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3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3

 

  酉二、显令他知

  又离着故,烟寂静故,显示永离炽然,及至智者自内所证。彼得如是内所证法,云何令他当得了知?由无烧恼,无所希望,相所表故。

  这是解释第四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显现所证」,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显令他知」。

  「又离着故,烟寂静故」,这第四个颂是「断名色爱慢、无着、烟寂静、无恼希、不见此彼天人世」,这个「离着故」,就是前面这一句「断名色爱慢」。前面解释这个「断名色爱慢」,实在是指初果说的。初果主要是断我见、断萨迦耶见,这个爱慢也受到影响,但实在来说,爱慢是没有断的。所以这个「离着」,就主要是指得到无我的智慧,断除我见了。「烟寂静故」,前面解释「烟寂静」,烟就是爱,这个爱寂静;「离着」是见寂静了,就是爱见寂静。

  「显示永离炽然」,这表示这位修行人爱烦恼、见烦恼全面的息灭了,没有烦恼的活动了。这个「炽然」前面解释过,就是烦恼在燃烧,叫做炽然。「乃至智者内证」,这个「乃至」就是前面这个「无恼希」,这几个解释,无恼、无希,没有贪瞋痴的烧恼,表示无希,于财物不执着,于寿命也不执着,前面分这麽两科。「乃至智者内证」,就是「不见此彼天人世」,就是断一切烦恼了,那麽断惑则证真,所以是「智者内自所证」。

  「彼得如是内所证法,云何令他当得了知?由无烧恼,无所希望,相所表故」,由于这位修行人,他没有贪瞋痴的烧恼,于财物、于寿命无所希望,所以有这样的表现于外的相貌,那麽就可以知道了,别人就看出来,这个人是有修行的人,所以叫做「显令他知」。这并不是他自己由语言来表示,是由于他表现于外的无烧恼、无所希望,别人就会知道了。

  午二、辨所为相(分二科) 未一、前三颂为诸天说

  此中前三颂,显示世尊为诸天说,苾刍不能显扬知来圣教大义,而我独能。说是语时,彼既领悟,于苾刍所生陵懱心,及于自身心生憍慢,皆得除灭。

  这以下是第二科,「辨所为相」,前面是「辨所说相」,这一大科解释完了。现在是「辨所为相」,分两科,第一科「前三颂为诸天说」,所为,为谁说的?叫作所为。

  「此中前三颂,显示世尊为诸天说」,一共是四个颂。前三个颂,是世尊为诸天宣说的妙法。这里面表示什麽?「苾刍不能显扬如来圣教大义」,苾刍没有这个智慧,唯独佛能够宣扬这样的妙法,「而我独能」,唯佛独能。「说是语时」,说这三个颂的法语的时候,「彼既领悟」,彼诸天就觉悟了,就领解了。

  「于苾刍所生陵懱心,及于自身心生憍慢,皆得除灭」,这个前两个颂,为诸天说前两个颂的时候,诸天就领悟了欲是苦,所以对欲有所厌恶,这是「彼既领悟」的意思。但是同时,诸天对于苾刍就生了陵懱心,就是瞧不起了。「及于自身心生憍慢心」,他能领悟这样的道理,就生憍慢心。「皆得除灭」,就是听第三个颂的时候,就弃捨了这个陵懱心,对于诸比丘的陵懱心;对于他自身心生憍慢,这两种烦恼都除灭了。因为第三个颂,是表示没有我、我慢的;没有等、胜、劣的这个分别。

  未二、第四颂为显圣教

  第四颂中,广显如来圣教大义。

  最后那个颂,就是「断名色爱慢」,那个是「广显」,广博地显示佛的圣教的道理大意,这一大科解释完了。

  卯三、欲贪(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分二科) 巳一、问

  欲贪所摧蔽,我心遍烧然;惟大仙哀愍,为说令寂静。

  这底下是第三科,前面说这个「应说」是第二科,现在第三科是「欲贪」,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也分两科,第一科是「问」,第二科是「答」,第一个颂就是问。

  「欲贪所摧蔽」,就是这个众生,它为欲烦恼,于欲生贪爱,这种贪欲心很重,就是来破坏他的清淨心了叫「摧蔽」。「我心遍烧然」,他那个心里面,就像被勐火烧了似的,被这个欲贪心所扰乱,感觉到为欲贪心扰乱的苦恼。「惟大仙哀愍」,希望大仙,就是指佛说,哀愍他的苦恼。「为说令寂静」,为说妙法,令它的贪心能够寂静下来。所以这一个颂,就是请法的意思,下边就是佛回答。

  巳二、答

  由汝想颠倒,令心遍烧然,是故常远离,引贪淨妙相。

  汝当修不淨,常定于一境,为贪火速灭,数数应浇灌。

  观非妙诸行,为苦为无我,亦繫念于身,多修习厌离。

  修习于无相,坏慢及随眠,由于慢现观,当证苦边际。

  这一共是五个颂,第一个颂是问法,后四个颂是回答。底下是第二科「长行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分四科,第一科是解「释第二颂」,第一个颂不说了。第二个颂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想颠倒」,先问。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四科) 午一、释第二颂(分二科) 未一、想颠倒(分二科) 申一、徵

  云何想颠倒?

