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54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54

 

  申六、受学学处(分三科) 酉一、徵

  云何名为受学学处?

  这是「二道资粮」的这一大科里面的。这一科里面的「广辨」有十一科,第一科是「戒律仪」。这个戒律仪里面分两大科,第一科是解「释一切种」。解「释一切种」里面「广辨六种」这一科一共是分六大科,现在就是第六科「受学学处」。这个「受学」这句话就是「受戒」,戒是所学处,所以叫做「受学学处」。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名为受学学处?」怎麽叫做「受戒这件事」?这是「问」。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明从受」,分二科,第一科「闻所学处」,又分二科,第一科「从师所闻」。

  酉二、释(分三科) 戌一、明从受(分二科) 亥一、闻所学处(分二科) 天一、从师所闻

  谓于先受别解脱戒白四羯磨受具戒时,从戒师所,得闻少分学处体性。复从亲教轨范师处,得闻所馀别解脱经。总略宣说过于二百五十学处,皆自誓言:一切当学。

  「谓于先受别解脱戒」这句话的意义,就是当初你受戒的时候,这个戒叫「别解脱」就是一样一样地解脱;譬如说「不杀戒」你受这条戒、这个杀戒的罪过你得解脱了,你「不偷盗」、那麽从偷盗的罪过里面解脱出来,就是一样一条一条的解脱。先受戒的时候是「白四羯磨」,这个羯磨阿闍黎,他一白三羯磨所以叫「白四羯磨」,一白是一、三羯磨是三,加起来就是四,叫「白四羯磨」。有单白羯磨、有白二羯磨、有白四羯磨,现在受比丘戒的时候叫做「白四羯磨」。「受具戒时」就是白四羯磨这个时候就是你受具足戒的时候。这个「一白」这句话就是报告的意思,当时有三师、有七证一共十个人,这羯磨是其中的一位,羯磨先向大众报告叫做「一白」,「三羯磨」就是徵求他们的同意,为这个人受戒徵求他们的同意,是这样的意思。

  这个受具戒的时候「从戒师所,得闻少分学处体性」,你从这个「戒师」就是那个戒和尚,戒和尚也就是你的亲教师,从戒和尚那里那个地方「得闻少分学处体性」,你听到一少部分戒的体性,因为当时受戒的时候不能全部的去讲解,只是说到四根本戒这个体性。「复从亲教轨范师处,得闻所馀别解脱经」,等受完戒以后,你的「亲教师」就是你那戒和尚、「轨范师」和那阿闍黎,「得闻所馀」所剩馀的这些戒法。「总略宣说过于二百五十学处」,这个受戒的时候得闻的戒,和受完戒以后得闻的戒,总合起来说就是超过了二百五十学处,因为这其中还有其他的事情。「皆自誓言:一切当学」,这个受戒这个人,哪一条戒都完全是自己「誓言」就是决定愿意学习,所有的戒我都发心学习,学习它的开遮持犯这些事情。那麽这就叫做「从师所闻」,一个是戒和尚、一个是阿闍黎,从这裡来学习戒。

  天二、从馀所闻

  复从所馀恆言议者、同言议者、常交往者、有亲爱者闻所学处,复于半月常所宣说别解脱经闻所学处,一切自誓:皆当修学。

  这是第二科「从馀所闻」,就是戒和尚和阿闍黎要教授你这个戒法,但是也可以向别人学习。

  「复从所馀」,除掉了戒和尚、阿闍黎之外「所馀」,「恆言议者」就是常常地讲戒的人就是律师,他对于戒特别的有心得常常地讲戒,你可以跟这个人学习戒也是可以的。「同言议者」,还有其他的人虽然不名为律师,但是他和律师的程度一样,和常常讲戒的人对戒的认识是一样的所以「同言议者」,也可以同他学习戒」。「常交往者」你和这个人、这位是先受戒的大德,你常和他来往的和他熟,那麽也可以跟他学,因为所有受戒的人都是要学戒的,所以他们都应该是可以讲解戒的道理戒的事情,也可以跟他们学。「有亲爱者」,大家有感情的这些律师,也可以跟他们学。「闻所学处」,从这麽多人去听闻所学的戒,就向他们学习。

  「复于半月常所宣说别解脱经,闻所学处」,因为你受了比丘戒半月半月要诵戒,所以这诵戒的时候,是常常的每半月、每半月常是「宣说这别解脱经」的,那麽你在这个诵戒的时候也就听到这个戒法了,「闻所学处」。「一切自誓,皆当修学」,不管是从那一位善知识里边学习戒,你都应该自己要决定发心要不断地学习这个戒法。

  这是第一科「闻所学处」。下面第二科「名获律仪」。

  亥二、名获律仪

  以于一切所应学处皆受学故,说名获得别解律仪。

  「以于一切所应学处皆受学故」,因为这个受戒的这个人他受了戒以后,他能在「一切所应学处」,这戒和尚、阿闍黎、或者律师、或其他这一切人,在一切处都应该学习。「皆受学故」,你都能够虚心的去秉受这个戒法的这些事情,接受教导。「说明获得别解律仪」,这样子可以说是这个人得到了,他的心里面明白了这个「别解脱」这个戒法的事情了。「名获律仪」,可见这个「受戒」这件事不但是在白四羯磨时就叫做「受戒」,受戒已后要学戒也名为「受戒」,这叫做「获得别解脱律仪」。

