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14
卯四、暴流(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分二科) 巳一、问
云何苾刍多所住,越五暴流当度六?
云何定者能度广,欲爱而未得腰舟?
这是第四大科「暴流」,分两科,第一科「举颂言」。「举颂言」里面分两科,先是「问」,这是天女提出这个问题。
「云何苾刍多所住」,是啊!出家的人,他内心里面,多数是安住在那里呢?提出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问题。「越五暴流当度六」,这个「云何」贯下来,「云何越五暴流当度六」?这个暴流,一共是有六个。「越五暴流」,这是譬喻,前五根,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是五个暴流;「当度六」,这是第六个暴流,就是意根的意思,这是由眼根发眼识,流出来这个贪瞋痴,这就是暴流。这个出家人,怎麽样超越了五个暴流?他怎麽样能够渡过去第六个暴流?这样意思。
「云何定者能度广欲爱而未得腰舟?」这个「云何定者」,就是已经得到定了,这个得到定了以后,他能够超越「广欲爱」,这个到处都有这种爱,所以叫做「广欲爱」,后面有解释。「而未得腰舟」,但是他没有得腰舟,那麽这是怎麽样解释?提出这个问题,这个后面有解释。
巳二、答
身轻安心善解脱,无作繫念不倾动。了法修习无寻定,愤爱惛沉过解脱。
如是苾刍多所住,越五暴流当度六。如是定者能度广,欲爱而未得腰舟。
「身轻安心善解脱」,这以下佛回答前面的问题。「身轻安心善解脱」,这是一个方法。「无作繫念不倾动」,这是一个方法。「了法修习无寻定」,这是个方法。「愤爱」,「愤」者恨,「愤爱惛沉过解脱」,那麽你过去这个愤爱惛沉就解脱了。「如是苾刍多所住越五暴流当度六;如是定者能度广欲爱而未得腰舟」,这几句是回答。
看底下面长行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标缘起」。
辰二、长行释(分四科) 巳一、标缘起
此因天女所问伽他。
这是这个颂的缘起,是因为天女提出那麽多的问题,所以佛回答,这是缘起。
第二科是「别释颂」,分两科,第一科是「出体」。
巳二、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出体
暴流有六:谓眼暴流,能见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诸法。
「暴流有六」,那六个呢?「谓眼暴流,能见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诸法」,这是这个六根,从六根里面流出六识,从六识流出来种种的烦恼,这也就像那个暴流,你不容易过去。这缓慢的流没有力量,你容易过去;这暴流不容易过,也就是了生死这件事,不是那麽容易,这个意思。
这是出这个暴流体。底下第二科「释义」,分三科,第一科是「越五暴流」,解释这个「越五暴流」是怎麽回事。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又分两科,「举眼所识色」,举这个暴流。又分两科,「得身轻安」,就可以越这个暴流了。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因缘」,身轻安从什麽因缘有的?
这底下分两科,第一科「由住正念」而得身轻安,这是第一科「由住正念」,说这个住正念。
午二、释义(分三科) 未一、越五暴流(分二科) 申一、释(分二科) 酉一、举眼所识色(分二科) 戌一、得身轻安(分二科) 亥一、辨因缘(分二科) 天一、由住正念
佛圣弟子,有学见迹,于随顺喜眼所识色,不住于爱;于随顺忧眼所识色,不住于恚;于随顺捨眼所识色,数数思择,安住于捨。
「佛圣弟子,有学见迹,于随顺喜眼所识色,不住于爱」,这个怎麽叫作住正念?就是「佛圣弟子」,佛是圣,他的弟子里面也有圣,也有凡夫,但是现在是说圣的意思,是说这个弟子得圣道了。得了什麽圣道?是得了初果了,是「有学见迹」。「有学」还没有到四果阿罗汉,他是在初果、二果、三果,这里面都是有学。有学里面是属于初果是「见迹」,见迹就是见道。这个道,是过去的人从这里走过了,所以有迹;后来的人,随着前人走的道也走过去,所以「见迹」就是见道。圣人清淨的与第一义谛相应的境界,凡夫是没有办法学的,只有是利用语言文字,就是圣人那个第一义谛,修到那个第一义谛境界,利用语言文字把它安立出来,是名为迹。这样子,凡夫才可以学习,才可以从这个「迹」也可以慢慢的学习;如果没有这个迹,没有办法学习了。但是现在已经学习,开始成功了,所以叫做「见迹」,就是见道了,就是初果圣人。他怎麽样能安住正念?