  第二个颂「由汝想颠倒」,第一句是「想颠倒」。这个「想颠倒」这句话,怎麽讲呢?

  申二、释

  谓于不淨境,捨不淨相;不正思惟,取淨妙相,及取随好。

  「谓于不淨境,捨不淨相」,就是说发心修行的这个人,对于这个不淨的境界,你应该观察不淨,不,捨掉了不淨相,他心里面不去思惟这个不淨的相貌。「不正思惟,取淨妙相,及取随好」,这叫做「想颠倒」。他心里面不正确的去思惟这个不淨境,「取淨妙相」,去执着这个不淨是清淨的,是美好的相貌。「及取随好」,就是取「淨妙相」是大概的影相;「随好」就是详细的取着,这叫做「想颠倒」,这句话解释完了。

  未二、远离引贪淨相(分二科) 申一、徵

  云何远离引贪淨相?

  这是第二个颂的最后一句,是「远离引贪淨相」,先问。

  「云何远离引贪淨相?」心里面执着这个淨相,有了想颠倒了,那麽怎麽样能够远离引发内心生贪心,生欲贪的淨相,心里面就是不去取着这个淨相;这个淨相能引发贪心,那麽我想我不要有贪心,那你就要远离这个淨相的取着。怎麽远离法呢?底下回答。

  申二、释

  谓如有一,见少盛色应可爱乐诸母邑已,便摄诸根,而不随念。

  「谓如有一,见少盛色应可爱乐」,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年少,「少」就是年轻人,「盛色」,盛壮的颜色,是应可爱乐的。「诸母邑已」,这个「诸」或者是口头语,或者是很多的。「母邑」,就是这些女人。这个「邑」,是古代的时候,由皇帝封这个女人,当然这个女人的父亲也是有身分,或者是丈夫有身分,就封他这个女人一个尊号,叫做邑君,君子的君,这个邑。这个邑实在是个地区的名字,这个地区的一个君,是这麽意思,是个尊称,在这里也就表示这个女人。是看见了少盛色、可爱乐的女人以后,「便摄诸根,而不随念」,你应该这麽办,这修行人应该是这个样子,就是收摄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主要就是收这个意根。心不在焉,视而不见,你的第六意识,第六意根若收摄了,前五根也随着清淨了。「而不随念」,不要随顺颠倒,不要随顺这个妄想去取着外边的境界,应该这样子。

  《披寻记》六二九页:

  谓如有一见少盛色应可爱乐诸母邑等者:谓有母邑殊胜,幼少盛年,美妙形色,名可爱乐。若见是已,应自了知,能坏梵行,能障梵行,当摄其眼,善护诸根,而不取相及与随好,不令种种诸恶不善寻思现行,名摄诸根而不随念。

  午二、释第三颂初二句(分二科) 未一、徵

  云何常定一境修习不淨?

  前面这第二个颂解释完了,就是应该这样修行,就是远离这个想颠倒。解释第三个颂,先解释初二句。第三个颂就是「汝当修不淨,常定于一境」,这是初二句。

  先是问,说是想要修行的人,怎麽样常定一境修习不淨观?这个「常定一境」,就是常在一个境界上修不淨观,就是决定这样子,修习不淨观。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依外(分二科) 酉一、取相

  谓如有一,先以巧便取于贤善三摩地相,所谓青瘀乃至白骨、或骨琐相。

  前面是问,这以下第二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依外」,有依外、有依内的不同。现在这是「依外」,从外面修不淨观,分两科,第一科是「取相」。

  「谓如有一」,就是有一个修行人。「先以巧便」,「巧便」就是智慧,先以巧便的智慧,「取于贤善三摩地相」,你把这个三摩地相,取在心里面,在心里面显现出来。怎麽样叫做「贤善三摩地相」?「所谓青瘀乃至白骨,或骨琐相」,这叫「贤善三摩地相」,就是不淨观的相,就是青瘀、脓烂、变坏、膨胀、食噉、变赤和散坏,「或骨琐想」,就是白骨,就是取这个相显现在心里面,先要这样子,先取这个相,取这个不淨相。