  戌二、辨善巧(分二科) 亥一、已善巧

  从此以后于诸学处,若已善巧便能无犯,设有所犯寻如法悔。

  这是第二科「辨善巧」。前面第一科「明从师受」,从师来受学这个戒。现在这下面说「善巧」就是你学习的程度。分二科,第一科「已善巧」。

  「从此以后」,就是从这样、从此时以后「于诸学处,若已善巧」,于这麽多的戒法,若是你已经能够善巧的通达了,你得到了智慧明白每一条戒的开遮持犯都明白了。「便能无犯」,那这时候你有堪能性不犯戒,知道了就不犯了嘛!「设有所犯,寻如法悔」,假设某一条你有违犯了「寻如法悔」,立刻的如法的忏悔,如律文所规定的就是这个「法」,你去发露忏悔。

  亥二、未善巧

  若诸学处未得善巧、未能晓悟,由先自誓愿受持故,得于今时求受善巧、欲求晓悟。于如前说诸所学处,从亲教师或轨范师,如先请问。

  「若诸学处未得善巧,未能晓悟」,这是第二科「未善巧」。假设你这个人这个戒这个因缘…,人与人的因缘不一样,有的时候可以学习,有的时候不能学习,那麽你对所受的戒「未得善巧」。「未能晓悟」你没能明白,有的明白、有的还不明白,就不完全明白它的开遮持犯。「由先自誓愿受持故,得于今时求受善巧,欲求晓悟」,由于「先」、当初你受戒的时候你心里面有这样的愿,这个「誓」是决定的意思,这个「愿」、我是愿意这样做但是有的时候没有做,但是现在加个「誓」字就是决定要做这件事,我决定要「受持」受戒、持戒清淨,我愿意学习。因为你有这样的决定的关係「得于今时求受善巧」,就能够于现在…,我以前的因缘不具足戒没有学习好,我现在决定自己主动的要求我要得到善巧,要明白这个戒法怎麽回事情?要得到这个智慧,「求善巧」指智慧说。「欲求晓悟」,就是对每一条戒我都清清楚楚的。

  「于如前说诸所学处、从亲教师、或轨范师」,像前面那一段文,从戒和尚、从阿闍黎、同言议者这些事情这个地方「诸所学处」,从亲教师或者轨范师,「如先请问」,你自己要主动的请问、去学习。

  这是「未善巧」,你应该这样做,你自己要求自己要创造这些因缘去向师父、向善知识请教。

  戌三、明无倒(分二科) 亥一、正受教诲

  既得善巧及晓悟已,随所教诲无增、无减,复能受学。

  这下第三科。前面是第二科「未善巧」,现在是第三科「明无倒」就是没有错误。分二科,第一科「正受教诲」。

  「既得善巧」,你既然能主动的去学习,你终究有一天你得到了智慧,「及晓悟」,晓悟了每一条戒的开遮持犯以后,「随所教诲,无增无减,复能受学」,你这个时候你就能随顺戒和尚、阿闍黎这些善知识所教诲的,每一条的开遮持犯能随顺他,你自己不另外增加也不减少,就是学习了以后时时的这样学习「复能受学」,这「复能受学」就是你要持戒清淨,前面学习好了得善巧了,然后时时的持戒清淨这也叫做「受学」,时时地在学习。这就叫做「正受教诲」。

  亥二、正受文义

  又于尊重及等尊重所说学处,若文、若义,能无倒受。

  这是第二科「正受文义」,这说的很详细,第二科。

  「又于尊重及等尊重」,这个「尊重」就是你的和尚和阿闍黎是你所尊重的善知识,「及等尊重」其他的人,其他的那些大比丘不是你的戒和尚也不是你的阿闍黎,但是同你的戒和尚和阿闍黎是相等的,这样子也叫做「等尊重」。「所说学处」所说的戒律,「若文、若义,能无倒受」,就是能诠的文和所诠的义你都能够如实的去接受而没有错误。这个地方说「正受文义」、前面是「正受教诲」,这里正受文义,这个教诲指人说,所教诲的就是文义。

  酉三、结

  如是名为受学学处。

  这是把这一大段文结束了,这叫做「受学学处」。这个受学学处一共是分三科,第一科「徵」,第二科解「释」,现在第三科结束,「如是名为受学学处」。

  午二、略摄三种(分三科) 未一、结前生后

  如是广辨戒律仪已。云何应知此中略义?

  这是第二科「略摄三种」,这解「释一切种」,这一切种都是属于戒律仪,这一科里面分五科,第一科是「辨」,辨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广辨六种」,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略摄三种」,略摄三种分三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如是广辨戒律仪已」,这前边分成六大科很广博的说明戒律仪的事情,说完了这一科。「云何应知此中略义?」你说得很多也是很好,但是我怎样才知道里面的这个「略义」?就是要义,这麽多的戒法里面的要义你跟我讲一讲。这就是结前生后;「广辨戒律仪已」这是结束前文,「云何应知此中略义?」是生起后文。

  下边第二科是「显二三种」,显示有二种「三种」,这是第二科。这裡面分二科,第一科「三种戒相」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未二、显二三种(分二科) 申一、三种戒相(分四科) 酉一、标

  谓于是中世尊显示戒蕴略义,有三种相。

  这是在这里面这个本师释迦世尊显示戒的,这戒的法蕴,它的要义有三种相貌,哪三种呢?下面「列」出来。

  酉二、列

  一者、无失坏相,二者、自性相,三者、自性功德相。

  有这三个相貌。这是把这个三相标出来、列出来。

  下边就解释,解释先问,先「徵」。

  酉三、徵

  此复云何?