「于随顺喜眼所识色,不住于爱」,这个眼所了别的色,能令你生欢喜心,所以叫做「随顺喜眼所识色」。这个「眼所识色」,人都愿意欢喜,它这个色能顺你的心,叫你生欢喜,这叫「随顺喜眼所识色」。「不住于爱」,如果是我们一般的人,不修行的人,我们就是生爱着心了,这是我欢喜的境界,就生爱着心;现在这个人,这个修行人,他住正念的时候,不生于爱,心不动,观察这个色,这个色是苦、空、无常、无我的,是没有,不值得生爱,所以他「不住于爱」,是名为叫做正念。
「于随顺忧眼所识色」,这个眼所识色,随顺你的忧,令你心里面忧愁。这是什麽?也就是这个色,也是令你生欢喜心的,但是这个色现在有无常的变化了,不能满你意了,所以心里面就忧,心里面有多少鬱鬱不乐、忧愁。这样的色,「不住于恚」,这个修行人,他心里面不恚,也观察它和那个「随顺喜的眼所识色」一样,也是苦、空、无常、无我,使令心安住在第一义谛上,安住在圣道上,不要住在这种尘劳的境界上虚妄分别。我们凡夫的境界,要是在这个「随顺喜眼所识色」的境界,就生了爱着心的时候,不感觉到有什麽问题,因为这很随顺自己的意思;如果是不随顺你的意思,令你生恨的时候,就要到老师那里讲一讲了,不然这个事,等「随顺喜」的时候,什麽事都没有事情。但是现在这地方告诉我们,一样和随顺喜的那个眼所识色一样,你不要住于恚,也是苦、空、无常、无我,你这样住于正念,不生恚心。
「于随顺捨眼所识色,数数思择,安住于捨」,这个于随顺捨,这个「捨」,就是也不喜、也不恚;也不喜、也不爱;是也不忧、也不恚,这样的捨。随顺这样的捨的时候,我们这个凡夫,遇见这样眼所识色的时候,心就也不生喜爱,也不生忧恚。但是你面对这个色的那一念心,还是一样,也是执着的,也还是执着的,执着的。这个不修行的人那一念执着心,就是愚痴。前面生爱是贪爱;那个恚是瞋恚;这个随顺捨眼所识色,那就是愚痴。那就是愚痴啊!贪瞋痴啊!就是这样的活动。
那麽这个修行人,不能随顺原来的执着心,就是「数数思择安住于捨」,这个捨是清淨的,与圣道相应的捨,就是不执着。说不住于爱,不住于恚,那麽你那个心是什麽样?就是捨,就是不执着的这个道心,那是清淨的,所以这是两个捨,是不一样的。
「于随顺捨眼所识色,数数思择,安住于捨」,这是分这麽三种,「眼所识色」分这麽三种差别。怎麽样叫「安住正念」?不随顺贪瞋痴活动,要用这个苦、空、无常、无我的这个四念处,破坏这个贪瞋痴,使令你的心安住在圣道上。圣道是什麽?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这个境界,就是这样意思,心无所住。如果真是圣道相应,那就是圣人。你这样学习的时候,那就是煖顶忍世第一,煖顶忍世第一的境界。这个《披寻记》的文和这一样,但是要把它念一念也好。就是这个,我们从经论上学习样的佛法,这个记忆力要好一点,就是你日常生活里面,行住坐卧所面对的一切,你就要用,不要忘了。你记忆力不好就忘了,还是原来的那种老习惯,贪瞋痴在活动,那就是外凡的境界。这个外凡的境界,如果贪瞋痴活动,就和非佛教徒一样,是一样了。现在是说由外凡到内凡去了,你一定要调整自己内心的烦恼,用这个圣道来调、调它。
《披寻记》六三三页:
于随顺喜眼所识色等者:此中意说依耽嗜喜,依耽嗜忧,依耽嗜捨,名喜忧捨。云何依耽嗜喜?谓于眼所识色,可喜、可乐、可意、可爱,能引起欲染可染着,或由得现所得,或由随念先时所得,而生于喜,如是相喜,名依耽嗜喜。云何依耽嗜忧?谓于眼所识色,可喜可乐,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现所得,或由随念先时所得,若已过去,若尽若灭,若离若变,而生于忧,如是相忧,名依耽嗜忧。云何依耽嗜捨?谓愚痴无智无闻异生,于眼所识色,顾恋于捨,执着诸业,趣向于色,依止于色,不捨于色,不超过色,于此中捨,是名依耽嗜捨。此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五卷十页)佛圣弟子,于此依耽嗜喜心生厌离,是故说言不住于爱。于此依耽嗜忧心生忧离,是故说言不住于恚。于此依耽嗜捨心生厌离,是故说言数数思择安住于捨。此安住捨,谓出离捨应知。
