓因,乃至大梵天王,他们的行为中,也都看不见有这种功德,能够无着,能够烟寂静、无烧恼、无希望,都看不见有这种圣德,这个「因中」,就是行为,他的思想、行为,都没有这种功德,这是在「因中」。
戌二、于果中
于彼天人诸因果中,亦不可见。
「于彼天人诸因果中」,在因中、在果中。这个「因」中就是,譬如说是释提桓因,在因中,释提桓因以前在人中做了很多的功德,然后生到天上去。这个自在和世主天等,他们原来都是在人间做了很多的,譬如说大梵天王,在人间修学禅定,修慈悲喜捨的三昧成功了,生到梵天,得到大梵天王的果报。在因中的时候,虽然做了很多的功德,都还是不能够无着,不能烟寂静,不能无烧恼,不能无所求,都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这于因中都不可见。
「于彼天人诸因果中,亦不可见」,得到果了,已经成为欲界天,作了释提桓因了,已经作了大梵天王了,他们在果上的境界,也没有阿罗汉的这种德行,也看不见有这种功德,这表示阿罗汉在世间上,超越世间了,这种功德,这种德行。
酉二、于天人世间(分二科) 戌一、于此四洲等
又于此四洲天人世间,及彼馀处,都不可见。
这里第二科「于天人世间」,分两科,第一「于此四洲等」。
「又于此四洲天人世间」,这个四大部洲,四大部洲是人,须弥山顶上是天,「天人世间」。「及彼馀处」,及其他的地方,也都看不见有这样圣人的功德。
这是第一科,第二科「于此世界等」。
戌二、于此世界等
又于此世界天人世间,及彼馀处,都不可见。
「又于此世界」,这个娑婆世界,更广大的三千大千世界里面,「天人世间」,天世间、人世间。「及彼馀处」,乃至色界天、无色界天,「都不可见」,都看不见有阿罗汉的那样功德。这是第二科。
未二、结颂
如是故言:断名色爱慢、无着、烟寂静、无恼希,不见此彼天人世。
这是「结颂」,引这个颂。因此「如是」,像上面说的,所以说「断名色爱慢,无着」,这正是那个颂文:「断名色爱慢,无着、烟寂静、无恼希,不见此彼天人世」,把这个颂完全解释完了。
《披寻记》六二七页:
如是故言断名色爱慢等者:谓如前说断名色中贪爱及慢,名断名色爱慢。心善解脱,便于自身、自身众具缠及随眠,皆悉永断,是名无着。离爱、离憍、离诸放逸,名烟寂静。不为贪瞋痴恼所恼,是名无恼。于妙财物及与寿命无有希望,是名无希。如是无着乃至无希,唯出世间唯阿罗汉自内所证,是故于此于彼天人一切世间都不可见。
「如是故言断名色爱慢等者:谓如前说断名色中贪爱及慢,名断名色爱慢」,这是得了初果须陀洹了。「心善解脱,便于自身、自身众具缠及随眠,皆悉永断」,是名叫做「无着」。「离爱、离憍、离诸放逸,名烟寂静。不为贪瞋痴恼所恼,是名无恼。于妙财物及与寿命,无有希望,是名无希。如是无着乃至无希,唯出世间唯阿罗汉自内所证」的功德。「是故于此于彼天人一切世间,都不可见」,这是解释上文。
巳二、略辨义(分二科) 午一、辨所说相(分二科) 未一、第一义(分三科) 申一、初颂
复次初颂,显示待时诸欲,于欲邪行及邪行果。
前面是各别的解释四个颂,这以下「略辨义」,就是简要的说明这四个颂的大义,分两科,第一科「辨所说相」。分两科,第一科是「第一义」,是分三科,第一科是「初颂」,说初颂的意思。
「复次初颂」,这个第一个颂,第一个颂就是「应说想众生,依应说安住;不了知应说,而招集生死」,这是第一个颂,这第一个颂说的什麽事情?就是「显示待时诸欲」。这表示诸欲是待时的,这个待时的诸欲,这个诸欲也都不是现成的,就是众多的因缘具足了的时候,这个欲才有的,才有这个欲。「于欲邪行及邪行果」,表示这个意思。
《披寻记》六二七页:
显示待时诸欲等者:待时诸欲,即颂应说。于欲邪行,即颂想与安住及不了知。及邪行果,即颂招集生死。
「显示待时诸欲等者:待时诸欲,即颂应说」,颂上那个「应说」,那句话就指「待时诸欲」说的。「于欲邪行,即颂想与安住及不了知」,这上面说这个于欲邪行,这话是指什麽说的?就是「应说想众生,依应说安住,不了知」,就是这个话,这几句话表示欲邪行的意思。「及邪行果」,邪行所得的果报,指什麽说的?「即颂招集生死」,就是这个话,「而招集生死」,这是邪行的果,这是第一个颂说完了。
申二、中二颂