  这三相怎麽讲呢?

  下面第四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解释「无失坏相」。

  酉四、释(分三科) 戌一、无失坏相

  谓若说言安住具戒,由此显示尸罗律仪,无失坏相。

  这是前面一共是六项六大科,第一科是「安住具戒」。把这六项合成三相,此三相就是六项的要义,是这麽意思。若是像前面说是「安住具戒」这一条这表示什麽意思呢?「由此显示尸罗律仪无失坏相」就表示出来你受戒这个人对于所受的「尸罗律仪」你没有破坏、没有毁犯,就表示这个意思。就是这个「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如是名为安住具戒」就是那一段,这就表示你没有毁犯,所以这叫做「无失坏相」。

  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自性相」。

  戌二、自性相

  若复说言能善守护别解律仪,由此显示尸罗律仪自性相。

  「若复说言能善守护别解律仪」,就那个六大科的第二科,这一科是说的什麽事情呢?「由此显示尸罗律仪自性相」,因为这个「善守护别解脱律仪」就是七众所受的别解脱戒,在家居士优婆塞、优婆夷,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和学法女、和沙弥、沙弥尼。这些戒法就是一条一条的,就是每一条的相貌叫「自性相」,每一条有每一条的相貌就是显示出来尸罗律仪的「自性相」。这个「自性相」就是「别相」,就是每一条的相貌,这样意思。

  这是解释第二科「自性相」说完了。下面第三科解释「自性功德相」,分二科,第一科是「观他增上」。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戌三、自性功德相(分二科) 亥一、观他增上(分三科) 天一、标

  若复说言轨则所行皆悉圆满,由此显示别解律仪,如其所受,观他增上自性功德相。

  「若复说这轨则所行皆悉圆满」,这是前面那个轨则所行那里面有三个意思;一个意思是「威仪路」、一个「所作事」、第三个「或于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毘奈耶不越毘奈耶」就是那一段。「若复说言轨则所行皆悉圆满」,说是这位大比丘他能够这个重要的戒都很清淨,而且轨则也是圆满的,行住坐卧这些事情都是很如法的「皆悉圆满」,「由此显示别解律仪,如其所受,观他增上自性功德相」,这原来是这样意思,显示你别解脱律仪,「如其所受」,你所受的戒律你能这样子清淨,这里边有什麽事情呢?有「观他增上自性功德相」,这句话有点意思。看《披寻记》解释。

  《披寻记》七九六页:

  观他增上自性功德相者:为顾他故,令他增上,未信者信,信者增长。要由轨则所行皆悉圆满方可成办,是名观他增上功德。为显此相,故别建立。如下自释可知。

  「观他增上自性功德相者:为顾他故,令他增上」,说是这个比丘他受了戒以后他心里面「我不要犯戒,我要持戒清淨」为什麽呢?就想令…顾虑别的其他的人,顾虑其他的人受到我持戒清淨、不清淨的影响,我若持戒清淨令别人也会发道心,「啊!佛教真是伟大,这个比丘这麽样高尚呀!」也就发信心,「未信者信,已信者增长」这样意思,这叫「顾他」。「令他增上」,使令别的人因为我持戒清淨他也有进步,有什麽进步了呢?「未信者信」对佛法原来没有信心,一看见这个比丘、比丘尼这麽样地清淨庄严,这个品德这麽高尚,他也就对佛法有了信心。「信者增长」,原来已经有信心的看见你持戒清淨他的信心更增长,就是对于佛法也能发心学习、也能发心持戒清淨、也能发心学习圣道了。

  「要由轨则所行皆悉圆满方可成办」,这是因为你这个比丘、比丘尼你持戒清淨「轨则所行都圆满」了才能成就这样的功德,就会有这麽大的力量。「是名观他增上功德」,这话是这样意思。「为显此相,故别建立。如下自释可知」,下面就会说出这件事来。

  这是这一段文「若复说言轨则所行皆悉圆满,由此显示别解律仪,如其所受,观他增上自性功德相」这是「标」。下面解释,第二科是「徵」。

  天二、徵

  所以者何?

  这段文什麽意思呢?