「于随顺喜眼所识色等者:此中意说依耽嗜喜」,这个「耽嗜」,在《大毗婆沙论》上,其实也就是爱,耽嗜也就是爱,也就是取着。这个喜就是取着,就是因喜而生爱,因爱而生喜,就是一种染污心。「依耽嗜忧,依耽嗜捨」,像刚才讲的凡夫境界。「名喜忧捨」,这不修学圣道的人,他内心裡面的境界,就是这三个差别,就是喜忧捨,就是贪瞋痴活动。
「云何依耽嗜喜?谓于眼所识色」,怎麽叫作「依耽嗜喜」?就是凡夫的心,他就随顺,这「依」就是随顺的意思,随顺这个由爱而生喜,由喜而生爱这境界。「谓于眼所识色」,这个所识了别的色是可喜的、是可乐的,这「喜」是第六识,「乐」是前五识,这样分别这个字,其实都是可以用。「可喜、可乐、可意、可爱」,能随顺你这个意,能令你生爱着心,这样是通于六识了。「能引起欲染可染着」,这个喜乐意爱,有什麽不对?你若这样去随顺,这样的烦恼活动,就能引起你内心的欲染,可染着,就是这欲染是所染着的,能引起这个欲染、这个欲心,染着这个境界。「或由得现所得」,或由得现前所得,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你得到了。「或由随念先时所得」,或者是随你心情的回想,回忆过去时候,所得到的这些色。「而生于喜」,以前得到的如意的,也会生欢喜。「如是相喜,名依耽嗜喜」,这叫做「耽嗜喜」。
「云何依耽嗜忧?谓于眼所识色,可喜可乐,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现所得,或由随念先时所得,若已过去」,「先时所得」就是已经过去了。「若尽若灭」,这先时所得,它逐渐地、逐渐地在「尽」,或者完全没有了就「灭」。「若离若变」,说是它没有过去,但是和你分离了,说是没有分离,但是有变化,不如你意了。「而生于忧」,这时候心里有恨了。「如是相忧,名依耽嗜忧」。
「云何依耽嗜捨?谓愚痴无智」慧的 ,「无闻」没有听闻佛法的「异生」凡夫。「于眼所识色,顾恋于捨」,这个「捨」,不是前两种,不是那个喜爱和那个忧的捨,不是两种,这时候这个捨,面对的这个捨,是中庸性的,但是你心里面也还是有执着,「顾恋于捨」,还是有爱着心。「执着诸业,趣向于色」,用执着心,有很多的行动,「趣向于色」,还是倾向于色。「依止于色」,心里面依止留恋这个色。「不捨于色」,不能弃捨这个色。「不超过色」,超过色就是圣人了,凡夫是不能超过这个境界的。「于此中捨,是名依耽嗜捨」,这样的捨叫作「耽嗜捨」,就是境界虽然是属于中庸性的,但是你心还是执着的,这叫「依耽嗜捨」。「此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上说得比这里详细一点,说得多一点。(显扬论五卷十页)
「佛圣弟子」,就是得圣道的弟子。「于此依耽嗜喜心生厌离,是故说言不住于爱」,解释那个不住于爱。「于此依耽嗜忧心生厌离」,也是不执着,厌离是厌离那个境界,同时也厌离自己生瞋心,自己生瞋心的时候,自己要知道厌离,「是故说言不住于恚」。「于此依耽嗜捨心生厌离」,于捨也心生厌离,不执着,「是故说言数数思择安住于捨」。「此安住捨,谓出离捨应知」,是出离捨,不是那个执着的捨,这还是不一样。
这是把这个安住正念,什麽叫安住正念?就是这样子安住正念。怎麽样才能够得身轻安?这是第一个方法「由住正念」。
天二、由修律仪
彼设已生,或欲贪缠,或瞋恚缠,或愚痴缠;三身为缘,所谓喜身、忧身、捨身,而不坚着乃至变吐。
这底下第二科「由修律仪」,修这个根律义。
「彼设已生」,彼那个人,假设他已经生出来,生出什麽?「或」者是「欲贪缠」,不是色界、无色界的贪,而是欲界的贪缠,这缠是贪的烦恼已经现出来了,缠扰你的心。「或瞋恚缠,或愚痴缠」,已经生出来了,你不知道它是缘起的,是苦、空、无常、无我,你没有这样的正念,那就是愚痴了,叫「愚痴缠」。「三身为缘」,这贪瞋痴的烦恼,以三身为它生起的缘。什麽三身呢?「所谓喜身、忧身、捨身」,这个由于喜生贪缠,忧身生瞋缠,捨身生愚痴缠。「而不坚着,乃至变吐」,这个修律仪的这个人,他不坚着这个境界,这忧喜捨的境界,他不坚着,所以他就不起这个欲贪缠、瞋恚缠、愚痴缠。就是若生了,他也不坚着,他能够把它调伏了。一个是本来不生,或者生起来了,他能调伏它。这「修律仪」,就是毗奈耶,就是能够调伏它,不执着这忧喜捨,乃至到变吐,这不执着和变吐意思不同。
