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5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57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二
寅二、根律仪(分三科) 卯一、广分别相(分三科) 辰一、徵
云何根律仪?
这「二道资粮」这一大科里面一共是十四段,前三段前面已经讲过了,所以以下只讲这个十一段。这十一科里面,第一科是「律仪戒」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是「根律仪」。分三科,第一科是「广分别相」,广分别根律仪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根律仪」?修世间道、修出世间道的前方便就是持戒清淨,现在是第二科要修六根的律仪,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要保护他没有过失。怎麽叫做「根律仪」呢?
辰二、标
谓如有一,能善安住密护根门,防守正念,常委正念,乃至广说。
「谓如有一」这以下第二科是「标」,就是标出来这根律仪的大意。「能善安住密护根门」,就是这一位修行人他能够善巧方便地,将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安住在清淨的律仪上面。怎麽样安住法呢?「密护根门」,你要严密地保护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不要被这个贪瞋痴染污了叫做「密护根门」。这个「门」就是有能出、能入的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种种的虚妄分别从这里面出来,种种的外边的尘劳的境界从这里面进来。这个一出一入,须要用「正念」使令他、保护他清淨,是这样意思。
怎麽样叫做「根律仪」?这第一个就是要「密护根门」。第二是「防守正念」,这六根的清淨,怎麽样保护他呢?就是要用正念来保护他,这叫做「防守正念」。这个「防守」是正念的作用,「正念」是能保护的,所保护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常委正念」,常委正念就解释这个「正念」,也就是要精进地去成立、去建立这个「正念」。「乃至广说」,其中一共是五段,这里面说出来密护根门、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只说出来三个,还有两个略去了。
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依标别显」,就是根据标出来的,来一样一样的去解释它,就是「依标别显」。一共是分五科,就是解释这五段,第一科呢?就是「密护根门」,解释这个「密护根门」,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辰三、释(分二科) 巳一、依标别显(分五科) 午一、密护根门(分三科) 未一、徵
云何名为密护根门?
下边「谓防守正念」,这是第二科解释。
未二、释
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广说乃至防护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
「谓防守正念」,就是这位修行人,用正念来保护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就叫做「密护根门」。「常委正念」,而这个正念要「常」、就是不间断的学习这个「正念」,不能失掉了,失掉了就是有间断、不常了。这「委」是详细地,详细地学习这个正念,不是粗略地。「广说乃至防护意根」,中间又略去了,到最后「防护意根」,要保护你这个第六意识叫他清淨。「及正修行意根律仪」,这里面也就是有眼根律仪、耳根、鼻根、舌根、意根的律仪,是保护这意根清淨了,如果若不清淨呢?就修学这个「律仪」叫他清淨,是这样的意思。
未三、结
如是名为密护根门。
这「密护根门」是这样意思。
午二、防守正念(分三科) 未一、徵
云何名为防守正念?
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防守正念」,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怎麽叫做防守正念?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获正念
谓如有一,密护根门增上力故,摄受多闻,思惟修习,由闻思修增上力故,获得正念。
这以下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获正念」。
「谓如有一」,就是有这麽一个修行人。「密护根门增上力故」,这位修行人他有这样的「增上力」,什麽「增上力」呢?他想要保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清淨,他这个「增上力」,这个强大的愿力,很坚强的愿力就是「增上力」。就是我想要使令我的眼耳鼻舌身意常常地清淨不要染污,他这个愿力。因为有这样的愿力,怎麽办呢?我想要使令我六根清淨,我怎麽样办法呢?就是「摄受多闻,思惟修习,由闻思修增上力故,获得正念」,就是要用「正念」来保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