  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正显」

  天三、释(分二科) 地一、正显

  由他观见如是轨则所行圆满,未信者信、信者增长。由是发生清淨信处,心无厌恶,言不讥毁。

  「由他观见如是轨则所行圆满」,由于你持戒清淨轨则圆满的关係别人就会看见,其他的比丘比丘尼也会看见、其他的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也都会看见你这个人轨则这麽样「所行圆满」,「未信者信、信者增长」,「由是发生」对于佛法有清淨的信心,「发生清淨信处」,你的清淨、你持戒清淨轨则圆满是别的人发清淨信心的处所。「心无厌恶」,他一看见这个比丘、比丘尼心里面没有厌恶心。「言不讥毁」,别人在说话谈到出家人的事情不会讥毁你、不会讥嫌毁谤,不会这样子。

  这是第一「正显」,正显这个「观他增上自性功德相」,这是「正显」。下面第二是「反成」,反面来成立这件事。

  地二、反成

  若异于此具足尸罗轨则所行皆圆满者,观他增上所有功德胜利,应无。与此相违过失,应有。

  「若异于此具足尸罗轨则所行皆圆满者」,若是你这位比丘、比丘尼不这样子「具足尸罗轨则所行皆圆满」、不这样子,持戒也不清淨、轨则也不圆满的话,「观他增上所有功德胜利,应无」,你能够为别人增长信心这件事没有了,应该没有了。「与此相违过失,应有」,和功德相违就是有「过失」,那不信的人更不相信就谤毁了你,已经对于佛法有信心的人一看见你们出家人这样子他也没信心了,原来的信心失掉了,就是这麽意思。这句话,你看这句话有这样意思,叫作「观他增上自性功德相」,就是这样意思。「与此相违过失应有」,就是这样。

  亥二、观自增上(分三科) 天一、标

  若复说言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受学学处,由此显示,别解律仪,如其所受,观自增上自性功德相。

  这是第二科叫做「观自增上」。前面是「观他增上」,现在「观自增上」。

  「若复说言」若是这样说,你这位比丘、比丘尼「于微小罪见大怖畏」,所以你受学学处乃至失命因缘都不违犯,这样子,「由此显示别解律仪,如其所受,观自增上自性功德相」,「唉呀!我不要因为犯了这条戒使令我不能得圣道!我犯了这条戒或者跑到三恶道去了!佛菩萨诃斥我呀!」说是肉眼凡夫不大明白,诸天善神会看得清清楚楚就会议论这些事情,这样子呢,自己要努力我不犯戒,我要轨则圆满,「由此显示别解律仪,如其所受,观自增上自性功德相」。

  这是「标」,下边第二科是「徵」。

  天二、徵

  所以者何?

  天三、释(分二科) 地一、反显

  虽由如是轨则所行皆悉圆满、获得如前观他增上功德胜利,然由毁犯禁戒因缘当生恶趣,或无堪能得所未得,如前广说。

  「虽由如是轨则所行皆悉圆满、获得如前观他增上功德胜利」,这是第三科解释,先「反显」。「然由毁犯淨戒因缘当生恶趣」,我若是犯了戒就是将来就会生到三恶道去。「或无堪能得所未得」,生恶道是将来的事情、那麽现在呢?现在因为犯戒的关係,就没有堪能性能得圣道,不能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了。「或无堪能得所未得,如前广说」,像前面那个「于微小罪见大怖畏」那段文说的。这是反显。下面第二段「正成」,正成这是第二科。

  地二、正成

  若能于彼微小罪见大怖畏,于先所受上品学处能正修学,由是因缘身坏已后当生善趣,亦有堪能得所未得,如前广说。由是因缘,说此名为别解律仪,如其所受,观自增上功德胜利。

  「若能于彼微小罪中见大怖畏,于先所受上品学处能正修学」,「于先所受」就是当初你出家的时候你所受的戒。「上品学处」,你受那个根本戒,受戒的时候那个戒和尚念那个文的时候,「能持否?」「能持」。「能正修学」,你能够注意地去学习。「由是因缘,身坏己后当生善趣」,「亦有堪能得所未得」,能得圣道,「如前广说」这段文。

  「由是因缘,说此名为别解律仪,如其所受,观自增上功德胜利」。这前面这个要义分这麽三条,一个是「不失坏相」,一个「自性相」,和「自性功德相」这三条。

  这一个地区,我们想可以知道;有天主教、天主教有神父、基督教还有牧师,有佛教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因为他没有标籤,谁知道他信佛不信佛?唯有比丘、比丘尼,你穿这个…一看你是佛教的佛教徒哦。你看那个神父很有礼貌,说话也很有礼貌、做事很有次第,哎呀!这天主教不得了。看我们出家人;一个人很粗气的行住坐卧一点威仪没有、说话的时候也没有道理,人家就把我们看低了,所以应该要注意呀!所以我们出家人不可以不学习佛法,不要说「我不做大法师、我不用到佛学院去学习!」这话不对呀!不是要做大法师,你要做个比丘、做比丘尼你就应该学习呀!你要好好学习然后知道这个比丘怎麽做、这个比丘尼怎麽做法呀!

  这是第一科「三种戒相」。现在第二科「三种戒性」,分三科,第一科「标」。

  申二、三种戒性(分三科) 酉一、标

  复有异门,谓佛世尊此中略显三种戒性。

  这个「性」和「相」在这里没有差别。只要有这麽一件事它有体性、它就有相貌,它有相貌也就一定是有体性的。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复有异门」,还有不同的立场表示有三种戒性,「谓佛世尊此中略显三种戒性」。这是「标」,下面「列」。

  酉二、列

  一、受持戒性。二、出离戒性。三、修习戒性。

  这是分这麽三种不同。这是「列」。

  下面第三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受持戒性」。

  酉三、释(分三科) 戌一、受持戒性

  谓若说言安住具戒,由此显示受持戒性。

  这前面六科这第一科是「安住具戒」,那这就表示你这是「受持戒」的相貌。

  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出离戒性」,分四科,第一科「标」。

  戌二、出离戒性(分四科) 亥一、标

  若复说言能善守护别解律仪,由此显示出离戒性。

  这显示出离的戒性。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徵」。

  亥二、徵

  所以者何?