《披寻记》六三四页:
彼设已生或欲贪缠等者:谓由依耽嗜喜、或忧、或捨,三身为缘,现在已生贪瞋痴缠,佛圣弟子不坚执着,或永弃捨,令诸缠断;或永变吐,令随眠断。由是说言:而不坚着,乃至变吐。
「彼设已生或欲贪缠等者:谓由依耽嗜喜、或忧、或捨」,依耽嗜喜、耽嗜忧、耽嗜捨,这「三身为缘,现在已生贪瞋痴缠」,因为有喜忧捨的缘,才生起贪瞋痴的烦恼。「佛圣弟子不坚执着」,不那麽很坚固地执着,这色声香味触是可喜的、是可恨的、是捨的,不执着这个事情。「或永弃捨,令诸缠断」,你这个正念如果有力量的话,就把这个贪瞋痴的缠就弃捨了,使令这缠就中断了,不相续下去了。
「或永变吐」,这什麽意思?「令随眠断」,使令种子都断了。你修四念处,修无我观的时候,达到那个寂灭境界的时候,他就有断种子的力量。如果只是修不淨观,能调伏缠的活动,能使令现行的烦恼停下来,但是不能断种子,断种子一定要修无我观,才能有这个力量。但是用不淨观来调伏贪瞋痴缠,这个力量还是很大的,所以佛也提倡修不淨观。「由是说言:而不坚着,乃至变吐」,这两个意思还是不一样。
【问答补充:这个「变吐」,这「吐」是把它吐出去,这「变吐」,由变而吐。这「变」怎麽讲?就是修四念处观,就把烦恼的种子消灭了,就名为「吐」。因为我们原来是随顺烦恼的活动,所以一直地增长烦恼种子的力量,增长烦恼的力量,也就是增长种子的力量;现在转变了,修四念处,就是损减消灭烦恼和种子的力量,所以就把烦恼的种子完全消灭了,所以叫做「吐」。】
由是因缘,于属三身诸烦恼缠得不现行,轻安而住。
由于你「住正念」,由于你「修律仪」,所以「于属三身的诸烦恼」,係属于喜忧捨,这是心所法。「诸烦恼缠得不现行」,烦恼缠不活动了,你心情就自在,就「轻安而住」,你就会这样。
这是「修律仪」,底下是第二科「简所得」。第一科是「辨因缘」,辨身轻安的因缘,一个是「住正念」,一个是「修律仪」。现在第二科「简所得」。
亥二、简所得
如是名为得身轻安,而未能得心善解脱。由彼随眠未永断故。
「如是名为得身轻安,而未能得心善解脱」,简别你现在得到的境界是这样的,得了身轻安,但是没得心善解脱,心善解脱还没成就。这前面是说得「身轻安」,这以下第二科说「心善解脱」。
「由彼随眠未永断故」,为什麽没得到心善解脱?得到身轻安,而没得心善解脱,什麽原因?「由彼随眠未永断故」,随眠没断,所以还没得心善解脱。
下面第二科说这个「心善解脱」。
戌二、心善解脱
彼于后时,又能永断属彼随眠;即于属彼诸烦恼中,远离随缚。如是乃名即于三身贪瞋痴所,心善解脱。
「彼于后时,又能永断属彼随眠」,后来你继续努力地修行,你就能永断,断随眠那是永断;「属彼随眠」,係属于那个烦恼的随眠。「即于属彼诸烦恼中,远离随缚」,属彼贪瞋痴缠,属彼贪瞋痴烦恼中的那个种子,那个种子它长时期地随逐你、来繫缚你,现在远离了,种子也息灭了,所以「远离随缚」。远离係属于彼烦恼的种子也永断了。
「如是乃名即于三身贪瞋痴所,心善解脱」,这样子断了烦恼的时候,「远离随缚」,随逐你,一直繫缚你的种子。这样子乃名为,即于三身喜忧捨,生起的贪瞋痴的这烦恼,就心善解脱了;于三身贪瞋痴这个地方,心就解脱了。你这一念心,就解脱了贪瞋痴的现行,贪瞋痴的种子,这时候你心情自在了,是心善解脱。
酉二、例馀所识法
如于眼所识色,乃至于身所识触,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例馀所识法」。
「如于眼所识色」,如前面说的「眼所识色」是这样子,耳所识声,「乃至身所识触,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也有喜忧捨,也有贪瞋痴缠这样子,也要安住正念,也有修律仪这样子,也有心善解脱。
申二、结
如是已断五下分结,越五暴流。谓越眼暴流,能见诸色,乃至越身暴流,能觉诸触。