而这个「正念」怎麽样能够取得呢?你要「摄受多闻」。这个「摄受」就是「集聚」,就像人发财的时候,这个月我赚多少钱,下个月又赚多少钱,一个月老是赚钱,渐渐地集聚,积少成多。「摄受多闻」也是,我学习佛法,今天也学习、明天也学习,就是…也是积少成多的意思。这「多闻」,实在就是学习的意思,学习佛法。学习了以后你还要「思惟」,把所学习的佛法在心里面去专精思惟,在寂静处要思惟所学习的道理。思惟以后又要「修习」,就是要在禅定里面去思惟叫做「修习」,就是用这闻思修这三个方法。「由闻思修增上力故,获得正念」,由于你对于佛法能够多闻、思惟、修习的力量,这个力量也是非常大的,你就得到了正念的方法了。不是你自己自作聪明,说「我这样子…」就可以叫做正念,不是这个意思。要根据佛说的这个法语,这些修多罗的法语里面,取得正念的方法。
这是第一科,先怎麽样能得到正念?这一段说完了。下面第二科「能防守」。
申二、能防守
为欲令此所得正念,无忘失故,能趣证故,不失坏故。于时时中即于多闻,若思若修正作瑜伽,正勤修习,不息加行,不离加行。
「为欲令此所得正念,无忘失故,能趣证故,不失坏故」,就是这位修行人,想要保护自己的六根清淨,要不断地学习佛法得到了佛陀所开示的正念,什麽叫做「正念」。然后你就用你这个「正念」,「为欲令此所得正念」,就是想要使令自己,从佛陀的法语中所得到的正念的方法「无忘失故」,在你心里面不要忘掉了,要时时的现前,这个正念时时在心里面显现出来。
「能趣证故」,为什麽要不忘失呢?忘失有什麽不好呢?不忘失有什麽好处呢?「能趣证故」。这个「趣」就是向前进,从你现在这个凡夫境界向前进就能到圣人的境界去,叫做「证」,「能趣证故」。你若时时地不忘掉正念你就能转凡成圣,能到圣人的境界。到了圣人的境界,「不失坏故」,你这个正念就不可破坏了。凡夫的时候还是勉强地维持精进的用功,但是有特别的因缘这个正念还会失掉的,但是若得到圣道以后呢,「不坏失故」,永久地在那里而不可破坏了。
「于时时中即于多闻,若思若修正作瑜伽,正勤修习,不息加行,不离加行」。前面说你要「不忘失正念」,这个「不忘失正念」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于时时中」,就是昼三时、夜三时,除了夜间有一个时期休息,其他的时间从时至时中,「即于多闻」,你学习的佛法里边得到的智慧,要专精思惟得到的智慧,要在禅定里面修学止观所得到的智慧,你用你这个闻思修的智慧,「正作瑜伽」,就是努力地修学止观。这个正念,就是把你从闻思修得到的智慧「时时现前」,这个「时时现前」是由「念」才现前的,你若没有这个「念」的时候,你学习多少佛法都等于没有学,因为不现前。所以「正作瑜伽」。「正勤修习」,就是很努力地,精进地修习这个智慧。
「不息加行,不离加行」,不停止地努力地修行,你不远离,你的心长时期的和这个智慧在一起,不要同他分离,就是不离开,不要同止观分离。能这样子,这就叫做不忘失了正念。
未三、结
如是由此多闻思修所集成念,于时时中,善能防守正闻思修瑜伽作用。如是名为防守正念。
「如是由此多闻思修所集成念」,这是第三科结束。像前边这两段文所说的,「由此多闻思惟修习所集成」的「正念」,这个「正念」实在里面也就是智慧。「于时时中善能防守」,时时地,就善巧地能够防守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清淨,就能保护清淨了。「正闻思修瑜伽作用」,而这个令心清淨,密护根门了,也就是你正闻思修,止观的一个作用。而这个作用的现前,就是念的力量,正念的力量。「如是名为防守正念」,这个正念就这麽讲。
午三、常委正念(分二科) 未一、徵
云何名为常委正念?
这是第三科,第三科叫做「常委正念」。
「云何名为常委正念」?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别辨相」,别辨「常委正念」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别辨相(分三科) 酉一、标
谓于此念,恒常所作,委细所作。
这是「标」。「谓于此念」,就是你这个修行人从闻思修得到的智慧,你常常使令这个智慧现前。「恒常所作」,这个「常」就是常时期地、不间断地,老是这样努力地使令这个正念现前,这叫做「常念」。这「委」这个字怎麽讲呢?「委细所作」,「委」是「详细」的意思,详细所作的止观,就是你一点不能够忽略地,要详细地、念念地叫他清淨,不离止也不离观。不管你是修这五停心观、修慈悲观、修无我观,你要详细地思惟观察。这是标。
下边第二科是「辨」,就是说明。
酉二、辨
当知此中恒常所作,名无间作。委细所作,名殷重作。
「当知此中恒常所作」,叫做「名无间作」,不间断地努力。「委细所作」,名叫做「殷重作」,这个「殷重」就是「委细」的意思,就是详细的意思。
这是辨。下边第三科「结」。
酉三、结
即于如是无间所作,殷重所作,总说名为常委正念。
这个「常委正念」是这麽意思。
申二、显功能
如其所有防守正念,如是于念能不忘失。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得任持力。即由如是功能势力,制伏色声香味触法。
前面是「别辨相」,辨这个「常念」和「委念」的相貌。现在是显示「常委正念」的功能。
「如是」,这样子「于念能不忘失」,常常地正念现前、不忘失。「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得任持力」,如这位修行人他所有的;就是一个常正念、一个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得任持力」,你常常地这样努力你的正念他就老在那里不失掉,就有「任持」的力量,有个摄持住不失掉的力量,就是你成就了这个力量。
「即由如是功能势力,制伏色声香味触法」,由于你这样地不失掉正念的力量的关係,就制伏了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不在色声香味触法上生起种种的贪瞋痴的活动,你就六根清淨了,就叫做密护根门了,这样意思。
午四、念防护意(分三科) 未一、徵
云何名为念防护意?
