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3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处之一
辛二、品类建立(分二科) 壬一、广徵
问:于如前所举所开示出离地中,有几品类补特伽罗能证出离?云何建立补特伽罗?云何所缘?云何教授?云何学?云何随顺学法?云何瑜伽坏?云何瑜伽?云何作意?云何瑜伽师所作?几种瑜伽师?云何瑜伽修?云何修果?几种补特伽罗异门?几种补特伽罗?几种建立补特伽罗因缘?有几种魔?几种魔事?云何发趣空无有果?
这「声闻地」裡面一共分三大科。第一科是「种性地」,第二科「趣入地」,第三科是「出离地」。这个「出离地」裡面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略广宣说」,第二科裡面分四科,第一科是「离欲资粮」,这一大科已经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品类建立」。这个「品类建立」分两科,第一科是「广徵」,就是提出来很多的问题。
「问:于如前所举所开示中」,像前边「所举」出来的世间和出世间这两种离欲道,这裡边「所开示」的这有两种资粮;离欲道也有前方便,出世间的离欲道也有前方便,就是所谓资粮了。这是修学这个资粮道,然后才可以出离,才可以出离这个苦恼的境界。
「有几品类补特伽罗能证出离?」前面说的这个离欲道、说资粮道这个事情,都是指修行的方法而说的。在修学这样的方法的人「有几品类」,有多少不同的人?这「品类」是各式各样的人。有多少品类不同的人「能证出离」?能够成就这个「出离地」,能得解脱呢?这是约人来说;这修学这样的法门的人,有多少不同的人?
「云何建立补特伽罗?云何所缘?云何教授?云何学?云何随顺学法?云何瑜伽坏?云何瑜伽?云何作意?云何瑜伽师所作?几种瑜伽师?云何瑜伽修?云何修果?几种补特伽罗异门?几种补特伽罗?几种建立补特伽罗因缘?有几种魔?几种魔事?云何发趣空无有果?」这一共提出来这麽多的问题。
这是提出来这个问题,下边就是回答。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嗢柁南」颂。
壬二、别答(分二科) 癸一、嗢柁南标
嗢柁南曰:诸补特伽罗、建立所缘教、学随顺学法、坏瑜伽作意,瑜伽师作修、果门数取趣、因魔事无果、是皆当广说。
这是这个颂,下边是长行的解释,分十七科,第一科是补特伽罗的品类差别。前面这个问裡边,后面这个颂,这个颂也就是说前面的这个问,变成这麽两个颂。下边正式的解释这个问题,一共分十七段,十七科。第一科就是解释这个补特罗的品类差别,也就是第一个问题,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癸二、长行释(分十七科) 子一、补特伽罗品类差别(分四科) 丑一、标
补特伽罗品类差别、有二十八种。
「补特伽罗品类的差别」一共有二十八种不同,就把这个数目标出来。
这是「标」,下面是「徵」。
丑二、徵
云何二十八?
这「二十八」是什麽呢?是「徵」,下面列出来。
丑三、列
谓钝根者、利根者、贪增上者、瞋增上者、痴增上者、慢增上者、寻思增上者、得平等者、薄尘性者、行向者、住果者、随信行者、随法行者、信胜解者、见至者、身证者、极七返有者、家家者、一间者、中般涅槃者、生般涅槃者、无行槃涅槃者、有行般涅槃者、上流者、时解脱者、不动法者、慧解脱者、俱分解脱者。
这一共标出来这是二十八种。说是有几种补特伽罗?就是有这麽多。下边第四科就解释这二十八种,第一科先解释这个「钝根」,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丑四、释(分二十八科) 寅一、钝根(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钝根补特伽罗?
