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1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1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处之二

  巳三、缘性缘起所缘(分三科) 午一、徵

  云何缘性缘起所缘?

  这个「淨行所缘」一共分五科。现在是第三科「缘性缘起所缘」,分三科,第一科「徵」。怎麽叫作「缘性缘起所缘」呢?这「缘性缘起」是所缘,你的智慧就是能缘。这个「缘」就是观察的意思,你怎麽观察这个「缘性缘起」。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明所缘

  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

  这是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明所缘」。

  「谓于三世唯行」,「三世」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过去是无量无边,未来也是无量无边,现在也可以说是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长时期无量劫中,这个「缘性缘起」的境界是非常的广大。但是从佛法的智慧的观察,「唯行」,祇是你内心的分别,这个「行」就是内心的分别,祇是你内心的分别而已。「唯法」这个「法」是什麽呢?就是「名句」,名句所宣传的这些事情,就是文句,就是语言文字就是这个,就是这些分别;祇此而已。「唯事」,这个「事」就是你内心和语言的这些虚妄分别,就造出来很多的事,就发生了很多的事,或者人间的事、天上的事、三恶道的事,就是六道轮迴的事,就是世间的事、或者出世间的事。

  「唯因」,这个「事」究竟是什麽呢?「唯因、唯果」而已,这就是一个因;就是你这样虚妄分别,语言的宣传、语言的发表,你这样的动作它是有后果的。它现在能有这种事,是后果的一个「因」,它能招感后果。「唯果」,将来就出现一个结果。你现在内心和语言的分别,这就是个「果」;这个果又去造作种种事,就是「因」,将来又得果。就是由因而得果、由果而起因;就是因而果、果而因,就是这样子;只此而已,过去也是这样子,未来也是这样子,现在也是这样子,这就叫做「缘性缘起」。

  「堕正道理」,你能这样去观察思惟,是契合佛说的道理的,契合的。什麽道理呢?是「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这四种道理。

  《披寻记》九一三页:

  谓于三世唯行唯法等者:谓缘生法本无而有,有已散灭,是名唯行。唯法所显,唯法能润,唯法所润,是名唯法。五有取蕴,唯业异熟,是名唯事。因有二种:谓牵引因及生起因,是名唯因。果亦有二:谓自体果及受用境界果,是名唯果。于去来今唯此诸相可得,无有作者及以受者,由是思惟,堕四道理。此复云何?谓若有因,苦便随逐,招集一切纯大苦蕴,是即观待道理。于缘起观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愚痴,是即作用道理。此缘起义有至教量,有内现证,有比度法,是即证成道理。又缘起法安住法性,法住法界,是即法尔道理。

  「谓于三世唯行唯法等者:谓缘生法本无而有,有已散灭,是名唯行」,他这麽解释。这个「唯行」这句话怎麽解释呢?这《披寻记》的作者这麽解释:就是因缘所生法原来是没有的,现在有因缘了就有了,这是生。「有已散灭」,出现了以后它不能常住的,它又散坏了又没有了,就是有生有灭的这些事情,这叫做「唯行」。这个「行」就当个「生灭」讲。

  「唯法所显」,这下面第二句是「唯法」,「唯法」什麽意思呢?这个「唯行」的这件事,这个生灭无常的这一切变化、祇是「法」,祇是显示了「法」的事情。什麽叫做「法」呢?「唯法能润,唯法所润」,这个「润」是滋润,实在就是「长养」的意思。你这个水放上去,给它一点水它就能长养它,这个水有这个力量能长养。这个「法」也是这样子,这个能长养的就是「因」,所长养的就是「果」了,所以「法」有这种作用。「唯法能润,唯法所润」,这个果它能创造出来因,而因又能得到果。这「因」就是「能润」,「果」就是「所润」,就是这麽意思。「是名唯法」就是这个意思。

  「五有取蕴,唯业异熟,是名唯事」,这第三句,《披寻记》的作者这麽解释。「五有取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是五个有取蕴;色也是蕴、受想行识都是蕴,但是都是有烦恼的。这「有取蕴」,「唯业异熟」,就是你的内心身口意的业所得到的异熟的果报,这「有取蕴」,这五蕴就是你的身口意三业所得的果报。「是名唯事」,这个事就当果报讲,这样讲。

  「因有二种」,这「唯因」这句话怎麽讲呢?这「因」有二种不同,「谓牵引因及生起因」,这「牵引因」在十二缘起裡面说,就是无明、行。本来没有,但是它能引出来,能引出一个事情来,它有这个力量、「牵引因」。「及生起因」,这个「生起因」就是爱、取、有。这个「牵引因」这无明、行能引出来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种种子;这「生起因」就经过爱、取、有的熏习就生出来生、老死的果报了,就是经过这麽二个层次,所以「牵引因及生起因」这麽两种因,是名「唯因」。

  「果亦有二:谓自体果及受用境界果」,「自体果」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的色受想行识,是你的「自体果」。「及受用境界果」,「受用境界果」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或者是受用苦,或者受用乐,或者不苦不乐,这就是你的「受用境界果」,「是名唯果」就是这样子。