这是第二科「结」。「如是」,像前面说这个,就是初果圣人,他「已断」灭了「五下分结」。五下分结前面我们也是讲过,身见,就是萨迦耶见是身见,戒禁取见,还一个疑,这是三个,另外还有贪、瞋。《俱舍论》上说:「由二不超欲,由三复还下」,你有欲贪,你有瞋恨,你不能超越欲界;你有贪、瞋,你不能超越欲界。说是我努力修行,我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了。「由三复还下」,你有身见、戒禁取见和疑,你还是要下来,你又回到欲界来了,这是五下分结。你有这五种烦恼,它能够顺于你在欲界裡生存,所以叫作「五下分结」。
这上面说「五暴流」,是眼耳鼻舌身前五根,这是断了欲以后,从这文上看出来一件事,就是你断了欲的时候,这欲的烦恼,主要是欲界的欲烦恼,你心就不向外攀缘了,向外攀缘就是从眼耳鼻舌身,由这五根向外攀缘。现在是断了五下分结以后,不向外攀缘了,所以在眼耳鼻舌身这五个「暴流」,你超过去了,超越它了。所以这上面说:「谓越眼暴流,能见诸色」,能见诸色是苦、空、无常、无我。「乃至越身暴流,能觉诸触」,还是苦、空、无常、无我,心里面就不攀缘它了。
未二、当度第六(分三科) 申一、标
如是越度五暴流已,馀有第六意暴流在,为当越度,复修无作、无动、繫念。
这是第二科「当度第六」,前面是「越五暴流」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当度第六」。
「如是越度五暴流已,馀有第六意暴流」,这第六意根发意识,这里面贪瞋痴,五暴流还是在的。「为当越度,后修无作、无动、繫念」,要修这个方法,才能超越这个第六个暴流。
我们现在,再多说几句说,现在说这些事情,这都是说的毗婆舍那,说的毗婆舍那。就是用功修行的时候,你要修奢摩他,但是也要修毗婆舍那,这个毗婆舍那就这样修。有两种不同:一个是你不静坐的时候,你这眼耳鼻舌身面对境界的时候,你要注意「修律仪」。说我这时候,我静坐,我没在大街上走,我是静坐了,前五根不活动,我在第六意根这时候,你就是调,要调这忧喜捨,在忧喜捨上观察,是苦、空、无常、无我,那就把贪缠、瞋恚缠、愚痴缠就破坏了,是这麽回事,那麽这就是四念处。
前面越五暴流说完了,这是说初果越五暴流的相貌。这下面说到当度第六暴流,先是「标」出来。越第六暴流怎麽样修法?修这「无作」、「无动」和「繫念」,这三个方法。这个《披寻记》它有一个解释。
《披寻记》六三四页:
复修无作无动繫念者:此中无作,谓无馀依灭,于此位中,不作现在诸业烦恼所依处故。如《集论》说,(集论五卷十五页)。言无动者,谓一切相皆远离故。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三卷二十一页)馀如下解释。
「复修无作无动繫念者:此中无作,谓无馀依灭,于此位中,不作现在诸业烦恼所依处故」,这叫作「无作」。「如《集论》说,(集论五卷十五页)。言无动者,谓一切相皆远离故。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三卷二十一页)馀如下解释」,下面有解释,但是和这有点不同,就是《披寻记》的作者,把不同的解释引到这里来,这样的意思。
他说这个「无作」,这个「无作」怎麽讲?「谓无馀依灭」,这个「馀依灭」就是这个得阿罗汉了,还剩馀了色受想行识,还没有灭,现在也灭了。「于此位中」,在这不生不灭的境界里面,离一切相境界里面。「不作现在诸业烦恼所依处故」,这叫不作,这麽样讲。就是在这不生不灭里面,没有烦恼和业的活动。像我们生存的人,我们就是,不是烦恼就是业;不是业就是烦恼,老是这样活动,那你的一念心就为业、为烦恼的所依处,这叫做「作」。现在到「无馀依」,到那不生不灭的境界,就是不作这件事了,叫「无作」,这是「无作」的解释。这个解释是《集论》上说的。
「言无动者」,这「无动」怎麽讲?「谓一切相皆远离故」,这个「动」就是一切相,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裡面有忧喜捨,不是贪就是瞋,再就是愚痴,这都是相,现在说是没有这些相,所以叫「无动」,这是一个解释。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第一义(分二科) 戌一、辨相(分三科) 亥一、无作(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无作?