这是第四科「念防护意」,用正念来保护你的意根。分三科,第一科「徵」。
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五无间意」。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五无间意(分二科) 酉一、举眼识
谓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可爱色色将生染者,于不可爱色色将生憎恚。即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
「谓眼色为缘生眼识」,这底下就详细解释这件事。就是我们这个眼根和色境为因缘,眼根是增上缘,色境是所缘缘,这两个缘和合了的时候就引起这眼识,这个眼识就现起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这个眼识以眼根为依止而去缘色的境界,它在一明了的时候,眼识只是一个明了,这个时候不间断就引生出来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会分别眼识所缘的色境。「由此分别意识」,这个分别意识现起了以后,「于可爱色色将生染者」,这个分别意识一现起的时候,他就去分别所缘的色境认为是可爱的、可爱着的,而这个「色」就是「眼识所缘色」;眼识缘色的时候并没有可爱的这种感觉、也没有不可爱的感觉,只是明了一下;但是分别意识现前了的时候这个分别心就来了,就认为这个是可爱的,所以这个「色色」是二个色,是「眼识所缘色」和「分别意识所缘色」。虽然是同一个境界,但是境可是不同了,可是有差别了。「将生染着」,认为是可爱的这个分别心一现前,再一刹那这个染着心就来了,这是「将生染着」,将要生染着心。
「于不可爱色色将生憎恚」。这个「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不可爱色色将生憎恚」,这个「分别意识」分别这个色是不可爱的。但是这个也是以「眼识所缘色」为依止生起来这个不可爱的分别。认为这个色是不可爱,于是乎就生出来「将要生出来憎恚」的分别心了;「将生」就在生起之前,在未生之后,在未生和生之间是「将生」,「将生憎恚」。
这个时候,「即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这说是你保护你的心清淨的相貌,保护你意根、意识清淨的次第就是这样子。「即由如是念增上力」,就是你的意识分别是可爱、是不可爱,将要生起染着、将要生起憎恚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你用功的时候,就由你闻思修得来的那个念力,从闻思修得来的那个智慧的「念」的力量,「能防护此」,这个念力一发生作用的时候,在这时候就发起了保护的作用。「能防护此非理分别」,就能「防护」、能保护你「此」意识分别的不合道理的分别所起的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你这个正念的力量,使令你这个第六意识,所有的烦恼不生起来,叫他不动。
酉二、例馀识
如是耳鼻舌身,广说当知亦尔。
前面说是眼,「眼色为缘生眼识」而后「生分别意识」是这样子。「如是」,这是下面第二科「例馀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缘的声、香、味、触的境界,「广说当知」也是像眼根这样子,也是「即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也是这样子。
说是五无间意是这样子。
申二、自染污意
意法为缘生意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由此意识,于可爱色法将生染着,于不可爱色法将生憎恚;亦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
这是第二科「自染污意」。前面「五无间意」就是你面对色、声、香、味、触的时候,前五识引起第六意识的烦恼分别,你要这样用这个正念来保护你六根清淨,这是这个。现在第二科「自染污意」,就是不是面对前五尘的时候,你自己在那里静坐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有事情。
「意法为缘生意识」,你这意根和法尘为缘的时候,意根是意识之所依,法尘是意识之所缘,有了「所依」「所缘」的时候这意识就现起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即此意识」与法尘的境界上也有「非理的分别俱行」;这个「俱行」,意识是心王,非理的分别是心所,心王和心所再一起活动叫作「俱行」。这时候「能起烦恼」,或者起爱烦恼,或者起瞋恨的烦恼。
「由此意识,于可爱色法将生染着,于不可爱色法将生憎恚」的时候,「亦由如是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令其不生所有烦恼」。
未三、结
如是名为念防护意。
这是这样意思。这样说的这个相貌说的很微细,告诉我们这个出家人修行就是这样子,这样注意内心的活动,叫它不要染污,保护清淨,是这样子。
午五、行平等位(分三科) 未一、徵
云何名为行平等位?