怎麽叫做「钝根的补特伽罗」呢?这是「徵」,下面就解释。
卯二、释
谓有补特伽罗、成就钝根;于所知事、迟钝运转,微劣运转、如前已说。
「谓有补特伽罗、成就钝根;于所知事、迟钝运转,微劣运转」,这「补特伽罗」是印度话,翻中国话翻个「数取趣」;或者我们就说「人」好了;就是这个人。这个人「成就钝根」,他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我们通常说我们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现在这裡说「根」当然也就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但是裡边的内容,就是这个人对于佛法裡面所栽培的善根,信、进、念、定、慧,这个善根栽培得不是那麽好,就是特别地迟钝。就是「于所知事迟钝而转」,对于自己所认识的事情,所观察的事情;譬如说是你静坐的时候你有一个所缘境,这个所缘境就是你所知道的事情、你所认识的事情、你所观察的事情。
「迟钝而转」,这个「迟」就是缓慢,「运转」就是活动,活动地很缓慢,不是那麽利。「微劣而转」,那个力量很小、很微,很小的力量,力量不大。譬如说是用刀来砍这个树,你这个刀很钝,你用这个刀的力量又小,所以拿这个刀去砍这个树,砍得很少很少地,类似这样子。
「如前已说」,像前边「安住种性」那一段裡面已经说过,就是他对闻思修这一方面,他不会很快地就会得圣道,总是很缓慢地。
这是解释。下面第三科,就「广」解释。
卯三、广
此复二种,应知其相。一者、本来钝根种性,二者、未善修习诸根。
「此复二种,应知其相」,这个钝根这件事又有「两种」不同,就会明白他钝根的「相」貌;这钝根的相貌有两种不同。「一者本来钝根种性,二者未善修习诸根」,就是原来这个人他就是「钝根」的「种性」,他这个人在初开始来到佛法裡面来的时候,他就是根性钝,就是这个人栽培得不是那麽好。「二者未善修习诸根」,就是这根性钝并不决定是根性钝,你若肯努力地修习还会转变的,他会转变成利根;但是你若懈怠不肯修习,那麽你就是钝根,这裡面有这麽一个变数,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八九○页:
成就钝根等者:谓或信根,或精进根,或复念根,或复定根,或复慧根,是名为根。如前安住种性中已说(陵本二十一卷十三页)。
「成就钝根等者,谓或信根,或精进根,或复念根,或复定根,或复慧根,是名为根。如前面安住种性中已经说了」。这个「信根」,用信根举个例子;他对于佛法还是有信心,但是不是那麽样的深刻,小小的有点信心。说「精进根」,人家一天可以静坐八个钟头,他可以坐半小时可以;你让他坐一个钟头是不行,总是他的力量在时间上说、在心理上说都是小小的、这样子,不是那麽理想,所以就叫做「钝根」。
寅二、利根(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利根补特伽罗?
这第二种,先是「徵」。怎麽叫做「利根补特伽罗」呢?
卯二、释
谓有补特伽罗成就利根,于所知事不迟钝运转,不微劣运转,如前已说。
「谓有补特伽罗成就利根,于所知事不迟钝运转」,他对于所缘境所观察的事情,他心裡面的活动不是那麽「迟钝」,就是很敏捷地,很敏捷。譬如说观一切法空,他很快就通了、通达一切法空,把这个色受想行识能观察它空了。「不微劣运转」,他不是小小的力量、他的力量很大。力量大,你拿这个刀去砍这个树,刀又利,你又有力量,一下子就砍很多。「如前已说」,像前面安住种性那裡说,就是这个人会很快地会得圣道。这是第二个解释。
下面第三个是「广」解释。
卯三、广
此亦二种、应知其相。一者、本来利根种性,二者、已善修习诸根。
「此亦二种、应知其相。一者本来利根种性」,就是原来他来到佛法的时候这个人就是「利根」。「利根」就是社会上的事情经验多,经验就是智慧;你完全不做事你智慧就差一点。也可能读书也有关係,读书也多、社会上经验也多,这个人的根就利一点。这样子他来到佛法来,那麽他就根性比较利。这是「本来」就是「利根种性」。
「二者,已善修习诸根」,第二种呢,原来他也不是利根,就是来到佛裡面来肯努力,他慢慢地就转变成利根了,这是这样意思。
寅三、贪增上(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贪增上补特伽罗?
这是第三种人,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贪增上补特伽罗」呢?