  怎麽叫做出离戒性呢?这是徵,下面第三科解释。

  亥三、释

  别解律仪所摄淨戒,当知说名增上戒学。即依如是增上戒学,修增上心、增上慧学。由此能得一切苦尽,究竟出离。

  「别解律仪所摄淨戒」,这个别解脱的律仪,属于这个范围内的所有的这个戒法,这个清淨的戒法,「当知说名增上戒学」,你要知道这些都是有增上的力量的,这些戒都是有增上的力量的。你这样清淨戒、持戒清淨就是能到另外一个殊胜的地方去所以叫做「增上」。「即依如是增上戒学,修增上心、增上慧学」,你能持戒清淨了以此为「依」、以此为基础,「依如是」的「增上戒学」做基础就可以有能力、有资格「修增上心、修增上慧」,你就可以去学习定慧了,戒是定慧的基础,所以这个「出离」就在这个地方说的。

  「由此能得一切苦尽,究竟出离」,由于你在戒的基础上去学习「定」、学习「慧」,你就能灭除一切苦,就能从一切苦里面解脱出来得圣道了,所以叫做「出离」,这叫做「出离戒性」这样子意思。这愿意离一切苦得一切乐,任何人都有这种心情都有这种愿望,但是愿意持戒清淨愿意去修学定慧的人,可不是那麽多,可就不是那麽多。你这个「我愿意得到那个果报」,但不愿意修因,这凡夫是这麽回事情。

  亥四、结

  如是出离,用增上戒以为前行所依止处,是故说此别解律仪,名出离戒性。

  这是第四科结束这一段文。「如是出离」,说是这样子从一切的苦恼的境界里面解脱出来……,我们不要说别的苦恼,就是有病这是个苦恼,谁欢喜有病?一有病了赶快要看医生要把这个病要消灭它,这是人的常情是这样子。但是这个「出离」是「用增上戒以为前行」,你怎麽样出离?当然我们若是去看医生当然是能够从病苦里解脱出来…真的吗?未必。真是从一切苦里解脱出来不是看医生啊!不是啊!是修学戒定慧呀!这件事若成功了,就能决定的而究竟的永久的从一切苦恼里面解脱出来。说看医生说是治好了!治好了是暂时的,不知道多久又有病了,所以那件事真是不得已不看医生,看医生还靠不住,这个事情这事实就摆在这里嘛!但是究竟能够解决问题的是戒定慧呀!

  所以说你出了家,你现在应该做什麽事情?你出了家以后你应该做什麽事情?你要做修戒定慧这件事,你要做这件事。你这件事成功了以后,你去办一个医院也可以、你办一个学校也可以、办个社会上慈善事业众生所欢喜的事情也可以办,但是这些那就是菩萨境界了,菩萨以此为方便接引众生,还是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是菩萨的一个最好、最殊胜的愿望;暂时给你一碗饭吃、给你看医生是个前方便而已,这个地方不究竟的!不是说这件事不应该做、不是这麽意思,是应该做。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个前方便,是这麽意思。如果我们出家人,你不修学戒定慧你停留在前方便那里,你还没明白佛意。要知道这件事,你还不知道佛的意思。一般的社会上的人他知道佛法吗?他不明白,所以这些事情他欢喜做,若真实是修学戒定慧,「不行、不行,我没有时间,我没有时间了」,那当然他不行,很多的业障障碍着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少数的出家人可以这样子。

  所以「如是出离、用增上戒以为前行」,你说从一切苦恼的境界里面解脱出来,你应该先做什麽事情呢?最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增上戒」,要持戒清淨。「所依止处」他这个戒是以后一切的功德的依止处,定慧「所依止处」。你想要修定慧;不能够马上修定慧,先要持戒清淨。「是故说此别解律仪,名出离戒性」,原来是这麽回事情。

  戌三、修习戒性(分三科) 亥一、标

  若复说言轨则所行皆悉圆满、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受学学处,由此显示修习戒性。

  这是第三科「修习成性」。说是这个「戒」是这麽重要那怎麽办呢?你要好好的学习,学习这个戒还要持戒,这样叫修习戒性。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若复说言」,说是「轨则所行皆悉圆满」这件事、「于微小罪见大怖畏」这件事和「受学学处」这件事,这是三样事。你能这样做呢「由此显示修习戒性」,这就表示你这个戒你学习的很好,你对于戒是有过学习的。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徵」。

  亥二、徵

  所以者何?