这是第五科「行平等位」。第一科是「密护根门」,第二科「防守正念」,第三科「常委正念」,第四科「念防护意」,现在第五科叫「行平等位」。这个「根律仪」,「依标别显」分成五科,现在最后一科「行平等位」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名为行平等」?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
未二、释
平等位者,谓或善捨或无记捨。由彼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正行善捨无记捨中,由是说名行平等位。
「平等位者,谓或善捨或无记捨」,就是你的心、你这个意识,或者在「善捨」的境界,或者是在「无记捨」的境界,这时候叫作「平等位」,这时候也不贪、也不瞋。若是贪、也是不平等,若是瞋、也是不平等。现在贪也没有、瞋也没有,心里面这时候境界就名之为「捨」,但是有「善捨」、有「无记捨」的不同。这个「无记捨」就是不可以说它是善、是恶,叫「无记捨」。这个「无记捨」和前面「善捨」有什麽差别呢?你只是转移所缘境,叫作「无记捨」,就是我现在贪心了,我马上的把这贪心消灭叫它心里不贪;起了瞋心了,立刻的不要起瞋心,心里面处于无贪无瞋的境界,这叫「无记捨」。
什麽叫「善捨」呢?经过智慧的观察,而改变了自己的心使令它处于清淨的境界,那叫作「善捨」。你要用智慧观察;我为什麽不要有贪、不要有瞋?用智慧观察的时候,这个时候把染污心改变为清淨了,叫作「善捨」,这有点不同。
这是第二科解释,下面还是解释。「由彼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善防护已」,「由」那位修行人因为有了正念,这个正念对于自己「非理分别起烦恼意」有保护的作用,你这个正念发生作用了。「善防护已」,已经保护了,这个作用已经发出来了,保护他不被烦恼的侵略。「正行善捨无记捨中」,由于你这个正念的努力,使令你这个心从染污的境界出来,能活动于「善捨、无记捨」的境界里边,转移了这个境界了。「由是说名行平等位」,这就叫作「行平等位」。
这是解释,下边第三科结。
未三、结
如是名为行平等位。
是这样意思。
巳二、广辨二相(分三科) 午一、总举(分二科) 未一、能善防护(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
前边这个根律仪是「依标别显」,现在下边是第二科「广辨二相」。实在这二科对比起来,「依标别显」实在是略说的,是简略的说一说。下边「广辨二相」就是详细的说这用功的相貌。「二相」就是「防护诸根」、「修根律仪」这二个相貌,就是广辨这二个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总举」,先举出这二个相貌,然后第二科再加以解释。这「总举」裡边分二科,第一科「能善防护」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怎麽叫作内心里面生起了不合道理的分别;也就是起了烦恼的时候「能善防护」?能够善巧的保护自己,消灭了烦恼意而使令内心清淨呢?先是这样的「徵」。
下边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防护诸根」。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防护诸根
谓于色声香味触法、不取其相,不取随好。终不依彼发生诸恶不善寻思,令心流漏。
「谓于色声香味触法、不取其相,不取随好」。心里面怎麽样能够不生烦恼呢?就是这样意思;这个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你不要取这色声香味触法的相貌,不要执着它,你不要执着它的相貌。这「不取随好」,你不要取着它的「随好」,就是这样就好了,就可以了。下边再详细解释什麽叫作「不取相」和「不取随好」?这里面说,你要保护你内心清淨,就这样做就成功了,就是「不取相」和「不取随好」就可以了。
「终不依彼发生诸恶不善寻思,令心流漏」。「终不依彼」就是从始至终,我这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开始乃至到最后,我的心不依彼色声香味触法「发生诸恶」,发出来「诸恶」的「不善寻思」,这些有罪过的、没有功德的那种分别心,不要生分别心。「令心流漏」,你若生出来「不善寻思」;这个「不善寻思」是心所,「令心」这个「心」是心王,这个心王不能自主,就随看染污的心所去活动去了,去流动,「流」者「动」也;这个动不是好的动,「漏」就是引出很多的烦恼。就像有人疮,疮里面流脓,就是那样子。你的心流出来很多的烦恼,就叫作「漏」。
酉二、修根律仪
若彼有时忘失念故,或由烦恼极炽盛故,虽离取相、及取随好,而复发生恶不善法、令心流漏;便修律仪。
前边是「防护诸根」,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不取相、不取好」,不依彼境界引出来种种的不清淨的分别心,不要生出这些不清淨的心,这就叫作「防护诸根」。
现在下边第二科「修根律仪」。「若彼有时忘失念故」,那个修行人有的时候有正念、有的时候正念忘掉了,失掉了正念。「或由烦恼极炽盛故」,为什麽正念失掉了呢?或者是因为烦恼的力量特别大,就像那个火燃烧起来很勐,这个贪瞋痴的烦恼一动起来,这不得了;这个正念没有力量、正念就隐没了,这个烦恼在活动。这就是,失掉了正念以后,就有这种事情了。