  「于去来今,唯此诸相可得」,过去也是这样子,未来也是这样子,现在也是这样子。过去、现在、未来「唯此诸相可得」,就是「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就是只此而已,就是这样。「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在这裡边,「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裡面,没有一个常恒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作者,也没有一个有实体性的一个受者。你在造业的时候就是你的身口意,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没有一个「作者」。你受用果报的时候,也还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也还是你的色受想行识,另外没有一个「受者」可得的,就是没有我可得了。

  「由是思惟,堕四道理」,你若是这样思惟,这个缘性缘起的境界都是因缘和合,无常的、无我的,你就这样思惟。这样思惟就是「堕四道理」,就契合了这四种道理。

  「此复云何」?这四个道理又怎麽样意思呢?又怎麽解释呢?「谓若有因,苦便随逐」,在三界之内,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他的身口意一动就有「因」了,就有一种功能。「苦便随逐」,这个功能就会得到苦恼的果报;说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是它已经「随逐」你了,就在你的后面随逐你,「苦便随逐」。「招集一切纯大苦蕴」,你这个因有能力招集来很多很多的纯是「大苦蕴」,都是苦,或者三恶道的苦,人天的苦,都是苦;乃至到你得了四禅八定也是苦,「纯大苦蕴」。「是即观待道理」,这叫做「观待道理」。这个果本身不能决定的,它要去看因怎麽样情形,要看因怎麽样然后才能有果,所以叫做「观待」。

  「于缘起观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愚痴,是即作用道理」。「作用道理」怎麽讲呢?就是佛教徒他学习佛法,他感觉到太苦了、要从苦解脱出来,怎麽办呢?就是要观察缘起的道理,观察缘起就知道是无常、无我的,是毕竟空的了。「于缘起观善修善习」,你能善巧地去「修」,就是作如是观,那就是戒定慧,还有前方便,这样修。「习」就是继续不断地修,你不能就坐一小时就完了,这不行的;你要长时期地数数地修习,所以叫「善多修习」,你要长时期这麽修习。「善修」就是开始修,「习」是继续地修,「多修习」就是长时期不断地修习,要精进不懈怠的修习。「能断愚痴」,你就能够断灭了内心的煳涂,不明白道理、不明白无我的道理,不明诸法是缘起的道理;过去也是这样子,未来也是这样子,现在也是这样子。「是即作用道理」,这就叫做「作用」,能发生这个作用。就是这个「缘起」这件事可以改变的,你若能这样做,就能改变这个缘起;你若不这样做,你继续地随顺人情,继续地这样子,你这样子,我也这样子,那好!那就是永久也不能解脱大苦,不能解脱这个苦的。

  这个经论裡面,也不是说世间上没有乐,也说有乐的,也有令你满意的地方的。但是那个乐很少,而引起很多的苦,苦恼是特别多,是这麽回事。这样子就不适合了,如果解脱了苦以后,得了圣道以后,这就完全是清淨自在安乐的,没有苦了。所以这件事是有意义的,是可以这样子的,是合算的,没有吃亏。

  「此缘起义有至教量,有内现证,有比度法,是即证成道理」。说你这样讲,有事实吗?有事实谁这样做成功了呢?你放心,告诉你「有至教量」,佛陀这样修行已经成功了,他把他修行的经验自己圆满的法语告诉你,是真实不虚,这个缘起的道理是真实不虚,告诉你了。「有内现证」,佛陀出现世间以后,这些很多的人随佛出家的大阿罗汉、大菩萨、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他们已经依据佛自己圆满的圣教,这麽修行已经「现证」如是道理,所以你放心好了。「有比度法」,说是他们证得,我没有证得,但你现在按照佛说的道理,你去比量去观察,真实不虚。「是即证成道理」,这就是「证成道理」,证明这个道理是成立了,你推不倒的。

  「又缘起法安住法性,法住法界,是即法尔道理」。又这个「缘起法」,久远以来就是这样子,这个缘起法就是这样子的。「安住法性」,就是很任运地它就是那样子,这个缘起法这个「性」,就是本来就是这样子,不管你这个人做了恶事到了地狱去了,也是缘起;你做了善法跑到天上去了,也是缘起;你现在能够发出离心得圣道,还是缘起。这个缘起道理在一切法上看,很自然的很顺理成章的,就是叫「安住法性」。

  「法住」,这个「法住」很有意思。但是这样的法性,凡夫的肉眼不明白,看不出来这个道理,不明白。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他能够用不颠倒的文句,没有错误的文句,把这缘起的道理表达出来表示出来,这叫做「法住」。这个「法住」的意思,就是佛的法语宣扬缘起的道理之后,这样的法语留传在世间的时候,这时候就是世间有佛法,这是智慧的境界,这大智慧的境界,就是正法住世了,就是这样意思。