第二颂中,显示捨欲应正道理,淨修梵行仍被讥论不应道理,及待时欲。如第二颂,第三亦尔。
第二个颂,「颂中,显示捨欲应正道理」,这个第二个颂就是,「若了知应说,于说者无虑;由无有此故,他不应讥论」,这是第二个颂。第二个颂显示什麽道理?「显示捨欲应正道理」,就是弃捨世间的欲,这才是合道理的。「淨修梵行」,应该是这样,弃捨了世间的欲,修学圣道,应该是这样子合道理的。「仍被讥论不应道理」,说世间人不同意佛教徒修学圣道,讥嫌这些出家人,讥嫌这些人,你为什麽出家修行?这是不合道理,不应该这样讥嫌,「不应道理」。「及待时欲」,「及待时欲」这句话,就是世间上的人的思想,大家都一样,都在惑业苦里面流转这合道理,就是这个「及待时欲」这个意思。你要是特别从欲里面解脱了,他就认为你这人迷信,你这个人消极,就是这个意思。
「如第二颂」,这个第二颂是这个意思,第三颂也是这个意思。
申三、后颂
第四颂中,世尊显示现所证法,永离炽然,乃至智者内自所证。
「第四颂中,世尊显示现所证法,永离炽然」,这个第四个颂,就是刚才讲的这一段,「断名色爱慢,无着、烟寂静、无恼希,不见此彼天人世」。这个第四个颂,「世尊显示现所证法,永离炽然」,这第四个颂说的什麽道理?是世尊说这第四个颂,是显示「现所证法」,表示出来阿罗汉所证悟的境界。「永离炽然」,他永久的解脱了贪瞋痴火的燃烧了。「乃至智者内自所证」,阿罗汉就是「智者」,他内心所证无着的境界,第四个颂显示这个意思。
《披寻记》六二七页:
显示现所证法永离炽然等者:颂言:断名色爱慢,无着烟寂静,此显现所证法,永离炽然。颂言:不见此彼天人世,此显智者内自所证。颂言:无恼无希,兼显内证之所现相,故于文中说乃至言。
未二、第二义(分三科) 申一、初颂(分二科) 酉一、显待时欲
又初颂中,宣说诸欲是应说相,显待时欲。由彼诸欲,非纔须时,即便称遂;要以言说为先,然后追求受用。
「又初颂中,宣说诸欲是应说相,显待时欲」,前面是第一义解释完了,是第一义。现在是第二义,用第二个道理来解释前面的颂。
「又初颂中」,初颂中「显待时欲」,「宣说诸欲是应说相」,那个「应说」是什麽?就是凡夫所执着的,所贪恋欲的相貌。「显待时欲」,表示凡夫所爱着的这些欲的境界,欲的境界要「侍」,要凭藉众多的因缘才出现的,所以叫作「待」。「由彼诸欲,非纔须时,即便称遂」,怎麽叫作「待」?「待时欲」这句话,怎麽讲呢?「由彼诸欲」,因为彼所爱着的这些色声香味触的欲。「非纔须时」,不是你将需要的时候,即便能够满足你的,「即便称遂」。「要以言说为先,然后追求受用」,要以言说为先,需要你,你要有所言说,在初开始时,要有言说,要有表达,然后再去追求去,有可能你追求到了,你会有受用,所以叫做「待时诸欲」。
酉二、显安住等
又显于彼,由想安住不了知故,起于邪行,及招生死邪行果报。
「又显于彼,由想安住不了知故,起于邪行」,这是第二科「显安住等」。
又表示「于彼,由想安住」,又显示彼凡夫,由妄想安住在欲的境界里面,「不了知故」,他不知道那里面有很多的过患,所以「起于邪行,及招生死邪行果报」,这是一个意思,「显安住」。
申二、第二颂(分二科) 酉一、显了知等
第二颂中,显于诸欲能了知故;离邪愿故;修梵行故;离邪见故;离见根本我慢种故;远离耽着利养恭敬故;弃捨诸欲,应正道理。由此因缘,他所讥论,不应道理。
第二颂中,这是第二段,第二颂分两科,第一科「显了知等」。
「第二颂中,显于诸欲能了知故」,你能了知道欲的过患,你就出家修学圣道。「离邪愿故」,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我出家是为了得圣道,不是为了生天,所以就是离邪愿故。「修梵行故」,修学圣道,是得涅槃的。「离邪见故,离见根本我慢种故」,离见根本,见的根本就是我见,我慢是我见的一类,就叫「种」。因有我见才有我慢,你要没有我见的时候,也就没有我慢了,所以我见是我慢的种,是我慢的因,若没有我见的时候,也就有我慢了。「远离耽着利养恭敬故,弃捨诸欲,应正道理。由此因缘,他所讥论,不应道理」,你不应该讥嫌这个人出家这件事。
酉二、显待时性(分三科) 戌一、标
又显诸欲是待时性。
「又显诸欲是待时性」,这个第一科,这个第二颂也有这个意思。
戌二、徵
所以者何?