「虽离取相、及取随好,而复发生恶不善法」,就算是你这个时候没有「取相」、没有「取随好」,还是发生了很多的罪过,发生了「恶不善法,令心流漏」,这个时候怎麽办呢?「便修律仪」,你就修这个正念,把你的这个烦恼要取消它。前面是正念有力量根本不起烦恼,这就是保护诸根。现在这个「修律仪」,就是烦恼已经生起来了,这个火已经起来了,起来了、你赶快用正念来灭火,这叫「修律仪」。它们二个的差别是这麽回事。
申三、结
由是二相,故能于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
由这二个相貌,就是二个阶段;一个防护诸根、一个修根律仪,这二个相貌。你有这二件事「故能」,你就能够,你有能力「于此非理的分别起烦恼意」,能保护住,不受它的伤害。这是能善防护。
未二、正行平等(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此意由是二相善防护已,正行善捨或无记捨?
这是第二科「正行平等」。前面第一科「能善防护」,「能善防护」就是这样子,「防护诸根」和「修根律仪」。下面第二科「正行平等」就是你修正念成功的一个相貌。分三科,第一科「徵」。
「云何此意由是二相」,由前面「防护诸根、修根律仪」,由这二个相貌「善防护已」,「正行善捨」或者是在「无记捨」里边,这是怎麽个情形呢?就是又详细的再解释。下边第二科是解释。
申二、释(分三科) 酉一、标
谓即由是二种相故。
这是先是「标」。怎麽能够「善防护、正行善捨或无记捨」?就是由这二种相,你能防护、能修根律仪,就能够行于善捨或无记捨了。这是「标」。
酉二、徵
云何二相?
这是徵。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这个眼根。
酉三、释(分二科) 戌一、举眼根
谓如所说防护眼根,及正修行眼根律仪。
就像前面已经说过,你保护你的眼根不要起种种的烦恼;起了烦恼,你修眼根的律仪把这个烦恼消灭它,是这样子。这是举眼根。
下面「例馀」,就是其馀的根也同于眼根。
戌二、例馀
如说眼根防护律仪,防护耳鼻舌身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仪、当知亦尔。
也和眼根一样,也是这样意思。
申三、结
由是二相,于其善捨无记捨中、令意正行。
由这二个相貌;一个防护、一个修根律仪,就是使令你的心在「善捨无记捨中、令意正行」,行于这个境界,这就是这样意思。
前边这是「总举」。「广辨二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总举」,举出来这二相的修行的境界。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前面这个。这等于前面是标,后面解释。分三科,第一科「不取相及随好」,就是这个。这又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里边分「第一类」,「第一类」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不取其相」,「举眼所识色」,天一「徵」。
午二、随释(分三科) 未一、不取相及随好(分二科) 申一、别辨相(分二科) 酉一、第一类(分二科) 戌一、不取其相(分二科) 亥一、举眼所识色(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
说是「眼」去了别「色」的时候,「眼不取色的相」,这句话什麽意思呢?你解释解释、我听听。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反显
言取相者:谓于眼识所行色中,由眼识故取所行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其相。
这第二科就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反显」,从反面来显示这件事。前面这问,说是「怎麽叫做不取相」?那麽就应该解释「不取相」;不是,他不解释「不取相」,解释「取相」,这就是反释了。
「言取相者,谓于眼识所行色中」,就是说你这眼识在青黄赤白的色里边活动的时候,「由眼识故取所行相」,由你这「眼识」就是了别所了别的这个「色」的「行相」,「色」是有为法所以是「行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其相」,因为你眼识了别这一切的色相的时候,你没有智慧知道这些都是假的、是空的,所以有「执取其相」的意思。但是在《披寻记》的解释,眼识在了别色相的时候同时也有意识在执着,就执着都是真实的,不知道是假的、是空的、是无常、无我的,不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叫「执取其相」。只是执着,这时候这贪心瞋心还没起来的时候,只是「执取其相」,这叫做「取相」,那麽也就是知道「不取相」,就是这样也就反显出来这个「不取相」的意思。
地一、正成
若能远离如是眼识所行境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