  下面第三科是解释。

  亥三、释

  若由如是所说诸相别解律仪修习淨戒,名善修习、极善修习。

  若是你这位比丘、比丘尼,「如是所说诸相」,前面说这麽多的相;一个「轨则所行圆满」、「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受学学处」「所说诸相」,这个「别解律仪修习淨戒」这件事,你算是「善修习、极善修习」了。这讚歎这麽两句话:「你学习的很好!」,「你学习得『极善修习』极好!极好了!」这麽意思。

  未三、归结六种

  如是一种尸罗律仪现前宣说,当知六种。

  这是第三科是「结归六种」。这上面他写是「未三、结归六种」,就是前面这三个三种,就是「如是一种尸罗律仪现前宣说,当知六种」;这是三个三种,其实就是一种尸罗律仪,这也就是六种,这三种就是六种。这是结归六种。

  巳二、亏满十(分二科) 午一、总标

  又即如是尸罗律仪,由十因缘当知亏损。即此相违,十因缘故,当知圆满。

  前面第一科是「辨」。这个「律仪戒」一共是分十一科,第一科是「辨」,这一科是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是「亏满十」,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又即如是尸罗律仪,由十因缘当知亏损」,有十种情况你这个戒亏损了,就是完全破坏了。「即此相违,十因缘故」,和这个十种亏损的因缘相违反的「当知圆满」,那你的戒就不亏损而是清淨圆满庄严了。这是「标」。

  下面「别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广辨亏损」分两科,第一科「出十因缘」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午二、别释(二科) 未一、广辨亏损(分二科) 申一、出十因缘(分三科) 酉一、徵

  云何十种亏损因缘?

  「云何十种亏损的因缘」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就是「列」出来。

  酉二、列

  一者最初恶受尸罗律仪,二者太极沉下,三者太极浮散,四者放逸懈怠所摄,五者发起邪愿,六者轨则亏损所摄,七者淨命亏损所摄,八者堕在二边,九者不能出离,十者所受失坏。

  这十种亏损的因缘,这是「列」出来。下面第三科解释分十科,第一科解释这个「恶受尸罗」分三科,第一科「徵」。

  酉三、释(分十科) 戌一、恶受尸罗(分三科) 亥一、徵

  云何名为最初恶受尸罗律仪?

  「云何名为恶受的尸罗律仪?」就是最初受戒的时候不好,这个最初就是有问题。这是「徵」,现在第二科解释。

  亥二、释

  谓如有一,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为狂贼之所逼迫、或为债主之所逼迫、或为怖畏之所逼迫、或不活畏之所逼迫而求出家。不为沙门性、不为婆罗门性、不为自调伏、不为自寂静、不为自涅槃而求出家。

  「谓如有一」就是譬如有一个人,「王所逼迫而求出家」,他自己不想出家的、是政府逼迫他要出家,那麽这个他自己没有发心这就是「恶受」。「或为狂贼之所逼迫」,不讲道理那个贼、他逼迫他叫他出家,那麽这是一回事。「或为债主之所逼迫」,他欠人家很多的债、这债主要逼迫他叫他出家。「或为怖畏之所逼迫」,或者有其他的怖畏叫他出家,或者算命先生算你若有病、出家就没有病了,那就是害怕有病就出家,这就是「怖畏出家」。「或不活畏之所逼迫」,你若不出家很难生活、出了家以后仗佛光明有饭吃,「不活畏之所逼迫而求出家」。

  「不为沙门性、不为婆罗门性、不为自调伏、不为自寂静」。「不为沙门性」并不是为求圣道而出家。「不为婆罗门性」,不为是破一切烦恼而出家。「不为自调伏」,说是有人「我为了渡化众生出家」,不要说那麽大话;就是你是为你自己调伏;他不是,「我是自己想要调伏自己的烦恼、调伏自己的身口意」、他不,没有这种意思。「不为自寂静」,不为了自己烦恼寂静。「不为自涅槃」,不是为求见到不生不灭的理性而求出家的。

  这一共是十样。这样子出家的动机不对,没有出离的愿望,那麽也受了比丘戒,这就叫做「恶受律仪」、「恶受尸罗」。

  亥三、结

  如是名为最初恶受尸罗律仪。

  这结束这一段。第二段是「太极沉下」分三科,第一科「徵」。

  戌二、太极沉下(分三科) 亥一、徵

  云何名为太极沉下?

  「太极沉下」这句话怎麽讲呢?这是问,下面就解释。

  亥二、释

  谓如有一,性无羞耻。恶作赢劣,为性慢缓,于诸学处所作慢缓。

  「谓如有一」有一个人,「性无羞耻」他的心、一点羞耻心没有。「恶作羸劣」,这个「恶作羸劣」什麽意思?自己作了事情后悔了、不高兴作错了叫作「恶作」,他这个后悔的心理,作错了事情以后后悔的心理非常的弱、薄弱「羸劣」,作错了事情心里不后悔,也许有、很少很少。「为性慢缓」他这个人这个心,作事情就是慢、不是那麽很快,这个「于诸学处所作慢缓」。

  亥三、结

  如是名为太极沉下。

  这是结束。看《披寻记》解释这段文。

  《披寻记》七九八页:

  性无羞耻等者:性无惭愧、名无羞耻,由是因缘若有所犯、不顾自他而生忧悔,是名恶作赢劣。性不翘勤、是名慢缓,由是因缘若有所犯、不能如法速疾悔除,是名于诸学处所作慢缓。

  「性无羞耻等者」,就是没有惭愧心「名无羞耻」。「由是因缘若有所犯,不顾自他而生忧悔」,他若是犯了戒的时候,他也不顾虑自己也不顾虑他人,「因为我犯戒使令别人对于佛法都没有信心了」、我不管这个事情,说「自己不能得圣道」、无所谓,所以「不顾自」也「不顾他」,所以不会生后悔的,「不生忧悔」,这就叫做「是名恶作羸劣」。「性不翘勤、是名慢缓」,那个人的性格他就是缓慢、做什麽事情就是慢吞吞的,「由是因缘若有所犯、不能够如法速疾的悔除」,你犯了戒赶快忏悔,不,他就是慢吞吞地、没有事,「是名于诸学处所有慢缓」。

  这就是叫做「太极沉下」。

  戌三、太极浮散(分三科) 亥一、徵

  云何名为太极浮散?