这地方是问。
戌三、释
若于先世不作福者,今虽用功,于所乐欲不能果遂。或唯今世造作福者,即于此时,其所乐欲亦不谐偶。由此因缘后方成办,所以诸欲名曰待时。
「若于先世不作福者」,这第三科的解释,「若于先世不作福者」,假设这个人,他前生没有修福,他没有同情别人的困难,去多做帮助别人的事情,他不肯帮助别人,没有修福。「今虽用功,于所乐欲不能果遂」,说现在虽用了很多的心机,用了很多的努力,对于你所希望,所乐欲的事情,不能果遂,你还不能成就。所以世间上待时的欲,你前生也要修福,你才能得到的。
「或唯今世造作福者,即于此时,其所乐欲亦不谐偶」,或者说我前生没有做,我今生想要得到这个欲有困难,那我现在开始作福。「或唯今世造作福」,你现在学习做了很多利益人的事情,「即于此时」,就是我现在作福,我现在这个时候,就想要得到诸欲,也不容易。「其所乐欲亦不谐偶」,也不能够满你的意的,因为现在作福得现报,还不容易,得这现报也不容易的。「由此因缘后方成办」,由于你现在,你若做了很多的福,你要将来才能得到果报,得到可爱的欲,「所以诸欲,名曰待时」,不容易得现报的。
申三、第四颂(分二科) 酉一、显现所证
第四颂中,显示见断烦恼断故,即于现在证初沙门及沙门果;又修所断烦恼断故,即于现在证后沙门及沙门果。断贪爱故,断我慢故,如是显示现所证法。
「第四颂中,显示见断烦恼断故,即于现在证初沙门及沙门果」。这是第三科,解释第四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显现所证」。
「显示见断烦恼断故」,这是第四个颂,「显示见断」,这个我见断了;「烦恼断」,指这爱烦恼也断了。「即于现在证初沙门」,你若肯这样子出家修学圣道的话,你若努力修学四念处的话,「即于现在」,不是等待将来,就是现在「证初沙门」,你就能得到初果。你断了这个见烦恼,你就能得到初果,叫「初沙门」果。「及沙门果」,你断了见烦恼,又能断爱烦恼,那又能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了,所以「及沙门果」。
「又修所断烦恼断故,即于现在证后沙门及沙门果」,这底下又说:「又修所断烦恼断故」, 这个萨迦耶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乃至贪瞋痴慢疑,这十使,这十使是见道的时候,初果的时候所断的烦恼。「又修所断烦恼断故」,就是修道的时候,得了初果以后,继续用功修学四念处的时候,他断什麽烦恼?断了贪瞋痴的烦恼。这个不属于见烦恼,这个烦恼你能断了的话,「即于现在,证后沙门」,就能证得后沙门,「后沙门」就是二果、三果。「及沙门果」,那就是四果阿罗汉。「即于现在,证后沙门」,这后沙门,初果是前,二果、三果、四果都是后沙门果。但是说二果是前,三果是后;三果是前,最后是四果阿罗汉,所以这个后沙门,应该指阿罗汉四果说,「证后沙门」。「及沙门果」,那就指初果、二果、三果。
「断贪爱故,断我慢故」,这个为什麽能够证沙门果?为什麽能够证沙门果?因为你断了贪爱心的缘故,因为你断了我慢故。这个二果、三果,还有我慢的问题,所以断了我慢,那麽就得四果阿罗汉了。「如是显示现所证法」,这表示圣人,他现在修学圣道所证悟的境界。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