  「法界」,这个「法界」就是依这个缘起为因,这个「法住」是依法性为因而建立的。实在来说也可以这麽讲,就是这个「法住」这个正法,是一切圣人以此为因而得圣道的,这个「界」是因也,也可以这麽讲。「是即法尔道理」,这个事情很现成的,叫「法尔道理」。

  这个「堕正道理,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

  唯有诸法能引诸法;无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缘性缘起所缘。

  就是祇有一切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这麽多的法。「能引诸法」这麽多的十八界在动,它在一动的时候,它就能引出来,又引出来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又引出来诸法,就是这样子的。「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在这麽多的缘起法裡面,没有那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是作者、是受者,没有我可得的,我不可得。「是名缘性缘起所缘」,这就是这麽回事,就是这样子。

  这前面是「明所缘」,就所观察的「缘性缘起所缘」。下面是「显方便」。

  未二、显方便

  于此所缘作意思惟,痴行增上补特伽罗所有痴行皆得微薄,于诸痴行心得清淨。

  「于此所缘作意思惟」,说这位佛教徒,觉悟了的这个佛教徒,「于此」缘性缘起的「所缘」去观察,你能去「作意思惟」,能提起来精神观察这个缘起的道理。「痴行增上补特伽罗所有痴行皆得微薄」,你这个愚痴不明白道理的这个人,「痴行」增上的,这麽多的烦恼裡面,这个愚痴的烦恼最厉害最重这个人,所有的「痴行皆得微薄」,所有的愚痴,你不断地这样观察,你这个愚痴的心理,愚痴的烦恼「皆得微薄」,就是逐渐地微小,逐渐地由厚而薄,由多而少以至于无,你就得圣道了。

  「于诸痴行心得清淨」,你原来有很多的愚痴,愚痴的心行现在都得到清淨了,没有愚痴染污你的心了,你心就清淨了。那麽这是得到了无我、我所的无分别智了。

  午三、结

  是名缘性缘起所缘。

  这个意思。

  《披寻记》九一三页:

  唯有诸法能引诸法等者:为显缘起非无因生,是故说言唯有诸法能引诸法。为显缘起非自作非他作,是故说言无有作者及以受者。

  「唯有诸法能引诸法等者:为显缘起非无因生」,「缘起」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缘生,不是无因而有的,「是故说言唯有诸法能引诸法」。「为显缘起非自作非他作,是故说言无有作者及以受者」,「非自作」就是、不是有我,有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能创造一切,不是,「非自作」。「非他作」也不是上帝造的,上帝造一切法叫你受苦、叫你受乐、你要感谢上帝!没有这回事情,「非他作」,「是故说言无有作者及以受者」。

  这个说完了,这个「缘性缘起所缘」第三科解释完了。下面是第四科「界差别所缘」分五科,第一科「徵」。

  巳四、界差别所缘(分五科) 午一、徵

  云何界差别所缘?

  怎麽叫作「界差别所缘」呢?这个所缘的「界差别」是怎麽回事情呢?

  午二、标

  谓六界差别。

  这下面第二科「标」、标出来。就是有六种界的不同,这是标。下面列出来。

  午三、列

  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

  就这六种因组合起来就是众生。欲界、色界天都是这样;无色界天没有地、水、火、风,他祇是有空界、也有识界,就是这样子。

  下面第四科解释,解释这六界,分二科,第一科辨种类,辨六界的种类,分六科。第一科先解释「地界」的种类,分四科,第一科「徵」。

  午四、释(分二科) 未一、辨类别(分六科) 申一、地界(分四科) 酉一、徵

  云何地界?

  怎麽叫做「地界」呢?这个「地界」是什麽意思呢?

  酉二、标

  地界有二。

  这是标出来,它有二种差别。第三科是列出来。

  酉三、列

  一内,二外。

  这个「地」有二种,有内地界、有外地界。下面第四科解释。

  酉四、释(分二科) 戌一、出体(分二科) 亥一、内地界

  内地界者:谓此身中内别坚性,坚硬所摄、地地所摄,亲附执受。

  这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出体,出这地界的体性,分二科,第一科「内地界」。

  「内地界者」,这个「内」就是你的生命体,你生命体裡边有「内地界」,有地界。是什麽呢?「谓此身中内别坚性」,这个身体裡面有一个特别的东西,特别的东西又是坚固的东西,它不同于水火风。这个「坚性」是什麽呢?「坚硬所摄」就是属于坚硬的东西。「地地所摄」就是这个「地」,这个「地」就是坚固的意思,坚固裡边有「地」;说两个地就是有粗、有细的不同,有粗的地、有微细的地这样子,「所摄」。

  「亲附执受」,这个「执受」就是阿赖耶识有一种摄受力量和它在一起。这个坚性的地界就有感觉,叫做「执受」,有感觉了;如果阿赖耶识不执受它,它就没有感觉;但是它是亲附于执受的地界上面,附在执受的地界上面。譬如说你的头髮你没有感觉,你剪那个头髮你不感觉痛;譬如说指甲你剪它你不会感觉痛;但是其他的你剪,这个不可以;那就是有执受、有不执受的,但是不执受的它不是离开了执受的地界,它有附在那上面的,所以这裡面叫做「地地所摄,亲附执受」。或者这个「地地」就是有「亲附」的地、有「执受」的地,就是「地地所摄」,或者这麽解释也可以。