这第二「正成」。若是你这个修行人,你对佛法有闻思修了,得到了佛法的智慧的时候,你「远离如是眼识所行境相」,你不执着它是真实的,「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就是这麽意思,就这麽讲。
亥二、例耳所识等
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也是这样意思,都是执着;虽然是执着,可是贪心瞋心等烦恼还没起来,这时候叫做「取相」,是这个意思。
戌二、不取随好(分二科) 亥一、举眼所识色(分二科) 天一、徵
云何于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
前面是解释「不取相」,现在说是「不取随好」,分二科,第一科是「举眼所识色」,分二科,第一科「徵」。
怎麽叫做「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呢?这是徵。
现在第二科是解释,解释还是「反显」。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反显
取随好者:谓即于眼所识色中,眼识无间俱生分别意识,执取所行境相,或能起贪、或能起瞋、或能起痴。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随好。
「取随好者:谓即于眼所识色中,眼识无间俱生分别意识」,眼识一刹那就生起来了、一刹那就过去了,没有其他的东西在中间作障碍,「俱生分别意识」同时就生出来分别意识,意识就生起来了。这「俱生分别意识」这地方,就是眼识一刹那生起的时候、同时意识就生起了,但是那个时候意识和眼识一样,只是分别、了别这个色相,只是这麽了别、这麽执着就是了。现在说「无间」生出的这个「意识」,那和前一刹那,和眼识同时这个意识就不同了,不一样。
是什麽不同呢?「执取所行境相,或能起贪、或能起瞋、或能起痴」了,就是这样子了。「执取所行」的色的「境相」,这个时候或者是起了贪心、或者起了瞋心、或者是起了种种的愚痴分别心,这样子。「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随好」,这是这样意思,这个「执取随好」是这样意思。这样意思其中有什麽不同呢?就是这个「取相」的时候是概略的取这个色的相貌;这个「取随好」的时候就是详细的…这地方怎麽样…这个怎麽样…就是特别详细了,有很多的名言出来了。这个眼识是没有名言的,眼识一接触境界的时候它没有名字,这是青的、这是黄的、这是白的、这是好的、这是坏的…没有这些分别,不带名言。现在这里边这个分别意识一现起来,不同了,它有种种的名字了,有种种分别,这是好的、这是不好的…好又是怎麽怎麽…的,坏又是怎麽怎麽…的,有很多的名言了,这是「取好」,这和「取相」有点不同。「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随好」。
前面是「反显」,下面是「正成」。
地二、正成
若能远离此所行相,于此所缘不生意识,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
若是你这个修行人「远离此所行相」,就是在这个「所行的相」,你的识所活动的这个色相上远离这些执着心。「于此所缘不生意识」就是不生分别,不认为这是好的、这是坏的…,这都不分别。「是名于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这麽讲。
亥二、例耳所识等
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这是「例耳所识等」,这样子,也是一样。
这是第一个解释,第一个解释这个「不取相、不取随好」的解释。下边是「第二类」,又分二科,第一科「总标」。
酉二、第二类(分二科) 戌一、总标
复有馀类执取其相,执取随好。
前面是一类,这是还有「第二类」,另有一类「执取其相、执取随好」的不同,和前面不一样。这是「总标」。
下边「别辨」分两科,第一科「举眼所识色」分两科,第一科「取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
戌二、别辨(分二科) 亥一、举眼所识色(分二科) 天一、取相(分二科) 地一、释
言取相者:谓色境界在可见处,能生作意正现在前,眼见众色。
「言取相者:谓色境界在可见处」,如果太远你看不见,中间有障碍也看不见,种种的因缘;现在是在可见的地方。「能生作意」,在可见处,那麽你这个根和境界一接触这个「作意」就现前,这「作意」心所一出来就引起了眼识,又引起种种的分别意识。「能生作意,正现在前」,这个眼识就现前了。「眼见众色」,这个作意心所引起了眼识现前了,于是乎眼识依眼根,就见众多的色相了。
地二、结
如是名为执取其相。
这是这麽讲。这个和前面说的有什麽不同呢?就是这里说的详细了一点,是这样子。
天二、取随好(分二科) 地一、释
取随好者:谓即色境在可见处,能生作意正现在前,眼见色已;然彼先时从他闻有如是如是眼所识色,即随所闻名句文身、为其增上为依为住,如是士夫补特伽罗,随其所闻,种种分别眼所识色。
前面说是「取相」,下面是「取随好」。分两科,第一科解释。
「取随好者,谓即色境在可见处,能生作意正现在前,眼见色已,然彼先时从他闻有如是如是眼所识色」,然而这个人,在以前的时候从别的人,这个「他」或者是从人、或者从书本上「闻」,从他人闻,或者是从书本上读、阅读,你就知道有「如是如是眼所识色」,这个眼所认识的色是这样子、这样子、这样子…很多的差别境界。