卯二、释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于贪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
说这个人「先馀生中」,就是在这一生之馀、是过去的时候,所以叫做「先」、也叫做「馀」。在那生裡边「于贪烦恼」,对这个贪欲这样的烦恼,他「已修、已习、已多修习」,有过这样的薰习。
《披寻记》八九○页:
已修已习已多修习者:现行成就,是名已修。数数现行,是名已习。长时积集,名多修习。
「已修已习已多修习者:现行成就,是名已修」,就是遇见可爱的境界,他不如理作意,这个贪烦恼就现起来了,这叫做「现行成就」;显现出来他的行动,这个贪烦恼成就了,如果没有显现出来这个烦恼还是没成就,说他曾经有过这种事情,这是叫做「已修」,「是名已修」。「数数现行是名已习」,不只一次地;一次又一次地,这个贪烦恼在活动出来,这叫做「已习」。什麽叫做「多修习」呢?就是「长时积集」,长时期地,他若是活一万岁,假如他有五千年常常地有这个贪烦恼,「长时修习」。或者多少生,从无始劫来就是常有烦恼,所以这个烦恼就是重了。
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爱事有勐利贪,有长时贪。
「由是因缘」,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从无始劫来常常地有这麽多的贪烦恼的薰习,你有这麽多的经验了,所以「今此生中」,我今生这一生中,生来这贪心就大,「于所爱」的事情「有勐利贪」,就是很利害、很大力量的贪心。「有长时贪」,这贪心一现起来时间还是很长的。
卯三、结
是名贪增上补特伽罗。
「是名贪增上的补特伽罗」,这个「增上」,就是有力量的意思,贪的力量很大。
《披寻记》八九○页:
有勐利贪有长时贪者:谓于微劣所爱事中,尚能生起最极后后上品贪缠,何况中品上品境界?如是说名有勐利贪。又此贪缠住在身中,经久相续长时随缚,如是说名有长时贪。如贪增上、如是下说瞋痴及慢增上,说此二别,随应亦尔。
「有勐利贪有长时贪者:谓于微劣所爱」的事情,「尚能生起最极后后上品贪缠」,这形容这个贪心大,从这件事看出来;有「微劣的所爱事」,那个可爱的事情很微劣地,但是他能生起来「最极」大的,「后后」就是逐渐会生起来,后后胜前「上品」的贪烦恼,「何况中品、上品」的可爱境界呢?「如是说名有勐利贪」。「又此贪缠住在身中,经久相续」,经时间很久相续的贪心,「长时」的「随缚」,贪心一现起来就来困扰你,「长时随缚」,「如是说名有长时贪」。「如贪增上,如是下说瞋痴及慢增上,说此二别,随应亦尔」,也是有「勐利」和「长时」的不同,也是这样子。
寅四、瞋增上(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瞋增上补特伽罗?
卯二、释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于瞋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憎事、有勐利瞋、有长时瞋。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于瞋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也是这样子,现行成就叫做「已修」,数数现行叫做「已习」,长时的积集叫做「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憎事」,这个瞋心所缘的境界就是可憎恶的事情,你不高兴的事情,这个瞋心就现起了。「有勐利」的瞋、「有长时」的瞋。
卯三、结
是名瞋增上补特伽罗。
寅五、痴增上(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痴增上补特伽罗?
这是第五科,第五种人。这是先「问」,下第二科是解释。
卯二、释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于痴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愚事有勐利痴,有长时痴。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于痴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也是这样薰习过。这个人是不决定的,可能是非常聪明的人,他常常做煳涂事,将来他就愚痴。尤其是这个聪明人愚弄这个笨人,看见这个笨人就佔他便宜,他将来就会要愚痴。所以这个愚痴人,可能以前是特别聪明的;说这个人很笨,将来可能很有智慧的,就是事在人为,就是这个意思。而佛法裡面说到这个愚痴,我们前面讲过,就是不知道世间、出世间都是缘起的道理。说现在他煳涂,你怎麽样讲他都不懂、他听不懂,所以这就是煳涂、愚痴。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于痴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愚事有勐利痴,有长时痴。」
卯三、结
是名痴增上补特伽罗。
这是贪、瞋、痴。
从这儿看出来,这佛教的确是非常的……这佛的大智慧境界说明这个道理;这个人的烦恼大,原来是久远以来自己薰习的,你才有这麽大的烦恼。
寅六、慢增上(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慢增上补特伽罗?
这是第六科,先是「徵」。怎麽叫做「慢增上补特伽罗」呢?
卯二、释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于慢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慢事有勐利慢,有长时慢。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于慢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就是高慢心瞧不起别人,感觉自己胜人一筹,「我很高、我很有成就」。那麽这种烦恼在过去生中也是这样子薰习过,你生这高慢心,「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慢事有勐利慢,有长时慢。」
卯三、结
是名慢增上补特伽罗。
这是一种。这个「慢」,因为他有优点、有优越感,他本身的确有一些特别长处,比其他的人好的地方、优越的地方,他就容易有优越、有这高慢心。
寅七、寻思增上(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寻思增上补特伽罗?
这是第七种。这个「寻思」就是分别心,分别心特别多。
卯二、释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于其寻思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寻思事有勐利寻思,有长时寻思。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于其寻思已修已习已多修习」,遇见什麽事情,他就心裡面多分别,去观察、散乱,曾经有这个薰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寻思」的事情,「有勐利」的寻思,「有长时」的寻思。
这个「寻思」也应该说是一种智慧,他知道怎麽样分析、怎麽样观察,这也是一种智慧。但是你成了习惯的时候,心裡面就乱,遇见什麽事情就会东想西想;但是这样成了习惯了的时候,若想要修学圣道就有障碍。
卯三、结
是名寻思增上补特伽罗。
下面是第八科「得平等」,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寅八、得平等(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得平等补特伽罗?