这以下是本论上的解释,前面是「标」,这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义」,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无作」,「无作」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无作?」要越度第六暴流的时候,要修学无作的法门,这无作的法门要怎麽修?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由无我慢
谓于涅槃心生愿乐,不为我慢之所倾动,无所思惟亦无造作。
「谓于涅槃心生愿乐」,就是已经越度了五暴流的这个人,就是初果圣人,得了初果以后这个圣人,他怎麽修行呢?就是「谓于涅槃心生愿乐」,就是谓于四果阿罗汉所得的涅槃,他心里面生欢喜心、生希望心、生欣慕心,希望也能达到那个境界,这样子。「不为我慢之所倾动」,于涅槃生希望心,有这样的愿望的时候,他就不为我慢所倾动了。「不为我慢心所倾动」,这个话怎麽讲法?「无所思惟亦无所作」,这叫「不为我慢之所倾动」。
《阿毗达磨论》上说,这个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法这地方,这个法是什麽?就是涅槃。这个涅槃,当然是阿罗汉以上的圣人,才得涅槃。其馀的人,初果、二果、三果,可以说分得涅槃,其馀的人根本没得到涅槃。但是这涅槃的道理,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在这个境界上,谁比谁高吗?谁不如谁?没有胜劣的差别,有这样的意思。那样说,大乘经论上说一切众生皆是涅槃相,这意思还有这种味道,所以「不为我慢之所倾动」。
「无所思惟」,到这个地方是离心缘相的,是「亦无造作」,心不动了,所以叫「亦无造作」。这「无作」这样讲法,这里面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有「涅槃」的愿望,就是生欢喜心,愿意得涅槃,这是一个「愿」。底下「不为我慢之所倾动」,实在这个是行,就是观,作如是观就是了,这样意思。
地二、由无我执
又不为彼计我我所,当来是有,乃至我当非想、非非想等之所倾动,无所思惟亦无造作。
这下面是第二科「由无我执」,前面是第一科「由无我慢」,「由无我慢」名为无作,第二科是「由无我执」名为无作,这样意思。
「又不为彼计我我所」,他这个修行人,一方面观涅槃相,也就是修无相三摩地了,一切法都是寂灭,他当然是由无常门,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他就观这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就是涅槃的境界。譬如说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不就是涅槃的境界?当然这也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还是从这里延伸出来。
这以下第二科,「又不为彼计我我所」,这位修行人「又不为彼计我我所」,又不在色受想行识上,执着有我我所了。「当来是有」,我将来还是有,若是执着有我的话,说我是常住不变的,那麽将来还是有我的存在;现在是不执着有我,那也不就不会说当来还有我,因为现在就无我,将来还会有我?「乃至我当非想、非非想等之所倾动」,也不会这麽想,也不会想我将来会得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定等,就有这种虚妄分别。你得了初果,你会想我得了初果吗?也就不会这麽想了。「无所思惟」,所以也不会有我的思惟,也不会有我的创造,做什麽事情,不会有这样分别。那麽这是由无我执,也就是修无我观了。这样子说,由无我慢、由无我执,名为「无作」,这样解释。
亥二、无动(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无动?
这底下第二科「无动」,「无作」这个解释完了。这「无动」怎麽讲?分两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无动」?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无上分结」。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无上分结
谓不为彼上分诸结,缠绕其心,无动无变亦无改转。
这叫做「无动」。「谓不为彼上分诸结」,前面那位越度五暴流的初果,是息灭了五下分结,现在这是说「不为彼上分诸结」,就是欲界以上,欲界是下,色界、无色界是上,色界、无色界他们也是有烦恼,也是有五种烦恼:色爱、无色爱(或者是色染、无色染)、掉举、慢、无明这五种。我们现在用功修行的时候,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有掉举。现在说色界、无色界天上的人,也有掉举,有掉举的事情。
《大毗婆沙论》上解释,因为成就了色界、无色界的人,他有爱着心,爱着这个禅定的心。《俱舍论》上说,这个爱着心就是出定了,出定了,我回想这个定怎麽怎麽可爱,这就是爱,这就是掉举,是名为「掉举」。「慢」、高慢,我得了这麽高的禅定,你们都没得,你们都不如我,有高慢。有「无明」,当然不知道根本无我,一切法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他还没有这种智慧,所以叫无明,这是五上分结。
现在「无动」这句话怎麽讲?「谓不为彼上分诸结缠绕其心」,这个修行人,他观察苦、空、无常、无我,修四念处的时候,在禅里面修四念处的时候,就把这五上分结都调伏了,所以没有上分诸结缠绕其心,所以他不动,心就不动了,这样讲就不动,没有烦恼所动。「无变」,还有个「无改转」,这三个意思。怎麽叫作「变」?怎麽叫作「改转」?