  第三科「太极浮散」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名为太极浮散」怎麽讲呢?下面第二科解释。

  亥二、释

  谓如有一,坚执恶取,非处恶作,于不应作诸恶作中浪作恶作,非处于他起轻懱心、或恼害心,于其非处强生晓悟。

  这就叫做「太极浮散」。这个《披寻记》解释得很清楚。

  《披寻记》七九八页:

  坚执取等者:谓若见取、若戒禁取是名恶取,即于彼取执为最胜能得清淨,是名坚执恶取。于非所犯妄执为犯、不如正理而生忧悔,是名非处恶作。由是因缘悔不应悔,是名于不应作诸恶作中浪作恶作。又或于他起轻懱心、或恼害心,理有相违,故名非处。于不成犯谓彼成犯,是名于非处强生晓悟。

  「坚执恶取等者」,这个第一个「坚执恶取」;「谓若见取、若戒禁取是名恶取」,就是这个人就执着有我,执着有我、我所见、有常见、断见、有见、无见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这些「见取」,他有这个思想。「若戒禁取」,「戒禁取」就是外道,佛教之外其他宗教的这些轨则戒律认为那个是很好的,是名叫「恶取」。有见取、有戒禁取这叫做「恶取」。「即于彼取执为最胜能得清淨」,说这个人他虽然是受了比丘戒是出家人、佛教徒,但是他对于外道的思想「执为最殊胜」,执为最殊胜、「能得清淨」,能够有那样的恶见将来「能得清淨」,「是名坚执恶取」,这叫作「坚执恶取」,这「坚执恶取」这麽讲。

  我们若说是我们作了佛教徒,你对于佛法不能够努力的学习你就不容易避免这个过失,不容易避免。我们用佛法现成的话说「有我见、我所见」,这句话说得好像……我们常常若是读经论一看现成这句话「我、我所见」,但是有些那种利智的人若把那「我见」说得特别庄严的时候,你能知道那是邪见吗?你不一定能知道的呀!不一定能认识的呀!所以你若不学习就是煳煳涂涂的呀!说这叫作「坚执恶取」。

  「于非所犯妄执为犯、不如正理而生忧悔,是名非处恶作」,这句话这麽讲。「于非所犯妄执为犯」,你这样子做没有犯戒但是你就认为是犯戒了,你看这还有这种事情,并没有犯戒但是认为是犯戒了。「不如正理而生忧悔」,你没有犯戒认为是犯戒你生忧悔,那麽这就是不合道理所以叫作「非处恶作」,这「非处恶作」是这麽讲,这个意思。「由是因缘悔不应悔」,这样子你若忏悔的时候,是不应该忏悔、不应该追悔、不应该忧悔而你去忧悔了,「是名于不应作诸恶作中浪作恶作」,就是这个「浪」这个字是「鲁莽」的意思、是「轻率」的意思,就是认识的不清楚就这样决定了。就是不应该这样子去追悔、而去追悔了,这就是「浪作恶作」,这个是这麽意思。「由是因缘悔不应悔,是名于不应作诸恶作中浪作恶作」。

  「又或于他起轻懱心、或恼害心,理有相违」,「又或」者因为你自己没得正知正见你看不清楚,但是也随顺自己的思想去决定事情,对于那个人「起轻懱心」,你轻视那个人,「或恼害」要害那个人,实在是不合道理、「理有相违」,「故名非处」。「非处于他起轻懱心」,那个人作的是对的但你认为是错了,对他瞧不起他,这也是不对劲。这叫做「起轻懱心或恼害心,理有相违」,「故名非处」。

  「于不成犯谓彼成犯,是名于其非处强生晓悟」,最后这一句「于其非处强生晓悟」怎麽讲呢?就是那件事、那个人那麽样的作法,他并没有违犯戒法但是你就说他违犯了,「是名于其非处的强生晓悟」这麽讲。

  亥三、结

  如是名为太极浮散。

  是这个人他没有深入的学习戒定慧,但是自己很相信自己的邪知邪见就会造成这麽多的错误,这就叫作「太极浮散」。

  下面第四段「放逸懈怠所摄」分三科,第一科「徵」

  戌四、放逸懈怠所摄(分三科) 亥一、徵

  云何放逸懈感所摄?