「云何得平等」的人呢?「补特伽罗」。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举先因缘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虽于贪瞋痴慢寻思、不修不习不多修习,而于彼法未见过患,未能厌坏,未善推求。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虽于贪瞋痴慢寻思、不修不习不多修习」,也的确有这种人,他没有这种「贪瞋痴慢寻思」的「修习多修习」,他没有这样做。「而于彼法未见过患」,虽然没有这样的经验,但是他对于「贪瞋痴慢寻思」这件事,不知道这是有过患的,就是、不认为有什麽不好;有贪心、有瞋心、有愚痴心、有高慢心、有种种的妄想分别,没什麽不对,不感觉到有过患。「未能厌坏」,所以也并不厌恶这件事。「未善推求」,所以也没能够修学佛法,用佛法来观察这「贪瞋痴慢寻思」的错误,来对治它,没有做这件事。
辰二、释得平等
由是因缘,于所爱所憎所愚所慢所寻思事,无勐利贪,无长时贪;然如彼事、贪得现行。如贪,瞋、痴、慢、寻思亦尔。
「由是因缘,于所爱、所憎、所愚、所慢、所寻思」的事情,「无勐利贪,无长时贪」,因为你过去生中没有这样的薰习,所以今生没有去修行,也没有那麽多的贪瞋痴慢寻思,没有麽多的事情。「然如彼事,贪得现行」,但是他因为不知道过患,没有修行过嘛!所以遇见可爱的事情呢,贪还现行。「如贪」是这样子「瞋、痴、慢、寻思亦尔」,也是这样子。
卯三、结
是名得平等补特伽罗。
就是不严重,但是也有这种烦恼。就是不重也不轻,就是在平平的这样子。
寅九、薄尘性(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薄尘性补特伽罗?
这是第九种,先问,怎麽叫做「薄应性补特伽罗?」这个「尘」就是染污,这个染污得很少,这「薄」者少也,少少的染污。
这是问,下边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于贪」又分两科,第一科「举先因缘」。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举于贪(分二科) 巳一、举先因缘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于贪烦恼不修不习不多修习;已能于彼多见过患,已能厌坏,已善推求。
「谓有补特伽罗,先馀生中,于贪烦恼不修不习不多修习」,他这个人没有这样子去贪。「已能于彼多见过患」,这个人可能是遇见佛法了,遇见善知识了,他知道这个贪是有「过患」的,对自己也不好,对他人也不好。「已能厌坏」,他能生厌离心,破坏自己的这个贪心;有贪现前的时候,想办法破坏这个贪心、叫它不要动。「已善推求」,他已经能遵照佛陀的开示修学五停心观、修学不淨观了,观察这个道理,叫这个贪心不要动,破坏这个贪心了。
巳二、释薄尘性
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爱事、会遇现前众多美妙上品境中、起微劣贪;于其中品下品境中、贪全不起。
「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爱事、会遇现前」,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薄尘性」。前面那一段是过去,过去世曾经栽培过,没有那麽多的烦恼。现在这个「今生」是现在,「于所爱」的事情「会遇现前」,所爱的境界现前的时候,与所爱的事情相遭遇了的时候。「众多美妙上品」的可爱的境界,「起微劣贪」,小小的有一点贪心。「于其中品下品境中,贪全不起」,贪心不生起。这就叫做「薄尘性补特伽罗」。
辰二、例瞋等
如贪,瞋、痴、慢、寻思、应知亦尔。
「如贪」是这样子,「瞋、痴、慢、寻思,应知亦尔」也是这样子。
卯三、结
是名薄尘性补特伽罗。
这个就是,以前曾经在佛法裡面修行过,所以他的烦恼很轻微。
寅十、行向(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行向补特伽罗?
这是第十科,是先「徵」。怎麽叫做「行向补特伽罗」?
卯二、释(分三科) 辰一、标
谓行四向补特伽罗。
这是第二科解释,先「标」。然后第二科是「徵」。
辰二、徵
何等为四?