  这是第一科是「取相」,第二科是「思惟」。

  酉二、思惟

  即以此相,于现所得可爱境界,繫念思惟,如前所取,后亦如是。

  「即以此相,于现所得可爱境界,繫念思惟」,就是这样子思惟。就是用这个不淨的相貌,于现前所得可爱的境界上,去繫念思惟。这个「繫念」的「繫」,就是用绳子绑起来叫做「繫」。就是用你这个念心所,把这个不淨相,就像绳子绑起来那样子不分开,心一直念这个不淨相,去思惟这个不淨相,就是在这个可爱的境界上,思惟这个不淨相这样子。「如前所取,后亦如是」,就这样修行。这两句话,在《披寻记》解释了。

  《披寻记》六二九页:

  如前所取后亦如是者:如前贤善定中巧便所取诸不淨相,于现所得可爱境界,亦复思惟种种不淨,是故说言后亦如是。

  「如前所取后亦如是者:如前贤善定中巧便所取诸不淨相」,你这个善巧方便的智慧,能够拿到了不淨的相貌。「于现所得可爱境界,亦复思惟种种不淨,是故说言后亦如是」,这个「前」就是贤善三摩地相,取这不淨相;「后亦如是」,后来就是你所爱的境界,也是这样不淨的,就这麽思惟,这样子就叫做「常定一境,修习不淨」。

  申二、依内

  又于内身,或自、或他,观察种种不淨充满。谓此身中有髮、有爪,乃至便利种种不淨。

  前面是「依外」,这底下是「依内」。这个「内」是指什麽说的?「又于内身,或自、或他」,就是指「内身」,这个「内身」,就是自身也是身,他身也是身,这个叫做内身。「观察种种不淨充满」,观察这个身体,很多很多不清淨的东西充满在里面。「谓此身中」,就是髮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心肝脾肺肾乃至屎尿,这些都是不淨,种种的不淨,能这样的去思惟去。前面「依外」,是说内心里面有想颠倒,就是取这九想观的不淨相,来破心里面的想颠倒,这是「依外」。这个「依内」就是自身、他身,就是一般性的修不淨观,是这样意思。

  午三、释第四颂(分二科) 未一、初半颂(分二科) 申一、观苦(分二科) 酉一、徵

  云何观察非妙诸行以之为苦?

  这是第三科解「释第四颂」,第二科是解「释第三颂」。现在是第三科解「释第四颂」,就是「观非妙诸行,为苦为无我,亦繫念于身,多修习厌离」。这第四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初半颂」,先解释初半颂。分两科,第一科先「观苦」,先问。

  「云何观察非妙诸行以之为苦?」我们想要修不淨观,修这四念处,我们应该怎麽样在内心里面思惟「非妙诸行以之为苦」?就是不好的,不是好的东西,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苦,怎麽观察它是苦?怎麽样修这个苦观?

  酉二、释

  谓如有一,作是思惟:见少盛色应可爱乐诸母邑已,所生贪爱受用希望,即是集谛,为众苦因。由此故生,生已老死,愁歎忧苦,种种扰恼从此而生。

  「谓如有一,作是思惟」,这是第二科解「释」,心里面「作是思惟:见少盛色应可爱乐诸母邑已,所生贪爱受用希望」,这个受用爱和这个希望爱。「即是集谛,为众苦因」,你心里面有这样的爱,在四谛里面就是集谛,这是众苦发生的一个原因,要这样思惟。

  《披寻记》六二九页:

  所生贪爱受用希望者:此中贪爱,唯说淫欲淫贪。于此若起有相分别,亲昵分别,喜乐分别,侵逼分别,极亲昵分别,名受用爱。若起引发分别,觉悟分别,合结分别,名希望爱。

  「所生贪爱受用希望者:此中贪爱,唯说淫欲淫贪」,欲是所贪,贪是能贪,这麽意思。「于此若起有相分别」,思惟一切相。「亲昵分别,喜乐分别,侵逼分别,极亲昵分别,名受用爱」,这是受用爱。「若起引发分别,觉悟分别,合结分别,名希望爱」,爱分这麽两种。思惟这个爱是集谛,是众苦因,这是一种思惟观察。

  由此故生,生已老死,愁歎忧苦,种种扰恼,从此而生。

  「由此故生,生已老死」,由此众苦之因的爱,所以我们这个生命体就出现了,「由此故生」。「生已老死」,这个生命体出现了以后,就必然的会有老病死,这样子。「愁歎忧苦,种种扰恼从此而生」,这个「生已」,出现了这个生命体之后,就有老病死,就会有愁,这个「愁」是什麽?就是所爱的境界有无常的变化了,就是有「愁」。这个「歎」是发言,发出来语言,就是表示他的愁,这叫做「歎」。「忧」这个字怎麽讲?就是所爱的境界不能满足了,就心里面有恨,怀恨在心,叫做「忧」。这个「苦」,就是自己会苦恼自己,后面《瑜伽师地论》的文有详细的解释。