  这是「内地界」,内地界的体性就是这麽说了。下面是第二科是「外地界」。

  亥二、外地界

  外地界者:谓外坚性,坚硬所摄,地地所摄,非亲附非执受。

  「谓外坚性」就是身外,在你生命体之外的,这山河大地,这个「坚硬所摄」的,「地地所摄」,也有粗的、也有细的,「所摄」的。「非亲附非执受」,外面山河大地阿赖耶识不执受,那当然也不说亲附了,都是无情物了。

  戌二、举事(分二科) 亥一、内地界(分二科) 天一、徵

  又内地界其事云何?

  这是第二科「举事」。前面第一科是「出体」,出这地界的体性。现在第二科举出事情来,举出那件事,分二科,第一科先说「内地界」,先「徵」。

  「又内地界其事云何」?说你内身裡面有地界,那件事是怎麽个情形呢?

  这是徵。现在第二科是「列」。

  天二、列

  谓髮、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肝、胆、心、肺、脾、肾、肚、胃、大肠、小肠、生藏、熟藏、及粪秽等,名内地界。

  「谓髮」你的头髮,「毛」你的汗毛,「髮、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肝、胆、心、肺、脾、肾、肚、胃、大肠、小肠、生藏、熟藏、及粪秽等,名内地界」,这是「内地界」,这裡边也有坚固的东西,有这种性质的东西。

  亥二、外地界(分二科) 天一、徵

  又外地界其事云何?

  这第二科,先「徵」。下面第二科「列」。

  天二、列

  谓瓦、木、块、砾、树、石、山、岩、如是等类,名外地界。

  「谓瓦、木、块、砾」,这个「砾」比沙子大一点比石头小一点,就是碎石头这一类的东西。还有树、有石、有山、有岩。「如是等类,名外地界」,这叫做「外地界」。

  申二、水界(分四科) 酉一、徵

  云何水界?

  这个「地界」说完了,现在说这个「水界」。怎麽叫作「水界」呢?

  酉二、标

  水界有二。

  水界有二种。

  酉三、列

  一内,二外。

  有内水界、有外水界。

  酉四、释(分二科) 戌一、内水界(分二科) 亥一、出体

  内水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亲附执受。

  「内水界」是什麽呢?「谓此身中」内别的「湿性」,属于湿的这个体性的东西。「湿润所摄」,什麽叫「湿性」呢?就是「湿润」能滋润的那一类的东西。「水水所摄」,或者说也是有亲附的水、有执受的水,这叫「水水所摄」可以这麽讲。

  亥二、举事(分二科) 天一、徵

  其事云何?

  前面是出体。这底下就指出来什麽是「水」。

  天二、列

  谓泪、汗、洟、唾、肪、膏、脂、髓、热、痰、脓、血、脑、膜、尿等,名内水界。

  谓「泪」,你眼睛出的泪,还有汗,有洟、洟就是鼻涕,「唾」就是口裡吐痰,还有「肪、膏、脂、髓、热、痰、脓、血、脑、膜、尿等,名内水界」,这是这些东西。

  戌二、外水界(分二科) 亥一、出体

  外水界者:谓外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非亲附、非执受。

  「外水界」是什麽呢?「谓外湿性、湿润所摄、水水所摄」,也是各式各样的水,「水、水」也是不同。「非亲附、非执受」,外水也不是亲附,也不执受。

  亥二、举事(分二科) 天一、徵

  其事云何?

  其事云何呢?

  天二、列

  谓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类,名外水界。

  「谓井」,井裡的水,有「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类,名外水界」。

  这个「水界」讲完了。

  申三、火界(分四科) 酉一、徵

  云何火界?

  怎麽叫做「火界」呢?这是第三科。这个「火界」分四科,第一科「徵」,第二科「标」,第三科「列」,第四科「释」。什麽叫做「火界」呢?

  酉二、标

  火界、有二。

  火界有二种。

  酉三、列

  一内,二外。

  一是内,二是外。

  酉四、释(分二科) 戌一、内火界(分二科) 亥一、出体

  内火界者:谓此身中内别温性,温热所摄,岍岍所摄,亲附执受。

  「内火界」是什麽呢?「谓此身中内别的温性」,属于温热的体性的东西。「温热所摄」,这个「温性」是什麽呢?什麽叫「温性」呢?就你身体裡面有温热的东西,这一类的都就是「火」。「温热所摄」。「岍岍所摄」,「岍」也是热,「温」也是热,热也就是煖。这个「岍岍所摄」也是有「亲附」的煖,有「执受」的煖,这是不同的。

  亥二、举事(分三科) 天一、徵

  其事云何?