怎麽叫做「四行向补特伽罗」呢?下边就是列出来。
辰三、列
一、预流果向,二、一来果向,三、不还果向,四、阿罗汉果向。
这是列出来。第一个是「预流果向」……看《披寻记》好了。
卯三、结
是名行向补特伽罗。
《披寻记》八九一页:
谓行四向补特伽罗等者:谓如有一纯熟相续,超过一切外异生地,入正性离生,若未证得初预流果,终无中夭,是名预流果向。又如有一或世间道,倍离欲界贪已,趣入正性离生,或预流果;为断欲界上中品惑,修对治行,是名一来果向。又如有一,或世间道,先离欲界贪已,趣入正性离生,或一来果;进断欲界馀烦恼故,修对治行,是名不还果向。又如有一,学已见迹;为断非想非非想地烦恼故,修对治行,是名阿罗汉果向。义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三卷十页)
「谓行四向补特伽罗等者:谓如有一纯熟相续,超过一切外异生地,入正性离生」,「谓如」有一个人,这个人「纯熟相续」,他的信进念定慧栽培得成熟了的人。这「相续」就是这个人,就是补特伽罗成熟了;他这个生命体有成熟的信进念定慧。当然这是要经过一个时期,应该说是长时期的栽培来的。「超过一切外异生地」,这个成熟的程度到了什麽程度呢?「超过一切」的「外异生地」。
这个「外异生地」,这个「外」这个字,就是我们通常说外道,其实这地方不必这麽说;就是「心行理外」,他这个心的活动不和真理相应,在真理的外边,这就是一般的生死凡夫。但是在佛法裡面,学习佛法的人也有内凡和外凡,也是在这个「外异生地」的范围内,你也没能与这个真理相应。「诸法无我」这是个真理,你这个心裡的活动和「诸法无我」还没相应,还在这个范围以外,还在有我的境界裡面活动,那麽就是「外」。这「异生」就是凡夫,各式各样的烦恼、各式各样的业力、各式各样的果报,这凡夫都是这样子。到圣人的境界,心离一切相与诸法空相应的时候,都是无差别的境界。
这是说这个人,他的内心裡边的信进念定慧的栽培,已经达到成熟的境界了,超过了一切的凡夫境界。「入正性离生」,他的心能契入到「诸法无我」,「诸法无我」也就是一切法皆空,契入到这个理性了,叫作「正性」。「离生」,远离了一切的烦恼那麽这个就是圣人了。
「若未证得」须陀洹果,当然这个有可能是得了须陀洹果,但是有可能还没得。这是说一切有部,就是《俱舍论》这样的划分,这个初果圣人划分这个范围;譬如说你静坐修止观的时候,一刹那你与诸法无我的理性相应了,你这就叫做「入正性离生」,但是还不是初果,不是须陀洹果;你这个时候是「向须陀洹果」,就是「预流果的向」,对向于预流果去了,还不是预流果,你向预流果去了。但这个人是圣人了,这不是凡夫了。这是一个。
「若未证得初预流果,终无中夭」,说这个人已经一刹那间与圣道相应了,还不是初果,但是他向初果去了;可是没有得初果之前不会死掉的,一定要到初果,以后或者死、或者没死,中间不会死的,是这样。「是名预流果向」,这「预流果向」是这样意思。这「预流果向」也是圣人、「预流果」当然也是圣人,所以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这八个人;四个向和四果都是圣人,都是僧宝,这是圣人。
现在说这个「预流果向」是这麽一个境界。但这个地方,在这个《成实论》他不这麽说,他把这个「预流果向」范围扩大了,那就是煖、顶、忍、世第一;那就是「预流果向」,这时候还没有入圣道,但是他也是向初果去了,但这个时候他不是圣人。现在这裡,是按照说一切有部的意思来讲的。
「又如有一或世间道,倍离欲界贪已,趣入正性离生」,这下面再解释这个「一来果向」。「又如有一」,又有一个人,又这麽一个人。「或世间道」,或者他不是佛教徒、他是个外道,他也能够放下世间的尘劳去修行去,他不是用佛法来修行的,他是其他的方法修行的。「倍离欲界欲贪」,这「倍」就是「多」的意思,就是远离了欲界的欲,欲界的欲心,很多他都远离了。「已趣入正性离生」,这个时候他忽然间相信佛法了,来到佛教裡边来修学四念处,也是「入正性离生」。
这个地方和前面不一样;譬如说这个人是佛教徒,他来到佛法裡面来,他修学四念处,这时候还没离欲,没离欲修行得了初果。说这个人是个外道,他已经离欲了,就假使没有完全离欲,可也离了很多的欲;这《俱舍论》上是说,把欲界的欲分成九品,分成九品他可能已经破除去五品、破除去六品,这个人看上去就是很高尚的一个人了,那麽他来到佛法裡面来,他来修学四念处的时候,他是「趣入正性离生」,也是见到诸法无我的真理了,那麽这个人那就和刚才说的就不同了,因为他在没修行之前已经离了很多欲,现在也是得「入正性离生」,这有点差别的。