  「种种扰恼」,有愁的苦恼,歎、忧、苦,种种的扰乱自己,使令自己智慧都失掉了,迷乱了,所以叫做「恼」。「从此而生」,就是从这麽多的烦恼里面,生出来这麽多的问题。。

  《披寻记》六三○页:

  由此故生生已老死等者:此中生老死苦,谓由内身变异所引。愁歎忧苦,种种扰恼,谓由境界变异所引。愁等差别,如〈摄事分〉别释应知。(陵本八十八卷四页)

  「由此故生生已老死等者:此中生老死苦,谓由内身变异所引」,这个身体的变化,这个老病、老死,是身体的变化,所现出来的现象。「愁歎忧苦,种种扰恼,谓由境界变异所引」,当然也包括老病死,但是也有其他种种的问题,有的人还没有老,但是有很多苦恼的事情。所以谓由境界的变化,在心理上引起这个愁歎忧苦差别。如〈摄事分〉别释应知。

  申二、观无我(分二科) 酉一、徵

  云何观察非妙诸行以为无我?

  前面是观察「苦」,观察苦这样观,先观众苦之因,然后再观察种种的苦,由爱生的苦。这底下第二科观察这「无我」,修无我观,第一科是问。

  「云何观察非妙诸行以为无我?」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无我的,怎麽观察法?下面解释。

  酉二、释

  谓如有一,作是思惟:于我身形女身形中,都无有我及有情等,谁能受用、谁所受用;唯是诸行,唯是诸法,从众缘生。

  「谓如有一,作是思惟」,说这个修行人,在奢摩他里面这样思惟:「于我身形女身形中,都无有我」,这个色受想行识,有老病死的变化,刹那刹那的变化,里面没有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是「及有情等」,及有男女的这些差别,这里面没有男女的差别。「谁能受用、谁所受用」,在受用上来说,谁是能、谁是所,都是虚妄分别,这里面没有我。若执着有我的时候,有能受用,有所受用的分别;但是观我不可得,是能受用不可得,所受用也不可得了。

  「唯是诸行」,只是色受想行识,刹那刹那的诸行法而已,这有为法而已。「唯是诸法,从众缘生」,唯是色受想行识,老病死苦,从众多的因缘生,只此而已,我不可得。

  未二、后半颂(分二科) 申一、徵

  云何繫念于身多修厌离?

  这底下第二科解释「后半颂」,前面是「观非妙诸行,唯苦、唯无我」,修苦观、修无我观,这个解释完了。下面的半颂,「亦繫念于身,多修习厌离」,解释这两句。

  「云何繫念于身多修厌离?」这句话怎麽讲?是问。底下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依贪行补特伽罗辨」,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种类」。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依贪行补特伽罗辨(分三科) 戌一、标种类

  谓如有一,性是勐盛欲贪种类。

  谓如有一个人,他的心,「性」者心也。他这个心性是勐盛,很勐烈、很旺盛欲贪的这一类,虽然都有欲,但是有的人轻微,但是这个人,他的欲心非常的重,是属于这一类的,这是先说这个类。

  下面第二科「出损坏」。

  戌二、出损坏

  由是勐盛欲贪类故,虽摄诸根,然被贪欲损坏其心;虽复作意思惟不淨苦及无我,亦为欲贪损坏其心。

  「由是勐盛欲贪类故」,由于这个人是勐盛欲贪心的这一类,属于这一类的人,不是轻微的。「虽摄诸根,然被贪欲损坏其心」,说这个人还是有道心的人,所以遇见这种境界,心里面也贪心动了的时候,他还是能赶快的觉悟,要收摄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不要在境界上虚妄分别。虽然是这样子做了,「然被贪欲损坏其心」,他的贪心不能停下来,还是破坏了他的清淨心了。

  「虽复作意思惟不淨苦及无我,亦为欲贪损坏其心」,虽然他内心,他很努力的注意思惟这个不淨,这个青瘀、脓烂、膨胀、烂坏的,为狐狼咬坏了,都散坏了,一个骨头节、一个骨头节,都是白骨,修这个无我观、修苦观,但是他的内心,还是为欲贪所损坏他的清淨心,欲贪心还停不下来。

  戌三、明修断(分二科) 亥一、举方便

  由此因缘,彼依不淨或苦无我,作意思惟,权时厌毁,违逆不顺,于身念住,繫念在前。

  这底下第三科「明修断」,前面这个二科「出损坏」,就是他这样用功,清淨心还是被他的染污心破坏了,那可怎麽办?第三科说出个方法来,「修断」。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方便」,举出个方法来。