  前面是出体,这底下说事。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辨相

  谓于身中所有温岍、能令身热、等热遍热。

  「谓于身中所有的温煖」就是火大。「能令身热」,这个火大能令你身体裡面有温热的这种事情。「等热」,这个「等热」是什麽意思呢?「等」者阶级也;有中等的、有上等的,譬如说这个热,这个温度才八十度,到九十度、九十八度,是合乎标准。它到一百度了,一百零五度了,那麽这个也有这种差别,这就是「等热」。「遍热」,「遍」是你全部的身体都有热,都有火的火大。

  地二、明业

  由是因缘,所食、所饮、所噉、所尝,易正消变。彼增盛故,堕蒸热数。

  这底下第二科「明业」用。前面是辨这个火大的相貌,现在说火大有什麽作用?

  你身体裡面有火,这个火有什麽意思呢?就是你所食的、所饮的、所噉的、所尝的这些东西「易正消变」,容易正确的把它消化了,这就是你身体裡面火的作用。我们说胃能消化;现在说是火能消化,你若有这火大都消化了。「彼增盛故」,彼火大力量大,有这种消化的力量。「堕蒸热数」,这是属于「蒸」,蒸就是隔着水;下面有火,隔着水能蒸这个东西,那叫做「蒸」,实在也就是热。属于「蒸热」的这个范围内的。

  天三、结

  如是等类名内火界。

  戌二、外火界(分二科) 亥一、出体

  外火界者:谓外温性、温热所摄、岍岍所摄,非亲附、非执受。

  「外火界者」,这是第二科。「谓外的温性」,什麽叫做「温性」呢?「温热所摄,岍岍所摄」,外面的火性也是各式各样的煖所摄。「非亲附,非执受」,那个是阿赖耶识不执受它,所以不能说「亲附执受」了。

  亥二、举事(分三科) 天一、徵

  其事云何?

  这下面举出事。前面「出体」。

  天二、释(分二科) 地一、辨相

  谓于人间依鑽燧等、牛粪末等,以求其火。

  这个「鑽燧」鑽木取火,这个「燧」有阳燧、有木燧的不同,以这个燧取其火。「牛粪末等」,牛粪弄成末。「以求其火」,这和那个燧连在一起,燧一起火就把这个粪末就烧了。

  地二、明业

  火既生已;能烧牛粪、或草、或薪、或榛、或野、或山、或渚、或村、村分、或城、城分、或国、国分。

  「火既生已」,能烧这个牛粪,或者是草也能烧,薪也能烧,或者是榛这种木头也是烧,或者是烧原野、旷野被火烧了,或者山也被火烧了,或者是渚。这个「渚」是什麽东西呢?就是水裡面、海裡面一个小岛子,火也是能烧。「或村、村分」或一个村庄裡面被火烧了,或是烧了一部份。或者是一个大城被火烧了,或者是烧了一部份,或者国,或者国分。

  天三、结

  或复所馀如是等类,名外火界。

  申四、风界(分四科) 酉一、徵

  云何风界?

  这个「火界」讲完了。下面第四科,地水火风,这个「风界」,分四科,第一科「徵」,第二科「标」,第三科「列」,第四科解释。什麽叫做「风界」呢?

  酉二、标

  风界有二。

  风界有二种。

  酉三、列

  一内,二外。

  一是内,二是外。

  酉四、释(分二科) 戌一、内风界(分二科) 亥一、出体

  内风界者:谓此身中内别风性、风飘所摄、轻性、动性,非亲附、非执受。

  「内风界者」,这是第四科解释。「谓此身中内别风性」,有个特别的一种风的体性。什麽叫做「风性」呢?「风飘所摄」能飘动的那个就是「风性」,它是「轻、动」,这个轻所以容易动,轻而不重,地就是重了。所以这个风,说它能动这就是「风」。「非亲附、非执受」,这个地方说「内风界」是不执受,没有阿赖耶识去执受它,所以不说亲附,也不说执受。

  亥二、举事(分三科) 天一、徵

  其事云何?

  前面「出体」,这是说它的事。

  天二、列

  谓内身中,有上行风、有下行风、有胁卧风、有嵴卧风、有腰间风、有臗间风、有小刀风、有大刀风、有针刺风、有毕钵罗风、有入出息风、有随支节风。

  「谓内身中,有上行风」,这个风向上来,你口出来气,这是「上行风」。还有「下行风」,这个身体向下从这个孔裡面出了风。「有胁卧风」,「胁」这个地方,左胁、右胁,你卧在那裡,这「胁」这地方也有风。「有嵴卧风」,你仰面向上卧在那裡,这个嵴骨、后嵴这也是有风的。「有腰间风」,腰这个地方也有风。「有臗间风」,臗骨这个地方也是有风。「有小刀风、有大刀风」,这是有病了,这个风如刀似的能伤害你的身体,当然有小、大的不同。「有针刺风」,这是身体裡面有问题了像针刺的痛,那叫做「针刺风」。「有毕钵罗风」,「毕钵罗」翻个黑色,黑色的风,它这个风出来的有问题,你脸上有一点一点的会出了黑点。「有入出息风」就是你这口气,入息、出息的风。「有随支节风」,全部的身体的一节一节裡面都有风。

  天三、结

  如是等类,名内风界。

  戌二、外风界(分二科) 亥一、出体

  外风界者:谓外风性、风飘所摄、轻性、动性,非亲附、非执受。

  「外风界者」是什麽呢?先「出体」。「谓外风性、风飘所摄、轻性、动性,非亲附、非执受」,也是阿赖耶识不执受它的。

  亥二、举事(分三科) 天一、徵

  其事云何?