「或预流果,为断欲界上中品惑」,或者是这个「预流果」,就是佛教徒他现在修四念处得到须陀洹果了。得到须陀洹果,他欲界的欲还没有断,他为了断这欲界的欲,这地方说是「上中品惑」;欲界分三品,一共是九品惑;上品分三品、中品分三品、下品分三品,三三是九品。他为了断除去欲界的上三品、中三品惑,那麽「修对治行」,继续地修四念处来对治这个欲的话,「是名一来果向」。这「一来果」就是二果;他已经得初果了嘛!他现在继续修学四念处的时候,就是「向二果」那儿去了。那麽前面那个人也是向二果去了,他也是向二果去。他原来就是断了很多的欲,他不是佛教徒,他也没能够明白无我的道理,我们佛教的态度来看,他还是生死凡夫。但是修四念处、修无我观的时候,也「入正性离生」了,这个时候他就是向二果去了,他也是得了初果向二果去了,这麽意思。所以这就叫做「一来果向」。
「又如有一或世间道,先离欲界贪己,趣入正性离生」。「又如有一」个人,或者他不是佛教徒,他原来是个外道,用外道的方法就是「世间道」。「先离欲界贪已」,把「欲界」的九品的贪爱的烦恼完全没有了,那这个人就是得到色界定了,这个外道得了色界定。这个时候他说是佛法好!变成佛教徒,「趣入正性离生」,他这个时候修四念处、修无我观,与诸法无我的道理诸法寂灭相相应了,那这个时候这个人他就是「三果向」了,向三果去了。本来这个事情按佛教徒的意思;你若是原来得了二果,然后把欲界的九品烦恼完全断掉了,就是「三果」。但是现在这个外道,他在以前已经把欲界的烦恼完全断了、得了禅定了,得到色界禅了。现在来到佛教裡面修四念处、修无我观、得圣道,那不说他是「三果」;说他是「三果向」、向三果,这地方有这麽点差别。「先离欲界贪已,趣入正性离生」,这就是、也是向三果。「或一来果,进断欲界馀烦恼故,修对治行,是名不还果向」,这是两种解释「不还果向」。
「又如有一,学已见迹,为断非想非非地烦恼故,修对治行,是名阿罗汉果向」,又是有一个人「学已见迹」,他学习四念处已经见到诸法无我的圣道,巳经是圣人了。但是他现在还没圆满,继续地要断烦恼,要断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的烦恼,这样子「修对治行」,修这个四念处的对治行。「是名阿罗汉果向」,就是向阿罗汉去了,就是这样子。这就是佛教徒也是这样子;由外道来到佛教裡面得圣道,也是这样子。「义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三卷十页)。
这是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这是四向。
寅十一、住果(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住果补特伽罗?
这是第十一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住果补特伽罗」?就是安住在这个果位这裡不动了。这是问,下边就解释,先是「标」。
卯二、释(分三科) 辰一、标
谓住四果补特伽罗。
这是「标」,下边列出来。
辰二、徵
何等为四?
辰三、列
一、预流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阿罗汉果。
卯三、结
是名住果补特伽罗。
《披寻记》八九二页:
谓住四果补特伽罗等者:永断一切见所断惑,最初证得逆流行果,名预流果。进断欲界上中品惑,极唯更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名一来果。尽断欲界一切烦恼,永不还来欲界受生,名不还果。永断三界见修所断一切烦恼,尽苦边际不受后有,是名阿罗汉果。
「谓住四果补特伽罗等者:永断一切见所断惑,最初证得逆流行果,名预流果」。说这个人他来到佛法裡边来,修这个四念处。「永断」,不是暂时的断,永久的断灭了。「一切」的「见所断惑」,「见所断惑」就是见道所断的烦恼,就是身见、戒禁取、疑,断这三种烦恼。这「五下分结」我们前面讲过,这三种烦恼;这个「身见」,身见就是我见、我所见。第二个就是「戒取见」,戒禁取就是外道的修行的方法,由外道的修行方法去修行去,认为那个可以得涅槃,这个就是邪知见的境界。第三个就是「疑惑」,对于佛法有疑惑。这个「身见」就是有我的执着,但是佛法主张是无我的,所以这个「身见」和佛法的无我是相冲突的,相冲突所以他就不容易发心修学佛法,这有我论者对于修学佛法有障碍。说这个人肯修行但是又跑到外道裡面去了,第二个烦恼是跑到外道裡边去。说是没有跑到外道裡边去、来到佛法裡面来,对于佛法有疑惑;这样情形都不能修学佛法,说这三种烦恼;初果圣人把这三种烦恼都断掉了,就是「永断一切见所断惑」,断掉了。
「最初证得逆流行果」,就是所有的圣道,初果是「最初」得到所得的圣道。前面二果、三果、四果,不一定是一开始就得二果、一开始得三果、得四果这个很少,但是初果若一得一定是初得,在一切圣道他最先得的是初果,所以是「最初证得」这个初果。初果是「逆流行果」,这个「流」就是生死;有生有死、有种种苦恼的境界叫做「流」,现在得了初果以后叫「逆流」,与它相违背、相违反,不顺生死流了。这修学这样的圣行的果报,得到圣人这种果利,「名预流果」,就是把这个身见、戒取、疑都断掉了,那麽这个时候就叫做「预流果」。