  「由此因缘,彼依不淨」,由于前面这个人,他的欲心特别盛,虽然依据这麽多的法门去修行,他还是很困难。那麽怎麽办?有办法,「彼依不淨或苦无我,作意思惟」,你还是依据这个不淨观的方法,苦观的方法,无我观的方法,还是这样作意思惟。「权时厌毁,违逆不顺,于身念住,繫念在前」,很困难,这个很困难,这句话是暂时的。所以这时候,这个欲心很强,用这个清淨的法门不能调伏,不能调伏是暂时的。所以那麽怎麽办?你还是继续的、方便的,「权时」就是方便的,也是暂时的,暂时的你自己生出个厌毁的心情。「违逆不顺」,违逆你这个贪欲心,不要随顺它。「于身念住,繫念在前」,就是修这个身念住,四念住这个身念住,把这个不淨观还是繫念在前,虽然是不能够破坏这个贪心,你还是继续这样修,这是佛菩萨这样开示我们这个办法。

  《披寻记》六三○页:

  权时厌毁违逆不顺者:厌毁,谓于已生贪欲;违逆,谓于正生贪欲;不顺,谓于当生贪欲。如是三世差别应知。

  「权时厌毁违逆不顺者」,这个「权」这个字,或者是方便讲,或者是当暂时讲;或者是这个「权」,作个什麽讲?就是把握住。虽然是无效,不能够把这个贪欲心扭转过来,但是你还是把握住这个不淨观,还是生「厌毁心,违逆不顺,于身念住,繫念在前」。「权」这个字,就是不放捨,不放捨这个不淨观,这样意思,可以这麽讲。

  「厌毁」怎麽讲?谓于已生贪欲厌毁,这个厌、厌恶,破坏已生的贪欲。这个「违逆」这句话怎麽讲?「谓于正生贪欲」,正生的贪欲,你不要随顺这个贪欲,要违背它,不顺于它。「不顺」谓什麽?「谓于当生贪欲」,不要顺它。「如是三世差别应知」,这三句话,用三世来解释。

  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彼由多住如是行故,便能断此勐盛欲贪。若摄诸根,不为欲贪损坏其心;若复作意思惟不淨苦及无我,亦不贪欲损坏其心。

  「亲近修习,若多修习。彼由多住如是行故,便能断此勐盛欲贪」,这个地方说出来了,暂时的,你不能够把贪欲心停下来,你不要就放捨不淨观,你还继续的修不淨观,来亲近这个不淨观,修习这个不淨观,多修习这个不淨观,这样办法。「彼由多住如是行故」,彼那位修行人,他能够多时,就是时间多一点,安住在这个不淨观里面,你能这样修行,「便能断此勐盛欲贪」,这个勐盛的欲贪就被消灭了。

  「若摄诸根,不为欲贪损坏其心」,你能这样做的时候,你「摄诸根」,把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收回来,就不会为欲贪损坏你的清淨心了。「若复作意思惟,不淨苦及无我,亦不贪欲损坏其心」,你修不淨观、修苦观、修无我观,也是有效了,会「损坏其心」。

  亥二、简断相

  彼由修习如是行故,诸欲贪缠,但现行断,非随眠断。

  这是第二科「简断相」。「彼由修习」,彼那个修行人,由于你能这样修行四念处,「诸欲贪缠,但现行断,非随眠断」,这个诸欲,诸欲贪的烦恼的活动,就停下来了。但是这个停下来,你不要误会,只是现行断,这个欲贪的烦恼活动的现象,是停下来。「非随眠断」,不是它的种子断,这个不淨观不能断种子的,只能够降伏现行。

  我们在外凡位的人,我们修不淨观,修种种的观,都是一时一时的,你发这个诚心,也是一时的,你说永远的有诚恳心,你办不到。你发这个道心,也是一时的;但是你的烦恼,也是一时的,说这时候烦恼很强,它不会永久的,它就这一个短时间,它很强,但你过一个时候,它就停下来了。所以佛菩萨看这个烦恼的情形是这样子,所以我们凡夫修不淨观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件事。说我想要调伏,调伏不来,不是调伏不来,你稍为忍耐一会儿,一会儿就没事了,原来是这麽回事情。所以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就放捨,不要这样子。