  这底下出事,这是「徵」。

  天二、列(分二科) 地一、种类

  谓在身外、有东来风、有西来风、有南来风、有北来风、有有尘风、有无尘风、有狭小风、有广大风、有毘湿婆风、有吠蓝婆风、有风轮风。

  「谓在身外」,不是你生命体,在生命体之外。「有东来风、有西来风、有南来风、有北来风」,这从方向说。有有尘土的风、有无尘的风、有狭小的风、有广大的风、有毘湿婆风。

  「毘湿婆风」是种种巧庄严的风,就是世界成就的时候,这个风一来的时候能出来一个世界,出来人居住的世界,出来一个忉利天四王天的世界,各式各样的世界,地狱的世界、恶鬼的世界,就是风的力量,有这样的风;实在就是业力了。

  「有吠蓝婆风」,吠蓝婆风是旋风,美国有龙捲风,这是旋风。「有风轮风」,风轮风;有空轮、虚空的空轮,有风轮,有地轮,有水轮。那麽这样子说「风轮风」就是大气层这个风了。

  地二、业用

  有时大风卒起积集,折树、颓墙、崩山、荡海。既飘鼓已,无所依凭,自然静息。若诸有情欲求风者;动衣、摇扇、及多罗掌。

  这是第二科说风的业用。「有时大风卒起积集」,这大风忽然间起了,愈来愈厉害,这个「积集」。「折树、颓墙」,能把树能吹断了,能把牆吹倒了。「崩山、荡海」能把高山吹坏了,能把海水飘荡起来。「既飘鼓已」,这个风飘鼓动以后。「无所依凭,自然静息」,它没有什麽原因,没有什麽凭借的忽然间风就没有了,自然平息。「若诸有情欲求风者」,「动衣」你动你的衣服,「摇扇」扇子摇一摇,「及多罗掌」这个多罗树叶像掌似的,你摇一摇也就有风了。

  天三、结

  如是等类,名外风界。

  这是这个「风界」说完了。「地、水、火、风」这四大说完了。

  申五、空界(分三科) 酉一、徵

  云何空界?

  现在说第五「空界」,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做「空界」呢?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种类

  谓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

  这是我们身体裡面的孔穴。「眼」裡面也有孔,「耳鼻口咽喉等」这是「孔穴」,这就是「空」。这下面第二科是「业用」。

  戌二、业用

  由此吞咽,于此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

  「由此吞咽」,因为你有咽喉的孔穴,从这裡可以吞咽食品,可以吞下。「于此吞咽」,在这裡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也会排泄出去,也是孔穴。

  酉三、结

  如是等类、说名空界。

  《披寻记》九一五页:

  由此吞咽于此吞咽者:此中略显孔穴业用及与依处,故作是说。

  「由此吞咽于此吞咽者」,这个「由此」、「于此」有什麽不同呢?「此中略显孔穴的业用」,就是「由此吞咽」这吞咽这是孔穴的「业用」,这「于此吞咽」就是「依处」,吞咽要依此为依才能吞咽,「故作是说」。

  申六、识界(分三科) 酉一、徵

  云何识界?

  空界说完了,说这个「识界」。这是先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先说「六种」。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六种

  谓眼、耳、鼻、舌、身、意识。

  什麽是「识界」?就是依眼为所依止的眼识,和依耳根为依止的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六个识,这小乘佛教就说六个识。

  下面第二科说「三种」。

  戌二、三种

  又心、意、识三种差别。

  那麽这是大乘佛教,有阿赖耶识、有末那识、也有前六识,就是八识,有这三种差别。现在是〈声闻地〉就是以「六识」为主。

  但是「心、意、识」也可以解释为「六识」也可以。这个「心」是「集起」的意思,这个「起」是什麽意思?就是「生起」。这个「识」生起种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识」一动起来就得到很多消息,眼见色、耳闻声,乃至意识它去了别一切法,得到很多消息,把这消息把它集聚起来收藏起来,那麽这就叫做「心」。

  这个「心」又有个名字叫做「意」,叫什麽意呢?就是这个心面对一切法生起种种识、生起种种分别、了别的时候,要以「意」为依止,其实以「心」为依止的时候又名为「意」,这个「意」当依止讲,以意为依止去了别种种法种种事情。