这个「预流果」在《俱舍论》上说,观这个苦集灭道四谛一共是十六刹那,到第十五刹那的时候就是「预流果」了,第一刹那、第二刹那、乃至到第十四刹那都不是预流果,都是向预流果,到第十五刹那的时候就是「预流果」了。若十六刹那的时候,就是向二果去了,那就是「二果向」了。
这是「永断一切见所断惑,最初证得逆流行果」,这个「名预流果」。
「进断欲界上中品惑,极唯更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名一来果」,得了初果以后,他又能够向前进步、向前进,断除去欲界的上品惑和中品惑。那麽上三品惑和中品的三种惑,就是断除这两品,这两品就是六品。断除这六品惑的时候,「极唯更受」,还剩三品烦恼;还剩三品烦恼会怎样呢?最多就是他再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就是在天一个生命、再到人间一个生命,就是这两翻,就是这两回;这是天有一翻生死,人间一翻生死,这个时候的境界就叫做「一来果」,就是一往天上、一来人间,那麽这个烦恼就没有了,剩下的三品烦恼就没有了,「名一来果」。
「尽断欲界一切烦恼,永不还来欲界受生,名不还果」,他把欲界一切的九品烦恼完全断掉了以后,他不再回来欲界了。有欲界的烦恼的时候,你就是到了色界天你还得回来,这个烦恼把你拉回来;你若把欲界的烦恼断掉了呢,你就不需要回来;除非你乘神通来欲界可以,不然欲界不会拉你回来的,所以叫「永不还来欲界受生」,「名不还果」。
「永断三界见修所断一切烦恼,尽苦边际不受后有,是名阿罗汉果」,得了三果以后,他还要继续的修行四念处的时候,就把欲界、色界、无色界「见所断惑」、「修所断惑」,「一切」的「烦恼」完全断尽了,就到苦的最后「边际」了,过了这个边际就没有苦了,这时候「不受后有」,这个生命结束了以后不会再有生死果报了,「是名叫阿罗汉果」。
这是「住果」有这麽四种不同。
寅十二、随信行(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随信行补特伽罗?
这是第十二科,先是「徵」。怎麽叫做「随信行补特伽罗」呢?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标相
谓有补特伽罗,从他求请教授教诫;由此力故,修证果行。
这下边解释,先「标相」。
「谓有」这样的人,「从他求请教授教诫」,从另外一个人,去请求教授他佛法、教诫他戒律。教授是法、教诫是律,法与律;那麽根据这个来修学圣道可以成就。「由此力故,修证果行」,由于那个善知识的「教授教诫」的力量,他才能修学证得圣果的四念处的那个圣行,圣人的戒定慧的功德才成就的。这就叫做随信行。
这是第一科「标相」,下边「遮简」。
辰二、遮简
非如所闻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观察法,自有功能、自有势力、随法修行;唯由随他补特伽罗、信而修行。
这加以简别。「非如所闻」,这个修行人,他不能如他「所闻」的佛法,「所领受」的佛法,「所究竟」通达的佛法。这个「所闻」当然就是有所明白、有所了解,这个「受」是忍可其义,这个道理在内心裡面能够接受;我明白是明白,心裡边还不接受,那不叫做「受」,只可以说是「闻」。现在这个「受」就是你心裡面对于这样道理,认为是对,这件事应该是这样,这地方的确是有点差别。「究竟」就是对于所闻、所接受的佛法,没有错的了解,无颠倒的解了叫做「究竟」。
「所思所量所观察法」,这个「思」;前面还算是「闻」,现在「思」就是内心裡面专精思惟。思惟,暂时的思惟叫做「思」,这个「所量」,思惟了以后还继续地观察思惟叫做「量」。「所观察」就是量以后又继续不断的思惟观察,这就是有这麽多的不同。
说这个修行人他对于「所闻、所思、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观察」的佛法,「自有功能,自有势力,随法修行」。前面那个「非」字贯下来;不是他自己有功能,不是他自己有力量能随顺这个「所思所量所观察法」去修行的,他自己没这个力量。
「唯由随他补特伽罗,信而修行」,他唯独是由于随顺那个善知识的教诫,他能引起信心,靠这个信力去修行的,这个人。这个人的力量对他的影响力很大,这个人是这样子。
卯三、结
是名随信行补特伽罗。
寅十三、随法行(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随法行补特伽罗?