  酉二、依凡圣一切相续辨(分三科) 戌一、标

  又此欲贪缠及随眠,略于二种补特伽罗相续可得。

  这个《大庄严经论》上,有一个迦旃延尊者,他有一个徒弟,是做国王出家的。出了家在寂静处修不淨观、修四念处的时候,那个当地的国王,也是带领他宫里面的人到山上来游玩,就是遇见了这个比丘,大家有了衡突,就把这个比丘打得全身出血。然后这个比丘,当然他只是一个人,那国王力量大,所以他就受这个苦,就回来向摩诃迦旃延尊者告假,我要还俗,我要调动军队来报仇。这个比丘,也是年少壮的时候,瞋心很大,这摩诃迦旃延尊者也是用这个办法,是缓兵计。说是你今天不要还俗,等明天再还俗,在这里休息一夜,那他同意了。这休息的这一夜,给他做个梦,做梦的时候,回去调动军队和国王作战,打败仗了,被那个国王绑起来,放在柱子上要杀的时候,这时候就看见摩诃迦旃延尊者过去,他就招呼,师父!师父!实在这时候已经醒了,但是这个烦恼重,他不知道他是醒觉了,不知道这是梦。摩诃迦旃延尊者说是,你现在在那里?他还招呼救命呀,这时候摩诃迦旃延尊者,从手指头放光,说你现在看看,这是什麽地方?回答他是寺庙,并不是和人家打仗,被人家绑起来要杀,才醒了,哦!这是作梦。那麽迦旃延尊者给他开示了一段佛法, 这个瞋心就停下来,就告诉他,说你真若是还俗去打仗,你非要打败仗的,所以你还是忍下来吧!

  所以这个事情,也是和这个意思一样,就是要缓一下,这问题就解决了。但是我们出家人,不管是比丘尼也好,是比丘,多数不知道这件事,就是一时有问题的时候,感觉到有问题,就要变动,其实你稍缓和一下,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没有事情。

  「又此欲贪缠及随眠,略于二种补特伽罗相续可得」,这前面第一科「依贪行补特伽罗辨」,这下面第二科「依凡圣一切相续辨」,「相续」就是它的生命体,就是色受想行识,来说明这件事。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此欲贪缠」,「缠」是现行,现行的烦恼;「随眠」它是指种子。略于两种人的生命体里面可得。有贪缠,有这个欲贪缠的随眠的。

  这是「标」,下面是「列」。

  戌二、列

  一、于异生相续可得,二于有学相续可得。

  「一、于异生相续可得」,这凡夫的生命体里面,可以有这种欲贪缠及随眠。「二、于有学相续可得」,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在他的生命体里面,也是有欲贪缠这件事,有这欲贪的。

  这是「列」,下面第三科是「辨」,分两科,第一科「明有学」。

  戌三、辨(分二科) 亥一、明有学

  虽有一分有学身中,亦不可得;然于下贪,由永断故,已得安隐;上贪未断,不得安稳。

  「虽有一分有学身中,亦不可得;然于下贪,由永断故,已得安隐」,虽然「有一分有学身中」,「一分有学」,这个有学,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学。现在在有学里面,只是「一分有学身中,亦不可得」,没有这个欲贪了。但是「然于下贪」,下贪就是欲界,是色界、无色界的以下的,就叫做「下贪」,就是欲界这个贪。「由永断故,已得安稳」,他把欲界的欲贪,完全的消灭了,他心里面寂静住了,没有这种贪缠的扰乱。「上贪未断」,就是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他还没有断,所以这一部份,他还是没有能够安隐,还是不自在的。

  亥二、简无学

  无学身中,中界、妙界所有欲贪,尚不可得,何况劣界。以无学者,下上贪断,于一切分已得安隐。

  这是第二科「简无学」。前面这「一分有学身中」,是指三果说的。这下面说到四果阿罗汉。

  「无学身中,中界、妙界所有欲贪」,「中界」就是色界;「妙界」就是无色界。「所有欲贪,尚不可得」,色界、无色界的欲贪尚且都不可得。「何况劣界」,是欲界,欲界的欲贪,更是没有了。「以无学者,下上贪断」,因为这个无学的四果阿罗汉,是下界欲界的贪和上界的贪,全面的都消灭了。「于一切分,已得安稳」,不管在什麽境界,他心里面都是安静的。你这个欲贪一活动,你心里就不安隐,但是阿罗汉可不是,阿罗汉于一切时,是心安隐的。

  午四、第五颂(分二科) 未一、显义(分二科) 申一、坏慢随眠(分二科) 酉一、由了知

  了知是已,未离欲贪一分学者,于后无学心生愿乐,见般涅槃寂静功德。

  这是第四科,解释第五个颂,第五个颂就是「修习于无相,坏慢及随眠;由于慢现观,当证苦边际」,最后这个颂,就是第五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显义」,显示它的大义。分两科,第一科是「坏慢随眠」,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由了知」。