  「云何放逸懈怠所摄」呢?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放逸摄」又分两科,第一科「别辨相」又分两科,第一科「三际俱行」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过去世」。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放逸摄(分二科) 地一、别辨相(分二科) 玄一、三际俱行(分二科) 黄一、过去世

  谓如有一,由过去世毁犯所犯,于此毁犯由失念故,一类不能如法还淨。

  「由过去世毁犯所犯」,就是以前,已经过去了的那一段时间内你「毁犯所犯」,你就是犯了戒了。「于此毁犯由失念故」,你对这一条戒你毁犯了,是因为你失掉了正念。「一类不能如法还淨」,你失掉了正念,你心里面不如理作意,这里面有贪、瞋、痴的一些事情那麽你犯了这个戒,犯了戒呢,这一类的戒犯了这一类,这「一类不能如法还淨」,你不能够依据律法去忏悔清淨,不肯这样做。这是过去的时候这样子。

  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馀二世」。

  黄二、馀二世(分二科) 宇一、例

  如由过去,由未来世、由现在世、当知亦尔。

  这是「例同」。如于你过去世你这样,以前你犯了戒你也没忏悔,你这样子。那麽「由未来世、由现在世、当知」也是这样子和过去一样,例同、同于过去也不忏悔,也是「由失念故而不能如法还淨」。

  下面第二科解「释」。

  宇二、释

  谓毁犯所犯,于此毁犯,由失念故,一类不能如法还淨。

  这个「一类」就是完全都这样子,都不能去忏悔,这是这样意思。

  玄二、先时作及俱随行(分二科) 黄一、先时所作

  又非先时,于所毁犯发起勐利无犯乐欲。谓我定当如如所行,如如所住,如是如是行于所行,如是如是住于所住,于所毁犯终不毁犯。

  这是第二科「先时所作及俱随行」。这前边是「三际俱行」,「俱行」就是过去也是这样子,未来、现在也是这样子,是「俱行」都是这麽做,是这样子。现在第二科是「先时所作及俱随行」分两科,第一科「先时所作」。

  「又非先时于所毁犯」,这个人还有一样不如法的事情,什麽事情?「先时」就是当初,以前过去的时候于所毁犯的事情,我犯了这样戒我忏悔清淨我发个愿,发什麽愿呢?「发起勐利无犯乐欲」很坚定地「我将来决定不犯了」,你发了这样的愿;他没有这样做。「非先时,于所毁犯发起勐利无犯乐欲」,你以前也没有这样发愿。

  「谓我定当如如所行,如如所住」,这底下说这个怎麽样「发起勐利的无犯乐欲」呢?怎麽发呢?这底下说这个;「谓我定当」,自己要求自己「我决定要这样子」。「如如所行」,就是如是如是遵照佛所制定的戒去这样做、不违犯。「如如所往」,如是如是的戒我都安住清淨。「如如所行」是不违犯,这个「如如所往」是安住清淨。「如是如是行于所行,如是如是住于所住」这两句是解释前面那两句。「如如所行」怎麽讲呢?就是「如是如是行于所行」。这个「如是如是住于所住」就解释那个「如如所住」的。「于所毁犯终不毁犯」,我决定以后永久不再犯了。这叫做「发起勐利无犯乐欲」。

  但是这个人「非于先时」发过这样的愿,这是一件事。

  黄二、俱时随行

  由是因缘,随所行住,如是如是毁犯所犯。

  这是第二科「俱时随行」。

  「由是」由于你没有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你没这样子,所以「随所行、随所住」,一切时、一切处「如是如是」就随便地,就很轻易地就把这条戒就犯戒了。这还有这个问题,还有这件事。

  地二、出略义

  由此成就前际俱行、后际俱行、中际俱行,先时所作、及俱随行,所有放逸。

  现在把这个话说出来。前边是「别辨相」,辨这个「放逸摄」的放逸的相貌,「别辨相」。现在第二科「出略义」。

  「由此成就」,由前面这个放逸这里面你就成就了「前际俱行」,过去的时候也都是这样做、就是犯戒,由失掉了正念而犯了戒也不忏悔。「后际俱行」,将来的也是这样子。「中际」,就是现在也是这样。这是三际俱行。

  「先时所作及俱随行」就是这个第二段,第二段这个「发起勐利无犯乐欲」这一段,「所有放逸」,那麽这都是放逸。一个事实上你放逸,就是前际、后际、中际,事实上是放逸了。这「先时所作及俱随行」呢?你没有要求自己不放逸的意愿,没有这个。这是「出略义」。

  天二、懈怠摄

  又自执取睡眠为乐,偃卧为乐,胁卧为乐,性不翘勤,为性懒惰,不具起发,于诸有智同梵行者,不能时时觐问供事。

  这下面第二科是「懈怠」。「放逸」就是不约束自己,就是随着烦恼活动去了叫做「放逸」。这个「懈怠」意义又不同。

  「懈怠」什麽意思呢?「又自执取」,又自己执着「睡眠为乐」,睡觉感到快乐。「偃卧为乐」这仰着、仰面睡觉也是快乐。「胁卧」,右胁、左胁这样睡觉也是快乐。「性不翘勤」,他的心性就是不能够发奋不能精进,不能。「为性懒惰」这心就是懒惰,就是贪睡觉。「不具起发」,他不具足发动自己的努力,他不能,不能发动自己。

  「于诸有智同梵行者,不能时时觐问供事」,对于共同修行的修圣道的人,你时时地去拜见他、请教他「我怎麽样用功修行去」这些事情,去或者去帮助他做事情,都不做这些事情,他都不做。

  这是「懈怠」。下面第三科是「结」。

  亥三、结

  是名放逸懈怠所摄。

  这一段文结束了。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