这是第十三科,第一科「徵」。
卯二、释
谓有补特伽罗,如其所闻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观察法,自有功能,自有势力,随法修行;不从他求教授教诫,修证果行。
「谓有补特伽罗,如其所闻、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观察法,自有功能,自有势力」,他自己有这个能力。这个「功能」和「势力」,头几天我们解释过。「随法修行,不从他求教授教诫」,他自己阅读经论,他学习这样佛法他就可以修习得圣道,不必去向人去求请教授教诫,「修证果行」,不需要这样。
卯三、结
是名随法行补特伽罗。
这两个人不同、不一样。那个人要靠人家去讲解,他引起信心才能修行,自己阅读信心不够。
寅十四、信胜解(分二科) 卯一、徵
云何信胜解补特伽罗?
这是第十四科,先是「徵」。怎麽叫作「信胜解补特伽罗」呢?下边解释。
卯二、释
谓即随信行补特伽罗,因他教授教诫,于沙门果得触证时,名信胜解补特伽罗。
这个地方还有点分别,前边这个「随信行」、「随法行」就是已经见道了,已经见道,就是已经入正性离生了,但是还不是初果。
这底下这「信胜解补特伽罗」,「谓即随信行补特伽罗,因他教授教诫,于沙门果得触证时」,就是到了十五刹那这以后了,他「触证」诸法无我寂灭相的道理了。「名信胜解补特伽罗」,因为有信心而得胜解,这样的这个胜解就是无漏的智慧了。
寅十五、见至(分二科) 卯一、徵
云何见至补特伽罗?
这是第十五科,先是「徵」。
卯二、释
谓即随法行补特伽罗,于沙门果得触证时,说名见至补特伽罗。
怎麽叫做「见至补特伽罗」呢?「谓即随法行」,就是前面那个「随法行」,随顺法去修学圣道这个人。「于沙门果得触证时」,对于这个初果须陀洹果,这个诸法无我的寂灭性,他有这样的无我、无分别的智慧,和这个诸法无我性相接触了,这就叫做「见至补特伽罗」。这个「至」呢,前边是须陀洹果向,由向到果,所以叫做「至」,这个「至」是这个意思。
寅十六、身证(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身证补特伽罗?
这是第十六科,分三科,也是「徵」、「释」、「结」。
卯二、释
谓有补特伽罗,于八解脱顺逆入出、身作证、多安住,而未能得诸漏永尽。
「谓有补特伽罗,于八解脱顺逆入出」,前边是初果向和初果;这个「身证补特伽罗」实在就是三果了。「有补特伽罗于八解脱」,在前边那个三摩呬多地,这个八解脱讲过。「顺逆入出」,譬如说由初解脱入第二解脱、第二解脱入第三解脱,乃至最后入灭受想定解脱,这是「顺」着入;还可以「逆」,由灭受想定这个第八解脱入第七解脱、第七解脱入第六解脱、第五、第四、第三、第二、第一,可以「逆」的次第来入,入出都可以「顺、逆」。「身作证」,这个「身」就是指心说,他这个心「证」入到诸法寂灭相,「多安住」在这个境界裡面。「而未能得诸漏永尽」,虽然这个境界很高了,但是还没能够「诸漏永尽」,还有一点微细的烦恼,就是五上分结还没能完全断掉。
卯三、结
是名身证补特伽罗。
是名叫做「身证补特伽罗」。
《披寻记》八九三页:
于八解脱顺逆入出等者:〈三摩呬多地〉说:有八解脱,谓有色观诸色解脱等。又说:无间入诸等至,谓先顺次入、乃至有顶,后逆次入、至初静虑,由是当知顺逆及入出相。身者,意身故。作证者,由智断得作证故。如《显扬论》说(《显扬论》四卷三页)。多安住者,谓于彼定其心昼夜能正随顺趣向临入,随所欲乐能正安住故。
「于八解脱顺逆入出等者,〈三摩呬多地〉说:有八解脱,谓有色观诸色解脱等。又说:无间入诸等至,谓先顺次入」,这「无间」,第一个解脱和第二个解脱中间没有他的间隔,就直接的就契入了,叫做「无间」。「又说无间入诸等至,谓先顺次入、乃至有顶,后逆次入、至初静虑,由是当知顺逆及入出相」。这个「身者」是「意身故」,就是这个第六意识、「意身」。「作证者,由智断得作证故」,由于他成就了无我的智慧,断除去有我的烦恼了,他就成就了这个「八解脱」。「如《显扬论》说(显扬论四卷三页)。「多安住者,谓于彼定其心昼夜、能正随顺趣向临入」,趣向解脱,然后入于解脱。「随所欲乐,能正安住故」,所以叫做「多安住」。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