  「了知是已」,就是这个修行人,他知道前面说的这个道理,他都明白了。「未离欲贪一分学者」,也是指三果说,他没有远离色界的欲贪,这一分三果阿那含学者。「于后无学心生愿乐」,对于后面四果阿罗汉,那种一切分,已得安隐的境界,他心里面愿乐,羡慕那个境界好。「见般涅槃寂静功德」,他能见到,若入了涅槃的境界,一切烦恼都寂静了的殊胜功德了,他生一种仰慕的心。

  酉二、由修习

  不复思惟一切相故;恒正思惟无相界故。

  这底下「由修习」,前面说这个三果圣人,他还是对四果有欣慕心,那他怎麽办?就是「不复思惟一切相故」,这个欲界的境界,他已经成功了,已经放捨了;但是色界天、无色界天,这种禅定的境界,在他心里面还是有执着的。现在他羡慕四果阿罗汉内心的境界,所以他要怎麽修行?「不复思惟一切相故」,他不再思惟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这些相他不再思惟。

  「恒正思惟无相界故」,他长时期的正思惟无相的境界,离一切相的境界,思惟这无相的境界,他这麽样的修行。

  《披寻记》六三一页:

  不复思惟一切相故等者:此说入无相定二种因缘。云何无相定?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如〈三摩呬多地〉释。(陵本十二卷九页)由见涅槃寂静功德,是故思惟入无相定。

  「不复思惟一切相故等者:此说入无相定有二种因缘。云何无相定?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就是彼色界天、无色界天的蕴,他不思惟。「思惟寂静」,因为这些蕴,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不寂静,现在思惟这个不生不灭的境界,「思惟寂静」,心安住在这个境界上。如〈三摩呬多地〉解释。「由见涅槃寂静功德,是故思惟入无相定」,我们以前讲过这个地方。

  于无相定勤修学故。

  这个我们平常的人,我们对于一种境界,若是觉悟了的话,不要去思惟这个境界,有的时候你能辨得到,但有的时候辨不到。但是你若是常静坐的人,奢摩他止的功夫能好一点,就能辨得到,我不思惟,就不思惟,就能办得到。但是你奢摩他的功夫不够,你作不得主,你不高兴思惟,但是偏要思惟,这个心意识是你的,不是别人的,但是你不能自主。那是什麽原因?就是你这个烦恼的力量,这个欲、这个贪、贪瞋痴缠绕其心,你没有办法能够解脱出来,这是一个苦恼。现在这个修行人,他「不复思惟一切相故,恒正思惟无相界故」,他能做到。

  《披寻记》六三二页:

  于无相定勤修学故者:修无相定有二差别:一者、方便,二、方便果。言方便者:数数策励,思择安立,于彼诸相未能解脱,由随相识,于时时中扰乱心故。彼复数数自策自励,思择安立,方能取果解脱随相。于此解脱又解脱故,不自策励,思择而住,是故名为极善解脱。如〈三摩呬多地〉说。(陵本十二卷九页)是名于无相定勤修差别。

  「于无相定勤修学故者:修无相定有二差别」:一者是方便,二者是方便果,第一个方便就是因,第二个方便果就是果了。「言方便者:数数策励」,这个三果圣人,他修无相心三摩地,他还是有这个问题,还要数数的策励,警策自己,自己要努力,这样子勉励自己。「思择安立」,思惟这个道理来安立,把自己的心安立在无相中。「于彼诸相未能解脱」,就是你原来的时候,这个心里面,你不能解脱这个相,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相,你费了多大的辛苦你成就了,你要放,还不容易放下去,是「未能解脱」。「由随相识,于时时中缠绕心故」,就是你这个心,随着这个相去活动,时时中缠绕你的心。你想放弃还不容易,你成就也不容易,成就了以后,你要放也不容易。

  「彼复数数自策自励,思择安立,方能取果解脱随相」,你才能得到这个无相的果,得到这个无相三昧的时候,就把一切相解脱了。「不与万法为伴侣」,这句话很容易说,你做,你看看,试一试,很不容易。「于此解脱又解脱故,不自策励,思择而住」,「于此解脱又解脱故」,这是第二件事了,你这样子,用这个方法来解脱这随相识,又再进一步的解脱。怎麽样呢?就是「不自策励思择而住,是故名为极善解脱」,这前面解释过,是这样子。如〈三摩呬多地〉说。「是名于无相定勤修差别。」

  又即于此多修习故,永断三界修断我慢。

  又这位修行人,即于此无相三昧多修习的关係,最后成功了,就是「永断三界修断我慢」,把三界的,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相都弃捨了。弃捨了,但是特别的提到我慢,提到「我慢」是什麽?就是所有的我不高兴的东西都弃捨了,最后还有我还存在,最后我在存在的时候,你还没能成就这个圣道,你没能成就圣道。现在是因为到三果了,不说我见,说我慢。因为初果,他修这个四念处,已经感觉到是无我的,但是有我慢存在,就是你没有修行,我有修行,就还是有这种高慢心。那麽初果有、二果有、三果有,到四果阿罗汉的时候,没有了,把这个慢取消了,是有这件事。