「即随所闻的名句文身为其增上」,就是你以前所听说的、所阅读的、你所知道的关于色上面的「名、句、文」,「名身」、「句身」、「文身」,名的体相叫「名身」,也就是这一个名称、或者这一句,名也好、句也好都是文字,也就是你的音声的曲趣相,就是这个「名句文身」,「为其增上」,因为你以前有过这种知识,这个知识就给你力量,你就会这样分别;如果你以前没有这个知识,虽然遇见了你不会分别,你就不知道。
「为依为住」,「为依」呢,你这个分别心要靠它来帮助你,要靠这个名句文来帮助你,不然的话你这个分别心起不来,所以它是个依止处。「为住」这个「住」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你依据名句文去分别这件事的时候,你不会跑到另一个境界上面去分别,就把你繫缚在这个范围内去分别这叫做「住」,把你困在这个范围内了。这个说起来,这个凡夫就是这麽回事,就是你遇见一个境界,就陷溺在这个境界里边,你跑不出来,你跑不出来。你陷在这个贪心的时候,你说你不贪?除非你遇见佛法的时候有办法能解脱出来,不然的话就是在那里,这就叫做「住」,「为依、为住」。
「如是士夫补特伽罗,随其所闻,种种分别眼所识色」,就是随其所闻,眼所识色,作如是种种的分别。这叫做「取随好」。
地二、结
如是名为执取随好。
这是第二科「结」,结束。
亥二、例耳所识等
如于其眼所识色中,如是于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当知亦尔。
也是这样子。所以,这个读书多的人分别心多,读书少的人分别心少,就是这麽回事。但是读书多的人这智慧也多,所以有一利也有一弊,有一弊也有一利,这样子。
申二、应思择(分二科) 酉一、辨种类
又此取相及取随好,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不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
下边是第二科「应思择」,前边是「别辨相」。第一科「别辨相」,别辨这个「取相」和「随好」的这个相貌。现在这是「应思择」,就是你应该做如是观,这就是你学习来的正念,你从闻思修得来的智慧在这里要用了,就是「应思择」。分两科,第一科「辨种类」。
「又此取相及取随好,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你从无始劫来习惯就是这样子「取相」和「取随好」,因此、以此为因缘、以此为依处,这个相和随好和这些种种的名言有增上的力量,就发生种种的罪过、种种的这个染污心,「令心流漏」,使令你这个本来是无记性的心也随着活动,这个心王随着这些染污的心所在活动,所以就引起了很多的烦恼。
「或有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不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这个不同了,就是这个是佛教徒,他肯如理作意了,虽然也是取相、取随好,但是他「不生种种的恶不善法、令心流漏」,没有这个事情。
这是先「辨种类」,下边说「明远离」。
酉二、明远离
若于此中执取其相、执取随好、不如正理;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彼于如是色类境界、远离取相及取随好。
你「执取相、执取好」的时候,你不能如理作意的时候,当然就是一般的这个惑、业的境界,染污的境界。「彼于如是色类境界、远离取相及取随好」,那你就应该这样思惟观察:「这是有罪过的!」我对这些境界里边「远离取相、远离随好」,那心里边就清淨了,就没有「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的事情了。
未二、恶不善法(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名为恶不善法?
前边这「由此因缘、由此依处、由此增上、发生种种恶不善法」,这「恶不善法」是什麽?这里解释一下。先「徵」,下边解释。
申二、释
谓诸贪欲,及贪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若诸瞋恚、若诸愚痴、及二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
「谓诸贪欲,及贪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就是你遇见「执取相好」的时候,你心理面有了贪欲心,「及贪所起的身恶行」,由贪心生出来的「身恶行」和「语恶行」和「意恶行」。「若诸瞋恚,若诸愚痴,及二所起诸身恶行,诸语恶行,诸意恶行」,或者不是起贪、而起来了瞋恚心,或者不是瞋恚心而是种种的愚痴心,由于这两种烦恼所起来的「身恶行」,由瞋发出来的身恶行、由瞋发出来的语恶行、发出来的意恶行。由这个瞋心发动出来这些杀盗淫妄…各式各样的罪过,或发出来这些语言,或者你心里面在计画这些恶事的事情。
申三、结
是名种种恶不善法。
这个恶不善法就是这样意思。
未三、令心流漏(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由彼令心流漏?