《披寻记》六三五页:
无动无变亦无改转者:无动如前释。言无变者,谓贪爱尽故,于诸境界无转变故。言无改转者,谓永离诸趣差别转故。如《集论》说。(集论五卷十四页)
「无动无变亦无改转者:无动如前释」,这样解释了,没有五上分结的变动。「言无变者,谓贪爱尽故」,就是不爱着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不爱着。「于诸境界无转变故」,这个境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识无边乃至非非想定,这个境界不同,你爱着它的时候,也随着变动;现在没有爱着了的时候,「无转变故」。
「言无改转者」怎麽讲?「谓永离诸趣差别转故」,这时候解脱了,见烦恼、爱烦恼完全解脱了以后,不会在生死里流转,不会忽然间从天上又跑到人间,人间又跑到三恶道去,从三恶道又回到人间,这样变动,不会有这样变动,所以「亦无改转」,这麽讲。
地二、无诸定爱
又于随一寂静诸定,不生爱味、恋慕、坚着。
这是第二科是「无诸定爱」,前面是「无上分结」,无五上分结是总说的,把所有的烦恼都说了。这以下第二「无诸定爱」,单说这个爱。
「又于随一寂静诸定」,又这个修行人,用四念处来调伏的时候,「随一寂静诸定」,色界四禅乃至到无色界的四空定,不管那一个定,诸定。「不生爱味」,不爱着它那个滋味,不「恋慕、坚着」,他能用四念处调伏,所以能这样子。
亥三、繫念(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繫念?
前面这几个都解释完了,现在第三科解释「繫念」,分两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繫念」?
天二、释
谓为断彼上分诸结,于其内身住循身观,如是乃至广说念住。
第二科解「释」。
「谓为断彼上分诸结」,前面是说没有上分诸结了,所以叫作「无动无变亦无改转」。怎麽能没有?不是自然没有的,就是你若是为了要断灭彼五上分诸结,「于其内身」,就是修四念处观。「于其内身住循身观」,色界天也还是色受想行识都具足,无色界四空定没有色,有受想行识,那就是他的身。「循身观」,这「循」是循环,一次又一次这麽观。「如是乃至广说念住」,于其身,身念住,受心法四念住都是这样循观,循环地观察,那麽这就叫做「繫念」。不是散乱心的念,是在定里面修这个四念处观,这叫做「繫念」。
戌二、显业(分二科) 亥一、别
彼由如是修无作故,断诸生爱;修无动故,断诸定爱,此离现行,说名为断;修繫念故,为令一切上分诸结,无馀永断,修习对治。
这底下第二科「显业」,戌二「显业」,显这个做种种的修行这个业相。前面第一科是「辨相」,现在这是「显业」。
「彼由如是修无作故」,这是总说起来,彼那个修行人,由于他修无作的观,修无动,乃至繫念。「彼由如是修无作故,断诸生爱」,这个「诸生爱」是什麽?就是所现出来的色受想行识,他内心的境界,断这些生爱。其实这地方,也就是断俱生我执的意思。「修无动故,断诸定爱」,这是我所爱,所得的定。「此离现行,说名为断」,这是说你没有现行的时候,这烦恼不活动叫作「断」。「修繫念故,为令一切上分诸结,无馀永断,修习对治」,修习四念处观,这个是能断种子。「修繫念故,为令一切上分诸结,无馀永断」,用四念来对治,烦恼是所对治的。
第二科是「总」,前面是别说,这是总说。
亥二、总
如是修习无作繫念,不倾动故,能令一切上分诸结,无馀永断,是名越度第六暴流。谓意暴流,能了诸法。
这是这一科,使令你意根的暴流,现在也能超越得解脱了。
《披寻记》六三五页:
不生爱味恋慕坚着者:〈三摩呬多地〉说:唯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于上出离不了知故,入彼定已便生爱味、恋着、坚住,是名爱味相应静虑等定。(陵本十二卷三页)翻彼应知说名无动,不为爱味烦恼所动乱故。
「不生爱味恋慕坚着者:〈三摩呬多地〉说:唯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这修行人,如果你不是佛教徒,你最初听闻佛法的时候,只是听说初静虑、二静虑乃至非非想定的功德,说怎麽怎麽好,「于上出离不了知故」,他没有说四禅八定还有过失,应该从这过失里面解脱出来,这件事他没有说,所以你还不知道,「不了知故」。「入彼定已便生爱味」,所以你若入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的时候,你心里就爱着这个境界,「便生爱味」。「恋着、坚住」,这是千辛万苦才成就的宝贝,执着这个境界。「是名爱味相应静虑等定」,「静虑」四静虑,这个「等」,就是色界的四空定,你在里面生爱味,有这个问题。「翻彼应知说名无动,不为爱味烦恼所动乱」,从那爱味定翻过来,那就是无动,不为爱味烦恼所动乱,那就叫作「无动」。
酉二、第二义(分三科) 戌一、标差别
复有差别。
前面是「第一义」,这是一种解释,这底下第二个道理来解释这段文,先是「标差别」。
「复有差别」,还有不同的道理来解释这一段文的,这是「标」,下面是解释,先解释「无动」,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戌二、释无动(分二科) 亥一、徵
云何无动?