  这个时候你心裡面以前所集聚的知识,就会发挥出来作用了。你以前不是医生,你学会医生就集聚了很多知识,现在做医生的时候你的知识就发出来作用,那麽这就叫做「识」。

  发出作用的时候就得到种种消息,又收回来又集聚在心裡面。所以这个「心」是在内,「识」就是在外,但是这个「识」的外,又转变成「心」,由「心」又转变成「识」。是又向内、又向外,向外流出去又流回来,这就是「心和识」。而这个「意」是识的依止处。这就叫作「三种差别」。

  酉三、结

  是名识界。

  未二、显方便

  若诸慢行补特伽罗,于界差别作意思惟,便于身中离一合想、得不淨想。无复高举、憍慢微薄;于诸慢行、心得清淨。

  前边是辨这个类别,地、水、火、风、空、识的类别。现在第二科「显方便」,就是这个慢行的人,高慢心多的人,你能够这样观察思惟。

  「若诸慢行」,如果这个高慢心特别多的这个人是佛教徒,他想要改变自己,他就于这个「界」的差别,地、水、火、风、空、识这六界的差别,「作意」的观察。「便于身中离一合想」,他就会「便于」,就在他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裡边:祇是六种东西嘛!另外没有我可得嘛!所以就「离一合想」,就是远离了这个我见。远离了我见,就没有我慢了,就不会有我想。

  这「一合想」怎麽讲?就是这个生命体有眼耳鼻舌身意,有地水火风空识,就是总合起来有个我,就是我。这个我的体性是包括了这麽多东西的。这个是由个别的、个别的东西,组合起来有一个不可破坏的我,「合」就是不可破坏的「我」。现在观察:裡面只有这六种东西,另外没有我可得嘛!观察只有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没有我可得,所以就远离了这个「一合想」的我。

  「得不淨想」,就是成就了这个身体,这个臭皮囊就是地水火风空识,这是个不淨之物,有什麽值得高慢的呢?

  佛在世的时候,舍利弗尊者向佛告假说:「我要到人间去游行去」,就是向佛告了假。舍利弗尊者一告假以后就来个黑齿比丘,牙齿是黑色的,他就来了,向佛说:「舍利弗尊者瞧不起我,瞧不起我」。那麽佛就告诉阿难尊者:「你赶快去叫舍利弗尊者回来」。然后又叫阿难尊者:「你对大众僧,都请他们来,都集会在这裡。舍利弗尊者会狮子吼」。阿难尊者就通知大众僧,也通知了舍利弗尊者回来。舍利弗尊者就说,就说道:「我这个身体,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不淨之物,就像一个囊、这个囊有漏洞,这个袋子有漏洞,裡面装这个东西都往外都漏出去了。说我这个身体、眼耳鼻舌身意,往外就是流脓流血都是不淨之物,我有什麽值得憍慢的瞧不起你?」,说了很多这个法语。

  现在这是「离一合想」,观察身体是没有我可得,只是身体是个臭皮囊,这是个不淨的东西。「无复高举、憍慢微薄」,不能再有生高慢心,这个身体你也是这样子、我也是这样子,我不能比你有什麽高尚的地方嘛!有什麽值得高慢的生憍慢心呢?所以这个原来有的高慢心、憍慢心就微薄了,逐渐逐渐就减少了。「于诸慢行心得清淨」,再以后遇见什麽境界,都不会生高慢心,心就清淨了,没有高慢心的染污了。

  午五、结

  是名慢行补特伽罗由界差别淨行所缘。

  「由界差别淨行所缘」,就把慢心清除了,这是结束这一段。

  巳五、阿那波那念所缘(分三科) 午一、徵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

  这个「淨行所缘」一共分五科,这是最后一科。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数息观」了。这一科非常的长,这一段文很长,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怎麽叫做「阿那波那念所缘」呢?这是「问」。

  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显修念」又分二科,第一科「略标」,简略的说出来这个「修念」;怎麽样修这个阿那波那念,简单的说。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显修念(分二科) 申一、略标

  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

  「谓缘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这个「阿那」翻作中国话是「持来」,这个受持的「持」,受持的持,就是手拿过来这个「持」,「持来」。这个「波那」翻个「持去」,持来持去,是这样。这个「持来」就是「入息」,「持去」就是「出息」。但是这个地方说个「持」,这个「持」字什麽意思?为什麽说个「持」。这个「持」是什麽意思呢?是摄持你的心不要乱、不要散乱;怎麽样摄持呢?就是用这个「念」,念这个「入出息」。这个「念」这个字,就是把这个「入息、出息」的相貌分明的显现在心裡面;用我们的白话说就是「注意」,你注意这个「入息、出息」就能摄持你的心不散乱,所以叫做「持来持去」。

  这上面问:怎麽叫做「阿那波那念所缘」?「谓缘入出息念」就是攀缘这个入息、出息的这个念心所,就是把这入息出息很清楚的显现在你心裡面,你的心裡面一直的注意这个息出、息入,注意它,这叫做「阿那波那念」,就是这麽意思。