  申二、证苦边际

  由此断故,说明无学离三界欲,上下贪断,已得安隐。一切苦因,皆捨离故,证得一切众苦边际。

  「由此断故,说明无学」,把这个我慢没有了,所以叫做「无学」,得阿罗汉果了。「离三界欲,上下贪断,已得安隐」,色界、无色界的贪断了,欲界的贪也断了,这时候心里面安隐,得自在了。

  「一切苦因,皆捨离故」,一切苦恼的因,其实就是爱,就是欲,完全弃捨了。「证得一切众苦边际」,一切苦到此为止,过了这个境界,再也没有苦了,所以叫做苦的边际。

  未二、结颂

  如是故言:修习于无相,坏慢及随眠;由于慢现观,当证苦边际。

  这第二科是「结颂」。「如是故言:修习于无相,坏慢及随眠;由于慢现观,当证苦边际」,你能够对治这个我慢,用无我来对治这个慢,能这样现前的观察,时时的观察,「当证苦边际」,你就能证到苦的最后边际,没有苦了。

  巳二、略辨义(分二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谓显贪欲由是而生,由是寂静,及彼寂静,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前面是解释这几个颂,这底下又略辨它的大义,分两科,先是「标」。「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这是第一科「标」。底下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贪欲由是生」,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谓显贪欲由是而生,由是寂静,及彼寂静」,这是「标」。「当知是名此中略义」,是这样子。

  底下第二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贪欲由是生」。

  午二、释(分三科) 未一、贪欲由是生(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贪欲由是而生?

  这句话怎麽讲?下面第二科「标」。

  申二、标

  谓五因故。

  由五个原因,这个贪欲会现起。

  申三、列

  一、由淨妙想。二、由欣乐乐。三、由有情想。四、由勐盛贪。五、由随眠有馀未尽。

  「一、由淨妙想」,你不修不淨观,你思惟那个是美妙的,于是那个贪心就起来了。「二、由欣乐乐」,由于你欣乐这个五欲的乐,所以你这个贪心也会起来,这个贪欲由是而生。「三、由有情想」,由于你有男女的分别,你就会有这种贪欲由是而生。「四、由勐盛贪」,就是这个贪欲心特别重。「五、由随眠有馀未尽」,就是你这个贪心的种子,还没有完全取消,所以你这个贪心就会起来。这是由五个理由,这句话解释完了。

  现在解释第二句话,「贪欲由是寂静」,底下是「徵」。

  未二、贪欲由是寂静(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欲贪生已,由是寂静?

  由此因缘而贪,不贪了。怎麽会寂静了?底下第二科是「标」。

  申二、标

  谓五因故。

  这个贪欲心寂静了。

  申三、列

  一、由作意思惟不淨。二、由作意思惟于苦。三、由作意思惟无我。四、由繫念多修厌离。五、由随眠无馀永灭。

  「一、由作意思惟不淨」,你就寂静了,思惟不淨的时候,这贪心就不动了。「二、由作意思惟于苦」,这个贪心也会静下来。「三、由作意思惟无我」,这个贪欲也会寂静下来。「四、由繫念多修厌离」,这个地方有点不同的地方,就是时间要多,专心的修这个四念处,修这个不淨观,修这个厌离心,贪欲就会寂静下来。「五、由随眠无馀永灭」,没有剩馀的,完全息灭了,那麽贪心由是而寂静了。这里说出来五个理由。

  未三、贪欲寂静(分四科) 申一、徵

  云何寂静?

  这底下第三科是「贪欲寂静」,分四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寂静?这第二科。

  申二、标

  谓此寂静略有二种。

  谓此寂静略有二种不同。底下第三科是「列」出来。

  申三、列

  一者、现行寂静。二者、永断随眠当来不起。

  「一者、现行寂静。二者、永断随眠当来不起」的寂静。就是这两种寂静。

  底下第四科是「配」。

  申四、配

  由前四种寂静因缘,成初寂静。由第五因,第二成就。

  「由前四种寂静因缘,成初寂静」,前面的四种因缘,就是前面那个贪欲由是寂静,这一共是五个。前四个:「作意思惟不淨,作意思惟于苦,作意思惟无我,繫念多修厌离」,那麽得到「现行寂静」。

  「由第五因,第二成就」,第五因,「由随眠无馀永灭」,所以就得到第二个,「永断随眠当来不起」。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