这是第三科,这个第三科「令心流漏」这句话怎麽讲呢?解释,第一科「徵」,下面第二科是解释。
申二、释
谓若于彼彼所缘境界、心意识生、游行流散,即于彼彼所缘境界,与心意识种种相应,能起所有身语恶行贪瞋痴生,游行流散。
「谓若于彼彼所缘境界、心意识生」,你就「彼彼所缘境界」,就是各样的相、各样的好…你在执取的时候,执取的时候你这个「心意识游行流散」,这个心意识本来是无记的,就是刚才说过,随着这些贪心、随着瞋心、随着愚痴心去活动,所以这个心意识也随着活动,散乱。
「即于彼彼所缘境界,与心意识种种相应」,随着种种境界都是相应的,贪心与贪心的境界相应。总而言之心王和心所是相应的,但是心王不自主,心所在活动,这无明作主的时候,这个贪心一起来心与贪是相应的;由于无明的关係瞋心生起了,这个心王和瞋心也是相应的,它不和它对抗,它和它合作,所以叫做「相应」。「即于彼彼所缘境界,与心意识种种相应,能起所有身语恶行贪瞋痴生,游行流散」。
申三、结
是名由彼令心流漏。
这是说这个恶不善法这些事情。
午三、结义(分二科) 未一、辨差别(分二科) 申一、防护诸根
如是于眼所识色中、乃至于意所识法中,执取其相及取随好;由是发生种种杂染。彼于取相及取随好,能远离故,便不发生种种杂染。
这是第三「结义」,结束这一段的义。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差别」,分两科,第一科「防护诸根」。这「防护诸根」和「修行律仪」的差别,辨这个差别。先说出来这「防护诸根」的相貌。
说这个修行人,「如是于眼所识色中、乃至于意所识法中,执取其相及取随好」的时候,「由是发生种种」的恶不善法,这「杂染」法。「彼于取相及取随好,能远离故」,说这个修行人,他能思惟观察的关係,由闻思修得来的正念的智慧的观察,「能远离」,能远离这个「取相取随好」的事情,「便不发生种种杂染」,这些恶不善法就没有了。
申二、修行律仪
若由忘念、或由烦恼极炽盛故,虽独闲居,由先所见眼所识色增上力故,或先所受耳鼻舌身意所识法增上力故,发生种种恶不善法。随所发生而不执着,寻便断灭除弃变吐;是名于彼修行律仪。
这第二科,前面这是说的「防护诸根」,下面是「修行律仪」。
「若由忘念,或由烦恼极炽盛故,虽独闲居」,这修律仪。「若由忘念」,若是这个修行人他这个时候忘掉了正念;「忘掉正念」,或者是自己懈怠这正念没有生起来,或者是由于「烦恼极炽盛」的原因正念忘掉了,正念失掉了。「虽独闲居」,虽然他不在大众里面住,他不和其他人在一起住,他自己一个人闲居一处。「由先所见」眼所识的色的「增上力故」,「或先所受耳鼻舌身意」所识法的「增上力故」,因为这个心一动,与境界一接触,就有力量现出来,这个分别心的力量。「发生种种恶不善法,随所发生而不执着」,但是这个人是佛教徒,虽然失掉了正念这个烦恼现起来,但是他这个时候就觉悟了,烦恼现起了才觉悟;还是好,还是好。所以「随所发生而不执着」,虽然这贪瞋痴烦恼现起来,但是对境界不执着。「寻便断灭除弃变吐,是名于彼修行律仪」,这「修行律仪」是这个意思。
《披寻记》八一三页:
寻便断灭除弃变吐者:令彼现行不相续故,是名断灭。令彼诸缠不现行故,是名除弃。令彼种子不随逐故,是名变吐。
「寻便断灭除弃变吐者:令彼现行不相续故」,这个贪瞋痴的烦恼现起了,叫它不相续,是名叫做「断灭」,立刻的停下来,叫做「断灭」。当然这个,如果你正念有力量,那这件事立刻就能办得到。「令彼诸缠不现行故,是名除弃」,就是使令现行不现行,叫做「除弃」。「令彼种子不随逐故,是名变吐」,这一定要修止观了,不然这个种子是不受影响的。
这就叫做「于彼修行律仪」。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