  「此念所缘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缘」,这个入出息是念所攀缘的、念所注意的。譬如说念佛、念法、念僧,都是把这个所念的显现在心裡边注意它,这就叫做「阿那波那念所所缘」,是这麽意思。

  《披寻记》九一六页:

  此念所缘入出息等者:谓入出息是念所缘,及此为依五种修习亦念所缘,故置等言,如是总名阿那波那念所缘。五种修习者,如下自说。

  「此念所缘入出息等者:谓入出息是念的所缘,及此为依五种修习」,这下面就说了。「亦念所缘,故置等言」,所以这上面有个「等」字,「此念所缘入出息等」,这个「等」字是这个意思,依五种修习,「如是总名叫阿那波那念所缘」。「五种修习者,如下自说」。

  这前边是「略标」。下边是「广辨」,分两科,第一科是「入出息修」,修这个入出息念。分二科,第一科是辨这个「入出息」,说明什麽叫做「入息」?什麽叫做「出息」?分六科,第一科是「种类」,入出息有种类的不同。分二科,第一科「标列」,先标列这个「入息」。

  申二、广辨(分二科) 酉一、入出息修(分二科) 戌一、辨入出息(分六科) 亥一、种类(分二科) 天一、标列(分二科) 地一、入息

  当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

  「当知此中入息有二」,这个「入息」,这个息入的时候,有两种不同。「何等为二」呢?这是徵。「一者入息,二者中间入息」,有这二种不同。

  地二、出息

  出息亦二。何等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

  这入息说完了,现在说「出息」。「出息」也是有二种。「何等为二」呢?「一者出息,二者中间出息」。

  这是标,标出它的种类。下边第二科解释。

  天二、随释(分二科) 地一、举入息(分二科) 玄一、入息

  入息者:谓出息无间,内门风转;始从面门鼻门、乃至脐处。

  解释裡边先举出来入息,分二科,第一科「入息」。

  「入息者」,什麽叫做「入息」?「谓出息无间」,就是你这个息,从你的嘴或者鼻子出来流出来,流出来不间断「内门风转」,这时候这个风就往裡面入;这个「出息」是向外出;现在掉过来、向内裡,内门风动了。「始从面门鼻门」,开始从你的面的门,就是你的口,「鼻门」就是鼻孔;或者从面门、或者从鼻门「乃至脐处」,这个息、也就是这个风,从鼻或者从口就向裡边入,入到肚脐这裡,那麽这就叫做「入息」。

  玄二、中间入息

  中间入息者: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于其中间在停息处,暂时相似微细风起;是名中间入息。

  「中间入息者」,先解释什麽叫做「中间入息」呢?「谓入息灭已乃至出息未生」,你这入息;当然我们的入息很快,一下子从鼻就到脐了,到脐了这个入息就停下来了。可是这个时候出息还没出现,「乃至」到「出息」没生,「于其中间在停息处」,这时候有一个短暂的停止。「暂时相似微细风起」,就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和这个入息出息那个息是相似的那个微细的风现起来,但是它也不出也不入,「是名中间」的入息。有这麽二种;一个入息,一个中间入息。

  这个「入息」,在我们的感觉上入息是动,由鼻至脐这个息在动。「中间入息」是停在那裡不动,但是也是有息的在那裡。

  这是把入息说完了。现在第二科例这个「出息」,分两科,第一科是「例前」。

  地二、例出息(分二科) 玄一、例前

  如入息、中间入息,出息、中间出息,当知亦尔。

  「如入息」有入息、有中间入息二种。「出息」、「中间出息」这二种,「当知亦尔」也像入息一样,也是这样子。下面第二科「显别」。

  玄二、显别

  此中差别者:谓入息无间外门风转;始从脐处乃至面门,或至鼻端或复出外。

  「此中差别」的地方呢,「谓入息无间外门风转」,就是这个入息和中间入息,和这个出息是不间隔的,这个时候「外门风转」,你这个中间入息时间不是很长,这时候这个风就向外边动了,就外边动,「外门风转」。「始从脐处」,从肚脐这裡「乃至到面门」,就是到口这裡。「或至鼻端」或者从鼻端,「或复出外」或者从鼻端外边,这个气多呀流到外边去,口的外边去,这样子。

  亥二、因缘(分三科) 天一、标

  入息出息、有二因缘。

  这下面第二科说「因缘」。为什麽会有这个息风的这件事?就说它有这件事的因缘。「入息出息有二因缘」,有二个原因会有入息出息的。

  天二、徵

  何等为二?

  天三、列

  一牵引业,二脐处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

  「一、牵引业」,「牵引业」就是你过去世造了这种业,这个业力「牵引」的力量,使令你有入息出息的,这是业力的关係。第二个原因是什麽呢?是「脐处孔穴」,你的肚脐子这裡边有个穴,所以容许这个息能到那去的。「或上身分所有孔穴」,或者「上身分」,你这个肚脐子向上也是有孔的,一直到鼻这裡,或者是到口这裡也是有孔穴的。这两个原因,所以有入息、有出息,是这个意思。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