怎麽叫作「无动」呢?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辨修
言无动者:是慈善根,无瞋性故。由此因缘,诸圣弟子,于萨迦耶断除邪愿,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由彼慈故,修奢摩他;由念住故,修毗钵舍那。
「言无动者:是慈善根,无瞋性故」,这样解释,这「无动是慈善根」,你修这个慈三昧,慈三昧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这慈悲心倒是很重要。「无瞋性故」,这慈善根怎麽叫作「无动」?因里面没有瞋心,这动是瞋心的意思,没有瞋心了,所以叫「无动」,你修慈悲心,就把瞋心调伏了。
「由此因缘,诸圣弟子,于萨迦耶断除邪愿」,「由此因缘」,由于你修慈三昧的关係,所以诸圣弟子,于萨迦耶见断除邪愿,就是修无我观的时候,断除邪愿了,下面有解释。这个慈悲心,这「慈善根」的意思,就是不是离开了我有其他的人,我和一切人同为一体了,没有彼此的差别了,没有彼此的对立了,有了慈悲心的时候,就会达到这个程度。如果说有彼此的对立,那叫做「邪愿」,离开了我有你们,那叫做「邪愿」。现在断除我见的时候,没有彼此的对立了,所以慈悲心能达到这种程度,就是慈悲一切众生,就和对自己慈悲一样,爱护别人和爱护自己一样,没有差别,「诸圣弟子,于萨迦耶断除邪愿」。「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在这个基础上,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修这个止观的。「由彼慈故,修奢摩他」,在这里停下来修止,修慈三昧叫做奢摩他。「由念住故,修毗钵舍那」,修四念处观,那叫作修毗钵舍那。
《披寻记》六三五页:
于萨迦耶断除邪愿者:谓修慈定,依法缘慈,不见实有自他差别,故于自他无有希愿,是名于萨迦耶断除邪愿。
「于萨迦耶断除邪愿者:谓修慈定,依法缘慈」,因为没有我,你慈悲向谁慈悲呢?只是一切法而已,只是色受想行识,众多因缘所生法,此中没有我可得。「修慈定,依法缘慈,不见实有自他差别,故于自他无有希愿」,不是说我心里想:要利益我,要利益众生,不是这样的,没有自他差别。「是名于萨迦耶断除邪愿」,这样意思。
前面是辨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没有邪愿。下面第二科「显业」。
天二、显业
如是正修行者,于能随顺断上分结,三心修习,速得圆满。谓于上身,无耽染心;于下有情,无愤恚心;不放逸者,于上下境,无染污心。
「如是正修行者,于能随顺断上分结,三心修习」,随顺四念住,断除五上分结,这里面有三心修习的情形。「速得圆满」,很快地就圆满了,就成功了。这「三心」是什麽?「谓于上身,无耽染心」,就是色界天、无色界天的身,没有染着心,不去执着有我我所。「于下有情」,于欲界有情,「无愤恚心」,这欲界有情在那里放逸,这个圣弟子,在色界禅、无色界定里面,看这一切在欲里生活的这些有情,没有愤恚心,说那个人,他就是那样放逸,他心里也不愤恚。我们发道心的人,看见不发道心的人生瞋心,这是不对的。「不放逸者,于上下境,无染污心」,这是总说的,这就是三心。没有耽染心,就是没有贪着心,没有爱着心,没有愤恚心,没有放逸,没有这三心,没有染污心。
戌三、馀例前
馀如前说。
这上面,其他的这是,前面的无动、无变、无作、无动、繫念这些事,像前面解释。
申三、结
如是名为越五暴流,当度第六。
第六个暴流也过去了,也超越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